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该来的地方来。”王承恩说道。
“客官这是要去哪?”伙计继续问道。
王承恩依旧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说到:“到该去的地方去。”这些其实是东厂的暗号。
客官听罢一惊,急忙说到:“尊客楼上情,小二快过来看茶。尊客稍等,我这就去找我家掌柜的。”
伙计将王承恩送上楼,便急忙前去找自己的掌柜的。掌柜听到上面来人了,遍急忙上来查看。
等掌柜的推开雅间的门,便眼睛急忙抽了一眼桌子上,果不其然桌子上放着一块腰牌,掌柜的拿起一看,急忙放下,跪倒在地说懂啊:“小的济南府同福客栈暗桩张鹏贵见过王公公。”虽然曹化淳如今掌着东厂,但王承恩作为皇上身边最亲近的太假,对东厂仍旧有着极大的管控权利。
王承恩点了点头说:“张掌柜,起来吧!老夫有点事想求你帮个忙。”
“公公尽管吩咐,小的定当在所不辞。”张鹏贵急忙起身说道。
王承恩拿出两封信来放到桌子上说:“这两封信是老夫给南京留守太监周华烨和九省总督卫景瑗的,我要你派人两天之内给我送到。”
“公公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张鹏贵接过信说道。然后,王承恩起身便要离开。
张鹏贵急忙拦到王承恩前边说道:“公公莫要着急,我已经安排厨房给公公准备酒菜了!”
“不用了,老夫还有事情,改日了吧!”王承恩说道。
张鹏贵遍让开路,嘴里说到:“那我就不留公公了!”接着,王承恩便向外面走去,刚要出门,又被张鹏贵拉住了。
张鹏贵拿出两张银票来说到:“公公,小的一点心意,还望公公拿着。”
王承恩瞅了一眼银票,冷笑了一声说到:“你呀不用这样,你的意思我明白,少不了你的好处的。”
“公公,不管怎样,小的这点孝敬银子你还是拿上,一来让小的表表孝心,二来这也是咱们的规矩,我总不能给破了,你说对吗?”张鹏贵嬉皮笑脸的说到。
王承恩还是,诶呦伸手去接银子,他叹了一口气说到:“这银子你还是拿上,要真的想孝敬老夫,那就去给老夫准备一辆马车。至于规矩,在我这他就不起作用。”
“公公既然这么说了,哪银子我就收起来了,马车您稍等,这就给你备。”张鹏贵收起银子说到。
不一会,伙计从后院迁来了一辆马车,王承恩亲自赶着马车就离开了同福客栈,王承走后,张鹏贵不敢丝毫怠慢,急忙将两封信派人送到应天,并下了死命令,信要是出了意外,让他们自己找个树枝自己去了结。
而此刻的应天,刚刚接到了崇祯皇帝在清河遇害的消息。此时,南京六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一个个都神色慌张,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此时,卫景瑗和妳元璐、物孟明刚刚从杭州到应天。
听闻此消息,卫景瑗遍火急火燎的找妳元璐做商量。倪元璐和无孟明听到这样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自己的耳朵,他门万万不敢想皇上竟然会死于歹人之手。
看着倪元璐的样子,卫景瑗叹道:“倪大人,事已至此,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此消息可否属实?”倪元璐慎重的问道。
卫景瑗缓缓说道:“这是周遇吉和吴三桂发来的消息,应该不会假,我们该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昭告天下治大丧,辅佐太子继位。”倪元璐一脸凄凉的说道。
卫景瑗点了点头说道:“如今也只能这样了。可太子爷年幼,这江山怎么坐得稳啊?朝里朝外,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怎么是好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倪元璐无奈的说到。然后,卫景瑗便回到徐国公为他准备的总督府。
而江南的官场,仿佛都在为这个消息而悲哀,家家设香祭拜,但这看似正常的结果背后,各派却是剑拔弩张,各自打着各自的如意算盘。
马士英二十二日连夜见了黄得功,做了彻夜的长谈,为的也是皇位继承的问题。他明白,依照目前的情况,他的暗杀计划,覆亡一定会准的,可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安排好退路,一旦计划泄漏、他要做好武装逼迫的打算。
第二天,二月二十三,马士英秘密赶往应天府,在一家客栈见了大太监屈尚忠,屈尚忠是一个贼眉鼠眼、皮肤枯黄的糟老头,但如今却当着文华殿太子的差。
两人见面后,马士英首先开言,他笑着说道:“屈公公多日未见,别来无恙啊!”
