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中拿出去都是个祸事。与其这样,还不如将其放回大内,咱们想法子从福王哪里找出路了,他李邦华既然说信使福王给的,那何不给福王去一封书信,问一下便全部知晓了。要是福王说没有的话,咱将此事禀报皇上,看他李邦华怎么收场。”

    “事到如今,也就只能这样了!”曹化淳点了点头说。“王德化的那两个下人和王继谟这三个人,都是翻案时的重要证人,你全权负责押送他们去南京,还有崔文瑞,派人出去瞅瞅,我总觉得有事要发生,至于这封信怎么处理,还有宫里的事情,老夫自能应付。”

    “是!一切全凭公公调遣。”庞天寿抱拳说道,然后他就退出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而李邦华这边也注定不会平静,王继谟已经失踪四天了,他料到事情不妙,可是王熙此刻又不在京师,他的信息网却有限,只能是干着急,而且王熙出去也一天多了,也不知道情况到底怎样。

    但京师的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内阁六部等各个衙口接到撤离的命令后,都乱成了一锅粥……
………………………………

第九十六章:朱之冯鏖战宣府(一)

    二月二十日,当宣府巡抚朱之冯的急报抵京的同时,姜瓖的大军已经连克阳高、天镇,到了山西与北直隶的边界的永嘉堡。

    而宣府城里,战报却是一封接着一封的从前线发回,邵宗元已经按照崇祯皇帝的部署,抽调了整个西北的所有精兵,姜瓖率领的两万大军如无无人之境一般,在大同各地是连战连胜。

    面对如此紧张的情形,当地的百姓早已拖妻带子、落荒而逃。仅剩的一千多老弱之兵,也是人心动荡,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宣府行署的作战指挥厅中,朱之冯虽为一届文官,但却身先士卒。身着铠甲,同总兵朱三乐,副将房之屏、王徽俊共同商议御敌之策。

    空荡荡的作战大厅里,不知什么原因,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极其凄凉,整个屋子的氛围也让人感到极其的压抑。

    朱三乐的络腮胡也仿佛没了往日的神气,耷拉在嘴角。他声音低沉的问道:“抚台大人,贼已至此,咱们该做什么打算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朱之冯沉着脸说道。

    “邵大人已经将咱们的兵马全部带走了,那姜瓖可带有两万的精兵,咱们就这一千羸弱,怎么挡啊?”朱三乐皱着眉头问道。

    “不挡的话,咱们去哪?”朱之冯看着朱三乐反问道。

    朱三乐继续反问道:“那我身为总兵,我总不能看着我的弟兄们白白去送死吧!”

    朱三乐说罢,朱之冯紧紧的盯着他,仔细观瞧可见他脸上在不由自主的颤抖。朱三乐见状急忙说道:“抚台大人,抚台大人,我……我……”

    “你是总兵?你不舍得他们去死!”朱之冯声音颤抖的说道。“那我是巡抚,我就忍心自己的弟兄去送死了!”

    “大人,大人,我不是这个意思!下官口误!下官口误!”朱三乐急忙说道。

    房之屏见状,急忙说道:“抚台大人,总兵大人,咱们都是为了弟兄们好,二位大人都勿怪,谁也不希望弟兄们白白送命啊!”

    听到这朱之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你们都不用说了,大家的心情本抚都能理解,可事到如今我也只能送大家四个字了——杀身成仁。”

    “大人,你既然这样说了,我也就直言了,你我共事也多年了,脾气秉性咱也都明白,若有得罪,三乐再次先给大人请罪了。既然大人力战,可具体部署下官真的是在是没法做。大人想想,万安两卫,加之宣府,三地只有一千兵,怎么分也都是把弟兄们往火坑里推。”朱三乐问道。

    朱之冯:“那依你之见呢?”

    “撤!”朱三乐坚定地说道。“说句不忠的话,朝廷撤了大同宣府的兵,又让我们弟兄们留在这,这不明摆着让我们等着送死吗?如今大兵压境,大人你又要力战,这个我不说什么。可我坚决不同意和姜瓖硬碰硬,事到如今,咱们还是撤到居庸关,哪里多少也有千百人的守军,咱们和他们联合起来,一来咱们人数也算能有所增加,二来咱们也给朝廷施点压力,说不定朝廷还能给咱们想点办法呢!”

