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截教之火灵门徒-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成子也好,杨戬也罢,身在劫中由不得他。但这身后百姓,却是你同胞族人,你于心何忍?”

    那火焰道人,沉思许久,跪地流泪:“杀我师,我杀之害我教,我杀之,问心无愧!唯独这身后人族,我出自其中,又无半分回报,反倒牵连其受苦受难,这是我一时意气用事,犯下的错。”

    玄衣道人点点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如今便退去吧。日后自然有机会,让你重头来过。”

    画面渐渐模糊,孟轲隐隐觉得这其中隐藏着与自己有重大联系的事情,想拼命想看清这两人的模样,却怎么也看不清!

    “先生!先生!”

    孟轲甩了甩头,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张粗糙的大方脸。

    “主上!先生醒了!”

    那人一见孟轲睁开双眼,立刻喜笑颜开,递上了一个装水的葫芦,给孟轲饮用。

    孟轲缓缓地抬起上半身身子,依然还是有些昏昏沉沉的,喝了几口递过来的水才感觉好了一些。举目四望,发现此时已经是白天,而自己正坐在行进中的马车上。

    “孟先生,你醒了,感觉如何?”

    汪敷停下马车,命大家停下来稍作休息。他自己凑到近前来,一脸关心地看着孟轲。

    “在下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还有些迷糊。汪大夫,昨晚的刺客如何了?”

    “昨晚的刺客,除了那两名道行有炼气化神的仙道中人逃脱,其他的都被当场击毙。”

    孟轲抬头看看大家,发现人数少了不少,看来昨天晚上的战况确实是惨烈。

    “汪大夫,昨天晚上袭击的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说道这里,汪敷就一脸的气愤:“昨晚袭击的,有迷了心智的我族圣地守卫者,有仙道之人,也有擅长驯兽的驯兽师,还有那巫道中的巫傩之道。越国之中,精通这多种修行之道的,也就只有东方氏一族了。这东方氏,为了争权夺利,不惜葬送无数越国子民的性命,这笔血债,日后老夫定要十倍偿还!”

    确实,东方氏一族是中原地区迁徙来的,当初黄帝部落精通百家之术,会驯服野兽,也会道家真传,这东方氏会这些手段也是自然。但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听这一面之词,孟轲是不会轻易表态的。

    只是这巫傩之术,未曾听过,所以他向汪敷详细问了问这巫傩究竟是何物。

    “先生有所不知,”汪敷见他并不响应,反而问这巫傩之术,只好无奈地取出昨天的人脸面具:“楚越之地,有许多上古流传下来的巫道法术。当然,也只剩下一些小道。当初先祖想办法控制怨气的时候,尝试了许多办法,其中这巫道中的法术最为合适。这巫傩之术也是巫道中的一种,是通过巫傩面具来作为媒介,让人使用这巫术怨气。”

    “仙道之人把成仙前的境界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个境界。简称化气,化神,还虚,合道。”

    “巫道失传已久,也闹不清有没有所谓的境界划分,只能比照着仙道简单划分。”

    “我这一班卫士,和那公孙沛,都属于是化气的实力。而昨天那些袭击者,应当都是化神的水平,只是仙道之人法宝众多,手段多样,所以一个不慎,让他们逃脱了。”

    汪敷没有说自己的境界水平,但看昨天他能独斗双人而不落败,应当也是化神的水平,至于他是否还有没有暗藏的手段,就不得而知了。

    孟轲突然发现少了什么:“汪录兄呢?”

    “汪录他,昨日为了救老夫,不幸身死了,哎。”汪敷表情凝重,这汪录跟了他多年,如今遭遇不幸,心中难过,也是正常。

    “先生再休息一会,老夫先去前面安排。有事的话,你尽管跟这汪辛说。”兴许是内心难过,汪敷也不愿多谈,行色匆匆地就转到队伍前面去了。

    孟轲也认得汪辛此人,他与死去的汪录关系极好,所以现在也是一脸哭丧。

    “不知道汪录兄葬在何处,日后返程之时,孟轲也好去祭奠一番,也不枉相识一场。”

    孟轲一说到这,那汪辛的脸色就更差了,只是流泪摇头,也并不回答。左右看那汪敷已经走远,有没有其他人在身旁,压低了声音:

    “汪大哥他死的冤啊!”

