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吉诺弯刀内-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一个人所有的。它也承载着你和爸爸的幸福和希望,承载着大家的友谊和温暖,承载着雯丽的深情,承载着亿万微小的生物和它们的宇宙。它是不属于我一个人的。我无权擅自处理它,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都应该想到它所承载的所有,它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我知道错了。我以后,永远不会再那样想。不管以后怎样,我都永不再那样碰枪。”

    你说:“对不起,让您心里难过,让你受到惊吓,妈妈。”

    你说:“这一生,我很多事情做得不好,总是让您担惊受怕,让您为我操心。”

    你妈妈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她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滚落下来,掉在你的手臂上。

    她说:“儿子,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你只是太痛了。妈妈知道,你竭尽全力地忍耐了,可那超过了你能够忍耐的限度。你表现得很好,很坚强,很勇敢。妈妈理解你所做的一切,妈妈为你而自豪。你是一个好孩子,没有辜负我们做父母的对你的期望。”

    她说:“只是,看到你痛成那样,日日夜夜那样煎熬,母子连心,妈妈的心里,真是痛如刀绞”她说不下去了。

    你拿过妈妈手里的手绢,轻轻地帮她擦去眼泪。

    你说:“这就是我不想太早告诉您和爸爸的原因。我不忍看您和爸爸因为我而这样心痛。”

    你说:“事到如今,我可能无法摆脱身体的痛苦了,可我不想延长爸爸妈妈的痛苦,哪怕是一刻,也不想。”

    你说:“这就是我唯一还能为爸爸妈妈做的事情了。”

    你妈妈忍不住抽泣起来。

    你说:“我知道,千言万语的安慰,都不足以平息您内心的悲痛。让我再拥抱一下您吧,妈妈。”

    你妈妈哭着紧紧抱住了你。她伏在你的肩头,泪如雨下。

    你伸手紧紧拥抱住了妈妈。

    你说:“亲爱的妈妈,我把力量传递给您。我永远都和您在一起。永远都会给您坚持下去的力量。”

    你说:“您感受到了我传递过来的力量吗?”

    你说:“我爱您,妈妈。”

    你说:“我知道,您会坚强。”

    你妈妈泪水纵横地依靠在你肩头上。

    她说:“是的。妈妈也会坚强。我们,都应该保持坚强。”
………………………………

第七百二十七章 劫后余生(下)

    (一)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窗外草长莺飞,庭园里百花次第盛开,已经是一片春光明媚的景象。

    你妈妈坐在你床边,戴上老花眼镜,用水果刀给你削着一个苹果。她准备把苹果去皮之后,切块放在碾磨碗里,碾成苹果泥给你吃。

    你看着妈妈,你说:“给我自己来削吧。我现在都好了,削个苹果,没有问题。”

    你妈妈说:“没有问题你也多歇着,没事就好好躺着养精神。”

    她心疼地看着你深陷下去的眼窝和两颊,看着你没有一点血色的嘴唇。

    她叹了口气,说:“自己要尽量多吃点东西,这样才能快一点恢复起来。”

    你说:“好。妈妈做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我都是最爱吃的。”

    你妈妈笑道:“是啊,这些年我总是想起,你读书时一进门就直奔厨房的情形。”

    你说:“每次有好吃的东西,第一口我可都是先送给您的。”

    你妈妈说:“知道你孝顺。知道你是好孩子。”

    她开始用勺子在碾磨碗上擦着苹果泥。

    她叹气道:“我也帮你削不了几个苹果了。过来都这么多天了,你爸爸一直在催我回去。我也很担心他一个人在家里行不行啊。虽然现在他能摸索着在家里行动了,可毕竟心脏很脆弱,我实在不放心。我也不能对他说你现在的情形。”

