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小姐,佛八爷后来为何会对您那般恭敬?你们之间的话,我听的半懂不懂。”

    朱攸宁便笑将佛八爷现在的处境分析了一番,最后道:“佛八爷精明的很,他这次来,面上是在查案子,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找退路。

    “佛八爷既然是被孙二爷顶出来做脏活的,那么姜家小姐的尸首,他就必须弄到手交给方大人去验。这件事若做不成,往后他在孙二爷手中还能有好?

    “可这件事若做成,莫说以姜阁老为首的保守派文臣会如何震怒,只说圣上,都要做出个样子来处罚他,他是怎么做都要被处置的。圣上当然不会杀他,可是他的仕途怕也要断了。一个锦衣卫中断仕途,岂不是要随着姜阁老一拍捏扁挫圆?”

    “所以,他选了伯爷来投奔?”燕管家也有些明白了。

    朱攸宁点头道:“正是如此。伯爷是圣上跟前的红人,虽然根基尚浅,却有能力护得住他。何况伯爷是圣上一派的人,他投奔伯爷,等于依旧紧抱住圣上的大腿。”

    燕管家将今日朱攸宁与佛八爷的对话再度回味了一遍,最后不得不佩服的道:“朱小姐果真聪明绝顶,今日若不是由您在,老奴还不知道要如何是好呢。”

    其实不只是今日,在燕绥被逮押的这一个多月里,伯府里能继续有条不紊一切照旧,也多亏了有朱攸宁坐镇,一些拿不准的大事她都能处理的妥妥帖帖,小小年纪就展露了非凡的手腕。

    对于此点,燕管家又是感激,又是敬服。

    “您说这话就太见外了。我与伯爷是好友,这些都是我应当做的。何况我也没真的帮到什么。”

    燕管家连连摇头:“您太过谦了,不说别的,就说当日伯爷刚出了事那会子,若不是您拦着,老奴说不定已经一冲动就冲进去将人给劫走了,那样一来,弄不好现在连圣上都要误解伯爷真的是杀人犯,连同姜阁老的人一同追捕伯爷呢,那样伯爷可就一辈子都没有堂堂正正做人的机会了。患难见真情,此话真的不假,往后伯爷不论如何,您在老奴心中永远是恩人,但凡您有吩咐,老奴都莫敢不从。”

    燕管家说着,就又给朱攸宁行了一礼。

    朱攸宁忙避身不受他的礼,笑道:“咱们再这么客气下去,可就见外了。”

    燕管家闻言,不由得笑道:“您说的是。”

    朱攸宁将今日发生之事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便断言道:“我看,方恩师升堂审案的日子也不远了。”
………………………………

第253章 扑朔

    朱攸宁先想到的便是拒绝,然而看到十六生的高高大大,十四岁在这个时代已是半个大人了。而且十六天赋异禀,单论武力上等闲三五个人也近不得他的身,他虽然认死理了一些,脑子却还算聪明。她是他的妹妹,也总不能拘着一个男孩子不让他见世面成长。

    思及此,朱攸宁便问飞龙汤和扣肉带着十六是否方便。

    飞龙汤笑道:“我们一路上同来,倒是教给鸿哥儿一些,鸿哥儿在这些事上可比读书有天赋的多了。”

    这便是答应了。

    “那就好。”朱攸宁站起身帮十六扯了扯歪掉的衣襟,笑道,“哥哥跟着飞龙汤和扣肉出去,一定要听他们二人的安排,默默地跟着学一学。”

    “知道了。就像打猎一样,一定要沉住气,这个我会!”十六欢喜的揉了一把朱攸宁的额头,“你放心吧!我就是出去散散闷子,跟着飞龙汤大哥出去玩玩。”

    朱攸宁便对飞龙汤和扣肉道:“那就拜托你们了。”

    扣肉和飞龙汤都摇头,“带着鸿哥儿还是帮我们的大忙呢。”

    几人低声商议好了对策,便一同出了门。

    朱攸宁虽知道朝廷有党派之争,锦衣卫与保守派文官之间也是各怀心思,可方恩师是奉旨身审案,如今人都已经来了,尸体也已经到了手,那应该也无大碍了。

    可谁承想,到了次日清晨,飞龙汤、扣肉和十六三人却是面色极为难看的回了家。

    “九小姐,是姜氏的尸体今早被人盗走了!”

    “什么?”朱攸宁震惊的站起身,喃喃道:“不应该啊,昨晚上不是没事?”

