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本还想在和袁贵妃产绵一会儿。
小太监急忙跑来说:“皇上,王公公已经在殿外等候多时了。”他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初三,他让王承恩今天带骆养性进宫的,他差点就忘了正事了。
………………………………
第五章:两道圣旨
出了翊坤宫,李昱晗就看见了站在宫门外的王承恩,王承恩看见皇上,立即跪下施礼道:“臣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昱晗说了声起来吧,他谢完恩起来,来到皇上身旁。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回皇上,骆养性现在在宫门外等候,皇上放心,召骆养性进宫这事除了皇上和臣以外,就只有骆养性自己知道了。”
李昱晗笑道:“办得可以,好好办差,朕忘不了你的功劳的。”
“为皇上办事臣等怎敢贪功啊!皇上真是折煞老臣了。” 王承恩急忙说道。
“朕功过赏罚分明,有什么折煞不折煞的。”王承恩听皇上这么说,就没再说什么了。
他让骆养性先去乾清宫等一会,王承恩陪他去洗漱用早膳。关于骆养性这个人李昱晗昨天也查了一下,对于他李昱晗以前了解的并不多,但他父亲李昱晗还是知道一点的。他父亲是骆思恭,也是锦衣卫指挥使,他的办事能力是特别强,在任期间,可是皇帝的得力助手。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能力应该不会差的。但要完完全全要一个人肯为皇上卖命,李昱晗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要让马儿跑得快,就要让他吃得饱。
用完早膳后,李昱晗在乾清宫召见了骆养性。他施完礼后,先赐了座。接着李昱晗说道:“骆爱卿,过年期间朕就找召你进宫,爱卿可别埋怨朕啊。”
“臣身在朝阁,岂可因私废公,皇上此时召见,必是有要事相商,这是皇上对臣子的信任,臣感激之情尚无法言表,岂敢埋怨圣上。”他说道。
“骆爱卿能这样想,朕心甚慰啊。令尊大人当年英勇无比,是朝中的一员猛将,朕相信虎父无犬子。正如爱卿所言,此时召爱卿进宫,却是又要事相商。”
骆养性突然站起来说:“臣恭候圣命。”
李昱晗突然面无表情的说道:“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听旨。”他立刻跪下。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恪尽职守,骁勇善战,文武双全。为官以来,深得朕心,现加封为镇西侯,领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骆养性抬起头来一脸疑惑的看着我叫了一皇上。
李昱晗继续说道:“先别急着疑惑,还有一份圣旨你听完再说。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为官以来,结党营私,欺君悖主,以权谋私。将骆养性革职拿问,秋后问斩,其家产全部充公,其家属全部流放。”
骆养性听完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的不停为自己求情,连旁边的王承恩都听得一脸吃惊的样子。
“骆大人,先不必急着求情,朕说过了,有两份圣旨,可要接那份旨,还是要看你了。” 李昱晗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连忙说道:“臣丁当为皇上效犬马之力,尽心竭力,不辱皇命。”
李昱晗让他重新坐下,说道:“朕让你做的事,其实特别简单,朕想要两个人。只要你能办的好,加官进爵。但是,事情办砸了,骆大人,你是聪明人,朕就不必多言了。”
“皇上不知要查那两个人,请皇上示下。”
李昱晗四周环视了一下,那些旁边的宫女太监特别识趣的退出大殿,并关上了殿门。
然后李昱晗说道:“朕要查陈演和张缙言。”
骆养性一惊,旁边的王承恩,也是吃惊的插言道:“皇上,现正值多事之秋,京城大疫,边关告急,现在万不可在朝廷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啊。”
“这个朕自有分寸,骆大人,我要查这两个人,不过只有一节,我既要知道他们在朝里朝外的关系结构,但又要除了这两人之外,其他不管与他两有多大关系的人一个都不能动。”
骆养性不解的问道:“皇上,你的意思臣实在不明白,二位大人作为文武之首,若要查起,必将牵连甚广,朝中大人也必将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啊。”
李昱晗冷笑道:“这个朕明白,虽然多事之秋,人心不稳,但张缙言陈演到底怎么样,你堂堂锦衣卫指挥使怕是比朕还清楚吧!”
