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吉诺弯刀内-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逸晨先生说:“你总是这样玩世不恭,她如何能确认你的诚意啊?”
高雄说:“实话实说,我也不一定非要娶了她不可。从小到大,我们之间太熟悉了。熟悉到,无法产生曾有片刻,不在一起的感觉。娶不娶的,都是形式罢了。”
逸晨先生看着高雄。
高雄问:“干嘛这样瞪着我?”
逸晨先生说:“你要对自己诚实。”
高雄说:“好吧。――我刚刚说的,是她的标准答复。如果一本书,你早已经知道所有的情节会如何发展,早已经知道结局将会是怎样,你还会去翻动它吗?”
逸晨先生说:“也许试试,会有不同于预想的事情发生呢?”
高雄说:“不。我不想再去触动她刻意覆藏的地方。我不想扰乱她。――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归地流向大海,不也很好?”
后来,逸晨先生向我转述了当天他们的这段对话。他始终是想要成全我们的。
逸晨先生说:“那天,高雄说,他不想触动,你刻意覆藏的地方。他不想扰乱你。他说,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归,也挺好。”
听了逸晨先生的话,我说:“他,真是,太,了解,我,了。”
(四)
从巴黎看书展回来,我们取道台湾回来。
那段时间,台湾全民在热议一部很轰动的当地电影,叫做《海角七号》。台湾的同行们都热情洋溢地推荐我们一定要看。
于是,我们三人在到达台北的晚上,就特地在网上一起看了一遍这个片子。
片子开映不到20分钟,高雄就开始打哈欠,他一声又一声地打哈欠,搞得我和逸晨先生都没有心情看下去了。
逸晨先生忍不住按下了暂停键,建议高雄去他自己的房间睡觉算了。
高雄站了起来,说:“真搞不懂你们,也搞不懂台湾人,这么沉闷的片子有什么可看的。”
他说:“我特别看不惯片子开头范逸臣演的那个小子,挺好的吉他,这么用力地砸。混得不好应该使劲揍自己一顿,大男人的,干嘛拿一把吉他出气。虚弱,无聊。”
我说:“你先看完了再来评论好不好?”
高雄说:“不用看完我也知道它说的什么。台湾人对日本就是有个妾妇心态,觉得自己被弃多年,总算在日本的怀抱里找到了安全感,对此恋恋不舍。希望再找个强者来保护自己,免受对岸的胁迫。不是吗?”
我和逸晨先生互相看看。
逸晨先生是日本人。
我说:“高雄哥!”
高雄醒悟,他对逸晨先生说:“对不起。你汉学太渊博了,中国化得出神入化,春梦无痕,我,有时候会忘记你并非中国人。”
他说:“我不是针对你的。”
逸晨先生笑笑说:“不用解释,我知道你不可能针对我。好了,不喜欢看就去睡觉吧。”
高雄说:“没办法,天生土匪,做了不文艺中年。”
(五)
高雄去睡觉之后,我和逸晨先生认真地把片子看完了。
逸晨先生问我:“好看吗?”
我点头。
我说:“台词写得很美。”
逸晨先生说:“是的。跨越两端的彩虹。像你这样的天使,该有翅膀和名字。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我不是抛弃你,我是舍不得你。”
他问我:“除了台词,还看到什么?”
我说:“屏幕。我看到了屏幕。无论多美的电影,无论怎样动人的生离死别,都只是影子而已。在影子下面,始终都是不动的屏幕。”
我说:“没有政治,没有悲情,没有历史,没有爱与思念。只有屏幕。”
逸晨先生笑了笑,说:“你不仅破坏能力很惊人,解构能力,也同样惊人。”
我说:“是还原能力。还原而已。让事物归回它的本源。”
(六)
逸晨先生:“有种幻觉,是身为创作者,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克服的。”
我说:“什么幻觉?”
