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刀阔斧的对并州大都督府动手。

    李崇义是皇族宗室,算起来是李治的堂兄。他为官数十年极富盛名且在宗室之内颇有威望,二圣就算对李崇义有所忌惮或是有所怀疑,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都不能轻易的动了李崇义。否则,就将落下一个残害忠良、兄弟不睦的骂名。

    明着来不行,于是二圣暗着来派人调查。

    李仙童,或许就是一枚二圣早就选好的棋子。他是李崇义的嫡孙,又是皇帝李治的御前的卫大将,在身边用了近十年,很有可能早就是李治的铁竿心腹了。

    于是一番苦肉计,李仙童被赶出左奉宸卫,来到并州做为“内应”参与调查并州大都督府的内情。

    薛绍想了这么多,但马上自己又将它推翻了——李仙童为什么要做这些呢?难道扳倒他祖父对他来说大有好处?难道他就真的那么伟大,能够做到大义灭亲、忠君爱国?

    薛绍暗自摇头,矛盾,这太矛盾了——除非这其中还有许多我无法想像和猜到的隐情!

    “薛公子,唐总管实际就是二圣派来随军的监军,他虽然不管军队里的军务,但在某些时候直接代表的就是二圣。”魏元忠问道,“如今他要来拿人了,如何是好?”

    薛绍道:“先见一面,探探口风再说。”

    “好!”

    一行人到了正堂,唐怀壁等人就在这里坐着等候。

    薛绍曾经在右卫的官署里匆匆的见过唐怀壁一眼,印象不太深。今天再次见到他,仍是觉得此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貌不惊人,走在人群之中绝不起眼。

    但是唐怀壁今天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薛绍等人永远的记住了他——

    “尔等在此纵兵作乱,意欲谋反不成?!”

    唐怀壁代表二圣监军,主管“政治”方面的工作。他的这等大帽子一扣下来,那真是叫人承受不起!

    老将军李谨行是唐怀壁的直接下属,他当场就涨红了脸急欲上前争辩几句,薛绍用了两分暗力将他死死拉住。

    魏元忠倒是沉得住气,而且他曾经在唐怀壁的麾下共事过与他有几分相熟,上前拱手一拜,说道:“唐总管,此间内情,且容下官详细禀报之后,再作定论。”

    唐怀壁斜瞟着魏元忠冷哼一声,“魏御史好记性,现在终于想起还有本官这么一号人了?”

    魏元忠一下被他堵得没话说了。

    来者不善,这四个字几乎已经写在了唐怀壁的脸上。

    薛绍上前,微然一笑拱手一拜,“见过唐总管。”

    “薛公子是吧,我们见过。”唐怀壁对薛绍比对李谨行与魏元忠都客气了许多,似笑非笑的回了一礼,“本官很好奇,你在此何干?”

    “只能说,机缘巧合,撞上了。”薛绍答道。

    “撞上了?”唐怀壁笑了一笑,“撞得好巧啊!”

    “是啊,无巧不成书。”薛绍也是笑一笑,不攻不守滴水不漏。

    “现在,长史李崇义与参军李仙童都已被你扣押了,对么?”唐怀壁问道。

    “扣押算不上,但他们暂时没有机会再作什么乱子了。”薛绍也算是答得小心翼翼,以防唐怀壁这个“政治特工”抓住他的话柄,进行扣帽子之类的打击。

    武懿宗与武攸归一直站在唐怀壁身后不远的地方,既像是他的跟班,又像是在不怀好意的围观,脸上都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薛绍瞟了他们一眼,没有理会。

    “谁跟你说他们要作乱了?你又有什么权力私下扣押他们?你是代表了律法还是代表了军法,还是二圣授予了你权力?”唐怀壁,连珠炮似的开始进攻了。

    魏元忠与李谨行都有些变了脸色,唐怀壁果然是有备而来,想必他对并州大都督府内发生的一些事情,早已是了如指掌。否则,他不敢对薛绍这无的放矢的进行盘问与诘责——这几句,全都是问在了关键点上!

    “还有你魏元忠!”唐怀壁对薛绍发完难,又指向魏元忠炮轰起来,“你既是御史,就该知道律法章程。没有御史台的正式公文派谴,你何来资格过问地方衙门的诉讼刑狱,并且僭越州官之权限,公然升堂问案?”

