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个王爷好种田-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阿泽并没有将事实的真相告诉老李一家,但是杜云溪心中还是觉得很愧疚,所以才花了大量的银子和心血在宝楼里面,以示对老李一家的补偿。
对于杜云溪的提议阿泽和胡丞相倒是没有反对,宝楼里面别雅清致,胡丞相对那地方但是挺满意的。
“若是京城能有这么一家酒楼该有多好。”胡丞相走在前面背着手,不由得夸赞宝楼,回了京城就没有这样的地方了。
“大人这话可是谬赞了不是,这地方能有京城的好?”杜云溪笑了笑,这宝楼应该是比较别致的格局了。
不过京城的华丽她也是听人说过的,若是这种地方的东西能有京城好,那这里的人岂不是一辈子待着这里不就好了,还去什么京城,过个几十年去世隔绝,说不定还真成了桃花源,成了仙境呢。
“京城繁华,此处幽静,各有所爱吧。”胡丞相叹了一口气,一日为官终身就得心系着国家大事,辅佐君王成就一番霸业。
只有到年老之时告老还乡才能享着清闲的日子,又或许就那么在仕途之路上去了也说不定。
一想到这些,胡丞相就不由的感慨,如今局势还是相对稳定,太子殿下辅政,当初七殿下出征讨伐各处,各敌军听闻七殿下的名声都是闻风丧胆。
没想到七殿下竟会失踪如此之久,边境如今又有些动荡不安,只希望此阿泽便是皇上寻觅的七殿下才是。
“大人这是在想什么呢,唉声叹气的。”坐在凳子上,杜云溪给胡丞相到了一杯茶放在面前。
“在想着朝廷的事情。”
如今的朝廷看上去倒是平静,可是实际上却各怀鬼胎,皇上心中清楚谁有些野心,但是碍于那些人手中的权利,只好与那些人纠缠。
“大人果然明官。”阿泽看向胡丞相笑了笑,这话他倒不是奉承,反正看到这胡丞相阿泽便觉得不像是佞臣。
“杜姑娘?”
几人还在谈着话,蓝一卿和黑鹰进来看见这边的人影有些熟悉,便过来看看,果然是杜云溪。
胡丞相打量了一下蓝一卿,“这位是?”这几日都与阿泽和杜云溪接触,这个人但是没见到过。
“这位就是那位为我们设计房屋的武夷的朋友,蓝一卿。”阿泽看了一眼蓝一卿,每一次都是这么巧合,有杜云溪的地方定是有这个人在。
胡丞相点点头,武夷人,前些日子武夷国的三殿下还来找皇上谈论议和之事,但是武夷国实在是没有诚心,皇上并没有同意与武夷国议和的事情。
蓝一卿看见坐在上位的胡丞相,前几日听说宫里来了一位丞相,之前三殿下义和之事没有成功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一听说宫里来了人,蓝一卿边顺带躲着杜云溪喝阿泽,没想到今日倒是在这里碰到了,蓝一卿也只好尴尬的问候了胡丞相。
胡丞相倒是没有多说什么,既然是阿泽的朋友,也不做过多的追究,蓝一卿倒是识趣的找了一个里三个人比较远的地方。
酒足饭饱之后,三个人有闲聊来了一些,胡丞相边也说了自己第二日要回京的事情,顺带也说了杜文书的事。
杜云溪在再三确认后,激动地一把抓住阿泽的手,兴奋的看着阿泽,要不是因为胡丞相在,杜云溪真想抱着阿泽亲一口。
对于两人的动作胡丞相倒是没说什么,见阿泽倒是挺喜欢这样的感觉的,胡丞相心中不免有些欣慰。
以前皇上给七殿下定了多门亲事都都让七殿下给强行退了,导致宫中很多的达官贵人对七殿下都有些意见。
而皇上本心是偏向七殿下的,无奈七殿下的脾气秉性太过于孤僻,而大皇子的呼声有比较高,所以立太子之事皇上便立了大皇子为太子。
傍晚的时候,阿泽吩咐人将胡丞相的行李收拾了一番后第二日便派人送丞相回京,走了没多远胡丞相便将来护送自己的人给打法回去了。
他自己出来的时候也带了不少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将人遣走后,胡丞相吩咐众人将马车换位马,他要快马加鞭的赶回京城去禀告皇上阿泽的事情。
自己本是一名文臣,要不是皇上经常设办围猎,他们这些文臣被迫学习了些骑马的技术,如今这种急于只能本人传达的消息都没有办法办到。
快马不停歇也要有好几日的路程,每到驿站所有人只能休息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又继续赶路,胡丞相的人虽然不知道胡丞相为什么这么急着回宫,但也还是跟着胡丞相往宫里赶。
回到京城,胡丞相连衣服都还没有换就直接赶到了皇宫,听说皇上在御书房,胡丞相去了御书房,结果却被皇帝身边的崔公公给拦在了外面。
“胡大人?”
