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小卖部-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几人又行了百步之后,一条长廊出现在几人眼前。

    只见得走廊笔直,长约百丈,宽丈余。一边刻五爪巨龙,一边刻金凤来仪。

    走廊外又有各色奇花异草,幽香扑鼻。

    长廊尽头是一座八棱凉亭,顶上棕圆尖,身披琉璃瓦,八方滚圆红漆柱。

    “到了,今日兰亭会就在这里,我们先坐下来歇会吧。”王徽之说道,坐到走廊上。

    不远处,也坐着各色人等,都是王家好友。

    王徽之也没上去客套,那些人也少有见礼,也只是挥手浅笑,算是打了招呼。

    刚经历山石巨难,王徽之王献之二人都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王孟姜坐了一会,却是想起了什么。

    “小哥哥,你那颗珍珠能让我玩一会吗?”王孟姜问道。

    “妹妹,别胡闹,千年珍珠何其珍贵,玩坏了我们赔不起。”王献之说道。

    “哦。”王孟姜失望的说道。

    “没事,拿去玩吧。”王昊笑道,把千年珍珠放在王孟姜怀里。

    “谢谢小哥哥。”王孟姜高兴的说道,抱在怀里把玩了起来。

    王徽之兄弟俩见状,脸色微变,这么贵重的东西,这人怎么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万一玩坏了怎么办。

    “妹妹,小心点,千万别摔了。”王献之提醒道。

    “好的七哥。”王孟姜说道。

    四人没等多久,一个身穿儒服,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在众人簇拥中龙行虎步而来。

    “宰相大人到。”一声大喝,走廊上的众人纷纷起身。

    “参见宰相大人。”众人齐声道。

    “哈哈哈,今日以文会友,朝堂那套就免了,都坐,都坐。”宰相谢安笑道,带着一波人走过长廊,到了尽头凉亭处坐了下来。

    途中,谢安瞥了王徽之一眼,见其打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很是失望。

    谢安走过后,王昊这才问王徽之兰亭会的事。

    “兰亭会每年一次,本来吧,也只是家父与各位文人好友的文艺切磋。今年呢,隐隐中却有些不一样。”王徽之说道。

    “说说看,有什么不一样?”王昊问道。

    “谢安有个叫谢道韫的侄女,听过吗?”王徽之问道。

    “听过一二。”王昊说道。

    “谢道韫我见过一次,长得还是挺美的,不过相较普通女子,更有几分厉气。”

    “她不仅文采高雅,受其父安西将军谢奕影响,手中剑术更是一流,平常打扮也与剑客无异。”

    “前段时间,家父与谢家商量联姻,就打算让我娶谢道韫,她虽不是我意中性情,但父母之命只得遵从。”

    “本来以为这是就这么定下了,哪知道王凝之那个混蛋却跑到谢府说尽我坏话,最终这桩婚姻告吹,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谢家与我琅琊王家是当世最大家族,联姻也是常事,我不行总的有个人上吧。结果也不知道父亲大人怎么就答应了王凝之,让他迎娶谢道韫。”

    “王凝之他学术平平,还不如我,更别提我七弟了。对这门婚事我本也没上心。”

    “奈何前几日跟人打赌,还有不少以前的好友纷纷与我绝交,更说我不如王凝之,这口气我怎么咽得下去。”

    “所以,今日的书法比赛,明着看是家父与好友相聚,实则还是要在我与王凝之只见选出一个技高一筹的人来,完成两家联姻之事。”王徽之说道。

    “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门道。”王昊笑道。

    “哎,上山之前我都想过了,我也不喜欢那个谢道韫,就算赢了也不一定会娶她。可此刻,我非赢不可。”

    “那山石滚落的蹊跷,肯定是那混蛋派人干的。我若死了,得利最大的就是他。哎,都是一家兄弟,没想到他还能下这个狠手,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赢。”

    “这场兰亭会决定胜负与书法财富有关,第一轮是比书法,谁的厉害,谁就赢了。”

    “第二轮就是现场选出最佳作品进行拍卖,其实也就是家父之作,谁出的钱多,谁就算赢。”

    “本来钱财方面我是颇具颓势的,可是有了王兄弟的千年珍珠,想来胜算十足。等会真到了那个关头,还请王兄弟能借千年珍珠给小弟一用。”

