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朝纪事本末之风雨不同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朝军中,自开国起,尤其从武祖后期开始,逐渐分成两个重要派系,一派是功臣名将的后代,比如此番参战的南方军副元帅林允贞,就是第二任大元帅林卫的后人。另一派就是贫民子弟,寒门将士,凭自己的智勇,或得到上司赏识,或因为战功彪炳,被屡屡提拔,做到高位,比如这位大元帅葛昀,还有这位北方军副元帅迟峰。

    葛昀年近七旬,一生都不曾婚配,也没有子女,可在军中倒培养了不少后生,这迟峰也算一个,当然,那林允贞也算一个。可是这次,迟峰的擅自撤退引起全军崩溃,如何对迟峰处置,葛昀也犯了难,葛昀白天休息时翻来覆去思考这个问题,依旧没个结果,尤其看到迟峰这一身血汗,征衣未换,又在堂上痛哭流涕,泣不成声,让葛昀顿生怜悯,一时间也失了仪态,离了座位,把堂下跪着伏地的迟峰搀扶了起来。

    不一会儿,林允贞到了,换了一身干净戎装,见过了元帅葛昀,和迟峰打了个招呼便在迟峰对面坐下了。最晚到的是仲平,他头戴纶巾,身束羽带,一身的甲装都已卸去,一副书生模样,果然不负人称“军中君子”的形象,他进得堂上,拜见了元帅,向两边的将领行了礼,坐在了林允贞一边。迟峰见状,心下更是一紧,连向来与世无争的仲平,这次也默默地选择了站队。

    待众将坐定,葛昀发话:“这次,打得不好”葛昀言简意赅,点明主题,也开门见山,不找借口,定了检讨的调子。接着说:“看来是我们轻敌了,起先的军报是个幌子。”

    迟峰站起来,说道:“镇北关的军情出了岔子,我要负责任。”

    林允贞打断他的话:“这不怪你,吴俊山要担责,军报是他报过去的。”吴俊山是北方军元帅,华军的副元帅,从一品高官。

    葛昀摆摆手,示意林允贞不要再说,接着说道:“这件事,我已经写了奏章,报了镇北关,等他们往京中自己请罪吧。”葛昀顿了顿,本来他想追究此次战败的责任,可是刚才迟峰的样子让他又生出恻隐之心,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干脆不提,接着说:“目下的症结,在于粮草”

    坐着的几位将领都很惊奇,齐齐地望向葛昀。

    葛昀缓缓道:“云门这座城,守军最多时不过一万,本来是有坚持三个月的粮草,现在咱们来了五万多,粮草也就吃半个月了。”

    仲平岔开了话题,说道:“我听说,河罗人这次来了十几万?不知确否?”言下之意,河罗人这次决心很大,不易脱身。这两个人虽然看似谈的是两个话题,其实是一个意思:敌军围困,粮草不足,那就只能突围了。

    葛昀明白仲平听懂了他的意思,便不再提粮草的事,顺着仲平的话说,也干脆把话点明:“是,这次河罗人来的不少,起先我们想守云门,现在看来恐怕是守不住的。”

    “那就只能突围了”林允贞自言自语一般地说。

    堂上安静了,此刻谁也顾不上追究刚才战败的责任。毕竟,突围谈何容易。

    葛昀这下直接把态度亮出来:“为今之计,只有突围一条路可走,但有一员勇将,领三五千兵马杀开个口子,领着大军先退到镇北关,到时再行北伐,大事或有可为。”

    迟峰本想请战,将要站起身的时候被葛昀看了一眼,他一下愣住了,不明白这位元帅是想让他主动请缨,戴罪立功,还是让他稍安勿躁,静观其变。就这一分神的功夫,仲平站了起来:“末将不才,无尺寸战功,皇上恩遇,让卑职忝列高位,今国事有变,请效死命。”

    葛昀和众将对他嘉许了一番,准了他的请命,仲平提出要八千兵马做先锋,葛昀准了他一万兵,让他回去准备几天,做做休整,等待军令。

    本章完
………………………………

第5章 战前议事

    书接上回。

    林允贞和迟峰也被要求回营做休整,打算离开县衙时,葛昀叫住他们,说到:“二位看,这上呈的军报该怎么写?”

