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帝国系统-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的起因是哲宗皇帝陛下归天之后,章淳任山陵使,负责安葬之事,可是言官却开始说那日大雨,章淳便把哲宗皇帝的灵柩放在泥泞之中,直到次日方才抬出来,这便一下子让台谏官们找到了把柄,纷纷说起章淳如此怠慢哲宗灵柩,乃是对哲宗皇帝的不敬,要皇帝重惩。
赵佶找的便是这个机会,立刻便把章淳贬出朝廷,外放到越州为知府,心中一口恶气终于出了,一连好几日都兴高采烈的,光是请陆平吃御膳就好几次,倒是让陆平也变得高兴起来了。
可是朝廷之中变得不安稳了,几乎所有人都感觉不安定了。
言官们的地位大幅度提高,而朝中的老臣除了曾步有太后撑腰,其他的人都开始提心吊胆起来,就连举动都变得极为小心了。
陆平此时也变得小心起来了,他心中还想着那日章淳被贬之后和自己说的一番话。
他历经几朝,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了,自哲宗绍圣的时候,他便开始大力打压起司马光这样的元祐党人,又推行已经变了味的变法,增加赋税用于陇西开边之战,又全力地打压政敌,可以说在天下人的眼中,他算是一个奸邪之人了。
可是,那日他要离京之时,让陆平彻底地改变了想法。
这个老人真的老了,历经风雨的他又瘦又高,发须都是雪白,脸上有着很多深深的皱纹,穿着一身黑色的儒袍,鞋子也有些旧了,坐在那里,就像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人感慨不已。
他对陆平说了很多话,此时的他再也没有那种气势了,便是以一个老人的身份慢慢地向人述说自己的人生经过。
也许他没有错,元祐的时候,司马光一股怒气无从发起,便把这帮元丰的臣子们全部贬走了,而后哲宗绍圣,他归丞相位,多年来的那一腔怨气和对王安石新法的信仰,自然会以眼还眼,报复起来了。
这么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倒真让他看透不少,如今退位之后更是明悟,不管强权如何,到头来还是悲惨收场,昔日的安国宰相赵普、后来的寇准、王安石,恋权异常的吕惠卿,还有那元祐时的蔡确,又有几个人善终了?
然而他们在政坛之中太久,始终放不下,放不下这社稷之事,放不下政坛风云,放不下这国家兴亡。
章淳和陆平说了很多事情,大多的便是勉励之语,但说道后来就变成一个寄托了,他开始把希望寄托在陆平的身上,那些他未完成的事情,还有那些他心目中的事情,都一一说了出来。
从范仲淹开始,每一个宰相心目之中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富国强兵,让大宋不再如此的窝囊,庆历变法如此,熙宁变法也是如此,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国富之后强兵,能使得大宋一雪前耻,又能稳定前行,这是所有的人一心想要努力的结果。
可是他们却起了极大的冲突,再一片的争吵之声迷失了自己的理想,等到走下自己的位子才有些醒悟,往日的那么多时间便像是逝去的流水不可再来了,他们也只能带着那永久的遗憾,带着那依依不舍的想法离开了。
陆平终于明白起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梦想,但是现实之中会很容易迷失的。
章淳最后离开的时候,千叮万嘱地说道:“勿忘,勿忘。”
这个老人的眼神让陆平有些刺痛起来,这是一种遗憾不已的眼神。
壮志未酬!
这才是一个人心中的遗憾,不管是身在庙堂,或是在江湖之中,昔年宋太祖有此遗憾,宋太宗也有此遗憾,后面的宰相寇准、王钦若,还有范仲淹、王安石诸人皆是有此遗憾,这是近百年以来流淌在士子们心中的遗憾。
………………………………
第三百六十章:乘龙快婿
陆平微微叹了口气,外面已经黄叶了,这个季节过的好快。
现在的大宋还没有看到任何的衰败,没多久夏国还派人过来称臣,和那北边的辽国也维持着和平的关系,而百姓们尚还安稳,一切都像是太平年代。
可是危险就潜伏在这里,这种危险是谁都没有看见的。
他此时把书合上,向那院子里望去,落叶遍地,触目惊心。
大宋便像此时的季节一般,过了那朝气蓬勃的春天,也过了那灿烂美丽的夏天,到了这样的一个季节,还将要迎来那枯木孤寒的冬天。
这个时候,如何来保护自己?如何来保护大宋呢?