    “用后我会原物归还,也会给王兄弟一定的报酬,虽然王兄弟可能看不上眼,还请一定要帮小弟这个忙。”王徽之说道。

    “放心,我们也算同生共死过,这个小忙一定帮。只是,你既然不喜欢那谢道韫,那就让给我吧。”王昊笑道。

    “啊?”王徽之惊诧道。

    “怎么,不行吗?”王昊问道。

    “行不行我说了不算,我自然不和王兄弟争,只是那谢家人恐怕不会答应啊。”

    “不对,王公子手中既有千年珍珠这种珍宝,想来家世也一定不凡,说不得还有机会。”王徽之说道。

    王孟姜听闻王昊说道是为了谢道韫而来,哼哼了两声,似乎有些不高兴。

    “韫姐姐来了。”正在这时,王孟姜站了起来。

    王昊只感觉一股冷冽的寒气吹来,一名少侠自百步外走来,如利刃一般,锋芒毕露。

    只见他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红齿白,长身玉立,玉树临风,手握长剑。

    “她就是谢道韫了,不过是女扮男装,王兄弟小心,你要拿下她,还得打得过她手中剑才行。”王徽之提醒道。

    “五哥多虑了,就凭刚刚一拳打碎山石的本领,王兄弟就能入谢小姐法眼。”王献之惜字如金道。

    “对对对。”王徽之说道,这才仔细打量王昊,只见他与自己年纪相仿,身子单薄,却没想到一拳头下去能有如此威力。

    这时,谢道韫也走到了王昊几人歇脚处。

    “韫姐姐好。”王孟姜嬉笑道。

    “姜儿,又长高了,来姐姐抱抱。”谢道韫微微一笑,将长剑靠在走廊上,伸出双手。

    “好的。”王孟姜高兴的扑到谢道韫怀里。

    谢道韫抱着王孟姜,感觉怀里有什么东西顶着她,遂看了过去,发现王孟姜怀中微微泛着白光,不由微微一惊。

    “姜儿,你捧手里的是什么?”谢道韫问道。

    “千年珍珠呢,摸着可舒服了,韫姐姐要不要也摸一下。”王孟姜笑道。

    谢道韫微微点了点头,刚刚抱着王孟姜的时候,感觉修为突然增长了一大截。

    王昊微微一笑,这谢道韫原来也是个修行者,不过还在登堂门槛,还未入室,连炼气都不是。

    (本章完)
………………………………

第382章 谁来了我也不给

    王孟姜松开袖口,露出些泛着白光的千年珍珠来。

    谢道韫见了千年珍珠,眼睛陡然一亮,一股股纯正的灵气隔空进入身体,直接助她登堂入室,完成炼气。

    “姜儿,你这是哪来的宝贝?”谢道韫欣喜道。

    “是小哥哥的。”王孟姜说道。

    王孟姜正要伸手指向王昊,却被一个怒声打断。

    “韫儿,还不快点过来。”远处,谢安喊了一声。

    谢道韫闻言,只得将王孟姜放在地上。

    “姜儿乖,一会姐姐再来找你,这颗珠子一定不要给别人。”谢道韫说道。

    “韫姐姐放心,谁来了我也不给,一定给韫姐姐保护好了。”王孟姜说道,又将千年珍珠放回袖口里。

    “好的,姐姐先过去了,一会再来找你玩。”谢道韫笑道,看也没看王徽之,王献之,王昊三人一眼。

    “王兄弟,你这颗千年珍珠了不得啊,从未见过谢道韫如此动容。若是以此物说媒,定能打动其芳心。”王徽之在一旁说道。

    “不急,看看再说。”王昊笑道。

    谢道韫到了谢安面前,行了一礼。

    “叔父。”谢道韫说道。

    “不知道今日是什么场合吗?还这幅打扮?还不去换了。”谢安说道。

    “来的匆忙,未备女装。”谢道韫说道。

    “真拿你没办法,还不见过诸位老爷。”谢安说道。

    “见过诸位老爷。”谢道韫说道。

    “不敢不敢。”众人起身还礼。

    “哈哈,诸位来得很早嘛。”远处传来一个声音,中气十足。