    说完汪辛就再也不愿开口,只是默默流泪。

    孟轲一脑袋迷糊,汪敷说汪录尽忠而死,汪辛却说他冤,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本他昨晚消耗极大,脑袋就疼,现在一想这复杂的事情就更疼了。

    不过虽然自己还不能完美地运用自己的天赋,而且一用副作用就极大,但起码自己有了保命的技能,心里也安心了许多。

    自己这水平,算是什么水准?

    只怕也就是相当于最低的化气吧,至于那强悍地剑气,就不知道是什么水平了。

    想着想着,他又再次沉沉地睡了过去。

    只是这次,再也没有梦见什么道士高人,只是他实在是太过疲劳,一觉睡过去又不知道几时能醒。

    在队伍前头的汪敷用余光一撇,见孟轲确实睡着了,一招手把汪辛招了过来。

    “你把药放给他吃了吗?”

    汪敷一改一向对孟轲展示的和气面孔,一脸凶恶地对汪辛问道。

    “主上,已经照吩咐下在水里了。”

    汪辛跪倒在地,低着头,并不看他。

    汪敷眯起双眼,阴森森地说道:“老夫知道你与汪录极好,但事已至此,你可对老夫可有怨言?”

    “小人不敢。”

    “谅你也不敢!若是你不听话,老夫有的是办法让你求死不得!”

    汪辛把头低得更深了,根本不敢回应汪敷的威胁。

    汪敷冷哼一声,慢慢地捋着自己的胡子,心思开始飞速转动。

    这小子实在是太聪明,不好忽悠,说破了大天他还是半信半疑。要不是非他不可,早就被老夫大卸八块了。

    还是先把他迷晕了,直接往圣地去,免得夜长梦多。

    “传令下去,半刻钟后立即出发,直奔圣地!”
………………………………

第六十二章 会稽山府现地宫 火云洞贤塑大儒

    汪敷的心从黑塔巨汉出现的一瞬间就开始变得极为沉重。

    那可是圣地守卫者,是汪氏之族中守卫圣地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今居然已经被东方氏所控制,可见东方氏已经突破了汪族的防线,深入到圣地的核心地区。

    万一东方氏先行一步,破坏了汪氏这千年来的谋划,那真的是无可原谅!

    “再快点!”

    “诺!”

    汪敷带着手下剩余的二十人,将孟轲放在担架上抬着,这一行人身上黑气弥漫,筋肉暴涨,以非人的速度在丛林中快速穿梭。

    南方之地多丘陵,一定高度的山峰其实屈指可数。

    但这一座山脉,却出人意料的高大。

    在这方圆百里之内,恐怕没有一座山峰能与之匹敌。

    连绵不绝的山脉前后足有几十里,最高的一座山峰高耸入云,竟无法一眼望清其究竟。

    这山脉腹地之处,巨石层叠遮掩之中,有一处水黑如墨的池塘,在这阴暗的角落里静静地存在着,也不知过了多少年。

    池塘边的一块巨石之上,用上古的文字撰写两个大字,如果有认识古文的人,恐怕一眼就可以认出上面书写的正是“刑塘”二字。

    不错,这就是传说中大禹对防风氏处以极刑的所在。

    汪敷一行人登高山如履平地,不多时就来到了这刑塘之前。

    汪敷伸手从怀中取出一面巫傩面具,这面具与之前孟轲见过的巫傩面具完全不同样式更为古朴,应当是有些年头了。

    汪敷对着面具念念有词,施加咒语之后,将其抛入水中。

    那塘水如同被煮沸了一样,咕噜咕噜直冒水泡,从中间一分为二,露出一道直通地底的台阶。

    一直往地底,是一条宽阔的甬道,汪敷等人又走了不过一刻钟,三丈来宽的甬道就走到了尽头。

    眼前忽然豁然开朗,露出一片巨大的地底空间!

    一座巨大无朋的地下宫殿出现的众人眼前!无论是第几次来这里,汪敷都会为这美轮美奂的遗迹而惊叹!

    会有的,总有一天!

    汪敷捏紧了拳头。

    “主人!你看,是守卫者和长老们!”

    汪敷循声看向汪辛,只见汪辛单膝跪在几座茅屋之前,几十具尸体七零八落地倒在地上。

    “全死了。”

    汪辛试了试鼻息,摇摇头。

    不好,看来东方氏已经抢先一步进去了!

