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崇祯末年-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三桂也知道李自成就在对面那支队伍中,所以积极性就更加高了,想想要是能亲手抓住李自成那将是多么大的功劳啊,到时就是光宗耀祖了。
有了目标后,吴三桂带着部队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去,不过他们对于周围的其它农民军完全不顾,他们就一直朝着李自成所在的那支队伍冲过去。李自成他们也发现了吴三桂他们的行动,这次聚集在李自成身边的都是跟随他好几年的老兵,也都是李自成的亲兵部队,他们看到吴三桂他们冲了过来后,就犹如高手见高手一样兴奋,双方最精锐的部队就这样开始拼杀了起来。
在双方的拼杀过程中,一方是毫无顾及地冲杀着,而另一方则是要一边应付凶狠的拼杀,一边要保护着自己主帅后撤,所以高下立马就凸现了出来,在吴三桂的凶猛进攻中,李自成的亲兵渐渐抵挡不住了,于是这些亲兵只好一边应付吴三桂的攻击,一边护着李自成缓缓后退。
西安城下,李自成的农民军突围行动仍然在继续着,双方一个要想着冲破包围圈逃出去,另一方则想把城里冲出来的人全部歼灭,就这样双方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努力着。而在西安城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在拥有百万人规模的战争本身很少见,更何况在西安城下这片不大的区域里,在这里到处都是人群,到处都是兵器碰撞的声音,到处都是爆炸声,到处都是喝叫声,同时到处都是尸体,在这里无时不刻都有人永远倒在了这片土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也有受了伤倒在地上呻吟的而剩余的那些没有受伤的仍然拿着武器为了各自的目的而进行激烈的拼搏着。
在这片战场上最引人瞩目的也许就是现在吴三桂他们跟李自成亲兵之间的战争了,这是一场强者跟强者之间的战争,双方均是精锐中的精锐,对撞起来那场面就可想而知了。
今天是吴三桂最痛快的一天,在他带着精锐追上李自成后,虽然李自成的亲兵非常的强悍,也造成了自己方巨大的损失,可是吴三桂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抓住了李自成。想想也是,李自成是什么人呀,那可是国内最大农民军造反的头子,以前朝廷为了消灭他派出了多少的兵力,耗费了多少的钱粮,可结果是仍然没能消灭他,反倒让他发展壮大成今天的规模,其地盘拥有了一个省之多,军队人数拥有上百万。对于这样的人物,假如被自己亲手捉住了的话,那将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啊,不但可以得到丰富的奖赏,就是以后在其它兄弟面前也特有面子。所以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吴三桂心里能不痛快吗?此时他狠不得马上把李自成拉下马来。
可是想归想,要想抓住李自成也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虽然现在他们在逃命,可是他身边聚集了大批精锐的亲兵,这些亲兵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大,都是有着多年战争经验的老兵,除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方面不如自己方外,其素质丝毫不输于吴三桂带领的精锐。
看到李自成想逃跑,此时吴三桂已经把李自成看成自己最大的目标,以后的荣耀全靠他了,所以哪能这么容易放他走,于是吴三桂带着兄弟紧紧地跟了上去。在双方的追逐中,不断有李自成的亲兵被追上而斩于马下,毕竟现在吴三桂他们占有更多有利的条件,此时李自成身边的亲兵也越来越少了,而吴三桂则离他们越来越近了。
吴三桂就在快上追上李自成的时候,随着慢慢地蚕食他周围的亲兵,现在李自成也出现在他的眼线中。这个时候吴三桂骑在战马上张弓搭箭对准逃跑的李自成猛地一用力,一枝箭闪电般朝李自成飞了过去。
今天却是李自成最郁闷的一天,本来他想呆在西安城里利用高大的城墙来坚守,没想到明军潜了进来一把火把自己的军用粮食烧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了粮食,李自成也无法再在西安城里呆下去了,于是只好决定放弃西安突围出去,到时候再想办法打回来,这也是他的一贯作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可是没想到还是低估了明军的实力,自己虽然带领着全军突围,可是面对明军强大的实力仍然很难突围出去,大部分部队都被明军给阻挡住了。自己带领着的精锐亲兵好不容易突破明军的包围圈的时候,一股实力丝毫不弱于自己亲兵部队的精锐明军缠了上来。面对明军的追击,虽然自己的亲兵拼命拦截,可是仍然有大批的亲兵牺牲了。看着身边的人数越来越少,此时李自成第一次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前途来了,现在自己能够顺利地逃回去吗?即使自己能够逃回去了,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眼前的这支明军实力太强大了,在平阳硬是靠着比自己少许多的队伍消灭了自己整整五十万大军,而现在又迫使自己从西安仓皇而逃。明朝有了这样的军队,自己如何才能打败他们呢,自己何时才能回来?就在自己快要成功的时候,为什么偏偏出现了王枫这样的人物?