“承蒙马大人照应,一切都好,不知马大人这几日贵体安康否?”屈尚忠露着他的大金牙笑道。
马士英笑了笑说道:“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恕我冒昧,马大人在这见我恐怕是有使相商吧!”屈尚忠用他的小眼睛盯着马士英说道。
“屈公公慧眼,什么都瞒不过公公。”马士英笑着说道。“我今天找公公还真有点事情,但不过不着急,咱们先喝酒,喝一会再说。”说这话,马士英就端起了酒杯。
屈尚忠将马士英端酒杯的那个手压下去说道:“马大人,咱还是先说时情,喝酒误事,喝多了,我怕你说不真着,我也听不真着,那就不好了!”
马士英放下酒杯笑道:“既然屈公公这样说了,那咱就说事情。皇上在清河遭难的消息不知公公听说了没有?”
“听说了。”屈尚忠点了点头说到。
马士英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唏嘘着说道:“听到这消息我是痛断肝肠啊!想如今我大明正值多难之秋,皇上在黎遭不幸,小太子年幼怎能掌好国邦。如今我一想起咱们大明朝的境地,我就忍不住老泪纵横啊!”说这话,马士英遍擦起了眼泪。
屈尚忠看着马士英的样子,他知道这是马士英给他舍得套,也明白他想说什么。但屈尚忠却不想急着拆穿他,屈尚忠也叹了一口气,显得极其伤心的说道:“家国不幸,我也神石难过,太子爷年幼,大明的前程堪忧啊!”
“所以我才找屈公公来共商过失大计啊!”马士英激动的说道。
屈尚忠连忙推辞到:“马大人,我可帮不上什么忙啊?我一个小太监,朝廷上我说不上什么话,这些保国的大事还要靠你们去做。”
“屈公公,话虽如此,但我有一个计策,只有你能帮上忙!”马士英缓缓说道。
屈尚忠不解的问道:“马大人有什么计策是我屈某可以效力的啊?”
“敢问屈公公,你说如今咱们大明谁最有能力坐天下?”马士英小声问道。
屈尚忠听到这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叹息了一声说:“要说如今天下该谁当皇帝,那肯定是当朝的太子爷了。可要论起能力来,这可不好说啊!”
马士英微笑着说道:“公公说说也无妨,这里也就你我没有他人了。”
屈尚忠平日里也没少得福王的好处,马士英和福王的关系他也略知一二,于是乎他小心翼翼的说道:“那当然是福王了!”
马士英听罢端起酒杯笑道:“来!干杯!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
“可太子虽然年幼,但太子才是正统。福王纵是能力超群可这皇帝位也轮不到他啊!”屈尚忠喝完杯中的酒说道。
马士英点了点头说:“公公说说的甚是,福王德才兼备,定能保我大明千秋万代,可奈何还有个小太子。这就是我找公公的原因。”
“大人这话我就不明白了!我一个小太监也左右不了朝廷的大局啊!”屈尚忠谨慎的说道。
马士英凑到屈尚忠的耳边小声说道:“要想贤良之人坐大明的天下就要想法除掉太子,而公公刚好管着文华殿,只要公公一把火,太子也不就没了。”
“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这可是杀头的事。”屈尚忠紧张的说到。他料到马士英是为了新皇继位的事,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让自己去杀掉太子。
“公公不要着急!”马士英阴险的笑道。“就算公公不帮这个忙,皇位也不一定是太子的。福王是个德才兼备的贤良之人,小福王在下属中也是多有好评,这样的人并不在乎是不是要做皇上,可我们这些下属,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皇位落入他人只手。江南的情形你是知道的,东林一直都与潞王来往密切,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皇位到太子之手吗?当然不会,想想福王,再看看潞王,不论你我的利害,我们也要为朝廷着想,为大明朝着想啊!”马士英说的声泪俱下。