    一时间,林、迟二人都有些迟疑,按理说这奏呈军报的事容不得他们说话,可既然老帅问了,又不能不答,半晌,林允贞讲:“我看,既然是先要报到镇北关再往京里送,不如就先不提先前军报有误的事了,就写河罗有援兵后至,伏击不成就是了。”林允贞的意思很明白,因为军报要过吴俊山的手,而吴又是堂堂华军副帅,军帐高层,从一品大员,照理是有资格拆阅军报的,所以呈递的军报上还是先不提他的过失,以免节外生枝。

    这话只有林允贞说最合适,既不是葛昀偏袒,也不是迟峰护上,只是实情。

    迟峰见状,也说道:“一切听凭老帅决断。”他向来如此说话,此时因为自己现在还戴罪在身,更不敢有主张。

    葛昀很满意这样的答对,说道:“还是林将军想的周全,幸未呈报,我就不说他吴俊山的不是了。”

    二人这才离开县衙,因为突围一事实在紧张,林允贞也都忘记了追责这回事。

    葛昀的奏报其实一字未改。议事前他写好的奏报上非但没提镇北关军报的过失,而且还夸赞将士忠勇有嘉。此战败北他也没在军报里明说,只说了河罗有援兵至,两军交战各有伤亡,希望朝廷继续发兵,趁此战,挟余威,一举荡平河罗。

    其实,这还是求援。

    话分两头,却说仲平领了将令,回了自己的营帐。三军各自点齐兵马,除了把原来的城防军安排在城楼上坚守城池外,各部的军士也在加紧恢复建制,准备突围。

    这一休整,就是七天。

    话说三支军队涌进城以后,城里原本给城防军预备的城内营帐不够用了,葛昀把军队营房全部批给了最先进城的林允贞南方军,让他们先休息。又把城防军调上城头,实行日夜巡防,也让他们休息在城上。可后来,迟峰的北方军进城以后,因为是败兵,所以军纪非常差,有些败兵直接抢老百姓的房屋,甚至发生了奸污妇女的情况,军法营的人把这个情况往葛昀处上报,葛昀虽然是个存有爱民之心的将领,但得知情况之后,也不置可否,惩处怕激起兵变,不惩处怕激起民变,非常棘手。好在迟峰及时得知,出面把军中闹事的兵士斩杀了,但因前次与河罗对阵之时已经失信于众军士,这次又在军前正法了部下,迟峰心里也很发怵,怕自己的兵自己控制不住,发生哗变。所以默许了军队占用民居,并且暗自表示,“民不举,官不究”。葛昀也默认这样的处理。

    三支军队当中,只有仲平的禁晖军秋毫无犯,撤入城中以后主动退到东南角筑营,收敛自己的兵马,得士卒一万七千多人,算是三军中伤亡最小的军队。并且仲平下严令,所部不能进入民居,这一举动,让其他两军都很汗颜,尤其迟峰,得知此事后甚至不敢再去见仲平,若非元帅召集军中议事,他真是只想躲在自己的处所里不出来。

    转眼到了突围那日,仲平点齐了兵马,抽调了一万精锐。把其余的兵马都调回给葛昀指挥。

    葛昀于突围这天的清晨再召三将商议具体突围部署,葛昀的想法是:分三个方向突围,并且渐次展开,即:由仲平率部首先从南门冲出,一个时辰后,由林允贞率本部兵马及云门城原驻军向东门突围,再一时辰,由他亲自调迟峰部向西门突破,而这一路也是是全军真正的战略意图。最终三军在云门城南边的光州城会和,再一同南下去镇北关,以图大事。

    葛昀讲完大战略以后,询问大家的意见,仲平提出:“南门的守军不是河罗人的主力,更非精锐,我带兵从南门走的话,起不到牵制敌军主力的作用,不如由我带兵攻东门,那是河罗人的主力,而且听说是河罗可汗亲自督阵,我去打东门,也许?”仲平后面的话没说了,只是看着葛昀,等他的看法。

    葛昀顿了顿,在堂上站了起来,示意守卫的兵士们退下去,然后压了压自己的声音,又坐下了,接着说道:“仲将军说的,你们二位怎么看?”他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林、迟二将,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林允贞身上。