就在李自成在那里懊恼的时候,突然耳边传来尖锐的风声,仿佛是什么东西划破空气朝自己奔了过来。百忙中李自成急忙回头查看的时候,正好看到一枝利箭朝自己面门飞奔而来,这个时候李自成仿佛已经被吓傻了,一动不动地在那里忘记了躲闪,实际上他已经没有任何时间躲闪。就在李自成一楞的时刻,那枝利箭仿佛越来越大,最后李自成突然觉得自己脑门一疼,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李自成的亲兵在护卫着李自成拼命地逃跑,突然从明军中射出一枝利箭,然后李自成突然从马上坠了下来。所有的事都是在这一刻发生的,突然得让大家都没时间反应过来,知道李自成魁梧的身躯重重地摔在地上的时候,大家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此时大家心里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彻底完了,大顺完了!这个时候反应过来的农民军急忙停了下来就地抵挡吴三桂他们的进攻,而剩下的几个则忙着去查看李自成的伤势,可是由于吴三桂的那一箭正好射中李自成的面门,此时李自成哪还有命在。主帅已死,这些亲兵心里也开始空荡荡的了,他们只有在那里机械地抵挡着吴三桂他们的进攻。
吴三桂也没料着自己居然一箭就把李自成给射下马了,走了狗屎运的吴三桂一股作气冲上去把李自成的亲兵消灭后,就上前把李自成的人头割了下来飞奔而去了。
随着李自成中箭身亡,本来还在那里抵挡的农民军再也没有信心抵抗下去了,面对明军的堵截他们左冲右冲始终无法突围出去,反倒牺牲了大批的人员,最后连自己主帅也身亡了,这些士兵就放弃了抵抗选择投降了。
西安之战随着李自成中箭身亡后,其它农民军本身在突围没有成功的情况下,纷纷丧失掉了所有的信心,于是大家就不再抵抗了,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至此,西安之战终于结束了。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大获全胜,歼灭了西安城里所有的农民军。具初步统计,杀死杀伤农民军达到十万,而俘虏农民军达到了四十几万,缴获金银珠宝无数,可以说李自成这几年来辛辛苦苦收集的家当全部便宜王枫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农民军首领李自成也没能逃脱出去,随着李自成一起身亡的还有大顺农民军的几乎所有高级将领,这就意味着大顺政权已经土崩瓦解了,他们不再会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了。
随后,王枫不顾自己军队连续作战的辛苦,开始兵分几路开始去收复以前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的地方。这个时候那些农民军已经是群龙无首了,在王枫的部队攻击下,他们纷纷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就地投降,很少有坚决抵抗的。最后,在大家发扬着不怕辛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下,河南,甘肃也纷纷被王枫给收复了。
到这个时候,王枫实际控制的底盘又扩大了很多倍,现在王枫在中原控制的地盘包括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甘肃五省全部了,通过整顿各地的兵马和收编以前农民军俘虏,现在王枫手里实际控制的兵力达到了上百万。
从这个时候起,王枫在国内面对的敌人就只有张献忠一个了。再说张献忠在武昌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后,又率部南下湖南,以二十万重兵攻占了岳州,随后攻占了重镇长沙。后来张献忠又北上,在嘉鱼今湖北境内沿江一带埋伏部队,大败左良玉的精锐部队,使“良玉军,遂不振”。张献忠又在沿途收降官军,编为新附营,军容较前更盛。这时,张献忠控制了湖南全部,及湖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随着张献忠的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在当地招募兵员,收编被自己打败的明军部队,以及后面由于李自成败后,他有部分农民军不愿意投降明军的也纷纷逃了过去加入到张献忠的农民军中,这个时候张献忠已经拥有了一百多万的兵力,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军事力量。
