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许久他才收回眼神,闭上眼睛,就趴在那桌子上小憩了一会。
仿佛就是做了万年一般,陆平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坐在那里呆了好久,这才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时候的外面已经是漆黑一片了,透过窗子,看见三三两两的星星正挂在夜空上,忽然不注意就消失了,已经是夜晚了啊。
他摸索着点着烛火,这微弱的火光虽然照不亮天地,却把桌边的东西照得明明白白,陆平顺手拿了一本书,却又放下了,此时已经听到叩门的声音,他便回声道:“谁?”
外面的声音回答道:“公子,方才你没去用饭,老爷便让我给你送过来了。”
陆平无声一笑,便走过去把门打开,果然有人提着盘子送了过来,陆平便道:“就放在这儿吧。”
他等到那个下人走了出去,便打开那盘子,扑鼻就是一股香味,便大为口馋,拿起筷子便放进嘴里,正吃得不亦乐乎,却没想到又是一个敲门的声音。
陆平此时满嘴都是东西,便边走过去开门边嚷嚷地说着话,但是一开门他就有些发愣,直接说道:“怎么是你?”
这个人是一身黑衣,但是脸上却没有罩住,便是许久没有见过的周老八。
她此时呵呵一笑道:“怎么不是我了?你嘴里是什么东西?”
陆平此时忙把嘴巴的东西咽下去,然后说道:“止兵快里面请。”
他端了一个椅子给周老八,然后又坐在桌前,呵呵说道:“晚上未去进饭,所以父亲着人送了过来,现在正吃着,没想到止兵你却过来了,实在出乎意外。”
周老八见他吃得挺香,不由笑道:“莫急莫急,你就先用饭吧。”
陆平见她盯着自己吃饭,颇有些怪怪的,此时便加紧地吃菜,很快便消灭了这一顿饭,随即笑道:“好了,吃完了,不过止兵你也看够笑话了。”
周老八满脸都是笑容,此时说道:“听说臣贝你最近都在用功读书,连太学都让你在家闭门用功了,我本想看一看臣贝的用功劲,却没想到看到的是用功吃饭。”
陆平颇有些尴尬地道:“书要读,饭也是要吃的,止兵莫要取笑了。”
周老八低声一笑,随即便四处看了一下,见到这房中摆了很多种书,而陆平的笔记还放在桌子上,她看了一点,然后有些赞赏地道:“臣贝你确实是好读书之人,我自愧不如。”
陆平忙摆手道:“止兵说笑了,我只是胡乱看看而已,对了,止兵最近在忙何事?是否去书院求学?”
周老八一愣,随即神秘笑了笑道:“还在求学,不过不在书院。”
陆平奇怪地道:“不在书院,那在哪里?”
周老八笑道:“难道只有书院可以求学吗?学之道,不在何地,而在何心,不管是在书院,还是在小屋之中,皆可求学,臣贝以为然否?”
陆平点头道:“止兵说的有道理。”
周老八此时一笑,随即又收起笑容道:“臣贝,我此番过来乃是有事相告。”
陆平见她一片肃然,不由地道:“何事?”
周老八看了陆平一眼道:“便是太学年试,秋后的那场年试,我已经知晓题目,今次过来便是要告诉你题目的,你相信不相信?”
此时外面又有了轻微的轰隆声,夜风吹着窗,一动一动的。
………………………………
第三百零九章:潜行
陆平此时笑道:“止兵是在开玩笑吧,太学年试的题目,应该是由太学博士所出,而且秘藏起来,岂是说知就知的?更何况,现在还是盛夏之季,太学年试是秋后,还有两个多月才开始,怎么可能会有年试题目?”
周老八眼睛眨了眨,又露出微笑道:“你不信?”
陆平说道:“自然不信。”
外面又一阵轰隆声音,闷闷的雷声过后便能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但这雨较小,没有向着窗户乱拍。
周老八看着窗户外面,不由地道:“竟然又下雨了,这雨儿可不少啊。”
陆平此时却是笑道:“今年雨确实不少,看来北方不会闹旱灾了。”
周老八奇怪地看着他,半天不说一句话,随即又道:“止兵,我确实知晓太学年试的题目,今趟过来,便是和你说上一说的,你莫不信,我也没必要欺你,只想问你一下,你想不想知道这太学年试题目?”
