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了!”
“大人这是哪里话?只要能扳倒福王,那就是社稷之福、你我之幸啊!”王熙笑着说。
李邦华听罢没有说什么,自从踏上潞王这条船起,他就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回头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人愿意做奸臣,可当时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心重,为了社稷,为了大明,他不得已选择了这条路,可如今他的苦心却早已付之东流,当他发现潞王、福王的野心已经强大到想要谋朝篡位的时候。他也慌了,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又做了什么……
如今,他也明白崇祯已经醒悟,已经正在努力的以一个新的圣主贤君的形象出现在朝野的面前。可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晚了,潞王这条路他只能咬着牙走下去,不是他不想退,而是已经退不了了。而且,朝野中也绝非他潞王一派,福王也是虎视眈眈,他之所以要想办法把福王扳倒,一是为了自保,二来也是在未崇祯尽力清除党羽。
什么是忠臣?什么是奸臣?如今对李邦华来说,一切不过只是个名声罢了!如今对于他来说,可以活下去,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他苦笑着说道:“社稷之福谈不上,到是你我之幸不假。”
王熙听罢也笑道:“还是老阁老眼光毒啊!把这事情都看得透透的!”
“不看透不行啊!人总是要活着的吗!”李邦华自嘲道。
王熙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李邦华接着问道:“那两人知道曹化淳到禁宫中干什么吗?”
“这个他们说不清楚,只是曹化淳从乾清宫出来后就随即打发他们离开京师,还要暗杀他们。有此只可推断,曹化淳在禁宫中做的事情,绝对是么见不得人的。”王熙认真的回答道。
李邦华只是“嗯”了一声,便没有在问下去,他又换了一个话题说道:“王继谟已经失踪好几天了,你派人去查一查吧!今天曹化淳已经离京了,我看咱们这两天也得走了,至于那两个人你亲自负责,过了今晚,明天就走!”
“那大人你呢?”王熙问道。
李邦华叹了一口气说:“我后天出发。”王熙听罢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便告退了。
可京西的宣府城中,夜虽然深了,可宣府作战大厅里,却弥漫这硝烟的味道。地图还是朱之冯当时看的地图,屋子的布置也是和以前一样。可人却不同,人心更不同。
林奎站在最中间的位置,他成了这支军队中新的主帅,他连夜召集众将做出了对京师速斩速决的决定。他们利用宣府城中的火器兵刃,极大的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第二天一早,林奎身穿缟素,亲自在校场举行誓师大会。两万余人全部头戴白布,在林奎的鼓舞下,一个一个都摩拳擦掌立志为姜瓖报仇。
辰时许,大军高举林字大旗,浩浩荡荡的离开宣府向居庸关出发。一路上,保安、怀柔皆不战而降,当晚酉时许,林奎的先头部队便到了居庸关外,居庸关守将李守乐见状也是尽力的召集兵士戍守隘口。
当夜无话,二十五日一早,林奎从宣府各地抽调的重型火炮都运到了。辰时一刻,随着林奎一声令下,万炮齐发,短短半个时辰,居庸关的箭楼便已经千疮百孔,城门也是损毁严重。守官的将士在这次炮轰中,也伤亡了百余人,许多将士更是被这么激烈的炮轰吓破了胆,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当时,守关的将士只有不到两千人,还是李守乐临时拼凑的,而且他们的境地是外无援军支援,内无粮草储备。李守乐本以为林奎会在炮轰之中略作休息,可他万万没想到,随着炮轰的停止,近万人同时对居庸关发起了进攻。李守乐誓死抵抗,可众将士却是早已无心恋战,消极怠工的,逃跑的,投降的就占了半数以上。
短短不到两个时辰,这所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雄关就被林奎轻松拿下。总兵李守乐英勇就义,力战而亡。接下来,就是昌平了,昌平在往前就是京师。
