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唐当帝婿-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求鲜花·· ·······

    “娘亲,房俊这次肯定可以的!”

    长乐公主激动的舞动着紧握成拳头的玉手,压低声音兴奋道:“有这么多百姓的鼎力支持,谁也战胜不了他!”

    “先看看。”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并没有反驳自己的女儿,心中却对房俊并不看好,暗暗叹息了一声,如今大唐兵灾人祸四起,百姓们谁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算有百姓们的相助,能募捐到多少钱。

    “龙婿将军到——”

    就在此时,一道拉长的声音响起。

    四周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纷纷凝聚而来,一千名锦衣卫手握绣春刀刀柄,一个个神色严肃的走在前方充当护卫,而身穿一袭青衫踏着沉稳脚步缓缓而来的熟悉身影,走在最后放,面带笑容的冲着百姓们点了点头。

    “龙婿将军,你是不是有困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来帮你!!”

    “你不是要募捐吗,我们都把东西送来啦!”

    一道道声音此起彼伏,十余万的百姓们语气激动将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高高扬起,让房俊能够看到,洪亮而嘈杂的声音响彻长安城上空。

    国公们,大臣们望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了滔天海浪,虽然他们知晓房俊在百姓中的威望日益增高,但是没想到会达到这种地步。

    长孙皇后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其中最能明白的只有她了,不只是百姓,便是在朝堂上,谁敢不把房俊放在眼里?他固然有身为未来的帝婿这一份光环,经过长安之乱以后,这层光环已经黯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威望。

    “诸位听我一言!”

    房俊走到十米巨石旁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冲着人头攒动的十余万人群压了压手掌,等到四周鸦雀无声,望着那一双双希冀钦佩的目光,高声道:

    “今天我来此,就是向大家告知一件事,泾州有难,陛下亲征之际,前线缺青盐缺粮饷,你们今日能来,我很高兴,房俊斗胆一言,请大家量力而行,为我大唐远在泾州的兵士,出一份力,出一份钱,供一份粮,让泾州兵士知道,让陛下知道,在他们身后遥远的长安城,还有数十万数百万的百姓们,作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说罢,在万众瞩目中,房俊亲手揭开那张红布。

    只见十米高的巨石上,以馆阁体龙飞凤舞写着斗大的五个字——大唐功德石!

    ps:第二更奉上,这章熬了一下午,大章节,稍后还有三更,另外感谢sky**大大的八万vip点打赏,头一次得到这么多,激动不能自已,大大牛逼!!!。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一百零七章 勒石记功,功德锦旗!(3,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而在“大唐功德石”五个大字下方,还蒙着七条亮色红布,红布上什么也没写,十余万百姓只以为这只是十米巨石上的装饰品,神色迷茫的望着五个大字。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大唐功德石?

    这是干什么的?

    十余万百姓中不乏读书人,眼热的望着这五个字,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而身穿长袍的国公、大臣们却是激动的浑身打起了摆子,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房俊立这块大石的原因。

    “此乃勒石记功!”

    房俊扫视了人头攒动的十余万长安百姓一眼,大声道:“今日起,每家每户只要为泾州兵士贡献一份力量,都可以将名字留在这块大石上,你们的名字将会与大唐永远留在史册中,后人将会永远记住你们为大唐战事鼎力付出的佳话!!”

    “史册留名?”

    “我们也可以吗?”

    百姓们“三七零”经过短暂的惊愕,宛若大海中投下重磅炸弹一般,目光满含难以置信、不可思议、激动兴奋等等光彩,高声狂呼起来。

    他们只是普通百姓。

    对于未来的厚重史册而言,他们位卑言轻,注定就像是空气中的尘埃一样,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段,无声无息的化作一块石头,但房俊的话却敲动了他们的心防。

    谁不想千载留名?

    谁不想让后人记住自己?

    “龙婿将军!”

    十余万百姓中,站在最前方的一位文绉绉的老人,手中拄着一根树枝做的拐棍,手里拎着一个装有米粒的布袋,激动道:“老夫一家六口人,拿不出多少东西,这五文钱,半袋米是近几年辛苦攒下来的,这点东西也能把名字留下吗?”

