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唐当帝婿-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唐——”
程咬金扬起马鞭,扯着嗓子吼道:“万盛!!”
“大唐万盛!”
“大唐万盛!!”
一瞬间,将士们忘却了伤感,扯着嗓子高呼着,握着腰间佩刀的刀柄,高傲的昂着头颅,大步入城。
长安百姓们同样骄傲的望着这一支凯旋而归的军队,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安稳的长安城,三万利州轻骑星夜袭杀,如今战死一万,俘获两万,而长安城的战死兵士只有六十二人。
但他们神色上表现出56的伤感,却印在了他们的心头。
不单单是百姓们疑惑,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同样疑惑,在长安五里外,他们停住的半个时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翌日清晨。
天刚朦朦亮,满朝文武突然汇集在房府门前,让早出农耕的百姓们好奇的望着,一传十十传百,当上万百姓从被窝里爬出来,匆忙赶来时,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以及后宫的十余位嫔妃们,还有太子李承乾,汉王李恪都已经出现在这里。
每一个人的肩膀上都挂着一块白布,手中提着一个花篮,花篮中放着一束束白菊,神色极为庄严肃穆。
ps:写了两个剧情,都有些不满意,所以砍了,重新构思了一下,长安之危落下帷幕,接下来剧情会更精彩,稍后还有更新,求订阅求自动,谢谢大家!!。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八十九章 烈士墓,忠魂骨,天下安敢不臣服!(4,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长安上万百姓遥遥望着房府门口,一个个神色愕然,突然不知是谁鼻子发酸的叫了一声:“他们是要去祭奠为长安献出生命的英灵!!”
轰!
一刹那,百姓们恍然大悟。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随即,百姓们纷纷回家,等再出来时,人数比刚才还要多,昨日出现在长安城外观战且心存共存亡的数万百姓,齐齐走了出来。
每一个人的手臂上,缠着白布。
每一个人的手中,都提着一个花篮,花篮中放着朵朵白菊。
李恪目光复杂的望着这一幕,在场的人当中,只有他的心情最为复杂,昨日听说了长安中发生的一切,他懊悔的恨不得用头撞墙,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
只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长安城的民心哪里会不笼络到他头上,有了这一份功勋,自己何尝不能像李二陛下一样,以次子的身份登基?
越想他越是懊悔。
同时内心对房俊的嫉妒不断的攀高。
嘎吱——
就在此时,房府大门打开。
在众人怔然的神色12下,只见朱三带领着十三太保,和二百位锦衣卫鱼贯而出,所有锦衣卫身上都穿着一袭很漂亮的袍服。
百姓们越看越觉得这服装好看。
却不知晓,这套服装乃是明朝锦衣卫特有的飞鱼服。
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的袍服,飞鱼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那种海鱼,而是一种近似龙首、鱼身、有翼的虚构形象。
和百姓们关注的不同,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以及国公、满朝文武却注视着数百位锦衣卫手中的墓碑。
那块墓碑约莫半人高,上面蒙着一层红布,红布上写着大唐烈士,荣耀永存。
哒哒——
在万众瞩目下,房俊身穿一袭青衫,神色庄严肃穆,和众人不一样,他的腰间佩戴着一把唐刀。
所有人都不说话,两百锦衣卫们扶着一个个墓碑走在最前方,房俊等人走在最后面。
————
长安城五里外。
荒野四处,此时,众人才发现,这里竟然出现一个个挖好的深坑,而在深坑的前方,矗立着一个五人环抱,约莫十五米的高大立方体建筑。
建筑上同样蒙着一层红布,看不出底下的真容。
越过那连夜建造好的十五米高大实心立方体建筑,一个个深坑中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只有在深坑的前方,有一把把横刀直直的插在地上。
轰轰轰!!!
