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华廷就拉着他们到角落里笑着解释道:“那是鸿哥儿,我领养来的孩子。紫蓉觉得那孩子很像青哥儿。”
朱彦青的死是所有人心里的遗憾,大舅和六舅一听,就都理解的没有再多问。
收生姥姥忙着预备时,六舅趁机大声与朱华廷道:“七妹夫,还没告诉你呢,咱家的族长现在是大哥了,爹他说年纪大了,想要安度晚年,就将铺子和白家都交给了大哥。”
………………………………
第120章 得益
朱华廷着实有些惊讶,昨天白老太爷来时还丝毫没有看出他有让贤的迹象,怎么一夜时间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朱攸宁正与白玉兰、十六和白紫萱说话,听见六舅的大嗓门也很惊讶。
朱攸宁可不觉得白老太爷此举完全是因为她的打压。
她对白家的打压也不是一两天了。虽然白家现在的情况艰难,但也还没走到绝路。
必然是家中发生了什么事。
白紫萱快步过去,“大哥,爹真的在家颐养天年,不会插手铺子的事了?”
白胜舫“嗯”了一声,“爹将铺子和家里都交给我了。”
“那先前说的分家?”
“先不分家。”
白紫萱沉思片刻,有些明白了。
“这样也好。爹年纪大了,为了一家子奔波了大半辈子,也该歇歇了。”
朱攸宁也符合的点头,转而道:“我正好有事儿要与外公说呢,如今大舅掌权,告诉大舅也是一样。有两个外地商行的大掌柜来了富阳,他们也都做些布匹生意,前儿他们与我那里的卢大掌柜接触过,卢大掌柜这几天打算邀请本地几位同行聚一聚,不知大舅能否赏光一同来?”
六舅白胜春当即瞪大了眼。
老头子下去了,这里立马就给介绍人脉,打算对外宣布朱家与白家和好了!
看来让那老家伙颐养天年真是对的!
六舅母、白玉萍和白玉新两个看朱攸宁的眼神越发的复杂了。
尤其是白玉新和白玉萍。
她们还在吃用家里,而朱攸宁却手握实权能将祖父治的服服帖帖,她们与朱攸宁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
白胜舫复杂的看着朱攸宁,半晌方面无表情的颔首。
“好。”
朱攸宁知道大舅的性子,也不在意他的冷淡,笑着道:“那我回头就告诉卢大掌柜您答应了。”
“老爷,一切已经预备得了。”这时崔妈妈出来笑着回话。
此时正午已过,正屋门外已摆好了香案,上头供奉着痘疹娘娘、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十三尊神像。
盛满粟米的香炉里燃了香,一左一右点着红烛,烛台下都压了敬神的黄钱。
女眷们鱼贯进了内室,白氏卧房的临窗的条案上已供了炕公炕母神像,三碗点心作为贡品叠成了三个小塔。
收生姥姥上前去敬香,便抱起了穿了个小红兜兜的婴孩。
大舅母用木勺往泡了艾的木盆里添了一小勺清水,女眷们就上前轮流添盆,将小银锞子,铜钱等物添入盆中,也有年纪小的孩子们添了红枣、桂圆、板栗等喜果。
胖乎乎的收生姥姥眉开眼笑,麻利的擦洗,一沾水,婴孩就响亮的大哭起来。
众人都笑,纷纷道这是吉利。
收生姥姥眼瞧着谁往盆中添了什么,口中就顺口溜似的冒出相应的祈福吉利话。
洗三添盆的所有银钱和喜果最后都是归接生婆的,白家有意与朱家交好,添的自然都不少,将收生姥姥笑开了花。
待到一切程序结束,稳婆道了喜,又说了吉利话,朱华廷又赠了她一个大封红,除了请来的两位乳母之外,其余为白氏生产而雇佣来的妈妈婆子们得了赏钱,就都告辞了。
白家人也并未多留,舅母和表姐们去陪着白氏说了说话也告辞了。
朱攸宁趴在摇篮旁,低着头看穿着小红肚兜,戴着银镯子的小婴儿,忍不住用指头轻轻戳了一下他的脸蛋。
哎呀!笑了!
呀!流口水了!
好软!好萌!