逸晨先生说:“其实,没有人爱上过你的作品。他们不过是各取所需。”
我说:“我们看这部电影,也同样是在各取所需吧。”
我说:“同理,男女之爱,通常也是如此。并没有人爱上过我们,声称爱我们的人,也不过是各取所需,不过是因为我们身上的某些元素,满足了他们的某种生理或者心理需求,如此而已。”
逸晨先生说:“作品被误读误解乃是常态。爱情也多半是因为误会而生。”
他说:“我说得这么直接,希望没有破坏你的心情。面对铅字太久,我早已不大懂得浪漫这回事情。”
我笑了笑,我说:“有什么关系。您说得很对。身为写作者的宿命,就是任其作品横陈于世,任人仁者见仁,各取所需。”
………………………………
第八百五十章 一个导游(上)
(一)
提到巴黎,我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香港人,年龄大约40岁,皮肤黝黑,他姓周,是我第一次独自去巴黎游玩时雇的导游。
那次,其实,我雇他是为了让他陪着我去摩纳哥找那栋画册里的房子。
你生病期间,我们共同看过一本高雄父母度假归来送给你的摩纳哥画册。你说上面有栋房子和你有密切关系,你能感觉到里面有个白发的贵族女主人。你很想有机会去那里看看。你说,如果你到了那里,你一定会知道它和你之间有何关系。但你没有机会去摩纳哥了。
我想替你去看看。也许,我到了那里,能够发现点什么。
离开摩纳哥后,我和周又顺便去了附近的几个法国城市。
正是这个人,对着我提供的那本画册,帮助我寻找到了画面对应的真实的地方。是他带我找到了那座拜占庭的房子,是他帮助我通过银行约见了房子的主人,是他在我和女主人交谈的时候提供了幽默的翻译,是他化解了女主人的戒备和犹豫,是他在我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时候,帮助我架起了实现我们共同梦想的那座跨文化的桥。
在寻找那些画册里对应的场景的过程中,我对他说了一些你的事情。
我们的爱情故事很长,我忽略了前生的部分,提纲携领地说了一下我们今生的短暂相处,我们隐蔽的彼此相爱,我们在博桑的准蜜月,我们最后经历的生离死别。
我们故事的悲剧性,深深地打动了周导,他对此寄予了万分的同情,所以,在旅程结束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为朋友了。
(二)
我是在戛纳见到周的。
我如约坐在一个咖啡座上喝着矿泉水时,他拖着一个硕大的行李包出现了。
他在咖啡座的附近站了下来,他左右手各持一个电话,分别用意大利语和法语对着电话里讲。
当他终于讲完这两个电话的时候,第三个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他用广东话来回答。这个电话打得真是不是一般的长啊!
他滔滔不绝的广东话让我一下子就知道了他就是我雇来的那个人。
就在他手忙脚乱地打这些电话的时候,我得以很从容地观察了他。我得到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很乐观的人。这是一个希望别人也很乐观的人。这是一个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的人。这是一个自己的才能没有发挥的人。这是一个有沧桑经历的人。这是一个曾经繁华然后衰败过的人。这是一个热爱导游事业的人。这是一个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的人。这是一个接触过很多人类的人。这是一个和很多人类分别过的人。这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这是一个希望别人心里也有爱的人。
在后来的旅程当中,他不断地对自己做出自我评价。
以下是他当时对自己的一些评价语录:
“我是一个很英俊的帅男,至少在某几个人的心目中。”
“我有着苗条但不强壮的身材,因为现在是剩者为王,不是强者为王。谁活得最长,谁就是胜利者。”
“我皮肤没有黑人黑,但我牙齿比黑人白。”
“我之所以不如黑人那么黑,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谦逊的美德。我不好意思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胜过他们。”
“我就是旅程中为你量身定做的世界广播电台。当你没有睡觉的时候,我在车上为你广播。当你已经睡觉的时候,我在车上为自己的孤独广播。”
“因为我不停地广播,所以车上就不需要再配备广播。我是节约型的广播。环保的广播。最聪明的广播。有自我的广播。”
“我会英语,我会法语,我会意大利语,我会很多种中国语。不过我最擅长的还是所有人类都会都明白的那种语言:身体语言。这也是我最能博得各国女士爱戴的地方。”
“我年龄不小,心灵不老。”
“我记性很好,就像还没有坏掉的电脑内存一样好。”
“这是我今年买的第12个手机,因为前面11个都丢了。”
“不要惊奇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移动电话卡。你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事实上,我的电话卡有这么多(拿出至少300张)。”
“我这人不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但会为了省钱不择手段。”
“我希望我能随时找到别人并加以骚扰,但我不要别人随时找到我。”
“我老板知道我几百张电话卡的所有号码,我不停地换我的几百张电话卡。每次更换我都按照员工守则立刻通知他。但他有情况的时候基本还是找不到我。因为他没耐心把几百个号码都一一试上一遍。”
“我总是在使用他没有拨打到的那张电话卡。”