章淳把期望留给了自己,可是自己又能如何来做?又是一年绵雨季。
秋雨不同于那柔柔的春雨,它带着一种凉凉的感觉,落下的时候被西风一卷,便打在那斑斑的墙上了。
兰亭之中,陆平正坐在这石凳上面,他的对面是一个中年人,此时正看着他。
外面的雨不大,绵绵的洒在地上,发出均匀的响声,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亭子之中的人。
陆平突然开口说道:“李大人,如今朝中真的不会针对我吧?”
他对面的中年人便是李格非,此时正看着秋雨,闻言摇头道:“此事不仅是皇上的意思,朝中诸官,还有普通百姓皆是如此的想,但陆平你却没什么事,皇上毕竟是和你知交,不会为难你的。”
陆平皱眉地道:“可是我被罢官后,便一直在家中闲着,也不知道朝中会怎么处置,心中一直都是惴惴不安的。”
李格非见他心事重重,不由叹了口气道:“那日我便与你说过,你如此年幼,便居于高位,定当会被拉下的,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什么,此事自有公断。”
陆平微微叹了口气,心中又慢慢想起这段时间朝中所发生的事情。
其实大多数官员在章淳被贬为越州知府的时候都有一种预感,就是现在言官们要开始与皇帝联手,把以前的朝中“奸邪之人”全部斗倒。
果然章淳被贬出去没几天,言官陈瓘立刻上书说章淳在绍圣之年所行之事,设立元祐诉理局,专门抓捕不听其言之人,并有剥皮、斩颈之酷刑,实在是天人共怒,如此之人,怎可只贬为知州,所以便直言皇帝再降下其罪。
赵佶果然连发一道诏书,再贬章淳为武昌节度副使,便安置在潭州,这一下子把曾经权倾朝野的章淳变成了一个闲职小官,连回家养老的机会都不给他。
章淳一倒,言官们顿时开始真正的崛起了,大宋有台谏两个言事之所,而御史台更是专门负责言事之职,但其长官御史中丞安淳却和前宰相章淳交往太密,外人皆称之为“大小淳”,说不除之不快,此时章淳倒台,顿时开始参奏起安淳和另一个大臣在章淳的元祐诉理局之中,经常污蔑忠义之臣,残害善良之辈,朝廷上下,莫不对其痛恨无比。
赵佶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但是这些人只是章淳的副手,为避免朝政风云突变,他立刻把安淳还有另外一个臣子直接摘掉了乌纱帽,然后让他们回家养老了,以后永不录用。
后面的事情就完全不在任何人的掌握之中了,言官陈瓘此时发挥了重要角色,想要动那个朝中的副宰相蔡卞,可是此时赵佶正准备起用蔡京入三省,他于是不敢轻易妄动了,只好秘密之中和赵佶商议一二,赵佶对这个帮他铲平章淳等“奸邪小人”的言官自然是满口答应。
过了几日,蔡卞就被陈瓘列了六大罪状:密谋废宣仁太后,促使贬朝中大臣,谗言污元祐皇后,编排元祐章疏而使士子蒙狱,诬陷前言官邹浩,又蒙害士子八百余家。
这些事情其实根本不用清查,陈瓘一出言,立刻台谏官诸人开始群谏了,陈师锡、陈此升、任伯雨等十数人皆是上疏弹劾,随即又遍布整个朝中,赵佶竟然在一日之内受到奏章、折子五百余份,皆是言及蔡卞之恶,甚至有的说起了蔡京兄弟二人,狼狈为奸,二蔡若在朝,则朝不安宁,民不安宁。
赵佶此时也不好直接降旨让蔡卞离朝,只是把这奏章扣押,而后又故意地让蔡卞看到,这可以算是保全蔡卞面子之举了。
果然蔡卞立刻请辞,赵佶照例不允,蔡卞又再上表请辞,言语之中颇多感动,赵佶这才赐了一个闲职让其修养,而后又贬其为江宁知州。
这事情还没有完,台谏官一直不停的弹劾,直言罚的太轻,于是第二人赵佶便把蔡卞改为提举杭州洞萧宫,随后又贬其职为秘书少监,池州居住。