    林允贞见葛昀盯着自己,知道轻重,说到:“仲将军的话当然有道理,”他望向仲平,继而又转回葛昀的方向,说道“只是,仲将军急躁了些,依我看,元帅派仲将军做先锋突围,目的不仅仅是突出去”他又看了看仲平,身子也转过来,对着仲平说到:“先锋突围的目的,在于打乱敌军的阵脚,调动河罗人的兵力,试想,将军若攻东门,既然那是河罗人的主力,又有可汗压阵,恐怕不会有大的调动,这样一来,咱们出去的把握还不够大。”他望望葛昀,想看看他的意思。

    葛昀望向迟峰,迟峰目光闪躲,不敢说话,既怕自己说错,又怕自己说对,更何况他还担心着自己的前罪,此时更是不敢多说一句话。

    葛昀知道迟峰不敢说,就自己说了:“林将军说的是,但也不全是。”他表示了对林允贞的赞许。接着他身体前倾道:“今天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老夫也不说假话。做臣子的,自古就要侍奉天家,说不奉上,那是违心的”他停下来,又看向仲平“将军是先帝擢拔,今上倚重,此番前来助战,是代天巡边,这一点在座的心知肚明,我今天也不怕说出来”仲平刚想为自己辩解,葛昀向他摆摆手,继续说道:“可如今这般境况,我将帅几人若不是身上系着朝廷的安危,哪里还有颜面苟活在世上!但将军与我辈不同,在皇上那里能说得上话,更何况,皇上怕也是绝不能见将军殒命的。故此,将军率众破南门后大可自行决断,也算老臣对得起先帝和陛下。”葛昀的话意思很明白了,仲平要是突围成功,可以自己率部南归,不必考虑大军。

    仲平听罢,口不能言,心中感慨难平,当即表态,若不能保大军平安南归,他愿马革裹尸,血洒疆场。葛昀也很仗义,三军的口粮和马料优先供应仲平部,务必要让突围的先头部队得到最好的后勤。

    于是,大军按部就班准备去了。

    其实葛昀心里,还有说不得的事情:南门是南归的捷径,本应是围堵的重中之重,河罗人反而不派强兵驻守?其中当无诈呼?

    其实,葛昀的心思,迟峰倒是明白一二分,都是穷家小户的出身,有些天性是改不了的,比如谨小慎微。所以他什么也不敢说,所谓怕说错,更怕说对。

    本章完
………………………………

第6章 各自为战

    辰时,仲平领一万禁晖军精锐自南门杀出,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只见胯下的玉龙驹,蹄扬尘飞,白袍白马者,全军无二,禁晖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似出笼猛虎一般上前撕咬河罗人的防线,河罗兵这回吃了大苦头,坚持了不多久就四散开来,一副溃逃的模样,虽然仲平感觉不对,但自己毕竟身为先锋,是为全军开道的,不能逡巡不前,犹豫踟蹰,所以他一发将令,纵马一跃,全军随他掩杀河罗人。

    话分两头,东门、西门两部突围人马渐次展开,分散突围,除了其中东门突围军队偶有受挫,其他人马的行动基本和预想一致,整个突围行动,历时五个时辰以后,大军全部撤出,云门几成空城。突围即告成功,此刻已是申时,北方的旷野荒原上已经天黑了。

    黄沙漫天,遮天蔽日,从云门城杀出来的三支军队,各自在荒原上行进。夜色渐暗,天气渐凉,各部冲杀出来以后,刚才突围时的沸腾热血也渐渐凉了下去,三军虽还未能会合,但已可远远看见遥相呼应的星点火光,全军都已安下心来。稳定有力地向光州城进发。

    陡然间,杀声四起,喊叫不断,四面响起的狂奔马蹄声再次踏碎了将士们的归乡梦

    原来是,河罗人把重兵布置在光州城与云门城之间,放弃了自己不擅长的城墙攻坚,而是把军队主力全部投在了旷地野战上。河罗可汗尹仓亲自压阵,指挥河罗骑兵把三支华军分割开来,使其相互不能呼应,首尾不能进城,以为突围已经成功的华军变得完全没有屏障,彻底陷入了河罗人的包围。

