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拘影-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纪身躯猛地一震,点头哈腰道:“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罢了,这也是一个推测嘛。”

    刺史大人轻捻胡须,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表情却很严肃,脸上阴晴不定。

    “好,正如刺史大人所说,这是一个推测,那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李苪回过头来,对着刺史大人拱手拜道。

    “如果是歹徒制造的甘凉王鬼魂一说,那么歹徒会在岗上设局,而这里到岗上还有一段距离,如果真是甘凉王的鬼魂岂不不攻自破了。”

    “鬼魂嘛,飘忽不定。”

    李二突然的说道。

    “有道理!”

    李苪开口便肯定了他的说法。

    “没错,利用鬼魂的飘忽不定,可以平添它的玄乎,这样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要进入树林,毕竟他们不相信鬼神。”

    “那他们为什么要分开摸索呢,这岂不是让‘鬼魂’各个击破吗?”

    他又接着问道。

    “有多个鬼魂。”

    吴县令惊呼道。

    刺史大人止住了脚步,轻蔑的瞥了他一眼,并没有开口说话,吴县令顿时便焉了气,耷耸着脑袋不敢看他的眼睛。

    “如果是多个鬼魂,那真的就是事在人为了。”

    刺史大人说道。

    “方大人说的没错,吴大人说的也不假。”

    李苪顿了顿,笑道。

    “这话何意?”

    刺史大人摸不着头脑,众人也都把目光放到了他身上。

    “吴大人说到有多个鬼魂,所以是,事在人为,他们之所以进入树林内,据我推论,的的确确是看见了鬼魂游荡,然后进入树林内,竟然出现了多个鬼魂,他们四人居然反常理的不怕鬼魂,为什么呢?”

    “李公子,他们六人口口声声说不怕鬼魂的。”

    刘纪提醒他道。

    “这话你信吗?”

    李苪反问一句。

    “当然信了,不然他们也不会死了。”

    刘纪小声回答道。

    李苪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那这样,我们打一个比方。假如你在郊外行走,已近黄昏,巧遇一老农,他告诉你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破庙,可以夜宿,你当然是非常激动了。”

    “然后他又继续说,不过破庙中闹鬼,你怎么回答?”

    刘纪刚要作答,李苪却又开口了:“你当然是不理会了,你会回答,‘我不信邪’。”

    半夜,你行至破庙,刚要入睡,黄布之后忽然有白影闪过,同时还伴随着凄厉的叫声,你会扯掉黄布一窥究竟吗?

    “我会。”

    刘纪回答。

    李苪笑了,他淡淡道:“没错,会武功的人通常都会这么想。那么如果是人假扮的鬼魂,他就会很慌张,慌张之后就会露出马脚,所以他们四人之所以会朝着四面八方奔进,是因为他们窥得了鬼魂背后被人牵动的丝线。”

    语毕,众人都怔住了。

    李苪扫视一圈,开口道:“吴大人,您说是吗?”

    “这个”

    吴县令干笑了几声,望了望刺史大人,没有接话。

    “之仁分析的有道理,能够解释尸体为什么倒在各个方向。”

    刺史大人沉声道。

    “不,这都只是推断,还不能够确定,他们四人都死了,除非我们能够碰见鬼魂,这个推断才能成立。”

    谈到这个问题,就连内心即将被动摇的刺史大人都不免心虚起来了,半晌都没有接话,他都没有说话,其他人就更不会妄自发言了。

    最后还是刘纪打破了树林内的沉寂。

    “大人,这里就是发现孟亦尸体的地方。”

    他回禀道。

    “孟亦死前有过挣扎吗?”

