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吉诺弯刀内-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也不敢对你前期的那些大胆擅专如何追究,还不是只能原谅了事?
如今你再多一件擅专之罪,想必也不会在意。而刘言虽然心里光火,但是众敌环绕,各方虎视眈眈,他谅必也没有胆量在这时候另树强敌在侧,让自己陷入你强有力的军事威胁之下。他一番心理挣扎之后,一定会最终接纳你的兵变结果。既然他不敢处分你,也就自然没有办法对孙部怎样问罪了。
但是孙湛明毕竟在血雨腥风中混了这么多年,心中还有一些顾虑,他对徐在田坦诚讲出:
一来你父亲是南汉王廷的老臣,对刘言非常忠心,孙湛明觉得,这些天的观察,还不足以看出你对刘言的明朗态度,说你对刘言无效忠之心呢,你又为他解了北线之危,还送给他如此大礼,说你对刘言有忠诚之心呢,你又不经请示,擅自接收了黄桑峪口和临水的指挥权,并自入草原作战,更擅自去援救了北汉的城池,行同叛国投敌。
二来,听说你此番奔袭,伤势很重,不能判断你究竟能否顺利康复,能不能作为今后的依托。
孙湛明说出心中的顾虑后,徐在田便当即自告奋勇,愿为他马上走一趟临水,面见你深谈,作一试探,并当面察看你的伤势恢复情况,看看有无性命之虞。
孙湛明大喜,当即深躬一礼,感谢徐在田。
(三)
徐在田说:“孙兄太客气了。徐某追随孙兄多年,无功受禄已久,如今孙兄有急难,徐某效力是理所应当的。只是,如今,骠骑将军正在卧病之中,身体虚弱,不宜外务纷繁,若徐某只说奉命去探病,丁侯爷可能不会同意徐某与骠骑将军当面相见,我们若要有把握得到他的抱病召见,必须要随身携带一件他和丁侯爷都难以拒绝的礼物,让他们了解我们的诚意,以换得见面的机会。”
孙湛明问:“那件他难以拒绝的礼物,却是什么呢?”
徐在田说:“从骠骑将军过往的表现来看,他出身高贵,现在又新授高爵,眼界甚高,自律甚严,既不贪财,也不爱名,虽然年轻,但如今人在病中,身体虚弱,美色女人,也自然没有什么吸引力,唯有送医与药,缓解他的伤病之痛,让他早日康复,重回战场,才能真正引起骠骑将军的兴趣,投合他的心意。医者行医诊治,必然要当面望闻问切,骠骑将军必然要召见我方献来的医者诊治,既见医者,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再拒绝见徐某。”
孙湛明说:“先生所言极是,但是佑安丁侯爷经营临水多年,医治刀枪创伤,自然不乏良医。未必就对我们的大夫再有需求啊?”
徐在田说:“不然。他们现在特别缺一个人。孙兄可还记得几个前骠骑将军曾向怀州府请假,因为头疾旧病复发而不得不在家养息,后因病重垂危又去清川休养的旧事吗?如今他突然从清川回来参战,未必就彻底痊愈了,又历经这两番出生入死,身心疲惫,体力透支,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引发旧疾,再次出现头痛。而原来在崔家集医治他的大夫,想必已经在前期战事中俱各命丧黄泉。清川又迢迢路远,战局纷乱当中,未见得丁侯爷就派人及时去清川报信了,清川也未见得就能及时有人赶来救助他。我们与他近在咫尺,若能赶在他求助清川之前,送上善能医治头疾,缓解头痛的良医,想必对苦于头痛而无法快速恢复的骠骑将军来说,会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被徐在田这样一说,孙湛明便想起他的一位多年至交,从南汉王廷退休之后在燕塘关南城隐居多年的马太医。此人为人谦虚低调,但医术高明,尤善治疗各类头风,当年号称太医院的第一高手。孙湛明当即表示,天明立刻驱车前往南城,亲自相请,说动他与徐在田一起前往临水。
第二天,就在严方成结束密室会议,紧锣密鼓策划设陷杀害孙湛明,吞并孙部的时候,徐在田也带着这位马太医,抵达了临水。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见徐在田(上)
(一)
临水。佑安侯丁府。
须发皆白的马太医,年事虽长,但保养甚佳,精神矍铄,头脑清醒。秉承在太医院供职多年养成的心性和习惯,他为人谦逊,态度和蔼,沉默寡言,看上去既让人倍感亲切,又让人感觉宽心。