陆平心中一动,顿时觉得太过奇怪了,且不说周老八知不知道太学年试题目,就算她知道,为什么又要告诉自己呢?她到底想干什么?
周老八见到陆平还是不说话,不由催道:“想不想知道?”
陆平这时却是一笑道:“我倒是很想知道,然而我却不敢信任止兵,若是一个假题目,我却在此花大功夫,岂不是得不偿失?”
周老八一愣道:“得不偿失?”
突然窗户一闪,强光顿时闪烁着天空,随即一声大大的雷鸣声响,让屋子里面的周老八和陆平皆是为之一震,窗户也开始被吹的合上了。
哩哩啦啦的小雨又突然转大了,随着这雷鸣的声响,终于又是一场夜雨。
陆平此时把窗户关好,才说道:“雨又变大了,止兵,我虽然不知你是有何来历,然而太学年试题目这件事太过荒诞,恕我难以相信,况且年试止有两题,一是明经一是策论,这全临时作文,又何必需要先得题目呢?”
周老八笑道:“臣贝果然是好气节,其实在下乃是胡乱说说而已,那太学之中的年试题目想来还在博士的心中,谁也无法知晓。”
陆平一笑,这个周老八原来是试探自己的,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文人的气节,他呵呵笑道:“止兵夜来,定然是有事情的,我方才差点忘问了。”
周老八愣了一下,随即才道:“我是问你上次的元宵好吃不?”
元宵?
陆平想了好久才突然记起周老八确实是在元宵节的晚上送给自己一盒元宵,他不由有些哭笑不得地道:“止兵便是为了此事而来?元宵确实好吃,多谢止兵了。”
周老八摆手笑道:“没事,你喜欢吃就好。”
她站了起来,随即想了想便说道:“臣贝读书,王荆公的那几卷书想必已经是熟之又熟了吧?却不知为何有君臣、父子、夫妇之别?”
陆平见她突然说起这个,不由笑道:“此事不难说,所谓伦常乃是源于周礼,传说周王昏庸,故而春秋之时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父子以为天下大乱由此而生,故而追忆昔日之道,而制礼法,从此天下得安,秦二世为君而不君,故而秦亡不久,王莽为臣而不臣,故而大汉得亡,隋炀帝弑其父,使得父不父、子不子故而隋亡,更遑论武则天,便是夫不夫、妇不妇,由此大唐衰弱,差点改国,故而此乃天道也,不可越过一步,天理昭彰,便是由此。”
周老八听完一愣,随即笑起来了,然后又拍了拍手说道:“臣贝真是大才,这些东西出口便是成文,难怪方才不想知晓年试题目,便对于臣贝来说,皆是一样。”
她有些太过恭维了,陆平忙说道:“止兵说笑了,这些都是圣人之书上写着的,在下只是胡言乱语,随口乱说几句,哪里能过大家之眼。”
周老八笑着不语,重新坐在椅子上,突然又出口道:“那你真的以为这是天道吗?”
屋里顿时又是一亮,便如白昼,陆平借着这稍纵即逝的光线见到她那清秀的脸颊,不由又想起那张画来了,但是周老八还是没有那样忧郁的眼神,没有那种令人悲伤的情怀。
轰隆的做相声让他回过神来,这时又听到周老八说道:“臣贝还未回我的话,难道有什么不敢说的不成?”
陆平这时慢慢地叹口气,周老八和晴玉有些类似,都是有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周老八毕竟有这个时代的印记,有些东西不会像晴玉那样的想法,他此时想了想便道:“其实这君臣、父子和夫妇之分,便是儒家所倡导的名分,我们一直沿用至今,故而注重家庭的团结力,就是说家庭观念较重,这是刻在我们的骨子上,永远抹不去的,你说是吗?