    你看着妈妈。你说:“妈妈,我已经度过危险了。现在住在医院,也有人照顾,雯丽、老汪夫妇、高雄、柴老师,还有同事们,都会轮流来照顾我的。您放心先回去照顾父亲吧。等我将养得好一点了,能够出院了,新老师来了,我和他交接好,就也回去帮着您。我们全家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你妈妈说:“可我,也实在是舍不得离开你啊。”

    你说:“妈妈,爸爸毕竟那么大年纪了,他更需要您的照顾和陪伴。要是因为您在这边照顾我,而让爸爸有了什么事情,我,怎么能够心安呢?之前因为病着,无法早点回家帮您一把,我心里已经很歉疚了。您看,我现在一天比一天好转了,也可以自己坐起来了,不用多久,我就能回家了。”

    看着妈妈的表情,你又说:“雯丽您也见过了,她对我很好,照顾得无微不至,有她在,您可以放心。”

    你妈妈拿起勺子,刮着苹果泥,想要喂你。

    你说:“我自己来吧。”

    你伸手接过碾磨碗,用勺子一点一点地吃着苹果泥。

    你妈妈说:“唉,慢点,慢点,多嚼几口再吞,不然胃又要难受了。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看到好吃的东西就这么猴急。”

    你笑了一下。

    你妈妈说:“雯丽是个好孩子。现在,像她这样的女孩子,真是不多见了。难得她这么懂事,这么体贴,对你不离不弃,始终这么好。”

    你妈妈说:“你们,有什么打算吗?你要不要好一点了,给她一个名分呢。“

    你说:“我们商量过了。我都这样了,不能影响她的未来。我们,我们,就保持现在这样的状态吧,不再走近了。她应该有更好的将来。”

    你母亲点头,说:“是啊。她这样好的孩子,应该得到幸福。”

    你母亲说着,又觉得伤心起来。

    你赶紧把吃空了的碗底亮给妈妈看。你说:“好吃!我还想要一个!”

    你妈妈伸手从网兜里又选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说:“好,看你能吃东西了,妈妈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欢喜。你等着,我去给你再洗一个,可是,你要等一下再吃啊,吃多了生冷的,胃又会疼的。”

    你妈妈把保温杯递给你,说:“喝点水暖一下胃啊。”

    你接过保温杯,你对妈妈灿烂地笑着,你说:“好,我等着苹果哪。”

    看着妈妈转身出去洗苹果,你看着妈妈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楚,直冲鼻子。

    你背过脸去,用手背擦了一下涌上来的眼泪。

    (二)

    “妈妈上车了?”你问刘雯丽。

    雯丽姐说:“上车了。高雄开车一直送她到站台上的。那边接站的学生,我也都联系好了。一路都是软卧的下铺,餐车、开水房和厕所都就在旁边。我也拜托列车长和软卧车厢的列车员了。他们沿途都会照顾好她。你放心。那边接到她了,会马上给我电话的。”

    她叹了口气说:“老人家真是依依难舍,在站台上,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总是牵挂着你。”

    你抱着热水袋,低头无语。

    雯丽姐说:“看我,都在说些什么啊,让你心里难过。你要是不放心,我可以把夜班假期调班攒到一起,有个三四天的时间,就帮你回去看看他们,好不好。”

    你说:“雯丽”

    雯丽姐伸出一根手指头,放在你嘴唇上,说:“不许又说感谢这种话。如果真要谢我,你就把身体养得好好的,不要再陷入危险。”

    你伸手抓住她的那根手指头。你把她的手握在手心里。

    刘雯丽低下了头。

    你们彼此默默相对了一会儿。

    雯丽姐说:“出院以后,你决定了要回家去吗?”

    你点头。

    你说:“我自知来日无多,身为人子,最后一点孝心,我理应尽到。”

    刘雯丽说:“你离开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吧。”

    你说:“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就算我想要回来,恐怕,也回来不了吧。”

    刘雯丽说:“那,我们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了。”

    你说:“你如果有时间,可以来看我啊。”

    刘雯丽说:“那么,心心呢?她大概无法过来看你了。你决定就此和她分别了吗?”

