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吉诺弯刀内-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觉得自己能在这样一幅没有人影的油画里面,看出那个坐在你身边的我。她像影子一样的缥缈,但却同时也有血有肉。她就像我们在电影屏幕上看到的人物一样,每个毛孔都纤毫毕现的真实和细腻,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带有不容质疑和推翻的雕刻力度,但当你伸手去触摸的时候,却只能抓一个空。

    在这里,我忍不住转用第三人称来指代自己。因为那是我真实的感受。我觉得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也是相通相融的。没有任何壁垒不能突破。

    我切身感受到我和你仍然在一起。

    虽然这种感受是短暂的,但自从你离开之后,我之前从来没有这样真实的切身感受到过。在我感受到那种无间隔的一刹那,我非常相信那块墓碑是可以穿越的。我想都没有想过要怀疑它是可以穿越的。我看不到有任何屏障挡在我们之间。

    你如同一个血肉之躯那样地真实,而我如同一个念头那样地空灵。那就是我在短暂的一刻所感觉的。

    我们的关系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它千变万化有如阳光在树叶上所玩的魔术,每次变化都改变着世界的面目,但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树叶始终是树叶。从未有过相逢,也从未有过分手。

    我从开天辟地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是坐在你的身边的。我们一直就是这样手牵手的。就像两片长在一起的树叶。光线改变着我们的景色,时而这里是黑影,时而那里有颤抖,但那不过都是观感罢了。树叶始终在那里。就像我们始终都在这里。

    我知道现在我所述说的已经变得很玄乎。它看上去已经很像痴人说梦了。但这就是我所感觉到的。

    所有的围墙在瞬间打通。只剩下一片明亮的光。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就是这片光的投影吧。我们所见所感的万事万物,都是这片光在人类结构当中的投影,如此而已。

    (二)

    我只是去看望并且陪伴着你的。我从未想过会由此接触到无限。

    那天,我就这样在你的身边坐着。

    你的身边密密层层地长了很多绿色的植物。它们高低错落地开着各种好看的花:乍浆草、雏菊花,以及其他。

    我感觉不到我。我变得透明,我所在的位置是一片原野。而那片陪伴你的原野就是我。但这种感觉并没有非常持久。

    我知道我接触到了非常伟大的东西。但,它也如此朴实。事实上,不能说接触。只能说,它融合了我。

    这是一个很清晰的过程。壮美。没有任何痛苦。没有任何惊惧。也没有任何神秘可言。就像一滴水注入大海中所发生的融合。如此完美和平滑,以致于没有任何词汇可以用来说。

    我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被人看懂。

    我也知道阅读者不能理解的原因何在。

    因为它是不能单用“阅读”这一种狭窄的渠道来领会的。它是要用全部来体会的。

    所有触及终极的东西都不能被片面地理解。它需要你投入全部。

    或者说,如果你要理解无限及永恒,你就必须先奉献出你的全部。

    我静静地看着你墓地后的银杏树,看着风吹过它的枝条,叶子飘飘洒洒地落下来,铺满了你墓地前的地面。

    我拣了三片叶子,擦拭干净,放进了口袋。

    亲爱的你,我终于来看你了。你期待于我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你高兴吗?

    你在那些树的里面吗?你在那些花朵的里面吗?你在那块墓碑的下面吗?你在吹拂在我脸上的风里吗?我在这里了。可是,你在哪里啊?这些围绕你的生机勃勃但也必将死亡的一切,谁能告诉我答案呢?物理学、数学、化学、伦理学、mba、分子生物学、哲学、神学,不论什么。谁能告诉我那个确凿的答案吗?谁能呢?

    凡尘的知识是无用的。在有关生死的根本问题上,它们充满臆测与猜想,言辞闪烁,全无用处。

    (三)

    从墓园出来,我走过了小桥,看到s在那里等着我。

    s看着我的表情,他对我说:“这里环境很好,我陪你到附近走走吧。”

    他说:“你想往哪边走?”