    魏元忠有些来了气,慨然道:“本官身为行军风纪司马,受行军大总管裴元帅之派谴,专程来到并州核查一起军案,巧遇并州事发。本官身为朝廷御史又是行军司马,难道要我对眼前之事不看不听、不管不问,坐等朝廷公文下发授权之后再与理会,方才是对的?”

    唐怀壁冷哼了一声,“严格来说,正是如此!魏元忠你还年轻,你有才华,但是为官之道,你还得学!”

    “魏某宁肯扔掉头上这等乌纱,也绝不效法此等庸官俗吏之道!”魏元忠动气了,一口就顶了回去。

    “你!……”唐怀壁也有点恼了,怒瞪魏元忠心中直骂,好你个乳臭未干的魏元忠,我做官的时候你还未出生,竟敢在我面前如此狂傲!

    “唐总管何必动怒,还是就事论事吧!”薛绍仍是平静,淡淡的道,“我想问,你来此的目的就是专程要来指骂我们几个的吗?”

    “当然不是。”唐怀壁正了正脸色,说道:“本官听闻并州大都督府里出了大事,因此特意前来调查事情真相,稳固官府局面!”

    薛绍笑了,“既然你都还没有调查,不知事情真相,怎么就先给我们定了罪过,还指着我们来了一通大骂?”

    唐怀壁一愣,显然是被薛绍给问住了。

    “你是行军副大总管,主管北伐大军的一切后勤与内务。”薛绍道,“但是并州大都督府内部的事情,属行军长史李崇义管。你说我们无权在大都督府做这些事情,你又何来权力呢?”

    这下轮到唐怀笑了。

    他成竹在胸的来回踱了几步,呵呵一笑,转头对薛绍道:“薛公子,你当真想知道本官的权力,来自何处么?”

    “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所有人都想知道!——否则,岂不是白挨了你一顿臭骂?”薛绍早有猜测,但是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求个真相。

    唐怀壁再度呵呵一笑,神情颇为智珠在握,淡然道:“此等事情,不宜太多人知道。”

    “那意思是老夫要滚出去了?”李谨行性情火烈。

    唐怀壁笑而不语,默认。

    李谨行啐了一口,掉头就走。郭元振和一些卫士们也都跟着出去了。

    唐怀壁亲自上前,掩上了正堂的大门。堂内,只剩下唐怀壁、薛绍、魏元忠和武家兄弟俩。

    “薛公子,原本这件事情,你是无权知道的。”唐怀壁说道,“是本官循私了,看在你是天后喜欢爱的驸马的份上,决定私下透露一点给你知道。”

    “唐总管有话,不妨直说。”薛绍对于唐怀壁这种假公济私滥卖人情的为官之道,不感冒。

    “好。”唐怀壁不以为然的笑了一笑,说道,“此次北伐,以并州大都督府为后勤粮草转运中枢,并州长史李崇义担任行军长史,主管粮草器械与民夫征调并兼负督导军纪之能,是本官的直嫡下属。”

    这些大家都知道,唐怀壁这明显是在宣布自己的“职权”,证明他管到这些事情是名正言顺。

    “但是。”唐怀壁的话里来了个转折,说道,“我与李崇义名为上官与下属,实际上,本官是干预不了他多少并州大都督府的内务的。想必,这些你们都能明白吧?”

    “唐总管,你就说下去吧!”薛绍有点不耐烦了,这人的官腔官调和自以为是,当真有些让人难受。

    “好。”唐怀壁倒也没表示什么不满,淡淡的一笑,说道,“其实早在出征之前,二圣授我密旨,命我暗中留意与观察并州大都督府内的一切动向。命我……便宜行事!”

    薛绍眉头一拧,“便宜行事”,这四个字包含的信息量可就太大了,授予的权力也相当的活泛。也就是说,唐怀壁可以什么事都不管,也可以什么事,都管!

    再者,唐怀壁口说“二圣”,但是薛绍不相信二圣会一同给他授权,那么授权与他的究竟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呢?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怀疑!

    “好一个便宜行事。”薛绍笑了一笑,说道,“不知是陛下授予你此等权力,还是天后授予?”

