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唐当皇帝-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
朱樟听到太子这个词的时候,就不由得想起了朱标,心里难受的要死。
不过,不管他心里有多难受,官员的提议,他却又是必须考虑的,毕竟他们明国真的不能没有太子。
“诸位爱卿所言甚是,那么诸位觉得,皇室之中,何人可为太子啊?”
朱樟询问,朝中群臣顿时就兴奋起来。
“圣上,臣以为,朱棣有谋略,能打仗,能治国,可为太子。”
“圣上,臣也觉得朱棣王爷可以为太子。”
“是啊,按照长幼,也应该是朱棣王爷。”
“…………”
朱棣在朝中名望是有的,而且早已经安排蓄谋了许久,就等朱樟说出这么一番话,如今朱樟询问何人可为太子,那他的人自然是要像打鸡血一样的跳出来了。
一时间,朝堂之上,说朱棣适合当太子的呼声很高。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朱权的人也开始发力起来。
“圣上,臣觉得朱权王爷最为合适。”
“没错,朱权王爷那也是很会打仗啊,而且王爷武力惊人,在这样的乱世,王爷才能够确保我们明国的安危,甚至是一统天下。”
“没错,没错,王爷最为合适……”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整个大殿顿时热闹的有点不成样子,只是他们这样说着,倒是谁也说不服谁,就是朱樟这里,也有点为难。
最后只能宣布退朝,改日再议。
对于这种情况,朱棣和朱权都是清楚的,他们并不着急,因为很显然,他们着急也没有用,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能够段时间内解决的。
接下来,他们两个人之间,肯定还是要不断的博弈,才能够分出胜负来吧?
而朱棣,已经开始寻找朱权的一些问题了,只要到时候把这些问题给抛出来,让他的父皇觉得朱权不可用,那他自然就是太子。
这注定是一场战斗。
而就在朱权和朱棣两个人这样认为的时候,刘伯温却是被朱樟给叫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有点热。
“圣上,叫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樟道:“刘爱卿啊,今天有人提议立太子,朱棣和朱权两个人都不错,朕实在是有点难以取舍,对于此,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圣上,立储一事,臣只怕不好插嘴吧。”
朱樟道:“朕是信任你的,你有什么就说,不必多虑。”见此,刘伯温才点点头,道:“朱棣王爷,可以说是圣上几个皇子里面,能力最大的,他能治国,也能打仗,相对来说要更为全面一点,朱权王爷,武力惊人,是我们明国不可多多的猛将,也算是很会打仗
的,如果非得从他们两个人之中选一个的话,不管选谁,对我们明国来说,都是一种灾难。”
听到这话,朱樟眉头微微一凝,道:“灾难,此话怎讲?”刘伯温道:“这两位王爷,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若是立了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势必心里不舒服吧,他们若是不舒服,难免会有矛盾,一旦起了矛盾争端,可就给了其他国家可趁之机了,就算没有起,只要他
们有一个不肯齐心协力为我明国,那我明国还能阻挡住敌人的进攻吗?”
如今的朱棣和朱权,可以说是手里掌握着很多兵马的,他们若是不能够齐心协力,那他们明国被唐国灭掉,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朱樟是个聪明人,他自然很快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而事情,也的确就如刘伯温说的那样,自己的这两个儿子,必须齐心协力才行啊。
“刘爱卿,要按照你这样说,他们谁都不能立了,可他们不立,朕的皇子之中,可还有谁能立吗,其他人怕是无法服众啊。”
自己的儿子当中,就朱棣和朱权能立最大,不立能立大的,却立能立小的,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朱樟觉得刘伯温虽然分析的有道理,但却没能解决问题。
而此时的刘伯温却是笑了笑:“圣上,两位皇子不能立,但您有一个皇孙,却是可以立的。”
“你是说……朱允炆?”
朱樟愣了一下,他倒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孙儿,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孙儿,不过他的年龄太小,而且太子都是从皇子里面挑选的,他还真没有想过朱允炆。
不过,刘伯温这么一提醒后,他倒是觉得这是个主意,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朱标若是登基,他肯定也是太子啊,如此的话,朱允炆就是被立为太子,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而且,朱允炆虽然年龄不大,但他的存在,却不会让朱棣和朱权两个人分出异心来啊,因为他们会觉得朱允炆当太子对他们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他们还有机会。
那个时候,他们还是会齐心协力保住明国的。
而,只要再给朱允炆几年时间,等他长大了,却也可以慢慢的控制实权啊。等那个时候,朱棣和朱权再有其他想法,也晚了。
………………………………
第637章 出意外
金陵城。
因为朱标的离世,太子之争显得愈演愈烈起来。
就连民间的百姓,也都开始讨论起这件事情来。
“你们说,谁能够成为太子?”