而同样是在这一天,二月二十五日,李邦华率领着京师的最后一批官员离京南下。随着李邦华的离去,昌平自然是不攻自破。
仅仅隔了一天,到了二十六日,林奎的两万大军就进入了北京城。随即便派出部队一路向南追击,另一路夺取天津,因为大明朝在北京的所有积蓄如今已经被全部转移到了天津准备南运。
可李邦华一路上为了防止被追击,更是催促着一行人以最快速度行进,同时还沿路毁坏了一些必经的墙梁。天津那边,山海关的大船已经陆续到达,还有冯元飏从民间征调的小船总计百艘有余,那些财务辎重在曹化淳的指挥下正在焦急的被装上船。
在林奎进驻京师的同时,一些部将便起了恻隐之心。二十六日晚,在庆功宴上,就有部将公然劝进,希望林奎入主大内,登龙继位。林奎见状不由得惊出了一身汗,他作为一个文人出身,何时何地都比这些武将懂得看清自己,看清时局。他随即以此人喝醉为由,将此人拉了下去。
而就在林奎占据北京的同时,多尔衮亲自带领的十三万铁骑,已经走到了山海关。而林奎虽然此时刻不清楚关外的情况,可他深知不管对谁来说,想要在北京坐稳皇帝位,满清才是最大的隐患。他到达昌平时,就给关外派出了哨骑,对山海关的情况加以监视。
但不管怎样,林奎到了京师之后,着实风光了不少。而他并不是没有没有称帝之心,而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还需要更强大的实力。
而就在同时,有一个人实在是坐不住了,他就是李自成。李昱晗亲征之后,李自成便调集所有军队对其进行围剿。后来李昱晗病重,便准备在大军的护送下南下。可却在留龙湾遭遇伏击,护送将士伤亡惨重,李昱晗更是因为如此,和王承恩、范景文流落民间。
李自成在解决了准备逃跑的李昱晗之后,便调集自己的部队,围剿周遇吉和吴三桂。此时刻,吴三桂与周遇吉率领着所剩的六万余人退守在河南辽州。
二十四日,李自成在经历了几天休整之后,随即对辽州发起了攻势,企图全歼周遇吉吴三桂部。二十五日,李自成便领着十八万大军到了河南武安,直隶顺德一带。当晚,李自成接到了姜瓖遇袭的消息,可对他来说他并不在乎这么多,虽然他假装痛心疾首,可明白人都懂,他在乎的只是仗打到哪了。至于这个自己素未谋面的降将到底是生是死,他实在懒得去理。
二十六日,大军进犯山西,经过一天的苦战,李自成部便攻克了黄榆关和黄泽关,退守在辽州的六万朝廷大军似乎已经成了李自成唾手可得的肥肉。可二十七日,就在他们准备做最后一击的时候,李自成接到了两个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消息。
李自成原以为居庸关作为天下第一雄关,可以轻松的抵挡住姜瓖大军抵达京师的速度。可万万没想到,这个所谓的雄关竟然被林奎用两个时辰就攻破了。而且,更加让他没想到的是大明朝的君臣竟然放弃了北京城跑了。这就意味着林奎可以轻松入主北京,可这对李自成来说可并不算一个好消息。
………………………………
第一百章:大峪口之战
当天早上,李自成在得知这两个消息之后,立刻改变了进攻辽州的策略,随即传令各军改道向北,直取京师。
而这对周遇吉和吴三桂来说简直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皇帝在留龙湾遇袭之后,整个军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粮草供应,大军仅存的粮草也只更三日之需。如今又被李自成亲帅十八万大军来犯,正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听闻李自成自动退兵,他们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而洛阳那边,新任河南巡抚任俊虽然在大峪关成功阻击了田见秀和刘芳亮的大军四天了,可任俊明白,自己的实力和敌军还是相差甚远。以三万多人对十五万人,想要完全的击退敌人,简直是痴人说梦。二十六日以后,两军陷入了对峙状态。就在此时,有部将给任俊提议,让其给正在山西作战的吴三桂和周遇吉发出求救信。任俊思前想后,如今也只有这一条办法可以尝试尝试了。
二十七日晚些时分,河南的求援信送到了山西辽州府周遇吉与吴三桂的大帐中。而此时刻,周遇吉与吴三桂正在商议难撤的路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求援信,他俩一下子也不知所措。
吴三桂看了看地图说道:“周将军,咱们还是去吧!贼寇的目标可是洛阳,哪里可是福王的封地。要是咱们坐视不理的话,到时咱们也不好给皇上,给朝廷交差啊!”