李尧光见胡丞相急匆匆的赶来,结果还是被拦在了外面,前几日听说胡丞相要回来了,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
胡丞相看向李尧光,“这谁在里面?”跑了一路胡丞相语气里透着些许疲惫。
“太子殿下,这几日不是边境动荡吗,皇上找太子议事。”
李尧光也是准备来找皇上说边境的事情的,太子殿下征战的经验并不多,七殿下不在,他倒是觉得常跟七殿下作战的十三殿下比较合适。
七殿下失踪的事情只有他们几人知道,大堂之上他也不好提出来,就想着下了朝再来找皇上说,结果这么久了,太子还没有出来。
“对了,桃源县的县令朱泽你了见过?”
胡丞相将李尧光拉倒一边,李尧光在晋州做刺史的时候,桃源县大水,李尧光还去看过,想必是见过阿泽的。
“你是想说朱泽和七殿下长得很相似的事情?”
一提起阿泽,李尧光便猜测胡丞相是要说这事,但是长得相像的人也不在少数,莫不是这胡丞相以为朱泽是七殿下。
“你也觉得像?你为何不向皇上讲明?”
“世上长得相似的人不在少数,若是朱泽长得像七殿下,就是七殿下,那那些和七殿下长得相似的人难不成都是七殿下了?”
李尧光倒是觉得胡丞相没有必要小题大做,这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胡丞相指着李尧光,“你呀,难怪皇上有心提拔你都提拔不起来。”想着之前有多次皇上给李尧光升职的机会,李尧光都给错过了。
如今依旧让章誊才在较低,要不是李尧光行事还是比较靠谱,皇上对李尧光总有些偏袒,不然以李尧光这时不时的愚昧早就让章誊给抓住了小辫子。
“我怎么了,那你倒是说说你觉得朱泽是七殿下的理由。”李尧光不服气的看着胡丞相,他倒是不信了,那人还真是七殿下不成。
“你自己想想,七殿下的玉佩可是在晋州得的,是因为桃源县的事情才得到的,接着在桃源县见到了朱泽,再接着朱泽患有失忆症,这一切联系一下,朱泽与七殿下可是同一人?”
听着胡丞相的分析,李尧光想了想,确实此事太过于巧合了,那日师爷与自己说看那杜云溪有些眼熟,而当日择选县令是跟在阿泽身后的那名小厮后来他却确实没有在看到,而是变成了杜云溪。
“失忆症?”
李尧光不解的看着胡丞相,阿泽患有失忆症他怎么不知道,难道真像胡丞相所说的,自己是在是太粗心大意了。
“恩,听那姑娘对此的语气,像是治了很久了,也没有治好。”
想到那日杜云溪问阿泽的语气应该是反反复复很多次也没有想起什么来,所以杜云溪才很淡定的安慰阿泽不用着急。
被胡丞相这么一说,李尧光觉得自己确实是太大意了,连这样的事情都没有发现,也难怪自己经常理解不了皇上对自己说的一些话。
“你准备将此事上报给皇上?”想起胡丞相慌忙的样子,想必应该胡丞相是要急着向皇上禀明此事。
胡丞相点了点头,向御书房看了一眼,御书房的门仍然紧闭着,偶尔也能听到皇上有些气氛的声音。
正当两人心下想着皇上是为何动怒的时候御书房的门打开了,太子凤临齐面色有些不快的从御书房中出来,崔公公见太子走了,才转身进御书房禀报胡李两人拜见皇上。
胡李两人见崔公公进去了,便也站在门口等着崔公公出来。
“两位大人里面请吧。”崔公公往旁边站了些给两人让出了位置。
………………………………
第九十三章 禀报
胡丞相和李尧光两人进了御书房见皇帝的脸色不是很好,两个人只是站在御书房内,谁也不敢第一个出声说话。
李尧光抬起头瞟了一眼皇上,见皇上正埋头看着桌上的奏折,李尧光暗自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胡丞相。
胡丞相瞪了一眼李尧光,上前一步正准备说话,皇上便抬起头看着两人,“二位爱卿有何事?”