    “这就不是你该问的了!”唐怀壁脸一板,官威十足。

    他身后的武懿宗与武攸归就在冷笑。

    薛绍心中猜测,十有八九这个唐怀壁是得到了武则天的暗中授权,要在并州大都督府内闹得不可开胶之后,出来收拾残局。但是这种授权,绝对不会是光明正大的下旨,而是暗中的秘密的授权。

    也就是说,唐怀壁很有可能是武则天派来随军的一个,政治特务!

    古往今来,有谁玩“特务政治”能出武则天之右呢?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就是依靠特务政治来稳固了自己的帝位、铲除了绝大多数敢于反对她的人!
………………………………

第293章 层层剥茧

    有了武懿宗与武攸归的同时在场,唐怀壁话里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但他就是不挑破。

    薛绍当然也不好挑明了去发难,否则,不就等于是与天后作对了吗?

    薛绍在心里猜想——

    或许李治也对并州大都督府这块地盘有些不放心了,但是这世上最想扳倒李崇义的,绝对是武则天。

    皇族“家天下”,在禁军的兵权上武则天与李治有些对立与争夺;但是对于封疆大吏的忌惮与防备之心,这夫妇二人又是统一的!

    正是因为皇帝与天后之间既对立又合作,于是才让手下的这些为官之人,颇为为难——究竟该要如何站队呢?

    就拿李崇义一家来说,李尚旦是李治的绝对心腹,统领御前兵马;李崇义也是封疆大吏同样也是李治的心腹,但是他在外面的官当得太大、当得太久、声望太高了,李治又忌惮和防范。尤其是现在李治身体不好皇权外放,他对朝政的掌控力变弱,对封疆大吏的控制力也就更加变弱了,于是他的忌惮与防范之心必然更加严重。

    前不久李治还对薛家兄弟当面说过自己“阳寿将尽”这样的话。身为一名帝王,在自己归天之前替即将接班的儿子铲除权臣,这是惯有的帝王心术。

    无论李崇义是否有反心,李治,都大有拿掉李崇义的动机!

    再加上武则天也想扳倒李崇义,私下一撮合,二圣很容易就能达成一致。

    飞良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情不少见,为了皇权接替的稳定与安全,无辜牺牲一个臣子,对于帝王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无论他是谁!

    就像以往很多事情一样,李治默许,武则天亲自动手,这对夫妇便对李崇义下手了。

    李崇义当然不傻,他肯定早就料到二圣对他的忌惮防范之心,他的心情如何没有人知道。这种时候他应该只有两种反应,一是主动退位卸权避免二圣的继续猜忌;二是被寒了心铤而走险——逼反!

    现在的表面现象看起来,后者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直接证据呢?

    没有。

    一直,好像都是李仙童与韦巨源在台前表演。李崇义的真正动机与行为如何,没人知道。

    那么李仙童的动机与行为就存疑了,他究竟是在竭力配合他祖父,还是,他确实就是二圣的密派“特务”,潜伏到并州大都督府来调查取证的?

    如果是后者,那李仙童未免太过可怕了——他这是在没有证据的制造证据,帮助武则天陷害他的祖父!

    如果是前者,一切好似顺理成章,但是唐怀壁与武家兄弟又怎会突然出现在了这里?

    看来,卢氏对李仙童的那一句“耳语”,是关键!

    很有可能,这个妇人是个关键的牵线搭桥的中间人。或许此前李仙童并非真的是“密探”,只是因为卢氏“不希望他死”,于是想让他临阵反水,在即将败亡之时转做“污点证人”,摇身一变,变成密探!

    思及此处,薛绍心中猛一恍然——如此一来,就通畅了!

    同时薛绍也想明白了一点,我现在大概明白李仙童为何早早的就与武承嗣有所往来了。他固然不会是什么穿越者、知道武家将会占有天下。他身为皇帝的御前近卫大将,肯定早有就嗅到了一点味儿,知道二圣对自己的祖父极有防范与忌惮之心。他担心自己家族的这一艘大船迟早将要倾覆,于是,早早的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救身圈!

    这个救身圈,就是武家兄弟!

    这个救身圈,防的就是出现现在这样一个局面!