朝廷动荡影响自然极大,蔡卞之兄蔡京早感觉到了,就连平日早朝也都是战战兢兢的,此时已经被罢为修史之职,本以为不干朝政,言官就会放过自己,可是这帮言官们现在却不是那么轻易的人了,御史陈师锡直接上疏,言及蔡京结交内侍,而后又有御史谈论起同文馆之狱,随后朝中诸臣便群起弹劾起蔡京了,疏章之多,让赵佶惊讶万分。
蔡京给赵佶的影响还是不错的,他也没有想过要把蔡京贬出朝政,但是众臣之意不可违,他便只好贬出蔡京,让其出任知永兴军军事,而后又在言官的压力之下,再下诏夺职,让他去杭州修养。
而后又开始清理一大帮人,这就像一个链子一般,顺着链子便可以摸索到另一个,所以到了后来刑恕、林希、叶祖洽、吴居厚、吕嘉问、徐铎诸人皆是被罢的罢、贬的贬,被朝官们认为是宵小奸邪的官员们全部被赶出朝廷了。
而这件事情终于牵涉到陆平了,原因还是由言官陈瓘提出来的,他向赵佶上疏,言及陆平曾与蔡京之子蔡攸有密切交往,而其居于太学之中,也是蔡京帮忙才被调任太学上舍生的,随即又言陆平和章淳私交过甚,显然也是宵小之人,让如此“奸邪”之辈来为皇帝讲书,臣子们心如何得安?故而第二日御史台便开始联合谏院上疏,弹劾经筵侍讲陆平。
赵佶本来对这个视而不见的,那日早朝之后回到崇政殿还对陆平笑着说此事,可是后来整天的弹劾让他不得不注意这事了,宰相韩忠彦此时也觉得少年侍讲太过荒唐,所以亦是要赵佶罢掉陆平的经筵之位。
陆平已经看出事情不太对劲了,这犹如暴风雨过来清理天地一般,自己不得不理会,他知道赵佶的难处,便主动辞去经筵之位,赵佶也只是有些可惜,然后便让他归家了。
本来以为闲着就闲着,却没有想到朝中还时不时地传出一个个官员被贬出的消息,陆平整日有些不安,这个时候等于是朝廷大清洗,自己属于划线中人,而且还留在京城,指不定过一段时间言官们缓过劲就开始来朝自己开火了。
他正想着,却听到李格非叹了口气道:“秋日之雨,真是漫长啊,这雨已经下了两三日还不见停,也不知道何日才能雨过天晴。”
陆平转过头来,亦是有些感慨地道:“是啊,也该是转晴之日了。”
李格非此时站了起来,呵呵笑道:“陆平,你在家中莫要多想,虽然是闲居,但亦是有好处,时间有了就该多看看书,这仕途之中谁没有进退?莫要失落。”
陆平忙道:“多谢李大人教诲,小子自然铭记。”
李格非点了点头道:“嗯,这样便好,那老夫也要回去了。”
陆平连忙道:“那我送李大人回府。”
他此时便跟在李格非身后,一直把他送往家门口,才轻轻抹了抹身上的雨水,擦了擦手。
李格非呵呵一笑道:“我便回去了,你也回家好好的修养吧。”
他正要走了进去,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说了一句道:“小女下月便要行订婚礼,虽是小事,亦要请知交好友一宴,陆平莫要忘了过来喝一杯薄酒。”
陆平一愣,然后呵呵笑道:“那在下要恭喜李大人了,即将有了一个乘龙快婿了。”
李格非哈哈笑了一笑道:“还早,待到明年之时方才行婚嫁之事,你现在便回去吧,下月我便过来请你。”
陆平连忙拱了拱手,然后就走了回去。
秋雨打在他的脸上,他穿的单薄,此时行来,竟然有些冷,便连忙走回家去,擦干身上和头上的水迹,然后换了一身衣服,这才重新站到走廊外面。
时间过的好快。
此时的自己确实什么都不能做了,他心中有些气馁起来,自己本来打算以文入武,进而能够控制兵权,实现自己的强兵之梦,可是现在却不得不闲居在家了,而且只要皇帝不召唤自己,那自己就什么都不能做,就等于是被软禁在家里,哪里也不能去。
他看着外面下着的秋雨,不由有些凉,这是一种挫败的感觉。
人生便若秋雨,总有心凉之时的。
………………………………
第三百六十一章:带上我不?