突然,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数万百姓吃惊回头望去。
屠龙卫三千新丁,神色庄严肃穆,每一个人多身穿着沉重的龙鳞甲,扶着灵柩缓缓走来。
每一步,都让人感觉到内心沉重。
满朝文武望着震撼的一幕,心中有些酸楚,又有万丈豪情,昨天他们在这里,听到了房俊的那一番话,他们知晓,以后在战场上的英灵,再也不会化作孤魂野鬼,而是会以最为荣耀的姿态,回归故里。
轰轰轰!!
脚步声越来越近。
三千屠龙卫新丁,扶着灵柩走到深坑处,将灵柩缓缓的放入其中,每一个人脸色都十分凝重,唯恐自己的一个微弱差错,惊动那六十二位英灵。
锦衣卫们同时在朱三带领下,将六十二个墓碑小心翼翼的放在深坑的前端,和那柄横刀并肩放在一起。
长孙皇后带着红着眼睛的长乐公主,缓缓走上前,在众人的目光中,俯下身子捧起一抔土,扔进第一个深坑中,让那一抔黄土洒在底下灵柩的表面,再将花篮中的白菊放在墓碑处。
然后走到第二个深坑处。
太子李承乾和汉王李恪连同皇宫后宫中的嫔妃们,跟在皇后和公主身后,依旧照做,满朝文武以及数万长安百姓跟在他们身后,同样依旧照做,黄土入坑,意味着战死的英灵回归故里,不再是战场上飘荡的游魂。
突然两声哀嚎震响天空,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妻,佝偻着后背,老泪纵横的带着一个十六岁青年,和两个五六岁大的男孩女孩,扑通一声瘫坐在第一个土包面前。
“儿啊——”
两道凄厉的哭喊震响。
数万百姓们看着他们,低声啜泣着。
长孙皇后红着眼眶,咬着嘴唇不让泪水滴落下来,长乐公主此时却已经偏过头,肩膀发颤着不让别人看到她脸颊上的两行泪水。
哒哒哒……
房俊最后一个走上前。
他面无表情的扫视了一眼一个个已经隆起的小土包,从腰间摘下唐刀,声音很平静,但却让所有人心头一震:“他叫王沐,禁军的一位兵士,渭水河畔一战,身受十二刀,仍然死战不退!”
“他叫梁铭,禁军的一位副将,渭水河畔一战,奋勇杀敌十二贼寇,筋疲力竭不慎掉下马背,被敌人一击致命,到死仍高呼不负大唐!”
“他叫钱辉,禁军的一位队正,渭水河畔一战,冲锋在最前方,战死。”
六十二个英灵的坟墓,房俊一个个用唐刀指着墓碑,向大唐百姓和满朝文武、长孙皇后、长乐公主诉说着。
最后指向最前方的一个坟冢,房俊先让锦衣卫扶起那对哭到声嘶力竭的老夫妻,和他们的孩子,随即声音沙哑道:
“他叫唐风,禁军的一位普通斥候,本来可以不死,可以在战场上奋勇杀敌,147换回更多的功勋,然后凯旋而归。”
“但是,他为了大唐,为了迷惑李孝常,他甘愿充当死士,长安之危能解,能大胜,都是他的功劳,今日首功,不在我房俊,而在唐风!!”
砰!
房俊将手中的唐刀杵在坟墓的前方,吼道:“还有这些死去的英灵,我们赢了,但不能忘记每一位战死沙场的英灵!!”
说罢,秦琼和程咬金眼眶赤红,走到那直直矗立的高大建筑面前,将上方的红布解开。
以馆阁体写就的“烈士墓”三字,熠熠生辉。
“《东周列国志》曾记:今天下之所以尊秦者,非独威力使然;亦以大王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毕集秦庭故也。”
房俊缓缓吐字道:“今日我房俊言,今天下之所以尊唐者,非独威力使然;亦以陛下为天下之雄主,忠臣披甲上阵卫长安,烈士赴死报大唐,庙堂之臣如此,大唐百姓更犹然,大唐何来不盛事?四海安敢不臣服?!”
