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驸马-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她出门永远只带二十文钱。她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人!”
薛绍笑道:“在玄云子的眼里,这天底有两种人。一种是玄云子,另一种是其他人。”
月奴眨巴着眼睛使劲的想,使劲说道:“公子,这是不是就叫茕茕……那个什么立?”
“茕茕孑立。”薛绍说道,“看来你真是读过书了,但仍是读得一知半解啊!”
“还请公子指教!”
薛绍笑道:“茕茕孑立是形容一个人孤独可怜,没人照应没人心疼。玄云子确实是孤单,但是她一点也不寂寞更不可怜。相反,在她的眼里世人都很可怜,甚至很可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她的心境真的非是一般的超然,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那她怎么又会,思春了呢?”月奴傻傻的问道。
薛绍笑道:“她毕竟还没有了道升仙,有点世俗之念并不奇怪。再说了,织女都下凡和牛郎成亲呢,何况一女冠?世所共知,大唐的女冠岂止风流了得!——当然,玄云子例外。”
月奴嘿嘿直笑,“公子,不如你成全了她吧?我看她对你颇有好感,时时将你挂在嘴边念叨。”
“瞎扯!”薛绍一瞪眼,“我就是甘冒发生一百次后院战争的风险去拐一百个良家妇女回家,也坚决不会招惹一个玄云子这样的女人!”
“为何?”月奴很惊诧,“玄云子多漂亮啊!”
薛绍不轻不重的在她头上来了两个凿栗,“你今天的问题太多了!——上马,随我前去探望赵义节!”
………………………………
第501章 最大收获
薛绍去到赵义节的住处时,正巧碰到薛楚玉和一名背着药箱的老军医同时出来,。薛绍向老军医打听,赵义节的伤势如何。
老军医说,赵义节身上大小三十多处伤,失血非常严重。换作是一般人,早就死了。老军医到现在也搞不清楚,赵义节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只能说,兴许是他身后有神明庇佑。
稍后,薛绍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去看。赵义节躺在床上,身体虚弱半睡半醒,眼睛半睁半闭。蓦然从模糊的视线里看到了薛绍,赵义节居然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当场单膝一跪,“拜见少帅!”
“你疯了,快躺下!”薛绍和薛楚玉连忙一同上前,生拉活拽的将他重新摁回到了床上躺下。
赵义节看着薛绍,眼睛哗哗的就在流,嘴唇一张一合努力想说话,却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不要激动。”薛绍说道,“安心养好伤,任何事情都可以以后再说。”
“我……我只是想要感谢少帅将我逐出千骑。”赵义节结巴的说道。
薛绍笑了,“这也值得你谢?”
“若非少帅的当头棒喝,我兴许这辈子就一直浑浑噩噩的过下去了。”赵义节说道,“那样荒废一生、辱没祖宗,我还不如早死早脱生。”
“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多提了。”薛绍说道,“你这一次在龙泉干的事情,我已经详细具表申奏朝廷,并请求朝廷让你将功折罪,免去流放充军并许你重回千骑。你以为如何?”
赵义节没表现出什么激动,但是笑了,“多谢少帅一片好意。其实,龙泉之事我只为求一个心里安慰,从没想过要将功折罪或是重回千骑。”
“你不想回千骑了?”薛绍有点惊讶。
“不想。”赵义节说道,“能在千骑皇家御率当差,的确是既威风又有前途。但我这人实在是过不了好日子。我会越吃越贪,越玩越懒,最终消磨了斗志、迷失了方向。我倒宁愿在怀远军镇充任一介戍边小卒,一路追寻我祖我父曾经征战西域留下的足迹,让我这辈子重新开始。不求壮烈非凡,但求无愧于心。”
薛绍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人各有志,我不勉强你。如果你想回来,千骑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多谢少帅!”
薛绍点头笑了一笑,说道:“你是好样的。很少有人能够真的浪子回头,重新做人。如果你想在边关军镇磨炼自己,我倒是可以把你引荐给夏州都督王方翼。安西虎师天下无双,这样的军队非常煅炼人。”
“安西虎师,王方翼?”赵义节好奇又期待的问道,“少帅……真的可以吗?”
“当然。”薛绍微笑的点头,“王方翼现在就在城平县,我跟他说上一句,此事便成。”
“那就再次多谢少帅了!”赵义节有点激动,“我祖我父,曾经都是安西军的将士啊!”
