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懋第点了点头说:“那就好,这马士英一定要提防,我猜测他多半是要接内阁之手打压东林。”

    “我也是有所疑虑,所以没敢给他回复。可这事既然出了,内阁自然要拿出个办法来啊!”卫景瑗点头说道。

    左懋第接着说:“马士英向内阁透露了璐王进城的消息,他虽说他不知道璐王的位置,可此话大人以为如何?”

    “假的?”卫景瑗反问道。

    左懋第点了点头说:“当然,马士英虽说身居凤阳,可在应天城里的势力仍不容小觑,璐王的藏身之处他自然知道。可他知道他却不说,这是为什么?因为东林实力扩大之后,内阁肯定要想法压制,只能靠马士英了,所以他此举是要借此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既然如此,那左大人以为应该如何应付呢?”卫景瑗急忙问道。

    左懋第继续说道:“江南的一直以来都是东林和马士英一党明争暗斗,大人要想让内阁能真正的掌控朝廷的形势,唯有尽量的平衡两党的实力,让他们谁也打不过谁!”

    卫景瑗听罢点了点头说:“感谢左大人的提醒,本阁知道怎么做了。”说罢,卫景瑗边起身告退了,如今应天府里风云变幻,无时无刻都必须小心翼翼。

    而就在应天府里除了不速之客璐王以外,一封急报再次给原本混乱的局势雪上加霜……
………………………………

第一百一十四章:政变(四)

    三月初三早上,卫景瑗等人刚到内阁,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商议璐王之事,一封急报打破了早晨原有的静谧。

    卫景瑗等人刚进内阁,内阁的门就被人突然推开,一个穿着破烂的人走了进来,但从衣着仍可以看出,此人是一名驿夫。但此人走路一摇一晃,令卫景瑗不知所措,蔡懋德上前急忙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擅闯内阁?”

    “回蔡阁老的话。”一旁的一个小太监急忙说道。“今天是小的在午门外当差,此人就这样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小的本以为是个要饭的跑错了路,便让差人将其赶走。可此人坚决不走,还拿出了一封信,小的一看,是四川巡抚陈世奇大人的,小的详加询问,才知道他是陈世奇大人派出的信使,他说这封信事关朝廷安危。本想送往京师亲手递给圣上,可后来到了北京发现北京已落入敌手,此人便又来到南京。小的听闻,不敢耽误,便立即送到这来了。”

    “信在那?”蔡懋德问道。

    “阁老,信在我这。”信使一边颤颤巍巍的说道,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蔡懋德接过信来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了,因为赫然写着:“皇帝亲启”四个字。

    蔡懋德将信递交到卫景瑗手上问道:“首辅大人,这个怎么办?”闻之,左懋第和马士英也聚上前来,看到这四个字,卫景瑗说:“几位大人,如今的朝廷形势如此,此事你们认为如何处理?”

    “首辅大人,臣有一言。”左懋第上前说道。“如今皇上下落不明,四川又有了急报。我等此时此刻万不可被那君臣伦理所束缚,为了那所谓的‘皇上亲启’四个字,就怠慢了政务,那样的话,就算是忠,也是愚忠。”

    “臣认为左大人言之有理。”蔡懋德点头说道。

    卫景瑗听罢点了点头说:“好!那么今天我等就替皇上开了这封急报。”说着话,卫景瑗转身坐下,撕开信封,仔细的看了一遍,越看越震惊。其他几人见卫景瑗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也急忙上前围观,看罢都是一脸吃惊。

    这封信是四川巡抚陈世奇二月二十发出的,信中写的是十八日,张献忠率部攻克重庆卫和播州府有百姓寻衅滋事,意在不轨,四川东南告急之事。信使拿了信之后,便星夜兼程赶赴京师,但一路上,多次遇到李自成的叛军,险些丧命。终于在二十八日赶到北京,可是到了京师之后才发现京师早已易主,万般无奈之下,信使有携带者急报赶赴南京。经过四天的日夜奔波,终于在今天早上赶到了南京。

    卫景瑗看罢信之后问道:“早朝时间到了,今日朝堂之上是否商议四川之事?”