“福丫儿,快别惹你弟弟,才哄好不哭了。”白氏禁不住道,“你手上没轻重,戳疼了他哭起来,到时候许久才能哄好。”
朱华廷正进门来,听见白氏这话便不悦的道:“福丫儿手上有数,小壮壮这不是也没哭么,你就胡乱紧张。”
白氏白了朱华廷一眼,笑道:“若是壮哥儿哭了,我可不哄,你来哄。”
“我哄就我哄。”朱华廷笑着走到摇篮旁,轻轻的推了几下。
摇篮荡了起来,小壮哥儿的眼皮渐渐沉重,竟然睡了。
朱华廷越发禁不住笑了,轻声道:“你看,这不是哄好了。”
白氏也探身去看摇篮里的儿子,满眼宠爱的道:“是啊,居然这么容易就睡了。”
朱攸宁笑了笑,悄然退了出去,回了厢房,翻出那本《寿春堂记》摊开纸来练字。
她现在的字依然不怎么样,不过能写的繁体字越来越多了。
白紫萱从内室出来,提了个包袱道:“福丫,我要回家去了。”
朱攸宁闻言一愣,停住笔问:“怎么忽然要回去了?”
白紫萱将包袱丢在桌上,“回去晚了,你外公就要习惯这样的日子了。”
朱攸宁眨着眼消化了半晌才反应过来。
“敢情小姨妈急着回家,是想看白老太爷笑话的。”
“我哪里是那种人?我完全是出于孝心。”
朱攸宁猫儿一般的大眼忽闪忽闪的。
倒是白紫萱自己先噗嗤一声笑了,她生的极美,笑容甜的让人看到就仿佛吃了蜜糖。
“好了,我去与姐姐和姐夫道别,过些日子你也可以去找我玩啊。”
朱攸宁就点点头,道:“下次我和十六一起去,正好也给白老太爷和老太君请安。”
白紫萱诚恳的道:“你也可以等一阵子你外公适应好了再去。”
朱攸宁听懂了言下之意,她这是怕自己去把白老太爷气死?
朱攸宁自己坐在桌前兀自笑了一会儿。解决了上蹿下跳的白老太爷,她心里别提多爽快了。
洗三后,家里也没什么可忙的,朱华廷便预备要继续去小学堂教导孩子们读书。
“明儿我就要去小学堂,十六明儿跟爹一起去,爹教你念书。待会儿爹先带着你去衙门里上册。”
朱华廷在院子中的石凳上坐着,抬手为十六理了理头发。
十六有点抗拒,“爹,识字太难了,我,我不想学。”
朱华廷闻言也不生气,笑着问:“不想念书的话,你往后想做什么呢?”
“我想打猎。我打猎很厉害的!”十六骄傲的挺起小胸膛。
朱华廷温和的搂着十六,“打猎厉害是好事呀!不过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脑子不用岂不是可惜了?技多不压身,多学点东西没坏处的。“
………………………………
第121章 蔷薇
“而且你看你福丫儿妹妹,她铺子那么忙,回家还要临帖习字的。你若也学了识字,就可以和你妹妹一起练字了,将来等小壮壮长大了,你们做哥哥姐姐的还可以教小壮壮,这多好啊?你说是不是?”
十六闻言就有些犹豫,半晌问道:“学会了就可以和妹妹一起练字了?”
“当然了。”朱华廷微笑。
十六点头道:“好,那我要学识字。”
朱华廷闻言喜欢的摸了摸他的头,“那就这么定了,走,咱们先去衙门上册。”
“爹。”
朱攸这时从厢房探出头来,见朱华廷和十六一副要出门的模样,就笑着问:“爹这是哪里去?”
“我带你哥哥去衙门上册。”
“那我也一同去吧。”
“也好。”
朱华廷也想让朱攸宁看看衙门里是怎么办公的。
三人也不乘车,只朱攸宁带着两个婢女,一路说说笑笑的往衙门去。
此时正是寻常衙门开始处理公事的时候。朱华廷时常帮刘老爹那里的孩子们跑上册的事,是以也是轻车熟路。
衙门里办公也与朝廷家相同,分为六部。
“户房”便是掌管户籍、赋税和婚姻等事的所在。
户房吏胥是个胖冬瓜一样的中年人,见了朱华廷,笑眯眯的道:“朱秀才来了啊。”
朱华廷与之行礼,称呼了一声“钱兄”,便道明了来意。
钱吏胥闻言笑道:“这倒是容易,这孩子从前是个乞儿?”