    这些年汪族为了掩藏这地宫的具体所在,花了多少的心血?结果还是功亏一篑!

    东方氏一定是有这地宫具体的进出方式,才能避开这外面包裹的冲天怨气,直接进入内部。

    这地宫之外,有两层肉眼可见的屏障。

    内里一层由冲天的怨气充盈的旋风层,而外面一层则是由无数骨片放出的白光罗织而成。

    那怨气是不是地就爆发冲击,企图突破白光冲出包围,但每次都被这白光拦截下来。

    可这数百年间,怨气不断增长,白光却不见加强。此消彼长这下,这白光隐隐有些不支。

    在频繁的冲击之下,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些许骨片掉落,怨气也趁机逸散些许。

    这掉落的骨片之上,也是黑气缠绕,由于长时间的浸染,这骨片上附着的怨气比逸散消逝的那些更为精纯,故而被汪氏一族捡去,奉为修炼怨气的圣物。

    “汪辛,快唤醒那小子,现在正是用他的时候!”

    汪辛取出一粒药丸,用水给孟轲送服下去。

    一时三刻之后,孟轲悠悠醒转,却发现自己脚下之地又换了一个地方。

    正在迷糊之间,那汪敷伏身过来,极力地按捺住内心的焦急,勉强挤出一丝算是和善的笑容:“孟先生你醒啦?孟先生!那东方氏贼子竟然杀了我圣地的守卫者,已经闯进我族圣地了!先生你快出手吧!晚了,那东方氏万一得手,越国百姓那可就要死绝了!”

    孟轲全身无力,迷迷糊糊地被人扶到这白色光幕前。

    若是他此刻十分清醒,定然不会轻易就相信这汪敷的假话。

    但他现在神志不清,又眼看着这白光感觉十分亲近,不自觉间,就散发出自身的浩然之气与之连接沟通。

    这白色光幕乍一接触,就如同水入油锅一般,瞬间沸腾起来!

    孟轲忽然身不由己,汪辛等人也没来得及反应,就眼睁睁地看着他猛地被光幕吸了进去!

    同一时间,火云洞中。

    上古人族诸贤全在这里隐居。

    诸贤本来各自活动,或谈玄论道,或弹琴弄萧,忽然之间似乎是有所感应,全部都停下了手边的事情,往三皇所在之处赶去。

    此时三皇齐出,伏羲言道:“稍安勿躁。大禹当初用尔等留下的,带有贤道力量的篆刻骨片补成阵势,这些年来本就已经支撑不住。如今终于有贤道中人接近,我等不可轻出,正好借他之手,消弭灾厄。”

    黄帝往众人之中看去,点出几人:“大鸿、力牧、伶伦、仓颉、风后,这些骨片中大多有是你等的道藏,还需你等出手。虽说我等不可直接干预,但却可推波助澜。”

    这五人本是黄帝之下的贤人,那骨片上的符号,正是仓颉造字之时做出的最原始的文字,孟轲自然无法识得。

    那孟轲正在白光之中,接触到一段未见诸于史书的历史。

    黄帝与蚩尤本是两大部落,雄立于中原大地。

    后来,诸圣派人传道,黄帝见这圣人之道,能推动人族的发展,于是拜师广成子学习阐教之道,向老子派来的**学习人教之道,向天庭的九天玄女学习兵阵之道,也向截教学习诸多法门,自此部落日渐兴盛。

    蚩尤却表示反对,认为诸圣犹在,人族终是受人摆布的棋子。人族应当自成其道,不应当授人以柄。于是他继承了上古巫族之道。巫族也是上古的大族,更是盘古嫡传,更重要的是巫族早已死绝,继承巫道正好可以为我所用,又不必受巫族的摆布。

    黄帝又何尝不愿摆脱诸圣的控制?

    但要审时度势,此时诸圣威压三界,天下没有人能超过圣人的。人族要学就学最好的,学过来之后,再自称其道也就是如今的贤道。

    二人都是为了人族的发展兴盛,原本没有对错。

    诸圣各怀心思,各具性情。

    老子无为,本就是任由人族发展,只要人族兴盛,就符合人教之道通天博大,广收万族,也不会太在意。

    唯有元始天尊,最重正统,不愿人族信仰被他人染指,于是派出弟子推波助澜,终于促成逐鹿大战。

    彼时蚩尤稍强,但阐教与天庭都派出人手相助,杀得蚩尤大败。

    蚩尤受刑之前,仰天长啸:“诸圣有罪,仙神该死!我人族之士,可杀不可绝,终有一日不为尔等所奴役!”

