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基因致胜-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值盛夏,马尼干戈的美让每一个科考队员都无比震撼!这里风光旖旎,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各色野花竞相开放。远处成群结队的牦牛置身在巨大的自然画卷里,点缀着整个小镇,让其显得安静和谐极了。
g317国道及s456省道上,时而看见远道而来的游客,个个都心神向往,激动万分。对于大自然的美,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赞叹!
岳聪很羡慕这些游客,不管他们是背包散客还是驴友团,能有时间来藏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绝色,那是多么好的享受和体验呀!若不是此次科考,他都想象不到,祖国的河山是如此的瑰丽多姿,藏区的美是那么的震撼心灵。
这一路上,他还看见了数不胜数的匍匐在路上磕长头的信仰者,有的人竟然走了整整十八年,风雨无阻,几乎走遍了整个藏区,只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转遍一座座神山。那坚强的信念和毅力,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这也是风景!
在军营用过午饭后,科考队重新出发,下一站是德格县城的康区萨迦派(花教)祖寺更庆寺。从新路海到德格县城更庆镇,在以前,沿着g317国道,是要翻越川藏线第一天险雀儿山的,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垭口,是川藏线上的第一高度,历时要三个多小时。而现在,强大的祖国已经修建了雀儿山隧道,从新路海到更庆镇只要40分钟的车程。
当然,绝大多数的驴友们,依然会选择上山旧路前行,雀儿山是他们不容错过的绝美风景。上山的每一道拐,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科考队没有多余的时间观光,直接经隧道而行,半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更庆镇。
作为德格县的县城,更庆镇格外的干净,一条叫做色曲的小河流穿城而过。这条色曲河发源于雀儿山深处,出雀儿山隧道后的这一段g317国道就修建在色曲河的河谷上。河谷里有数不尽的格桑花正在竞相绽放着,展现无限生机。
这条色曲河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由于是雪山融水的缘故,河水同样清澈而冷冽,有一股神圣的韵味,好像能冲走世间的一切污垢。
岳聪知道,最大的色曲河是流经色达县城的大渡河支流,发源于色达县的拖汝沟等地,也是高山融雪而成,不知道为什么在德格,也会把这条小河称为色曲。或许,色在藏语中有圣洁之意吧。而起名色曲的小河,在藏区还有多处。
科考队很快就到达了更庆寺,例行的迎接是避免不了的,可惜在这里,科考队并没有什么收获,看来,在新址重建的更庆寺并没有科考队想要的东西。随后,科考队就转到了闻名天下的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收藏了藏区差不多百分之七十的古籍,有相当多典籍是在网上都难寻的。同样,在这里,科考队依然没有发现能量物质,不过,这里的一些古籍,仍然让科考队大开眼界。
科考队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对于德格印经院送出的礼物,岳聪却没有拒绝,这是几部古籍法典和一幅山水藏画。这幅山水藏画没有作者,也不知年限,看上去显得特别蒙胧有古韵,感觉很是神秘。
下午两点左右,科考队离开德格印经院,直奔藏区噶举派(白教)祖寺八邦寺而去,这是科考队在康巴藏区的最后一站。原计划中,有到白玉县考察亚青寺的,后考虑再三,岳聪还是取消了这一站的行程。
三个小时后,科考队到达了八邦寺。寺庙坐落在八邦乡政府侧边的山岗上,座北朝南,是一幢大型四合院式整体古建筑。寺院规模宏大,环境幽静,其建筑沿山而上层层叠叠,取势巧妙。突兀高耸的金顶金碧辉煌,十里可见,雄伟壮观。寺外经幡招展,在颂经声中迎风飞扬,让人感觉若进入了神的国度一般。
八邦寺距德格县城108公里,是康巴古建筑的典范,也是康巴民族绘画艺术之乡。这里山峦峰回,远离尘嚣,森林茂密,幽静宜人。