    “房将军、王将军,你俩的意思呢?”朱之冯有扭头问道两个副将。

    王徽俊上前一部说到:“二位大人,卑职愚见,咱们宣府毕竟是边疆,城防还是比较严的,虽然邵军门将宣府的精兵带走,但城上的大炮什么还是都在的。卑职以为,咱们虽然人数上不足,但咱们借助城池和利炮,就算守不住宣府,也让他姜瓖知道咱们也都不是好欺负的!”

    “大人,卑职以为总兵大人所言还是好点。这仗咱们得打,但咱们却不能硬打。那目前京师和西北的境况来看,多地缺兵,所以还不如把大家据在一起,一起抗敌,所以卑职以为还是总兵大人的意见最好。”房之屏也说到。

    朱之冯听罢起身走到地图前,摇了摇头说到:“你们来看,宣府以东是保安、怀柔、延庆(居庸关),这三地,保安/怀柔的城防是十分的羸弱,根本不堪一击,而延庆那边,虽然说是个关隘,可总兵李守乐素来与你我等不合,说好听点咱们是联兵据贼,可说白了咱们是要寄人篱下/谋个生路,就李守乐那刚愎自用的脾性,他会容咱们入关?到那时,咱们再想想,一无城池可以依靠,二无重炮相佐,就咱们这一千来人可真的要和姜瓖的两万人硬碰硬了。”

    听罢朱之冯的分析,他们三人都沉默不语,谁也料不到,宣府城竟然会到了今日这种进退两难的地步。朱三乐焦急不安的来回踱步,朱之冯眼睛紧紧的盯着地图,而两个副将也静静的站在一旁。

    朱三乐摆了摆手说到:“好我的抚台大人,这总不是要逼咱们上梁山吧!”

    “能上梁山就好了!可现在的情形连连梁山都没得上!”朱之冯也叹道,可他的眼睛却仍旧没有离开地图。

    过了约有一刻钟,朱之冯的眼睛才缓缓的从地图上移开,他叹息了一声说到:“你们过来,我这只想出来一个主意!你们看看怎么样?”

    “大人请将!”朱三乐急忙上前说道。

    于是乎,朱之冯示意他们都围过来,如此这么般,这么般如此。小声的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们几人。他们听罢,都是大惊失色。

    朱三乐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说到:“大人!万不可如此啊!我们弟兄们就是拼了这身性命,也不能让大人冒这个险。”

    “是啊!大人!你这样做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万一……”两位副将也急忙跪下,房之屏说道。

    朱之冯看了看跪倒在地的三人,急忙将其扶起,强忍着泪水,哽咽着说到:“起来!都起来!都是堂堂的七尺男儿,说跪就跪成何体统!如今既然咱们已经走上这绝路了,都难逃一死,既然是死,那还不如做一回血性男儿!”

    “可大人啊!你不能这样!你……”此刻,朱三乐哭的就像个孩子一样,俩手拉着朱之冯,哭的都听不到他在说什么。

    朱之冯触景生情,两颊也忍不住划下眼泪,他索性转过头去说到:“朱三乐!房之屏!王徽俊!”

    他们三个人声音颤抖的答道:“末将在!”

    “本抚今日给你们下最后一道钧令,朱三乐你调集全城所有的重炮和各式火器全部在城西,并做好掩饰。房之屏,你即可将城中所有百姓遣送出城,让其向东南走,还有城中的治安之类的全靠你了。王徽俊,如今咱们的粮草不疯,这个恐怕要难为你了。你在试着从那些要撤走的官宦士绅手中买些粮食,做好最坏的打算。”朱之冯背着他们仨人下令到。

    听罢朱之冯的话,朱三乐等人也自朱之冯的决策是如今最好的决策了,于是乎,他们缓缓的抱拳说到:“末将得令!”

    然后朱之冯头也不回的出了作战厅,走出门的那一刻,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他是那么的想想回头再看一看自己的几位爱将,可他还是忍住了,毕竟死亡面前,每个人的人性都是懦弱,他怕!他怕这一回头再也没有那一刻迈出大门的那个勇气!

