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截教之火灵门徒-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源诞生天道,天道孕育人道。
火灵真火份属先天,但这仅仅代表它诞生的时间更早,威力也大。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与这人道火丝毫不相干。先天真火大道也有无数条不同的道路,只要悟透了,那就是得道。
此刻刘衽悟出的就是先天真火大道中的人道功德火,此道沾染了人族之灵性,主生机。
陆压也算是先天真火大道,但他的火焰表现得更为宏大,也不知他悟的是哪一条道。
火灵圣母的火焰变现为爆裂,但她未得法门,还不曾寻获自身所属。
罗宣也修的是人间功德火,但他是以本体后天燧火为根基,虽然不比火灵真火威力强大,但更具生机。再加上他身居火德星君之位,得以广布人间功德,所以修为起来十分迅速。这也是他一个普通二代弟子得以封为火部正神的原因。
斗部主征伐,须得**力掌控,金灵圣母为通天教主嫡传弟子,所以胜任;
雷部主天罚,须得公正无私刚正不阿,所以雷部由闻太师掌控。
天道定数大抵如此。
但一个人具备某种品质,就会获得某种机缘。所以修行之人要勤修自身,才会有福源加身。
――――――――――――――――――――――――――――――――――――――――――――――
刘衽这里正沉浸在大道之中,却不知道他此番动作惊动了一位仇家。
此人正是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杨戬是也!
杨戬本是执行公务正好在这地府之中,忽然心念一动,也开了天眼四处观察。
此时正是刘衽天眼大开遍查三界之时,这天眼本来就是杨戬的,又距离如此之近,别人感觉不到可杨戬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异常之处。此时天眼一开,立马就发现了刘衽的所在。
我未曾向你寻仇,你倒好送上门来。杨戬主意已定,直奔六道而去,见到刘衽正在入定毫无防备。于是杨戬悄悄祭起一块金砖,向刘衽狠狠地打去!
刘衽此时毫无防备,那转轮也只能护得他不被轮回之力吸引,而无法护得他周全,所以这一下偷袭,直接把刘衽打落转轮,掉到那轮回之中去了!
杨戬做完这一下,看四下无人脚下抹油溜走了。
果然因果循环,你害他身陨上榜,他让你堕入轮回,一啄一饮,报应不爽!
………………………………
第三十五章 阐教兴又生枝节 孔宣出大劫再起
武王伐纣之后,各路皇亲国戚,诸侯功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分封。
其中阐教弟子功劳最大,但大劫已过,仙道中人大都不愿再沾惹红尘,纷纷挂印而去。
姜子牙因为此生仙缘不厚,所以留下来安享人间富贵。武王也没有亏待他,把这劳苦功高的丞相封到疆域最为广袤、土地最为肥沃的齐地。姜子牙在齐地建国立邦,一直享受人间富贵活到寿数殆尽。
但元始天尊派门人弟子来助周伐纣,不是就为了打仗的。
一是为了帮十二金仙挣脱杀劫,二也是为了弘扬教义。
此时大战已毕大治来临,正是推行教化之时。元始天尊早就命姜子牙把阐教教义偷偷地暗藏在治国理政之中,教授于周王室。
其中有一人,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名叫姬旦,因其封地在周,又是公爵,所以又称周公旦。这周公旦十分聪慧,又对姜子牙夹杂阐教教义的治国之法非常赞同。姜子牙见他是有缘之人,就向他传授了阐教的教义思想。
武王原本把大小事务摊派给群臣处理。但分封之后,大多数能臣要往封地就封,只有周公旦因为血缘关系被留下来辅政。特别是姜子牙到封地就封之后,周公旦就更受倚重了。
这周公旦也是个能臣,大周刚刚建立,千头万绪的事情都被他打理地井井有条。大周在武王和其一众兄弟的帮助下,隐隐已经有了兴盛的影子。
但可惜天不假年,也许是伐纣大业耗干了武王的精力,没过几年武王就殡天了。临死之前命周公旦辅助幼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守护大周社稷。
彼时各镇诸侯十分骁勇,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正是主弱臣强之时,情况十分危急。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很快就有管叔、蔡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散布谣言,起兵作乱。幸亏周公旦先下手为强,联合姜子牙还有召公很快就讨灭了叛军。
虽然算是有惊无险,但这确实说明了问题。此时人们还没有很明确的道德可言,所作所为都是由着内心的**来。
周公旦考虑了很久,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结合阐教的教义,立出一套规矩。
截教讲究有教无类、勇猛精进,而阐教则讲究的是尊卑有别,上下有分,替天行道。
所以周公旦制礼作乐,“礼”讲究的是“尊尊”,“乐”意味着“亲亲”,所谓的礼乐之道就是建立阶级、尊卑。在朝有君臣贵贱之分,在家有父子嫡庶之别,这样定下一层一层的阶级,把整个纷乱的社会严格地划分清楚,定下行为规范,使得整个大周很快就变得政通人和。
周公旦又强调君权神授,所以周王就是天子,天子要做的事情就是替天行道,不可违抗。
如此一来,大周这才算是安定下来。而阐教的教义也随着大周大治之世的开启,而逐渐地深入人心。
这才是阐教最大的胜利,教义能广传天下,对一个教派而言就是最大的威风。
但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愿?