大司徒仁波切亲自率领众高僧迎接科考队一行。让岳聪略感到意外的是,八邦寺的大司徒、蒋贡康楚、温根、钦哲四个活佛转世系统的活佛竟然都在场。
八邦寺的殿堂装饰富丽堂皇,泥塑和壁画刀笔细腻,姿态丰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堪称康区寺庙建筑之最佳者,难怪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着实让科考队大开眼界。
八邦寺主殿为一四合院式的三层建筑,正殿高二十四米,八根合抱粗的大柱顶立其中,俱为千年巨树整树造成,愈增大殿的雄伟气势。二楼为活佛住所,雕梁画栋,金碧溢彩。大殿内四壁绘满珍贵的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故事及六道轮回等,形象生动,色彩绚丽,是著名的藏画「噶日」画派的经典杰作。
大司徒仁波切带领科考队一行,穿殿而过,直上三楼的贵宾接待室。作为藏区噶举派祖寺,噶举派两大重要传承地之一,八邦寺给科考队的第一印象无疑是震撼的,其底蕴之深厚难以想象。
八邦寺如此隆重的接待科考队一行,自然和科考队在贡嘎寺的神迹分不开。神使首先降临在噶举派三大圣地之一的贡嘎寺,极大的鼓舞了噶举派的高僧和信众,这是神对噶举派的眷顾。
科考队的到来就是神使的到来,这是任何一间寺院的无上荣耀。大司徒仁波切和其他活佛都极尽所能的满足科考队的要求。
临时法会按例举行。在颂经声中,央金开启了阿甘身上的菩萨法印,刹时间,八邦寺就笼照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中,转经筒发出了神圣的佛音,佛塔及所有建筑都在轻轻共鸣。此时的八邦寺就是神的国度!
或许科考队与噶举派有极大的缘分,在贡嘎寺,他们收获了观音送给童子的法器。在金光沐浴下的八邦寺,科考队竟然发现,有一个三足圆鼎发出了与众不同的仙音。
这是一个黝黑的三足圆鼎,表面没有任何的光泽,看上去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显得特别的平凡。此鼎内外都镌刻着一些字符,正是这些陌生的字符,在金光沐浴下,一闪一闪的,发出了仙音。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三足圆鼎,被八邦寺用作户外香炉,何不起眼。想不到它竟然会共鸣出仙音,而且鼎内外的不知名字符还会闪动,就是大司徒仁波切也感到非常意外。
………………………………
第二十一章 女儿国惊变
一个看似普通的香炉鼎竟然会发出仙音,自然让岳聪惊喜不已。而大司徒仁波切也非常康慨的把这三足圆鼎赠送给了科考队。
这是科考队在四川康区的最后一站,岳聪决定在八邦寺留宿,第二天一早再进入西藏。他们的下一站是西藏的昌都。
第二天上午,科考队在八邦寺用过早餐后,就告别了大司徒仁波切和众高僧。一路向昌都进发。
从这里到昌都原来要翻越三座大雪山,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自然灾害严重的雪山路段都修建了隧道。本来要十个小时左右的路程,现在只需六个小时左右,而且路况都实现了硬底化,平整的路面,不会再有剧烈的颠簸。
昌都是著名的“东女国”和苏毗王国的所在地。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 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
据科学考证,今昌都一带确实为东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上,昌都是典型的康巴地区的中心,是古代大香格里拉地区“女儿国”的首都所在地。《西游记》中,唐三藏取经所遇多情女国王就发生在此。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
这首歌曾经因《西游记》而火遍整个中国,歌里所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今,在云南、四川及西藏所属的大香格里拉地区,仍然有以女性为主的传统部落存在,走婚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传承。
岳聪决定把昌都定为科考的一站,原因却不是因为女儿国。最主要的是这里是藏区人类最早繁衍生息地之一,这从先后发现的昌都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已经为此提供了印证。而小恩达石棺墓葬的独特,更是此次科考的重点。