    “便是一文钱,都可以!”

    房俊笑吟吟点了点头,亲自走到老人身边,看着他急忙跪拜,连忙将他扶起来,从他手中接过五文钱和半袋米,交给朱三,随后轻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老夫林森。”

    在无数道目光注视下,老头有些拘谨,神色凝重的作揖道:“身无功名,但也识字。”

    房俊点了点头,随即走到高台,朱三在一旁早有准备,立即抬了一张桌子上去,又让站在一旁的朱五、朱六赶紧拿来文房四宝,放在桌案上。

    房俊先用粗大的毛笔蘸着混好的朱砂,将十米高的巨石分为三等分,在七个红布下方画了一条横线,然后空出中段又画了一条横线,随后拿起另外一根毛笔,大大方方以漂亮的馆阁体写下老人的名字。

    而此时,朱三又拿来一面红色锦旗。

    锦旗中间空白,上方印着金色“大唐朝廷下发”几个大字,底部右下角盖着长安镇抚司之印,以及房俊的一手“龙婿将军房遗爱”的个性签名。

    房俊在中部写下“林森”二字,在激动到几快晕厥的老人目光下,缓缓走到他身边,神色凝重的将手中的锦旗递到他的手中,沉声道:“此乃功德锦旗,大唐朝廷下发,长安镇抚司印,以及我的署名,你家已经如此困难,却仍然心念大唐,心念泾州兵士,房俊在此谢过了!”

    “不敢,不敢!”

    老头声音带着一抹哭腔:“该是老夫谢过龙婿将军!”

    十余万百姓心中热切起来,望着房俊的目光越来越钦佩加敬仰,对于房俊,他们没有畏惧,只有浓浓的崇拜之感,天底下有哪位将军能如此对待他们?

    而此时,房俊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还有一件事忘记说了。”

    房俊指着老头抱着锦旗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笑吟吟道:“这面锦旗,不单单是证明你们一家的功绩,更有另外一个作用,有此锦旗在,你们家中的赋税从即日起,五年内减半!!”

    十余万百姓们呆呆望着他。

    赋税减半?

    就凭五文钱和半袋米就能换来如此好处??

    房俊大声道:“遗爱还是那句话,大家量力而行,只要你们贡献出一份心,朝廷便会记得你们的这份情,以德报德,有恩报恩,绝不会让大家的生活雪上加霜!”

    “我有一袋米!”

    “这是我家出的二十文钱!!”

    “这块腊肉可以吗?”

    “鸡蛋你们也收?”

    随即,百姓们在激动的情绪中,纷纷将手中的东西交给朱三,一车一车的粮饷不断的堆积起来,事先准备好的马车竟然远远不够用。

    房俊暗暗感慨了一声,古人的淳朴之风依旧在啊,这么多人竟然都是施以最大的支持,没有人故意少捐一些混上一面功德锦旗。

    他却不知,他给的好处远远不是百姓们想要的,百姓们看中的根本不是这些好处,而是看中房俊的为人,人格魅力在此时远远大过一切。

    “娘娘,这是不是不合适?”

    “十几万人,房俊一张嘴就是五年减半?”

    “国库空虚啊,这时候朝廷岂不是更加雪上加霜!”

    和百姓们的兴奋与激动不同,听到这句话以后,六部侍郎中的户部侍郎孙伏伽愁眉苦脸,听到同僚的话,一个劲点头,恨不得把下巴点烂了,苦笑着道:“何止是雪上加霜,这是釜底抽薪啊 ”

    “本宫倒觉得此事可为。”

    身穿一身襦裙的长孙皇后摇了摇头,淡淡道:“房俊这是在给朝廷,在给陛下积累民心呢,赋税易收,民心难得,如果能因为这件事而让百姓们愈发信服朝廷,此事一旦传遍四海,即便出现再大的乱子,也有回旋的余地。”

    “娘娘所言甚是。”

    杜如晦一脸欣慰的远远望着提笔在巨石上写字的房俊,感慨道:“诸位同僚,古有千金买马骨,立木而为信,今日房俊做的事情,和这两者是又有何区别,房俊每一步都在为朝廷考虑,此事甚好,甚好啊!”