    “昨儿一天连带着晚上都没事。谁知道今天清早,我们正有些松懈的时候,就看到一个人扛着一个布袋子翻墙出来了,顺天府和锦衣卫的人都急忙去追,我们三人也没有放松,最后却是跟丢了。您一定想不到,那个人盗走尸首的人竟然还是个熟人。”

    朱攸宁眉头紧锁的问道:“是什么人?”

    飞龙汤和扣肉便都看向了身边的十六。

    朱攸宁这才发现,十六的脸色很难看,眼神还有些呆滞,眼珠子发红,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打击。

    这样的十六让朱攸宁立即想起当日在临山县的事。

    那个偷走姜氏尸体的人,该不会是

    “是我爹。我爹偷走了尸体。”十六抬起头,那眼神就像一只受了伤的小动物,“妹妹,他果真不认我了。不但不认我,还偷尸体。”

    朱攸宁心里一瞬有万般思绪,但是在十六的面前她绝不愿表现出来。青云教当初盗卖孩童去试药的事闹的那么大,其中似乎还牵扯进了高官和当权者,也正是为了揭发这件事,方晋瑞才会远离官场。

    当初她就猜测十六口中的亲爹应该是青云教的人,他将十六当做药人的做法和青云教如出一辙,之所以养了十六一场,也专门为了救十六那真正“妹妹”试药用的。

    一想到十六和飞龙汤、扣肉竟然遇上了那个人,朱攸宁就觉得他们是在虎口中走了一遭,不免一阵后怕,若是那贼人再给十六一掌,这次还不知道能不能安然无事。

    “哥哥别伤心了。以前我不就说过吗?他存了想杀你的心,已经不是你的爹了。”

    十六泫然,却坚强的抿着嘴瞪着眼,不让眼泪掉下来,好半晌才点头道:“妹妹说的对。他不要咱们了。还想杀了我,是坏人。不是爹。”

    朱攸宁便点点头,安慰了十六半晌,见他情绪不是那么激动了,就叫画眉来送十六回房去休息。

    待到十六走开,朱攸宁不必再强撑着笑脸,担忧的皱紧了眉头。

    尸体丢了,该怎么办?

    要审案,开棺验尸是必须走的一步。姜家将尸体藏的那样深,里外折腾着不给人检验,这就更能说明尸体有问题。

    如今又牵涉到了那个十六许在“青云教”中地位颇高的“爹”。姜阁老家的千金,能与青云教有什么关系?这里面说不定就有什么秘密,是能给燕绥脱罪的关键。

    可现在尸体被盗了。

    燕绥在这案子里本来就是被有心算计无心,能够证明他清白的线索本来就少。如今尸体还丢了,开棺验尸不成,证据就又少了一个。

    “九小姐,是我们大意了才让贼人盗走了姜氏的尸体。”飞龙汤歉然的拱手。

    朱攸宁连忙摇头:“这怎么能够怪你们?快休要如此说了。大冷天的,你们寒风里呆了那么久,挨了一晚上的冻,着实辛苦了。我叫人预备了姜汤和早饭,待会儿你们就先喝上一大碗,吃饱了好生睡一觉,这件事怪不得你们,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飞龙汤和扣肉心里有些郁郁,羞惭的再度行礼才退了下去。

    朱攸宁枯坐了片刻,窦婉婉和百灵见她不快,大气都不敢多出。

    “去请燕管家过来吧。这件事还需与燕管家说一声。”

    “是。”窦婉婉应声下去。

    百灵见朱攸宁不快,给她端了一碗杏仁乳酪来,闻声软语的劝说:“姑娘已经尽力了,这件事不是咱们不尽力,而是坏人太狡猾,您别往心里去。”

    朱攸宁接过白瓷小碗捧在手里暖着,摇摇头道:“我愁的是燕伯爷的案子该怎么办。”

    百灵也为难的低下头。

    跟在朱攸宁身边,对于燕绥的案子也知道的很清楚。

    “姑娘,奴婢逾矩多说一句。您别不爱听。”百灵最终还是放柔了声音劝道,“您进京里来本来就是吃喜酒的。赶上伯爷出了这么大的事,您能留在这里帮着伯府主持大局,还里里外外帮忙想办法,出主意。这已经是您对伯爷仁至义尽了。

    “如今连姜小姐的尸首都丢了,验尸都验不成,明摆着就是有人打定主意要弄死伯爷的。您再搀和,怕自身都不保。奴婢的意思,咱们还是趁着现在赶快搬走吧,您是女子,那些人应该也不会注意到您的。”

    朱攸宁安静的捧着乳酪垂眸不语,待到百灵说完了,才道:“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只不过人活一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这话往后还是不要说了。”

    百灵抿了抿唇,最后还是闭口不言。

    “姑娘。”门前传来窦婉婉的声音。

    朱攸宁道:“怎么了?”