    我说:“进来的时候,看到那边的湖上好像有天鹅在游动,我们去看看天鹅吧。”

    s说:“好。那,就去看天鹅。”

    我们租了一只船,远远地离开岸边,划到了湖心。

    我们停在两岸中间的水面上。

    我们各自捧着一个大纸袋。我们向水面抛掷爆米花。许多野鸭子向我们游来。它们彼此发生争吵。它们争夺着漂浮的食物。

    在它们的身后,几只天鹅在水面划出波痕,也从岸边向我们的方向游来。

    我想到高雄在温得米尔湖区的大屋子,在那里,许多天鹅会蹲伏在人行道上。它们任由人类好奇和野蛮的相机对准它们高贵美丽的曲线脖颈。它们懒得动弹。

    它们也不理解人类。它们的眼睛长在两侧。彼此分隔在两边。它们看到的世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

    它们自有它们的思想和智慧。它们吃我们提供的食物,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在我们面前失去尊严和智慧。

    我们只是出于一孔之见断定它们比我们缺乏心灵和智慧。

    s说:“看,它在吃了。”

    那是一只黑天鹅,看上去,它很喜欢爆米花的奶油味。

    它颈部的曲线多美啊。

    看着它进食的样子,我感到深深的安慰。我想起我们在博桑喂小鹿的情景,想起你对我说,你妈妈曾经告诉你,忧愁的时候不要抽烟,要去喂小动物。看到别的生命的满足,我们本身,也会从中获得安慰。

    我始终喜欢喂养动物。其他生灵的存在,让我感到温暖。

    感到有什么和我共有着生老病死的命运。这有助于抵消那种被遗弃在外星异度空间的感觉。

    纸袋终于空了。

    s说:“我们还要喂两袋吗?”

    我摇头表示不要了。

    上岸的时候,我说:“不知道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这些天鹅,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它们会怎样死呢。”

    鸭子们的命运我不问也知道,它们再长大一点,会被捉起来,给人吃掉。天鹅们,也会和鸭子们一样吗?大概会吧。今天喂养它们的生命,就是明天会要来杀害它们的生命吧。今天看着它们进食而高兴的生命,就是明天要吃它们的血肉的生命吧。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吧。善恶不定,敌友难分。很难理解,但必须适应。

    s听了,默然了片刻说:“你心里还难过着吧。那边有个小矿洞,以前这里发现过金子。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

第七百六十章 墓园(下)

    (一)

    因为金子早已被采空了,这个矿洞,早就成了一个废弃的矿洞,流经矿洞的地下河也已经干涸了,只有一些过去采金人用过的工具,被重新布置在矿洞里。

    为了让心情沉重的扫墓人们得到一些安慰,现在这里开辟了一个游乐项目,参观者可以花10块钱坐着矿车驶入黑暗的矿洞,在里面用激光手枪射击那些星星点点的黑暗中的标靶。

    s说:“我们也试试吧,都好久没有看你打过枪了。”

    我默然地跟着他坐上了小矿车。

    我重新打了一次枪。这是你死后我第一次碰枪。

    碰触枪的时候,手掌感觉想念枪已经很久了。

    我们在摇晃的矿车上经过黑暗的矿洞。当矿车驶出洞口的时候,我们在电子屏上看到了命中移动目标的结果。我击中了所有的标靶,命中率100%,s的命中率是88%。

    我们又试了一次。我的成绩和上次一样,而这次,s的命中率是89%。

    我们走下矿车时,管理员说,这个项目自开设以来,还没有人连续两次命中率都是100%。他说,你得了最高分。他递给我一个小马pony的玩偶。他说:“这是你的奖品,你是第一个拿走奖品的人。”

    在矿车上,s看着我计分牌上不断跳动的分数累加,他说:“你没怎么退步。我可是不行了。”

    听他这么说,我心里突然觉得特别难过,差一点就哭了。

    从矿洞出来,我们都没觉得怎么高兴。我们都难过极了。心里沉重。

    (二)