    更让几位将领不约而同感到不安的疑问是,光州城到底还在不在自己人手里?要是光州已经丢了,就算突破了河罗骑兵的包围,跑到光州城下,那也是腹背受敌,情况将更为险恶。

    华军被迫各自为战,但大体上有个趋势,一面向南退,一面向西靠拢,尤其仲平部,本已经是三军中最向南的部队,但为了保护中军帅帐,仲平逐步调兵由南向西做大迂回。

    结果尹仓发现以后,反而看出了华军三路中孰重孰轻,集中精锐包围华军的西路军,这样战场上的形势就变得复杂了,葛昀亲自率领的西路军被重重围困,仲平由南向西运动,靠近西路军,负责围堵仲平的河罗军队随之向西,在华军的后方,被突出去的河罗残部也追过来,截断华军退往云门的道路。整个战场,只有林允贞看准河罗兵的意图,也为了保存实力,摆脱困境,擅自下令东路军非但不向西集中,而且改向东南,往河罗军队最薄弱的地方突破。

    话分两头,葛昀前几日在云门写好的军报此时已有几份传到了吴俊山处,吴阅过之后,不敢怠慢,也不想犹豫,毕竟葛昀在奏章中把北方军夸赞一通,又特意点出镇北关当时收集的河罗军报准确无误,使得大军得以成功埋伏包围河罗可汗,正是因此才引得河罗大举增兵,形成两军对峙之势,葛昀最后在奏章里说“伏请陛下决断,臣虽庶竭驽钝,但效暮年犬马之力,毕其功于一役”,真的是慷慨激昂。吴俊山见过之后,一边派人往北打探消息加以核实,一边紧急向京城送递葛昀的战报奏章。

    是役,河罗人紧紧堵住华军南归之路,尤其西路军已经陷入重重围困,阵线被不断压缩,形势愈发危急。仲平眼看西路军与自己部众的距离被越隔越远,知道河罗人此番用兵的歹毒,自己如果再一味救援,向西急进恐怕根本于事无补,无奈之中,他改变了战略。

    仲平传令麾下将士,全军折向东南,像林允贞一样,往河罗兵包围圈的薄弱处突破,先前林允贞部经过一番厮杀,已经有部分兵马脱身,仲平面对的敌军固然比包围林允贞的河罗兵要强大些,但比起西北面的重重阻隔还是轻松了不少。

    双方在旷野上已经激战了三个时辰,从申时打到了亥时,夜已经很深了,北风呼啸,战马嘶鸣,华军不习惯夜战,勉强举着火把突围,而河罗人从小生长在草原和大漠,即便没有火光,也是双目如电一般,驰骋疆场如履平地,华军越来越被动了,西路军中的葛昀也万般无奈,勉力支持而已。东路军的林允贞虽然突破了包围,可也杳无音讯,河罗人还有没有诡计,还有没有埋伏,突围了又能往何处去,这些谜题在此刻谁也解答不了。

    仲平此时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喊杀,希望以此激励自己的部下,好在转向以后,军队稍有起色。

    人皆如此,看得见希望,动力才更大,此时克服困难也有决心和毅力了,要是连希望也没有,便一触即溃,毫无斗志了。

    仲平纵马跃在最前,辗转腾挪,拼杀了一段时间后,带领其中一部兵马,大约两三千人终于跳出河罗包围,河罗可汗尹仓也明白,自己想要全歼华军主力,看来是不太现实的,既然如此,倒不如集中兵力彻底吃掉华军的中枢,于是他有意放跑华军其他两部的先锋兵马,而把河罗的主力全部用在围困西路军上。

    无疑,仲平走后,西路军面临的压力更大了,葛昀在马上急的都额头冒汗,衣衫尽湿,其实对于个人生死,他倒是看的不重,毕竟年近古稀,又无儿无女,但他实在不忍自己经营了半辈子的华军精锐,就这样被打光,作为统帅,他觉得太窝囊,太不值,太可惜了。

    此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知遇之人敖飞,他想到自己从戎五十年,历经的百多场战阵,可他想的再多也改变不了这越来越小的包围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仲平突围以后,跑出了十余里路,确定了没有追兵,他定了定神,也更坚定了他突围前的想法,便收拢了自己的部众,骑在白马上,在军前训话:“将士们,我华朝军制,部属受上将命撤退无罪,部属无上将令撤退是死罪,今元帅无令予我,故我仲平左右一死。”士兵们都面面相觑,大都哗然,十分错愕,也不明白仲平说这番话的意思。

    仲平来回遛着马,攥着缰绳,再接着喊道:“但现在,我下令给你们,凡欲南归者,撤退无罪”将士们知道他还没说完,所以都不敢作声。

    “但要是有愿意留下的,跟我一起杀回去,抄他河罗人的汗帐!”仲平终于把自己的战略意图说出来了。这下全军更安静了。

    本章完
………………………………

第7章 将军洒泪

    过了一会儿,有个小小的声音喊道:“我不走”