“谁说不是啊!”周遇吉一连无奈的说道。“可吴将军,咱们的处境你也是知道的,如今军心涣散,粮草短缺,这仗到底该怎么打啊?”
“可将军,此仗我们不打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如今,李自成围攻我们的大军刚刚撤退,我们有了喘息的机会。另外我们要南迁,也必然经过河南,在一个还是王爷那一面。要是有了闪失,那河南巡抚任俊或者朝中任何人参咱们一本,那时,就是皇上想保,可众位皇亲国戚也不会放过咱们的。”吴三桂分析道。
周遇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想年初,李自成犯山西,攻潞州,路王爷被迫逃窜。河南可是未出一并一卒支援,我们当时打的是如此艰辛。如今到了他们受难,他们还有脸来求我。”
“大人所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吴三桂点了点头说道。“可如今的形势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请吴将军指教。”周遇吉疑惑的说道。
吴三桂指着地图说:“当初李自成大军进犯山西为的是取大同、宣府而进攻京师。当时,一来河南境内也有刘芳亮的五万大军,二来河南位置偏南,李自成北犯对其影响不大,所以于理他们可以说有仗牵制,无力支援。于情,山西存亡,对其来说不过是肌肤之痒,不足为怕。可如今咱们的形势就不一样了,大同失陷的消息刚刚传来,辽州如今夜景成了一座孤城。咱们要南撤,就必经过洛阳,只是咱们必须出兵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要是咱们放任不管,洛阳一旦失陷,田见秀、刘芳亮部的下一个目标必是咱们。更重要的就是粮草,咱们救洛阳的话,说不定还可以从洛阳城中得到一部分军需。”
“可现在咱们的实际情况根本无法打这场仗,让将士们强行上战场,无非是送死。”周遇吉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
吴三桂听罢也是重重的一声叹息,他接着说道:“这个道理我也懂,可如今的境况是我们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那就打吧!”周遇吉思索了半天,最后决定到。
接着,他们便召集众将商议行军路线,和具体杜策,最终决定。由吴三桂的骑兵打头阵,沿沁州、怀庆南下,向洛阳靠近。
为了不耽误时间,二十八日一早,六万多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南进军,目标洛阳。
可就在吴三桂、周遇吉的发兵的同时,大峪关却出现了意外。二十五日,田见秀暂时停止了对大峪关的进攻,任俊因而对敌军稍稍放松了警惕。
可万万没料到,这其实是刘芳亮和田见秀商量的一个对策。因为大峪关关势险峻、易守难攻,这几日他们在此吃亏不少。认真的查看地图之后,田见秀意外的发现了一条可以绕到大峪关的小路。随后,他们有找当地的农民询问了道路,果然有条小路可以进关。但是由于道路狭窄,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而且,中途还要经过悬崖,可谓是异常危险,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过。
本来田见秀和刘芳亮都打算放弃这一计划,但二十六日的进攻中,他们伤亡人数竟然达到了六百余人。二人见此,不由得重新将目光锁定在了这条小路上。经过商议,由刘芳亮率领一万步兵,暗中走小路绕道关后,到二十八日早晨,鸣炮为号,里外对大峪关同时发起攻击。
所以,二十六日晚些时分田见秀便将大军后撤了五里,意图修整。到了第二天,天刚微微亮,刘芳亮就偷偷摸摸的带着一万步兵,走小路向大峪关的后方移动。
区区不足二十里的山路,刘芳亮就足足走了一天,到了晚上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们才到达目的地。在行军途中,竟然就有二十四名士兵不幸跌下山崖摔死,足以可见这条路的难走程度。当晚,为了隐藏目标,刘芳亮禁止大军生火做饭和取暖。士兵们只好蜷缩在一起,啃着干粮。