他见礼已毕,便安座为你把脉诊治。在他诊治期间,徐在田默然站立在侧,仔细地观察你的气色神态。你身体虽然虚弱,起坐艰难,但徐在田认为,你正在缓慢的恢复好转之中,将死之人脸上的阴影,他并未从你气色当中看到。他坚信你的康复只是个时间问题。孙湛明投靠你,以图久后的想法,不会受到你身体的影响。
马太医诊治完毕,当场开出了药方,丁友仁立刻遣人煎好送来。一剂汤药喝下去,困扰你多日的头痛便立竿见影地有所减轻。你觉得颅内一阵多日未有的轻松,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振作了一些。
徐在田当场恭敬地表示,马太医愿一直留在你身边,随侍左右,为你巩固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你一剂汤药下去,已经心知马太医的医术高明,可与清川的道济师父相提并论。马太医到来之前,舅舅看你这些天都头痛难忍,正在与你商量要不要再去清川请你师父和师兄来帮助。你觉得再三麻烦师尊长途奔波,劳心费力救助,实在是有失弟子的侍师之道,正在迟疑犹豫。如今马太医送上门来,并主动表示愿意随侍身边,你觉得真是雪中送炭。有了马太医在身边,也就不用长途跋涉去清川再劳动师父和师兄了,也不用搅乱他们的离世清修,不用让他们为你的安危担心。正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你对孙湛明的这份贴心大礼,心下非常感谢。
舅舅和吴顺引马太医下去安顿休息之后,房间里就只剩下了你和徐在田。
这是你们宾主之间的第一次相会,是你们深厚友谊的开始。
(二)
你声音低微地问徐在田的名字。徐在田恭敬地报名再礼。
你听了,便说:“我听说过先生的名字。之前在清风寨营地,与孙将军的往来书信,有很多文字,都是徐先生的代笔吧。徐先生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啊。”
徐在田恭敬道:“骠骑将军过奖。”
你礼请徐在田坐下说话。你态度和蔼地说:“那时我还心里想着,有朝一日再请孙叔叔割爱,将先生也借我几日,帮我处理一下各方的公文呢。”
徐在田躬身谢座,谦谢道:“岂敢,岂敢。”
靠在枕头休息了一会儿,你又说:“徐先生此来,除了推荐马太医的医术给我,想必,还代表着孙叔叔另有指教吧?”
徐在田说:“骠骑将军真是明白人。”
你说:“那么,徐先生也看到,我已屏退左右,在洗耳恭听了。徐先生不要一口一个骠骑将军的那样见外,孙叔叔和我崔丁两族都是多年的交情,论起来我是子侄辈的。这样郑重其事,倒显得彼此生分了。”
徐在田于是改口换了称谓,说:“少公子,在下此来,原是带了两味药的。一味药,刚刚少公子已经试过了,可解少公子的头疾。另一味药,则可以解公子的心疾。”
你说:“喔?请教先生,我有什么心疾?”
徐在田说:“恕在下直言,少公子前期的仗虽然打得漂亮,但却并不完美。虽然凭了前期的战事,少公子现在已经名动天下,但在少公子自己的心里,对前期的战况却并不满意。因为,前期的这些战事,少公子虽然出奇制胜,但也赢得实在是太辛苦了。”
他说:“少公子之所以赢得这么辛苦,是因为在北线的棋局中,少公子现在可以控制到的棋子,还是太少了,等于是仅凭过河小卒与敌方一较高下,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对阵敌人的数十万大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场胜利都是无比艰辛的。少公子所需要付出的心力和体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徐在田说:“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少公子纵然年轻强健,心力、体力也终有竭尽的一天。而且,这种战法,不足以解决北线的根本问题,不是久长之策。”
徐在田的这番开场白,寥寥数语,就说到了你的心里。你现在越发觉得当初自己没有看走眼,徐在田这个师爷,实在是大有可用之处,足具谋臣之才。
你说:“徐先生说得很对。依徐先生的意见,如何才是北线战局的久长之策呢?”