“臣明白了,但怎样做还请皇上示下。”骆养性立马答道,但心里却不由得吃了一惊。
“骆养性,朕要的是他两的位置和钱,至于怎么做就是你的事,但不过朕只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来朕这领那份圣旨就看你的本事了。”
“皇上,臣十日之内定完成任务,不让皇上失望。”骆养性答道。
李昱晗点了点头,然后就让他退下了,他走时,李昱晗还让王承恩亲自送他出宫。
骆养性出了大殿,搽了搽汗。问道:“王公公,皇上今天是怎么了?可吓坏我了。”
王承恩一脸严肃的说道:“骆大人,不瞒你说,今我真没看透皇上唱的是哪一出。我感觉今天皇上好像和以往不同,显得更加深邃了,就今天皇上给你的两道圣旨和任务,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还是头一次见皇上办事。”
“那公公,你觉得皇上这么做想要干什么?” 骆养性有问道。
王承恩笑了一下,指着天说:“自古天意高难测。”
“臣唐突了,公公恕罪。”
“骆大人不必如此,皇上的想法老夫也不是很明白。但有一点,老夫可以告诉你,老夫侍奉皇帝也三十多年了,凭直觉感到皇上心里有一盘大棋,不单单是查两个人的事情,这只是个开始。你啊也就好好办差,皇上的旨意很明白,皇上想把你当做一个马前卒来用,只要过了河,可是半个車啊。现在的世道你也清楚,要是皇上有了闪失,那你我,你是明白的。老夫保举你出山,你别让老夫和皇上失望就行了。”
骆养性给王承恩施了一礼说道:“臣谢公公教诲。”
“你也不必谢我,皇上的那两道圣旨,你可要掂量清楚就行了。”骆养性点点头,也没在说什么便顺轿回府了。王承恩摆了摆手说道。
王承恩的猜想是对的,李昱晗正在酝酿一盘大棋。他要拯救这个朝代,他要活下去。东厂、锦衣卫是皇上驾驭群臣的两个有力工具,乱世之秋,单凭他一人,是不可能斗过老奸巨猾的文武群臣。
第二天,正月初四。李昱晗密诏李邦华和倪元璐进宫,他们两个和范景文将是这盘棋至关重要的一步,只要这招棋赢了,接下来的棋才有下下去的希望。为了想好怎么走好这步棋,李昱晗头一天晚上,又是彻夜未眠,他认真的思考了一晚。但不管怎样,这都将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身家性命!赢了,他只是赢了一步,输了,但他却将失去拯救大明最后的机会。
………………………………
第六章:皇帝的赌局(上)
初四中午,李昱晗在王承恩的陪同下来到了奉先殿。奉先殿按理说并不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但李昱晗今天要特例在这召见倪元璐和李邦华。来到奉先殿后,他在一张桌子后面反身而坐,王承恩召李邦华和倪元璐进殿。
他二人给墙上挂的那几位施完礼,然后又过来给皇上请安。但他们跪下之后,李昱晗并没有让他们平身,我也没转过来,依旧背对着他两,李昱晗淡淡的问道:“二位大人,年过的可好啊?”
他两一脸茫然的看着王承恩,半天才说道:“托皇上福,过得好。”
“好就行,可你们好,朕却不好,朕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个人。”
他两互相对视了一眼倪元璐说道:“不知皇上因何人忧愁?”
“你们还记得袁崇焕吗?”