    从矿洞那里出来,我们沿着离开墓园的小路往回走。

    途中还路过了一个小马场,里面有许多高加索种的小马,但是,这些马看上去都不是太健康。

    管理员对我们说,这些都是出生时有缺陷的小马,不能被入选成为赛马,也不能进马戏团。它们本来都会被杀掉做成马肉制品的。但是,有一些好心人把它们买了下来,集中饲养在这里。管理员说,维持它们的日常生活,还需要更多开销,购买人无法长期承担,所以,放在这里供扫墓人来认养。

    他说,500块钱就可以认养一匹马1年,这500块,公墓经营方会扣除20%的管理费,其余部分,就用作小马的生活费和医疗保健费。每年公墓方都会给认养人寄送详细的开支清单。认养人也可以随时过来察看小马的饲养和治疗情况。

    我听了他们的介绍,看了看那些可怜的小马,认养了其中的三匹。

    我选了要认养的小马,和它们在一起合影照了相。

    我抚摸着那些乖巧的小马,看着它们湿漉漉的大眼睛,它们的额头温柔地抵着我的手心。我心里觉得好过了一点。

    (三)

    我们上了车,离开了墓园。

    回程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听着车上的cd。我们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26公里后,我的眼泪突然间狂涌出来。

    我坐在s旁边,泪水滂沱,无声地哭得全身颤抖。

    s没法开车了。

    我们在路边停了40分钟。

    s手里拿着纸巾盒,不停地把纸巾抽出来递给我。

    广播里《一路畅听》的男女主持人始终在说通往沈阳的高速公路出现不明原因的暴堵。

    车窗外天气晴朗。许多岔路上时近中午了却还雾气弥漫。

    我把s车上所有的纸巾全用完了。

    快要抵达酒店时,我已经恢复了正常。其实,我不知道哪一种状态才是真正的正常。穿上盔甲,戴上面具的,还是卸下盔甲,拿开面具的。

    我通过后视镜,看着眼睛红肿的自己。长长的耳坠在脖颈两边不住地晃动。两颗红色的玛瑙珠象两滴凝固的鲜血。

    这就是我吗?你眼中曾经的我,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吗?

    巨大的黑洞。

    有实体的无限虚空。吞噬一切。任何光线都无法逃逸。

    大量的寒战。从身体到灵魂。

    我渴望和你以同样的方式存在,或者不复存在。

    不求在一起。能够同样,就很好了。

    我厌倦这样异质的隔离。

    s看着我。我看到他额头上越来越深的抬头纹。他说:“上去洗个澡,把衣服换了,等会下来去好好吃一顿。也许,心情会好点。”

    我说:“洗澡?换衣服?”

    s说:”这边的习俗是这样的。去过墓园之后,回来要洗澡换衣服。“

    我说:”多可笑。那个尸体,实际上,它就是我们。我们就是它。怎么能洗得掉?“

    s说:”是啊。用水洗不掉。“

    他说:”用眼泪,也洗不掉。“

    他说:”心心,想开点,别难过了。

    我对s说了谢谢。

    我们在酒店的车道上告别。

    我走进电梯。

    我到达房间。

    我打开房门。

    我走到卧室里。

    我把鞋子踢掉。

    我仰面倒在床上。

    我倒在那里,灰飞烟灭。

    (四)

    我打开了电脑,开始在电脑上不停地写这个故事。

    那时候我用着一个聊天软件,叫做aim。

    高雄在aim上不停地向我发来问话。

    他问我在干什么。

    我说:在写故事。

    他说:你现在在那个城市吗?

    我说:是的。

    他说:你去看他了?

    我说:是的。

    他说:终于去了。

    我说:是的。终于来看他了。

    高雄说:你能停一会儿不写故事吗?陪我聊聊?

    我说:不行。

    他说:就一个小时。你陪我聊一个小时,先不要写,可以吗?

    我说:不。

    我不要和你隔离。我要和你一起在故事里。

    我渴望开示与引领。渴望皈依。

    我一定要一个正确的答案。如何摆脱生老病死的碾压!