    刺史大人问道。

    “有过,应该是激烈的抵抗,这才导致多处受伤,最后不敌而亡。”

    李苪回答。

    刺史大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回望了一眼进口处,沉吟道:“这个地方离他们进来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了。”

    李苪仔细打量了这段距离,然后俯身在周围摸索起来,一路的血迹,往县城方向延伸,最后全部积于了一处,也就是断头的地方,至此中断。

    从中不难推测,凶手从背后行凶,孟亦全力抵抗,边打边退,往县城的方向。

    “案发现场已经全部勘察完了,似乎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刺史大人不禁摇了摇头。

    “大人,也不尽然,不要灰心丧心,至少我们也有了一番推断,在仔细整理一番,一定能够找到凶手留下的蛛丝马迹。”

    刺史大人倚着一颗树干,惆怅不已,并没有接话,显然对他没有信心。

    “检查完所有的案发现场,目前出现了两个问题。”

    李苪顿了顿,又继续说道:“第一,整个密林只发现了五处案发现场,阮近霖的死亡地成迷,他的尸体被凶手转移到了离县城不远的郊外;第二,这五处案发现场,除了割头后留下的大滩血迹外,并没有其他的地方出现大量的血迹,那么问题来了,这六人的头颅是怎样转移走的呢。”

    吴县令一听,不禁诚惶诚恐起来:“大人,卑职失职,至今”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就被刺史大人无情的打断了,他厉声道,突然的提高了声音:“又是这句话,吴君魁,你能不能说点别的。”

    李苪愣住了,显然阮近霖在他心中的地位果真不一般,别的人他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跟随了他已有二十年的高手,不仅头颅成迷,就连死亡都成为了一个谜题,这个怒火,刺史大人有理由发。

    吴县令低着头,两手下垂,任由刺史大人训斥,内心忐忑不安,大气都不敢出,像只死鱼般的安静。

    “哼!”

    刺史大人黑着脸,冷哼一声,猛地一拂衣袖,晃着身子二话不说的直接走了。

    “我不管你到底能不能查到凶手,三天之后,我要见到阮近霖的全尸,否则,你就回家卖红薯去吧。”

    吴县令直接匍匐在了地方,惊恐的连声点头,然后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轻拉着绿色官服,小跑的追上了刺史大人的脚步。

    刺史大人看都没看他一眼,吴县令依旧在后面紧跟着,强颜欢笑,热脸贴冷屁股,官大一级压死人,正是这个道理,何况刺史大人比县令高了不知道多少级。

    刘纪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拳头紧握,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无人察觉。

    李苪、李二两人相视一眼,面面相觑,内心不禁苦笑。

    此时,天色已暗,晚霞染红了天空,夜幕即将来临。
………………………………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葬地

    回到县衙,天已经完全黑了,简单的吃过后,众人齐聚一室,准备从头到尾的梳理一番案件始末。

    尽管刺史大人摆下了脸色,吴县令始终跟随在他的身边,一直招呼着,虽有诸多不悦,毕竟不是在自家的地盘上,没有县令的指引仍然有许多的不便之处。

    “吴大人,都安排妥当了?”

    刺史大人上座,泯着茶,漫不经心的问道。

    “回禀大人,全都安排妥当了,府兵两班倒,厢房都空出来了,就委屈大人您住在正院,我去东跨院,凭您随时差遣,李公子和随从则住在县衙对面的洪福客栈中。”

    吴县令赶紧从座位上起来,拱手弯腰的说道。

    “嗯”

    刺史大人发出了一声轻微的鼻息,淡淡道:“很好,坐下吧。”

    “诶。”

    吴县令应了声,诚惶诚恐的缓慢坐下。

    “吴大人,有劳了。”

    李苪抱拳感谢,不禁缩了缩鼻子。

    住正院还委屈,这刺史大人还真难伺候,不仅如此,自己一县之主只能暂住在东跨院内,还要任凭差遣,做官难呀,他感叹道。

    吴县令朝他轻微的点头,然后赶紧又将头偏向了刺史大人,生怕下一秒就会有照顾不周的事情发生。

    “之仁啊,我观你这验尸的功夫有些火候了,莫非你又懂医术?”