一朵朵白菊摆在坟墓旁,花之小瓣在空中微微悠扬。
数万人没有回应房俊,却只见一个个顶梁身躯,重重的冲着那六十二个墓碑作揖到底,久久没有起身。
ps:终于赶上了,腰酸背痛疼的脑子有点乱,凌晨后还有,稍后继续更新!!。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九十章 捷报传四海,武威天下知!(1,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在数万人祭奠六十二英灵,十余位驿丁手持一道道信函,连夜策马从长安城飞掠而出,以长安城为中心,向大唐的各个角落飞驰而去。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八百里加急——”
经过一夜的策马飞奔,其中一位驿丁神色兴奋扬起手中的信函,向着李绩大军吼道:“捷报!!李孝常谋反星夜率领三万利州轻骑兵临长安城下,皇后娘娘、长安公主白衣缟素擂战鼓,满朝文武尽佩刀,卢国公莱国公翼国公身先士卒,长安百姓无一人后退,愿与长安共存亡,此战大胜!”
李绩呆了。
————
“八百里加急——”
一位驿丁直奔飞驰向李靖的军队,扯着嗓子吼道:“捷报!!屠龙卫三千新丁杀敌五千,两万禁军于渭水桥畔再斩敌首五千人,龙婿将军房俊房遗爱以无敌之威,斩李孝常于城下,此战禁军战死六十二,俘获两万人,战马无数!!此战大胜,此战大胜!!”
李靖蒙了。
————
“八百里加急——”
又一位驿丁奔袭抵达尉迟敬德、侯君集的军营,声音响彻深空:“捷报!!屠龙卫三千新丁有万夫不当之勇,手持陌刀于长安城下,杀破李孝常率领一万五千轻骑虎胆,如墙而进,人马俱碎,此战大胜!!”
侯君集和尉迟敬德面面相觑。
————
“八百里加急——”
当一位驿丁星夜飞驰到泾州,虽然一脸疲惫,但是当着李二陛下、长孙无忌、房玄龄三人,却是神采飞舞,大吼道:“捷报!!长安城禁军叛乱,欲要与反贼李孝常里应外合,李孝常且于昨日带领三万利州轻骑,兵临长安城下!` ¨!”
这尼玛算什么捷报!!
李二陛下听到消息整张脸都黑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更是恨不得从一旁抽出横刀把这位驿丁砍了,如此重要军情,竟然以捷报相称,而且还是当着李二的面说长安城受三万轻骑围城,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吗!
那驿丁一个大喘气继续吼道:“龙婿将军房俊房遗爱,布局深远,以宴请禁军逆贼长孙安业、刘德裕、元弘善三人,随后满朝文武尽出,逆贼已被枭首!!”
“你一次性把话说完!”
李二暴怒道:“再给朕大喘气,朕现在把你砍了,说,李孝常那些人呢?三万利州轻骑呢?长安城现在怎么样了?朕的皇后现在如何?”
“长安城兵危已解!”
那驿丁手舞足蹈兴奋叫道:“龙婿将军威武!!”
随即在李二陛下和两位国公恨不得当即打死他的目光中,那驿丁轻咳了几声,连忙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告知给三人。
从禁军之乱开始说起,到房俊把他们三人的脑袋挂在城墙上,再到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白衣缟素擂战鼓,李二陛下眼眶红的宛若充血,仰天忍不住大叹此生有观音婢,给他千万疆土也不换。
长孙无忌一阵抹着眼泪,心疼自己的妹妹。
房玄龄更是钦佩,那可是三万轻骑兵临城下,指不定长安城旦夕将破,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这对母女能以白衣缟素的必死决心出现在城外,而且还为将士捶战鼓助威,这份勇气天底下谁能比拟?
但转念一想又不乐意了,房玄龄恨恨道:“满朝文武都是干什么吃的,留在长安的几位国公都是干什么吃的,皇后娘娘和公主都能以此决心,他们难道没有赴死的决心吗?”
“有啊!!”
驿丁更激动了:“卢国公、翼国公率领两万禁军,于渭水河畔阻敌,烈士唐风身为斥候却愿甘愿充当死士,冒充翼国公秦琼亲卫被李孝常的斥候抓住,以假军情迷惑其军,致使李孝常大意只率一万五千轻骑飞奔长安城!”