    “军国急报,不可不议!”蔡懋德急忙说道。

    马士英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局势不稳,再提此事,恐使政局更加混乱,不如暂且不论。”

    “万万不可!耽误了军机,失了四川谁敢担待?”蔡懋德说到。

    马士英随即驳倒:“朝廷一无兵马,二无钱粮,朝堂之上议论此事,最终只能是朝局更加复杂化,到头乱了朝廷大局。”

    “别争了!”卫景瑗说。“今日早朝不议此事,随我上朝,走!”说着话,卫景瑗便出了内阁。

    来到奉天殿,文文东武西战列两旁,皇后隔玉帘坐在龙椅之后。大殿上,一个个大臣神情紧张,如临大敌一般。还未等卫景瑗开口,一个人便上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说道:“臣户部侍郎诗家琦有本要奏。”

    皇后和卫景瑗一样,见状都眉头一皱,谁也不知道这个诗家琦将要说什么。可皇后也不能拦住不然人家说话,只能点头说道:“诗爱卿免礼,请讲。”

    “谢皇后娘娘。”诗家琦起身说道。“自从史可法大人等入狱之后,江南无不人人自危,六部群龙无首,政事无人住持,已经乱作一团。臣与一些大人做了商议之后,认为以史大人、高大人的为人,谋害太子的事是万万做不出来的、所以臣等八十六人联名具表,保几位大人出狱主政。”

    听到这,皇后的手都不住的颤抖起来,又气又恨又无奈,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办。她虽贵为皇后,可群臣联名具表这事,她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他强压着怒火说道:“卫阁老,这事你以为如何?”

    “臣以为此事应该待内阁做了商议在说。”卫景瑗缓缓答道。

    马士英听罢上前一步冷哼了一下说道:“诗大人,如今史大人、高大人一案正在交给锦衣卫同知吴孟明大人审理。吴大人已经在刑部大狱接连问了几天了,诗大人此刻如此心急,是不是有点做贼心虚的嫌疑啊?”

    “这具表可是三司六部八十六名人员联名的,马大人此言莫非是说这朝里的八十六名朝臣都是谋害太子的同党了?”诗家琦义正言辞的说道。

    “诗大人,诗大人,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想告诉大人,这几位大人的案子是锦衣卫审理的,绝对的公平公正。那个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大人不要太过心急,以免给别人留下把柄。”马士英阴阳怪气的说道。

    徐弘基这事站出来说:“马大人,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哟!是魏国公啊!既然国公爷有话要讲,自然是无人敢拦。”马士英抱拳说。

    “这君要正臣要忠国泰安康,可这要是君不正臣不忠可是要另择他君。”徐弘基嚣张的说道。

    “大胆!”左懋第厉声喝道。“皇后在上,文武臣工皆排列两旁,你竟敢说出如此大不敬的话,该当何罪?”接着,他就扑通的一下跪倒在地说道:“臣恳求皇后以大不敬之罪,将魏国公徐弘基打入大狱。”

    “皇后娘娘,臣奉先帝之命,镇守南京已经多年,可谓世受皇恩。如今朝纲不振,朝中有出了奸佞。臣等此言并非是藐视圣上,而是要给一些人敲一敲警钟,这要是有人假借皇上之命,祸乱大明社稷的话,我等老臣定当誓死向抗!”

    这是,突然间听到有人鼓掌说道:“好一句‘誓死向抗’啊!国公爷真是保国域疆的忠臣啊!”
………………………………

第一百一十五章:政变(五)

    众人皆把目光投向说话之人,但见卫景瑗边说这话边向前走来。徐弘基看着卫景瑗不由得冷哼了一声说:“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首辅老大人啊!不知大人出班可有何见教?”

    “徐大人!”卫景瑗沉着脸说道。“有几句肺腑之言我想说说,几位大人入狱之事,在朝堂之上这是第二次提及了。大人三番五次催逼,明面上为的是社稷江山,可说破了就是在难为内阁。内阁奉皇后之命刚刚建立,一切都还有待完善。可我想徐大人不会不知道,自打内阁成立以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审理史可法、高宏图等几位大人的案子,而江南向来党派林立,为显公平,特意让从京师来的锦衣卫同知吴孟明大人审理,可审理案子也并非三五日就可审完的!而大人如此心急,再三催促,看似为国,实则是逼迫朝廷!”

