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权色-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寒也懒得废话,直接将一张面值百贯的会子纸钞,递到了蓝衣男子面前,低声道:“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要是识时务的话,就速速拿钱离去!”

    “你!……”

    蓝衣男子正要说些什么,却被凌寒不友善的目光压了回去。

    随后接过纸钞,一转身离开人群。

    “兄台,这刀……”

    灰衣男子正要开口,却被凌寒直接打断:“我知晓,这刀是你的。”

    “这……”

    “好了,事已经善了,告辞。”

    凌寒转身离去,灰衣男子一拱手:“在下王坚,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萍水相遇,转身即是陌路,又何必知晓姓名?”凌寒边走边说,“街头卖刀并非长久之计,既有一身武力,何不从军入伍?”

    “从军入伍……”

    王坚望着远去消失的身影,口中默默地念叨着四字。

    在回客栈的路上,孟芊娇不停地追问着凌寒:“喂,你这是耍诈,本姑娘不服!”

    “可是我赢了,不是么?”

    “你胜之不武!”

    “我只不过是选了一个合理地方式,解决了剑拔弩张的事端,难道如此不好吗?”

    孟芊娇疑惑不解:“此话何意?”

    “那名蓝衣男子虎口无老茧,又岂是刀的主人?”

    “卖刀之人,未必就是习武练刀者!”

    凌寒颔首,漫步自语道:“你所言没错,但二人对刀的态度却是不同!”

    “有何不同?”

    “那蓝衣男子为了争夺朴刀,丝毫不顾刀损后果。”凌寒叹了口气,“而再反观那王坚,虽是拥有一身武力,却是一直隐而不发,为了不损刀缨子,更是几番做出让步,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吗?”

    “这……”

    对于凌寒这番话,孟芊娇突然沉默了。

    但不愿认输的性子,又让她发出质疑:“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或许……情急之下,顾不了这些呢!”

    “嗬!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凌寒突然笑了,“但当我走进二人,声称要买下朴刀之时,两人除了诧异之外,蓝衣男子流露的是惊喜与贪婪,而那王坚却有几分意外与不舍。”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既然是街头卖刀,能够遇到买主,自然是欣喜万分!”

    凌寒回身,看着孟芊娇:“我故意说了一句劝退的话,那蓝衣男子选择默认,这你又要作何解释?”

    (本章完)
………………………………

第169章 修文书馆,钱资抵押

    诈术,其实很有效。

    当时凌寒虽然心中已有定见,但最后这一手买刀诈术,才是理清纷争问题的关键。

    一百贯钱,可不是小数目,即便是寻常宝刀,也不过就是这个价位。

    抛出如此诱惑价格,为的就是要看清两人神情变化,随后又以试探言语劝退蓝衣男子。

    其实蓝衣男子若执意不去,非要争纠宝刀归属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难善,最后只能闹到官府衙门。

    到时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

    讹诈的人,其实最是心虚,最不愿意将事情闹大。

    所以拿钱离开,是蓝衣男子最好选择。

    “哼!你总有一番道理!”孟芊娇被噎得哑口无言,“既然知晓那人卑劣无耻,理应当众揭穿,最好将其暴打一顿,为何还要送钱与他?”

    “反正又不是我的钱财,而且……咳咳还净赚了九百贯。”

    “你!……”

    “好了,逛了大半日,也该休息了。”凌寒不再搭理孟芊娇,直接迈步进了客栈。

    其实凌寒的心思,孟芊娇不明白。

    装逼有风险,所以需谨慎。

    蓝衣男子能如此明目张胆讹人,显然是本地的地痞流氓,虽然不是什么地头蛇,但真要纠纷起来,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他不过是个过路之人,本就不想遭惹麻烦,若不是孟芊娇执意打赌,他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既然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又何必要强行装逼?