    “佛八爷求见。燕管家这会子去前厅了,请您也赶快前去。”
………………………………

第254章 开审

    朱攸宁来到前厅时,佛八爷已经将姜氏尸首丢失的消息告诉了燕管家。

    燕管家受了天大的打击,呆若木鸡的戳在哪里,眼神迷茫,脸色变得惨白,好半晌才回神,眼珠赤红的道:“怎么会呢?那么多人,方青天还在那镇场子,锦衣卫的缇骑也守着,那么多人看不住一具尸体,还能叫人给偷了?顺天府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

    佛八爷目光含着悲悯,手中的檀木佛珠缓缓盘着,垂眸不发一言。

    此时佛八爷也不方便多言什么,就算他刚被革职,曾经是锦衣卫也是不争的事实。

    朱攸宁安抚的道:“燕管家,事已至此,咱们还是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燕管家沉着脸点头,这时真是觉得雪上加霜,希望渺茫。

    “谁能想得到,姜阁老那边的人会如此行事,尸首都到了顺天府还能偷走。”

    佛八爷苦笑道:“这也是无奈。先前为了抢走尸体,我也曾放了一把火烧了人家宅子,即便烧的并不严重,也没有人员伤亡,到底落了下乘。”

    燕管家摇着头,许久才道:“此事不好办了,伯爷恐怕真的要凶多吉少。我还是修书一封告知太太、老太爷和老太太吧只是天寒地冻的,他们若从琼州上京来,也不知还能不能见到伯爷的最后一面。”

    燕管家说着,声音已经哽咽了。

    朱攸宁也叹了一声,问佛八爷:“如今出了这件事,案子开审的日子是否要推迟?这眼瞧着就是年了。八爷可听了消息?”

    佛八爷道:“我来就是要告诉姑娘这个消息。圣上的意思是年前便要方大人了结了此案,原本定下明日开审,如今虽不能验尸,开审的日子依旧不变。”

    燕管家颓然道:“明日就要开审?难道不给一些时间再去追回尸体吗?”

    “圣上的意思是要尽快,旧案不得翻年。”

    也就是说,就算能为燕绥翻案的证据根本没时间找齐,也要强行对簿公堂了。

    佛八爷便看向朱攸宁,温润笑道:“姑娘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这时的关键。原本对燕伯爷有利的证据就很少。现在验尸一途走不通,唯一剩下最有力证明燕伯爷清白的,恐怕就只有唯一的人证沈修撰了。然而这段日子,沈修撰一直闭门不见。他的立场已经很明白。”

    燕管家收起纷乱的情绪,一言不发紧张的看着佛八爷也朱攸宁。

    佛八爷不在意燕管家的眼神,认真的给朱攸宁建议。

    “沈修撰到了公堂,九成会闹出幺蛾子,到时伯爷可就是百口莫辩了。

    “依着姑娘以前说的,能证明沈修撰当日陪同伯爷去退婚之事的人证,除了府上的燕管家和长随燕飞,便只有姑娘。

    “燕管家和燕飞算作伯爷家人,供词若做脱罪必定有所质疑,所以姑娘的话才是关键。姑娘现在就该想好了,你真的打算出堂作证吗?”

    燕管家紧张的握紧了拳,期盼的看着朱攸宁。

    朱攸宁沉默片刻,笑着点点头。

    佛八爷叹道:“你是女子,对簿公堂之事不是儿戏,你到时要以女装示人,可不似从前穿了男装去街上逛逛那么容易。你要面对的将会是整个保守派文官一派,以姜阁老、杨阁老为首的文臣,就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他们在公堂上,很可能会中伤你,甚至诋毁你,毁了你的名声,断了你的前程。你依旧还是要去做证吗?”

    燕管家听着佛八爷的话,眼中的期待和恳求渐渐淡去了。

    他真的能为了自家少爷,强迫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去这么抛头露面吗?

