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朝纪事本末之风雨不同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边,肖南宇拿了仲平的白袍、腰牌和仲平先前写好的奏章,擦干了身上的血泪,带着刚才出列的百十来个兵士,一起南下。一路上也遇到一些小股河罗兵的骚扰,但是构不成威胁,南下之路还算顺利。等到过光州时,肖南宇留了个心眼,他让大家愿意进城的进城,不愿进城的就绕过去自己走。最后,他自己没进城,而是直奔镇北关。

    肖南宇,南方人,自幼父母双亡,为了活命,他十六岁就投了行伍,经过两淮新军营的历练之后,因为身材结实,孔武有力,而且仪表堂堂,功夫架势也不错,被两淮新军营分配到了禁晖军中。后来仲平调到禁晖军做统领,在第一次禁晖军全军的考校当中,肖南宇进了三甲,因此得了仲平的青睐,把他调到身边做贴身卫士,后来仲平发现肖南宇不识字,还常常教肖南宇读书明理,勉励他要常怀忠君之志,经略文武大事。私下里二人的感情更似父子,故此仲平才会在分别时说“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没想到,胜似父子的二人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分别了,这个将将年满二十二岁的年轻汉子,心里实在是难过。马蹄南归时,他常常想要纵马北去,希望追随仲平,但他克制住了,他要完成将军的军令。这也是仲平教他的“大丈夫行事,要在心中有决断”,当仲平命令肖南宇南下的那一刻,肖南宇的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话分两头,被困的西路军此刻也有些转机,因仲平率部突袭河罗可汗的汗帐,使尹仓大惊失色,险些真的把他生擒。惊魂未定的尹仓急调前军围剿的主力将领洛目,率兵回援。葛昀虽然不知道河罗阵后发生什么状况,但河罗兵突然撤开了一个口子,这是十分明显的,此时的葛昀也顾不得河罗人是否有诈,毕竟什么境况也比坐以待毙要好,于是他急令迟峰率部突围。

    本章完
………………………………

第8章 各怀心事

    迟峰突围时天已朦朦亮,葛昀的坐骑因为是棕黄色,与他人的不同,被河罗兵给盯上了,于是追着葛昀的卫队打,几支冷箭射来,正中葛昀坐骑的面门,葛昀胯下的追云马应声而倒,葛昀一时也方寸大乱,几近绝望。幸得迟峰从旁杀来,赶忙下马把惊慌的葛昀扶住。情急之下,迟峰把自己的马让给葛昀,葛昀先翻身上马,再对着迟峰道:“你怎么办?”

    迟峰仰头答道:“生死各安天命,元帅保重就是。”说罢抹了抹脸上的血迹。

    葛昀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心下想到:倘有来日,定不相负。只是这话实在说不出口,他也不再迟疑,赶紧纵马突围,很快没了踪影。此时战场上还有迟峰与仲平各自率部与河罗兵乱战在一起,二人都前途未卜,生死难料……

    乱世中,光是求生一项,便已经千难万难,纵使这些位极人臣,风光无限的元帅将军,也不过求一时安稳,求着留一口气,回到故乡而已。

    疾驰的葛昀率残兵终于进了光州城,来到城内,见了守城将官,劈头便问:“明知前方有战事!何以不援?”几位将官都不敢说话,默然不语,盛怒之下的葛昀随即抽了一位将官的佩剑,顺手一剑砍下去,立时结果了一位将领的性命,顿时鲜血直喷。众人毛骨悚然,吓得全部跪在地上求饶。

    葛昀也平复了一下心情,坐到了堂上,说道:“尔等身负皇命,为天守边,怎能只顾个人的生死!同是袍泽,你们这样坐观成败,还算是人吗!”葛昀几乎在咆哮。

    又训斥几句以后,葛昀询问了一下光州城内的兵马数量,粮草储备,总算稍稍安定下来,于是急调光州的部分守军去接应北边的华军,希望能够把北边的残部接回来一些,至少,接回几位将军,也算保有了天朝的威仪,不至于在此战中颜面扫地。

    葛昀的打算当然好,可是,已经安全的他哪里知道,此刻的华军前线,还剩几位将军呢……

    话说葛昀一面从光州派兵向北去接应,虽然他并不知道北边还有多少人马。另一面,葛昀又向周边派出斥候,想要搜寻一下周边败兵的下落。另外,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已是不得不办,更令葛昀忧心忡忡。