    一夜无话,翌日清晨,凌寒洗簌完后,就准备独自出门了。

    没有惊动酣睡的孟芊娇,凌寒直奔江陵城的修文书馆。

    作为东西交接之地,文化与经济的繁荣程度,远比西部的略阳府强上数倍。

    不说别的,就是这远近闻名的修文书馆,略阳府就无法相比了。

    修文书院,是江陵府最大的图书藏馆,在整个整个荆湖路也是独一无二。

    正因如此,江陵府成了东西两地文人汇聚之地。

    汇聚于此,并非因为这里文脉昌隆,而是这座藏馆吸引众人的宝库。

    凌寒也不例外,所以才会决定在江陵府逗留。

    这一路走来,凌寒浏览见闻了不少风土人情,尤其是对这江陵府,他更是有着十分的好奇心。

    “终于到了……”

    凌寒走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了修文书馆。

    一抬头,就看到了矗立的门楼上,一块雕漆匾额上赫然四个大字。

    “笔法已臻宗师大家,只是这字……”

    凌寒心中赞叹所书之字苍劲恢弘,但是心中却突然有了一疑惑。

    “速速让开!喂,你是不是聋子?”

    就在凌寒举目沉思之际,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斥骂。

    紧随其后,就是一阵马蹄声迅速而来。

    回过神的凌寒急忙侧身,顺势快速倒退了三步。

    与此同时,马车从眼前急速而过。

    “来福,你会不会驱车?”疾驰而过的马车里,传出男子的愤怒之声。

    “少爷,方才有人挡着道了,所以才……”

    车夫刚要解释,却闻车内怒骂一声:“狗若挡道,你直接轧过去便是,这难道还要本少爷教你?”

    “少爷,这里可是修文广场。”

    “那又如何?圣贤有云,好狗不挡道,挡者皆该死!”

    “是!吁!”车夫一拉马套缰声,“少爷,修文书馆到了。”

    话音刚落,车帘一挑,一名年轻男子走了下来。

    哗啦!

    折扇直接打开,掸了掸身上衣尘,微微侧身,用余光瞥一眼徐步走来的凌寒。

    冷哼一声,便转身拾阶而上。

    再反观凌寒,丝毫没有受方才车马影响,仍旧是闲游漫步走来。

    虽然对修文书馆早有耳闻,但是当他身临其境后,那种震感之感简直无法形容。

    修文书院,其实就是大型图书馆,而以凌寒的眼光目测,单是这占地面积一方面,足以媲美后世三个省图书馆。

    宽旷的修文广场,两侧沿途皆是诗情画意。

    文石修竹,亭台流水,与其说是一步一景,凌寒都觉得不过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

    凌寒闲游漫步之际,已经有零星几名文人,摇头晃脑默诵经义而来。

    “唐兄,听说今日要开放集贤楼,不知可是真的?”

    “嗯,此事唐某也听闻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据闻集贤楼中,皆是历代文儒大家所留孤本真迹!”

    “是啊!我等若是能够亲自一览……”

    众人的议论声,在凌寒耳边回荡飘过。

    同时,对于众人口中的集贤楼,心中也有了几分好奇。

    就在这时,接连几辆马车驶入广场。

    “快瞧!那不是邓莫明吗?”

    “这邓莫明竟然也来了,平日里不见此人来这修文书馆,看来坊间传闻是真的!”

    “万旭与石亭江也来了!”

    听着周围人惊讶与议论,凌寒不用想也知道,这几人定在江陵府颇有盛名。

    不知不觉拾阶而上,但是真正进入时,凌寒却发现看书还真不容易,因为要用一定钱资作抵押。

    “看来在这方面,后世就更为人性化!”

    心里虽是这么觉得,但也可以理解修文书馆的做法。毕竟当下书籍较为珍贵,并不像后世那么烂大街便宜。

    文人在书馆阅览是好事,但是难免会暴力损毁,所以钱资抵押即是保障,也是对阅书之人的无形约束。

    凌寒接过号牌凭证,直接进入了修文书馆。

    书馆内部格局很大,与一般的宫殿建筑极为相似,不过却更显的文风雅致。

    醒目的位置处,标注着书馆的整体格局。

    书馆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分楼,而方才众人说的集贤楼,就是位于书馆的中央位置。