    这段日子朱攸宁做的,其实已经够多了。

    朱攸宁短暂的沉默,对于燕管家来说显得很漫长,他一个武艺高强之人,这时的心跳却比苦战了一天一夜还要急。

    朱攸宁道:“我主意已定了。多谢八爷的好意。”

    燕管家精神骤然一松,猛然端正的给朱攸宁跪下磕头,“多谢朱小姐仗义之恩!”

    “燕管家快请起!”朱攸宁侧身避开不受他的礼,又让身边的百灵和窦婉婉搀扶。

    燕管家站起身,已是老泪纵横,“老奴代我家伯爷多谢姑娘!”

    “不必客气,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自然是要尽一尽人事的,这样也不枉我与伯爷朋友一场。”

    佛八爷身见朱攸宁如此重义气,对她的感官又更好一些,对自己选定的这个未来主子也多了几分看重。

    佛八爷便道:“既然姑娘已经做定了主意,如何行事便要从长计议了。我看伯爷对上的口供,是自始自终都没有招出你来。若单只提沈修撰,也是没有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沈修撰是陪着去退婚的。我担心伯爷上了公堂还是如此,到时岂不是合了姜阁老他们的心意?那样姑娘可就连被传上堂作证的机会都没有了。”

    燕管家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我去劝劝伯爷?”

    “今日一早,伯爷已经从北镇抚司提到了顺天府大牢关押,方青天命人看管的严,不可能让人传递串供的。”

    “那可怎么办!”燕管家急的团团乱转。

    朱攸宁沉思片刻,问道:“明日会有很多听审的官员吧?毕竟这是近年来本朝的第一大案了。”

    佛八爷笑意加深,“朱小姐聪慧过人。”

    朱攸宁只笑着摆摆手。

    燕管家不明白这二人打什么哑谜,赶忙追问朱攸宁。

    朱攸宁却只道:“燕管家放心,我自然有办法。”

    次日清晨。

    顺天府衙门外大清早就已有百姓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这时代百姓们生活枯燥的很,没有什么娱乐,极难得的遇上这样一桩大事,但凡有点条件的就都赶着来围观热闹了。

    顺天府大堂大开,当院围着木栅,又有皂隶和差役早早的在外头维持秩序,以免百姓们拥挤。

    因院子宽敞,大堂里头距离又远,百姓们站在圈外,只能隐约看到里面人的轮廓,却是看不清人面目,更听不清里面的说话声,

    是以顺天府衙门还专门安排了两个嗓门高的,负责对百姓们讲解案情进度。

    此时大堂之上,主审官方晋瑞还没到。

    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一张极大的长桌上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黑白红签,惊堂木等物,桌案后却是并排放置了五把圈椅。
………………………………

第255章 圣驾

    副审官由顺天府府尹曹德秋、大理寺卿马淳延、都察院左都御史庞博、刑部尚书宋荣熙担任。

    四人先后进门便相互问候。

    这时有人来报:“姜阁老、杨阁老、童大人、王大人、蔡大人几位都到了。”

    两位阁老带着人来,顺天府尹和三法司的三位就急忙出去迎,客客气气的请人进大堂。

    曹德秋笑道:“两位阁老年长,这堂上喧闹嘈杂,屏风后特设置了一处梢间,隔着屏风能够瞧见外头,也能听得清楚案情的进展,外间却不容易窥视里头。两位阁老不如在梢间旁听案情进展?”

    “难为你想的如此周到。我若是留在外头,看到那贼子怕会忍不住冲上前生啖其肉。还是在内堂等消息的好。”姜阁老疲惫又怆然,“现在就只等方大人能给小女一个公道了。”

    曹德秋、马淳延几人都附和着,又多宽慰了姜阁老与杨阁老几句,就亲自引着两位去了梢间,随即便安排童大人、王大人和蔡大人在挨着前方两侧相对安放的两排官帽椅落座。

    此间又有几位文臣到来,他们先去拜见了姜阁老和杨阁老,随后也都依旧坐在旁听的位置上,他们带来的随从都安静的站在主子的身后,也在三班衙役之后。

    不多时,连锦衣卫指挥使袁剑清和指挥佥事孙海犁带着手下一同来了。

    朱攸宁穿着一身男装,做小厮打扮,跟在佛八爷身边混在锦衣卫那一行人里进了大堂,与佛八爷钻空子站在了随从们的队伍里。

    刚刚站定,一身御赐绯色官服,头戴乌纱,三缕须髯飘摆胸前,颇有几分道骨仙风,面色刚毅的方晋瑞也来到了堂上。

    见已经有这么多的大臣坐在两侧旁听,方晋瑞也不觉意外,先去与顺天府尹和三法司的人相互见礼,又由顺天府尹引着去见过了屏风后的杨阁老和姜阁老。

    姜阁老身为苦主,痛失爱女,见了方晋瑞自然殷切嘱托:“一切多劳方大人。”