“我说啊,朱棣王爷可能成为太子,你们想啊,朱棣能文能武,厉害的很呢,是圣上几个皇子里面最全能的,你们说他不当太子谁当太子?”
“不不,我倒觉得朱权王爷可能成为太子,朱权王爷武力惊人,在我们整个明国,都没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你说这样的人,在这样的乱世,岂不是最适合当太子?”
“没错,没错,我也觉得朱权王爷最适合当太子,他跟唐国的唐煜很像啊,那唐煜也是武力惊人,如果我们有这样以为勇猛的王爷当太子的话,那我们明国说不定也会像唐国一样强大的?”
“不,不,治理国家可不能全靠蛮力,朱棣王爷最为合适。”
“…………”
百姓议论纷纷,但他们的议论虽然也在金陵城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对于朝堂上的情况,却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就算他们在民间的威望很高,但谁能够当上太子,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实力的。
更何况,他们两个人在民间的威望其实是差不多的。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不管是朱棣还是朱权,都在寻找可以成为太子的契机,而除了寻找契机之外,他们也在寻找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对方的毛病。
毛病包括很多,但足够产生影响的,则是那种可以定罪的事情。
朱棣在府上等消息,等他的探子打听到的消息。
很快,他的探子就回来了。
“王爷,我们打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朱棣点点头,问道:“什么有用的消息?”
“我们打听到,朱权曾经虐杀过几名百姓,除此之外,他还侵占过大量百姓的土地……”探子把他们打听到的一些朱权不好的事情跟朱棣说了一下,朱棣听完之后,嘴角就露出了一丝冷笑,道:“这些罪名,虽然不足以要朱权的性命,但让他再也竞争不了太子之位,却是一点问题没有的,明天
早朝,让我们的人弹劾朱权。”
只要有人弹劾了朱权,让他的父亲知道朱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候选人,那他自然也就成为不了太子了。
朱棣这样吩咐下去后,他的人立马就开始联络他们在朝中的人了。
而他相信,朝中依附于他的那些人,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是会不遗余力的为他办事的,毕竟,他们现在用力了,等朱棣成为了太子,他们自然就能够跟着水涨船高,得到他们想要的好处。
而因为他们不够用力导致朱棣没能成为太子,那他们的下场怕也不会很妙。
如今,这些人跟朱棣是站在统一战线上的,他们拥有相同的利益,那么,为了这个相同的利益,他们就需要为朱棣竭尽全力的做事。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次日早朝,群臣在大殿上商讨事情。
很快,他们就有讨论到了立太子的事情上。
“圣上,应该立朱棣为太子啊。”
“圣上,应该立朱权为太子才行。”
“…………”
双方很快在朝堂上就吵了起来,而紧接着,他们就开始揭短起来。
“圣上,朱权曾经杀过几个无辜百姓,像他这样的人,怎么配当太子?”“没错,这样的人若是当了太子,那就是暴君啊,他以后肯定会肆意杀人的,还有,朱权侵占了大量百姓的土地,导致这些百姓没有土地耕种,日子过的十分不堪,似这般不体谅百姓的人,若是当了太子,
那我明国的百姓,恐怕就要遭殃了吧?”
“圣上,见微知著啊,朱权有这样的行径,实在是不利于当太子的。”
“…………”
朱棣的人不停的揭发朱权曾经做过的一些很不好的事情,相对来说,朱权做的事情还是真不少,所以这些情况出现之后,朝中的不少官员立马就怼起了朱权。
“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啊,朱权竟然做过这些事情,这样的人当了天子,只怕是我明国之祸……”
“圣上,绝对不能让朱权当太子……”
大家这样说着,朱权站在大殿之上,眼眸微凝,他没有想到朱棣竟然找到了他这么多的丑陋事情,这些事情如今曝光了,只怕他想要当太子就不容易了吧。
不过,他很快就又露出了一丝冷笑。
朱棣想要通过这些事情来毁掉他,也没有那么容易。
朱权神色微微一动,很快,朝中的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圣上,朱棣王爷也曾经杀过不少无辜百姓。”
“圣上,朱棣王爷侵吞过国库的库银……”
朱棣作为一个王爷,而且还是一个极其有野心的王爷,那么他肯定也是做过一些非法之事的,一个人想成大事,肯定是要做这些事情的。
哪怕朱樟自己,也肯定做过这些事情。
如今,朱权的人把朱棣做过的一些事情给暴露了出来,朱棣的情况也变的不妙起来。
两个人的情况都不妙,那他们都还有机会争夺太子之位。
双方在大殿上你来我往的斗争着,谁也不肯收手,一时间,两个人爆料的彼此的事情,已经多的有点骇人听闻了。
朱樟的脸色很难看,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清清白白的,但如今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让他觉得很不爽。
自己的儿子啊,竟然是这样的人。
不过,他还是让自己保持了冷静。
如今的这种情况,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就在双方仍旧这样嘀嘀咕咕的说着的时候,朱樟摆了摆手,道:“好了,立谁为太子,朕意已决。”
听到这话,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樟,他们想知道朱樟要立谁为太子。而此时的朱樟,在稍微顿了一下之后,便开口说道:“太子去世,但太子仍旧有子嗣,朕准备里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
第638章 水军成
“太子去世,但太子仍旧有子嗣,朕准备里皇长孙朱允炆为太子。”
朱樟的这句话出口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相互张望,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如今朱樟还活着,就算立太子也应该是立皇子啊,他为何要立自己的孙子?