    你沉默。

    过了一会儿,你说:“虽然我说过,这次不会推开她,可是,当我看到她从远处跑过来,扶着门框喘气的时候,我心里”

    你说:“我,还是不想让她目击最后的场面。”

    你心里想起在溪源峡谷发现我毫无生气地倒在乱石堆中的情形。

    你坚定了一下自己的心意。

    你说:“不。我不想让她再次目击。”

    “再次?”刘雯丽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可是,看到你的表情,她把心里的疑问忍住了,她没有再问什么。

    她握住了你的手。

    她想要说点什么安慰你,但是,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语句。

    这样的时刻,全都是无法安慰的。

    无法安慰。
………………………………

第七百二十八章 休养

    (一)

    你母亲回去之后,你还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维持治疗效果,调养身体。这段时间,你的病情比较稳定,你也再次有所恢复。一切好像重新变得平静,但我们都知道,你一次比一次更衰弱,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那个最后的结局。

    我的内心充满了末日感。我从来没有这样强烈而真切地感觉到过,活在生死之间的每一个人,其实,从出生以来,全部都是待处决的死刑犯。而我们,竟然还饶有兴趣地在待决之期弄出了这样多的雄心壮志,这样多的尔虞我诈,这样复杂而黑暗绞结的混乱人生。

    休养期间,你每天在医院的主要消遣,就是读书和画画。

    我去看你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你又开始了一幅新的画作。

    除了你最喜欢的油画和水粉画,你又开始尝试水墨画。每一种画风,你都把握得很好,画面唯美,技巧精湛。你在这方面,就如同你在射击方面一样,极有天赋。

    那段时间,我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画册,带给你看。我们一起沉浸在那些美好的画面里,度过了最后一段宁静温馨的岁月。

    (二)

    “指导,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啊?”我问。

    你说:“因为,画画可以训练一个人,随时专注于平常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也能带动其他人,把注意力投射到日常生活的美好上来。”

    你说:“事实上,能睁开眼睛,看到这一切自然的风物、人文的景观,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美。但是,人们往往要失去视力或者生命时,才会明白,原来这种平常,有这么的美。”

    我说:“你画了这么多好画,从来都主动拿给别人看的吗?”

    你说:“嗯。”

    我说:“还是不考虑拿给行家看看吗?”

    你说:“以前都不考虑,现在就更不会考虑了。没人看过,就没有事情会发生。本来无事,就不要生事了。”

    “画好了?”

    “嗯。画好了。”

    “给我看看?――哇!原来中国水墨画,你也能画到这么美啊。一直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人教过你画画。”

    你说:“就是真的没有。不过我家有很多画册。我妈妈喜欢看各种各样的画。虽然她自己不会画。我从小就看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画。有时候,我会照着描摹一下。渐渐地,就成了习惯。一个人的时候,没事就画画,也没打算成名成家,也没打算人前炫耀,就是怡情养性而已,我也就没有主动找过老师学。有时候,给行家看到了,就指点一二,就是这样东鳞西爪地积累下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画得好还是不好,只是,画画的时候,我的心都特别清澈而且平静。我觉得这样,就已经很好。痴迷进去,有了功利之想,画品反而就低劣了。”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我说:“我觉得,这些日子你的画,比以前的,更加美丽。”

    我说的是真心话。就算你身处死亡和病痛的十面埋伏当中,濒临绝境,遭受碾压,你的画不但没有出现凡高早期画作里的那种阴暗压抑,相反,变得更加明净如洗,色彩淡雅,光线充满,构图简单而精妙,令人观之,大有心地澄清的明朗之感。

    这些画作,展现的,便是你内心的状况。

    你的内心,始终阳光明媚,能量充满。否则,你绝对画不出这样的作品。

    我说:“出院以后,把这些日子画的作品都收藏起来吧,做一本画册。”

    你说:“我都没有想过要收藏。从开始学画那一天,一般都是随画随丢,每搬家一次,就清空一次,也不记得都扔了多少了。还有好多,有人说喜欢,随手就送给他了。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还占地方。”

    我说:“都留着吧。我帮你收着。”

    你说:“干嘛要那么麻烦呢。推开窗子,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画。”

    我说:“那不一样的。”

    你说:“只是从窗外搬到纸上而已。”

    你说:“其实,收着,也留不住的。它就发黄了,或者褪色了。或者,你也没有心情再看了。”

    我说:“怎么会?”