二十八日一早,刘芳亮就紧张的注视这大峪关的一举一动,因为今天就是他和田见秀约好的决战时刻。卯时一刻,大峪关方向传来了阵阵炮声,刘芳亮听罢大喜。率领着一万将士冲向大峪关。
而此刻,任俊早已冲向了隘口,镇定的指挥着将士们阻击敌人的进攻。相比以往的进攻,今日敌军没有使用人海战术,而是更多的使用了火炮。可农民军的火器毕竟有限,大峪关虽然城墙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程度并不大。
可就在任俊镇定自如的指挥着反击的时候,后方突然来报:有一万多农民军正在快速的向大峪关方向靠近。听到这,任俊不由得打大吃一惊。他急忙抽调将士,在关里设防。
可这些农民军像不要命似的,里外都在猛烈的攻击,一波接着一波。因为对刘芳亮来说,自己孤军深入,人数有没任俊的多,要是此战不胜的话,他就没有任何退路。最重要的事,要是洛阳城里的守军赶来增援的话,他们只有死路一条。如今,他们也算是准备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战役从早上卯时一刻开始打,到了午时左右,城外的农民军终于攻上了城墙。任俊这边的地势优势慢慢地优势,到是田见秀的人数优势慢慢的占了上风。
可更加让任俊始料未及的事,未时左右,副将蒋晓忠竟然带着自己的一万多部下投降了,一下子任俊显得更加被动,军心大散,将士们更是节节败退。到了酉时左右,守关的三万三千多将士,降的降,亡的亡,竟然只剩不到五千人。见此仗必败无疑,他的副将一次又一次的劝谏任俊弃关突围,可书生意气的任俊却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弃关自保。后来,实在劝谏不同,他的副将李奕可,直接将任俊打晕,装上马车,率领众将士突围。
可是前有堵截是后有追兵,洛阳城里的五千将士更是因为恐惧,吓得不敢前来支援。李奕可这边打得是极其艰难,每走一步都有弟兄倒下。天天渐渐的晚了下来,李奕可这边的人数也仅剩三千余人了,可田见秀还是死死地咬住不放。
在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的突围中,李奕可将所有的战马聚在一起,让其受惊,然后猛地向洛阳方向逃窜。随之便让任俊的马车紧跟其后,终于此计成功,任俊的马车和一部分士兵突出了重围。
可李奕可却和一队士兵陷入了包围,这群人大概有一百五十余人。面对着重重的包围圈,他们惊恐的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敌军中的一个百户盯着他们大喊道:“尔等官军,你等已经被我重重包围,此时还不投降,还待何时?”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跟着大喊道:“投降!投降!投降……”
在这响彻山谷的投降声中,许多将士的心里防线被击垮。随着第一个人的走出投降,一个接着一个的放下了武器。大约一刻钟之后,原本的一百五十多人仅剩了十八人。那个百户振臂一呼,示意众士兵安静,他略带嘲讽问道:“看来你们几个是准备杀身成仁了?”
“你个狗贼!老子就是死也绝不做反贼。”一个普通的士兵对着这个百户喊道。
这个百户到是不恼怒,反而拍手称快。笑道:“骂的好!你是有骨气,可是这辈子估计用不到了!”随之,他又提高了声音大声说道:“你们还有愿意投降的吗?我数十个数,数罢!若还不投降,就别怪爷爷的刀不留情面。”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听着每一个数字,对于包围圈中的人来说就像自己的丧钟一般,听的人浑身发抖。可当一被百户喊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他所说的事。
因为时方才,在人群中,李奕可的眼睛却紧紧地盯着这名百户,谁也没有注意,他的手已经慢慢的放在了自己腰间的宝剑之上。
在百户喊出“一”的那一刻,宝剑出鞘,一声龙吟。剑头向前,猛力掷出,又是一声虎啸。再看,李奕可腰间的宝剑,已经深深的刺进了那名百户的腹中。
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不轻,但见那名百户,嘴角不断额的涌出鲜血。嘴里吃力的说道:“给我杀了他们……”
又是一场血战,一场没有任何奇迹的血战,短短几分钟,十八位英雄死在了乱刀之下。
英明留后世,忠义诉千秋。
阴魂归地府,保国未可休!