    “好个屁!”

    闻言,孙伏伽痛心疾首道:“老夫可是管着大唐的账册,兵部,刑部,礼部,吏部,工部,哪个不是找老夫要钱,没有赋税,老夫从哪给你们钱,户部没钱,你们都给老夫喝西北风去!”

    杜如晦翻着白眼道:“这事找房俊去。”

    “如果咱们的名字能被记上多好。”

    礼部侍郎眼热的望着人头攒动的长安百姓们,羡慕说道:“这可是名流史册传为佳话的好机会,可惜房俊没有收咱们的东西,这么好的机28会白白浪费,我心有不甘啊。”

    “你现在还有机会。”

    杜如晦冲着高台上努了努嘴:“给钱就能上。”

    “还是算了!”

    礼部侍郎感慨道:“这块大唐功德石,显然是为百姓们准备的,我们要是占了百姓们的光而留下名字,史册上怕是会留下一个势利之徒的名声,得不偿失啊!”

    四十余位官员齐齐颔首,很认同他的话,然而他们的担心,却不是某些人的担心,在那块巨石的真容露出来以后,五姓七望宗族的七个老头,却是眼冒绿光,死死的盯着上面的五个大字。

    ps:稍后还有两更,这几章都是大章节,所以耗时比较长,写的比较慢,求读者大大们别给一分评价啊,你们在书评区的留言能把我吓出心脏病,我要疯狂更新=。=。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一百零八章 七条细长红布代表的意义!(4,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史册留名……”

    李策呼吸急促道:“千载难得的好机会啊!”

    “不能让百姓乐享其成!”

    清河崔氏家主崔东山眼眸赤红,闪烁着嫉妒的光芒低声道:“这样一群刁民,凭什么能史册留名,能够史册留名的,只有五姓七望宗族的子孙!!”

    “房价小儿做事真绝!”

    赵郡李氏家主李劲山咬牙切齿道:“咱们得想想办法,大不了放房俊一马,不让他为我等斟茶倒酒赔礼道歉,只要把我们的名字写上去,这件事就此揭过!”

    “那我等孩儿受的那份羞辱怎么办!”

    范阳卢氏家主不甘心道:“难道就这么轻易饶过他?”

    李劲山冷笑一声:“此乃权宜之计,等到此事一了,我们再寻机会找他麻烦也不迟!”

    “老夫觉得可以!”

    荥阳郑氏家主郑茂才抚着胡须目光阴厉道:“而且此次机会实在是千载难得,房俊刚才不是说一文钱也可以吗,咱们多捐赠一些,就捐赠两文吧。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么多百姓在,如此做法是否会丢人现眼?”

    李策老眉紧皱,不满的看着他,郑茂才摇了摇头,一字一板道:“多交出一些钱对我等有什么好处?别忘了分发给那些朝堂大臣的信函,上面每一个字都写着我等与房俊的恩怨,两文钱,是用来羞辱房俊所用,若12是他不记载上去,今日的勒石记功就是个笑话,我们也好借此大做文章!”

    “此举甚好。”

    崔东山抚着胡须笑吟吟道:“另外这件事我们不宜出面,就让府邸的管家来做吧,若是房俊失心疯把那两文钱透露给这么多的百姓,让管家说是自愿如此,与五姓七望宗族无关,成了挂上我们的名号,不成了他自己承担,不会连累我们各自宗族的名声。”

    “好!!”

    李策松了口气,急声道:“就按这个来!”

    七个老头很快商议结束,却不知晓房俊的眼角余光一直注视着他们,以天下级敏锐的听觉更是将他们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听入耳中,忍不住在心中一阵冷笑,到底是老狐狸,做事总是疏而不漏,不过恐怕你们这次都要失算了。

    房俊不露声色,低着头细细询问捐赠钱币、粮食、以及各种可食之物的百姓们,想要把十余万人的名字记录下来,是一个非常费工夫的活,正当他准备让朱三等人帮忙时,耳畔突然响起熟悉的声音:“房俊,老夫来帮你!”