    孟轲还处在震惊之中,忽然周身白光大盛:

    “大鸿受诸圣之道所启发,著鬼容区兵法,自成贤道!”

    “风后受诸圣之道所启发,著有握奇经一卷,风后十三篇,图二卷,孤虚二十卷,自成贤道!”

    “伶伦受诸圣之道所启发,作五音五律,开人族乐理之道,自成贤道!”

    “力牧受诸圣之道所启发,造战车演车阵战法,自成贤道!”

    “仓颉受诸圣之道所启发,造字行文,泄尽天机,自成贤道!”

    偌大的光幕如江河入海一般,尽数往孟轲体内涌去!

    孟轲遍观诸贤之道,举一反三,弥补自身之不足,借他人之道,吞诸贤文气,充盈浩然之气!

    贤道没有常规,若是按照贤道划分,孟轲已经从化气水准,越过还神、返虚,成就合道水准的一代大儒!

    常人如果如此速成,是决不可能之事。

    但孟轲早已自成其儒,前世也是迈入金仙之列,又有诸贤护佑,只需些许时间消化完毕。

    那怨气没了对手,正要夺路而逃,却见孟轲周身白光大盛,浩然之气弥天盖地,替代诸贤之光将其镇压!

    那怨气遇到浩然之气,一触即散,瞬间冰消瓦解!

    净化完这怨气,孟轲缓缓落于地面,被汪辛一把抱住。

    体内的能量膨胀太快,对转世之体而言太过吃力,孟轲还需一点时间来完全消化。

    汪敷见两道屏障已经消逝,心中大喜。

    看着这眼沉睡的孟轲,如今目的已经达成,留着这一个能克制自己身上怨气的人,是在是太过危险,更何况这小子的进步一次比一次惊人。

    卸磨杀驴,汪敷的眼神越发凶狠,显然是起了杀念。

    “主上,地宫中的情形我族之中无人知晓,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什么阻碍?”

    汪辛眼见情况不妙,急中生智,急忙道。

    “哼,”汪敷一听此言有理,收敛了杀机:“把他抬上去,看好,若有危险,立刻就地斩杀。”
………………………………

第六十三章 多年仇怨一朝逢 千军围敌八阵图

    望山跑死马。

    山看着近,但实际上离着远。

    而这地宫远看还算正常,但汪敷等人走进了,才发现这地宫比他想象的,要高大十倍不止。

    这宫殿雕梁画栋,高屋建瓴,当真是天家手笔,非是一般人所能享受。在这深不可及的山腹之中,能建立这样一座美轮美奂、高大雄伟的地宫,非人力所能为也!

    但汪敷现在没有闲心去欣赏这古代的瑰宝,匆匆踏上九十九级台阶,直奔大殿。

    这大殿之门足有十丈之高,通体用两大块整白玉直接切割而成,沉重异常。若是大门紧闭,只怕以汪敷等人的实力,没有其他相助,推也推不开。

    门前两尊金甲将军石像把守左右,面露怒相,威严庄重,睥睨四方。

    虽然只是石雕,但气势十足栩栩如生,看得一干卫士心虚不已。

    左边那扇大门微微打开了一条缝隙,虽然不大但也可容得两人并行通过,相必是之前来的人设法打开的。

    汪敷带人从这处缝隙鱼贯而入,大殿内里的空间十分宽大,两排盘龙柱夹道而列,直至正中央的宝座,方才停止。

    那宝座之前,已经盘坐着数位白发长髯的老者,正闭目养神,静待来人。

    “汪敷!我等兄弟等你很久了!”

    “东方辙!你这几个老不死的,没想到居然跑到我前头来了!这些年当真是小看了你们。还以为你们这些老糊涂,会到死都没想明白事情的原委。”

    汪敷早就料到东方氏已经捷足先登,如今亲眼见到更是火冒三丈,但他也是一方枭雄,岂会如此轻易地恼羞成怒,只是顺势佯装发怒,炸一炸敌方的虚实。

    为首的东方辙还没有开口,他身后的东方白就率先出声了:“我等也没想到,你汪氏一族如此煞费苦心,这些年来瞒天过海,竟然在我们重重看守之下,还能想到办法,绕过我族地表的封锁,开辟另外一条通道,直通地宫。这些年,倒是我们疏忽了,愧对先祖!”