拉过十六上下打量了一番。
“是,刘老爹收留了他一阵子,我瞧着喜欢的很,拙荆也觉得他和眼缘,便与刘老爹商议收养了来,今日来就是想给他上个册,另外我那小儿子也降生了,顺带一同将册也上了。”
钱吏胥闻言,就笑着道:“哎呀,恭喜恭喜,这领了个儿子,又生了个儿子,可谓是双喜临门了。朱秀才的人品我自然信得过的,上册也不是难事。只是大老爷今儿怕是不能给盖章。”
“哦?还请钱兄告知。”
钱吏胥笑道:“钦差大臣启程离开了,但并没给咱们衙门分派信任老爷,大老爷虽降为县丞了,可还是掌管着一县的事儿呢,公务自然是繁忙,今儿似乎是杭州府有什么要紧的人物要来,大老爷一大早就领着曲师爷一起去接人了。这给人接风洗尘,你是懂得的。”
说着话,就接过了朱华廷地上来的两张写了户贴看了看,笑道:“我这里通过都容易,请示大老爷那一关就还要等等。朱秀才可以下午老爷不忙时再来,也可以在此处稍候。”
朱华廷闻言,便低头看了看一双儿女。
已经来了一趟,就这么回去了,倒是有点不甘心似的。
可是蔡县丞不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朱华廷笑着与钱吏胥道了谢,“那我们出去逛逛,等下午再来。”
“您轻便。”
“今儿个多谢钱兄了。天气热了,请钱兄吃茶。”朱华廷临走前还表示了一番,钱吏胥见了好处,自然极为亲和的笑着招呼,还主动将朱华廷一行人送出门。
朱华廷带着朱攸宁和十六在城中逛了逛,又去笔墨铺子给十六买了笔墨纸砚等物,转而又领着儿女去了书斋,给他们都选一些启蒙习字用的书帖来看。
到了晌午,一家三口在集市的云吞面摊子上饱餐了一顿,午后又去了衙门。
刚到了户房门前,与钱吏胥闲聊了几句,却听见后头一阵脚步声。
回头看去,蔡县丞穿了一身藏青色的圆领外袍,头戴着网巾,背着手黑着一张脸快步走来,一面走,口中还一面说着:“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曲师爷跟在蔡县丞的身边,并不敢多说一句,直看着蔡县丞进了签押房,这才叹了一声,回头,正看到朱华廷带着儿女站在户房的门前。
朱华廷笑着拱手行礼:“曲师爷。”
“原来是朱大老爷啊。”簪花一事,衙门里得了朱家那么大的一笔银子,且不论朱华廷当初有没有被赶出家门,对于外人来说,朱华廷都是朱家人。
是以曲师爷对朱华廷很是客气。
两人客套寒暄了一番,曲师爷就关心的问起朱华廷的来意。
朱华廷将情况说明之后,曲师爷就苦笑道:“哎,今儿个老爷的心情不好,你们的事怕是得改天来了。”
朱华廷理解的点点头,有些犹豫的道:“大老爷这是怎么了?若是遇上什么难事,学生若有能帮得上手的,还请曲师爷不要客气。”
“唉!此事与你说了也是没什么的。”曲师爷就送朱华廷一行往外走,一面低声道:“今儿杭州府程家的人来了。”
“程家?就是那个程家?”
“是啊,就是那个杭州首富程家。原本他们家来的只是个小姐,倒也不需要老爷亲自去接的。可那位小姐还带着蔷薇的人,蔷薇你也知道,势力大着呢,老爷便客气的去了。谁知道这一去,竟平白的讨了个没趣儿。”
“怎么回事?”
“还不是程家那位小姐吗,老爷客气的迎接,又要办酒席,结果到了吃饭的时候,程小姐竟然只招待蔷薇来的那位,用打发下人的语气说了句‘辛苦了,你有事尽管去忙’,就把老爷给打发了。老爷也是在码头诚心诚意的接人的,最后饭都没吃就被撵走了,你说他能不气么。所以啊,你们今儿的事,恐怕也要等明后天老爷心情好了才能办了。”
朱华廷闻言,便点头,与曲师爷道谢之后,带着朱攸宁和十六离开了衙门。
一到外头,朱攸宁就问:“爹爹,程家我知道是杭州首府,他们在杭州的地位类似于朱家在富阳县。可是曲师爷说的那个什么‘蔷薇’是什么啊?”