屈尚忠听着马士英的话。心里不由得暗骂道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还给我玩什么聊斋啊!再者说了,变戏法的,你也甭瞒着敲锣的。马士英的想法屈尚忠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他也明白,这事也只能按照马士英说得来。不管是太子还是潞王坐天下,他们的好日子也都到头了,所以说为了保命,他也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
第八十四章:火烧文华殿(二)
虽然整个应天都在说崇祯皇帝遇袭的事情,可从清河那边传来的消息却只是刘芳亮部的一面之词,还在清河附近的周遇吉和吴三桂在来信中也只是引用叛军传出的风声,并未给予肯定,因为他们并未亲眼所见皇帝的尸体。但在信的末尾却又说道:朝廷十三万官军,尽失殆尽,无一幸存……
虽然如此,但毫不影响应天府里各派的明争暗斗,整个应天,除了马士英在忙的前后打点以外,还有一个人也没有消停。
兵部尚书史可法在得知崇祯皇帝遇害的消息之后也在到处拉拢关系,作为东林的首领式人物,史可法在江南官场也算是一呼百应的人物了。
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南京户部尚书尚书高宏图等都是他积极拉拢的对象。但史可法等人虽然也都在想将自己的人选潞王朱常淓推到皇帝位置之上,但却同样碍于礼法问题,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做。
但就在史可法正在为此惆怅懊恼之时,钱谦益找到了史可法。这个吕大器府上的幕僚,再次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二次出仕在继续“努力”。
二十三日晚,在繁华的应天府里的一座酒楼上,三楼一个靠窗的雅间里,史可法和钱谦益皆身着华服,桌上摆着着珍馐美味。
钱谦益是主动请的史可法,但史可法的脸上却与所处环境大相径庭,满脸凄凉惆怅的样子。
钱谦益微微的笑着说道:“我说宪之(史可法的字)兄啊!我好不容易的请你一回,你怎么一脸惆怅的样子啊?”
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说道:“国家藜遭不幸,我辈哪还有心思在这吃吃喝喝!”
“宪之兄的话可打我脸了!”钱谦益缓缓说道。“宪之无心吃喝,但我却要的美味佳肴,这不是显得宪之的大忠大义而显得我到时一个无父无君之人了!”
史可法连忙摆手说道:“受之(钱谦益的字)兄万不可这样讲,你这才是打我的脸,受之兄既然此时要把愚弟约出来,定是有要事相商,岂可以珍馐而论忠奸乎?”
“还是宪之懂我!”钱谦益捋着胡子说道。
史可法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慢慢地吟到:“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皇上罹遭不幸,虽是朝廷之殇,但也是自有后来人,宪之何必这么惆怅。”钱谦益劝慰道。
史可法听罢苦笑到:“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乡关?”
钱谦益摇了摇头说:“叫我说宪之思的不是‘乡关’,而是‘天涯’,是不恨古人而不见,到恨近人非古人啊!”
“受之这话小心隔墙有耳啊!”史可法谨慎的提醒道。
钱谦益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说道:“皇上晏驾,太子年幼,社稷崩坍,此乃有志之士实所共睹,我辈心系黎庶,谈论江山社稷有何惧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好!受之兄这份豪气,愚弟敬佩,来愚弟敬你一杯!”史可法略显激动的说道。
钱谦益端起酒杯陪史可法一饮而尽,史可法接着说道:“国事如此,不知受之兄有何妙计保我大明乾坤?”
“举潞王为帝,诏四海为尊。”钱谦益盯着史可法严肃的说道。
钱谦益的话一下子说到了史可法的心窝,但史可法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乎说道:“潞王虽然贤能,可是如今太子在前,章法在上,我等也只是论论罢了!”