李邦华一惊,缓缓答道:“臣等记得,袁崇焕在任辽东主帅期间,私通建奴,有负皇恩,后于崇祯三年被凌迟处死。当时,他被割了一千二百刀,是本朝立国以来凌刑之最。臣岂敢忘记。”
“李大人,可真是好记性啊。不过你们觉得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臣,朕杀得对还是不对啊?” 李昱晗继续问道。
他两目瞪口呆的看着彼此,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就连旁边的王承恩也是一脸吃惊。袁崇焕之事,多年以来没人敢提,因为袁崇焕当年是私通建奴而被凌迟的,但他私通的证据并不足。崇祯之所以杀袁崇焕还是因为他以战谋和,与朝廷的战略相悖。崇祯当时十分的信任袁崇焕,让他巡抚辽东,督师宁远,执天子剑。事情暴露后,崇祯可被自己的决定重重的打了脸,他之所以如此处理袁崇焕,不仅是要杀人诛心,更是要给百官立威。可杀了袁崇焕,辽东局势是日益而下,此事便成了崇祯心里的禁忌。
等了半天,他两还是没人说话,李昱晗站起来走到他两旁边。说道:“倪元璐,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吧。朕赦你无罪。”
倪元璐想了颤颤巍巍的半天才说道:“回皇上,臣以为袁崇焕是奸臣,他当年私通建奴,是证据确凿的。他为帅期间,私斩毛文龙,结交朝中大员,种种不法行为,搞的是人神共愤,虽然碍于他的功绩,他入狱时好多大人为之求情,但依臣所见,袁崇焕虽有功,但过远大于功,依法该斩。”
“臣以为倪大人所言极是。” 没等李昱晗问,李邦华也随声说道。
“二位大人所言差矣。袁崇焕该杀,此话不假。但袁崇焕是忠臣,这话也不假。他不仅是忠臣,还是我朝开国以来难得的大忠臣。”说道这李昱晗的语气中多了一份严厉。
“袁崇焕是忠臣,但朕还是杀了他,朕不仅将他处以极刑,而且朕还没有一点后悔之意。朕杀他的真实原因,你二位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他袁崇焕虽不是东林党人,但他蛇鼠两端,自持才高,以战谋和,不遵圣命。朕并非什么桀纣之君,朕也听得进去劝。我之所以杀他,是要告诉你们,朝廷只有一个皇上,你们只有一个主子。你们不忠君,就是叛逆。”
倪元璐与李邦华二人脸色已是一条黑线。李昱晗继续说道:“不说袁崇焕,再说说东林党。你们也是四朝元老了,东林党自出现以来,敢问两位,东林之辈有多少是在为朝廷谋福祉,而又有多少是在为自己谋私利呢?这一切,二位大人恐怕比我清楚。”
李邦华听到这竟痛哭起来,边哭边说:“皇上,是老臣糊涂啊!”
我给王承恩使了一个眼色,王承恩将李邦华和倪元璐扶了起来。他们两个,李邦华七十岁了,倪元璐也五十六了,让他们跪这麽久,我是既痛心又愤恨。
李昱晗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没记错的话,你二位应该都师从邹应元,也算的上是同门了。”
他两彼此看了一眼,倪元璐颤颤巍巍的说了声是。
李昱晗继续训斥道:“朕告诉你俩,东林党和你们现在的复社,朕看的一清二楚,到底怎么样,咱们君臣都是心知肚明的,七千人的复社,把持科举,把持朝政,结交边臣,密室政治你说东林党还有什么事是不敢干的?朕恨袁崇焕,可东林党连袁崇焕都不如,他袁崇焕心里没有朕,但至少还有朝廷!东林党呢?自恃才高,祸国殃民,朕收拾东林党是迟早的事。”他俩早已是泪流满面,诉说着自己糊涂这类的话。
“但朕今天把你们俩找来,是因为东林党虽十恶不赦,但并非尽是奸佞之辈,朕也并不想赶尽杀绝。”李昱晗看着他们的样子,又恨又无奈的说道。
他俩哭着说道:“皇上明鉴啊,我二人虽为东林党,但无时无刻不是为皇上的社稷江山着想啊……”
“你俩要不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你两今天就没机会跪在这奉先殿上。你们这几天都在家忙着过年哩,但朕可是没有一天安生日子,时局如此动荡,朝里朝外如此混乱,朕怎么能放得下心来?这两日,朕翻阅了这几年的一些重要折子,还有你们的卷宗信息。你二位可还要好好感谢自己,朕看你们的折子知道你二位你两是心里还是有着江山社稷的。倪元璐升任户部尚书以来,对国家税收政策的看法大有改变,近期上的那份关于加重工商业赋税的折子,可不符合东林党的做法,但很得朕心。李邦华,做一个左都御史可实在是屈才了,如此好的军事才能,竟位列文官,这是朕的过失。”
他两赶紧跪下说道:“臣等何德何能,承蒙皇上圣眷。”
李昱晗摆了摆手说道:“二位大人,今天奉先殿召见,你我君臣面对可可是本朝的列祖列宗。朕今天告诉你们两位,亡家破鼎,朕也不惧,但二位大人,没忘了圣人之言,天地良心就好。朕不负卿,卿也务负朕。”
他们两个相顾无言,李昱晗继续说道:“今天庭对就到这吧,倪元璐回去关于税收的想法在上一道密折,朕有急用。”说完后,他二人便告退下殿去了。
李昱晗一个人重重的坐在了椅子上,他知道这个赌注我已经压下去了,成败与否正能听天由命了。
倪元璐和李邦华出宫后,并没有各自回府,而是共同去了李邦华家。在李府的密室里,倪元璐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李大人,皇上今天可是吓煞我了”
“哎!别提了,我也一样啊!你说皇上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给咱两来这么一出?”
