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皇图-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十八和车梁是外门弟子,按规矩应该向惊云峰通报,由惊云峰处理。

    只有惊云峰处理不好,雷云峰才会出面。反正不管生什么情况,都用不着锁云峰越俎代庖。

    你们有私心,结果把事搞砸了。

    死那么多弟子,到头来还反咬一口。

    许多事根本无法隐瞒,说什么时间紧急、权宜之计,那是自己打自己脸。锁云峰主冷哼一声,坐在一边不再开口。

    那家伙居然活着,居然杀回来了!

    想起那张整整盯了两年的脸,夏青霜五味杂陈,不知道下次再见面是友是敌。

    老祖撑不了几天,二哥陨落,练体境子侄仅剩下一个,向家彻底完了!

    向如柏悲愤不已,认定秦十八去年遭遇“乌氏余孽”值得推敲,徐离光对朝廷的态度众所周知,要不是他极力推荐胆小怕事的铁师弟掌管惊云峰,哪会搞成现在这样,或许自始至终就是一个阴谋,或许他就在其中挥了作用。

    各怀鬼胎,议事堂内一片寂静。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一个靓丽身影走进来,不解地问:“顾师兄,向师兄,铁师兄,你们……你们全在这儿!徐师弟,是不是陈师伯要出关,你们全在等着迎接他老人家?”

    “师姐,你与此事无关,快回去吧,不要被牵扯进来。壹看书 ・1k要a ns看hu・cc”

    “什么事?”

    “一言难尽。”

    徐离光不想多说,议事堂又一次陷入沉寂。

    腰间系着的是人家曾用过的剑,自己又是这里唯一的晚辈,夏青霜不想给长辈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小心翼翼上前见礼:“惊云峰弟子夏青霜见过万师叔。”

    万郁馨不愧为青云宗人缘最好,最受三代弟子爱戴的长辈,轻轻将她扶起,嫣然一笑道:“师侄无需多礼,你我也算有缘,刚好练成一炉培元丹,这瓶送给你,就当见面礼。”

    师妹是出了名的喜欢提携后进,生怕徒弟不识好歹,铁裕福提醒道:“霜儿,还不谢谢你万师叔。”

    他话音刚落,徐离光的弟子秋德匆匆走了进来,欲言又止地说:“禀师父,禀各位师伯,靖南……靖南府衙,派人送来一封信,秋德按规矩收下信,把送信的人打走了。”

    三圣宫是三大宗门与朝廷协调的机构,但派驻三圣宫的国师十年一换,且三大宗门之间关系并非人们以为的那么融洽,所以真正的协调渠道是通过三大宗门附近的府衙。

    徒弟没做错,徐离光当然不会苛责,面无表情地说:“念!”

    秋德当着众人面拆开信封,用稚气的声音抑扬顿挫地念道:“青云宗前辈台鉴:年前遇乌氏余孽,生死之际,得高人助,侥幸脱险。高人高风亮节,施恩不图报,眨眼间高来高去。山高林深,十八不识归途,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近两载,幸得回人间……”

    原来是秦十八的信,徐离光微皱起眉头。

    “劳宗门前辈挂念,十八深感不安,理应回山拜谢,然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暌隔庭闱,瞬已经年,孺慕之情,与日俱增。”

    “这个什么反本、什么故劳,到底什么意思?”

    锁云峰主以武入道,听不懂这段文绉绉的话。

    万郁馨凑到他耳边,轻声解释道:“人在困苦穷尽时会追念本原,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呼天喊地的。遇到病苦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想念父母的。也就是在困厄中会思念家乡和父母,这是人之常情、难以避免的意思。”

    不学无术,也不嫌丢人!

    铁裕福暗骂了一句,不耐烦地催促道:“接着念,接着念。”

    “哦。”

    秋德反应过来,继续念道:“十八无母后,无以至人间。母后无十八,无以终余年。十八今年二十,母后今年四十有一。岁月无情,报母后之日何其短也。每念及此,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宗门两载,十八既未拜青云祖师,亦未练宗门绝学。想当日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可叹上山亦非本愿,可见弟子之身份有名无实。再念及此,十八愈归心似箭,特修书一封,恳盼谅允。”

    胆大包天,他这是要与宗门一刀两断!