    卢氏想必知道这些内情,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在李仙童心中的亲情、生死与情义最为挣扎的时候,推了他一把。

    那一句耳语,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后就是李仙童在公堂之上的表演,当然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候唐怀壁与武家兄弟来救场。

    也就是说,李仙童已经决定彻底投靠武家成为天后的“密探”,已经决定让他的祖父去死,但是自己绝不殉葬了!

    沉默良久。

    薛绍想了很多很多,将前前后后所有的事情都串联了起来,回头一想,政治真是太可怕了;人性在政治的打压之下,竟以如此的扭曲!

    “薛公子,你是个聪明人。一些话,想必不用本官多说。”唐怀壁说道,“并州之事,就此了结最好不过。薛公子就不必插手太深了。”

    薛绍没有言语,冷冷的瞟了一眼唐怀壁身后的武懿宗与武攸归。

    武家兄弟不敢正碰薛绍的眼神,一同在左顾右盼。

    薛绍明白,这两个姓武的东西没什么本事,但他们绝对是天后的忠实走狗。他们的这次从军之行,固然是有沾军功图出身的用意,但是他们真正的身份恐怕就和唐怀壁一样,都是特务。

    李仙童也好韦巨源也罢,包括李崇义在内,都是他们监控的对象,甚至是拉线木偶!

    “薛公子,还有何疑问?”唐怀壁对薛绍倒是客气,一直笑容可掬的。

    “没有。”薛绍淡淡的道,“这本就不是我职权之内的事情。只是凑巧碰上了,不由得不应对。”

    “薛公子这么说,那就对了。”唐怀壁笑吟吟的道,“原本都是自己人,何必闹得不欢呢?”

    薛绍不动声色心中却在冷笑,自己人?

    诚然我现在的阵营立场比较的偏向于武则天,但我跟武家的这些蠢货,能是自己人?

    武家兄弟见风便使舵,同时上前来拱手一拜,笑呵呵的道:“薛公子将一场即将暴发的并州大都督府内乱平息于无形,力挽狂澜立下大功,回朝之后必有重赏啊!”

    “是嘛!”薛绍似笑非笑的回了一句,心想,虽然我没有主动去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两个蠢货的话倒是提醒了我——我这不等于是间接的帮助二圣,拿掉了李崇义么?

    没错,我立功了!

    立的,还是大功!

    这场功劳肯定不会像奇袭黑沙那样的记载于军功薄上,但却——简在帝心!

    可是薛绍的眉头却有些拧起……为何,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呢?

    “薛公子,现在可以将人交给本官,带走了么?”唐怀壁问得倒是小心。

    魏元忠上前一步,“本官身为监察御史,既然亲历此案,就没有中途放手不管的道理。”

    唐怀壁对于这个“不识相”的小御史仿佛有些恼火了,正待大骂他几句,仿佛想起此人与薛绍交从甚密,于是没有发作,只是转而对薛绍说道:“薛公子,御史急公好义好打不平,但未免太过迂腐。你何不,劝一劝他?”

    薛绍摇头,“魏御史坚持的是律法公正,我何来劝他?”

    唐怀壁咬了咬牙,“好吧——魏御史,你想要如何管下去?”

    “至少,我要时刻与嫌犯在一起,时刻密切关注此案的一切动向!”魏元忠说道,“除非朝廷革了我的职,罢了我的官,否则,魏元忠绝对不能放手不管!”

    “好!”唐怀壁有些气恼的闷哼了一声,“那你就与嫌犯一同,随本官走吧!”

    “正合我意!”魏元忠不退不让,一口就应下了。

    薛绍淡然道:“我想多问一句,唐总管准备把人带到哪里去?”

    唐怀壁一笑,“自然是……长安!”

    “那并州大都府的事情,由谁接管?”薛绍说道,“在北伐的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如果并州大都督府的衙门陷入了瘫痪,为害之大,唐总管想必自知!”

    薛绍这一发问,唐怀壁与二武兄弟的脸色都不自然的变了一变。

    薛绍将他们的微表情一读,心中已是了然——唐怀壁有“便宜行事”之权,现在看来,他是想让武攸归与武懿宗暂时代领并州大都督府衙门,行使长史之权!

    薛绍心中不由得有些愠恼,这两个无才无德的废物篓子、奸险特务,能担负起这等重任?!

    那还不坏了整个北伐!