    刺史大人眉头一挑,又喝了口茶,目光都没移开,便开口问道。

    “大人说笑了,熟懂医术谈不上,略知一二罢了。”

    李苪知道刺史大人想要问什么,显然他的问话方式还是比较委婉的。

    刺史大人轻咦了声,看了他一眼,不禁笑了。

    “你不必谦虚,我看啊,你这验尸的功夫已经超过仵作了。”

    语毕,他有意无意的望了眼吴县令。

    “是是是,李公子年轻有为,小小年纪对验尸有很深的研究,实属不易,仵作年纪大了。”

    吴县令则望向了李苪,笑开了花。

    听到他们两位大人的赞赏,李苪涨红了小脸,太过于尴尬了,刺史大人当着所有人的面赞扬自己,无非就是因为李苪对自己有利,又或者是警告某人,要有所作为,不然就会让一个小毛孩抢了风头。

    李苪不想要隐瞒,他如实回答道:“两位大人谬赞了,晚辈只不过对查案这一事颇为上心罢了,这才引申了对验尸的深入研究。晚辈不才,在两位大人明前弄巧了。”

    开头都是些官话、套话,李苪小时候可听多了,这些难不倒他。

    “哦,这么说李公子曾经也接触过案件,莫非是官宦人家的公子?”

    吴县令琢磨他的话,不禁问道。

    “没错,家父正是朝廷命官,我自小就跟随家父接触各类大小案件,这一身验尸本领也正是从家父手中接过来的。”

    李苪不禁抬起了头,说到自己的父亲,他就感到自豪。

    “敢问令尊名讳?”

    刺史大人不动声色的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诧异的问道。

    “家父李谷贤是也!”

    李苪不卑不亢的讲道。

    “哦,真看不出来啊,原来是李大人的公子呀。”

    刺史大人惊呼,看来他对自己的父亲印象还很深刻。

    “让大人见笑了,晚辈此次北上,正是奉了家母之命,前来阜县与家父相聚,打听之下却发现家父已经调任了,冒昧的问一句,不知家父如今调往何处了?”

    李苪站起身来,恭敬的拜道,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摆在眼前,他一定要抓住。

    刺史大人略微一愣,稍有迟疑,竟然看向了县令大人,两人相视一眼,答案便出来了。

    李苪不知道这个问题刺史大人为什么要看向吴县令,不过他也不敢发问,只得静候结果。

    李二也愣住了,心提到了嗓子眼处,紧张的观望。

    “这个嗯”

    刺史大人犹豫了,并没有立刻回答他。

    “大人似乎有难言之隐?”

    李苪皱眉,不解的问道。

    “并不是什么难言之隐,只是涉及到令尊的悖论,不知当讲不当讲。”

    刺史大人打起了马虎眼,又看了眼吴县令。

    “是啊,是啊,这个问题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好。”

    李苪已经猜到了个大概,没有点破。

    “家父被贬,悖论还少吗?”

    他反问了一句。

    刺史大人呵呵一笑,这才摇头的开口了。

    “那好吧,当时的事情是这样的,李大人由于某种原因从刺史位上退下来,连降三级,贬谪到我甘州做一任县令,无独有偶,吴大人高升,恰巧阜县、济县两任县令空缺。之仁,在这里我也就实话实话了,令尊一介被贬这人,阜县的肥缺自然就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李大人到任后的三个月就被我调往了济县。”

    这是在官场上默许的一件事,所以刺史大人有说有笑的回答,丝毫没有在意李苪的感受。

    “李公子,你也是一介读书人,想必其中的种种缘由就不用我再细述了吧。”

    吴县令洒然一笑,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尽管李苪的父亲以前也贵为刺史,今非昔比,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既然被朝廷放弃,地方官员自然也不会给他好脸色看,古往今来就是这个样子。

    “我明白了,多谢两位大人相告。”

    李苪淡然一笑,回到了座位上,给了李二一个眼神,他也安心了不少,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说起令尊,本官到此处时,还在济县境内歇过脚,李大人招呼了我,本官也告知了他此次前来的目的,既然是李大人的公子,这件案子就有劳你负责到底了。”

    刺史大人戏谑的说道。

    “应该的,晚辈正好也是本案的证人。”

    刺史大人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既然李苪愿意一查到底,他也乐意,反正他认为这个县令大人是没有指望的了。

    “吴大人,这一天下来,搜寻这六人的头颅到底有何收获?”