随着周王室控制力的下降,各地诸侯也逐渐强大,随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依孔子的话来说,此时正是“礼崩乐坏”的时候。各地诸侯随意地践踏周公旦定下的礼乐之道,僭越者比比皆是。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百花齐放,正是人族智慧之光迸发的时代。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了。
――――――――――――――――――――――――――――――――――――――――
昆仑山上,有一人正潜心悟道。忽然心念一动,自言自语道:“圣人有命,时机至矣。”
当下一卷道袍,瞬间消失在原地。若有人看到,定然会惊呼:“大罗金仙!”
这人下一刻就出现在了玉虚宫中,拜倒在地参拜元始天尊:“孔宣拜见圣人!”
不错,这人就是原本的金鸡岭总兵,西方的孔雀明王――孔宣!
说起这孔宣,也是天地间一位了不起的豪杰之士。
孔宣本是上古凤母的长子,天资横溢,根性极佳。
上古之时,龙凤二族全都因为应劫而衰败。从那以后,龙凤二族的后人,无不为了复兴当年族群的威风而奔波奋斗。
但唯有这孔宣,与众不同。
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他心里明白,龙凤二族不可复兴,无论如何努力,天道早有定数,龙凤二族早就失去了角逐天下的资格。与其苦苦挣扎,不如早作打算。
他早就是大罗金仙的境界,但多年来勤修苦练依然不得寸进。他明白再坐死关,也是无用,不如出去寻找机缘,或许能有所突破。
于是,他花了无数年的时间,走遍了三界各处,但始终都没有发现突破境界的机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人族,发现这人族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天生道体,聪慧非常。留心观察之下,他惊讶地发现,这天道气机竟然在围绕着这小小人族运转!
毫无疑问,这人族是未来天地的主角,而且气运之强,甚至不会发生像龙凤巫妖一样被代替的可能性。因为六位圣人能成就圣位都与这人族息息相关,有这六位圣人看护,怎么可能会出现灭族之祸?
发现这个秘密以后,孔宣开始隐居在人族之中,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仔细体悟其中蕴含的天道气机。
直到那一日,当孔宣化身为金鸡岭总兵,西周大军打上门来之时。
一方面,既是孔宣骨子里的骄傲作祟,另一方面,也是天机牵引之下,因缘际会所致。孔宣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与阐教众弟子正面对抗。
一番大战之后,竟无一合之敌!
这孔宣强悍如斯!五色神光一出,无人可解!
最后惊动了准提圣人亲至。饶是以圣人之尊,准提擒下孔宣也着实费了一番手脚。
孔宣被带到西方之后,被准提圣人下了许多禁制,半点都不能违抗准提圣人的命令。
孔宣思量着,与其白费力气挣扎,不如表现地听话一点还能有机会脱逃,所以就做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准提圣人见他听话,也没有太大的防备,更何况孔宣现在全身都是圣人的禁制呢!