就说这父子之分吧,止兵你认为一个儿子可以指责自己的父亲吗?而夫妇亦是一样,世人常把夫妇分为一外一内,不管家中如何,就在外人眼前,皆都是以家为念,这已经不仅仅是写在书上的夫子之言,而是被我们广泛接受的道德观念了。”
周老八看着陆平,仔细地思索了一下,随即又道:“或许此论不错,子毕竟是子,怎可能骂父,妇毕竟是妇,怎可责夫,然而君臣之道便不是此理。”
陆平方要说话,窗户又被风吹开了,一股雨丝随着风吹了进来,竟然有股寒冷,他连忙把这窗户关注,然后说道:“其实君臣之道便也是一样,只不过把家的概念换成了国的概念,止兵你试想一下,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君臣不尊,那么必然会乱起来,君强臣强,乃是大盛,君强臣弱,乃是明君,君弱臣强,那便是窝囊的皇帝了,史上此类人颇多,献帝被十常侍、董卓以及曹操诸人欺压,比起一个下人还不如,这便是君臣不协的道理。”
他见周老八还是满脸迷惑,心知无法解释这些,便笑了笑道:“我们还是莫要说这个吧,实在是太过沉闷了。”
周老八微有所思,随即又说道:“臣贝还记得以前我等刚入太学的那道策论之题吗?”
陆平点点头道:“便是富国与富民之事吧,还记得。”
周老八转了转眼睛道:“那臣贝当时是如何写的?”
陆平笑道:“还能如何写,自然是照着老话写,三经新义上面就有这样的内容,我现在都可以背下来了,各种摘选的话便可成文,无甚可写的。”
周老八叹了口气道:“是啊,本就是无话可写。”
陆平见她叹气,也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其实我当时倒是真想到一个好的富国富民之路,然而下笔之时,觉得太过荒唐,于是便改笔了,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
周老八笑道:“臣贝你这是话里有话。”
陆平摇头道:“并没有它指,对了,兄弟会的那秦兄之前在太学的比试之中受了伤,前不久才好起来,而且他和山论成为极要好的知交。”
周老八感兴趣地道:“太学比试?难道是比力气的?”
陆平见她这么感兴趣,便把那场比试大概地说了一下,然后叹道:“山论和秦兄两人因为受伤,所以便让那个壮汉刘承柱捡了便宜,最后取胜,实在是不为山论与秦兄得不叹息啊。”
周老八听完之后,方才一笑道:“竟然如此有趣,不过那刘承柱的确是有本事,他赢了也未尝不可,齐偍可能正要失望一阵子,不过秦言海却是未必,他一向深藏不露,而且不喜与人争,应该不在意最后得胜。”
陆平心中一动,难道秦言海只是为了结交齐偍?
他沉吟地说道:“秦兄最近和山论很是投机,想来不久后山论便也会是兄弟会的一员了。”
周老八见他话音低落,不由笑道:“难得这不是好事?山论加入我们兄弟会,总好过以后为官鱼肉百姓,或是隐居荒山,毕竟他也是嫉恶如仇的人,和我们志向相同,如今加入兄弟会自然是好事了。”
陆平勉强一笑,却不再说话。
周老八此时站了起来,又拉开门,眼见外面大雨磅礴,不由叹气道:“这雨下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还不停下来。”
陆平此时也是站了出来,见到外面确实是依旧大雨,雨声经过屋子上面啷啷作响,却又顺着屋檐慢慢地滴下来,他对着周老八道:“止兵若是不介意,可以睡在我的床上。”
他说完话,见到周老八转过头来瞪着自己,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忙道:“我现在尚不困,你若困了,便在我的床榻上睡上一觉吧,我现在还要看看书。”
门此时还敞开着,夜风偷偷的潜进来,把这门打开的更大,随即便裹着雨点跑进来,洒在地上,夜风觉得还不过瘾,又把门板吹得晃了几下。
周老八此时突然说道:“那好,我就先睡了。”
她说话之间,便已经脱掉鞋子,随后直接躺在床上,动作极为迅速,陆平在门口站着,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门有咿咿呀呀几声他才慌忙过去关好门,然后又走了进来。
………………………………
第三百一十章:七上八下
待到他走到桌子边,方才注意到蜡烛未剩下多少,便重新找了一根蜡烛,然后换了上去。
书倒是很多,陆平摆开书卷,看了好一顿时间,耳边不仅有外面的风雨声,还有这里面的呼吸声,这种坏境颇为奇妙,以前不知道周老八是个女子,他倒是没觉得什么,大家都同室而居,然而现在却有些不一样了,一个极为漂亮的女子便躺在床上,还真是让陆平颇为拘谨。