    他继续大踏步的前进,或许这样可以抵挡住他内心的恐惧。而他的三位大将,此刻也冲出了作战厅,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都跪倒在地。那一刻,他在他们的心里不仅仅是他们的上级,而是对舍生取义的英雄的最高致敬……

    朱之冯先来到后堂,他强颜着欢笑,他害怕他的妻儿和高堂看出来他满腹忧愁的样子。

    可发自内心的感情还是藏不住,就连他的儿子,年仅十岁,也都看出来了自己的父亲的异样,他懂事的上前问道:“父亲!父亲!你这是怎么了?”

    “宝儿乖!爸爸没什么事!你出去玩去,父亲有话和你母亲说。”朱之冯努力的露出笑容说到。宝儿听罢点点头,十分懂事的跑了出去。

    “英儿,为夫有点事要出去几天,家里的事就拜托你了!”朱之冯虽然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可眼泪还是不整齐的滑了下来。

    英儿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但此刻宣府的情形,也是略有耳闻的,他从自己丈夫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此去是凶多吉少。

    朱之冯见妻子没说什么,便接着说道:“帮我找一套普通百姓的衣服吧!我要出趟城!”

    英儿依旧没有说什么,起身前去找衣服,可她的眼睛里的泪水却早已忍不住打转。英儿拿过衣服,帮朱之冯换好,朱之冯缓缓地说道:“英儿没事我对不住你们娘俩了,记住下辈子要嫁人就嫁个普通人,别再嫁给我们这些当官的了!”

    英儿一把抱住朱之冯说:“夫君,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不管怎么样我这一辈子都跟定你了。是生是死,我都不怕。”

    朱之冯缓缓地推开英儿,哽咽着说:“家父家母就由你照看了,我这个样子去,也难免会让他们难受的。他们要问起,你就说衙门口忙,过两天就回来了。”

    英儿点了点头,含泪说道:“你去吧!我知道怎么说。出门在外小心点!别挂念家里!”朱之冯听罢,扭头冲出了家。他不敢让自己再多待一秒钟,那一刻情与义的争斗已经到了*,他再不走,估计英儿再一生夫君,他就会相自己的亲情投降。

    他迅速的跑到了前堂的耳房里,初春的塞北已经是冷风凄凄,可他却让下人端来一盆冷水,他需要洗个脸,他需要平复一下自己的内心。

    约有半个时辰,朱之冯不由得苦笑了一声,接着起身。他拿过一个包袱皮将宣府的关防打印和巡抚大印全部包好,然后独自一人,出了宣府城。到了城外,他回首对着城池,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但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此刻城西的城门楼上,几双眼睛却在一动不动的看着他远去的背影……
………………………………

第九十七章:朱之冯鏖战宣府(二)

    城门之上所站的不是别人,正是宣府总兵朱三乐和副将房之屏、王徽俊。因为朱之冯定的计策是诈降,这样做的原因是想取得最大战绩,但代价却是玉石俱焚。

    朱之冯出离了宣府城,一路向西,他知道既然选择了无畏,那么他就必须坚持下去。二月二十一日,天微微亮,朱之冯到了永嘉堡。

    此刻驻守永嘉堡的是姜瓖的大将杨振威,听闻宣府有人前来投诚,甚是大喜,急忙在中军行辕里见了朱之冯,朱之冯表明自己巡抚的身份之后,他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接着,他亲自护送朱之冯赶赴天镇,面见姜瓖。

    姜瓖听闻 宣府巡抚前来相投,也是得意满满,他稳坐在大帐里,看着下站的朱之冯,及其傲慢的问到:“下站者何人?”

    朱之冯知道姜瓖这是在故意给自己耍威风,但迫于形势,他忍气吞声的回答道:“宣府巡抚朱之冯拜见大将军。”

    “哟!这不是朱抚台吗?这是那阵香风把你吹来了?”姜瓖继续拿着他的架子说到。

    “听闻将军兵临大同,连克阳高、天镇,直逼我宣府,你说我这个巡抚大人不来行不行?”朱之冯被姜瓖的话有点激怒了,他略带愠怒的说。

    虽然朱之冯的语气中显示他略有不满,可如今所有的话语权全部在姜瓖手中,姜依旧傲慢的问到:“大人不必这样说,有道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崇祯皇帝,上不怜民情,下不恤臣心,先斩王承胤,有要取我的性命,王军门和你我共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到了如今的地步,至于这其中的缘由对错,大人想必也是心知肚明吧!”