徐在田说:“其实,少公子心里已经知道这个久长之策了。所以,少公子才会亲自去援救望原关,又邀请燕塘关守军参与临水会战,也才会把汗王的两位女儿送给燕塘关。”
“少公子早已看出来,在北线,燕塘和望原两关,等于是棋局上的一对马,用得好,满盘皆活,用不好,处处被动。但是少公子苦于无法用到这两匹马。望原关在北汉控制下,暂且不说。且看燕塘关,前期战事中,燕塘关这匹马,一直就是一匹死马,几乎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
“黄桑峪口失守也好,庄集覆灭也好,临水之战也好,燕塘关都一直消息闭塞,行动迟滞,毫无配合,更谈不到主动破局了,空有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但却始终龟缩在城墙之内,没有发挥任何积极的作用,没有形成对岭南十镇的保护和支援,导致各镇被迫分散迎敌,岭南的防区没有有效地连成一片。”
“因为燕塘关的这匹马没有走活,公子的两次奔袭都处于完全没有后续配合的状态。一入草原就是孤军深入,疲劳作战,因为人数少,只能趁其不备,打了就跑,虽能扰乱敌人部署,瓦解敌人攻势,但战果始终无法有效扩大和巩固。数十天里,少公子奔袭数千里,杀敌无数,但是也只做到把战线维持在现有的状态。”
“少公子之不满意,就在于此次作战,没有能将战线向北推进哪怕是一寸。所以,在天下都景慕少公子的战绩时,少公子心里却并不以为自己是战胜的。在少公子看来,这一局,至多也不过是个平局罢了。”
“少公子心里非常清楚,前期的战事,只是变起突然的权益之策,要彻底解决北线的问题,还必须要能动用到棋盘上更多的棋子。所以,接下来,在下认为,少公子的目标就不再是取敌人上将首级了。少公子痊愈之后,必定会为自己争取到可以控制的更多的棋子,更多的战争资源。”
徐在田说:“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少公子最先想要控制的,就是相距最近的燕塘关。”
你听着徐在田侃侃而谈,觉得他对自己的心思真是参详透彻,句句话都说在自己的心上。
你点头说:“先生没有猜错。这正是我在南归途中的心中所想。”
徐在田说:“然而,公子于此有个重大的障碍。”
你说:“什么障碍?”
徐在田说:“这障碍就是:汉王陛下,绝对不会把燕塘关给公子统辖的。”
你看着徐在田,说:“那我该怎样突破这个障碍呢?”
徐在田目光灼灼地看着你。
他说:“公子若想要,就只能自己拿。”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初见徐在田 (下)
(一)
你看着徐在田的眼睛。
你说:“徐先生可知道自己刚刚在说什么吗?”
徐在田说:“在下在向公子陈述事实。”
你说:“未经王命许可,自取关城,罪同谋反。先生刚刚是在劝我谋反,徐先生知道吗?”
徐在田说:“据徐某所知,未经王命许可,动手自己拿的事情,少公子应该不是第一回干了吧。”
你嘴角浮现出一个微笑。你说:“我这人习惯不太好。”
徐在田说:“在下认为,少公子这叫胆略过人,不叫习惯不好。”
你再次笑笑,说:“这不是文举考试,我们就不要咬文嚼字了。先生请继续指教。”
徐在田也随之一笑,道:“方才,在下唐突冒昧,妄自揣测了一番公子的心意,不知道可否说中一二?”
你说:“岂止说中一二啊。先生高才,见事深远。先生对我的了解,堪比子期之于伯牙。我于先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徐在田躬身礼谢。
你说:“那么,依先生之见,我该怎样取得燕塘呢?”
徐在田说:“燕塘关近在咫尺,只要公子有意,就如同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只是,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公子可否下定了决心?”
你说:“此话怎讲?”