    你说:“很多我们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到最后,都会发生的。”

    我叹息说:“随手就这么扔了,也太可惜了。你费了这么多心思画出来的。”

    你说:“不可惜啊。你看过之后,它就一直在你记忆里了,就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融为一体。”

    你说:“它们从此之后,一直都会在你的生命里,一直都会伴随你前行。”

    (三)

    “中国画和西洋画非常不同啊。”我说。

    “哪儿非常不同?”你问。

    我说:“中国画总是把山水画得那么大,而人物却那么渺小。”

    你说:“这就是写实。自然界山水和人的比例本来就是如此。西方画种把人画得那么大,是自大。而中国人,对于自然界真相的把握,要全面得多,精确得多。”

    你说:“以前年轻的时候,我很喜欢西洋画,喜欢它绚烂微妙的色彩,优美的轮廓,人物表现的种种细节。可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中国画。”

    你说:“中国画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长期看中国画,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不要纠缠于渺小的人事,而辜负了山长水阔的广大胜境。”

    你说:“每一个人,以及依附在他自我上的那些喜怒哀乐,在大自然的广阔面前,其实,根本渺不足言。”

    你说:“不值得太过重视。”

    (四)

    “这张我好喜欢。天哪,就像是照片一样。”

    我从中抽出一张,这张画的是你病房的玻璃窗,窗玻璃上流动着大颗的雨滴。你把玻璃的通透感和朦胧感都表现得很好,雨滴栩栩如生,立体而圆润,看上去充满不确定的动感,仿佛它们马上就要从画面上流淌下来。

    “送给我吧?”我说。

    你说:“好。只要你喜欢。”

    我说:“给我题个字吧。”

    你笑了笑,说:“我们之间,还需要这样吗?”

    我说:“我真的很崇拜你的画。”

    你再次笑笑,说:“以前就说过了,我这人不太经得起你这样最高级别的表扬。”

    我笑笑,说:“我并没有言过其实啊。”

    你说:“那,我写在背面吧。”

    我点头:“好。”

    你拿起画笔,说:“我写了?”

    “嗯。”

    于是,你在画面的背后,写下了这句话:“雨点:让世界朦胧。让心灵清澈。”

    (五)

    窗外真的下雨了。

    我们一起看着这张画,听着窗外的雨点淅淅沥沥地打在窗台上、阳台上、玻璃上。

    我说:“突然觉得,好熟悉的感觉啊。”

    我说:“我们以前这样在一起听过雨吗?”

    你说:“我想有过。”

    我说:“那,以后还会有吗?”

    你说:“当然。因为,此刻,就是永恒。”

    我说:“我以前不知道下雨的声音,原来是这么好听的。”

    你说:“它一直都是这么好听的。只是,以前你没有用这么宁静的心,来听过下雨。”

    我说:“在你身边,我才会有这样的宁静。”

    你说:“不。”

    你说:“在你身上,还有比这,更深的宁静。”

    (六)

    “你的安定明亮如灯。”

    (七)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l
………………………………

第七百二十九章 床(上)

    (一)

    你数次住院的几个月,对我来说,是一段记忆几近空白的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除了少数与你相关的事情,迄今为止依然记忆鲜明之外,医院外的事情,我几乎什么记忆都没有留下。

    因为担心和想念你,因为恐惧和悲伤,我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其他事情,而因为与你的隔绝,我也不可能有关于你的记忆。而事后,我也没有敢再去触及,因而一直没有做弥补填充的工作。