    众人闻言,全部起身,就连谢安也不例外。

    “是先生来了。”谢安笑道。

    远远看去,一个五十岁的男人走了过来,着渔夫装,留着长须,像是刚垂钓而回,正是右将军王羲之,他身后还跟着不少文人雅士。

    王羲之走的近了,在王徽之处停了下来。

    “父亲大人。”王徽之王献之王孟姜三人行礼道。

    “嗯。”王羲之点了点头,看向王徽之王献之二人双腿,见其微微摆动,知道是登石阶而来。

    “咦?姜儿,你也来了?”王羲之惊道,他见王孟姜站立稳当,轻咦出声。

    “是的呢,女儿跟五哥七哥一起来的,正要瞻仰父亲大人书法。”王孟姜笑道。

    “你是跟他们一起来的?也是登石阶来的吗?”王羲之问道。

    “是的,父亲大人。”王孟姜说道。

    王羲之闻言,神色隐隐有些不高兴,这个女儿,竟然敢骗他,看其双脚稳当,一定不是登石梯而来。

    人多眼杂,王羲之也没当场发作,又看向王昊,见其面生,仪表不凡,遂开口询问。

    “这位是?”王羲之问道。

    “父亲大人容禀,这是孩儿兄弟王昊,王兄弟。”王徽之说道。

    “王先生。”王昊笑着行了一礼。

    王羲之点了点头,这王徽之经常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王羲之也没多想。

    “叔平还没来?”王羲之问道。

    王徽之闻言,神色闪过一丝怒意。

    “我们也刚来不久,还没见着二哥。”王徽之说道。

    王羲之点了点头,只以为是两兄弟因为谢道韫的事不合,也没多想。

    “谢家女儿今日你们各凭本事,不得兄弟相残,心生怨念。”王羲之说道,离开了王昊处。

    王羲之之后,王徽之一脸闷闷不乐。

    “父亲这话应该给王凝之说才对,再怎么样,我也没想过要害他性命。他倒好,今日要不是王兄弟在,我们三兄妹哪还有命站在这里?”王徽之愤愤不平道。

    “五哥,别说了,父亲早晚会知道,到时候少不了他一顿军法伺候。”

    “眼下我们平安无事,说出去父亲大人也不信,说不定还以为是因为谢小姐的缘故,认为我们私底下栽赃他。”王献之说道。

    “你说的也是,这事不算完。”王徽之哼了一声。

    王羲之走到凉亭,谢安也施了一礼。

    “老先生来了,快请坐。”谢安笑道。

    王羲之看了谢道韫一眼,没说什么,这才笑着回应。

    “宰相大人客气了,您官为高,如何使得,您先请。”王羲之笑道。

    “哈哈,官再大也有个师徒名分不是,老先生教我谢某人书写绘画,一场造化。恩师在场哪有学生先坐的道理,老师请。”谢安笑道。

    “哈哈哈,不要太客气,到了这里,都是朋友。”王羲之笑道,坐了下来。

    王羲之坐下后,谢安这才坐下,众人也才相继坐下。

    “人都到齐了吗?”谢安问道。

    “回大人,来的差不多了。”一旁书童回道。

    “那就是还没到齐,谁这么大胆子,还敢让恩师等他,报上名来,明年取消兰亭会资格。”谢安说道。

    “是大人。”书童正要报上名字,不远处又来了一波人。

    领头的却是个二十岁的青年,在他身边还簇拥着几个同龄人与一些个老少文人雅士达官贵胄。

    只见那走在最前面的人衣冠楚楚,长相寻常,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阴暗之气,正是行了鬼祟害人之事面相。

    此人也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王家排行老二,其兄王玄之已过世,在王家地位与长子无异。

