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唐当皇帝-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国都城。

    周武媚很快得知了他们周国退兵的消息。

    “什么,唐煜赶回去后,直接倾尽全力与我周国一战?”

    听到消息后,周武媚有点生气,三个国家围攻长安城,结果唐煜就只攻打他们周国,显然是想逼他们周国退兵啊。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周国想要保存实力,最好的办法自然也是退兵。

    所以,对于他们周国大将退兵的事情,周武媚并没有责怪,不管是谁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选择退兵的。

    金国和吐蕃什么情况?“回圣上话,他们并没有立马离开,不过几天之后,唐军弄出了一个叫什么轰天雷的东西,直接把他们两国的二十万兵马给炸的人仰马翻,很快他们也就退了去,现在,唐国正在收服失地,他们的轰天雷很

    厉害,我们基本上挡不住他们收服城池的步伐。”

    一名官员把情况跟周武媚说了一下,周武媚听完之后又是一震。

    “什么,唐国竟然又有了更加厉害的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本来,周武媚觉得唐国的陌刀队已经很厉害了,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唐国竟然又弄出了轰天雷这种东西,虽然没有见过,但能够以十万的兵马打的金国和吐蕃二十万兵马仓皇逃窜,便可知这种东西有多

    么的厉害了。

    周国大殿突然安静了下来,本来以为经过这一战之后,唐国的实力会被削弱很多,但现在看来,唐国的实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强大了。

    大家都有点不安,他们得罪了唐国,而且得罪的很厉害,如果唐国接下来要灭国的话,会不会选择他们周国?

    唐国肯定是会选择他们周国的,问题是,会不会第一个选择他们周国。

    不安,不安,大家都有点不安,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许久之后,周武媚才终于开口。

    “我周国的大象军团,训练的怎么样了?”

    如今,想要与唐军对抗,就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大象军团了。

    “回圣上话,大象军团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

    听到大象军团训练的差不多了,周武媚这才点了点头,道:“好,既然训练的差不多了,那接下来我们就不用太过惧怕唐军,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陌刀队和轰天雷厉害,还是我们周国的大象军团厉害。”

    大象军团可以说是他们周国的秘密武器,这个东西在,让周武媚的心多少安定了一些,让他对接下来他们周国可能遇到的一些麻烦有了一定的信心。

    周国这边,人心惶惶。

    而整个唐国大地,李靖、徐茂公以及韩信他们,带着各自的兵马,开始收服着被金国、周国以及吐蕃掠夺的土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便把所有他们唐国曾经失去的土地给夺了回来。

    速度之快,令人咂舌。而就在他们收服失地的时候,长安城这边,唐煜已经再次集结了十万新兵,不过,这十万新兵要训练之后,才能用。
………………………………

第691章 旱灾

    韩信和徐茂公他们把所有失地都收服回来的时候,已经临近盛夏了。

    长安城的天气热的厉害,已经一连十几天不曾下雨。

    长安城外的庄稼更是因为干旱而不得生长。

    这天早朝,有官员把这件事情给提了出来。

    “圣上,长安城外大旱,朝廷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才行啊。”

    这个官员说出来后,紧跟着就有其他官员跳了出来。

    “圣上,若大旱不能解决,今年我们唐国的粮食收入必将减少,虽然不至于影响到什么,但我们想要再发动战争的话,恐怕就不行了。”

    “是啊圣上,旱灾必须解决,臣议题在天坛求雨。”

    “臣也提议在天坛求雨……”

    不少官员都建议求雨,这是他们一惯用的手段,但凡发生了一些天灾**,都要求雨。

    不过,唐煜并不认为求雨有用。

    在很多时候,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战胜那些天灾才行的。

    唐煜不觉得求雨有用,但面对群臣的议论,他还是点了点头:“好,命人在天坛求雨。”

    求雨是没有什么用,但用来安抚一下人心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面对慌乱着急的百姓,朝廷求雨能够让他们的心里多一些希望。