朱华廷解释道:“‘蔷薇’是个组织,最初是京城里一些贵妇们聚在一起打叶子牌或者闲聊打发时间,这些人总是聚在一起,便给自个儿的小组织取名蔷薇。
“可是因为有一些京城达官显贵家的女眷逐渐加入,蔷薇的性质就渐渐的变了,二十多年来蔷薇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不只是吸纳达官显贵家的女眷,更会吸纳各行业出类拔萃的女子。”
………………………………
第122章 皇商
“蔷薇这样做法,岂不是越来越壮大了?”朱攸宁几乎可以想象蔷薇的良性循环。
看今日蔡县丞听说程家人陪同蔷薇的人来了富阳都要亲自去接,加入蔷薇的女子不论贫富,就都等于镀了金。
有了蔷薇的光环,恐怕会得到许多的好处,而得到好处的女子又会回馈蔷薇,如此良性循环下来,蔷薇只会更加壮大。
“是啊。大周凡是有些头脸的女子都以加入蔷薇为荣。就是寒门出身的,只要有一技之长被蔷薇的人看重吸纳了,往后也能够嫁进豪门。”
朱华廷笑着摸了摸朱攸宁的头,“不过这些距离咱们都还远,你看朱家在富阳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大世家,但与蔷薇的势力相比,那就要差的太多了。”
朱攸宁眨眨眼,俏皮的笑了:“如果祖父变成女人,有没有资格加入蔷薇?”
朱华廷一听,脑海里瞬间出现朱老太爷剃净胡子,穿女装还扑粉的模样,不禁浑身一个激灵。
“他就算是女人,除了经营家业还会做什么?朱家的生意是承蒙祖传下来的,他不过守成罢了,哪里有什么能让蔷薇看眼的真本事?”
朱攸宁当即坏笑的摇晃朱华廷的手:“爹爹,我可听到了,您这样子说,祖父知道了可是会伤心的!”
朱华廷闻言禁不住笑起来,“他才不会伤心。”
那是他爹,他再了解不过了。朱老太爷看似温润,实则铁石心肠,不是入了他眼的人,恐怕是不会博得一丁点关注的。
十六仔细想想朱华廷和朱攸宁刚才对话的内容,虽然没见过朱老太爷的模样,但他见过白老太爷啊,想象一下白老太爷变成女人……
十六觉得家里能省下两碗饭了。
既然蔡县丞心情不好,册的事就只好等明天。
三人回到家照旧如常,好眠一夜,次日朱华廷再去,顺利将十六和壮哥儿的户籍都办成了。
为此崔妈妈特地摆了一桌好饭庆祝了一番。
朱攸宁饭后和百灵、画眉一同在房里做针线,帮十六缝制书袋。
十六则是拿了一根柳条在院子里和小张子比比划划一起玩。
就在家里一片轻松愉快之际,院门忽然被轻轻叩响了。
门子去应门“谁啊。”
“是我,老太爷吩咐来传话的。”
朱攸宁在厢房听见动静,便放下了针线往外看。
来人是个小厮,中等身材,十六七岁年纪,看着有些面熟。
似乎是老太爷外院书房的人。
朱华廷负手站在廊下,问道:“可是家中有何吩咐?”
小厮恭恭敬敬的给朱华廷行了一礼,“老太爷的吩咐,请九小姐即刻回去一趟。”
朱华廷眉头皱出两条竖线,“老太爷可说了是什么吩咐吗?”
小厮摇摇头,道:“大老爷,小的的身份哪有资格知道主子的事?九小姐回去见了老太爷,自然就什么都知道了。”
朱攸宁站到屋门前,“爹爹,我去看看。”
朱华廷看向朱攸宁时眼中满是担忧,“福丫儿,爹爹陪你去吧。”
他是真的不信任朱家的那些人,万一他们对朱攸宁不利,朱攸宁不过是个孩子,哪里能有反击之力?