自从王枫收复了原来被李自成占领的那些地方后,现在王枫控制的地盘已经开始跟张献忠控制的地盘相接了。不过这个时候双方谁也没有急于发动战争:对于张献忠来说,王枫的明军无疑是非常强大的,虽然他们刚打败了李自成现在实力可能受损,但是现在也不宜去招惹他们,而且通过传来的消息看出王枫的部队在这次战争中损失不是特别的大,对于李自成的实力张献忠可是非常清楚的,他也知道李自成的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最后照样不是被王枫的明军给收拾了,虽然现在张献忠拥有了广袤的地盘和一百万大军,可是对于跟王枫的部队决战他还是心里没底的。所以现在张献忠在一直忙于训练部队,一边加强了对边关的防守,为了防止明军突然的进攻,张献忠不再忙于去扩大地盘了,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巢武昌,并把主力部队也调集了回来,打算依靠武昌来防止王枫的进攻。
王枫打败李自成后也没有急于马上进攻张献忠,现在王枫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现在跟李自成的仗刚打完,将士都非常疲惫了需要段时间来修养,而那些俘虏的农民军也需要时间来安排,另外刚收复回来的那些城池也需要时间来巩固和消化。特别是刚从农民军手里收复过来的地方包括西安城,这些地方都无一刚经历过战争,所以要忙的事情非常的多,什么修葺被战争破坏的城墙和房舍啊,还有就是要安排好当地因为战争而失去家园的灾民啊什么的。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
王枫一边加紧训练部队,一边派人去稳定刚收复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刚从农民军手里收复过来的,原先的官吏不是被杀就是投降了,王枫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委派地方的官员。除了这些外,王枫还要忙着从其它地方调集粮食过来派发给各地的灾民。
所以这段时间是王枫最忙的时候,一下子接收了三个省的烂摊子,这些地方因为战争早就破烂不堪了,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肯定得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现在王枫觉得自己的人手严重不足了,自己手上虽然有很多的将领,可是他们的只是擅长打仗,而且大多数都没什么文化,根本没能力治理一方。朝廷除了委任了各地的主要官员外,其它官员还得靠王枫自己来解决。
为了弥补地方官员的不足,王枫于是在各地下令贴出通告来招贤纳士。通告一出,立刻受到广大书生的热烈欢迎。想想也是,如果不是这次刚巧朝廷缺人的话,这些书生来说哪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做官,而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于是大家都纷纷前去报名,当然其中也不乏抱着发挥自己抱负的人,也有不少是为了升官发财的。
王枫深知选拔官员的重要性,虽然平时非常的忙,在选拔的时候王枫还是亲自到场一个个地面试。等把合适的人员挑选出来后,王枫又想到了后世的党校,在后世中凡是要去地方当官的都要经过党校的培训,而在王枫的地盘上又不希望出现那些昏官贪官,于是王枫认为在他们上任之前有必要给他们好好地培训下,得利用自己后世的一些知识来给他们讲讲一些治理地方的知识和一些纪律。于是王枫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亲自给他们培训了一些业务知识,之后王枫才把他们派出去就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对于现在刚从李自成手里收回来的河南,陕西等地方的后续工作已经完成,在王枫派出的官员高效治理来,这些地方的动乱基本上已经结束,各地都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在王枫调集其它地方粮食到这些刚经历过战争的地方后,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家园和口粮的灾民也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同时王枫对于部队的整理也一直没有停下来过,除了以前老部队加强了训练外,对于这些新收编的农民军和新招募的新兵也加强了训练,现在他们虽然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达到老部队的水平,但是这些人都是经过挑选出来的身强力壮的人员,本身素质都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强训练也初步达到了标准,至少他们比以前农民军的时候好多了,可以说完全可以上战场了。