    秋德念得心惊胆战,偷看了师父和师伯们一眼,才忐忑不安地接着念道:“十八深知归途艰辛,尽孝艰难,但为人子不尽孝,不如禽兽留世间。若宗门前辈不允,十八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若能成全,前辈之高谊厚爱,十八当铭感不已。”

    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语气和表达的意思却极为嚣张。

    万郁馨终于知道师兄弟们为何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了,不禁冷若冰霜地说:“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原来那个秦十八不仅没死,而且胆大包天,胆敢欺师灭祖,胆敢与我青云宗叫板!”

    “师妹稍安勿躁,看他还说什么,秋德,往下念。”

    “……车梁乃大秦边军之后,上山亦非本愿。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车梁不求长生,只为浴血疆场,御蛮族于乱石关之外。

    车梁与十八同生死共患难近两载,肝胆相照,结为义兄弟,十八之母后亦为车梁之母后,岂有不同赴京城尽孝之理,恳盼一并谅允,不胜感激,谨……谨此奉闻,勿……勿烦惠答,敬祝宗门前辈康安,大秦十八皇子秦风叩上。”

    什么“谨此奉闻,勿烦惠答”,就是告诉你们一声,给你们打个招呼,用不着你们回信,说白了就是我想去哪儿、我想做什么无需你们同意。

    铁裕福心里七上八下,顾真宁脸色阴沉,向如柏大汗淋漓,不知道三长老出关看到这封信会不会大雷霆。

    令三人倍感意外的是,迟迟不作出决断的徐离光,竟抬头道:“铁师兄,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打算让夏师侄走一趟,夏师侄!“

    “在。”

    “你立即回惊云峰挑二十名弟子,记得把去年一起遭遇‘乌氏余孽’的那个徐黛叫上,快马加鞭,前去规劝秦风二人回山。”

    向师伯练气二重修为都死在他们手上,让我去不是送死吗?

    夏青霜心中为之一沉,小心翼翼问:“徐师叔,若秦十八与车梁不听规劝,不愿随青霜回山呢。”

    “那便一路护送去京城,他二人何时回心转意,你等何时回宗门复命。”

    难怪刻意要求把徐黛捎上,她与秦风车梁二人关系密切。只要有她在,秦风会不看僧面看佛面,不会太过为难自己。夏青霜反应过来,急忙双手接过雷云令,跟师父及师伯师叔们道别。

    顾真宁被搞得一头雾水,一脸不解地问:“师弟,你这是做什么?”

    “他做得很对!”

    一道冷冽的声音从外面传来,众人不由心生起一股寒意。

    炼神真人,深不可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顾真宁刚躬下身准备恭迎三长老,徐离光身形一动,凭空消失在大殿中,只有三长老的话在殿里回荡:“你等稍候,离光,随为师来!”

    ……………………………………

    ps:热心书友提醒两章一起更会影响数据,新书期间,数据非常重要,从今晚开始,第一章零点上传,第二章到第二天中午更新,请各位书友见谅。

    同时衷心感谢“好书就追”、“加糖的白酒”、“虫马虫义2o15”三位书友鼎力支持,又是打赏,又是帮着红包积攒人气,牧闲感动之极,感谢之极!
………………………………

第三十八章 士气可用(求收藏推荐)

    与此同时,秦风一行已快马加鞭进入堡亭府地界。要看书 ・1kanshu・cc

    让一个侍卫骑快马去靖南府送信时有交待,不管青云宗接不接那封信,都要请府衙官员将书信多腾写几份四处张贴,要把《大秦十八皇子致青云宗前辈书》变成一封公…开…信。

    杀青云宗修士已经很过分了,这么搞简直火上浇油,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邱菡芸紧张地再次看看身后,策马追上来问:“殿下,我们这样是不是太张扬?”