    “你!”徐弘基愤愤的指着卫景瑗说道。“老臣我世代蒙受皇恩,一心想的都是如何的忠君报国,如何的为我主的万里江山鞠躬尽瘁。如今见得江山破碎,朝纲混乱,顾才三番两次舍死直谏,为的是不让皇后娘娘被怒起冲昏了头脑,而如今你们却把老臣我说成逼迫朝廷的奸佞无耻之徒!我……我……我还有何颜面见我徐家的列祖列宗!我今天就碰死在大殿之上,一证老臣清白!”

    看着徐弘基在大殿上耍泼撒赖,卫景瑗是满腔怒火,马士英却是捂着嘴不由得偷笑,而坐在玉帘之后的皇后,却是一脸无奈。朝廷里的纷争她自然不知,如今徐弘基连哭带说的表演更让皇后乱了头绪。她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卫阁老,本后问你一件事?”

    “皇后娘娘请讲!”卫景瑗急忙答道。

    皇后接着说道:“魏国公在朝堂之上两次提及此事为的也是我大明的江山,可谋害太子案在前,本后总该要给天下一个交代。几位大人是否真正与此案有关,不知吴孟明几时可以审理完毕?先说个时间,这样也算是给魏国公及满朝文武一个交代?”

    卫景瑗听罢回头看了看内阁的其他成员,左懋第看了看马士英小声问道:“马阁老,十五天为限怎么样?”

    马士英点了点头没说什么,所以左懋第便给卫景瑗比划着说道:“十五天。”

    卫景瑗其实一点也不想设置时限,毕竟催逼之下易出冤狱。但皇后已经把话说到这一步了,又没法拒绝,所以他只能极其不愿意的说道:“回皇后娘娘,至少还需要十五日!”

    “好!”皇后说道。“十五日之内任何人不得再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另外传本后懿旨,锦衣卫同知吴孟明升任锦衣卫指挥使,全权负责此案,务必严加查办!”

    “皇后娘娘圣明!”众大臣急忙齐声说道。对此,内阁和锦衣卫也只好听命照办,不能再说什么。

    卫景瑗本来还打算向皇后奏禀潞王入京一事,但是见魏国公在朝堂之上的一番作为便没敢在继续将此事放在朝堂之上议论。下朝之后,卫景瑗带着马士英来到后宫面见皇后,马士英向皇后详细陈述了璐王入京之事。听罢皇后不由得大惊,她明白这又是一件篡朝谋逆的大案。听罢皇后冷冰冰的问道:“此事可否属实?”

    “回皇后娘娘的话,绝对属实。”马士英说道。

    皇后看着他们二人问道:“既然如此,璐王可是犯了窜朝谋逆的大罪,你们二位以为此事该如何是好?”

    “臣以为此事万不可打草惊蛇,一免璐王与其同伙狗急跳墙,与朝廷不利。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派出人马快速查清璐王的藏身之所,一旦发现,立即抓捕。”卫景瑗说道。

    马士英点了点头说:“臣也是这个意思,而且据悉璐王与魏国公徐弘基徐大人关系不一般,而徐大人可掌握着南京城的所有人马,要是璐王真的有歹心的话,我怕皇宫内院的人数不够。所以为臣以为是否可以调集凤阳总兵黄得功的人马秘密潜伏在南京城外,以备不时之需。”

    听到这卫景瑗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果然马士英所想做的事情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但如今他除了想到以抵御敌的方法之外,他实在想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自己眼前的危机。于是,他接着说道:“臣以为马大人所言可行?凤阳总兵黄得功是马阁老的亲近人物,把他的人马放到京师周围,如果起了变故朝廷也好调配。”

    “既然你们两个都以为可以,那么具体部署你们就看着办。”皇后点了点头说道。

    “皇后娘娘,那查人之事不知皇后还有什么吩咐的吗?”马士英试探性的问道。既然皇后说了抓住之后,立即逮捕,那么这个差事他自然还是想要自己的人去办。

    可卫景瑗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马士英此言是什么意思,所以他还没等皇后开口就急忙给皇后嘴里递话说:“皇后娘娘,臣以为此事万不可惊动外庭,潞王既然敢胆大到私自入京,那么可以推想其在京师的势力足够强大,动用外庭的话势必会引起潞王察觉,反而坏了咱们的计策。”