“所以,我换老板也像换手机一样快。”
“我做导游18年了。我估计再做几年,世界上所有做这行的老板我就都认识了。”
(三)
周带着我乘坐游轮在地中海上漂流的时候,说了他过去的经历。
他说,过去他也曾有钱过,他开过一间发展很快的公司,和一个很好的朋友合伙的。公司发展很顺利,成长很迅速,而两个老板都很年轻。
有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有希望实现像李嘉诚那样的神话。
那段时间,他的生活也很潇洒,身边有过不止一个女人。
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正如所有的好日子都会过去一样,公司的好景很快冰消雪化。
衰败首先来自朋友的欺骗和背叛,两个合伙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然后,公司的两根支撑柱就有一边倒塌了。朋友断然撤资离去。
他独力支撑了两年多的光景后,终于宣布破产倒闭了。
在公司最后支撑的日子里,为了挽救他青春凝聚的心血,他欠下了很多债务,也结下了很多仇家。
所以,当他破产之后,他就选择了做导游,因为这样就可以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游荡在世界各地,远远离开那些鄙视与憎恶的眼神。
他把香港的家也卖掉了,跟随他的女人也跑路了。
他移居到了生活成本更低、熟悉的面孔更少的澳门,由此开始他“不择手段省钱”的生活历程。
………………………………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个导游(中)
(一)
周说,也许是导游这个职业符合他的天性吧。他热切地希望摆脱过去,走遍天涯,了解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地方。所以,他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要价是很低的。他只求能温饱,能支付日常的生活费用,能去世界各地玩,也就可以了。
这个要求实在不高。所以,他很顺利就得到了雇佣。尤其是他的英语流利,而且法语说得很漂亮。他带过的游客都对他评价很高。
他说,他第一次不带团自费来旅游的地方就是摩纳哥。当时他没有钱,所以选择的都是那种最便宜的航班。这些航班不仅起飞时间不好,而且需要到处转机。他在各种飞机上辗转了45小时才终于抵达。
他抵达时,预订的旅馆早就关门了。他按了很久的门铃,才有一个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出来给他开了门。
老太太一边抱怨他迟到太多,一边找了房间的钥匙给他。
他在昏暗的光线中摸索到了自己狭小的房间。
当他终于疲倦地倒在床上时,他听到了地中海的波涛。月光穿过玻璃投映在他的心上。
他说,那夜他开始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但那夜他也觉得非常孤单。
就在那夜,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不像天上的月亮,人不能总是环绕地球不停止地飞行,人更像是一种植物,人最后总是需要在某处降落和住下,需要在这个星球上扎下自己的根。
他说,那夜,他心里想着的只有一件事:成家。
(二)
我们和拜占庭式房子的主人交谈过,告辞出来之后,周问我,想不想吃味道正宗的法国大餐?我说:好啊。然后我们就一起去了一个人气很旺的饭店。
我喜欢饭店的一切。美味的食物,让人欲罢不能的面包,暧昧的音乐,若明若暗的灯光,拥挤的座位和满满的人,好听的法语发音充满周围,人们不停地起身寒暄和彼此亲吻脸颊。
在吃饭的时候,周给我说了他的浪漫史。
他说别看我混得不好,我却有个很好的老婆。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女人的照片。在上面我看到一个亚洲的空姐。
周说:“没错,我的老婆就是空姐。我经常带欧洲的团,经常坐某个航线的航班。我老婆当时就在那条航线上做空姐。”
“她一次又一次地经过我的座位,一次又一次温柔地问我:咖啡还是茶?鸡肉还是面条?”她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问着我,问得我的心都柔软了。”
“于是,有一次我开始问她的名字。她告诉我了。第二次,我就开始问她的电话号码。她没有告诉我,但却对着我笑。”
“后来,我终于约到她吃饭了。我们像现在和你一起这样,在一个味道很好,人气很旺,有音乐和美酒的地方,吃了一顿终身难忘的晚餐。我们在飞机上不断地遇到,不断地互相微笑,然后不断地和对方一起吃饭。我们在各个欧洲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一起散步。”
“然后,有一次,我们在一条树荫广布的道路上走的时候,她说:这样下去成本太高了。周,你就不想节省一点吗?我说:怎么才能节省呢?她说:送我一个戒指吧。你送我一个戒指,我给你一个家。”
周说,当时他听到这句话,听到这个“家”,他的眼泪差一点就流下来了。
(三)
从那以后,周就不再孤单了。
不管他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他都知道澳门的家里,会有一个女人在等着他。
他拿出另外一张照片给我看。他说:“这是我们的结婚照。”
他说:“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英俊的一天。”
照片上的他,穿着白色的西装,抱着穿着婚纱的新娘。他的容光焕发,幸福漫溢,那种光彩,那种神情,令人过目难忘。