    此刻的王凝之刚登石阶而来,满面红光,更似春风得意。

    在他身边还跟着老三王涣之,老四王肃之,老六王操之。

    三兄弟身边还跟着不少文人雅士,其中就有长乐侯孙绰,安西将军谢奕,太保谢安,中郎将谢万,尚书令谢石,太守谢铁,江州刺史徐宁之子徐丰之,徐兖二州刺史郗昙等人。

    众人见王凝之如此阵仗,无不吃惊,就连王徽之也惊叹不已。

    “这小子,拉拢人心倒是有一手,大半个谢家都站在他那边了,今日恐怕不好赢了。”王徽之叹气道。

    “五哥不用担心,论书法有我坐镇,论钱财有王兄弟的千年珍珠,他想赢我们也没那么轻松。”王献之安慰道。

    “嗯。”王徽之点了点头。

    王凝之带着众人走了过来,行至王徽之歇脚之处时,不由微微一惊,似乎没想到王徽之还能活着站在这里。

    王昊也起身相望,看的却不是王凝之,而是人群中的一个青衣公子,他很是俊俏,精致过人。

    从他们一过来,王昊便察觉到一股妖气在其中行走。

    王昊定睛一看,不由一笑,原来是一条小青蛇化形,离成精还早,也是女扮男装乔装而来,今日这兰亭会有看头了。

    (本章完)
………………………………

第383章 兰亭会(打赏加更)

    王昊看向青蛇的时候,青蛇也看向王昊。

    青蛇见王昊是个公子打扮,又没有法力,也没当回事,转过头去。

    王凝之在王徽之处停留了几个呼吸,便不再多顾,往前去了。

    “父亲大人,宰相大人,诸位大人。”王凝之行了礼,说道。

    诸达官贵胄见王凝之势力越发壮大,纷纷客气还礼。

    “怎么来这么晚?”王羲之开口问道。

    “路上遇到谢将军与诸位叔伯,就耽搁了一会。”王凝之说道。

    “坐下吧。”王羲之说道,这王家的大旗终究还是要王凝之来扛,也没深究。

    “诸位都已到齐,宴会就开始吧。今日在场没有官,也没有民,只有兄弟朋友。”

    “今日修禊祭礼,末了老夫也会行一序书,以供后人鉴赏。留名之机诸位可一展才华,不要藏拙。哈哈,做不出来诗词者,罚酒三觞助兴。”王羲之笑道。

    很快,就有人吩咐下去,下人们送来瓜果小酒,众人一阵开怀。

    接着,有人趁着酒兴,作起了诗,吟了起来。

    有人起头,众人也相继你来我往,一阵切磋。

    绘景者有之,抒情者随之,评史者有之,述志者丛之。

    又有人聊着一些天下趣事,众文人也借此或抒发情意,开畅胸怀,舒展抱负。

    也有人开始绘画写书,在列纷纷点评起来。

    众人无拘无束,放纵无羁,借景抒情,表达情随事迁,及时行乐之人生取向。

    也有人感叹对官场的厌倦,为事物兴衰而长叹,为人生苦短世殊事异而感触。

    王羲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酒兴过后,众人意犹未尽,或大笑,或痛哭,不一而俱。

    兰亭之列,也只有王羲之,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王昊,王孟姜,谢道韫,青蛇几人未出口。

    众人也知今日隐事,也纷纷收起各自心情,开始等待这王家二子谁能胜出,娶得谢道韫。

    “叔平,子猷,就差你们了,你们谁先来?”王羲之问道。

    “五弟年小,便由他先来吧。王凝之说道。

    “子猷,你觉得呢?”王羲之问道。

    “迟早也要比,谁先还不都一样,就儿先来吧。”王徽之说道,走向前去。

    众人闻言,微微一笑,这王徽之还真是不拘小节,说话出口就来。

    众人也知王徽之脾性,也没说什么。

    “我王家以书法著称,今日我就书写一贴,纯属信手,请大家鉴赏。”王徽之说道。

    立即就有人在凉亭桌上铺开白纸,王徽之奋笔疾书了起来。

    “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

    “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

    “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

    只见他一笔一画起始稳健,收笔利落,毫不苟且,笔笔落于实处,穿插丰满,圆润饱和,茂密之处地留有空白,观之亦不沉闷。

    字字之间开张之翼,显出格局的开阔,其后,字体渐小,跌宕而起,显示出弹性和凝聚,又不失活泼,有上开张中紧缩下跃动的美感。

    “徽公子笔功大进啊!”有人夸道。

    “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笔力,他日定有一番大好前程。”

    不少人夸了起来,王羲之见了,虽是点头,却又很是疑惑,这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怒气与怨气,更有嘲笑。