    皇后听罢说:“言之有理!那卫大人的意思是让内廷来查潞王的藏身之所了。”

    “为臣正是此意。”卫景瑗答道。马士英见状没有在说什吗,他知道卫景瑗在防着自己,可是他如今还要依靠卫景瑗之手来除掉更多的异己,所以对于卫景瑗一些虽然与自己的想法不合的做法,他仍是尽量表示赞同。

    周皇后便问道一旁的大太监张拱薇:“那张公公你看何人可以担次重任?”

    张拱薇是当时虽皇后一行来南京的大太监,是李昱晗和王承恩共同托付的得力干才。他听罢略有所思,然后说道:“再来南京之前,王承恩王公公让奴才与娘娘到了南京之后,若有难事便去找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韩公公,既然这次的事情要让内廷出马,要不奴才就将这事交给韩赞周韩公公去办。”

    “既然是皇上和王承恩所托,想必此人也是有一定的能耐,那就让他去办吧!告诉他留心点,别出了差错。”周皇后点头说道。
………………………………

第一百一十六章:政变(六)

    南京城里的事情越来越发复杂,马士英与徐弘基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是愈发的激烈。卫景瑗原本打算的坐山观虎斗的计划,也显得愈发的危险,大有猛虎伤人之势,

    从派吴孟明查太子案,再到此次派张拱薇查潞王一事,全都没有按照马士英所预期的来。他原本只是想好好的利用卫景瑗来铲除异己,可如今看来,谁被谁利用还不一定的。

    回到了内阁之后,马士英立刻就以内阁的名义调黄得功秘密率兵赶往南京。公文还未拟完,就有家丁匆匆来报,说府上有客人来了,需要他速速回府。卫景瑗看到来人面带焦容,便对马士英说:“家中有了急事,那你先回家看一看吧。”

    “那内阁的事情就烦劳列位大人们辛苦了,马某在这给各位搞个不是,我先走了。”马士英一脸歉意的说道。虽然都是官场上的老狐狸,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个客套话还是要讲的。

    马士英出离了内阁问道家丁:“何人到访?为何这么慌张。”

    “老爷,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到家就什么都明白了。”家丁小声说道。马士英“嗯”了一声,他猛然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回到府中之后,马士英被径直带到了书房,当他看到此人的那一刻,马士英不由得吃了一惊:“你怎么会来这,怎么还穿的这个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士英安插在福王府的一个亲信,名叫郑国恩,如今本应在洛阳的他竟然出现在了这里,着实令马士英大吃一惊。

    “马大人,洛阳那边出事了。这是王爷给你带的信,你看完信再说。”郑国恩说道。

    马士英急忙接过信,打开看罢问道:“你是二十九号出的洛阳城?”此人点头回答到是。他接着问道:“那王爷走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话交代的?”

    “大人,小的走的时候王爷说他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但这些年来为了拉拢大人,他一直假装不知罢了,为了获取大人的信任,他才对小的大家重用,许多事情也不瞒着小的,为的就是大人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如今王府有难,还望大人出手相救。”

    “那你走的时候城里情况怎样?”马士英焦急的问道。

    郑国恩摇了摇头说:“洛阳城和河南巡抚任俊带来的人马加在一起都没有刘芳亮的零头多。洛阳城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啊!”

    “那周遇吉、吴三桂的人呢?”马士英颤抖着问道。

    “还在山西辽州一带,据说任俊已经给周、吴二位将军去信了,可是大军至少要今天才能到啊!”郑国恩急忙禀到。

    听罢郑国恩的话,马士英扑通一下坐在椅子上,两眼直直勾勾的看着前面颤抖着说道:“老夫跟随王爷多年,成败就在此一举了,还望老天爷莫要辜负了我们为之奋斗了十余年的基业啊!”

    “大人,当务之急咱们还是要想办法救王爷啊!”郑国恩吞吞吐吐的提醒道。

    “对!对!”马士英急忙说道。“那纸来!”郑国恩急忙在桌子上摊开一张纸,马士英提笔写到:洛阳危急,速速发兵保护王爷!