    那封信不但是给青云宗的老妖怪看的,也是给另外两大宗门及“鹰谷”和朝廷看的。只有把事闹得轰轰烈烈,他们才搞不清自己深浅。只有搞不清自己深浅,他们才会有所顾忌,才不敢轻举妄动。

    七大姑、八大姨和车梁的灵阶上品法宝,车梁激的兽魂符,车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修为暴涨,以及自己和车梁失踪的位置、再次出现的位置和时间……这一切的一切肯定能让青云宗联想到一个地方。

    秦风断定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大手一挥,意气风地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本王光明磊落,岂能灰溜溜跑回京城!”

    “殿下威武!”

    众侍卫亲眼目睹过一场“诛仙”大战,真被这股“王八之气”感染到了,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帮家伙,真会拍马屁。

    秦风乐了,扬鞭笑道:“刘军尉,你们能不能换个词?威武威武,听上去像是在夸车梁,不像在夸本王。”

    殿下自始至终只动过嘴,没动过手,并且同自己一样是先天修为,总喊殿下威武确实不太合适,刘彪挠了挠脖子,急忙道:“殿下英明!”

    “嗯,这话本王爱听。”

    从派侍卫去前面通报、去后面送信那一刻,紫灵便意识到朝廷与宗门之间投鼠忌器、勉强维持四百多年的僵局被打破了,搞不好会引第三次朝廷与宗门之间的大战,一直在为朝廷,为“鹰谷”的前途担忧。壹 看书ww w・1k anshu・cc

    看着他一副得意忘形,小人得志的样子。

    紫灵忍无可忍,追上来问:“十八,你知不知你刚闯下滔天大祸,知不知道你这是在向青云宗宣战,知不知道你会害死多少人?”

    “宣战,有那么严重么?我记得我措辞婉转,在信里没提宣战的事。就算他们不学无术没文化,错误解读我的信,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皇子,代表不了朝廷。”

    秦风一脸无辜,把紫灵气得银牙直咬。桑玉容同样认为这件事很严重,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一队骑兵卷起一片尘土迎面飞奔而来。

    “堡亭府军校尉白西承,率部恭迎殿下!”

    三十多骑,堡亭府衙军卒看样子来了一大半,秦风侧身避开一股灰尘,抓着马缰道:“前面带路。”

    “诺!”

    白西承刚调转马头,后面又追上一队骑兵,刘彪等侍卫迎上去一看,原来是靖南府长吏司空飞率领的府军。

    “下官来迟,殿下恕罪。”

    司空飞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汗水和尘土粘在一起,整个一大花脸,秦风哭笑不得地问:“司空大人,你来做什么?”

    “下官奉府守大人命,率靖南府军护送殿下回京。”

    “早干什么去了?”

    之前你身份没暴露,要隐姓埋名去过完全不同的生活,当然没靖南府什么事;现在你自己主动暴露身份,把要回京城尽孝心的事搞得尽人皆知,靖南府岂能坐视不理。

    走时说“我们很快会见面”,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壹看 书 w ww ・1ka nshu・cc

    司空飞被搞得焦头烂额,苦笑道:“殿下,此一时彼一时,您就别拿下官寻开心了。实不相瞒,下官真不愿领命,无奈府守大人执意要下官随殿下回京。”

    秦风岂能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紧盯着他双眼问:“司空大人,蔚大人对本王是不是很失望,是不是认为本王自作主张、肆意妄为?是不是认为本王不知以朝廷为重,不知顾全大局?”

    “殿下多虑,上任四年,蔚大人从未像今日这么痛快过。直至下官启程时,蔚大人仍在亲自誊抄殿下给青云宗的书信。每每抄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时便大呼痛快。”

    在南洲为官,何等窝囊。

    一年又一年忍气吞声,脾气再好也无法忍受,堡亭府校尉白西承深以为然,不禁回头道:“禀殿下,我堡亭府衙官员接到快马传讯无不欢欣鼓舞,府守吴大人弹剑作歌,长吏王大人痛哭流涕,典薄钱大人边吟诵殿下的信边开怀痛饮,卑职启程时已一醉方休。”

    明里暗里不断较量,让宗门与朝廷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微妙。

    一千多年前蛮族入侵,三大宗门坐视不理,失去大义,留下一个巨大污点。

    宗门入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弟子一直不多,尽管他们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能力,但在世俗没太大影响力。加之朝廷几百年如一日反复宣传,百姓对宗门只有畏而没有敬。