他看着理学祖师周敦颐写的注解易经,本来易经就够莫名其妙的了,可是周敦颐的解释更让人头晕,把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说的极为的繁琐,围绕着太极学说,一直阐述人性和天道之间的问题,直让陆平脑子越来越糊涂起来。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的雨已经小多了,孩子啊滴答几声,一切都开始安静起来。
陆平转过头来,然后又继续看起这深奥难懂的书,耳边时不时还能听到周老八绵长的呼吸声,想来已经是睡着了。
过了好久,他的眼皮终于支撑不住了,便慢慢的合起了眼睛,头便轻轻地放在桌子上面,就这样便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直到清晨,陆平方才在阳光之下睁开眼,这纸窗竟然挡不住清晨的朝阳,呼呼啦啦地跑了进来。
他使劲地打了一个哈欠,抬头看向自己的床,已经是空无一人了。
这桌子上留着一张折叠的便纸,陆平轻轻展开,上面写着“承蒙让榻,恭之谢之。”
陆平便是一笑,把这个小纸轻轻盖住,随即便又开始看起书了。
…………
时间已经过的飞快,仿佛没有人注意到,叶子什么时候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天气也逐渐的凉爽起来,以前经常唧唧喳喳的鸟儿此时也都已经不见,只有偶尔从天上飞过的大雁,叫声极为的大,此时在外的游子都是眼望着故乡,不得志的秋士们也是坐看黄叶,一片凄凉。
这个时候的百姓们已经到了秋收的季节,然而寒士们却只能哀叹自己春时已种、秋时无收,许多人便是在这年复一年的哀叹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陆平这时候还坐在自家的院亭之中,照例拿着一卷书,已经到了快要年试的时候了,虽然他一心读书,可是有些东西还是很难理解,看起来薄薄的一本书,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读着读着就会觉得极为深奥,然后便再读上一两次,貌似越来越明白,其实是越来越糊涂。
只有等到抛开它,然后休息片刻,或是看其它书,突然会有一丝明悟,然后便明白过来,随即再对照书,越看越觉得兴奋,这种感觉不是一般可以体会到的,是一种极度的快乐,就是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
此时的陆平已经看的很累了,便放下这书,看着不远处那棵树飘落下来的叶子,不由发起愣了。
这叶子真算是叶落归根了吗?
“王公子。”这个声音虽然突然出现但却不显得太突兀,陆平转过头来,见到大才女李清照正站在亭外,忙道:“是李姑娘啊,请过来坐。”
李清照此时笑道:“听闻王公子明日便要参加太学年试,我带来一件礼物送给公子。”
陆平奇怪地道:“礼物?”
他呵呵一笑道:“想必李姑娘必然是赠诗了,在下便多谢了。”
李清照连忙摇头,然后对着陆平道:“王公子误会了,我并非赠诗,乃是为公子喝上一杯壮行酒。”
陆平吓了一跳,瞧着李清照娇滴滴的样子,竟然一开口就是请自己喝酒,他忙说道:“李姑娘好意在下心领了,然而明日便要年试,在下不敢多饮,望姑娘莫要介意。”
李清照露出了微笑道:“只是请你喝上一杯而已,便在这亭子内吧。”
她这句话让陆平颇为奇怪,但随即便见到小婢女竹枝已经走了过来,她又是提了一个小篮子,此时嚷嚷地说道:“这篮子好重啊,我都快提不动了。”
等到她把篮下放下,从中取出酒壶和杯子,陆平这才明白李清照刚才说的话了,不由笑道:“原来李姑娘是早有准备,那王某就受之不却了,请。”
两人对面而坐,竹枝开始倒起了酒,陆平见到李清照还是颇为拘谨,不由笑道:“李姑娘,今日之酒,在下也是不能喝多,便是点到为止罢了。”
李清照莞尔一笑道:“那好,我便先敬上王公子一杯,祝愿王公子明日年试可取锦旗,为执牛耳者。”
陆平忙道:“多谢李姑娘吉言。”
这酒儿很淡,陆平一入口便感觉出来了,应该是那种花雕酒,不过还是颇有酒味的,他喝完便见到李清照的杯子也是空掉了,不由有些惊讶,赞道:“李姑娘果然豪爽,好酒量。”
李清照被酒上红,此时笑道:“俗语有酒必逢三,王公子,我便敬你第二杯吧,愿你前程似锦。”
陆平哈哈笑道:“李姑娘你说远了,在下只是去考一次年试而已,就算侥幸升入内舍,也不过一书生,哪里来的前程,不过李姑娘你敬的酒在下可不敢不喝。”
他说着便仰首喝尽,放下杯子道:“酒必逢三此话不错,然而这第三杯酒,我来敬李姑娘吧,今日秋高气爽,在下便借这杯酒祝愿李姑娘可以诸事顺心,请!”