    葛昀在云门城时上奏陛下的军报,虽说是权宜之计,但实际上还是谎报了军情,如果镇北关的吴俊山知道了战况实情,借机参他一本,那非但自己要担下前方战败的罪过,又得加上谎报军情的重罪,这二罪要是并罚,后果相当不堪,自己戎马半生,要是躲过了马革裹尸,反倒要身败名裂,那真是得不偿失了。想到这些,这位刚刚才脱离险境,捡回一条性命的老元帅,确实不由得担心起来。

    几天后,往北派出接应的兵马还没回来,向周边派出的斥候倒是回来了一些,向葛昀禀报了探得的消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东路军林允贞部已经于几天前安全到达镇北关。这条消息对于葛昀而言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林允贞部好歹出来了,没栽在河罗人手里,忧的是要是林允贞无意中给吴俊山说漏了实情,那这个欺君的罪名就在自己头上坐实了。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前些天的鞍马劳顿,决定立即启程,只带了少数兵马作为护卫,轻装简从,快马扬鞭赶往镇北关。

    无独有偶,担心欺君之罪的还不止葛昀,早早来到镇北关的林允贞也是寝食难安。自他休息了一日一夜后,便在思索这件事,他极度后悔自己当时逞能,妄自谈论上奏朝廷的军报,要是葛昀真按他说的写军报,到时候欺君的罪名下来,葛昀当然脱不了干系,可他自己也是在劫难逃,所以他思来想去没办法,只能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而且下令自己的部属兵士都只能在城内准备的客军营帐内活动,帐外还派兵守卫,内外断绝沟通,他想以此拖延一些时日,等待北方的战事结果。可眼看着几天就这么过去了,虽说吴俊山现在可能还不了解实情,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到底如何脱罪,他是一筹莫展。这时候他倒有些佩服迟峰的定力了,任你问他什么,他也总是不说。

    可人呐,什么都学得来,唯独脾气秉性是学不来的。这时的后悔与佩服很快就会化成他日的不屑与蔑视。

    这日清晨,阳光正好,林允贞终于开门,并且早早地着戎装出城。从参战以来,每天都是寒风呼啸,北边塞外的景色从无一日有这般壮丽,这都是林允贞心中想的。不过一扫他心中阴霾的,倒并不是塞外的艳阳,而是昨夜子时接到的军报:元帅葛昀将率军回驻镇北关。这一句话,算是给苦闷的林允贞开了一剂良方。林允贞当时抑制不住的兴奋,好像在绝望之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吩咐下去,自己要戎装出城,迎接元帅。

    吴俊山昨夜也接到了军报,打算在城中迎接葛昀。其实前方的战况他从斥候那里多少知道一些,可具体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好,他也就不便多猜疑,何况自己已经年过六旬,安生离职是他最大的目标,哪里还愿去被这些事情搅扰,只要河罗人没攻破镇北关,他就乐得安稳。不过,他也没想到林允贞会出城迎接老帅,在吴俊山心里,总以为像林允贞这般人物,平日里就不把其他军中将领放在眼里,又自矜骄傲得很,不可能会迎接葛昀,包括这几日里林对自己的避而不见,他都把这些归咎为林的“不会做人”,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丢脸。毕竟以林允贞的为人性格,做出这等闭门谢客,隔开自家兵马的事情,倒也不足为怪。

    话说两路人马,一路北来,一路南往,都只是轻骑兵而已。终于在镇北关外十几里处相遇了,二人都感慨万千,心绪难平,对这样的将帅而言,遭此大难还能相见,无异于劫后余生,两边的将士也都相互寒暄,平日里的不对付,看不惯,在此时此刻,都好似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慰藉,真不知这样的相见,到底算好还是不好

    本章完
………………………………

第9章 难辞其咎

    二人骑在马上,边答对两军的情况边往镇北关行进,一切都是军中的常事,一问兵马,二问粮草,三问士气,四问看法,都是按部就班,意料中事。突然,骑在马上的葛昀压低声音对着林允贞问:“吴可知战事?”