这完全不附和常理啊。
那个做皇帝的,不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这种情况,百官都有点难以接受。
而朱棣和朱权两个人,则完全傻眼了。
他们两个人觉得,如果只能有一个太子的话,肯定是从他们两个人中选啊,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朱樟竟然要立自己的孙子为太子。
这算什么事吗?
两个人眼眉凝着,心里都有点不舒服。
事情的发展,有点让他们意外。
不过很快,他们就开始发动自己的人反对起来。
“圣上,这绝对不行啊,您有这么多皇子,怎么能立孙子为太子呢?”
“是啊,这不符合规矩啊,这是很不好的情况,对我明国不利。”
“还请圣上三思,切莫冲动行事啊。”
“圣上,此举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
不管是朱棣的人,还是朱权的人,现在都开始反对朱樟的这个行为,不过,他们虽然说的很多,朱樟却是摇了摇头,十分坚定的说道:“朕意已决,不会更改。”
朱樟十分的坚定,朝中群臣虽然仍旧再说,却仍旧无法改变什么。
而且,朝中的一些人,也是支持这件事情的,如此,事情也就闹的有点僵持。
退朝之后,朱棣十分的气愤。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父皇……父皇为何要立朱允炆为太子?”
朱棣很不开心,而在他的旁边,无机和尚却是神色平静,作为朱棣的谋士,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他。
或者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的心神产生波动。
“王爷,立朱允炆为太子,对明国来说的确是一件好事,圣上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对的。”
“那对本王呢?”朱棣的眼眸凝着,似乎十分的失落。
“对王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对本王来说是好事?”朱棣有点不解,自己没有成为太子,这怎么就对自己来说是好事了?无机和尚点点头,道:“对王爷来说的确是好事,因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你与朱权继续争斗下去,谁都成为不了太子,如此,倒不如缓一缓再说,等找到机会可以一下子弄死朱权后,再争夺太子之位,朱
允炆的年纪太小了,他不足以成为明国的太子,王爷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等待而已。”
无机和尚把情况跟朱棣说了一番,朱棣听完之后就陷入了沉思,不过他并没有沉思太久,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以今天的情况来看,他和朱权只怕都让他们的父皇很不满意吧,在这的情况下,他们想要成为太子,也无法服众,而且他跟朱权半斤八两,这样一直争斗下去也不是办法。
倒不如养精蓄锐,静待时机。
明白之后,朱棣也就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既然父皇这般坚持,那就暂且隐忍吧,本王,又不是没有隐忍过。”
朱棣选择隐忍,朱权回去之后,跟自己的谋士一番商议,也选择隐忍。
如此,朱允炆也就顺利的成为了明国的太子。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长安城更是如此。
不过相比较下,长安城的百姓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舒服一些。
因为现如今的长安城有很多可以解暑的东西,比如说可以用硝石制冰,然后制作一些冰棒出来,让人吃了解渴等等。
能够想夏天制冰,这就让长安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而就在这个时候,有关明国的一些情况,也都陆陆续续的传了过来。
“圣上,明国太子朱标死了,不过朱樟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了朱允炆这个皇长孙为太子…………”
这些消息在大殿上被人说了出来,唐煜听到这个之后,倒不觉得意外。
朱樟的两个儿子,实力都差不多,要在他们两个人之间选一个,实在是很难的,不管选谁,都会让他们明国陷入一种动荡不安当中。
如此,虽然立皇长孙有点不合情理,但对于明国的稳定来说,却是最好的。
唐煜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并没有说什么。
而这个时候,韩信又站了出来:“圣上,五万水军已经全部训练完成,我们唐国,也大概有一百艘巨型船只,两百艘中型船只。”
唐国的船只不少了,水军的数量也不少,再配备上他们有的那些兵器,也是一支十分强悍的兵马了。
韩信说完这些之后,唐国大殿之上,立马就喧嚣起来。
“圣上,我唐国水军已成,臣以为,我们差不多可以对明国用兵了。”
“没错,若是再这样等下去,明国也会慢慢的强大起来,那个时候想要灭掉他们,可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及时出兵啊。”
