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唐当皇帝-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众喽啰都有点担心,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宋亮的脸色十分难看,他拔出了自己的刀,骂道:“还能怎么办,跟他们拼了。”
宋亮想拼,吴康却是眼眸微微一凝,在如今这种情况下,跟唐军拼命,就是在送死啊,可他并不想送死,虽然他们失败了,但如果有活着的机会,他觉得还是活着比较好。
所以,就在宋亮带着一部分去拼命的时候,吴康则趁乱逃走了,他在水泊梁山上还是有一些亲信死党的,这些人带着他做上了一艘快船,然后逃了去。
宋亮这边,正与唐军厮杀,一名喽啰跑了过来:“大当家,军师跑了……”
听到吴康跑了,宋亮顿时气的差点吐血。
“不厚道,不厚道啊,我们都在拼杀,你竟然跑了,他奶奶的,枉费我平日里那么信任你啊。”
宋亮对吴康的逃跑有点耿耿于怀,他觉得自己以前最信任的就是吴康了,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吴康肯定与他并肩作战啊,可吴康没有,他竟然撒丫子跑了,而且跑的无影无踪。
最为重要的是,吴康还利用他与唐军作战,拦住了唐军的时候,跑了。“不厚道啊。”
………………………………
第633章 逃亡
唐军势如破竹,很快将水泊梁山上的贼寇给消灭个一干二净。
就连宋亮,也直接被唐军给杀了。
像宋亮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了很多坏事的,留着他没有任何的必要,杀了就杀了。
这样完全控制住水泊梁山之后,张良随即命人展开搜查,因为他并没有找到吴康。
相比较下,在张良看来,吴康的危害比宋亮要更加的严重。
因为这个吴康有谋略,他这样的人若是做其他坏事,还真不是他们能够随便解决的。
可是,唐军在水泊梁山上搜了好几遍,都没能搜到吴康的踪迹来。
“大人,将军,没有找到吴康,我们抓住了一个躲藏起来的喽啰,从他嘴里,我们得知那个吴康坐船逃跑了。”
听到吴康坐船逃跑了,张良的眼眉就沉了下来。
“立马派遣船只前去围剿,务必要追上吴康,杀了他。”
吴康若是逃了,对他们大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张良这样吩咐下去之后,韩信却是有点不以为意,道:“张大人,不过一个吴康而已,难不成他逃走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
在韩信看来,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吴康带走的那些人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张良苦笑,道:“韩将军,那个吴康已经知道了我们唐国水军的厉害,你说万一他把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会不会让一些国家做好防范?”
小小的水泊梁山并不足惧,真正让张良担忧的,其实是明国的水军。
若是明国知道了他们大唐水军的一些秘密,想必他们就会想一些应对的办法了吧。
而他们提前知道了唐国水军的秘密,到时候他们大唐想要灭掉明国,肯定是会更加麻烦一些的。
战争,有时候有一些敌人没有的杀手锏是很重要的。
听到张良这样说,韩信的眼眉也微微凝了起来,他是打仗的,自然知道消息的重要性,如果明国不知道他们唐国水军的实力如何,那他们要灭掉明国,肯定会更容易一些。
“张大人说的极是,既然如此,那就派人去追杀吧。”
他们这样吩咐了下去,然后在水泊梁山上做了一些安排,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妙了,如果再被贼寇利用,他们少不得还要麻烦。
所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彻底掌控这里,不给那些贼寇一点机会。韩信和张良做着这些安排,与此同时,吴康和他的一些亲信已经逃出了很远,而这个吴康还是个十分精明的人,他知道人多的话,很容易就会成为目标,所以他让自己的亲信乘船四散而去,这样唐国要找
到他,就会更有难度。
而,就在他们这样逃走的时候,一名亲信就问了起来。
“军师,现如今水泊梁山怕是保不住了,我们接下来能去什么地方?”
他们的老巢没有了,去其他地方,唐军肯定是会围捕他们的,所以他们现如今的处境十分不妙。
吴康思虑片刻,道:“唐国我们肯定是待不下去了,我们直接去明国,去了那里,说不定还能够搏一场富贵呢。”
“军师,我们是贼,怎么搏富贵啊。”
“哈哈,贼又如何,贼照样是可以做一番事情出来的,去了明国,你自然就明白了,走吧。”
吴康不做迟疑,带着自己的几个亲信就向明国逃去。
这一路上,自然是困难重重的,不过,吴康是个极其聪明的人,所以,就算有危险,也没能难住他们,他们很快就离开了唐国,向明国赶去。
而,唐军围捕不上,最后只能回到青州城,把情况跟韩信和张良说一下。
“将军,大人,那吴康我们没能追上,让他给逃了。”
听到吴康逃了,韩信和张良的脸色就变的有点难看,他们没有想到,在这样的重重包围下,那个吴康竟然还能逃了。
张大人,看来之前我是真的小看了这个吴康啊,如今可怎么办才好?