    林允贞当然明白葛昀这句话的意思,肯定不是指军报的内容,而是指实际的战况,他终于等到了葛昀先开口,这一点对他而言很重要,这是脸面问题,林允贞不愿做别人眼中不敢担当的怂包软蛋,即便这份罪责本就不应由他来担当。但如今葛昀终于先开口了,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林允贞骑在马上,似乎还有些得意一般,朝葛昀摇了摇头,葛昀见状,也是大松一口气。自己稍加休整就策马扬鞭,狂奔两三个昼夜,不就是为了得到这个答案嘛,于是他很快就直起身板,恢复了大元帅应有的威严,目不斜视地对着前方点了点头。

    后方随行的军士们哪里知道,这一摇头,一点头之中,藏着多少朝廷大事,又藏着多少将帅心愁。

    不多时,两路人马一起进了城,吴俊山不但在城楼上备了酒菜,更是亲自迎到了葛昀身前,为葛昀牵马执鞭,可谓极尽谄媚,唯恐他人不知自己与葛帅的亲切。葛昀也和他一番寒暄答对之后,便一起上了城楼,入席坐定。葛昀自是坐了上宾,吴、林二人分别领衔两侧。

    众将士相互劝勉,更少不了颂扬圣恩,很快便喝酒不知菜味,几个不胜酒力的将官已经醉倒了。

    葛昀喝的不多,也不敢喝多,他精心地掌握着火候,拿捏着尺寸,慢慢等待着机会。

    “吴俊山!”葛昀突然一声大喝。

    两边的将官被吓了一跳,酒意立时去了一半,大多都战战兢兢,他们深知这位老帅不怒则已,怒则必威的习惯,个个都吓得噤声不语,有些北方军的将官也为吴俊山捏一把汗。

    “卑职在。”吴俊山带着醉意答道。

    “前次你与河罗串通,谎言边情,蒙蔽圣听,诱我大军入险境,后又构陷本帅,伪造军报,犯下欺君大罪!”葛昀义正辞严,说到激动处不禁站起身来:“你出身不过是军中的一个马弁,蒙先帝不弃才有今日,居然欺陛下年幼,卖主求荣,今日便是我能饶你,刀剑也不能饶你!”

    葛昀这一番话把自己的罪责洗的干干净净,从前面的军情有误到后面的谎报战况,现在全都是吴俊山的罪过了。葛昀把事情这么一说,让一旁坐着的林允贞都吃惊不已,虽未说话,但眼神里已满是惊惧。

    吴俊山此时酒已醒了大半,虽然没弄清状况,但总是要为自己辩解的,于是走出了坐席,一边快步站到葛昀案前,一边讲着自己如何冤枉,激动地带着醉意手舞足蹈,可此时的葛昀哪里容得他再辩驳,他大喊道:“吴俊山,你夺我的剑做甚!”吴俊山更加莫名其妙,就在此时,林允贞从侧后方拔剑挺刺,顿时吴俊山血流如注,栽倒在案前,当即毙命。

    林允贞随即把剑一扔,跪倒在葛昀面前,喊道:“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末将有罪。”

    葛昀走过来安抚他:“多亏将军,老夫才不至丧命”说罢扫视了席间其他将领,那些将士见状,纷纷都跪倒,众口一词,大骂吴俊山阴谋叛国,蒙蔽圣听,伺机行刺,罪不容诛!

    这场败仗,总有人要担责的,说来说去,起先的军报有误也算是败兵之始,吴俊山担罪,总要比葛昀、林允贞担罪要好。

    至少,葛、林两个人这么想……

    又是几天过去,葛昀和林允贞除了收拢败兵以外,就是焦急等待,主要是等待从北边归来的迟峰、仲平二将,虽然前方探马来报,一队华军人马已经进驻光州,但是只要两军没有会师,葛、林两人就迟迟安心不下,毕竟前车之鉴,就在不远。

    这一日,肖南宇带着百十来军士到达镇北关。

    原来,他们在路上耽搁了几天,主要是因为没有饭食,就只能暂时寄居在农家村落里。北方的农家相比南方本来就少,尤其又在荒原旷野上,更是稀落,肖南宇带着兵士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村落歇脚,一休息便又是几天过去,当要启程的时候,有几个兵士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就地脱了军服,做了“逃兵”,归隐田园。肖南宇品秩尚低,又无统兵之权,无法处置,更生出怜悯之心,只能任由他们去,自己带着剩下来愿意归队的军士继续南下,来投奔镇北关。

    可是城门之外却又生出事端,原来葛昀实在担心有河罗人的探子混进城中,于是下令把收拢的败兵集中在北门外,统一派人给他们修建营舍,调拨粮草,凡城内军营中的种种,都配备齐全,唯独不能放他们进城,肖南宇本想把自己拿着的仲将军白袍给守门兵士看,可又想到仲平临行前对他耳语的几句话,于是干脆作罢,安心住在了城外的营帐。

    城内,帅帐中,葛昀接到军报,找林允贞单独商议,偌大的议事厅,只有两个人。

    葛昀坐在堂上,林允贞坐在堂下左边,此时正在端详葛昀刚才递给他的军报。

    林:“这么说,明天晌午,迟将军、仲将军就该回来了?”