日子很平淡的过去了,陆平在这深秋之日也不会乱跑,偶尔拿着些书看了看,然后就和包特那在互相说着草原上的事情,便像什么事情也没有似的。
他心中有过冲动,直接和包特那一起回到草原上,然后找到云燕,便就在草原上过一辈子。
可是他却放不下这边的事情,好多事情都是由不得自己去想的,抛不下啊。
可是十月初一,这一天朝廷突然下了旨,终于决定加封陆平为知苏州军州事,这让陆平心中顿时舒了一口气,外放大郡其实比在朝廷之中要好的多,而且是被放在江南的苏州,他顿时有些高兴起来。
仿佛释放掉这么多天的压力一般,他微微吐出一口气,先是拜访一下朝中的一些官员,虽然有些生疏,但是陆平别有目的,所以相谈也很融洽。
他安了心,沈家也安了心,一家人便收拾起来东西,准备过一段时日便下苏州。
陆平此时坐在亭子之中,背*在这亭子的柱子上面,懒洋洋的不想动身。
晴玉此时走了进来,见他这个样子,不由笑道:“这么多天都是不开心的样子,终于你算是吐口气了。”
陆平这时坐正,然后笑道:“还要对亏皇帝啊,要不是他照应,我估计真的会被打入黑名单了,现在多好啊,外放大郡,名为外放,实际上是给了我一个实权,让我转正成为一个官员了。”
晴玉见他颇为高兴,不由地道:“你真是个官迷。”
陆平呵呵笑道:“不是官迷,是我离这个又进了一步,所谓因祸得福便是这个道理。”
晴玉泼冷水道:“圣旨和公文都还没下来,到时候把你打个小县做个父母官你就不这样得意了。”
陆平笑道:“随你如何说,对了,这几日看你皆是很忙,到底干什么去了?”
晴玉走过来坐在石凳上,叹了口气道:“还不是为了那个发动机,如今图纸已经画了一张又一张,可是光思考就用了那么长时间,还好我那徒弟也不笨,边设计边学习,我们化整为零,各个部件都考虑齐全,还有各种工作原理也是详细的规划好了,说起来也算差不多了。”
陆平此时突然极为的好奇道:“晴玉你的那位徒弟到底是谁?我真想见一下。”
晴玉此时偏转过头来道:“不是和你说了好多遍了,她一个女孩子家不方便见人的。”
陆平无奈地道:“你总是拿这个理由搪塞我。”
晴玉沉默了一下,然后便道:“以后再说吧,现在还不方便。”
陆平一笑,便不再提这事了,然后想了一想道:“这次下苏州,我们一家都要去,你带不带徒弟一起过去?”
晴玉有些迟疑地道:“这事我要与她说一说,想来是没有问题。”
陆平奇怪地道:“她家居开封,难道还随你一块去苏州?”
晴玉有些不耐烦地道:“你就不要问这么多了,真是八卦起来了。”
陆平哈哈笑道:“那是因为我要下江南的缘故,这古代江南最是美丽,有山有水,风景怡人,在那边住上十年八年,保证不会想去其他地方。”
晴玉听他这样一说,也有些向往起来。
烟雨江南,便是谜一样的江南。
陆平慢慢地道:“我已经想好了,这次去苏州,而我变成了一个地方长官,可以说是土皇帝,一定要把苏州变成一块新苏州。”
他说着便站了起来道:“我先要把苏州大小官员整顿一番,该撤的撤,该关的关,彻底的把吏治搞好,要用铁腕的手段确立苏州的廉洁,使得整个工作效率可以变得高起来。让这个江南的地方政府能够真正的好起来。
然后我要开始向那些江南富豪、江南大家还有各类尊贵阶级动手,我要把这些平常与官相互勾结的人全部查清楚,并且要让整个贵族阶层变得透明起来,力求保持整个工商业和各类盐、茶、马、丝的交易合法性,要明确整个苏州的法制和商业制度,把上层整顿好。
再有就是下面的一些恶霸、流氓、山贼、强盗、绿林中人,这些人和贪官一样,都是鱼肉人民,实在属于极为可恶之人,铁腕当用重典,所以一定要广开刑狱,明确典章,该处罚的一定要处罚,一点也不会马虎,就算不能让苏州变成一个‘夜不闭门,路不拾遗’的城市,也要让它变成一个低犯罪率的地方,让百姓们能够安宁。
最后我要大力发展整个苏州,这块地方是个好地方,位于江南之中,而且有运河通往杭州,往东而行又可以通往东海,往南方又可以到两浙、福建,实在是占尽了水路优势,不是有人说过了吗?得水路者得万贯,这水运就是钱啊,只要大力鼓吹商业行为,让百姓们都来经商,有江南的密集劳动力,有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如此绝妙的地理优势,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上了大便宜,这样经商岂不是发了?”