    “要怪只能怪你们蠢!自以为这地宫藏得够深,除了那一条掌握在你们手里的通道,就不能再有第二条!你们若是乖乖让开,让我放出先祖英灵,你我两族的恩怨一笔勾销,怨气消弭,越国百姓不必远征他国背井离乡,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什么鬼话!”东方白大怒,果断喝道:“远征他国,还有五成胜算,发出防风氏,天下大乱十死无生!你也不用再说废话,我们这些老朽是打不过你,但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其他手段!”

    “起阵!”

    东方辙等人陡然散开,按阵势列好队形,脚踏七星,手揽乾坤以自身沟通地宫,气分阴阳,力出八方!

    “这地宫本来就是我族先祖参与设计,早就埋下阵法,有能耐就试试这风后法阵图的厉害!”

    风后八阵图?

    担架上的孟轲刚刚醒转不久,只是力量充盈四肢百骸,还无法彻底疏通,导致他全身无法动弹,但眼睛耳朵已经可以使用。

    他看着大殿穹顶的花纹及规模,再听双方对话,一下就明白了无法之前对他说的全是鬼话。

    若是此处只是防风氏的陵寝,汪敷又怎么可能一无所知,而且要突破东方氏的封锁偷偷挖地道潜入?

    而且,这地宫的规格,和使用的装饰,分明是帝王陵寝的规格!

    是了!

    孟轲忽然想起一事!

    传说那大禹在会稽山会盟不久之后,就死在了南巡的途中,最后葬在会稽山下!

    这里,难道是大禹陵?

    如此一来,也就说得通了

    东方这一姓氏,本来就是风姓伏羲氏部落的后裔,那风后,正是东方氏的祖先。

    风后悟出风后八阵图,传于后人,后人在建造大禹陵的时候,也设计了八阵图护卫,又迁来一支后裔东方氏,看守陵寝。

    而那防风氏,想必是被镇压在这大禹陵之下!

    孟轲正在慢慢地接近真相,忽然一阵抖动,他感觉到自己慢慢地被放在地上。他赶紧闭上眼睛,假装还没醒来。

    风后八阵图,以伏羲八卦为底子,根据攻守态势敌我情况,分为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等八种变化,随机应变,变化万千。

    汪敷回头四顾,四方灵气涌动,在东方辙等人的牵引之下,幻化成兵将车阵,自四面八方杀奔而来。

    孟轲被放在地上,还以为自己会被这兵阵他成肉酱,还好这些兵将只是从他身上经过,没有一人伤到了他。

    孟轲吸收了宫殿中第一道屏障,白色光幕的全部能量,已经被默认为是地宫的一部分,故而地宫中的大阵不会去伤害他,只会攻击入侵者。

    “狂化!结阵拒敌!”

    汪敷与手下的卫士应声而起,纷纷引动体内的怨气,结成圆阵抵御侵袭。

    阵兵阵将仿佛是天生为战场而生,进攻起来也是井井有条,暗合兵法。

    弓箭手抛射掩护,车阵先行奔驰冲击,逼得汪氏卫士们不得不手脚相扣,用**铸成一道屏障

    待到车阵被挡住了势头,力道一老,卫士们纷纷松开彼此,掀翻战车,打散车兵

    形势刚刚占优,紧随其后的长戈兵挺戈奔跑刺击,打了卫士一个措手不及

    汪敷只能依靠自己在实力上的差距,强行带着自己的卫兵,又硬生生地抗住这一轮攻势,但马上又杀来一片长剑兵,双方再次陷入近身肉搏。

    按理来说,这大禹陵中暗藏的风后八阵图威力不会太弱,但这些年地宫内部被怨气肆虐,大阵的能量消耗殆尽,如今只能靠着东方辙等人的法力支撑,故而威力早就不足原来的百分之一。

    但饶是如此,这大阵中的兵将也有化气水准的实力,再加上精通战阵变化,数目又多,即便被打散,也只需消耗不太多的法力,就能重新凝聚。

    所以尽管汪敷在大阵之中,尚能立于不败之地,但久战之下,也难逃落败的结局。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