    葛:“军报上就这么写的,想是不会有错。”

    林:“那是最好,两位将军保住了,我们对皇上好歹有个交代。”

    葛:“这当然好,只是……这上呈的军报,该怎么写?”

    林允贞看葛昀又来发问,紧张的很,前番拉了吴俊山顶罪才刚刚脱身,现在要是再犯错,真不知道眼前这位老帅又打算把谁推出去,林允贞干脆打起了官腔:“据实奏报就是,做臣子的不敢欺瞒圣上。”

    葛昀心里好一阵恶心,想到:要是不敢欺瞒,上次你怎么不说,前几日看你杀吴俊山也丝毫没有手软嘛,这时候想脱身,哪有那么容易。见林允贞不接话茬,葛昀又要把话挑明:“允贞呐”说着走了下来,坐到了林允贞的对面,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接着说道:“你是明白人,我担心的是谁,你心里清楚。”

    林允贞当然清楚,这次出征的几位将帅中,谁会说真话,谁会说假话,彼此早就是心照不宣。仲平和皇上的关系非比寻常,据说皇上少年时的文字武功都曾请教过他,可以说算得上半个帝师,加上他平素为人忠诚耿介,想让他不说真话都难。所以前番葛昀要上呈军报时,特意避开了仲平在场的时候,只问林允贞和迟峰。

    本章完
………………………………

第10章 两军会师

    林允贞此时不免有些吃惊,尤其当他想到那日帅帐中议事的情景,心想:难怪要等仲平离开以后才谈这件事,真是老谋深算。不过在心里林允贞倒越发敬佩这位老帅了,做事当真滴水不漏。

    可老谋深算的葛昀此时反倒有些后悔了:要是当时没有故意避开仲平,大不了是如实上报军情,可现在自己不但造了假,还杀了个朝廷从一品的大员来顶罪,虽然皇上授我临机决断之权,可是为了掩罪来杀人,那罪过可大了。

    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不如糊涂,如此是也。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还是葛昀先开口:“今天夜深了,你先回去吧,明天我们一早出城去迎迎他们。”

    林允贞站起身,说道:“那……”他欲言又止,还想把刚才的话题接着聊下去。

    葛昀抢白道:“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大不了实话实说,明白上奏就是。”葛昀显然是在揶揄林允贞。

    林允贞尴尬地点点头,知道自己自讨没趣,便向葛昀行礼告退,走到门前,突然听到葛昀在后面说“难道还能让吴俊山作证吗?”

    林允贞听罢没回头,继续走出了门去。

    翌日清晨,二人穿戴整齐,戎装肃穆,领了兵马出城迎接迟峰、仲平二将,城外许多军士也赶过来会师。走到离城十多里的地方,终于两军会面了,葛昀远远就望见了排在前头的“华北军副元帅迟”和“华禁晖军统领仲”这两面大旗,再多的疑虑此时也抵不过重逢的欣喜,两军许多将士都十分激动,当然包括此时站在迎接军队中的肖南宇。

    此时,林允贞悄悄对葛昀讲:“怎么带头领兵的就一个人?”

    葛昀定睛看看,真的只有一位将领……

    两军缓缓汇合,不多时便迎到面前。

    葛昀、林允贞都翻身下马,走向前去,这时他们才看得真切了,来人正是迟峰。

    迟峰也翻身下马,迎着二人走来,已经在光州城休整几日的迟峰,并没有显得很疲惫,反而神情激动,快步向前。

    “元帅……”迟峰还未走到葛昀身前,便一下拜倒。

    “快起来,快起来”葛昀一把扶住他,安慰道。

    林允贞见此情状,也一个健步上前,搀扶起了迟峰,忙问道:“仲将军呢?”