“可曾记得英宗爷和代宗爷?”钱谦益问道。“当年宪宗爷年幼,英宗爷被瓦剌所俘,太皇太后为报社稷乾坤下诏代宗爷即位,后来战乱平息,皇位也不是原业归宗,这才保了大明后二百年的社稷。”
“受之兄的意思我懂,可一此事作类比恐有不妥,夺门之变可是个禁忌。”史可法严肃的说道。
钱谦益摇了摇头说:“宪之还是曲解我的意思了,当年是于谦于大人据理力争,才扶代宗爷座的皇位,至于后来的事情就不用顾及了。当年英宗爷复辟之后,虽然杀了于谦,但其也是受了曹吉祥等奸人的教唆。当年英宗爷也有太子,可却让其弟坐了皇位。相比如今,坐皇位的还是当今皇叔,在一个当年于谦在朝中的影响岂可与如今之比,在一个那是皇帝被俘,这可是皇帝突然驾鹤。”
史可法仔细的听罢,缓缓说道:“受之兄果乃公忠体国之辈,竟能把这其中的利害看的这么清。”
“宪之谬赞了,我的意思想你也明白了吧!你可以伙同在应天府的列为大人,联名上书皇后娘娘,想将皇位让与潞王爷坐上几年。”钱谦益微微笑着说道。
史可法点了点头说:“此事还是急不得,要我说还是要细作商量,这事万万不可马虎。”钱谦益也点了点表示认可。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他们两人才晃晃悠悠的各自回府。第二天早上,史可法便给在京的列为同僚发出了邀请,准备当晚咱史可法的府上商谈国家大事。如今的东林党已经不是起初的东林党,地下政治和暗中结党,已经变成了 明目张胆的结党篡权。
而此时刻的宫里,皇后娘娘、各位妃嫔等都哭的成了泪人,而年仅十四岁的小太子朱慈烺正颤颤发抖的躲在宫殿的角落里。
这个小小的少年对即将发生的变故还毫不知情,他看着已经乱成一团的内廷,他丝毫不知道如何应付。朱慈烺的亲生母亲田贵妃去世早,在宫中本来就缺少母爱,再加之这写年来朝廷的内忧外患,太子的教育工作一直被耽误,直到崇祯十五年正月在正式出阁讲学。所以,朱慈烺虽然贵为太子,但其却养成了孤僻、懦弱的性格习惯,其文化造诣更是不敢恭维。
由于朝廷的巨变,大太监屈尚忠的建议,让各位皇子和太子晚上都睡在文华殿,相互做个伴。
但此刻周皇后的心里更是五味杂陈,空荡荡的紫禁城里自从皇上遇袭的消息传来之后,至今还无一个朝廷官员进宫过问此事,她的心里因此难免有点忐忑不安。
二十四日晚,在史可法的府里,应邀而来的有徐弘基、高宏图、吕大器等东林党成员。经过密商,一致同意了进宫面见皇后,请求让璐王暂为皇帝的建议。
第二天早,他们这些人早早的在午门外集合,在史可法的带领下他们进宫面见周皇后,等他们说完自己的来意之后,本来已经哭的成了泪人的周皇后哭的更加厉害,她万万没有料到,先皇如今的下落还不甚明确,这些朝臣竟然抛开太子,起了逼宫另立新帝的心思。
看着面前跪的这些人模狗样的衣冠禽兽,周皇后气的说不出话来,她指着他们哽咽的说道:“你么这样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你们对得起先皇的在天之灵啊?”
史可法不紧不慢的回答道:“皇后娘娘,臣等此做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你想想如今太子爷年幼,就算继了位,也不到亲政的年级,到时辅臣众多,人多嘴杂,而如今的大明朝皇后您是知道的,需要一个有才干、能服众的人站出来,保我大明的江山,经过臣等公推臣等认为潞王爷在德才方面皆可担此大任,故而才来恳请皇后以社稷江山为先,准了臣等的请求。”
周皇后声音颤抖的说道:“你们……你们……口口大明江山,句句社稷乾坤,敢问你们,如此这样,至太子于何地?有至先皇于何地?尔等还敢妄言公推,伦理纲常,难道出自你们之口?社稷江山,难道你们说了算?本宫今天给你们把话讲明,皇上若是谣传无恙,本宫要问你们一个不忠之罪。若是先皇驾崩,太子即为,这是几千年不变的纲常,是我朱家的家法,是我朝廷的规制,谁要是有异心,可别忘了头顶这湛湛青天!”