    “仙人”最开始是贬义词,等同于“妖人”。

    后来随着修炼家族崛起,才渐渐变成一个中性词。从“部落时代”直接迈入“封建时代”的大秦百姓,在信仰上仍延续部落时代崇拜的那些风、雷、雨、电等自然神,或崇拜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些图腾神邸,唯独不崇拜不供奉“仙人”。

    三大宗门入世,从世俗不断招收弟子,实力虽然比之前更盛,但也因此失去了“仙人”应有的神秘感。

    何况长生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虽说炼神真人寿命能达5oo岁,但事实上能活4oo岁实属凤毛麟角。换言之,三大宗门那些个炼神真人和练气境高手无一例外全是秦人。

    你能杀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凡夫俗子,难道能杀十万、百万、千万?所以宗门修士只要稍有点良知,只要没彻底丧心病狂,就不会对大秦军民大开杀戒。

    更重要的是,朝廷并非表面上这么羸弱。

    谁也不知道“鹰谷”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鹰谷”有多少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廷秘密展近六百年的这股势力,绝对能让三大宗门再次元气大伤。

    为赢得民心,一代代皇族和贵族子弟前仆后继,血染疆场。

    尽管宗门意识到这一点,不断遣派弟子去边地对付蛮族祭祀萨满,但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大秦边军人数终究太少了,始终没争取到民心。

    民心不在自己这边,又没把握将皇族和老贵族暗中展的势力一举铲除,三大宗门只能扶持修炼家族,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解决朝廷。

    朝廷对付一个宗门或许有几分把握,同时对付三大宗门实在有心无力。六百多年前之所以功亏一篑,就是因为八荒宗和破天阁在最后关头支援青云宗。

    投鼠忌器,谁也不会先动手,但双方都有底限。

    殿下的“大秦皇子致青云宗前辈书”,无疑触及到了青云宗的底限,同样把朝廷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

    要是让他全身而退,会给天下人释放出一个青云宗软弱的信号。若不允许他回京城“尽孝心”,又会让天下百姓更反感宗门。所以“乌氏余孽”极可能再次出现,帮青云宗解决掉这个伤脑筋的问题。

    朝廷已妥协五百多年,天南六洲仅剩下四分之一个中洲和时刻面临蛮族威胁的北洲。

    如果再不显示肌肉,再不出声音,任由殿下在回京路上被宗门修士暗杀,那不仅会失去对朝廷至关重要的民心,而且会动摇大秦有且仅有的那点士气。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这一战无可避免!

    府守大人显然已做好死在任上的准备,否则绝不会让自己率领相对年轻的军卒来追殿下。府衙那么多人,却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

    司空飞越想越难受,越想越愤怒,紧攥着拳头吼道:“千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甯。大秦锐士,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他们真把本警官本皇子当成一根正在燃烧的导火索了,无一例外的认为这一战无法避免,竟不约而同拔出刀剑,遥指青云山跟着咆哮起来。

    “千年国恨,沧海难平!”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群情激奋,怒不可遏的咆哮声在官道上空回荡,震耳欲聋,令人热血沸腾。

    紫灵不由想起“鹰谷”,想起那些同他们一样忍无可忍的人,心情更凝重了,紧咬着嘴唇问:“十八,这就是你想要的?”

    大秦帝国虽已名存实亡,但大秦将士的荣耀、铁血和勇气却一代代传承下来了,秦风深受鼓舞,同时油然而生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帮“倒霉鬼”及他的祖祖辈辈实现一直没能实现的夙愿。

    “士气可用,只要有这股士气在,大秦永远不会亡!”

    “十八,对付三大宗门,光有士气是不够的。”

    “八大姨,你怎么知道我光有士气?”

    秦风反问了一句,举起马鞭:“所有人听令,堡亭府军开道,靖南府军殿后,其他人护卫马车,快马加鞭,随本王回京!”