    “薛公子,这是本官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了,你就不必多问了吧?”唐怀壁以退为进的道。

    “我是没权力多问。”薛绍平静的说道,“但是有一个人,却是非问不可。”

    “谁?”

    “我想,他很快就要到了。”薛绍淡淡的道,“我们不妨等一等。许多的事情,唐总管不妨与他商议之后,再作定论。”

    唐怀壁顿时恍然,“薛公子是说,裴元帅要到了?”

    薛绍没有回答,默认。

    武攸归和武懿宗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恼火,恨不能上前来咬死薛绍。

    很显然,这个唐怀壁和武家兄弟的关系非常之默契。否则,他们三人也不会同时出现在大都督府。这次北伐,武家兄弟俩被裴行俭派去督运粮草,可以说是碌碌无为也没有半分多余的权力。他们肯定是早就盯着并州大都督府衙门里出现一片权力真空,从而让他们过上一把封疆大吏的瘾!

    当然,过一把官瘾当然不是主要的。

    如果武家兄弟在这时候接管并州大都督府,哪怕是个“临时工”,也是意义非凡。他们大可以借此为自己表功,说他二人是如何力挽狂澜平定了并州大都督府的内乱,如何在事后收拾残局、稳定局面,继续为大唐的北伐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续动力。

    如果这一回“临时工”做得好,武家兄弟背后有着天后这个结实的大靠山,他们要“转正”,还真是不难!

    换言之,这对废物兄弟,今天就是来——窃取胜利果实的!

    薛绍冷瞟了他们一眼,我薛某人和李老将军、魏元忠、郭元振这所有人出生生入忙活了一场,到最后为你们做嫁妆?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裴行俭怎么可能会准许你们这对蠢货,暂行大都督府长史之权?

    武攸归和武懿宗被薛绍这一眼瞪得心里有点发寒,武懿宗更是想起了那一日在来仪阁翻滚下楼的情景,因此畏畏缩缩心有余悸的退后了一步。

    唐怀壁侧眼一看这对武家兄弟,居然如此猥琐软骨头,半点硬气也没有!我自己还没打算开口推荐让他二人暂行大都督府职权呢,只被薛绍一眼一瞪,他们就败下阵来了!

    他们自己都临阵退缩了,我又何苦继续力挺,还因此得罪薛绍?

    于是,唐怀壁也就箴口不言此事了,只道:“既然裴公要来,那本官正好与他一同相商之后,再作决断。”

    “如此最好。”薛绍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唐怀壁的为官之道,果然圆熟无比。见风使舵,当真是他的强项!“哼!”

    “我二人,先行告辞了!”

    武家兄弟很是有些愤愤然的,一同掉头就走。

    没人拦他们,就连唐怀壁也没想在这时候,跟他们来个道歉解释之类。

    烂泥扶不上墙,能怨泥水匠的手艺不好吗?
………………………………

第294章 难得糊涂

    傍晚时分,裴行俭到了。一路风尘仆仆的疲态尽显。

    薛绍发现,裴行俭的身体似乎出了一点问题,咳嗽不停脸色欠佳,虽然是强作振奋,但仍是难掩疲惫与虚弱之态。

    不及私下慰问,裴行俭进了大都督府就开始查问目前的情况,与唐怀壁和薛绍等人一起寻思处理办法。

    此次朝廷点将北伐,裴行俭是主帅但主要是抓管前方军事战略;程务挺是军事副手,更像是一个战术执行者与先行官;李崇义主管后勤与军纪在裴行俭没来之前兼行军政之权;唐怀壁则像是一名“政委”,专管政工。

    并州大都督府里出了这样的事情,唐怀壁这个政工都已经搬出了二圣做后台,裴行俭这个主帅也不好多作什么干涉了,于是他同意唐怀壁尽快的、秘密的、亲自的把李崇义祖孙俩和相关涉案人等押往长安。

    裴行俭能够参与一点决策的,是在朝廷正式任命新的并州官员来接掌大都督府之前,由谁来暂时代理长史与司马,行使衙门的各项权力。

    原本,并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向来由亲王担任,长史与司马这样的重要官员也向来是由皇帝亲自任命,谁也无权插手。但是现在非常时期,并州大都督府兼负北伐大军的后勤保障,裴行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