    面子工程是要做的,但唐煜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求雨上面。

    他这样说完求雨的事情后,就又说道:“除了求雨之外,朕还弄了一个水车出来,派人大量制造,然后把周围的水引入到田间里去,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可确保今年的丰收。”

    水车这个时候也是有的,不过唐煜的水车更为先进一点,可以借助风力,自动的旋转,如此的话,可以节省人力,而且可以不停歇的运作,如此,长安城外的那些田地,才可以很顺利的进行灌溉。

    唐煜把水车交给了工部,工部按照设计图开始进行大量制造。

    这样制造好之后,便立马投入到了使用当中。

    水车开始运作,开始浇灌长安城外的庄稼。

    求雨的人也是有的,不过长安城的天气仍旧大旱,并不见有雨要下来。

    一连一个月,长安都没有雨,不过在这一个月里,水车的使用,倒也缓解了许多旱情,很多百姓的庄稼都得到了救助,长势还是很不错的。

    而就在一个月后,长安城上空突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便下起哗啦啦的大雨来。

    大雨倾盆而下。

    长安城的百姓盼雨已经盼了许久,如今终于下雨了,他们都兴奋的从家里跑了出来。

    大雨,大风,吹的众人浑身都是舒爽的。

    “好雨,好雨啊。”

    “这场雨来的太好了,太好了。”

    “我觉得,圣上的水车才是起到了大作用,不然我们的庄稼怎么能等到大雨来呢?”

    “不错,不错,圣上的水车的确很厉害,让我们的庄稼缓解了旱情,才让我们的庄稼有机会等到大雨来啊。”

    “圣上万岁……”

    “圣上万岁……”

    百姓高呼,兴奋,而这个时候,皇宫里面,唐煜正与群臣商讨事情。

    “诸位爱卿,虽然现如今下雨了,但一直这样靠天吃饭,可不是个办法,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老百姓一直都是靠天吃饭的,不过这样的话,太不稳定了,不稳定对于唐国来说就容易出现乱子。

    如果可以让老百姓的庄稼不缺水,那很多事情自然也就会好办许多。唐煜询问,群臣相互张望,这个时候,袁天罡站了出来,道:“圣上,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我们可以开凿一个大运河,这样的话,一旦出现旱情,只需要开闸放水就行了,水多的时候,还可以蓄水

    ,如此,可保我大唐的庄稼永远不缺水,也不会遭到涝灾。”

    袁天罡在这方面是有研究的,他说出开凿运河之后,朝中不少官员都很感兴趣。

    “袁天师,你说要开凿运河,不知道是怎么开凿?”

    “是啊,从那里开始,又到那里结束,又如何开呢?”

    “就是,就是……”

    大家询问,唐煜也好奇的问了一句:“袁爱卿,说说你的设想吧。”

    开凿运河不是一件小事情,有时候经济压力就不好解决,所以袁天罡虽然提出了开凿运河的想法,但具体情况,他还必须了解一下才行。面对这种情况,袁天罡也不犹豫,直接就说了起来:“圣上,如今华夏有五大水系,分别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如今,除了钱塘江不在我们唐国手里外,其余四个水系都有经过我们唐国,我

    们如果想要解决水患亦或者是干旱的问题,可以把这五个水系全部打通,这样南水北调,北水南调,可确保水源不会枯竭,如此有旱灾的话,我们也不用怕了。”

    袁天罡这样说完,众人不由得都有点咂舌。

    “袁天师真是好气魄啊,竟然想把五大水系全部打通,你可知道打通这五大水系需要多少年,需要多少钱财?”

    “呵呵,袁天师的设想不错,可惜不能实行啊。”

    “没错,没错,钱塘江在宋国境内,我们想要打通,也不容易吧?”