晴玉睁大着眼睛看着陆平,一副极为吃惊的样子。
陆平不理她这样的表情,继续说道:“然后我又开始提倡市场规划,以经济拉动制度改革,然后使得整个思想得到解放,从保守的儒家思想变成开放的西方思想,提倡立法、监督使用法律,然后变动这从上至下的官僚系统,变成开放的、透明的一套制度,实行以人为本,以民生为主的城市,这样一来,不仅从物质上、制度上都会遥遥领先的,给整个苏州推动了一大步!”
晴玉等他夸夸说完,才摇摇头道:“太荒唐了,这样太激进了,会把苏州搞坏的。”
陆平微微一笑,重新坐下来,然后才道:“这不就是你一心想要的吗?我给这件事已经计划完毕了,虽然困难重重,但还是有可能性的。”
晴玉无奈地道:“我是想要这样,不过总感觉有些不对,会坏事的。”
陆平不由一笑,然后道:“难得你也有这样的感觉,我告诉你,如果真的像这样去做,没过上两天我就身首异处了,还何谈什么改革?这个时代最大的统治者是什么?不是皇帝,而是官僚,他们的利益是不可能动弹的。”
他此时嘴巴有些干燥,过了一会才说道:“官僚是什么?就是一大群的网,皇帝坐在这最上面,必须要代表他们的利益,如果一个皇帝动了官僚的利益,那么这个皇帝也会被赶下台的,这样的一个大群,如何去动它?近代是用人民来对抗的,通过人民大众的力量来对抗这个官僚阶层,可是你想一想,现在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又有几个能识字的,他们的想法又到了什么程度?就凭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是不可能改变的,一个伟大的人物除非有特定的时代,否则也只是平常人。”
晴玉听他说了这么多话,不由有些心烦起来,然后便道:“我从未想过做一个伟大的人,我只知道我看到世界上好多不公平的事情,我想帮助他们,我只是想做些什么而已,仅此而已!”
她说着说着,脸上变得有些哀伤起来,坐在凳子上,默默无言。
陆平见她如此模样,不由把心中要说的那些话都缩回肚子里了,沉默了一会才道:“我刚才可能说的太重了,你也别往心里去。”
晴玉却并未说话,只是呆呆地坐在这里。
陆平微微摇了摇头,轻声道:“我先回去了。”
他抬步便行,却听到晴玉小声道:“什么时候去苏州?”
陆平一愣,然后道:“大概就是最近几天吧。”
他行了几步,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对了,李清照的订婚好像也是最近,不过只是小办宴席,若是在我将行之前还可以过于看看。”
晴玉又不说话了,她此时便如深秋之树,在那里一动不动。
陆平走出院子,他方才说着说着便说多了,然后颇为冷嘲热讽地说了那一堆话,晴玉自然觉得心中极堵,此时走在院子中才有些后悔,毕竟晴玉虽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她没有什么错,自己何必如此说她?
他微微叹了口气,像是把这事情全部叹出去,见到天色尚早,他便走了出去,便向着包特那呆着的那个武馆里面行去。
武馆看门的基本上都认识了,直接招呼几声便让他进去了,他也不拘礼,便在这院子之中散步着。
这院子不大,往北边行便是露天的武场,那许多人正待在那边,一边练习手脚,一边练习射箭。
包特那在草原之中的射箭技术十分了得,在这里颇有些大材小用的味道,不过他还是挺喜欢待在这里的,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