因为太子的原因,皇帝的心情不是很好,但是见胡丞相和李尧光两人在外面等了许久,才勉强让两人进来。
“皇上可是为边境的事情烦恼?”李尧光上前一步,御书房外的时候他也隐约听到皇上和太子殿下有谈起边境上的事情。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太子的想法永远都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边境动荡,武夷求和却并不诚心,皇帝不愿与武夷说和,可是太子竟然要迎娶武夷的公主,同意谈和。
为此两人大吵了一架,太子殿下态度坚决,皇帝为此却是忧心不已。
胡丞相看了一眼李尧光,武夷三殿下的条件当初他们也是亲耳听到的,武夷国来向凤栖国求和,却连每年向凤栖国进献都做不到,还说希望凤栖国每年能能够资助他们武夷。
这武夷国莫不是将凤栖国的皇帝当成了傻子,这样的条件皇上怎么可能会答应。
好不容易三殿下松口说愿意将武夷的公主嫁到凤栖国来,还说了一番及其诚恳的话,但是皇帝仍旧不愿意去相信他的话。
毕竟武夷国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威胁,若是刚开始的时候毕生的态度诚恳一些或许他还会同意,明明是来谈和的,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让皇帝实在是有些看不惯。
“那皇上了有什么对策?”李尧光抱拳看向皇帝,本以为太子会自动请缨去平复边疆,没想到太子的意思竟然是谈和。
皇帝叹了一口气,若此时老七还在宫中,那他也不用忧虑这些,皇帝一想到自己的七儿子凤七泽就觉得亏欠了凤七泽太多。
凤七泽的母妃出身低微,又加上凤七泽的性格孤傲,当初派凤七泽出使边关征战,为的也是不让凤七泽受到太子的牵制。
可是如今人不见了,也没有人为自己分忧,皇帝顿时觉得头疼,派出去了那么多的人,也没于找到关于凤七泽的任何消息。
见皇帝无可奈何的样子,胡丞相和李尧光心中倒是有些明白了皇帝所忧愁的事情,“皇上可是在想七殿下的事情?”
“若是老七,此时已经在出征的路上了。”皇帝有些无奈谈和与边境的事情皇帝派的出手的人都没有。
“皇上,臣这儿倒是有些关于七殿下的线索,但是不知道此人是不是七殿下。”李尧光给了胡丞相一个眼神,胡丞相才站出来缓缓说道。
皇帝听胡丞相这么一说楞了一下,突然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胡丞旁边,“爱卿请讲。”一听到有凤七泽的消息皇帝不免有些激动。
胡丞相向皇帝微微鞠躬,皇帝赶忙扶着胡丞相,“爱卿倒是快说。”皇帝催促着胡丞相。
“皇上可还记得李大人从晋州拿回来的七殿下的玉佩?”胡丞相看向皇帝。
别胡丞相这么一问,皇帝脑中到是还有些印象,当时李尧光将玉佩拿回来的时候他还很震惊,追问之下才知道李尧光也没见到送去玉佩的人。
后来这件事情也就给搁置下来,今日胡丞相又提出来,莫非这件事情和老七的事情是有关系的。
“当初李大人并不知道送玉佩之人是谁,后来在桃源县重招县令的时候遇到了阿泽,阿泽身边有一小厮,后来那阿泽的身边的人就变成了杜云溪,再后来杜云溪向李大人求助之时,李大人的师爷与侍卫都说此女子眼熟。”
胡丞相顿了一下,想着自己说的话中有没有说漏的地方,“接着,臣去桃源县之时,阿泽见到臣却面露痛苦的神色,从他是身边的那位姑娘得知阿泽是患了失忆症。”
“所以微臣便怀疑阿泽便是皇上苦寻的七殿下,这才赶着回来禀告皇上。”胡丞相再一次拱了拱手,虽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测,但是他也有七成的把握。
皇帝听了胡丞相所说的后,在御书房中来回的踱步,胡丞相的一切都还是猜测,那阿泽得了失忆症,此事情便不是很好解决。
“李大人找朕又所谓何事?”