    “我也来!”

    “这种事老夫拿手!”

    杜如晦带着六部侍郎以及四十余位当朝五品以上大臣们,撸起袖子大笑着走上高台,房俊连忙道了一声谢,并让朱三准备五十套文房四宝,供大臣们使用。

    “本宫正好也在,也能帮得上忙。”

    长孙皇后笑吟吟最后走了上来,身后跟着冲他眨巴着狭长美眸的长乐公主,看到房俊投过来的疑惑眼神,美眸眨巴的更快了。

    不知晓长孙皇后为何会在此,房俊想要作揖,长孙皇后却投给他一个眼色,房俊便识趣的站直身子。

    然而长安城中如今谁不认识巾帼不让须眉的长孙皇后,在长孙皇后俏脸上带着笑容,将功德锦旗交给他们时,他们受宠若惊的跪倒在地,以大礼承接。

    房俊代表的是长安镇抚司,但长孙皇后代表的却是整个皇家,长孙皇后的出面无疑是给这件事板上钉钉,有她在,那五年减半的赋税,是确凿无疑的。

    “房俊,本宫有一个疑惑。”

    长孙皇后站在房俊身边,一边笑吟吟面对小心谨慎走过来的长安百姓,一边压低声音道。

    “娘娘请讲。”

    房俊面不改色道。

    长孙皇后眼角余光乜了他一眼:“既然你能想到勒石记功这样的办法,何不当时以此和五姓七望的宗族谈判,如此一来想必他们定然会退让一步,陛下交给你的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为何又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做到这种地步?本宫着实不解。”

    “娘娘的意思。”

    房俊眉头一挑,反问道:“是想说只要他们肯掏钱,就为他们勒石记功,让他们留下美名于史册,流传后世?”

    “有何不可?”

    长孙皇后淡淡笑道。

    房俊沉声道:“那如此一来,朝廷与市集上的商贾之辈有什么区别?这样做更会给长安城中的名门豪族一个错觉,只要给朝廷足够的钱帑,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娘娘觉得此门一开,天下将会是什么反应?”

    长孙皇后默然,心中却是一阵惊悚,房俊语气虽然很轻,但是言语中的力量却犀利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把她的这份疑惑从四面八方剖析而开。

    房俊继续说道:“勒石记功,只能记在百姓头上,因为百姓们如今的举动,实乃发自肺腑,真心诚意,所以为他们勒石记功,将他们的名字载入史册,对朝廷,对天下百姓,对大唐都好。”

    “五姓七望宗族你怎么办?”

    长孙皇后秀眉紧皱道:“这一次你给他们下绊子,他们便予以还击,险些让你的威名声望扫地,此次你以十余万百姓的援助化解,那下次呢?他们会轻饶过你?”

    “今日过后,此患必绝。”

    房俊缓缓吐了八个字。

    长孙皇后诧异的望着他,不知晓他哪里来的勇气说出这番话,但看他自信的神色,不知为何,那颗有些不安的心竟然平稳了下来,微微颔首道:“本宫拭目以待。”

    给十余万百姓发功德锦旗,记录他们的名字,花费的功夫并不少。

    幸好有程咬金、秦琼、杜如晦三位国公,六部侍郎和四十余位五品以上的朝廷重臣,以及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在一旁帮忙,才以最短时间完成一切,然而即便如此,时间也流逝的很快,忙完一切已经午时后。

    “我要把这当传家宝!”

    “哈哈,那些不愿意前来帮助龙婿将军的人,知道有这种好事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十余万百姓捧着红底金边的功德锦旗,喜不自禁的望着中间写下他们的名字,不久以后,他们的名字同样会雕刻在大唐功德石上,只要大唐不灭,功德石便一日不倒,来往长安城的大唐子民都会牢牢记下他们这些人。

    “龙婿将军,敢问那七条红布,是装饰所用,还是另有用意?”