谁能想到,孔宣如此决绝,为了脱离控制,甚至不惜抛弃多年的孔雀肉身,借诛仙剑斩断禁制,以元神之体脱逃!
准提要出手阻止之时,又被元始天尊拦住,之后孔宣就一直以元神之身在昆仑山修行,静候时机。
他那孔雀肉身,当初被老子圣人收去。多宝入佛之时,被圣人炼成明王化身送入佛门,算是了却了他与佛门的因果;如今他在这玉虚宫中日夜听取玉清大道,正是元始天尊要他去做一件大事!
“孔宣,你的时机到了!人道之劫已至,你这便投入人道,传我阐教教义,完成劫数!”
“遵命!”
元始天尊点点头,将他投入六道轮回之中的人道,投胎转世去了!
封神大劫刚刚结束没有多久,但那是天道之劫;而接下来的人道之劫,确是人族之事,须得人族之人才能参与,才能决定人族的未来!
………………………………
第三十六章 百家齐出旺人道 泥沙俱下藏阴谋
当初周公旦之亲弟伯禽被分封在鲁地,从此建立了鲁国。所以鲁国算起来乃是姬姓宗邦,是众诸侯国之中的望国。周公的礼乐之道,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继承和保存。
这一年正是鲁襄公在位之时,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年过六旬还未有子嗣,这在重视血脉延续的鲁国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叔梁纥十分着急,听人说尼山山神十分灵验,就挑了个良辰吉日,带着妻子到山神庙中拈香祷告,祈求能早生贵子。
当夜,两人见天色已晚,就在这山上凑合过了一晚。
谁料到这一天晚上,妻子颜氏梦见一团五彩祥云,裹着一个婴儿投到她的怀中。
颜氏伸手想接住婴儿,结果扑了个空,猛地就醒了过来。
那时的人认为梦是一种预兆,所以不敢轻视。颜氏把梦境对叔梁纥一说,叔梁纥大感惊异。
这叔梁纥也是宋国贵族之后,当初因战乱才逃至鲁国定居。他家学甚深,见识也极广,对解梦之事也有一点点了解。
叔梁纥听她完完整整地叙述了一遍,心下断定这是一个吉兆。叔梁纥夫妇回去之后,命人好生照顾妻子。果然没过多久,请来的大夫就发现妻子已经身怀六甲。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这孩子出生以后命途多舛。幼年时就丧父,一辈子四处奔波颠沛流离。但他仍然意志坚定地坚持周游列国来传播自己的思想。虽然一辈子不得志,但他教授出来的门人弟子将他的思想发扬光大,成为立国之中的一大学说。
此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被后世之人尊成为圣。
他的思想主要以仁,礼为主。
仁者从人从二,礼者上下有别。
孔丘一生致力于克己复礼,希望重新再光大周公创立的那套礼法。
阐教的教义在他手上得到了二次传播,甚至发展地更加深远,并且流传万世,成就了人间影响最大的一家――儒家!