    王羲之不仅懂书法,更懂其意。

    第一句,说的一个叫老二的人恶人先告状,为一个女人迷失本性,不知天高地厚,劝之无用。

    第二句,说的是一个人明知不可为还要任性为之,更使得兄弟疏远,反目成仇,令人厌恶,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第三句,一母同胞,一奶同吃,却择兄而噬。你如此大费周章,拉拢人心,我自比不过你的手段,只是最后就怕你志大才疏,力有不逮,机关算尽一场空。

    大多人只观书法,已知其手法中上,也有不少人看出其中含义,只是心底明白,并未说出口来。

    “老师,徽之这贴如何?”谢安笑问道。

    “筋力丰满,笔势的起承转换,自然而谨敛,安定但不够飞扬。委婉有余而挺秀不足,欠缺活气。究其原因在于书写时笔力不够健朗,中上等。”王羲之点评道。

    有王羲之点评,众人也点头附和,王羲之口中的中上等那绝对是货真价实,不掺任何水分。

    对于才十六岁的王徽之来说,能书写出中上等也是不错。

    王徽之知道王羲之公正裁判,也没多说,站在旁边,就等王凝之出丑,然而,事情却并非他想的那样。

    “叔平,你呢?”王羲之问道,随从已将王徽之的书稿挂起。

    “孩儿已胸有成竹。”王凝之笑道,也令人铺开纸来,手持青杆毛笔书写起来。

    “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长兄如父,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真命!”

    王凝之一笔写来,一气呵成。

    只见得纸张上青光泛起,稳健而行,活跃跳荡,既有楷体,又有草书,笔意流动,似有神助。

    “快看,这字怎么在发光?”有人惊呼道。

    王羲之心知王凝之的本事,在书法上是绝对不能胜过王徽之的,听到有人惊呼,王羲之也不由看了过去,一脸惊诧。

    “我儿,这字真是你写的?好,好好好,我王家有后了!”王羲之大笑道。

    “众目睽睽,孩儿岂能作假?还请父亲大人点评。”王凝之笑道。

    “此贴清劲,稳健与迟缓合二为一,正是阴阳环抱,活跃跳荡,生生不息。有其形,也有其意,形意密浓,又有变化,非常好。你能融汇楷书草书自成阴阳,又为一体,上等之上。”王羲之高兴的点评道。

    而这书帖的意思不言而喻,正是对王徽之之前的暗中抨击。

    大意如下:

    “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你个老五为何要栽赃陷害,诋毁于我。同胞兄弟一条心,为了一个女人泼我脏水,枉为兄弟。”

    其后几句更是将谢家五个兄弟夸上了天,暗指他已得了谢家所有长辈看中,你个王徽之就不要不识时务,再做无用功。

    最后一句更是了不得,点名他王郎就是谢道韫真命之人,此乃天命所归,谁敢不服。

    (本章完)
………………………………

第384章 才刚刚开始

    一旁的王徽之读了王凝之的书帖后,不禁咂舌,王凝之颠倒是非的本事还真是了得啊。

    王徽之见了王凝之的字,更是目瞪口呆。

    “这才几日没见,这王凝之的书**底为何如此高超,远超与我,简直不像是同一人啊!”王徽之心中想道。

    “输了!七弟的字也只是上等,他却能得上等之上,没想到第一局就输了啊。”

    “怎么会这样?索性还有王兄弟的千年珍珠,只要掰回一局,就不算输的太彻底。”

    “今日虽是才钱比高低,但所有人更看重的是才情啊。钱财就算赢了,也是输了,只是面子好看些罢了。”

    王徽之摇头暗叹。

    不远处的王献之见状,也跑了过去,一看之下,也是惊呼不已。

    “这怎么可能啊?他书法超过我了?”王献之纳闷道。

    “子敬,也该你了,你二哥进步很大,你要多向他学习。”王羲之很高兴的笑道。

    “二哥这字厉害,已超过我许多,儿年纪小,今年就不献丑了。”王献之摇了摇头,说道。

    接着,王献之拿起桌上觞来,连饮三觞酒。

    王羲之见状,拧了拧眉,见其年幼,也没多说。

    “哎,五哥,我们认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