现在后方已经稳定下来了,没有了后顾之忧后的王枫就开始准备着进攻中原最后一支农民军张献忠了。随着李自成白给消灭后,稍有点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得出张献忠已经是秋天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李自成作为当时中原最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当时拥有了一百多万的兵力,而且还拥有两个多省的地盘,就是这样的实力,可是在王枫的攻击下仍然是一下字就土崩瓦解了。张献忠跟李自成相比,不管是在兵力还是地盘上都比李自成要弱很多,所以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张献忠被王枫消灭是迟早的事了。
为了能够一举消灭中原的最后一支农民军力量,王枫除了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外,还派出人员联络了四川总兵秦良玉,福建总兵郑芝龙,以及江浙一代的几个总兵如黄德得功,左良玉,柳良佐,刘清泽,高杰等,准备四面合围在湖广的张献忠,然后集中力量一举消灭这最后一支农民武装。这个时候张献忠处于四面包围中,要想逃也几乎无地可逃,四面都有精兵包围着,在北面还有王枫的几十万精锐在那里虎视耽耽的,而且现在王枫的部队离他老巢武昌最近,只要一逃走马上王枫的精锐就会尾随过来。
自从打败了李自成后,王枫的实力不但没有减弱,反倒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对于消灭张献忠王枫相信是非常容易的事了。况且现在王枫还出面安排了王枫的其它地方部队一起联合行动,现在哪还有不胜利的道理?
就在王枫信心勃勃地准备进攻张献忠的时候,突然从京城传来一个消息打乱了王枫的计划,崇祯病危!得到这个消息后,王枫一下子傻眼了,就在这关键头怎么就出现了这样的事呢?对于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王枫来说,王枫也知道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现在崇祯应该是马上就要在煤山上吊自杀了,可是自从王枫穿越过来后,由于他的出现明明使历史发生了改变嘛,消灭了李自成。
虽然历史轨迹发生了改变,可是崇祯的命运为什么还没有改变呢?而且历史上崇祯上吊前没得过重病的嘛,怎么到了现在却突然病危呢?难道这是上天注定了崇祯是这样的命运?注定他要在这个时候崩驾?虽然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红旗下的现代人来说,王枫一直不相信命运这种东西,可是眼前的事却无一不透露出诡异,一个明明因为自己的穿越过来而改变了历史的皇帝,却没能被改变命运,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李自成进京逼得上吊自杀,而是病死。
对于命运的说法还不是王枫所关注的,现在王枫最关注的还是因为崇祯的病危所带来的影响。据前来传递消息的人说,崇祯是几天前就开始生病的,当时他正在批阅奏章,突然毫无症状地倒在了地上,旁边的太监急忙叫来太医进行紧急抢救,虽然没有当场死了,可是由于昏迷了一直没能醒过来。
如果换成一般人病危或许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可是崇祯毕竟不是一般人,他可是整个大明朝的皇帝啊,是天下之主,他这么一昏迷过去,整个朝廷就开始乱套了。不过幸好北方的建虏已经被打败了,李自成已经被消灭了,张献忠也已经被包围起来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即使这样,崇祯的病危也引起了整个天下的关注,一般人是担心崇祯能否苏醒过来,假如不苏醒过来的话谁来当这个皇帝。而那些朝中大臣则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大家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这个事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皇室子弟包括各地藩王乘机活动活动想着自己是否有机会继承这个皇位,至于辽东的建虏和中原的张献忠肯定是在筹划利用这次机会。这就是典型的古代君主集权的特征,作为集权的皇帝一人病危,牵动了整个天下。