    “费钱费力还费人,若真打通,我整个唐国都会被耗空的,不可行,不可行啊。”

    “…………”

    朝中群臣本来是很好奇的,可是一听袁天罡的设想之后,都表示反对起来,因为这个运河若是开凿的话,太过劳民伤财了,而他们唐国虽然富饶,只怕还支撑不起这么大的一个工程。

    群臣这样反对着的时候,唐煜也吸了一口冷气,因为他很快发现,袁天罡说的这个运河,正是他前世所在空间的那个京杭大运河啊,而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开凿。

    为了开凿京杭大运河,隋炀帝可以说是十分的劳民伤财,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只能揭竿而起,亡了隋朝。

    他唐国若是这样做的话,会不会重蹈上个时空的覆辙?这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唐煜的眼眉微微一凝。
………………………………

第692章 为之

    朝中反对之声不绝。

    不管怎么说,开凿大运河对唐国的压力太大了。

    他们现如今还没能一统天下,如此就想要开凿运河,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他们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和经济基础后,才能够做这件事情,而且就算要做,也不能太过着急。

    袁天罡提出的建议不错,但不可行。

    群臣议论纷纷,而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唐煜。

    这件事情他们做或者不做,他们说了不算,一切都要看唐煜的想法。唐煜眼眉凝着,思虑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道:“诸位爱卿,朕知道开凿运河,劳民伤财,但在朕看来,运河的开凿,利在千秋万代,利在百姓,该做还是要做的,不过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的来,五年

    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反正总有开凿成功的,这件事情,就交给袁天罡去做吧,不过做之前,给朕一个计划书,朕觉得可行之后,你再着手安排。”

    思来想去,唐煜还是决定做这件事情,因为运河的开凿,对他们唐国来说真的是有百利的,哪怕为了这百利,这件事情就值得他去做。

    前世的隋朝因为太过急功近利,导致百姓苦不堪言,那他就放慢速度嘛,这件事情慢慢的来,如此对百姓没有太大的影响,事成之后对他们唐国又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呢?

    群臣相互张望,随即,便见魏征站了出来,道:“圣上,此举万万不可为之啊,此举劳民伤财,我唐国会因此一蹶不振啊,还请圣上三思。”

    魏征作为言官,看到不平事就是要站出来说的,而一般他站出来之后,唐煜对于他说的事情都会考虑一下。

    不过,这件事情,唐煜却是有点铁了心要做的。

    “魏爱卿,你的意思朕明白,你放心,朕不会劳民伤财的,这件事情朕会慢慢的来,等袁爱卿把计划弄出来后大家看一下,那个时候,你们觉得不行了,再反对不迟,现在嘛,事情就这样决定了。”

    唐煜很直接,也很坚决,魏征见此,也只能无奈退去。

    这件事情这样决定之后,袁天罡便下去做自己的计划,他要计划一下如何开凿,还要计划一下需要多少人力和武力,以及需要多少年才可以开凿完成。

    而袁天罡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韩信以及李靖已经开始训练唐国新招募的那些兵马了。

    这些兵马实力都不弱,他们只是缺少一些实战的经验而已,韩信和李靖要把他们训练的能够上战场杀敌才行。

    而不管是韩信还是李靖,都是绝对的名将,他们训练兵马的实力很强,所以唐煜把兵马交给他们来训练,他也是十分放心的。

    时间慢慢,转眼已经是夏末时节。

    这个时候,袁天罡才终于把开凿运河的计划给做出来。

    这天早朝,袁天罡把自己的计划给拿了出来。“圣上,臣估计,开凿运河,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这也还是用上火药的前提下,火药可以开山,比我们人工开山要块多了,不然至少需要十年,至于人力嘛,需要五十万百姓,不过,这五十万百姓不用一下子征集,只是让百姓服劳役的话,最后用上的人数是这么多,同时干的话,可能也就十万百姓,一年一换,五年刚好五十万,人力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物力耗费的就有点多了,我唐国如果还要灭掉

    其他国家的话,只怕物力有点支撑不上。”