韩信现在才觉得吴康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不好对付。
张良道:“吴康既然已经逃了,我们再说什么都是没用,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把船只建好,水军练好,趁着明国没有足够防备的时候,尽快对明国用兵,灭掉明国。”
听到张良这么一番话后,韩信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赶快回京吧。”
张良点点头,他们在青州待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回去了。
这样说好之后,张良和韩信他们便开始回京。
而就在他们回京之前,有关水泊梁山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城。
这天早朝,有人把情况说了一下。
“圣上,韩将军的水军直逼梁山之后,很轻易的就灭掉了水泊梁山,看来我们唐国的水军,已经很厉害了啊。”
“圣上,情况真的就是这样的,再这样训练下去,我们很快就能够对明国用兵了。”
“…………”
兴奋兴奋,群臣叽叽喳喳的说着,唐煜听到他们的水军很轻易的就把水泊梁山上的贼寇给灭了,他也十分的开心,这说明他们唐国的水军建造,颇有成效啊。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再训练一段时间,说不定真的是可以对明国用兵的。
“好,既然水泊梁山的贼寇已经灭了,那就让工部的人继续造船,要造的越多越好,还有,韩信回来之后,让他继续练兵,我唐国要赶快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军出来,然后,与明国一战。”
如今这种情况,拖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灭掉其他国家,因为他们都在不断的变强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们还没有变的十分强大之前,灭掉他们。
他们唐国与明国所差的,也就是水军而已,只要他们唐国的水军可以与明国一战,那他们就可以对明国用兵了。
按照这样的速度,可能今年秋天来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对明国用兵。
灭掉了明国,整个华夏所存在的国家,对唐国就不具备任何的威胁了。而那个时候,他们唐国想要一统天下,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
第634章 明国的危机
春暖花开。
金陵城的天气已经十分的暖和了,而且也比以往更加的热闹一些。
有关唐国的消息,很快有人传了来。
大殿之上,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圣上,唐国去年开始训练水军,今年更是轻易灭掉了水泊梁山的贼寇,看来唐国的水军颇有成效,他们接下来啊,怕是要对我们明国用兵啊。”
这名官员把这话说出来后,朱樟的眼眉就凝了起来。
唐国若是与其他国家开战,自然是不需要水军的,可要灭他们明国,就必须有水军。
唐国建造了水军,那接下来要灭的,恐怕真的就是他们明国。
朱樟还算是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人,唐国既然把目标盯到了他们明国身上,那他怎么着也得想办法防范一下。
“朱棣,你训练的水军怎么样了?”朱樟询问,很快,朱棣站了出来,道:“父皇,儿臣的水军有十万之众,而且他们精通各种水上打仗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完全不用忌惮唐国的兵马。”
听到他们的水军这般的厉害,朱樟也就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个时候,刘伯温却是站了出来,道:“圣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算我们的水军十分的厉害,我们也要知道唐国水军的实力才行,臣的意思,不妨派人去一趟唐国,询问一些唐国水军有关的情
况,这样我们心里有了准备,就算唐国前来灭敌,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
刘伯温说的很有道理,朱棣听完后也是点了点头,朱樟颔首:“好,那就派人前去调查。”
早朝就这样结束了。
结束之后,群臣退去,而就在他们退去的时候,吴康终于来到了金陵城。
金陵城是很繁华的,不过他并没有在意这些繁华,就在他来到金陵城后,他便直接去了朱棣的府邸那里,在那里等着朱棣回府。
朱棣骑马回家,刚到门口,吴康就冲了出来。
“有刺客。”朱棣的护卫见有人突然冲了出来,立马就拦了起来。
不过,朱棣却在看了吴康一眼之后,摆了摆手:“不用紧张,此人不是刺客。”
朱棣是个很会看人的人,吴康的摸样真的不像是个刺客。
而朱棣这样说完之后,吴康就笑了笑:“早听闻王爷十分的厉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错,我的确不是刺客,我是唐国水泊梁山上的军师,今天来,是有事要跟王爷说的。”
听到眼前的人是水泊梁山的军师吴康,朱棣的眼眸就凝了起来,水泊梁山已经被灭了,这个吴康竟然能逃出来,不简单啊。
想到,他正想知道一些跟唐国水军有关的事情,这个吴康想必知道,而他来这里,肯定是为了投靠自己的。
“既然有事跟本王说,那就回府说吧。”
朱棣进了府,那吴康连忙跟了上去。
在客厅坐下后,朱棣问道:“说吧,你想跟本王说什么。”
吴康道:“我知道王爷在训练水军,而且你们明国的水军也十分厉害,但如果你们知道唐国水军实力的话,你们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我来,只是想给王爷送一些消息,然后,也请王爷赏我一口饭吃。”
在朱棣这里,吴康还算是比较直接的,他来就是想寻一条活路,而且希望朱棣给他这条活路,朱棣笑了笑:“想要一口饭吃也容易,不过这要看你说的内容值不值得本王给你一口饭吃了。”
“王爷放心,我说的这些消息,绝对值得。”
朱棣道:“那就说说吧。”“好,王爷,唐国的水军人数不多,听说也就准备建造五万水军吧,不过,唐国的船只十分的庞大,比你们明国的两只大船加起来还要大,而且他们的船只十分坚固,撞船的话,他们没事,你们可能就要有
事了…………”
吴康把唐国的水军情况跟朱棣说了一下,朱棣听到唐国的船只很大,不由得就凝起了眉头,他们明国的船只已经是最大的了,唐国的比他们还大,这怎么可能吗?