“我也纳闷了,先是奉先殿召见,再是提袁崇焕。这每件事情都是不合情理啊。”
李邦华连忙摆手道:“别急着说不合情理,往往是越不符合情理的事情,反而是越合情理的。皇上这样做,必然有他的道理。”
倪元璐点了点头问道:“李大人,那你觉得皇上这样做,意欲何为啊?”
“你来想,现在的朝廷处境可是岌岌可危啊!正如皇上所言,咱们东林党到底怎麽样,咱们心知肚明,你看看首辅陈大人,兵部张大人,他们的能力到底怎么样?贤弟难道不清楚吗?我们一直认为皇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辨忠奸,才造成这样的局面的。可我感觉,皇上今天好像把这一切都看得透透的了。我从没有感觉到皇上像今天这样过,他给人的感觉,坚定而又威严。还有,皇上对你我和复社的事情也好像特别清楚,我为官这些年来,从未任过武职,就连兵部都没进过,我虽对兵法颇有研究,但也未曾显山露水啊,可见皇上对你我可是煞费苦心了。”
倪元璐略有沉思的说道:“那李大人,感觉皇上想要表达什么呢?”
“倪大人,你可别忘了皇上今天召见咱俩可是当着大明的列祖列宗,咱两走时皇上还说道‘圣人之言,天地良心’,皇上想要把大明的江山社稷交予你我共保啊。”
………………………………
第七章:皇帝的赌局(下)
倪元璐听罢言道:“皇上为了这大明江山也是日夜操劳,你我为臣子的,皇上如此相待,你我也不可枉读圣贤书,愧对天地祖宗啊。”
“倪大人,为兄和常不想啊,可你别忘了光武朝姚马二将,也别忘了我朝开国的众位将军,还有本朝以来的走马灯式官员任命啊。” 李邦华叹了一口气说道。
倪元璐听到这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答道:“李大人,自我皇即位以来,可谓是夙兴夜寐,要说勤政,他可以说是本朝之最,奈何圣上性格多疑,是个冲帝,以至于如此地步。”
“哎!本朝时至今日也不能全怪当今圣上,自万历以来,国势日下,当今圣上也是生不逢时啊。再者说了,你我为臣子的难道就没有过错吗?说实话,我打心里痛恨东林党,皇上说得对,没有他们,朝廷也不至于今日这样啊。”
“如今东林已非当年东林,谁知今日会成这样。那依大人所言,我们该怎样办啊?” 倪元璐叹道。
“时至今日,内无充饷之银,外无御敌之兵,皇上态度强硬,不准媾和。” 李邦华摇了摇头说道。“大明亡国已是指日可待了,你我并非神仙,那有什么回天之力啊?”倪元璐又是一声重重的叹息……
正在这时,李府的大管家李成进来禀报说:“大人,大内总管王承恩王公公求见,现在已在正厅等候。”
李邦华转身对倪元璐说:“那倪大人,稍等片刻。”
倪元璐摇了摇头说道:“既然王公公上门,那我也不必叨扰了。那我先告辞了。”说完,倪元璐起身回府,李邦华出门迎客。
李邦华来到厅堂,两人叙礼完毕,王承恩笑道:“老夫没有猜错的话,倪元璐倪大人也在贵府吧?”