徐在田回答说:“燕塘关是峒城治下的十大重镇,是北线的第一关隘。自取燕塘关,和自取黄桑峪口、临水镇的指挥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峒城的王廷可以因为公子的战功卓著,不追究公子前期的种种擅自之举。但燕塘关不同。若公子不经汉王陛下的封授,自取燕塘关,就等于宣布脱离峒城的控制,就等于独立于峒城,拥兵自立。”
徐在田说:“此事若成,公子就不可能再做峒城的臣子,与汉王的关系就不可复合,从此一路下去,不管中间彼此如何权宜妥协,但到最后就必然是个你死我活的结局。汉王的心胸格局,少公子曾去峒城觐见,自己有过体会判断。汉王是绝对不会容纳曾经拥兵自立的人再度为臣的。”
徐在田说:“所以,此事不在难度,而在决心。燕塘关易得,只看公子是否已经坚定了拥兵自立之心。”
(二)
你听了,再次笑笑,说:“临水镇,虽然在我控制之下,但却依然还是汉王的疆土,我也是汉王的骠骑将军。新汉军也是汉王的汉军。先生今夜这番话,句句意在谋反,就不怕我扣押先生,向汉王举发先生的前敌策反吗?”
徐在田笑道:“少公子断然不会的。少公子不是一个谋求荣华富贵的人,也绝不是寻常的纲常伦理所能束缚的人。”
你说:“万一我是呢?”
徐在田于座中起立,慨然道:“那,在下就任凭公子处置。在下此来,非为求荣华富贵,但因天下苦战已久,生灵涂炭,在下虽一介书生,刀剑生疏,也愿为天下早日结束战乱,得见太平尽绵薄之力。今日既见公子,既蒙公子听完了在下所说的话,在下的心愿也就已然了却,纵然身首异处,也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心无遗憾。”
你看了徐在田一眼,说:“徐先生可是孙叔叔派来作这番谋反说辞的?”
徐在田说:“此来劝谏,都是徐某一人的主意,和东翁无关。东翁不知道徐某的临水之行,请公子罪罚徐某一人,不要牵连无辜。”
你遗憾地说:“原来只是先生的一己之念。可惜,我还想要与孙叔叔联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呢。却原来孙叔叔是于此无心的。”
你说罢,便笑着看徐在田。
徐在田肃然整衣,伏地磕头道:“少公子,徐某此番过来,实在是孙将军的性命重托啊!恳请少公子搭救孙将军于生死劫难之中!”
你说:“既然如此,先生请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与我听,我且看看如何相救。”
(三)
于是,双方至此,互相试探完毕,彼此坦诚相见。
徐在田把燕塘关火并在即,孙部危在旦夕的情形,简明扼要地对你说了。你又补充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然后徐在田把孙湛明决意投靠,将燕塘关敬献给你的想法和盘托出,并提出了双方联合举事,共同起兵捉拿严方成,攻占燕塘关的计划。
说完之后,徐在田就克制着内心的忐忑,在那里等候着你最终的决定。
你沉默了片刻。
你说:“为了天下早日结束战乱,得见太平,既然先生敢不惜一死,我又何惧担负一个叛臣的恶名。”
你说:“我不会对孙叔叔见死不救的。我要燕塘关。自己动手拿。”
徐在田紧绷着的神经顿时就松弛了下来。
他感激地再次伏地叩拜,道:“徐某代东翁深谢少公子慨然出兵相救。”
你说:“先生起来吧。回去告诉孙叔叔,燕塘选兵之后,书信往来,多蒙关照问候,一直非常想念孙叔叔。现时,我伤病未愈,不能潜赴燕塘与他见面,我会在临水恭候叔叔大驾光临,期待着与他的当面一叙。”
徐在田伏地叩拜道:“东翁一定立刻设法来见,不负公子之约。”
就这样,新汉军和孙湛明的飞虎军初步达成了联合兵变,攻占燕塘关的君子协定。
(四)
徐在田得到准信之后,便将马太医留在临水,自己连夜火速赶回燕塘关,去向孙湛明复命。
吴顺奉了你的命令,领着几个卫兵,护送徐在田到达前往燕塘关的官道路口。双方马上作别。
此时天色已经微亮,东方的天际晨曦微露,一缕暖红的朝阳之光束正破云而出。
吴顺目送着徐在田越走越远的背影,心情非常激动。