皇帝在两人的面前走了几个来回,才想到一旁的李尧光,阿泽的事情是胡丞相一人在说,也不知这李尧光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皇上,臣这次来,是想与皇上商量边疆之事的。”见皇帝问起自己,李尧光上前一步。
“你倒是说说。”皇上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看向李尧光,边疆的事情他也缺个人出来谈谈。
“臣认为,我朝的边境之地并不是任人侵犯的,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不愿出兵平反,皇上倒不如另择一名皇子出征平反。”
此事李尧光也是想了很久,若说是太子殿下要去出征,他也会上书极力阻止,太子殿下并不适合出征。
皇帝心下琢磨了一下倒是觉得李尧光说的也不错,太子一心觉得与武夷国和亲,就是收纳了武夷国。
可是若是真是那么容易收买的,那他这个皇帝不也可以拿银子将周边那些小国全都给收买了,还用得着如此大费心思去处理边疆的事情。
“那爱卿可有何时的人选?”皇帝看着李尧光的,这出征的人选到是很重要的,一要有经验,二呢有需要有能力能够震慑得住边境那些人。李尧光笑了笑,合适的人选他心中早就已经内定了。
“微臣以为,十三殿下是最合适的人选,十三殿下常年跟随七殿下出征边塞,经验十三殿下定是精通,况且十三殿下名声在外,对那些蛮夷之人也有震慑的作用。”
一听李尧光提起自己的十三儿子,皇上才从久远的记忆中模糊的想起十三的样子。
十三的母妃是名丫鬟,早在十三周岁之时就自己去了,而后被皇后养在她那儿,这么些年没想到早就已经跟了老七出征边塞了。
不过,这个十三与他接触的也不多,是不是值得自己中用的人,皇帝还是有些犹豫。
“皇上,若是对十三殿下还有些不了解,不如将十三殿下叫来考验考验。”李尧光还是很看重十三殿下的。
想当初每一次出征边塞获了战功回来,皇帝召见的就只有七殿下,十三殿下也是很识趣的没有去计较那些,。
每一次的赏赐也没有十三殿下的份,但是七殿下还是想着十三殿下,将皇上赏赐的东西都给了十三殿下。
“罢了,此事容我再想想。”皇帝揉着发痛的太阳穴向胡丞相和李尧光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先出去。
胡丞相和李尧光但是也识趣的退了出去,没想到一出门就看见等在御书房门口的章誊,章誊只是傲慢的看了一眼两人。
“章大人,皇上今儿不见人了,您请回吧。”崔公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今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来的人倒是挺多的。
不过皇上今儿也是乏了,这也不怪皇上不见章誊,实在是章誊来的不是时间,刚刚那两位大人才走,皇上又与太子殿下闹了不愉快,这会儿皇上还见人那就怪了。
章誊心中有些不满,皇上见了胡李两人,却独独不见自己,章誊心下不由得开始胡思乱想。
等章誊走后,崔公公才进了御书房,皇帝抬头看了一眼又再一次进来的崔公公,“你又进来干什么?”
崔公公一脸讪笑的走到皇帝的身后,“皇上心里想的什么,奴才还能不清楚?皇上可是想要亲自去会会那桃源县的县令阿泽?”