与此同时,无当圣母也传下教义,一方面以相互敬爱,自立自强为主要教义,但又不愿意多惹是非,强调非攻、兼爱。
另一方面不愿弟子门人弟子入朝为官,与那阐教争雄,所以不曾派亲传弟子下去,只是挑了一个出身农家的凡夫俗子,传下教义,自称为墨家。
老子只派一尊化身传下黄老学说,既不大肆收徒,也不任意传教。甚至现身指点了孔宣一番,但也是点到而至,依然一副云淡风轻置身事外的模样。
再说那三皇五帝自得道之后,向来不参与纷争。女娲娘娘赐下火云洞,作为上古诸贤隐居之所,诸圣在其中静修不问世事。
但此时正是人族的一大盛事,理应有所作为。所以女娲娘娘传下旨意,命上古诸圣各自整理学说,将其一并传入人间。因此又有农家阴阳家五行家等三教九流,在世间广为流传。
还有人间这一世诞生的俊杰,如鬼谷子、孙武子等人自学成才,也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自成一派。
一时之间人族竟纷纷饶饶,无数学派在人间大放光彩,互相诘难,又相互吸收。洪荒纪年以来,从未有一个时间段,如此密集地产生道理学说。
与此同时,北俱芦洲之上,云中子等人正在地下的一处溶洞之中,三人依阵势而立,双手不断变换法诀,口中颂唱着无名的咒语,声音几乎低不可闻。
一道五彩光芒在三人中间不断闪烁放光,无数黑气如同无数条墨色的蛟龙在这道五彩光芒之上,不断的缠绕、撕咬。仿佛要把这道光芒撕裂扯碎。
五彩光芒苦苦挣扎,但始终难以解脱。
云中子等三人双手发出金色法力,仿佛蛛丝一般,牢牢的缠着那黑色的力量,试图将它一点一点的从五色光芒上剥离开来。
在这一过程中,五彩光芒闪烁不定,忽明忽暗。这样的举动似乎对它也伤害极大。
眼看着这黑漆就要被彻底的剥离开来,三人的额头都已经沁出汗珠。
双手开始无法控制地轻微抖动,显然已经是到了极限。
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黑气猛地黑光大盛,瞬间脱离了三人的控制。重新又死死的包裹在五彩光芒上,这次比原本更加地紧密,包得密不透风。
三人受惯性影响都向后倒退了一步,饶是仙人之体,也被汗水已经打湿了后背,呼呼地喘着粗气。
“主上,这怨气太厉害了。合你我三人之力,依旧没办法剥离。”那干瘦的黑袍老者车子嘶哑的嗓音问道。
原本就干瘪的声音,在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施法以后,变得更难听了。
云中子皱着眉头,显然他也没有想到这怨气如此难以对付。
“我还有一法。只是不好见人,恐怕一不小心会走漏了风声。”
说罢,云中子从袖中取出一个红葫芦,模样小巧古朴,看似简单但内藏玄机。
云中子把葫芦塞子拔开,暗施咒语,从葫芦中吹出一阵暗红色的云雾,把那五彩光芒和黑气一并卷起,复又回到了葫芦中。
那黑气刚才是如何地嚣张,如今卷入葫芦中被治得服服帖帖,安分了许多。
“主上,你有这法宝何不早拿出来,累得我和老鬼累死累活好几天。”干瘦老者嘎嘎地笑了两下,“你说是吧,老鬼?”
他朝旁边的大个子黑袍人一抬下巴示意,那大个子只是默然不语,无动于衷。
“嘁,傻大个。”干瘪老者自讨无趣,发了个牢骚。
“哼。我如何做,不需你来说三道四。”
“是是!”干瘪老者讪讪一笑。
“你们两人,继续藏身在这北俱芦洲,我另有要事交于你二人。不得轻易露面。”
云中子指了指上面:“上面的几位看似不理事,但心思深沉。况且你二人与他们都有着深仇大恨,一旦露面,结局就是有死无生!”
干瘪老者缩了缩脖子,与大个子黑袍一起跪下,口中称是,不敢有违。
云中子见两人听话,点了点头,嘱咐了一件事,让他二人在这荒芜之地继续潜伏。
这世道如此热闹,怎么能少了我云中子的份?
刘衽堕入人道,这六道通道中浑浑噩噩,全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其中耗费了多少时光。
一身修为化为乌有,肉身消散,只剩下一团火焰包裹着一干事物在这空间里游荡。
突然有一天,一道引力将其拉扯出来。刘衽根本无法抗拒,甚至还来不及反应,就在原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于此同时,在凡间邹地,有一个夫人正在家中忙活,忽然天边飘来一朵红云,火烧火燎,将大半片天空映得变了颜色。
邹地的百姓纷纷出门看这异象,大家议论纷纷,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朵红云飘到妇人家前,化作一道红光,投入了妇人的腹中!