当然,除了上述因素外,昌都的强巴林寺也是科考队的科考对象。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马拉山上,为藏东第一大寺,西藏最大寺庙之一。寺院僧人众多,是西藏驻寺僧人最多的寺庙之一。寺内主供未来佛强巴佛(即弥勒佛)而得名;
强巴林寺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祖师的徒弟西绕桑布,于15世纪30年代主持修建,传承了600多年,现驻寺僧人高达六千多人。
昌都是古代政教合一的典型地区,强巴林寺有五大活佛世系和十二扎仓,从古到今,为历代政府所重视。其世代传承的帕巴拉为强巴林寺的第一活佛,也是整个藏传佛教的第三活佛,在藏传佛教中,地位仅次于宗教领袖喇嘛和班禅。
新中国成立后,强巴林寺第一大活佛第十一世帕巴拉积极配合新中国政府,在西藏民族和国家领土统一上坚定立场,为民族和国家领土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新中国政府对帕巴拉活佛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享受了副国级的待遇。
下午四点左右,科考队就到达了昌都。岳聪决定暂时先到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科考,然后再到强巴林寺。
科考队在卡若遗址和小恩达遗址并没有什么太有价值的发现,让岳聪感到有点小遗憾。傍晚六点左右,科考队到达强巴林寺。
德高望重的帕巴拉活佛率领众活佛高僧在大门口迎接科考队一行,让岳聪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可是国家级领导层面的头面人物呀!由此可见,强巴林寺对科考队一行是多么的重视。
强巴林寺对科考队的到来做了非常充分的接待准备工作,让科考队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特别是帕巴拉活佛,这已经是陆地神仙级别的存在,他依然全程陪同着科考队一行,还要坚持主持强巴林寺大会法。
强巴林寺就在昌都市区内,市区人口众多,加上交通发达,一些提前从青海、四川和云南等地赶来的游客和信众,也明显比平时多了很多。
为了确保**会期间的安全,帕巴拉活佛和岳聪商议后,决定第二天白天再举行神使降临**会。
当天晚上,科考队一行留宿强巴林寺,而科考队也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对强巴林寺的转世活佛做了深入的访谈了解。
强巴林寺的殿堂为典型藏式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00多亩,以大经堂为正殿,围绕大经堂建有护法殿、度母殿(两座)、辩经院、格朵拉章、噶丹颇章、印经院、扎仓修行院、八大吉祥塔等建筑。此外,寺内还建有五大活佛官邸。
强巴林寺楼台院宇,雕梁画栋,宏阔壮丽,佛像、壁画和唐卡精美非凡。据说,寺内藏有数以万计的佛像、文物,还有大批藏文经典。所有这些,都让科考队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强巴林寺修建在马拉山上,四周树木葱笼,鸟语花香。山脚下昂曲河和杂曲河蜿蜒而来,在此合二为一,逶迤而去,在此刻起,它就是著名的澜沧江。它下游是湄公河,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岳聪和央金以及阿甘,被帕巴拉活佛特意安排在自己的官邸里休息。在肃穆的客厅里,帕巴拉活佛正在和岳聪他们说话,其神色也显得特别严肃。
“据可靠消息,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已经对你们展开了行动,目的是劫持你们三个,甚至要暗杀掉你们,国家对此相当重视,你们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绝不可大意。” 帕巴拉活佛语重心长的道。
岳聪自然明白,自神猪出现、神使降临后,他就预感到形势不乐观了。如今听到帕巴拉活佛这样说,只不过印证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他调整了自己的坐姿,道:“帕巴拉活佛,不知国家领导层是如何考虑和安排的?我们科考队一定尽力配合。”