    唐国已经很富饶了,朝廷的库房里面也十分的充裕,但打仗足够,要想再开凿运河,那就不够了,不仅不够,甚至可以说差太多了。

    袁天罡把他的计划这样说了一下,群臣听完之后,觉得五年时间不算长,需要的人力也还不算多,不过财物不够,他们也是一点办法没有。

    “圣上,既然财力不够,那这开凿运河的事情,就再缓缓吧,等我们灭掉其他国家之后,再行开凿运河,也是不迟。”

    见财力不够,魏征再一次的站了出来,而这一次,他觉得事情应该就这样算了,毕竟没有钱,他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他知道,现在的唐煜最想做的,是灭掉其他国家,一统华夏,而不是先开凿运河。

    如此的话,在钱财只能做一样的情况下,甚至有一样就算做也不够的情况下,唐煜只能选择放弃开凿运河。不过,就在魏征这样说完之后,唐煜却是摇摇头:“这件事情虽然有点难办,但朕还是有办法解决的,袁爱卿所谓的财力不够,说的是我唐国朝廷的财力不够,但不要忘记了,我唐国很多的商人百姓,那可

    是很有钱的。”

    这话出口,朝堂之上顿时喧嚣一片,紧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圣上,万万不可,百姓的钱财是百姓的钱财,我们怎么能随便用呢?”

    “是啊圣上,您可是千古明君,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而功亏一篑啊。”

    “请圣上三思,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做。”

    “不错,不错,不能打百姓钱财的主意。”

    “………………”

    朝廷的钱财很多,但跟整个大唐百姓所拥有的钱财相比,朝廷有的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如果一个百姓捐赠一些钱出来,就足以完成运河的开凿了。

    但百官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他们坚决不同意唐煜这样做。

    百官的反应还是很激烈的,这是唐煜没有料到的,但听到百官所说的那些话后,他就多少明白这些官员的意思了,很显然,这些官员误会他了。

    这些官员一定以为他是要从百姓手里征收赋税,而后用来开凿运河,而从百姓手中增加赋税的征收,自然也加剧了百姓的压力,这对百姓来说,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劳民伤财。

    但他唐煜,怎么会从普通百姓手里征收赋税,以图用这些赋税来开凿运河呢?

    “诸位爱卿,你们误会朕了,朕没有要征收赋税的意思啊。”

    “那圣上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就误会圣上了?”
………………………………

第693章 天使投资

    群臣质疑。

    唐煜如果不是要通过赋税的增收来增加钱财,那他还有其他办法从百姓手里弄来足够多的钱财,然后好来开凿运河吗?

    他们不相信,他们不觉得唐煜有正常的办法让百姓把钱给掏出来。

    所以大家现在都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望着唐煜,他们想知道唐煜到底是几个意思。唐煜见此,道:“运河开凿之后,是要用来进行运输的,船只过往,都是可以收路费的嘛,就是一些港口码头,那也是很重要的地方,告诉整个唐国的百姓,只要有人出钱支持运河的开凿,等运河开凿之后

    ,十年之内,他们都可以通过征收过路费来弥补损失,甚至,朕可以允许他们拥有码头。”

    唐煜的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后世的天使投资。

    有人有一个好的点子,可以赚钱,但他又没有足够的本金,但这个点子真的可以赚钱,那就去找投资人,让有钱人出钱投资这个行业,等这个行业赚钱之后,就给投资人分红。

    那些有钱人可以出钱来支持运河的开凿,而等运河开凿之后投入使用,他们就可以通过收过路费啊,开设码头什么的来回本了。

    再不行,就算是朝廷借了他们的钱,等事情过后,朝廷慢慢连本带息的还他们嘛。

    唐煜并不需要征收赋税,就能够完成这件事情。

    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说出来后,唐煜望着群臣问道:“尔等觉得朕的这个主意如何?”