“莱国公、六部侍郎、百余位大臣衣着官袍,手持唐刀身先士卒,和龙婿将军一起阻敌,后三千屠龙卫从长安城内托着陌刀杀将而出,如墙而进,阻拦者人马俱碎!”
那驿丁兴奋的几乎晕厥,激动叫吼道:“长安得此而大胜!!”
说到屠龙卫的英勇。
李二和长孙无忌、房玄龄三人目瞪口呆,如墙而进,人马俱碎??这得多牛逼的战斗力,比长孙皇后、长乐公主白衣缟素擂战鼓更加震撼人心。
“¨等等……”
长孙无忌突然眼眸瞪大:“满朝文武全都持刀上战场??那些人里面可是有七老八十的人啊,我记得户部侍郎孙伏伽更是八十岁高龄,他能提的动刀??他也有这份决心?”
闻言,李二微微颔首。
孙伏伽他还有印象,乃是隋末一个小吏出身,大业年间中进士及第,玄武门之变后李二登上皇帝之位,提拔他为户部侍郎,记得再过两年他也该岂骸骨离开庙堂了,那老身子骨能上得了战场?
“因为龙婿将军啊!”
驿丁激动的叫道:“龙婿将军派人敲锣打鼓满城告知,百官要为百姓上战场奋勇杀敌,虽然百官们神色有些不情愿,但拳拳之心都为报大唐,可是天地可鉴啊!长(李王好)安城现在还流传,大臣死,长安乱,大臣活,百姓安的佳话呢!”
你敢少说几句话吗!!
房玄龄头都快要炸了,这个驿丁是谁塞进驿站底下的,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大喘气也就不说了,房俊可是他的儿子,你个驿丁不看僧面看佛面,这点眼力劲都没有,还“百官神色有些不情愿”?你要么别说,要么把话说透,什么叫不情愿,他们能情愿才有鬼了!
“玄龄啊……”
就在此时,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道:“你家二儿子,可真是我大唐栋梁之才啊,把满朝文武都忽悠到上战场,奋勇杀敌,你说要是那群老家伙身子骨吃不消,死在上面,陛下是问罪还是不问罪?”
ps:成功了,熬夜撸出三章!!。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九十一章 此功勋之大,非封爵不可赏!(2,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不提还好,一提此事李二陛下的整颗心都悬了,瞪视着那位驿丁,急声道:“那些上了战场的大臣们现在伤势如何?没了几个?”
“没死人!都活得好好的!”
那驿丁连忙解释,旋即语气带着犹豫,抱拳说道:“陛下,龙婿将军何罪之有,末将以为怎么着也该给龙婿将军封爵……”
“闭嘴!!”
听闻百官没事,李二顿时松了口气,但是一听到这个驿丁的声音,无名火蹭蹭的往上冒,在房玄龄、长孙无忌怒视着那位驿丁的目光中,扬起手指直直的指着营帐外:“立即给朕出去,没有叫你不许进来!!”
那驿丁缩了缩脖子,连忙应诺转身离开,心中一阵纳罕,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亦或者是捷报他都带来过,像这么大的捷报还是头一次,可是陛下和两位国公怎么一点也不高兴呢。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他哪里知道。
他这捷报比报丧还要恐怖,一个过山车般的大喘气,差点把三人吓傻,此事就算心里高兴,也不会表现在脸上,更别提会给他好脸色。
————
营帐中,房玄龄一脸苦笑,俯身作揖欲要行稽首礼道:“陛下,臣知罪。”
“你何罪之有?”
李二怔然了一下,旋即哭笑不得的指了指房玄313龄,笑吟吟的将他扶起来,没让他膝盖落地,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玄龄啊,你不仅没有错,反倒是立了大功,生子当如房遗爱,这句话朕以前也听过,倒是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但是现在想来,这句话还是小觑了他。”
“臣也以为如此。”
长孙无忌也跟着笑道:“房俊此次确实是立了大功,虽然鼓弄百官上战场实在是有些,咳,有些混账了些,但其赤子之心,为大唐之心,却是大可放心啊!”