    ……………………………

    ps:再求点击收藏推荐支持,十万字,成绩有点惨淡,不求不行
………………………………

第三十九章 一呼百应(求收藏推荐)

    蔡山郡,三埠庄。 壹  看书 书·1kanshu·cc

    一个劲装男子骑快马旋风般冲进庄子,顾不上收勒缰绳,飞身一跃,冲进一间大院。害得一帮族人不得不大呼小叫去追马,把整个庄子搞得鸡飞狗跳。

    “大爷爷,大爷爷!”

    “何事如此慌张?”祠堂里走出一位老者,手拄滕杖,一脸不快。

    年轻人从怀里掏出一份告示,气喘吁吁地说:“大爷爷,您看这个,孙儿从府城揭下来的,十八皇子没死,十八皇子仍活着!”

    “十八皇子没死?”老者怔了怔,急忙接过告示。

    “……十八无母后,无以至人间。母后无十八,无以终余年……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但为人子不尽孝,不如禽兽留世间!殿下情真意切,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相比之下,那些妖人是何等自私自利,何等逆天理、灭人伦?”

    老者心潮澎湃,连连叫好。

    年轻人同样热血沸腾,指着告示下面激动地说:“殿下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爷爷,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啦!”

    事关重大,老者不会轻易做出决定,仔细看完《大秦十八皇子致青云宗前辈书》,若有所思地问:“府衙有何动静?”

    “丁大人、陈大人和段大人去了十里亭,古大人忙着征集军马和粮草,打算派许校尉率府军护送殿下回京;孙儿回来路上遇到魏家人,魏家族长正同十几个子侄赶往城外,听魏程说他们要追随殿下,要同府军一起护送殿下回京。”

    “白云岭有没有动静?”

    “褚家动作更快,同丁大人一道去了十里亭,不但褚世伯披挂上阵,连刚从极西之地回来的褚老四都准备投效殿下。”

    这不是一封普通信件,也不是什么官府告示,而是十八皇子向青云宗宣战的檄文!

    覆巢之下无完卵,作为蔡山郡的老贵族,俞家不可能置身事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把,反正已经够糟糕了,再糟糕能糟糕到哪儿去?

    想到封地一点点被那些个修炼家族侵占,想到延续千年的荣耀被一点一点践踏,想到就算这一支全战死,“鹰谷”那一支依然能把香火传承下去,老者咬了咬,毅然道:“魏家褚家愿为殿下效死,我俞家岂能落于人后。敲钟,叫上你叔伯兄弟,随老夫去十里亭。”

    “诺!”

    ……

    一支青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不知道是依附于青云宗的大小修炼家族,把封地在南洲的老贵族逼得太狠。还是这些老贵族认为大战不可避免,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先团结起来。一接到秦风活着的消息,一看到公…开…信,便纷纷率领家族子弟前来投奔。

    官道两侧,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亭子用布曼围住,府衙早在亭里准备好酒菜。亭子四周临时支起十几顶大帐篷,帐篷里有酒菜、有热水,有干净衣服,供随行军卒吃饭、洗澡、休息。

    马准备了两百多匹,像驿站一样供府军换骑。从临河府到乾龙府一路所需的粮草,全装上了马车,绑得严严实实,十几个马夫守在大车边,就等着同大军一起启程。

    成千上万百姓闻讯而至,想看看秦风这个“死而复生”的道德楷模、孝子典范到底长什么样。可惜府衙官员出于安全考虑,让府军把他们通通拦在外面。

    “殿下孝心,苍天可鉴。老朽年迈,无力送殿下回京,只能让这几个不成器的子侄听候差遣。”

    白云岭褚家,传承千年的大秦贵族!

    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曾驻守乱石关十七年,卸任回乡时累功受封为大秦子爵,深得边军将士拥戴。 壹  看书 书·1kanshu·cc

    一门两子爵,在庞大的大秦老贵族群体中实属罕见。

    连便宜父皇都要以礼相待的功臣,秦风不敢怠慢,急忙拉住他那双枯枝般地手,一脸诚恳真挚地说:“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褚大将军!您老战功彪炳,是我大秦边军脊梁,十八岂敢受此大礼。”

    殿下果然才华横溢,不然怎会写出那封令人痛快淋漓的信,怎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