    方晋瑞还礼,虽不至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却也与其余文臣见了姜阁老时的殷勤完全不同。

    “姜阁老放心,本官必定会秉公处理。”

    姜阁老眯了眯眼,“秉公处理好,秉公处理甚好。”

    朱攸宁躲在人群后,看到方恩师与她出门前相比瘦了不少,心里不免有些叹息。

    这个案子太难办,不论成败他都讨不到好处,弄个不好将人开罪的彻底,他自己的性命都不保,想来方恩师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烦心的清减吧?

    “圣上驾到!”

    正当朱攸宁沉思时,大堂外传来一阵鸣锣开道的声音,随即便是内监的尖细声音。

    大堂外围观的百姓哪里想得到圣上会亲自驾临?离着远一些的恨不能蹦着高的往里看,却只看到黄罗伞盖由远及近。

    近一些的百姓虽被金吾卫与锦衣卫的人推搡着隔开,但能窥见天颜,也让众人激动的面红耳赤,百姓们纷纷跪下,山呼万岁,声势浩大犹如海潮散开,引得那些原本不打算看热闹的百姓也都凑了过来。

    皇帝带着身边得用的大太监肖正德以及一众亲卫,分开人群进了大堂之中。

    衙役们与随从们跪地叩首,口称万岁。

    各位主审、副审和旁听的官员们齐齐行大礼,梢间里的姜阁老、杨阁老也都到了大堂,跪地行礼。

    “微臣叩见圣上!”

    “免礼。”皇帝看姜阁老一身素色衣裳,眼窝发青,面色蜡黄颤颤巍巍的行礼,便吩咐身边的肖正德。

    “肖伴伴,代朕扶姜爱卿与杨爱卿起身。”

    “是。”肖正德秀袖手应是,快步将二人搀扶起来。

    姜阁老感动的声音发颤:“圣上日理万机,国事繁忙,竟也为了小女的案子亲至,老臣惶恐,谢过圣上隆恩!”

    “你是朕的肱骨,朕理当如此做,何况此案影响颇大,朕坐镇在场,相信方爱卿必定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皇帝笑着看向了方晋瑞。

    方晋瑞拱手,认真道:“臣必当秉公办案,不让一人受屈。”

    “朕自是信得过你。”

    天子亲临,那隔着屏风的梢间自然要洒扫干净让出来。姜阁老与杨阁老搬到了大堂,于侧坐首位添了两把官帽椅。

    待皇帝坐定,方晋瑞便邀四位副审官一同入座。

    方晋瑞端坐在正中,顺天府尹与大理寺卿居左,都察院左都御史与刑部尚书居右。

    府衙大门外,百姓们还在议论圣驾亲临之事。

    方晋瑞一拍惊堂木。立即便有皂隶于院外维持秩序,高声呵斥道:“肃静!肃静!”

    方晋瑞朗声道:“今有顺天府昭平坊姜府姜氏族人,状告仁义伯燕澜清奸杀姜氏女一案。”

    向着梢间拱拱手,“本官受皇命,主审此案。来人,宣读案情!”

    “是!”

    早有书吏将近些日调查的案情整理简化,走到烫伤朗读。

    “盛天二十八年冬月十四午时,顺天府昭平坊姜府下人急告刑部,仁义伯燕澜清当日登门,以与姜氏女有婚约在身为名,以有要事相商为理由约见姜氏。

    “午时初刻,姜府下人听见姜氏闺房中传有异样响动,闯入后见燕澜清衣衫不整,手持凶器,被害者姜氏已遭凌辱后被刺中三刀,两刀于胸口,一刀在腹部,下人闯入时,姜氏已经气绝,被告燕澜清已押如顺天府大牢随时待审。”

    书吏念罢,就将案情传递到门外,自有负责宣读案情之人高声读与百姓知晓。

    方晋瑞沉声道:“提被告燕澜清。”

    “提被告燕澜清!”

    众人传声至外,堂上枯等约莫两柱香时间,便见两名差役押解着一名身着白色犯服,长发披散,身带镣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