    大堂内沉寂了半晌,刺史大人突然的问道,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这个”

    吴县令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刺史大人心中便有数了。

    “说吧!”

    刺史大人脸色阴沉,沉声道。

    吴县令递给刘纪一个眼神,灰衣皂隶会意,走到了刺史大人的身前,拱手弯腰道:“回禀刺史大人,县令大人命小的们搜寻整个密林,小的们把密林乃至小山坡都翻了个遍,一无所获。”

    “啪”的一声闷响,刺史大人拍案而起,背着手走到了门前。

    “一群废物,一点踪迹都没有,难不成被吃掉了?”

    李苪也不禁怔住了,内心复杂。

    “刘大哥,乱葬岗查过没有?”

    李苪想了一番,突然的问道。

    刺史大人一听,又一个新的字眼,立马便回过头来,诧异的问道:“吴大人,还有这个地方?”

    “确实有这么一处地方,那条小路也正因为这个而荒废了。”

    “哦,怎么一回事?”

    刺史大人来了兴趣,赶紧追问道。

    “是这样的,本来两条小路都可以通往县城,只是左边的小路相对右边的小路对于县城来说路途较远。十多年前,不知为何,无端冒出了一个坟地,本就远离小镇,而且地处偏僻,而后镇上的村民便将什么无名氏的尸体,无头尸,暴毙而亡,绝症而亡的都丢在了那里,连个坟堆都没有,许多的尸体就这样直接的暴露在外面,久而久之,乱葬岗就形成了,拦住了去路,无人踏足。”

    “那这个乱葬岗查过没有?”

    刺史大人问道。

    “就只剩下这个地方没有查了。”

    刘纪如实回答。

    刺史大人没有开口训斥,而是狠狠的瞪了吴县令一眼,意味不言而喻。

    “失落的头颅应该就在那里了,明天一大早,你带人前去,务必要找到了失落的六颗头颅。”

    “大人,这这”

    “不必说了,本官累了,大家都去休息吧。”

    刺史大人止住了他的话,显然对这个行动很是在意,听到他的这句话,李苪不禁陷入了沉思,本来这个夜晚他还有一个计划要实施,看来只得放下了。

    拜别了刺史大人,他们两人便去到了县令大人早已经安排好的客房中,期待第二天的朝阳了,不过在此之前,他得自己在心中把案件首先再梳理一遍,毕竟又有许多新的线索慢慢浮出了水面。
………………………………

第二十五章 僵局初现

    “少爷,老爷在济县当县令与阜县当县令,似乎没有什么分别呀?”

    李二昂着头,不明的问道。

    “你错了,这两者之间的分别可大的去了。”

    李苪背着他,在窗前琢磨道。

    “不会吧,这阜县比济县也好不到哪去,毕竟济县毗邻甘州啊。”

    “从地理位置上面来讲,确实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但是从政治意义上来说,却犹如天堑。”

    李二犹豫了,并没有立刻接话,谈及到政治,他也只有呵呵的笑了。

    “虽然被贬谪,但是却是朝廷的旨意,刺史大人此番的做法无疑是对朝廷的不恭,不过显然他是考虑周到的,要不然也不会等到三个月后,才将父亲大人调任了。”

    李二暗自揣摩自家少爷的话,依然不明。

    “简单的点说,这三个月内刺史大人并没有闲着,往上面疏通,了解清楚父亲大人的由来之后,再将其调任,意思很明显了,上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只能说明朝廷彻底的放弃父亲大人了,这就是深层的政治因素。”

    李二顿悟了,没好气的说道:“少爷,你直接说上面默许了,这不就得了。”

    李苪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说道:“我这不是要解释清楚吗?”

    “我看啊,你这是越说越糊涂。”

    李二低声道,然后语气一转,激动的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找老爷?”