    凌寒将布局记在心里,然后直奔东楼而去。

    林立的图书格架,凌寒开始了一番搜索。

    此次来修文书馆,他并不是单纯地为了阅览书籍,而是要搜集了解江陵府,乃至整个荆湖路周围的风土地貌。

    凌寒不停地搜索,大部分时间都只看书名:“如此多书籍,寻找真是费时费力……”

    第一更
………………………………

第170章 太平寰宇,过目不忘

    凌寒在书架间行走,看似闲庭漫步,实则心中颇有几分急切。

    他已经搜寻将近半个时辰,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楼里人并不多,与后世的图书馆相比,甚至显得有些冷清。

    这与凌寒此前所想象的,确实有着一段的差距。

    突然,凌寒脚步停下,目光直接锁定眼前一部书:“太平寰宇记……此书竟然在此,实在太好了!”

    凌寒一见书名,顿时心有大喜,随后便伸手取书。

    “嗯?这……”

    凌寒欲要从书架取下此书时,却发现根本就取不下来,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

    就在凌寒疑惑之际,突然听到一声轻咦。

    “有人?”

    凌寒意外同时,将周围书籍一偏,透过书缝间隙一瞧,果然有一人就在对面。

    就在这时,对方松手,凌寒顺势取下书籍。

    这一取下书籍,书架两侧的人,就直接四目相对了。

    “兄台对地理杂学也有兴趣?”对面青衣男子一拱手,神情中有了几分复杂。

    凌寒尴尬一笑:“正是,阁下请先行阅览其余四本如何?”

    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大书,并非只有一本。

    “也好,请!”

    青衣男子倒也不执着,于是直接取了一本。

    凌寒见状,又从书架上拿下剩余三本,转身就走向一旁书桌坐下。

    东楼里,在周围廊檐下,都有一排桌椅供人歇息阅读,这种布局倒是古今相通。

    凌寒刚一坐下,青衣男子也坐了下来。

    见对方就坐在对面,凌寒只是浅浅点头一笑,便开始低头阅览起来。

    凌寒翻阅的速度很快,以至于片刻的功夫,就将一本书籍看了三分之一。

    这种翻阅的速度,让一旁同样阅览书籍的青衣男子,倒是暗自吃惊不小。

    而对于凌寒而言,能够在这里看到太平寰宇记,是一件极为意外的事情,所以才会如此聚精会神。

    太平寰宇记,是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太宗时期的地理疆域版图总志,乃是地理学家乐史所撰,总计共有二百卷,约一百三十余万字。

    该书对全国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四夷、风俗、物产、人物和艺文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尤其是对当时土产和唐宋两代户口、人口发展,都作了详细的记述,为后世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曾经凌寒只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却没有机会研究阅读过,如今正好可以一偿所愿了。

    一个时辰后,凌寒将书籍封面合上,四本书籍内容全部记下。

    “兄台,你……”凌寒将书推到青衣男子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青衣男子顿时明白,于是惊讶中带着歉意:“抱歉,请稍等片刻。”

    “呵,无妨。”

    凌寒倒也不急,于是起身又走向书架。

    “书是好书,但可惜不全啊……”凌寒心中觉得有些可惜,因为他所翻阅的四本书中,记载的都是荆湖路的风土地貌人情。

    其实凌寒想想也是释然,以太平寰宇记这类大部头的书籍,以当下捡漏的线装印刷排版,若是一整套书印刷出来,至少也有三十余本!

    而如今这五本太平寰宇记,显然是修文书馆节选藏书。

    不过即便如此,通过对书籍的阅读,凌寒算是对荆湖路有了大致了解。

    再通过后世记忆印证,凌寒心中有了初步腹案。

    凌寒再次回来时,又是搬来了一摞地理杂书。

    看着堆叠如山的书籍,青衣男子不由失口问:“兄台,你莫非要在此地阅完这些书?”

    “嗯,我的时间不多。”

    “兄台,请恕在下多言,兄台如此囫囵吞枣、求速不求精的阅览,可是犯了读书大忌啊!”

    “读书各有章法,所求也是大有不同。”凌寒抬头看了对方一眼,“至于所谓的读书忌讳,不过是常态理论罢了。”

    “常态理论?”