    那答案就是空气。

    没有它,我无法活下去。

    (五)

    在过去的日子里,因为要逃避孤独,我在aim上和人聊过很多事情。其中也包括黄颜色的内容。

    有一天,有个男人在网上恳求我参与他的黄颜色的臆想。之前我们聊了三个小时非黄颜色的其他人类生活内容。最后,他还是绕到他一开始就想做的事情上面了。

    他不断问我,你喜欢这个姿势吗?你喜欢我做这个动作吗?

    我一律回答: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不喜欢。

    我的“不喜欢”排山倒海地向他冲去。

    他最后说,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没有说到过的姿势和动作了。

    他说:“那你说说你喜欢的吧。”

    我说:“其实,我不很介意动作和姿势。我对这些技术细节要求很低。”

    他说:“那你对什么要求高?”

    我说:“对人。”

    我说:“如果是喜欢的人,那么,随他怎样我都心里愿意。他喜欢怎样,全都美妙。”

    那人沉默半晌,最后说:“女人都像你这样想吗?”

    我说:“我是这样,未知其余。”

    这事发生很久了。我从没写过它。
………………………………

第七百六十一章 悲伤的母亲

    在和s一起去拜谒你的墓地的那一天,s给我讲了一些你去世后发生的事情。

    s说,他有一次清明去你墓地祭扫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年轻人,他们交谈了一会儿,s了解到,他们是你妈妈的学生。因为你妈妈那年清明身体非常不好,无法来你和父亲的墓地祭扫,他们就代老人家过来照看一下坟茔,表达一下哀思。

    s从他们那里,得知了一些你的身后事。

    你去世后,你妈妈乘火车过来,参加了你的追悼会。因为你当时遗体的情况非常惨不忍睹,只能在当地火化了再带回家,追悼会也就定在当地举行,这样,也方便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参加。你妈妈在追悼会上表现得十分坚强,也很冷静。她没有过分地哭泣。只是颤巍巍地站在那里,在刘雯丽的搀扶下,默然地接受着大家的安慰,和大家一一握手。汪指导夫妇、柴老师、高雄一家和刘雯丽,陪着她老人家一起到了火葬场,举行了最后的告别仪式,然后看着你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面孔的遗体,被推进了焚化炉,在那里化成了火焰,化成了灰烬。

    你妈妈抱着你的骨灰盒,对学校领导、汪指导等人一再说了谢谢,又对刘雯丽专门说了谢谢,然后柴老师陪着她坐上火车,回到了你家所在的城市。

    你离开家之后,你原来住过的房间一直保持原样。你母亲每天都维护和收拾着它,让它看上去就像是你刚刚离开1分钟一样。每个走进这个房间的人,都会以为你只是到楼下去取一封信,你随时都会推开家门,走进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你母亲带着化为尘土的你回来之后,她走进这个房间就瘫软在你床上了。她在悲痛中无法开口对你父亲说话。

    你曾经回到过你的房间。你的一部分曾经被你母亲装在一个盒子里,带回过这个房间。

    她把你放在你过去睡过的床上。她怀抱着你回到原来的家,就好像怀抱着新生婴儿的你从医院第一次回家。

    当她像把一个婴儿放入摇篮一样地,把你放在你曾经睡过的床上时,她的眼泪就像瀑布一样地流了下来。

    你父亲看到你的骨灰盒,顿时心脏破裂,当场就晕厥了。随后,就又一病不起,再次住进了医院。

    你母亲在巨大的悲痛中,坚持着,张罗着为你举行了第二次追悼会,方便你在当地的亲戚朋友和以前的同学们来参加追悼。柴老师帮着你母亲为你选定了墓地,办理了购买事宜。追悼会后,在公墓进行了葬礼。

    你妈妈参加了你的葬礼。她在葬礼上的表现一直非常控制,虽然她始终都在流泪。直到你将被放入泥土的那一刻,她才失去控制。

    她说:“那是我的儿子!我亲爱的儿子!请不要把他埋入不见天日的地方!”她不再能够自己站立。她在别人的搀扶挽架之下还是瘫倒。

    从葬礼上回来,你母亲回到了你父亲的病房。她忍啊,忍啊,拼命忍住自己的呜咽,不想让你病中的父亲听见,但她最后还是号啕痛哭了。

    那天晚上,你悲痛欲绝的母亲和你病重的父亲,两个人彼此相拥着,看着你存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骨灰,沉浸在无法言说的悲恸当中。