帕巴拉活佛叹了一口气,道:“国家领导层再三考虑,决定科考队接下来的工作要以寻找传送台为主。你们要调整计划,离开强巴林寺后,直接奔赴昆仑山脉考察,那里应该是存在传送台的,不能让敌对势力掌握你们的行踪。”
或许这样是最好的选择了。按原来计划,科考队是要经邦达进入林芝和山南地区科考的。按帕巴拉活佛传递的消息,国家领导还决定取消在拉萨的**会。经昌都后,无人知道科考队在哪里才是最好的。
为了整个科考队的安全,也为了保障国家的最高利益,岳聪接受了帕巴拉活佛的意见。当然,这也是国家领导层的统一意见。
当岳聪听到甚至有可能会动用微型核武或者超能量武器来对付科考队时,他是感到无比震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很多年了,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人敢选择这样的行动。由此可见,神使的出现,已经被很多国家看成了通往宇宙未知星系的契机,在他们看来,花什么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在昌都这个曾经的女儿国里,这是岳聪听到的最惊人的消息。科考计划再次进行重大调整。按国家领导层的意思,国家在神使降临的这个事情上已趋于强硬,在没有弄清楚传送台的事情之前,无须向外界有太多的交代。
帕巴拉活佛更给岳聪带来了授权,在必要情况下,一切危害科考队的外部势力,科考队的特警都可消灭之,国家会给予科考队最大的支持。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马拉山上的强巴林寺已经沐浴着金光,帕巴拉活佛主持的**会提前举行。
在众活佛的颂经声中,央金开启了阿甘身上的菩萨印记,感应着这个悠久历史的寺院里的每一件物品,找寻能量器物。
强巴林寺的佛音惊醒了整个昌都市,马拉山强巴林寺的四周,没多久就已经人山人海。**会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科考队就找到了三件有用的物品,一件袈裟、一串佛珠和一根法杖。
………………………………
第二十二章 风暴来临
帕巴拉活佛明白这三样东西对科考队的重要性,毫不犹豫的用一玉盒把它们装起来,郑重的交给了岳聪。
在满天的颂经声中,科考队于七点左右悄悄的离开了强巴林寺,直奔昆仑山而去。由于阿甘身上的印记能够感应30公里,当强巴林寺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下,**会结束时,科考路已经奔驰在g317国道上。
当夜幕再次降临的时候,科考队在路上已经行走了十二个小时,他们来到了巴青县境内的巴青草原上。车队偏离g317国道,特意进入草原深处。在一处有几个温泉的小湖边,科考队停了下来,他们今天准备在这里宿营。
在这小湖边,还散落着几顶黑牦牛帐篷。科考车队刚刚停下,帐蓬里就走出了几个汉子,在得知我们是进行科考的科考队后,就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作客。原来这里是他们的牧场。远处,牦牛群和羊群正悠然的在草原上吃着肥嫩的青草。
这里并没有通迅信号,牧民们格外淳朴善良,他们好客、粗犷、热情。虽然他们也信仰藏传佛教,但他们并不知道这几天发生在康巴藏区关于神使的事情。
这是一个较大的游牧家族,族长叫才旺多吉,一个六十多岁的藏族长者,脸上黑里透红的皮肤,被岁月割出了一道道的皱纹。
跟才旺多吉一家聊天是很愉快的,他们会跟你说山的名字,说河的故事,说他们的生活。而走在这辽阔壮美的草原上,无数不知名的花就簇拥到了你的膝盖下,走上一趟,脚上都能挂上好多花。
才旺多吉说这是羊羔花,这里就是羊羔花的世界,牦牛和羊羔都特别爱吃。他们世代在这辽阔的草原上放牧,已经传承了两百多年。
才旺多吉一家热情的招待了科考队一行,喝口浓浓的青稞酒,抓一把烤羊肉,吃得满齿留香。
阿甘也终于解放了,在草原上撒野似的狂奔了一通,如果不是岳聪警告过他不准说话,他真想太声的喊出来,太过瘾了。
这里海拔4200多米,夜里气温较低,还好周围都是温泉,他们扎营的这一带却似春天般的温暖。这一夜,科考队一行睡得特别舒坦,特别香。
关于此次昆仑山之行,岳聪想了很多。正常来说,应该先到青海格尔木不远的西王母瑶池去看看,或者直接就到玉墟峰去。而昆仑山道观,岳聪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这道观是近代才修建的,原来的玉墟宫不知道隐藏在昆仑山的什么地方。
昆仑山太大了,延绵2500多公里,从新疆到西藏、青海,甚至延伸到四川。从风水的角度看,昆仑山就似一条龙的身躯,紧紧的把青藏高原裹住,这不由得让岳聪想起了一个传说来。