    就在此时,人群突然扬声传来一道询问声。

    房俊望了过去,只见是一个身穿粗制布衣,神色却异常凝重的书生,那书生指着巨石最上层的七条红布,继续说道:

    “307如果是装饰而言,这装饰未免过多一些?而且呈七行排列,难道说,这七条红布意味的是五姓七望的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闻言,三位国公,以及六部侍郎、四十余位五品以上官员,还有长孙皇后齐齐脸色巨变。

    此时再去注意十米高巨石上的七条细长红布装饰,竟真有种那书生所言的感觉,更让众人感觉不妙的是,那七条红布,更像是在遮挡底下的东西。

    前来看房俊笑话的五姓七望宗族的七位家主,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死死的盯视着大唐功德石,心头涌现出浓烈的不安,有些惊惧房俊的反应。

    “长安城那些豪门大族什么态度?”

    “他们良田无数,府邸众多,钱财更是富可敌国,他们向龙婿将军捐赠了多少,以慰需要援助的泾州兵士?”

    “这功德石上七条红布,而且位列最上方,显然他们的钱财捐赠的最多!”

    “不愧是宗族豪门!”

    百姓们纷纷好奇的望着大唐功德石,有人在询问房俊,有人则是揣度着将心里话说了出来,更有甚者大大咧咧直言豪门的慷慨。

    殊不知,此时的五姓七望宗族的七位家主,额头上冷汗涔涔,李策更是面如金纸,双腿发软几乎瘫坐在地上,一瞬间他内心明白过来,心中涌现出一抹绝望,视野尽头的那块十米高巨石,宛若是催命符一般,狠狠地扎在他们的心上。

    ps:第四更奉上!!!又是大章节。。。。

    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一百零九章 把七个老匹夫挂在耻辱柱上(上)!(1,新书求订阅!)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七个老头顿时慌了神。

    如果百姓中的那位年约二十四五岁的穷困书生不开口,众人也没有把那七条细长红布放在眼里,权当是装饰品,但此时那红布却变得刺眼异常。

    房俊先是投给朱三了个赞赏的眼神,这是从哪里找的托儿,这么有眼力见,时间点把握的意外之好。

    朱三腼腆一笑,也暗暗佩服自己,昨晚上在长安城酒楼碰到这个醉酒的书生,看他洋洋洒洒念诗觉得很有一套,便亲自给他结了账,书生念在一饭之恩,答应做这次事件的托儿。

    房俊正准备开口,却见当托儿的书生轻咳了一声,话锋一转继续道:“还请再问龙婿将军,这大唐功德石为何分为上中下三等?下者写百姓之名,在下是否可以认为此乃大唐之基,那这中等功德为谁?蒙在最上方的红布之下,又刻着谁的名字?”

    房俊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暗暗咂舌,这个托儿是不是脑子转的有点快了,还是朱三预先将自己的计划全都告诉给了他?

    朱三投给他无辜的眼神。

    房俊拱手问道:“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马宾王。”

    书生淡淡笑道:“来长安游玩而已,听闻将军旦夕间解长安之难,为大唐战死沙场的英灵建立烈士墓,心中钦佩难言,今日又听闻将军所谓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来一观,心中疑惑之处,还望将军能为在下解惑。”

    “博州助教马周?”

    房俊眼瞳一凝,拱手道:“失敬失敬。”

    这次轮到瘦弱书生愕然的望着他,他只是说了姓与字,这位大唐未来的龙婿怎么知晓自己的姓名。

    房俊轻咳了一声,冲着他讪讪一笑,总不能告诉他,你日后可是被李二陛下四请的大才,四十岁就干到中书令的牛人,说出来估计他会有更多的疑惑跑出来。

    房俊开口道:“不错,大唐功德石却实分为三份功德,百姓之功乃功德基石。”

    “中等功德为谁?”

    马周追问道。

    房俊笑吟吟的手指,依次从站在旁边的三位国公,六部侍郎,和四十余位大臣身上一一划过。

    刷的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