    迟峰眼中带泪,指指身后的队伍,对着二人说道:“在后面。”

    葛昀一面扶住迟峰,一面和林允贞一起向军队后面走,不多时,突然看见几个兵士抬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分明躺着一个人,身上覆盖着华军的一面军旗,林允贞见此,回身问迟峰:“这是?”

    迟峰已经眼中带泪,突然一下瘫倒在地上,面对着葛昀,压低了声音,嘶哑地说道:“仲将军已经殉国了”

    葛昀一时间感慨万千,昨夜得知仲平要回来还想着如何对他瞒天过海,今天却只能对着他一副尸身,到底自己该是悲是喜,真是复杂到说不出的滋味,他自己说不出,旁人更是说不出,但此时,他沟壑纵横的脸上此时有两行清泪悄然夺眶而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葛昀走到那块木板前,拔剑挑开了覆在尸身上的华军军旗,只见血渍已经完全浸染了仲平的一身白衣,尸身已经完全干瘪,虽然身边放了许多花草,还是掩盖不住尸臭,那身形轮廓,披甲征衣看上去确实像是仲平,但更令人咂舌的是,这副尸身没有头!

    林允贞一看到这副无头尸身,不免有些惊讶,刚想俯身跪倒,便被葛昀一把撑住,给了个眼色,让他别有动作。林允贞猛然明白葛昀这是担心士气,便立即收住了悲伤。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仲平身死的消息还是迅速在军中传开,方才会师时的喜悦,此刻彻底烟消云散了,夹杂在人群中的肖南宇更是如此,虽然他还未曾见仲平的尸身,但仲平的死讯已经足以令他悲痛万分。

    葛昀先是悲痛,后是惊讶,现在已经是气愤了,他急忙用剑挑着军旗又盖上尸体,转过身对着迟峰呵斥道:“这怎么回事?”

    迟峰抬起头,两手一抹眼泪,还是嘶哑一般地说道:“末将见到仲将军时,他已是如此,具体情状,末将也是从他身边跑回来的兵士那里得知。”

    葛昀听罢也没有多问,把剑收回剑鞘,说道:“传令下去,迎接两位将军进城,其他的”葛昀顿了一下,“就别说了”。葛昀非常担心仲平的死讯影响军中士气,他料想迟峰先前打出两面军旗当是为了壮大声势,用军旗盖住仲平的尸身显然也是为了稳定军心,如此看来,迟峰不但无过,而且有功。

    葛昀走过迟峰身边时,俯下身拍了拍跪在地上迟峰的肩膀,说:“起来吧,先进城。”这算是他对刚才呵斥迟峰的一种道歉。

    虽说当时突围时葛昀对迟峰有愧,可现如今,万般劫难都过去,还是要拿出做元帅的威严来,一秉大公向来是这位老帅的办事原则,此刻更不能偏废。

    两路军队缓缓进城,起先兴奋地难以自持的氛围,还是随着士兵私底下口耳相传的仲平殉国消息而陡然转变,一种失败的阴霾再次笼罩在许多将士的心头,葛昀本想借两军会师提高士气的谋略也落空了,更为可怕的是,仲平尸身无头的消息竟也不胫而走,在全军传播开来,这无疑是对华军的晴天霹雳,尤其对肖南宇而言,更是令他悲从中来,泪如雨下。他没想到当初分别时的那个背影竟是那抹白色最后一次出现在他生命里,所有之前侥幸的期待,包括刚才远远看见仲将军军旗时的激动,此刻全部化为了泡影。那位待自己如父如兄的将领,就那样匆匆告别了他。

    人生就是如此,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无数的告别,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些时刻会发生在何时……

    但这份悲痛他也不能跟别人说,就像这么多天以来,根本没有人知道他藏着仲平交付的物件一样,当然,如今,那些都算是遗物了。此刻,肖南宇只有默默回到城外的营帐中。

    却说这边三人回到堂上,分别坐定,葛昀撤下了堂内的护卫,只剩三位将帅。

    葛昀叹了口气,终于发问:“到底怎么回事?”

    迟峰站起来,回答葛昀:“我把那个兵士带来了,听您问话。”

    葛昀点点头,示意他把人叫进来。

    迟峰喊了一句,门外便进来一个兵士,给三位将帅行了礼,跪在堂下。

    葛昀说道:“起来回话,仲将军是怎么殉国的?”

    本章完
………………………………

第11章 旧事重提

    兵士站起身来,说道:“那天突围时,仲将军带我们从东南方向突围,本来已经出来了,仲将军说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