可是,看吴康说话的样子,又分明就是是这个样子的,没有说谎。
朱棣眼眸微凝,道:“唐国是有了最新的造船工艺吗?”
“这个自然,不然他们怎么可能造出那么大的船只来,所以,明国如果不想被唐国灭国的话,就要针对唐国水军的这些情况,早做准备了。”
吴康这样说着,朱棣陷入了沉思,如果唐国的水军真的如同吴康说的这样,那他们明国的水军还真的说不上特别的厉害,他们真的的确应该做一些准备了。
想过之后,朱棣点点头:“好,你说的这些,本王会考虑的,此后,你就跟着本王,在本王的水军任职吧,若是有本事,本王自然会提升你的。”
这个消息对朱棣来说是很有用的,不过,就算有用,朱棣也没有立马就重用吴康,这个人,他还必须考验一下才行,只有他真的有本事,而且对明国没有其他异心,他才会真的重用吴康。
不然,他也就真的只给吴康一口饭吃而已。
这样跟吴康说完之后,他就让吴康退了下去。
而吴康刚离开,一名和尚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个和尚已经五十多岁,身材略有些消瘦。
他是朱棣的谋士,名叫无机和尚。
“王爷,事情打听清楚了。”
无机和尚进来之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朱棣听完,心头顿时有点兴奋,连忙问道:“怎么样,太子的身体可还好?”
无机和尚道:“太子的确得了重病,而且怕是很快就会不久于人世,王爷的机会来了啊。”
朱标病了,而且病的很重,这让本来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朱棣突然发现了光明。
朱标若是太子,他还真没有什么机会,可惜,朱标的身体不好,他很快就要死了,如果朱标死了的话,那他的父皇肯定是要重新选择太子的吧。
而如今朱樟的几位皇子中,能够跟他争夺太子之位的,也就只有朱权一人罢了。但朱权此人,徒有勇猛,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
第635章 明国太子
金陵城,东宫。
朱标躺在床上显得十分憔悴。
他是真的病了,而且病的十分严重。
而对于自己生病这件事情,他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华佗在给朱标看病,对于这个太子,华佗还是很喜欢的。
因为他觉得朱标相对来说十分的温和,与其他王爷不一样。
只是,在他给朱标看过病之后,他却是起身一声长叹。
“华神医,太子的病如何?”
下朝之后,朱樟就已经来了,他有很多儿子,其中最喜欢的就三个,朱标、朱棣和朱权,而在这三个皇子里面,他最喜欢的却又是朱标。
无他,朱标虽然最不像他,但却是最让他觉得舒服的一个皇子。
这是朱棣和朱权都给不了他的那种感觉。
朱标,就像是一缕春风,他能够温暖任何人。
华佗的脸色有点难看。
“圣上,太子殿下的病已经十分严重了,只怕是……回天乏术。”
听到回天乏术四个字的时候,朱樟的神色顿时就变的有点难看,语气也随之一冷:“华佗,不管怎么样,朕要你一定给太子看好,不然朕要你脑袋。”
关心则乱,因为不想自己的儿子有事,朱樟已经失去了理智。
不过,朱标却是笑了笑:“父皇,生死有命,您又何必为难华神医?”
哪怕自己要死了,朱标也不想有人因为他的死而受到连累亦或者是牵连。
他这么说了一句之后,朱樟的脸色才稍微好了一点,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他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华神医,真的一点办法没有了吗?”
“圣上,微臣只能尽力。”
朱樟点点头,又与朱标一番安慰后,才终于离开。
有关太子朱标病重的消息,很快在金陵城传开了。
而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都在议论,当然,更多的人心里都是不舒服的。
“太子是个好人啊,可怎么就的病了?”