传说西藏整体是一个女魔所化,而拉萨是女魔的心脏部位。在心脏部位的拉萨,也是一个小女魔。西藏之所以建这么多的寺庙,主要就是镇魔。
联系到央金所说的关于修士的一些传说,岳聪相信,西藏可能是一个女妖所化,真正镇住她的是昆仑山。当然,如果从场域的角度来看,分布在西藏各地的寺庙,应该是场域的关键节点,确实对这女妖起到了镇压的作用。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昆仑山和藏区各地寺庙双重的镇压,这巨大的女妖才显得如此的安静。
为了避开不必要的危险,科考队一行没有再走大路,而是在草原深处向昆仑山雪峰方向缓慢进发。
告别才旺多吉一家后,科考队在接下来的几天又遇到了不同的牧民。淳朴、善良、好客、粗犷、热情是他们的共性。在片天地的孕育下,牧民们和自然之间显得是如此的和谐。
或许,这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就连岳聪都有点向往他们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虽然没有田园,却到处充满着画意。
第五天,科考队进入了羌塘高原。这是一块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在这片区域里,国家已经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羌塘地区的植被类型比较简单,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为主。
生活在羌塘地区的动物大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濒危野生动物。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被称为羌塘的“三大家族”,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有7万多只藏羚羊在这里生存繁衍。每年4…6月,母羚们离开雄羚,汇集成成千上万只的巨大群体,沿着准确而漫长的路线向北迁徙上千里,深入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产羔,7月份又原路返回水草相对丰盛的羌塘南部。
曾经,一部名为《可可西里》的电影讲述了自然保护区内舍命保护藏羚羊的故事,让很多人对藏羚羊有了较深的认识。这部电影,岳聪也在网上找来看过。
羌塘高原虽然绝大多数区域都有牧民在游牧,依然有相当广阔的无人区存在,特别是北部过渡区域和高原核心区域,可可西里和靠近昆仑山一带,这些区域的生存条件相当恶劣,是主要的无人区。这里有成千上万的高原独有野生动植物,是高原野生动物的“天堂”。这些区域也正是科考队要穿越的。
这些无人区,可能存在各种不可预见的危险,所以负责保护科考队的特警进入了一级戒备状态。
这天,科考队在羌塘高原玛依岗日雪山北侧的一个河谷里扎营。翌日清晨,空气凛冽而清新,科考队正准备做早饭,想不到竟然传来了连续不断的枪声,在辽阔的河谷里,显得特别刺耳。
约一息左右,成千上万只母藏羚羊带着幼子狂奔而来。这应该是北上产完子后向南回迁的藏羚羊群。
科考队全部惊呆了,藏羚羊散落在阴阳分隔的辽阔河谷里,身体被晨光镀上了一层金边,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金色音符,在延绵起伏的丘陵顶端急剧移动,仿佛在奏响一曲生命悲歌。它们脸上写满了惊恐,唯有不停的撒野狂奔。
特警队立刻做了高度警戒,连长带着十个战士,循着枪声方向而去。很可能是盗猎者,电影《可可西里》的那一幕可能要在这上演了。
其他特警留吩咐科考队队员匍匐在一个洼地里,然后四散而出,扩大了防护范围。保护好科考队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约半个小时后,连长和其他的特警战士回来了,捡回来一只受了枪伤,逃到半路就跑不动的藏羚羊。战士们个个都脸色铁青,憋了一肚子的气。
岳聪听到连长把情况汇报完后,立刻用卫星电话联系了国家相关部门,请求卫星跟踪这片区域。没多久,卫星实时影像就传到了量子计算机上,而自然保护区保护站的相关人员也正朝科考队的驻地而来。
从卫星影像来看,这是一起盗猎事件,共有五辆盗猎越野车,具体人数在十人以上,还配备有轻机枪等武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