    你母亲后来曾经对人说,她不相信,这么辛苦地养育的一个生命,转眼就一切成空了。只剩下一些灰尘,漏出亲人的手掌。

    你去世之后很多年,你的家一直都还在你被父亲赶出去时住的那个大院里。

    你妈妈独自一个人住在那个曾经热闹温馨的家里。后来,她比较年老的时候,就雇佣了一个保姆来帮助做一些家务活。她也一直得到娘家亲戚的照料。她现在身体还算比较健康,头脑也很清醒。

    没有人知道这些年的那么多夜晚,她一个人是如何度过的。

    去过你家的人说,你母亲在独居的时候,常常会对你说话。她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对你说话。她觉察不到自己在对你说话。越是年老,她越是常常这样。

    听s给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忍住眼泪。我无法阻止它们哗哗地往下流淌。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当我独处的时候,我也会常常这样和你说话。我会出声地和你说话,就好像你可以在某处听到它。我有时候也会像你妈妈那样忘记了并非独处而让别人发现了它。

    我很想能够安慰到你妈妈。很想能够让她从这样的痛苦中解脱。可是,就像我无法阻止它吞没你一样,我也没有办法帮助到你的妈妈。我甚至都还不如刘雯丽的作用大。至少,她还可以作为你名义上的女朋友,和你妈妈相见,可以陪着她相拥而哭。她把这一切都做得很圆满,比我自己去做,还要圆满。

    你从来没有对家里提到过我的存在。你妈妈从来也不知道你的生命里还有我。她一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几乎和她一样地思念着你,不能忘记你。我没有勇气走进她的生活去进行这样的自我介绍,而且,我能拿得出什么证明呢?

    事隔这么多年,这样做的可能性就显得越来越荒谬。

    后来,我跟着高雄开始学做生意,我也开始写各种专栏和文学作品,我赚到一些钱。高雄名下,有个照顾失独老年人的基金会。我每年都以基金会的名义,给你的妈妈寄去一笔钱,帮补她的钱。她退休时的工资,其实还是挺高的,但是经过多年的通货膨胀侵蚀后,现在那笔钱已经不太值钱了,她生活得比较拮据。这笔钱,相信对她来说,非常必要。

    但是,我一直没有让她知道,钱的真正来源是什么。

    我知道,那种失去老伴、失去独生子的寡居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我帮助得了她的生活,然而,却无法安慰到她的内心。

    就像我自己,高雄能够照顾我的生活,让我变得职业成功和有钱,但是,他也同样,无法安慰到我失去你的内心痛苦。

    后来,我有一年去衡山开会,见到出家了的一位笔友保福。

    我对他倾吐了多年来的这种内心痛苦。

    他说:“你不能给别人你没有的东西。”

    他说:“当你心里并没有力量的时候,纵然你有心愿,纵然你能够见到他的妈妈,你也无法将力量带给他人。”

    他说:“所以,你必须先有力量。你必须先找到那种力量。”
………………………………

第七百六十二章 孤单的日子(上)

    (一)

    从你离开之后,我一直深感孤独,而且无法从中解脱。

    我抵抗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在网上和人聊天;做慈善义工。前者让我越来越空虚,但是可以消耗时间;后者让我觉得一时充实,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我知道怎样才能走出孤独。我知道这个迷宫的出口在哪里。我只是走不到那儿而已。

    我接触到很多同类。接触到他们苦闷阴暗的生活,和同样苦闷阴暗的内心。我看到痛苦的无边无际和无所不在。就算是快乐的人,内心也隐藏着唯恐快乐失去的那种深深恐惧。

    我再也没有见过,像你那样安定和明亮的内心。

    人们在各种烦恼和痛苦中挣扎。就算是救援者,自身也在经历着挣扎。挣扎是普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