你一统天下,开创太平的前奏,至此终于演奏完毕。接下来,你大展宏图的辉煌时期,即将开启。这缕破云而出的阳光,就正是未来太平年代的第一缕曙光。你就要踏上这壮阔的历史舞台,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去上演一出气势磅礴的《盛世之启》了。
一场恢宏的精彩好戏,即将拉开序幕。
天下屏息,万物寂声,拭目以待。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燕塘
(一)
你在病榻上接见徐在田,双方密谈,一拍即合之后,第二天夜里,孙湛明接受了你的邀请,精心乔装,扮成个老妇人,潜出燕塘关,到临水来见了你。
虽然身体虚弱,精神疲惫,但你还是勉力起来,乘软轿至镇口相迎。
见孙湛明带着几个随从远远过来,你令人搀扶你下轿,你在左右的扶持下,坚持亲自恭立在微雨中迎候他,先以子侄礼拜见,再以师礼事之。见礼下来,你浑身虚汗淋漓,双腿无力,自己都无法站稳身体。
孙湛明没有想到会得到你的如此厚待,被你感动到热泪盈眶,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对孙湛明说:“上次到燕塘关选兵,我只有孤身一人和一纸诏书,实力未充,战功未立,只能表达敬佩,却不敢劝孙叔叔过来帮我共平天下。现在的情势,今非昔比,感谢孙叔叔对我的信赖。孙叔叔有难,我岂能坐视不管。新汉军本来就是叔叔的旧部,与叔叔的飞虎军血肉相连,实为一体,飞虎军的危难,就是新汉军的危难。愿策应叔叔的兵谏,与叔叔同成败,共进退。燕塘关总兵的位置,10多年前,琴儿的父亲殉国之后,本就该是叔叔的。汉王这么多年来始终有眼无珠,明珠暗投。今天,我来替叔叔讨回这个公道。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埋没和压抑叔叔的才华。”
因为出身平民,身份低微,孙湛明虽然效力刘言20年,但南汉王廷上下,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显贵这样看重过他,这样真诚地对待过他。你的这一番话,说得孙湛明心潮起伏,全身都是暖流涌动。
孙湛明从此就铭感肺腑,成为你忠心不二的麾下。
在临水镇,你强自振作精神,和孙湛明进行了约一个时辰的会谈。会谈中,你与孙湛明在北线战事、治军方略等诸多方面都意见高度一致,双方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你们决定联合起事,以不满严方成贪冒重大战功,苛待属下为名,里应外合,拿下燕塘关。
随后,孙湛明和傅天亮等人故交久别相见,又是一番激动寒暄。双方主要将领在丁友仁的主持下举行军事会议,共同议定了兵变的行动计划。
会谈结束,孙湛明怀着内心的激动,依依不舍地辞别旧部,准备返回临水。
你再次坚持要亲送他到镇口。孙湛明无论如何都不肯,坚持说,目前你骠骑将军的军衔已经高过他的副总兵军职,今后相见,不能让你再屈尊相就,以晚辈或者弟子身份自处。他再三恳请你以主官身份畅行号令,而自己愿执属下之礼,坚决听令,他也祈请你不要顾忌长幼辈分,军中能者为尊,望你不要谦辞尊位。
孙湛明坚决辞谢了与你平起平坐的合并方案,态度坚决地自愿成为你的麾下,表示飞虎军全体都将在你帐下听令。
孙湛明说,你是陈士钊将军不二的继承人选,陈将军一生的心血,全部归集在你的麾下,跟随你继续完成他的未竟之业,实在是天意使然。孙湛明盟誓道,飞虎军全体将士,从今往后,见你即如见陈将军。你的号令,便是陈将军的号令。飞虎军上下,必将遵从号令,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在孙湛明的坚决辞谢下,你只得请丁友仁舅舅替你把孙湛明送到了回归燕塘关的分叉路口。
(二)
第三天上午,孙湛明由内线密报得知,严方成已经布署完毕,准备次日上午假传王旨,设陷井将孙湛明骗至节度使官邸,一举刺杀,同时全城清剿孙部人马,动手火并。
孙湛明弄清楚他们的行动方案后,即刻向临水发出攻城讯号。
入夜之后,孙浩成领命率部分精锐骑兵抵达燕塘关,发起强攻,无数支火箭划破了夜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