    “读书类似于用膳,一个是精神食粮,一个则是物质食粮。”凌寒笑着解释,“饭量大与小,食物精与粗,与读书是一个道理,难道都要以同一个标准衡量?”

    “这……”

    “书阅读完了?”

    青衣男子点了点头,遂将第五本太平寰宇记递过去:“兄台所言颇有道理,在下薛禅,未请教兄台名讳?”

    “在下……嗯?”凌寒突然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在下凌寒,幸会!”

    由于心头的异样感觉,凌寒不由得多打量对方几眼。

    眼前的青衣男子薛禅,虽然一袭青色儒衫,但是身材却是颇为高大。

    言语虽少,但却是凸显几分沉稳。

    “凌兄翻阅这些生僻书籍,莫非是对地理风情格外偏好?”

    “你我初衷一致!”

    “……”

    薛禅顿时默然,眼神中流露一丝异色。

    见对方神情有异,凌寒眉头一挑:“嗯?难道薛兄不是?”

    “呵呵,那是自然!”薛禅爽朗一笑,“薛某自幼便对山川地理深感兴趣,因此每每遇到关乎地理书籍,都会爱不释手啊!”

    “时下翻阅经史子集者居多,如我等这般另类者,可真是不多见!”

    凌寒说到此处,突然自顾笑了。

    “是啊!观凌兄一脸文气,起初薛某以为凌兄只是闲暇翻阅几页,没曾想竟是同道中人!”薛禅衣袖连臂一挥手,“这里如此清冷,想必都去了集贤楼。”

    “集贤楼,集历来贤者名家手笔,薛兄应该去瞧一瞧!”

    “薛某向来喜爱安静,那种地方不去也罢!”薛禅摆了摆手,“凌兄谈吐不凡,又为何不去那集贤楼一观?”

    “我?呵呵,方才凌某已经说了,实在是时间不够充裕!”

    “凌兄不是本地之人?”

    “自此路过罢了,所以只是短暂停留。”

    “原来如此。”薛禅点了点头,“不过以凌兄这等观阅之速,一二日便可阅尽。”

    对此,凌寒没有反驳。

    因为修文书馆虽然藏书众多,但是地理类的书籍却是少得可怜。况且他本身记忆就过目不忘,所以阅览书籍有着天然优势。
………………………………

第171章 登阁入相,群嘲模式

    “薛兄,你怎会在此?”

    就在二人闲谈之际,一名手捧书卷年轻男子缓步而来。

    “谢兄!”

    薛禅一见来人,就直接站了起来。

    凌寒顺着方向望去,走来的男子大约十七八岁,相貌虽谈不上出众,但却给人一种少有的好感。

    “这位是?”

    走过来的谢姓男子,与薛禅打了招呼后,目光就落到了凌寒身上。

    “在下凌寒,幸会了!”不等薛禅做出介绍,凌寒已经是自报了姓名。

    谢姓男子点了点头,十分知礼拱手:“在下谢方叔,幸会!”

    “谢方叔……嗯?”凌寒突然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于是问了一句,“兄台可是谢德方?”

    此言一出,谢方叔蓦然一怔:“凌兄竟知晓谢某表字?”

    “咳咳,凌某曾听闻过谢兄大名!”

    凌寒这句话可不是胡诌,眼前这位可是在宋史中列传的名人,更是南宋王朝将来的宰相之一。

    虽然宋朝的宰相不值钱,跟个流水线一样,但是能够位列公侯爵位,那地位可就不一样了。

    谢方叔脸色一红,十分尴尬道:“凌兄谬赞了……”

    凌寒见状,察觉到自己言语失误,不由尴尬一笑。

    眼前谢方叔不过十七八岁,还没有到名扬天下的地步,因此他方才那句话虽是善意,但难免让人误以为是调侃。

    “谢兄不必自谦,人生际遇本就玄妙无常,或许谢兄就是将来的一代相国!”

    “这……”

    谢方叔闻听此言,顿时惊愕不已。

    一旁薛禅听了这句话后,神色更是意外诧异。

    “真是痴望之徒,难道是昨夜没有安睡,此刻青天白日做了痴梦?”

    “依我看啊,是两个疯子还差不多!”