“还是公公聪慧啊,这都被你猜出来了。”
“李大人谬赞了,老夫不过刚才去倪府拜望,可他府上的奴才们说倪大人入宫面圣为归,我一想就知道他来你这了,那么,如果在的话,那就请倪大人出来吧,你两我都要找的。”李邦华马上就让李成将刚出门还未曾走远的倪元璐追了回来,大厅上,三人依次坐定。
王承恩换了一脸严肃的表情说道:“二位大人,老夫来找二位,未受任何人所托,所为之事,便是刚才奉先殿之事,老夫也是为了大明的二百七十六年的基业特来叨扰二位大人的。”
“我与倪大人身在朝阁,理应为国效力,王公公何有叨扰之言啊?” 李邦华连忙答道。
王承恩摆了摆手说道:“李大人,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老夫希望可以找一僻静之地与二位大人深谈。”李邦华起身前面带路,三人又到了密室。
“二位大人,我朝开国也已二百七十六了。期间,有过土木堡之变,北京城也是几度被围,可不管什么时候也没现在的情况危急啊。如今,边关战事不断,四海饿殍满地,流民贼寇日益猖獗,而朝廷呢,许多大臣尸位素餐,国家财政更是连年赤子。现在又逢京师大疫,闯贼西北作大。朝廷可谓已是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王承恩开口说道。
倪元璐李邦华听着不由得为之动容,倪元璐抹了抹眼泪说道:“公公,我等也是深受皇恩,你今日所言我们也是历历在目啊,可时至今日,我等也是有心救过,无力回天啊!”
王承恩抽泣了几声继续说道:“两位大人,老夫知道你们犹豫什么。你们也是东林党的老人物了,有些事老夫知道你们还有难处。在一个皇上则脾气秉性老夫也知道,你们难免有所戒心。当然朝廷到了如此地步,你们也不是神仙,力不从心老夫也明白。”
李邦华叹了一口气说道:“公公是明白人,国无常强,公公把我们心里想的全说出来了,可王公公今天来此,恐怕不是仅仅为了给我两说这些就行吧。公公有话还请讲当面。”
“李大人说话就是爽快,老夫也不和你们绕弯子了。老夫这是有些事,可都是内廷中的事,我本是不能多言的,但我今天却不得不说。这几天,朝廷各部本已封笔,可皇上是一天没闲着,皇上短短三天就做了好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倪元璐一脸疑惑的说道:“公公,请讲。”
“初二早上,皇上给我了一道旨意,皇上让老夫暗中查王之心,有召曹化淳进宫准备提督东厂,初三乾清宫召见骆养性,两道圣旨一道加官进爵,一道满门抄斩,听得老夫惊心动魄,而皇上之所以如此,单单是为了查两个人,而这两个人,你们绝对不敢想,皇上准备办陈演和张缙言。”
倪元璐听罢,立刻插言道:“皇上此样来做,会让得朝廷里人人自危、朝局更加动荡的啊!”
王承恩摆摆了手言道:“倪大人莫急,皇上还告诉骆大人,查陈演张缙言要越清楚越好。但是除了他二人以外其他的一个人也不许动。”
“公公说着么多,难道不怕吗?” 李邦华说道。
王承恩突然激动的说道:“老夫怕就不会来这了,皇上今天在奉先殿召见你们,言语之中,明着是威逼利诱,可其实是求你们二位,皇上在那都敢拿江山社稷和你们赌,老夫还有什么怕的?”
李邦华听完王承恩的话陷入了沉思,半天都没有反应。王承恩上前言道:“我朝是到了亡国的风口浪尖了,可皇上何曾畏惧,就那皇上目前的动作来看,皇上还要准备在博一把。二位大人,位在九卿,难道真的为了保全自己而袖手旁观吗?奉先殿的是你们真的无动于衷吗?皇上今天可是对你们给予了殷切的希望啊!”
李邦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王公公,你不必多说了,我与倪大人世受皇恩,如今国难在前,我等也非无德宵小之辈,先有皇上圣眷在前,又有王公公血泪之言在后,我二人不论前程是祸是福,为了大明基业,我二人也就拼了我这把老骨头了!”
王承恩抹了抹眼泪,激动地说道:“好!李大人不愧是我朝股肱之臣,自古忠臣不怕死!”
倪元璐和李邦华两人目光坚定的看着王承恩同声说道:“怕死的臣子岂为忠!”
王承恩上前深深的给李邦华和倪元璐鞠了一躬,哽咽着说道:“老夫在此代皇上谢谢二位大人了。”
倪元璐赶紧将王承恩扶起说道:“公公,你我为的都是江山社稷,何必言谢啊?”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