    写罢之后交给郑国恩,让他速速带信赶赴凤阳,让黄得功先发兵去救王爷。南京城里他取得再大的胜利,最终为的都是福王可以登基大宝,可是事到如今,王爷的生死都成了问题,他那里还有心思在这南京城里和东林明争暗斗。

    而此刻,还有一个人备受南京城所有官员所注目,那就是吴孟明。他现在在奉旨彻查文华殿失火一案,对于此案,个个派系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而吴孟明对待此事自然是不敢懈怠,但他同时也明白,此案的最终结果并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人。皇帝回銮和不回銮,马士英和东林的斗争谁输谁赢都是结案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但吴孟明也明白,想要糊涂首先就得把事情搞明白,要不然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本身都会出于被动状态。所以从接到卫景瑗的委托以来,他是日夜操劳,明察暗访,甚至启用了南京城里锦衣卫的所有暗桩。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三月初一,吴孟明接到彻查的命令之后,便千思万想。虽然还没有去现场,但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那就是文华殿失火是有人而为之,因为朝堂上的事情大多不是偶然,多是算计好的。而且文华殿里睡着的可是皇子,还有太监守夜,就算真的失火,也不可能把太子及其他皇子全部烧死。

    他接到命令后,便随即动身准备彻查,就在他出门的时候有一个人过来递给他一封信,拆看完毕,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信是卫景瑗写的,大意也是告诉他这件事情明着要糊涂,暗处必须清楚。

    一切准备妥当,吴孟明先拿着内阁的公文去刑部调配人手,然后赶赴内廷查验痕迹。看着一片狼藉的现场,吴孟明不由得眉头紧皱,这样的现场谈何取证?就连一样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他让随从叫来一旁的小太监问道:“文华殿失火当日,值夜的几个太监都谁?”

    “回大人的话,失火当夜总计六个人值夜,所有的人都被火烧死了。”小太监回到。

    “那是谁第一个发现火灾的?”吴孟明厉声说道。

    “是屈尚忠屈公公。”小太监回到。

    吴孟明点头说道:“带屈尚忠!”

    不一会,两个小太监掺扶着屈尚忠一瘸一拐的走了上来,见到吴孟明屈尚忠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说道:“奴才有罪啊!奴才有罪啊!”

    吴孟明冷笑了一声说:“给屈公公般一把椅子去,让屈公公坐着回话。”

    “谢大人。”屈尚忠颤颤巍巍的说道。

    待屈尚忠做好之后,吴孟明问道:“屈公公,时方才本官还未审问,你就口称自己有罪,不知屈公公所说之罪是何之罪?”

    屈尚忠听罢,急忙从椅子上下来跪倒在地擦着眼泪说:“奴才在这宫里行走已是多年了,蒙受皇恩无数,此次文华殿大火,奴才竟然没有救得主子爷,自己却仅仅是烧坏了这一条腿,奴才对不起主子爷,对不起皇上啊!”

    “起来!起来!坐着回话。”吴孟明摆手说道。“这个罪皇后娘娘都没问你,本官如何敢问。今天传你前来只是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而已,没别的意思,坐着说就行了!”

    “嗯嗯,大人想知道什么,奴才丁当把知道的全说出来。”屈尚忠重新起身坐下说道。

    吴孟明点头说道:“好!那我问你,事发当夜你是如何发现火灾的?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给大人回,当夜并非奴才值夜,大约戌时左右,奴才出去方便,不远处瞅见文华殿里面有火光,便急忙上前查看,当近处发现不妙,便一脚踹开门,但见到殿里已经是火光冲天了。”

    “这么说火是从殿里面着起来的!”吴孟明问道。

    “不错,太子和众位皇子住在文华殿的右边,当夜奴才推开门的时候就是右边屋子火光冲天。”屈尚忠说到这,还不由得擦了擦眼泪。

    吴孟明接着问道:“那守夜的太监都干嘛去了?”

    “大人,这事说来也是奴才的错,这二三月的天气,晚上实在是冷,但只有主子们睡得房子里有火盆,所以夜间待主子们睡着的时候,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也偷偷溜进去,打个盹偷个懒。文华殿大火之后,就是在里屋里面发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