    “还一代相国?他谢方叔若是如此,那本公子岂不是要位列三公了?”

    凌寒这一句话,顿时引得周围众人议论不已。

    听着众人的言语调侃讽刺,谢方叔显得十分尴尬,但是眉宇间却隐有几分坚毅。

    “凌兄,这等话以后还是莫要再说为好。”

    “人总要有梦想,否则跟咸鱼有何区别?”凌寒不以为然,“即便是咸鱼也有翻身之时,更何况人乎?”

    “哈哈哈,凌兄所言极是!”薛禅在旁笑了起来,“谢兄不可妄自菲薄,以谢兄之才学,将来登阁入相也是可期之事!”

    “薛兄,你也……唉!”谢方叔无奈摇了摇头,垂目一瞧桌案上书籍,“本以为薛兄是个痴人,没想到凌兄也是如此。”

    薛禅摆了摆手:“谢兄,这话可就厚此薄彼了,你不也是如此吗?”

    “既如此,我等三人何不去集贤楼一观?”

    凌寒一听这话,眼神一亮:“谢兄,莫非集贤楼中有此类书籍?”

    “不错,听闻集贤楼中除了历代贤者真迹手笔,还有不少名家留下的地理札记。”谢方叔点了点头,一指桌上的太平寰宇记,“此书全集据说就在集贤楼中,不瞒二位,谢某也是为此书而来。”

    “既如此,我等三人同去!”

    书归原位,三人直奔集贤楼。

    集贤楼,修文书馆最大的楼阁建筑群。

    凌寒三人来到集贤楼时,外面早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走进一瞧,却发现集贤楼外挂着许多布帆,布帆上书写着许多文字,或是一句对联,或是半阙词,或是一句诗,又或是一题策论……

    “看来想要进入这集贤楼,还真不是件容易之事。”薛禅看着众人苦思冥想,不禁摇头苦笑起来,“不过有谢兄在此,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谢方叔摆了摆手,谦逊道:“薛兄抬举谢某了,还是先一观再说吧!”

    “嗯?那不是谢方叔么?”

    “是啊,还有那薛禅也来了!”

    三人走入人群的瞬间,就有不少人认出了谢方叔与薛禅。

    在这种环境下,凌寒成了边缘人,虽然颜值远高于二人,但是却成了最暗淡无光的存在。

    “哦?这不是谢方叔么?”

    这时,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紧接着一个人出现面前。

    “欧阳靖,没想到你也来了。”谢方叔看了对方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

    “真是笑话,你谢方叔能来此,为何我欧阳来不得?”欧阳靖冷笑一声,“谢方叔,你可是我江陵书院有名才子,又自诩博学多闻,此处有一上联,不知你可否对出?”

    “欧阳靖,你太小瞧谢某了,区区激将法未免幼稚了!”谢方叔丝毫不接茬,转身向另一处而去。

    “哈哈哈,谢方叔啊谢方叔,原来你是个缩头乌龟,既然懂得知难而退,那以后就夹起尾巴做人好了!”

    “是啊!平日里自诩才学出众,如今看来竟是个孬种!”

    “真不知林夫子是如何想的,竟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这等毫无脾性的软骨头,又怎能配得上林姑娘?”

    激将法不成功,就开起了群嘲模式。

    “谢兄,这群蚊蝇实在吵人!”

    薛禅双眉微动,浑身气势突然一变,看向欧阳靖等人的时候,宛如在看一群死物。

    就在薛禅将要出手之际,谢方叔急忙抓住对方臂膀:“薛兄不可,此事因我而起,岂能劳烦于你?”

    “谢兄,你太书生气了!”

    “书生意气,有何不好?”谢方叔笑了笑,随后看向欧阳靖等人,“尔等除了庸碌无才之外,也就剩下这点无耻行径了。”

    “你!……”

    “好了,上联在何处?”谢方叔大袖一摆,冷视欧阳靖众人。

    “哼!请!”

    欧阳靖强压怒火,直接让开道路。

    谢方叔迈步走向布帆,凌寒与薛禅也默默紧跟其后。

    一抬头,三人赫然看到布帆书一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