    朱之冯虽然知道姜瓖所言多半是颠倒黑白,可如今的事却需要他来求人家,所以他只好答道:“皇上对待宣大的做法实在欠妥,也着实委屈将军了。”

    听到朱之冯这么说了,姜瓖不由得轻蔑的笑了起来,他接着问到:“不知大人此时到访是有何公干啊?”

    朱之冯忍气吞声,故作欣喜的答道:“闻将军天威,攻城拔寨是威名显赫,如今宣府已经是岌岌可危了,对于将军来说也是手到擒来,将军苦朝庭日久,我也一样啊!如今将军大军已至,我前来代表宣府的军民特来归顺将军,效忠闯王,共举大业!”

    “听朱大人的意思是前来投诚的了?”朱之冯笑着问到。

    朱之冯听罢言道:“不瞒将军,老夫正是特意前来投诚的?”

    “那不知府台大人前来是只代表自己还是代表宣府全体军民?”姜瓖嘴里说着话,脸上早都得意的忘乎所以了!

    “代表宣府全体军民!”朱之冯站立在原地,声音低沉的说道。

    姜瓖听罢顾是欣喜,但也并非草莽之辈,他沉吟了一下问道:“你一人就代表了整个宣府?”

    朱之冯冷笑一声说道:“莫非是将军信不过我朱某了?”

    姜瓖也没避讳,直言道:“不瞒大人说,我姜某人还真有点信不过大人啊!”

    “看看这个!”说这话,朱之冯便把自己随身带的包袱递了过来。下人急忙接过,递到姜瓖手中。

    姜瓖一愣,问道:“此乃何物?”

    “宣府的军政关防大印,还有总兵和巡抚的具名降表,不知这可不可以为凭?”朱之冯盯着姜瓖说道。

    见此,姜瓖慌忙起身,施礼说道:“朱府台,时方才姜某言语唐突,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姜瓖之所以礼遇朱之冯,并非是害怕,只是为了拉拢,给人留下自己礼贤下士的样子。

    “将军何必如此!如今我虽是巡抚,但也是寄人篱下,来将军营帐还望将军不弃,怎敢担待海涵二字?”朱之冯见姜瓖已经信了六成,便笑着说道。

    “大人言重了,既然大人愿与我共谋大事,为万民谋福祉,那你我便是同朝为臣了,不必谦辞。可还望大人见谅,容我斗胆的问一句,大人何意来降?”姜瓖不卑不亢的说道。接着,还给朱之冯设了座。

    朱之冯也明白,这是姜瓖在试探自己。他笑了笑回答道:“这之所以来降,原因有三,一则崇祯无道,抽调宣大精兵,至宣大百姓于不顾,实乃万民共愤,此乃一必降。二则将军乃有道之师,将军乃闯王之兵,闯王打西安起兵,所到之地万民称颂,而如今宣大,虽为大明之地,却无大明之心,此时刻,不顺应天时更待何时乎?此乃二必降。三则将军雄威,将军精甲已到,我等自知不敌,以兵相刃,则万民遭灾,下以保万民安康,上以乘将军天命,此乃三必降。”

    朱之冯的这个马屁拍的岂止一个好字了得!姜瓖听罢,那是心花怒放,大笑着说道:“好!既然大人是诚心来降,我等也不能辜负了大人的一番好意。我这就马上给闯王上表为大人请功,但暂时恐怕还要委屈大人,就先留在军中吧!”

    “那老夫就先谢过将军了!还有一些事情,还望将军借一步说话。”朱之冯点了点头说道,他知道姜瓖有信了两成了。

    姜瓖一下子就明白了朱之冯的意思,便立即让在站的下人退出,并唤来了自己的亲信在帐外把守。接着问道:“大人你看这样如何?”

    朱之冯笑着点点头起身,走上前说道:“如今,宣府来降虽然是万民期待之事,可未免发生意外,来之前,我与总兵朱三乐相商,两日之后,也就是二十三日,迎将军进城。”

    “大人有心了!具体事宜我还要和众将商议之后方可定夺。大人来这也是舟车劳顿,先歇息去吧!”朱之冯听罢笑着说道。虽然说他此刻已经对朱之冯的话信了八成,可这等事情还是细心点为好。

    打发走了朱之冯,姜瓖一刻也未担误,立刻见了自己的军师林奎询问对策。林奎听罢甚是吃惊,他们几个毕竟都曾有过交往,也各自甚至对方的为人,朱之冯、朱三乐给林奎的印象是不会叛节的,可如今朱之冯却就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他疑惑的说道:“来降,固然是好事,可这不像朱之冯的为人啊?”