………………………………
第三十七章 十月怀胎麒麟儿 两众对峙恩仇家
自从那一日红云降临的异象出现之后,没过不久夫人孟就怀上了身孕。
孟书生知道之后,欣喜若狂。尽管家境不是十分富裕,孟书生还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妻子。自己在外面多打几份短工多赚钱,希望将来能更好地供养妻儿。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不知不觉间,十个月已经过去。
这一日,孟夫人正在家中静坐。忽然感到一阵腹痛。孟夫人心知,是这肚中的孩子马上就要降生。急忙唤回孟书生,让他准备生产的一应事宜。
与此同时,太华山云霄洞中。
原本那广成子乃是元始天尊门下首徒,阐教一应事物由他执掌。但广成子不幸身死上榜,被拖在天庭之上,无法再履行职责。因此赤精子作为二徒弟,被元始天尊委以重任,在圣人不出的时代,由他代为掌管阐教。
这赤精子与广成子情分极好,原本广成子掌权的时候,就多有帮衬。他本身又心思通透,所以做起事情来也不会显得生疏,阐教的一切还算是运转正常。
封神大战之后,阐教十二金星分崩离析,偌大的教派变得十分冷清。
如果说慈航道人等五人是奉师命加入佛教还算是情有可原。但广成子意外上榜,黄龙真人恼羞成怒叛逃出教,玉鼎真人为弟子报仇出了意外不见了踪影,这三件事就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了。
但偏偏这三件事,都与刘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叫赤精子如何不恨他?
今日孟家临盆之际,赤精子正在洞中打坐。他双目紧闭,盘腿坐在蒲团上,看似专心致志,但不时摆动的拂尘出卖了他内心真实的波动。
当发现孟夫人要生产之时,他猛地睁开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阴沉的笑意。
“诸位师弟,时机至矣,正是要算清因果之时!”
“善!”
太乙真人,道行天尊,道德真君,灵宝法师正坐在他下首,面色激动。赤精子看着这仅存的几位师弟,想想当初同进同退的十二金仙,不免有些伤感。
太乙真人颇有智计,开口说道:“诸位师兄弟,你我不好大张旗鼓地前去报仇,免得被有心人发现,告知截教中人,坏了我们的好事。只需一人前往,假称要收徒,将此子顺利带走。之后如何炮制,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赤精子等人一听大喜,令道行天尊一人前往,众人远远观望,以防有变。
那道行天尊得了命令,架起云头往邹地飞去,径直落在孟家上空。
孟书生正忙的焦头烂额,忽然见到有人来访,本是不喜。但见这人仙风道骨,又有法术,也不好怠慢,连忙出来迎接。
“不知道长在哪座仙山修行?驾临陋室有何贵干?”
那道行天尊做足了世外高人的派头,一甩拂尘,捋须笑道:“贫道乃是元始圣人门下,道行天尊是也。今日特地为你夫人腹中孩儿前来。贫道掐指一算,得知这腹中的孩儿与贫道有缘,特来一见。”
梦书生大惊失色,此时虽然离封神大战已经过去数百年,但仙神之事依然广为流传。
特别是这元始天尊,别的不说,那姜太公便是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孟书生一听,自己的孩子居然还有仙缘,可能会与那老太公同门,顿时喜形于色,后悔刚才没有以礼相待。
“道长还请进来稍作歇息,我那孩儿还未出世,还要劳烦道长保他们母子平安。”
说着就把道行天尊往家里引。
“这是自然。”道行天尊见事情顺利,心想做戏就要做全套,就想顺水推舟往里面走。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脑后一阵破空声,道行天尊回头一看,一条碗口粗的大铁棒劈头打下来!
道行天尊大叫一声:“不好!”
幸好那边远远观望的赤精子没有松懈。毕竟封神之战中他对这打闷棍的手法印象深刻,虽然没有预兆,但他还是下意识做好了防备。
果然这边棍影一现,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祭出水火锋,将镔铁棍的势头阻了一阻。
就这一下,就足够道行天尊躲开这偷袭。
赤精子等人显出身形,看向那阴暗处。
“果然是你!袁洪!”
赤精子对着帮凶印象也很深刻,就是这猴子,封神之战中一直伴随刘衽左右,处处与阐教作对。
“赤精子!我早就知道会有人来搞鬼!没想到是你!”
那边袁洪等人也不藏着了,飞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