朱攸宁看穿了朱华廷的想法,笑道:“爹不必担忧,青天白日的回一趟家,能有什么事儿。”
朱华廷知道老太爷来请人推不掉,见朱攸宁神色从容,便只能叹息着答应了。
朱攸宁带百灵和画眉,就跟着那小厮回朱家去。
出乎朱攸宁意料的,此番与一次回府来拜见老太君时所受的冷遇截然相反,这一路的仆婢见了她都满面是笑的行礼,客气的让朱攸宁都不适应。
小厮引着朱攸宁去了正院前厅。
趁着小厮回话的时间,朱攸宁低声嘱咐百灵和画眉,“你们在外头寻个不起眼的地方守着,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便悄悄地去客院寻李公子报讯。”
画眉和百灵都郑重的点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九小姐,老太爷请您进去。”
小厮在门口为朱攸宁打起墨绿色的锦绣福寿纹夹竹门帘。
朱攸宁冲着小厮颔首,进了正门。
前厅十分宽敞,一进门正对着的便是一幅笔墨写意的万马奔腾图,图下摆了条案,安左右各一尊青花白瓷瓶,里头插着时新的鲜花。案下一张黑漆方桌,左右各一把太师椅,在往下手便是两排圈椅,头都一水儿的铺设了崭新的墨绿弹墨大坐褥。
此时不论是主位还是次位,都已经坐满了人。
朱攸宁一看这些人,就禁不住挑眉。眼瞧这是朱家四位中有头脸的都来了。老太爷们坐着,余下的座位给各家老爷,其余少爷们都在后头站成了两排。
一见朱攸宁进门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她的身。
朱攸宁被看的十分不自在,面却是一派天真,忽闪着长睫毛,笑眯眯的给朱老太爷和其他三位老太爷行礼。
“祖父好,叔祖父们好。主位伯伯、叔叔、哥哥好。”
“瞧瞧,九丫头多有礼数,真是又聪慧又能干啊。”三老太爷笑着夸赞,“也只有大哥教导的出这般优秀的孙女,我们可是望尘莫及了。”
朱老太爷谦虚的道:“三弟太过誉了。这也全是这孩子自己肯努力。”
朱老太爷说罢,慈爱的冲着朱攸宁招招手:“福丫儿,来,到祖父这里来。”
朱攸宁浑身的鸡皮都战粟起来,朱老太爷这般作态当真是将朱攸宁恶心到了,又不在乎她,何必还要惺惺作态做出这模样给人看,也不嫌累的慌。
“祖父。”朱攸宁低着头走到朱老太爷身边,她低垂着眉眼的可爱模样,当真让看到的人心里就禁不住想掐掐她的小脸蛋。
朱老太爷也是这样做的,他大手捏了下朱攸宁的脸颊,笑道:”九丫头,这次做的不错。”
朱老太爷的手干燥微凉,让朱攸宁联系到了蛇,背脊的汗毛都根根竖起来了。
“孙女不明白。”朱攸宁抬眸看着朱老太爷。
“瞧瞧我的记性,九丫头才来,还不知道呢。”朱老太爷闻言轻笑出声。
二老太爷便笑道:“每年这个季节,圣都要安排掌管内帑和圣私人生意的大老爷来民间选择生意往来的对象,选中的皇商那可是大大的荣耀啊。往年咱们家没有这个机会,今儿个杭州府那边竟然给下了帖子来,点名要大哥带着九小姐一起去呢!”
………………………………
第123章 善果
朱攸宁这会儿才听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宫里专管选用皇商的大老爷下帖子来,点了我的名?”朱攸宁惊愕不已,“我根本不认得这样的人啊,怎么会忽然选了我?”
难道是李洛那边的路子?
不对啊,李洛吓病了,早已自顾不暇,况且他们那一行人也没有这样的好心。
难道是李拓北?
也不对啊,若是李拓北作的,怎么会没有一点迹象?而且朱攸宁也不确定李拓北是否有这个本事。
朱老太爷微笑着从怀中掏出帖子来递给朱攸宁,“帖子在这里,其中还有一封字条,是特意提起你的。”
说着还不忘打趣她:“九丫头进来习字习的如何了?”
朱攸宁接过帖子,配合的笑道:“认得不少字了。”
朱老太爷闻言心情极好的哈哈大笑。
朱攸宁便将帖子展开,字迹是馆阁体,措辞十分正式,上面果真只提了老太爷朱昌茂和朱攸宁二人的名字,下面还用了内帑督总管的大印和“高宣”的私章。
再看那字条,语气就亲切多了。上头简明扼要的说明了缘由。
都管内帑高总管,前段时间来富阳考察布匹行情,有缘结识了一名小友,从而得知朱家粗布织造身为用心,特请九小姐前往杭州一见,但因九小姐尚年便同邀朱家族长朱昌茂同往。
朱攸宁一目十行的看完,都惊呆了。
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