发生了这样的事,王枫虽然前面已经指定好了围剿张献忠的作战计划,可是作为朝廷的重臣,现在王枫也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按道理来说王枫作为五省总督,其只要任务是剿灭中原的农民军叛乱,这个时候他完全可以不顾这件事专心来攻打张献忠。可是王枫有有自己的小算盘,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件事,王枫也得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考虑,反正现在张献忠已经被包围在湖广一带,短时间内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而这次京城才是唯一的机会。王枫穿越来到明朝后,特别是现在成为了朝廷重臣后,他也有了权力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只要有了权力,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些事情。这次崇祯病危的事,王枫当然也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作为朝廷的重臣,手握天下最强最精锐兵力的将军,王枫当然也希望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的权力更上一层楼哦。
就在王枫准备进攻张献忠的时候,突然接到崇祯病危的消息,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让王枫放弃了已经制定好的作战计划,此时第一要务就是回到京城去。目前根据传来的情况来看崇祯虽然没有崩驾,可是现在一直在那里昏迷不醒的,谁知道他是否可以恢复过来,或者他是否马上就会崩驾,所以现在京城的情况非常的复杂,估计这个时候朝中的各派势力已经在那里开始明争暗斗了吧?虽然现在回京会推迟围剿张献忠的时间,但是张献忠现在被包围了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而且王枫以为一个稳定的朝廷比什么都重要,作为朝廷的重臣,作为大明的驸马,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定得回去稳定大局,况且王枫出来已经大半年时间了,跟家里的几个娇妻有好久没见面了,还可以趁此机会回去跟家里的妻子团聚团聚。
但是王枫也知道现在朝中局势的复杂性,什么东林党,宦官党,外戚党等等错综复杂,王枫现在虽然贵为五省总督,但是他一直在外面领兵打仗,很少时间呆在京城跟各方势力打交道。而且王枫还知道朝廷中各方势力斗争得非常的厉害,平时崇祯在位的时候就这样,别说现在崇祯已经昏迷了,估计这个时候已经闹翻天了吧?
如果任由这么乱下去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来,而凭资历或者官职王枫即使回去了也是无法把这个局势稳定下来的,所以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依靠武力,利用王枫手里强大的武力来震慑大家才行。
按道理来说武将私自带兵回京是不允许的,但是现在崇祯不是昏迷了嘛,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了,如果这个时候王枫不带部队回去的话,估计在这个变故中捞不到多少好处了,所以现在只好利用自己的优势依靠武力来获取好处了。
于是除了留下部分兵力继续监视张献忠外,王枫亲自带着十万精锐部队班师回朝了。在回师的路上,各地官员也殷勤地接待了大家,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看出了因为崇祯的昏迷将使朝廷有大变,这就意味着有人得势有人倒霉,王枫作为天下最有实力的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是得势的那种,所以大家都争着来巴结他了。
来到北京城下后,对于王枫的这十万精锐部队的到来当然引起了朝中的震动和恐慌,大家都吃不准王枫回来的目的。于是在王枫带领着部队来到城下的时候,整个京城如临大敌般戒严了,整个城门关得死死的,守城的士兵也严阵以待地在城上做好了准备。
看到此情景,王枫当然知道如果自己要把部队全部带进城是不可能的了,除非强攻京城才可以进去了。当然王枫不会去强攻京城,除非他疯了,北京城作为天下的心脏防守非常的严密,城墙而非常的高大,王枫又只带了十万部队,此时强攻不一定拿得下,再说现在要强攻京城那无疑是要造反了,王枫没有想过要造反,自然也不会去强攻京城了哦。
不过王枫也没有把这十万部队带进京城的想法,他只是想依靠这十万部队来震慑各方势力而已,所以进不今年北京城也不重要了。于是王枫便让部队驻扎在京城郊外,只带着随身侍卫这才进入北京城。
进入北京城后,王枫没有马上去皇宫看望崇祯,离别大半年现在王枫最想见的就是家里的几个妻子,另外王枫还想着先回家把情况打听清楚了才可以应付目前的变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