    “还是别想了吧,在这个节骨眼上,刺史大人是不会放人的了,再者我也有点小私心,权当是个交易吧。”

    “少爷,是为了老爷吗?”

    李二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

    “两者都有吧,既是自己心中所想,也到刺史大人面前替父亲争取一些说话权,否则没有刺史大人这一层的平台,就算再怎么有才能,也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李二也想为老爷乃至李府做点什么,他陷入了沉思,关于团聚的问题,只字不提。

    “少爷,那这个案件到这里为止,该从哪里着手呢?”

    两人很快便进入状态,通过问题来找到解决的方案。

    “表面上案件已经陷入了僵局,不论是六颗失落的头颅,还是阮近霖成迷的死亡地,以及最后两人的身份和本案关键人物的失踪,都是毫无头绪,但是我们抽丝剥茧就能发现问题,这个隐藏在迷雾中最后的身影就是我们要探寻的,也是今晚我准备提出的一个计划,不过全被刺史大人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李苪做了个无奈的手势,苦笑一番。

    “不明白。”

    李二眉头紧皱,摇着头的回答道。

    李苪笑了笑,又继续说道。

    “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他一字一句道,表情凝固,异常严肃。

    李二呆呆的望着李苪,震惊道:“少爷,你今晚的计划就是过岗去往三道镇?”

    “不,过岗只是手段,治标不治本,我们要做的是一系列的事,首先子时到岗上,然后进入树林,观察是否有鬼魂出现。”

    “不用这么看着我,诅咒一说已经不攻自破了,何必自己吓自己呢。”

    李苪轻笑一声,对李二口中的恐惧不屑一顾。

    对于自家少爷的这种魄力,李二自愧不如,他挠了挠头。

    “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打破目前的僵局呢?”

    他问道。

    “那个许参军不是已经回甘州搜集信息去了吗,我们可以等他回来,再结合他搜集的信息再计划方案也不迟嘛。”

    李二想了想,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个人。

    “等他回来再计划方案就真的迟了,他回到阜县,至少也得是明天下午之后的事了,了解常远、曹华两人做出的事不难,重要的事到处奔波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只有当事人口口声声的承认,才会形成线索,那么在此之前呢?我们能够做什么?”

    “明天一大早,吴大人带队去搜寻乱葬岗,我们可以跟着去,应该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没错,我正有此意,此行我们必须要去。”

    李苪眼神一凝,逐渐深邃。

    “我们?”

    李二试探性的问道。

    “你难道有更好的方案不成?”

    李二一喜,赶紧开口道:“这样”

    他刚开口,李苪就把头偏到了一边,显然不打算听了。

    “这样我们一起去。”

    李二焉了气,压低了声音。

    李苪回过头来,对着他,叹然道:“如果今晚施行这个计划,我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至少可以打破僵局。”

    李二点了点头,也同意了少爷的观点,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突然的说道:“少爷,你夜晚可不能一人偷偷的跑去岗上了。”

    李苪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这个你放心,没有衙役、士兵的陪伴,我是绝不会过岗的。”

    李二不禁鄙视起自家少爷来,小声道:“少爷,原来你还是相信”

    李苪打断了他的话,凛然道:“所谓鬼神背后,都有一根人眼看不见丝线牵控着,鬼本身并不可怕,背后之人才是恐惧的根源,人比鬼要可怕多了。”

    李二身躯一震,怔住了,默然不语。

    其实,这个案件开头就被某种东西牵引着,导致陷入僵局,无独有偶,由于某一个环节的疏忽,整个案件又顺着预定假想的轨迹运行着,这个东西实则有,有则无。

    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李苪自己回答不上来,李二也是云里雾里,为什么这么神秘呢,因为出场最少,几乎为零。

    李苪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只要沈霸出现,这种种背后牵扯的东西就会浮出水面。

    沈霸究竟在哪里呢,李苪心里已经有数了,如果他从来没有进入过县城,也没有返回三道镇,已经过了两天的时间了,一是被活活饿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