    接着有第二个怯生生的“我不走”,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

    仲平看了很欣慰,继续喊到“我知道你们都是精忠报国的汉子,但是,打河罗人,不是一仗能打完的,现在,听我的号令”他举着长枪喊道“身后无子嗣者出列”,有几十人人站出来,“家中独子无兄弟者出列”又有几十人出列,“你们往南撤退,记住,好好留着你们的命,将来生了儿子还要给我们报仇!”全军都很悲壮,许多人相互拥着做最后的告别。

    这时候他把自己身边的亲兵卫士叫过来:“肖南宇!”只见一个杀的浑身是血,骑着棕红马的结实汉子下马,走到仲平身前,仲平也下马,把他带到个四下无人的地方,解下自己身披的白袍交到那汉子手上,对他说道:“你拿我的袍子和腰牌,回朝带一封奏章给陛下,记住,只能交给陛下!”肖南宇推辞不受,想要和他一起杀回去,仲平拉着他流泪说:“我现在这样,既对不起陛下,也对不起家小,但我一死,君恩就算能报了,可是家眷从此就没了依托,我有两个女儿,可只有你这一个儿子!”肖南宇先是一愣,随后垂泪涕泣,口不能言,扑通跪倒在仲平面前。仲平也半跪着来扶他,把嘴巴凑在肖南宇耳边耳语了几句,肖南宇点点头,依旧不说话。

    仲平拍拍肖南宇的肩膀,站起身来,擦了擦脸,又拍了拍尘土,走回到军前,翻身上马,提枪喊道:“将士们,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说罢,他率先纵马,一骑绝尘。

    很快,白衣白马消失在了夜色里,更消失在了肖南宇的视线中……

    话说林允贞率部突围之后,为了摆脱困境,跳出包围,放弃了葛昀既定的会师光州计划,而是绕开光州,直奔镇北关,期间再也不敢做片刻停留,全军三三两两的前行,等走到镇北关时,带出来的两万南方军经历这段时间的历次血战,只剩五千多人,老弱病残,相偕而行,场面十分凄凉。

    林允贞今年三十有六,与迟峰年纪相仿,比不惑之年的仲平要小一些。他是开国功臣林卫的后人,自小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弱冠之年就已经开始带兵了,也算是少年英才,十多年过去了,他也是顺风顺水,一路受到提携关照,加上个人的智勇,已经在军营中闯出了一番自己的名堂,尤其在南方军中,他带兵时间长,转战的地方多,任职的军队也多,成为南方军元帅陈敏的左膀右臂,在军中的个人威望很高。

    可是,家庭的出身不仅给了他机会,也给他一副权贵公子的脾气,他的脾气在全军都是有名的,而且自尊极强,不容置喙。他自己也曾自况道“平生最好脸面”。先帝在时,曾经说过“允贞之才,只能总领,不能辅弼”,这就是看出了林允贞的正反两面,却还是决定重用他,也算得上是十分知遇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林允贞的职务一直是正职,说一不二的带兵。可陈敏已过知命之年了,也是有功之臣,又是开国将领陈直的后人,陈直当年可是做过林卫的上司,所以林允贞做他陈敏的副职倒也心甘情愿,并且陈敏早就萌生退意,除了升帐议事,基本不来视事,故此,林允贞名义上是副元帅,其实是他在掌管十万南方军。

    再说此番参战,林允贞调集的都是南方军中精锐,南方军中骑兵本就不多,战马更是至宝,结果这次林允贞出战愣是调来了两万骑兵,这让葛昀都很吃惊,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后生的魄力。可是南北毕竟殊异,两万人带过来以后虽然是骑兵,但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受不了北方的严寒,适逢此次深秋作战,人马的非战斗减员非常大,可是林允贞要强,压着不向葛昀报,后来虽然葛昀从其他处知道了这情况,但也只能当作不知道,毕竟他也实在无可奈何。

    此时,林允贞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镇北关,一番与城防兵士的答对之后,他被请进关内,几近崩溃的他谢绝了城中将士的拜访和询问,把自己关进了城内为他准备的客军府邸,简单洗漱一番之后倒头便睡,昏昏而去。

    另一边,肖南宇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