    “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他刚才的三必降和他拿的这些东西,确怎么看都不想是假的!”姜瓖点了点头说道。

    “那将军的意思呢?”林奎问道。

    朱之冯沉思了一下说道:“无论是真是假,宣府已经是手到擒来之物。正如你所言,朱之冯一直以君子所标榜自己。在自知城池不可守的情况下,他为了避免生灵涂炭来降,也是解释的通。所以我的意思是,全切信他。”

    林奎点了点头说:“将军所言并不是不无道理,可依我愚见,若真,则取宣府入探囊取物一般,若假,其中利害则不可知。所以,我建议将军让朱之冯连夜去信,我等今晚就出发,明日一早进宣府。就算他们是有预谋,那量他们这么短的时间也做不出什么像样的布置。”

    “军师此言甚是啊!我这就叫他,你在一旁看着。也可以顺便再试探试探朱之冯。”姜瓖说道。说罢,就在此将朱之冯叫了上来。

    朱之冯刚一进来,就瞅到了林奎,心中不免起了涟漪,但纵横官场多年的他,自然懂得深藏不露,他笑着说道:“见过将军,见过林先生。”他们二人也是急忙还礼。

    姜瓖看着朱之冯说道:“大人,时方才闯王来诏,令我等快速进军,我与军师思量前后打算今晚便动身,到天亮也就差不多到达宣府了,所以叫来大人问问大人的意思。”

    朱之冯听罢心里不由得骂了一句“狗贼!”,他知道这必定是林奎从中作梗,可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他知道自己下一秒的回答,要么可以让姜瓖更加相信自己,要么就是满盘皆输。他愣了一下,便笑着说道:“这又有何难?宣府时刻都在等着将军,既然闯王又令,那我给朱三乐朱总兵去一封信,说明一下情况就是了!”

    看着朱之冯毫不介意的样子,姜瓖忍不住看了看旁边的林奎。林奎也是一脸狐疑,他接着笑道:“既然这样,那就不必那么麻烦了,待我等到了宣府城外,在于城内通报也不迟!”

    见此,朱之冯心里不由得骂道道林奎这招阴险,可已经到了此等地步,他只能顺水推舟。他依旧沉稳的回答道:“林先生万不可误会,我并不是要给城内送信,而是想着和朱总兵联系一下,毕竟来之前我和他是约好时间的。要是贸然更改,我害怕有所误会。既然林先生以为没这个必要的话,那也无妨,到了城下,多做注意便是。”

    “那……”姜瓖正要开口,但是却被林奎拦住了。林奎答道:“当然朱抚台来降的诚意我等已经是见到了,可还望大人见谅,我等还是要考虑弟兄们的安全。既然大人觉得不送信也无妨的话,那我看咱们就不送了吧!反正宣府城就在那也跑不了。将军,你说呢?”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召集众将,传令向宣府挺进。至于朱大人,还劳烦军师好生招待。”姜瓖也听得出来林奎的意思,便顺着说道。

    事已如此,朱之冯内心自是万分焦急,可他却知道,自己必须保持镇静,自己这里无论怎样都不能乱了阵脚,负责一切的计划安排都将付之东流。他依旧沉稳的说道:“将军和军师心思细腻,考虑得到,将军今后必成大业啊!”。

    林奎听罢朱之冯的话,只是笑着说道:“大人高抬了!”说着话,两人便出了大帐。而朱之冯则召集众将,说明了如今的情况和安排,让大军准备开拔,并下了严令,明日辰时许必须到达宣府。

    而他们两人出了中军大帐后,林奎为朱之冯特意准备了一辆马车,而且还给准备了一桌酒宴,派了两个下人和八个亲兵,明着是伺候朱之冯,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监视朱之冯。
………………………………

第九十八章:朱之冯鏖战宣府(三)

    而宣府城中,对于天镇这里的临时变化是一概不知,总兵朱三乐和两个副将还在按最初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布置。

    当天,朱之冯出离了宣府,他们便开始将城中的火铳、虎蹲炮等小型的火器集中到城西,但重炮还都没来得及集中。二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