    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多,都是在你去世后,我陆续从当时去看望过你的人那里听说的。

    你最后一次住院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柴老师和几个同事过来看你,见你的情况有明显好转,精神也比较好,甚至可以扶着床栏下来走动一下,就多坐了一会儿。大家围绕最近学校的工作和人事变化,七嘴八舌地聊得很热闹。

    在大家的闲谈中,你听说汪老师上午和体育教研室的另一位年轻老师发生了严重口角,并且几乎打了起来。

    你很关心此事,于是追问原因,而大家都支吾不说。

    大家告别的时候,柴老师独自多留了一会儿,架不住你反复问,他用挤牙膏的方式断续地告诉你说,打架的原因是那位年轻老师图谋你住所的那张床。

    那时候,因为工资不高、租住的房子不固定的缘故,单身的年轻老师大多不会自己购买临时房间的家具,一般是和学校总务处借用的。

    新人来报到的时候就可以借用几样,结婚以后,按照规定应该退还。

    但后来很多人都长期不还,结婚以后依然继续使用,甚至有了孩子,乃至孩子挺大了,还在继续使用,包括有的学校领导家里,也是这样。

    因为总务处下不了决心整顿这种现象,所以库存的家具就越来越少,仓库里剩下的那些,都是别人挑剩的,多少有点毛病。

    体育教研室的这位年轻老师,去借家具的时候,就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他选了一张床,可是这张床在半年之内就坏掉不能再用了,于是去掉换了一张,结果三个月之后也坏掉了,再去换,库里所剩下的,更为陈旧破烂,质量还不如前面两张。他很懊丧地回来了,当晚只好借了一个睡袋,在自己房间打地铺睡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概有人对他说了什么,于是,第二天上午,他向汪老师提出,他想要请教研室出面,让总务处把你住所空闲的那张床划拨给他用。

    其实,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他谈这个问题的角度有点问题,汪指导一听心里就不高兴,但他还是克制着没有表露。

    汪指导对他说,你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住院的,如果病情稳定了,还会出院回来调养,如果你回来,总不能让你生着重病还睡一张破损的床。

    汪指导也希望他考虑,这时候划拨那张床,患了如此疾病的你知道后,会有什么样的联想。

    汪指导的这几句话,却触怒了那位年轻老师,于是他反驳说,为何只考虑你的感觉,而不考虑他的感觉!你是已经病休多时没有上班,还要消耗单位医疗费用的老师,而且还是临时雇佣的老师,现在占用医疗费用和住房、家具,都已经是很破格的照顾了,而他是上班的老师,每天都在为学校工作,也没有花过学校一分钱的其他福利费用!更进一步地,他又提到你工作期间的那些流言,说你凭这样的口碑,学校对你破格照顾就已经比较过分了。接下来,他说,人人都知道你的情况,你这次住院,病得九死一生,就算目前病情稳定一点,其实,也是病入膏肓,快要油干灯尽,根本就没希望再回来了,那张床摆明就是要一直空闲在那里的。为什么宁可让它空着,也不能调剂使用呢?

    他最后说出的那句话,让汪指导一下子就火撞顶梁。他最后说:“真不明白为什么要为了照顾一个死人来令活人受罪?还不就因为他是你介绍来的人吗?”

    当他说出那个“死人”的时候,汪指导连脖子都变红了。所以,他最后的那句话被淹没在汪指导的一声怒吼当中。

    那声怒吼让这位年轻老师和整个教研室的人都吓了一跳,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看着这边。汪指导平素性格是以和蔼可亲着称的,很少这样当众咆哮过。

    众目睽睽之下,那位年轻老师觉得自己当众受了侮辱,面子上下不来,于是硬起头皮回骂了一句很难听的话。

    情况于是白热化。最后,两个人在办公室打了起来,汪指导一拳打在那位老师的眼眶下面,令他顿时就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