“谁说不是,太子体恤我们百姓,老天应该让他长命百岁的啊。”
“就是,就是,老天也太不公平了,我愿意用我的寿命,来换取太子的安康啊。”
“…………”
朱标这几年在民间的名声很好,很得民心,大家都特别的喜欢他,所以得知他生病后,大家都特别的痛心。
不过对于明国的一些官员,则开始考虑他们接下来的站队问题了。
朱标的病可能是治不好了,如果朱标死了,他们就得另外选择靠山才行,而选的靠山,必须有能力成为太子啊。
大家议论纷纷,金陵城的气氛突然变的有些压抑。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过着,转眼到了暮春。
暮春的金陵城,天气已经热的有点让人难以忍受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朱标的病情加重。
当天晚上,就突然离世了。
皇宫。
朱樟正在寝宫休息,一名宫人急匆匆跑了进来,紧接着扑通就跪了下去:“圣上……”
宫人喊了一声,朱樟顿时从床上坐了起来。
“怎么啦?”
“圣上,太子……薨了。”
听到朱标死了,朱樟顿时吐了一口鲜血出来。
“我儿,我儿……”
朱樟很痛,特别的痛,自己竟然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人间惨剧竟然发生在了他的身上,这让他难以接受。
这只怕是所有为人父母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吧。
可朱标就真的看到了。
他想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只有心痛,根本哭不出来。
可是,当他抬起脸的时候,眼泪又忍不住的从眼眶里面流了出来。
“摆驾,去……东宫。”
夜已经很深了,但朱樟还是要去一趟东宫,他要送自己儿子最后一程。
今夜有繁星满天,偶尔还会有一两颗流星划过天际,朱樟进入东宫之后,走的路都是有点蹒跚的,他能够走过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一直都在坚持。
朱标的寝宫之中,传来阵阵哭声,朱樟进去的时候,朱标的几个妃子和他的儿子朱允炆已经哭的不成样子。
“我儿……”
朱樟进去之后就忍不住喊了一声,而他这么喊了一声之后,朱允炆突然就扑到了他的怀里。
“皇爷爷,皇爷爷……”朱允炆才不过五六岁,此时哭的有些声嘶力竭,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怎么就突然不理他了,他很伤心,很伤心。
朱樟抱着朱允炆,那种心痛的感觉,再一次袭了过来。
东宫之内,一片悲鸣。
朱樟就这样陪着自己的儿子。
他除了痛心之外,还有些不能接受这件事情,因为朱标的死,会让他本来稳定的明国,生出一些变数来。
太子死了,接下来谁当太子合适?
为了太子之位,明国的几位皇子怕是要不停的争夺了吧,而一个国家一旦出现了这种事情,就肯定会动荡的。
太子朱标的死,又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太子啊,太子,你走的不是时候啊……”
而就在朱樟在东宫陪着朱标的时候,朱棣和朱权他们,也都已经得知了朱标死亡的消息。
朱棣听到朱标真的死了的时候,还是愣了一下的,他的心里突然有点不是滋味,到底是兄弟啊。
不过很快,他就又幽幽的说了一句:“太子啊,你终于死了。”
在皇权之争中,亲情从来都是很薄弱的,薄弱的可以让人忽略不计,在皇权至上的情况下,一切都是要为其让路的。
为了皇位,朱棣自然是不用顾念亲情的。
而如今,朱标死了,他就可以为接下来争夺太子之位,做一些准备了吧,朝中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只要太子的丧事结束,太子的事情,差不多就要提上议程来了。
朱棣这边想着的时候,朱权这里,也同样有这样的想法。
他是明国武力十分强悍的人,是众多皇子中最厉害的一个,在这样的乱世,他觉得自己作为天子才是最为合适的,就像唐国,唐煜不就是一个武力惊人的天子吗?
他们两个人太像了,唐煜可以成为天子,他自然也是可以的。“这个太子之位,一定是我的,我的……”
………………………………
第636章 朱樟问策
朱标作为太子,丧事办的并不隆重。
不是朱樟不想给他办的隆重,作为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他白发送黑发的儿子,朱樟甚至想以天子的礼数来为朱标办丧事。
只不过,朱标临终之前有交代,一切从简。
他就在这样的一个人,哪怕是死了,也不愿意让其他人,甚至是明国因此而劳民伤财。
他甚至不希望百姓因此而放弃娱乐。
毕竟,百姓也都有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就不让他们高兴,不让他们娶妻呢?
这在朱标看来是不公平的。
而朱樟,遵从了他的意思,真的一切从简了。
朱标的丧事结束之后,明国的一切都慢慢进入到了正轨当中。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初夏时节了。
初夏的金陵城很热,热的让人有点忍受不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这天早朝,有人站了出来。
“圣上,国不可一日无太子啊,为了我明国将来,还请圣上考虑一下,尽早册立太子。”
如今虽然已经不是诸国纷争的时代了,但华夏诸国还没有统一,若是没有太子的话,对一个国家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朱樟听到太子这个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