“朕也如此想。”
李二沉声道:“那句大臣死,长安乱,大臣活,百姓安,细细品来有着一种决然之意,不比朕的皇后和公主白衣缟素之决心差,那数万长安百姓能尽皆缟素下必死之心,没有前两者之始,怎会有后者之决心?”
说完,李二负手在二人面前来回踱步,紧皱着剑眉道:“房俊此次立了大功,此功乃匡扶社稷之功,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之功,此功不赏,朕心难安,长安不服,天下更不会服,若是赏不到位,恐会与百姓们心生间隙!”
“陛下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道:“此功勋非凡,不赏不行,但如何赏最为关键,臣以为那位驿丁有句话所言不差。”
(bcah)
“封爵?”
李二脚步一顿,偏头望着他问道。
“正是。”
长孙无忌笑道:“此功之大,非封爵不可赏。”
“玄龄。”
李二望向低着头不说话的当朝宰相,询问道:“你觉得,朕该封赏房俊什么爵位比较好?”
“随便都行。”
房玄龄嘟嘟囔囔道:“臣一位开国县男就行了。”
“我说房玄龄。”
长孙无忌无奈道:“房俊是不是你亲儿子?”
“废话!”
房玄龄抬头瞪着他道:“你能生出这等儿子?”
长孙无忌脸色一黑,他奶奶的房玄龄,明明把房俊当宝贝一样放在心里,偏偏嘴上就没一句老实话,临了还不忘噎他一句。
唐朝爵位分九等。
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县男不合适。”
李二挥了挥手,否决道:“县男是从五品,食邑三百户,房俊立了大功,怎么也该封伯!”
长孙无忌眼眸瞪得老大。
封伯?房俊才十六岁啊,纵观隋唐,有哪位大臣之子在这个年龄封伯的,这是天大的殊荣,但转念一想,又觉得确实没问题,以房俊此次的功勋,封伯恰恰合适。
“臣以为不妥!!”
房玄龄神色肃然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理由?”
李二诧异的望着他,如果是长孙无忌否决他的提议,还能想得通,却没想到到头来长孙无忌同意,却是房俊的父亲开口否决了。
房玄龄声音低沉道:“陛下,我儿只有十六岁。”
“嗯,这倒是个问题。”
李二顿时明白他心中所想,怕是担忧房俊如此年轻便获得封爵,恐会找来无数人的嫉妒,沉吟道:“当下朕有一难,朕把这个难题扔给房俊,若是他解掉朕的难题,封伯势在必然,若是不成,那就委屈他当个县男吧,房县男,这个称呼朕甚乎满意!”
“不知陛下有什么疑难?”
长孙无忌好奇道。
李二神色一肃,冲着二人招了招手,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沉声道:“你们二人看看地图,罗艺之势如何?”
“不成大势。”
房玄龄瞄了一眼摇了摇头:“但想要十天半月解决泾州之乱,难!”
“没错,难!”
李二沉声道:“泾州粮草短缺,军饷不足,将士们每日食用之物都是以醋布为佐料,长此以往身体哪里能扛得住,对上罗艺的八万燕云铁骑已经万难之难,若是再有一大敌杀将而出,该当如何?”
“大敌?陛下可是说突厥?”
长孙无忌眼瞳一凝,狐疑道:“陛下认为,突厥的颉利可汗会趁着大唐烽烟四起,率军扰我边境?”
“朕有这个预感。”
李二点头道:“罗艺不成大器,但颉利可汗是草原上的一位雄主,有吞没四海之决心,这是朕的心腹大患,虽然有盟约在前,但是在利益面前,盟约就是一张擦屁股还嫌硬的废纸,朕觉得,颉利可汗必然会趁着这个机会,扰我大唐!”
“陛下之意。”
房玄龄开口道:“是让房俊在后方为泾州之士,筹集粮草,食盐,以及各种物资所需?”
“没错!”
李二吐了一口浊气,叹息道:“朕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