史可法没有想到皇后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么强大的气场,急忙忙灰溜溜的出了宫。看着讲大道理的做法行不通,他们只好另辟新泾,对于他们来说,想找到几万军队强行逼宫,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一个个虽然高官厚禄,但却都是一届文官,手中没有一个兵丁。
当夜,令史可法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众皇子和太子居住的文华殿发生了大火,所有人无一幸免。
自从二十三日屈尚忠和马士英达成一致后,屈尚忠就开始着手准备这场火灾。他首先悄悄买来了迷香,在二十五日夜各位皇子都睡着后,靠着自己的职位之便,悄悄的将迷香加在香炉之中。约一个时辰之后,各位皇子都陷入了昏迷,接着屈尚忠推到床头的蜡烛,蜡烛点燃了床帏,接着就是冲天的大火。
而屈尚忠为了澄清自己,更是咬着牙子把自己的衣服点着,把自己的腿部烧成重伤,等到闻询而来的太监们在急着救火的时候,屈尚忠假座姿态,不断的做出要冲进火海就各位皇子的举动,而且他跪倒在地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可文华殿是木质结构,里面还有许多藏书,所以大火蔓延特别快,不到一个时辰,曾经富丽堂皇的文华殿便变成了一顿灰烬。
望着废墟颤颤发抖的除了惊吓过度的太监宫女之外,还有悲愤的皇后及众嫔妃。
周皇后红着眼睛叫来了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韩赞周看着眼前的样子也是浑身发抖,他急忙一边打着自己耳光一边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是奴才防备不周,才至发生此事,奴才任凭……”
“够了!”周皇后突然一声怒吼,韩赞周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周皇后接着说道:“传我懿旨,命你带人连夜给我把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南京礼部尚书吕大器、守备南京魏国公徐弘基四人给我羁押起来,革职查办,本宫要亲自审讯!”
“是!”韩赞周吓得六神无主,他恐慌的说道。接着,便急忙带着人马出宫而去……
………………………………
第八十五章:火烧文华殿(三)
文华殿失火之时,史可法正在府中遇其他几人商量新的对策,突然间,管家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因为他们所谈的事情是极度机密的,所以对于贸然闯进的史府管家,在场的都面面相觑,史可法略显愠怒的问道:“怎么这么没品啊!没看见老爷我正在和各位大人商量事情吗?”
“不是的!不是!”管家慌忙辩解到。“是宫里出事情了!”
听到宫里二字,在座的几位都急忙站起,眼睛的紧紧地盯着管家。史可法沉着脸问道:“宫里怎么了?”
“文华殿失火了!”管家急忙说道。
史可法听之更加吃惊,他连忙问道:“今夜谁都在文华殿住着?”
“据传闻说,太子爷和众位皇子都在文华殿。”管家战战兢兢的说道。
“那伤亡境况呢?”史可法声音颤抖的问道。
此时,管家已经不敢直视史可法,他结结巴巴的说道:“目前大火中还没有跑出来一个人,大家都在忙的救火,可火太大了,看样子是灭不了了。”
“知道了!去给我盯死了,有什么事情便急忙回来禀告。”史可法脸色惨白的说道。再站的几位在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也都是一幅惊慌失措的样子。
吕大器叹道:“苍天保佑!苍天保佑!太子爷千万不要有事啊!千万不要有事。”
一个姓蒋的礼部侍郎不解的问道:“我说吕大人啊!要是太子遇了难,我们的计划不是更加号实施了吗?你怎么还在为太子祈福?”
“猪脑袋!”吕大器骂道。“要是太子有了什么闪失,在座的各位那就都是大祸临头了,你还说什么计划,你不要命了!”
“大人息怒!大人息怒!是下官糊涂!”这个侍郎被这么一骂,突然看了窍似得,连忙回答道。
这时徐弘基上前一步急忙问道:“史大人、吕大人还有高大人,咱们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是真的到了那一步;你我如何是好啊?”
高宏图看了看各位惊慌失措的样子,大声说道:“慌什慌,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