    话罢,朝堂之上顿时又喧哗起来。

    “圣上的主意真是好啊,这样一来,朝廷不用自己出钱,就解决了问题。”“就是,就是,运河开凿之后,船帆来往肯定频繁,不管是拉货的,还是运人的,那都肯定多很多啊,只要征收过路费,不用多久,那些掏钱的人就能够把本给收回来,十年之后收不回来,朝廷就赔他们钱

    嘛。”

    “不错,不错,而且运河开凿成功之后,贸易往来很多,那个时候码头港口都是赚钱的好去处,把这些好处给那些掏钱的人,我想他们一定会很积极的掏钱的。”

    “圣上真是好主意啊,这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只要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圣上这里根本就不是问题啊。”

    “那可不……”

    朝中官员对于唐煜的这个主意都很赞成,甚至连刚才表示反对的魏征都觉得这个主意简直是绝了。

    有了这个办法,还愁没有开凿运河的钱吗?

    大家络绎不绝的说着,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平站了出来,道:“圣上,运河开凿,是要把五大水系链接在一起的,其中钱塘江在宋国境内,我们要连接钱塘江的话,只怕不容易吧。”

    五大水系开通之后,唐军要如宋国,直接走水路就行了,而且毫无任何阻拦,宋国不是笨蛋,怎么可能同意打通五大水系。

    陈平把这个说出来后,朝中群臣顿时一愣,他们之前想的很好,钱财解决了,问题就不多了,但现在陈平这么一说,他们觉得问题还是有很多的。

    钱塘江不好连接啊,宋国是根本不会允许他们打通钱塘江的。

    “圣上,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宋国肯定不会同意的、”

    “圣上,要我说啊,宋国不同意,那我们就先把在我们唐国境内的几大水系打通,这样的话也需要几年时间,等需要打通钱塘江的时候,我们说不定就把宋国给灭了。”

    “极是,极是,我看这样真的可行,几年之内,我们还灭不掉宋国吗?钱塘江就再等等嘛。”

    “…………”

    虽然宋国的钱塘江不好打通,但朝中的不少人都觉得这个无关紧要,他们可以先打通唐国内的那几大水系,然后再解决钱塘江。不过,就在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陈平却是摇了摇头:“打通钱塘江,势在必行啊,第一,若是打通钱塘江,我们唐国要灭宋国的话,就会顺利很多,直接走水路,可以说是兵贵神速,我们可以快速的赶到宋国,再有就是,运河一旦开凿,便要全部打通,万一我们没能在开凿钱塘江的时候灭掉宋国,那么运河的开凿就会出现问题,到时候有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涝灾,这会让很多百姓受苦的,所以要打通的

    话,就必须全部打通。”

    打通钱塘江对他们唐国来说有利,而且打通显得很有必要,陈平这样说完之后,群臣相互张望,面露难色。

    “圣上,可钱塘江肯定不好打通啊,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圣上,这事不好办。”

    “太不好办了。”

    “…………”

    大家纷纷叫苦,唐煜也觉得事情有点难办,可他好像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那钱塘江在宋国境内,开凿不开凿,宋国说了算。

    “圣上,要不我们直接出兵灭了宋国吧,这样的话,岂不是就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了?”

    一名官员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在他看来,他们唐国既然早晚都是要攻打宋国的,那何不现在直接就攻打宋国?

    不过,这个官员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很快就有其他人表示反对。

    “为了一条运河,就这样贸然攻打宋国,实在不妥。”

    “不错,不错,打仗是要讲谋略的,我们现在还不是与宋国决裂的时候,如此怎么能先攻打宋国呢?”

    “就是,就是,我们要集中兵力先灭掉金国才行,宋国要再等等。”

    “…………”

    唐国现如今练兵,最想要解决的,就是灭掉金国,而并非宋国,而且现如今的局面,攻打宋国的确并非最佳时机,所以提议灭掉宋国是不行的。

    只是,大家虽然都知道灭掉宋国不行,可面对开凿运河这个问题,又都犯难起来。

    “圣上,要不这运河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