“圣上,臣也觉得,要赶快对明国出兵才行,灭了明国,我们唐国的版图就更大了一些。”
“…………”
唐国的臣子信心是十足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水军训练的差不多了,那要灭掉明国,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群臣想要对明国出兵,而相比较下,徐茂公等人也觉得,他们的时机成熟了,水军既然成了,自然是要对明国出兵的,不然怕是要夜长梦多。
唐煜这边,稍微思虑了一番,他要权衡一下双方的实力,还要考虑一下其他的因素,如果有把握的话,那这场灭国之战自然是可以打的。
这样思虑过后,唐煜点了点头:“诸位爱卿说的不错,我们唐国,的确需要对明国出兵了。”
唐煜开口,群臣顿时欣喜不已,因为他们又可以打仗了,只要打仗,他们统一华夏的目标,就会更近一步啊。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张良却是站了出来:“圣上,打仗可以的,但还是要运谋一番才行的。”
………………………………
第639章 连宋灭明
“圣上,打仗可以的,但还是要运谋一番才行的。”
张良说出这句话后,朝中群臣并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
的确,他们唐国很强大,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
但就算他们再强大,想要灭掉明国,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好好运谋一番的话,想要成功真的很不容易。
“圣上,张大人所言甚是,要灭明国,绝非说说这么简单,我们必须有一个十分完美的计划和步骤才行。”
“不错,不错,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步骤和计划。”
“…………”
大家都表示他们的确需要运谋一番,唐煜坐在上面,沉思了片刻,片刻之后点了点头:“诸位爱卿言之有理,那么在诸位看来,我唐国要灭明国的话,应该如何运谋一番?”
唐煜询问,群臣相互张望,紧接着大家就议论开来。
“我觉得应该这样……”
“不,我觉得应该这样,明国十分强大,我们必须徐徐渐进才行……”
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但也只是他们小声的在下面嘀咕,真正觉得自己的办法不错的,敢站出来说的,却没有几个。而就在这个时候,张良站了出来:“圣上,明国的实力不弱,只凭我唐国要灭掉他们是十分不容易的,就算能够灭掉他们,也必定让我唐国折损严重,那个时候,其他国家怕是要趁虚而入了,所以,臣的意
见,我们不妨联合宋国,灭掉明国,这样,要灭掉明国就容易很多,就算周国参战,我唐国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灭国之战,现如今肯定都是要借助其他国家的,除非唐国强大到可以很轻易的就灭掉其他国家,不然,不借助其他国家就想灭掉明国,基本上是自损八百的战术。
张良这样说完,徐茂公等人也都纷纷的站了出来。
“圣上,张大人言之有理,若能联合宋国灭明,那情况对我们来说自然是好的,只是,就怕宋国不肯出手啊。”
徐茂公这话说完,众人愣了一下,他们有点奇怪,明国和周国刚刚欺负完宋国,如今他们要联手灭掉明国,宋国应该很高兴才对,为何不肯出手?
而大家在愣了一下之后,朝中的一些聪明人就慢慢的明白怎么回事了。
如果明国被灭了,华夏诸国的这种稳定局面肯定会被打破,唐国会进一步的强大,那个时候,宋国的处境会变的更加危险吧、
如今这样的平衡局面,才有可能是宋国想要的,所以,为了保住宋国,宋国可能不会协助他们唐国灭明。
不过,徐茂公这样说完,诸葛孔明就站了出来:“非也,非也,宋国肯定会出兵灭明的。”
听到诸葛孔明这话,众人又都表示不解起来,为何诸葛孔明这般肯定,宋国一定会出兵灭掉明国。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诸葛孔明,诸葛孔明浅笑,道:“很简单,因为宋国的君主宋元朗有野心,一个有野心的人,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的,他们不会故步自封,他们会利用一切可以扩张的办法来扩张的,那
宋元朗面对灭掉明国的诱惑,他绝对不会拒绝。”
如果宋国的君主贪图享乐,偏安一隅,那宋国有可能真的不会帮唐国灭掉明国,但那宋元朗也是一代枭雄,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英雄人物。
像他这样的人,自然是不甘于现如今安稳的现状的,所以有可能的话,他是一定要对明国动手的。
哪怕他知道灭掉明国之后,稳定的局面会消失,但他在所不惜。
英雄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大家顿时明白了诸葛孔明的意思吗,而且他们在明白之后,也都觉得诸葛孔明说的好有道理,宋国肯定会跟他们唐国联手,然后灭掉明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