皇帝手中的笔一顿,“公公跟了我有多少年了?”听皇上这么一问,崔公公脸上的笑顿时僵在了脸上,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
“皇上饶命,奴才知罪,皇上饶命。”崔公公心中有些害怕,自己一时嘴快竟然忘了奴才不可随意揣测主子的心思,更何况身边这位是万圣爷。
“领罚去吧。”皇帝继续批改手中的奏折,这崔公公是来暂代德公公的人,不过也是伺候自己的奴才。
只是前些日子派德公公出宫办事去了,所以暂时提升了崔公公的位置,若不是看在这崔公公是德公公的义子的份上,如今崔公公的那一句话早就让崔公公见了阎王。
虽然处罚了崔公公,皇帝对阿泽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犹豫了半饷之后,还是找了自己的暗卫,让暗卫去查一查这个阿泽的身份,若是没有京中这一大堆的烂摊子,皇帝倒是想亲自去看看这个阿泽。
皇帝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到胡丞相的手里,这个阿泽他还真是想要见一见,之前见过那个九水,听说是阿泽的徒弟。
他倒是挺欣赏那个九水的,这个阿泽若真是老七,也难怪会有这样的徒弟。宫里的事情一大堆,此时他也走不开,只好派胡丞相去将阿泽请来宫里。
………………………………
第九十四章 错过
“来人。”吩咐完暗卫后皇帝又叫了人进来,“去将十三殿下请来。”找人去找阿泽后,皇上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听从李尧光的意见,见一见自己的十三皇子。
丫鬟领命后快速的退了出去,刚才崔公公灰溜溜的从御书房里面出去的身影她们可是看在眼里的。
等到十三殿下凤默笙赶到御书房的时候,崔公公也回来了,丫鬟们见崔公公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便是知道崔公公在御书房里冲撞了皇上,才会被皇上责罚。
“回来了?”皇帝正在和凤默笙说着话,看到崔公公进了御书房默默的站在门口,不敢过来。
听见皇上问自己,崔公公立马抬起头,看见皇帝正在和十三殿下讲话,便识趣的给两人各自到了一杯茶,然后又继续回到自己的位置站着。
“边境动荡不安,昔日你与你七哥并肩作战,今日你七哥还有要紧的事情在身,就由你去平复动乱。”凤七泽失踪的消息皇帝并没有对外放出,对于凤默笙也是以凤七泽有要事在身不在宫中搪塞过去了。
又与凤默笙聊了几句,皇上到是发现凤默笙并不比凤七泽差,对于作战也有自己的想法,皇帝对自己的这个十三更加的看重了些。
收到信件的胡丞相笑了笑,还以为皇上要多犹豫些日子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给自己下达了命令,让自已去讲阿泽带回宫来。
胡丞相到是也不敢怠慢,收到信件简单的收拾了行装便出发去了桃源县。
而杜云溪这边因为之前胡丞相所说的要举荐杜文书的事情,高兴的几夜都没有合眼,想了几天,杜云溪决定带着杜文书进京赴考。
虽说此时动身上路早了点,但是杜云溪想着早点去京城,说不定还能在京城发一笔横财呢。
在纠结了几个晚上之后,杜云溪将自己和杜文书的行礼都给打包好了,杜文书本想着不需要杜云溪送自己去京城。
可是后来才发现,杜云溪比自己还想去京城,对此杜文书也觉着无奈。
见杜云溪如此极力得准备行李,刘氏想要阻止杜云溪,杜云溪从小在村里长大,没去过京城,可这若是去了京城被人欺负可怎么办。
“娘,你说谁还能欺负我?”杜云溪一边整理这手上的行李,一边信誓旦旦的回答刘氏,要知道她杜云溪可是打得过流氓,下得了厨房的新世纪女人,她难不成还能在这些人的手里栽了?这定是不可能的。
就算杜云溪这么说,刘氏也还是担心杜云溪,就连朱乡长和朱大嫂也来劝阻杜云溪。
阿泽见杜云溪是铁了心的要跟着杜文书进京,阿泽想了想,也回去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他可不放心杜云溪一个人在外面。
杜文书又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若是真出了什么事,杜文书也保护不了杜云溪。
“你可不能去。”杜云溪一听说阿泽也要跟着去京城,连忙阻止阿泽,阿泽可是桃源县的县令,若是桃源县的县令也走了,那桃源县岂不是成了无主之地,县里的人还不知道会闹腾成什么样子。
“你能去,为何我不能去?”阿泽不听杜云溪的劝阻执意要跟杜云溪一起去,刘氏见阿泽也要同去倒是安心了不少。
“你是县令啊,你走了县里怎么办?”杜云溪皱着眉头看向阿泽,阿泽有时候实在是太过于固执了。
一说起这事儿阿泽倒是一愣,自己是桃源县的县令,当初得这个县令的时候杜云溪是那么支持自己,自己总不可能将桃源县置于不顾吧。
思索了一阵子,阿泽见到九水和师爷从学府过来劝说自己留下,阿泽上下打量了九水一番,之前胡丞相说要举荐九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