李清照一笑道:“那我便多谢王公子吉言了,请。”
酒过三杯便是淡了,此时陆平站了起来,大声诵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李清照和竹枝都是奇怪地看着陆平,不知他为何突然突然诵这个。
陆平此时望着青天,心中满是激扬,过了明天便有可能升入内舍,只要再过一年就能步入仕途之中,开始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着。
一切,都不是太远!秋日的清晨,很有一股凉凉的感觉。
少了一些清脆的鸟叫声,也少了万紫千红的颜色。
陆平此时已经走在大街上了,今日他就像古人赶考一般,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怀着期待,这秋日清早的大街上,已经人来人往起来,各种小商小铺也开始开门,整个汴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回到水字间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齐偍,他正捧着书小声地念着,这时见到陆平,不由开怀地道:“臣贝你终于回来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过来看看我们一眼!”
陆平笑道:“哪里,我上月不还是过来了,只是一月之隔,山论你便如此责怪,实在是太不应该。”
齐偍笑呵呵地说道:“一月便是极为漫长了。”
他们说笑几句,齐偍便道:“今日年试,臣贝想来已经准备妥当了吧,这么长时间的修炼,便是所谓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而在今日可得一展,实在是大快人心啊。”
陆平一笑道:“山论你又是恭维我了,我看你满面笑容,想来准备的不错。”
齐偍呵呵一笑道:“不说这个了,今日你过来了,我等便在午间小聚一下,想来秦兄也在,对了那个刘承柱刘兄也在,到时候一并喊上,一同过去。”
陆平笑道:“山论还未考试,便要庆贺,可想心中有多大的底啊。”
齐偍站了起来笑道:“臣贝又是如这样的恭维话,真是听起来不舒服,现在也莫要多说了,先去炉亭吧,年试很快便要开始了。”
陆平点了点头,于是和齐偍一起走进炉亭之中,这里面的士子们早已经各就各位了,此时见到陆平走进来,不免寒暄几句,互相问候一下、恭维几句,然后便又回到位上。
大家都在互相讨论着,在说今次年试应该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每个人都互相猜测,分析以前的题目,然后大胆地猜想起来。
陆平不由想笑,就算现在能够猜到题目,也只是早一个时辰而已,做文章哪里去争这个把时辰,他正坐在那里,不由有些心潮难平起来,像是当年高考的时候,趴在那个桌子旁,心里七上八下的,这种感觉竟然让他有些高兴起来。
过了不一会儿,李鹿便背负着手走了进来,他一身蓝儒袍,带着布冠,此时一进来,诸人便停止说话,静悄悄地等他说话。
李鹿笑道:“诸位别如此拘谨,尚未开始,我是先来看一看的,你们继续讨论吧。”
他说着便向陆平走了过去,笑嘻嘻地道:“陆平,你看起来很悠闲啊,年试可有几分把握?”
陆平忙说道:“心中尚忐忑不安,哪里来的把握。”
李鹿带着笑容,打量了陆平一下,然后笑道:“看起来也未有什么变化,看来闭门不一定有所修养,不过我可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