我凝视着照片,我表示同意。我说:“那天你的确很帅。帅极了。”
周的老婆比他小11岁。就像我比你小11岁。
他们的结局,美满多了。
就是在看着周的结婚照的时候,我发现我少年时没有一张你的单人照片。我们相处那么久,你都没有给我送过一张照片。而我,竟然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要问你要一张留作纪念。
我们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上的心有灵犀。其中****的成分,是很少的。虽然我也曾期待过你的亲吻。
关于你,我其实什么都不拥有。除了记忆中的那些感觉。
所以,我是没法像周那样地把你展示给别人看的。你对这个世界来说,总是隐形不见的。
那天,周没有问我要你的照片看。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不要。
周说:“我知道你没有。如果你有的话,你一定拿出来给我看了。”
(四)
本来那次旅行,我只是在摩纳哥需要一个导游帮助我找那栋画册上的房子的,但因为周这个朋友真的很好,所以后来我一再延长对他的雇用。
离开摩纳哥之后,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法国尼斯。我们在尼斯的海滩上看到了一个国际沙塑比赛。沙滩上满是各国选手的作品。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沙塑。
我站在濒死的雄狮与美人鱼,满地的骷髅骨骼之间,面色变得像脚下的那些沙土一样。
我感觉头晕目眩,我感觉恶心欲吐。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看了看我的脸色。他拉着我的胳膊离开这些东西,走向沙滩的深处。他拉着我面向着蔚蓝无垠的地中海,他拉着我面向苦难深重的非洲。
当地中海的波浪浸没了我的凉鞋时,周说:“哭吧。我懂。”
然后他向我张开了怀抱。
于是,那天,我扑在周的怀里,在尼斯的沙滩上,无声地哭了很久。我的眼泪把他两边肩头的衣服都打湿了。
如果不是摩纳哥,我不会这样脆弱。
摩纳哥之行,成功地勾起了我潜伏在心底的丧偶之痛。
我在尼斯的海滩上,把它化作眼泪,倾泻了出来。
我看见了你说过的白色拜占庭建筑,也见过了房子里的女主人,但我依然不知道这房子和你有什么关系。
它从此就成为一个未解之谜。谜底,要很久很久以后,当我不再是我之后,才能揭晓,让诸位知道答案。
………………………………
第八百五十二章 一个导游(下)
(一)
尼斯之后,我和周还去了马赛和巴黎。欧洲的这些城市之间,距离很近,既然已经大老远地飞过来了,就不妨多逛几个地方吧。
旅游旺季的巴黎,正在大堵车。我们在半途下来,穿越巴黎600年前的街道,步行游览。
我们在巴黎走了很长的路。
白天我们沿着塞纳河看那些老兵出售的旧照片和小品画作,然后经过皮尔卡丹的家和阿兰德隆住的顶楼,看到白色的窗帘和露台上的花。
我们在卖古董家具的地方逛了很久。和过去的东西呆在一起,我感觉比较舒服。
在巴黎圣母院旁边的小桥上,起了一阵风。我们站在风里看着城市的街道,那些数百年来面貌不改,昔人已故的街道。
周问:“喜欢巴黎吗?”
我说:“喜欢。非常喜欢。”
周说:“我老婆也喜欢。”
周说:“女人好像都喜欢。可是为什么?”
我说:“这里爱情的空气很浓。这里充满了几百年来爱情的味道。很多死亡的爱情。很多不死的爱情。”
暮色照在我们身上。
(二)
周说:“你在这里等等我。”
然后他就没入了前来参观圣母院的一车儿童当中。
过了一会儿,看到他跑了回来,他的手里拿着一束花。
他说:“唯心小姐,给你的。”
我说:“为什么?”
他说:“我突然很想送花给我老婆。但是她不在这里,因为我没有钱,所以不能常常带她来这里。”
他说:“你所爱的那个人,他也不在这里,因为他没有生命,所以他不能为你做这件事情。”
他说:“所以,现在我们来变通一下吧。我来代替他送花给你。你来代替我老婆接受这束花。”
他说:“这不是我送给你的花。”
他说:“这是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送给所有的女人的花。这是一个人送给同在世界上行走的另外一个人的花。”
他说:“命运不可改变,但人类总有变通的办法。”
他说:“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能想法幸福和满足。”
我笑了一下,接受了他的这束花。
(三)
那天晚上我们从住的地方一直徒步走到凯旋门。
在来回2个半小时的路程当中,我们一直都在谈论爱情和死亡。
第二天,我们决定从巴黎返程回香港。临行前,周问我要不要买点什么。我摇头表示无此需要。
周说:“如果你要买东西,我就陪你去买。如果你不要买东西,那就陪我去买。”
我笑了一下,跟着他去逛了春天百货。
进入春天百货的大门,感觉就像回到了国内一样,里面挤满了豪爽的中国买家,每人都毫不犹豫地一掷千金,就好像这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不要钱一样。
周在一条迪奥的裙子面前来回踱步。他在六种颜色之间犹豫不决。
他说:“给点建议,给我老婆带个礼物。作为女人,你们会觉得哪个颜色比较衬肤色?”
我帮他选了一条。我在镜子前帮他试穿给他看效果。
他看着裙子被小心地包起来。
他说:“变通。”
他说:“变通。”
他说:“我没钱每次都带她来,就每次都给她带一样礼物。”
他说:“我对她说,我们不能去巴黎呼吸那里的空气,但可以把那里的气息给你带回家来。”
他说:“想不想见见我老婆?”
我说:“你给我看过结婚照了。”
他说:“不是照片,是我老婆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