李奕可至死,眼睛也都没有必上……
………………………………
第一百零一章:洛阳之战(一)
(各位读者你们好,在此要给你们说声抱歉。由于小编的失误,小说里对老福王朱常洵的描写出现了失误,朱常洵在公元1644年3月2日,即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便被李自成所杀。但文中前面已经多次提及,改动的话牵扯较大,万望理解。在后文中,小编会设法纠正。)
经过二十八号的激战,田见秀与刘芳亮顺利的拿下了大峪关,但是经过清点,大军仍旧损失近八千余人。但是河南巡抚任俊的三万三千人马逃的逃、亡的亡,最后逃出去的不足一千人。
大峪关失陷之后,洛阳以西再无强有力的阻击地,洛阳城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农民军的前面。以目前的情况,田见秀和刘芳亮用不到一天时间就可以到洛阳。而此刻的洛阳,最多只能拿出六千人来守城。吴三桂的骑兵从辽州到洛阳最快需要两天,周遇吉的人马更是需要三天,而且周、吴的部队都面临这即将断粮的险恶境地。
田、刘虽然没有探到任俊求援的消息,但是周、吴大军在辽州这件事情他们却是知晓得。他们在进攻大峪关之前,也曾推测过周、吴派军来援洛阳的可能性,但当时李自成、刘宗敏等部当时在广平、彰德。顺德一带有十八万人马,完全可以吞掉周、吴的人马。所以正是他们对李自成的信任,才决定进攻洛阳府的。
可就在他们攻取大峪关的当晚,田、刘接到李自成的急报,说北京那边林奎已经打到昌平府,李邦华率领着满朝文武,携带者金银珠宝全部难逃了。如今,为了稳住北京局势,他要率领部队即刻进京。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田见秀和刘芳亮一个措手不及。如今,攻取洛阳的最后一个硬仗已经打完了,如今只需要努力一把,就可以取得胜利。可是若没有了李自成的牵制,若是洛阳久攻不下,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情况。
可当晚,天快黑的时候,从洛阳府匆匆的跑过来一个人,点名要见田见秀和刘芳亮。他们二人听闻,甚是疑惑。此人被带进来之后,自称是洛阳典史蒋珂。
田见秀听罢疑惑的问道:“你可真是洛阳典史?有何为凭?又为何来我军中?”
“两位将军,卑职是洛阳佥事,官居四品,有官凭为证。”此人说着话从怀间掏出一张官凭有书吏递给田见秀。
验罢正身之后,刘芳亮问道:“即使大明朝四品文官,那也算的上是一员大吏了?来我军中作甚?”
“特来归顺将军。”蒋珂献媚的说道。
“大胆!”刘芳亮大声喝道“来人,给我把此人拉出去斩了!”说着话,两旁的守将就走了进来,将蒋珂架了起来。
蒋珂见状连忙哭喊道:“将军这是何意啊?我千里来投?将军这是为何?小人哪里做错了还望将军明说啊!求将军饶小人一命吧……”
“刘将军这是何故?”田见秀急忙劝道“蒋佥事来投是好事,你为何却要将人家拉出砍头?”
刘芳亮回过头说道:“田将军你想,他即是大明朝的官员,有位居四品,如今却叛国来投,此人可谓忠乎?留此人在军中,到时,你我若有难,他难道就不会像如今对待大明朝廷一样对待你我吗?”
“刘将军此言差矣!”田见秀说。“蒋珂来投,起因在于大明朝廷官场腐败,君昏臣暗。而咱们是替天行道,为万民请命。而我想蒋佥事也正是看到了这些,所以才弃暗投明。这不可以忠而论,此乃大义,先天下而后君王的大义!”
“对啊!田将军说的正是卑职的心里话!”蒋珂急着说道。“如今大明朝廷欺压贤良,我忠心耿耿的为朝廷效力。可是在官场中处处受到挤压,因为我为官清廉,没有钱孝敬上级。所以任职多年,还没得到升迁。”
刘芳亮看着他冷笑道:“蒋佥事看着年龄不大,已经是四品文臣了。要是大人在偷奸耍滑的话,估计你这阵都做内阁了!”
蒋珂被听罢此话,急的满头大汗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田见秀一旁笑道:“有道是人不可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