“那你可算是,继承祖业了。”薛绍笑道,“虽然我更希望你能重归千骑,在我的麾下效力。但是实话实说,在边防戍军里煅炼你会成长得更快。我期待有一天你能脱颖而出,成为王方翼手下独挡一面的大将。再然后,成为一代名将!”
赵义节惭愧的笑了起来,“我……我没想那么多!我只想在边疆好好的把自己磨励几年,去掉这一身的坏毛病。等将来落叶归根了,我才有脸葬进祖坟。等到了地下,也不至于被我亲爹打断双腿。”
薛绍和薛楚玉等人都笑了,欣慰。
看到赵义节身体虚弱,薛绍也没有多作停留。稍稍述谈并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伤药之后,薛绍就告辞走了。
“失之交臂,可惜了!”薛楚玉连连摇头叹息,“我很少遇到能让我肃然起敬的汉子,赵义节绝对算是一个!”
“让他去安西军里磨练,未必就是失之交臂。”薛绍微笑道,“相反,我倒是想借鸡生蛋。”
薛楚玉好奇的眨了眨眼睛,心中略一醒神,小声道:“少帅不想在千骑,多作停留吗?”
薛绍皱了皱眉,说道:“千骑,永远只会属于皇帝一个人,谁也带不亲,谁也干不长。再说了,我只想做真正的将军,不想一辈子留在宫里当侍卫。或早或晚,我会离开千骑到南衙十二卫野战军里谋求生路。”
薛楚玉听了非但不忧,反而欢喜,“少帅思虑,正与属下不谋而合!在御林军里当职固然是光鲜又威风,但总感觉浑身不对劲,像是被人牢牢的捆着绑着。如果一直留在长安,或许还不觉得。一但离开长安,这份感觉就相当的明显了——还是出征在外自由洒脱、更得我心!就如少帅所言,我也只想做个真正的将军,打仗的将军!”
薛绍笑了,“不用说,郭元振那厮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你看他这次讨伐白铁余那股子疯劲,像是一只在笼子里憋坏了的野牛犊子,什么事情都敢干,居然还敢在阵前打晕我,再冒充我去冲锋陷阵。他干出的这种破事儿,都够得上杀头了!”
“于是少帅就派他去收复绥德、大斌二县,让他将功折罪么?”薛楚玉笑道。
“那要不然还真把他砍了,或是等着回了长安让御史弹劾收拾他么?”薛绍无可奈何的摇头笑道,“那厮,特别不让人省心!还记得上次在并州时的情景么?他居然和李多祚等人一起在妓院里被人活捉了!之前我们刚到延州让他去通报,他又被郭安手下的土兵打晕了活捉连衣服都被扒了——那厮真能丢人啊!”
薛楚玉哈哈的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薛绍也笑了。薛楚玉很少像这样大笑,在生人面前他就像是一尊冷面寒霜的金刚菩萨,一向都是不苟言笑。
趁着天还没黑,薛绍与薛楚玉决定马上动身回城平县。月奴重回了玄云子那处,薛绍与她约定并让她传话给玄云子,让她们最迟不过十日就要回到城平,到时就将班师回往长安。
白铁余之乱,算是彻底平定了。
薛绍回到城平之后,王方翼和苏味道一同来见,把一份写好了的奏章给薛绍看。
是报给朝廷的捷报。
苏味道是一支超级好用的笔竿子,把奏章写得很漂亮,并把所有的功劳都算归在了薛绍的头上。
薛绍觉得不妥,虽然城平之战是自己单独打的,白铁余是自己抓的叛军主力也是自己亲自击溃的,但是如果没有王方翼手下的安西军来收拾残局,绥州之乱肯定不会这么快平定。
于是薛绍让苏味道重写,一定要尊重事实。王方翼却是百般推辞不肯受功,薛绍勉力来劝,到最后两人几乎是争执了起来。最终,还是薛绍占了上风,谁叫他是主帅呢?
苏味道大笔一挥,一篇新的奏章一蹴而就,这回他基本上是依据事实来写的奏章,薛绍很满意。
王方翼却是非常的苦恼和羞愧,感觉自己非但没有起到“平叛主力”的作用,反倒是跟着薛绍混了一笔军功……事情的结果好像和自己最初的预想,刚好弄反了!
军中最重赏罚,哪怕是一个铜板的赏罚,军人都会相当的计较和在乎。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赏罚的那一点东西,而是“赏罚”代表的荣誉与耻辱。
在一支百战精锐之师里,荣誉是战士的生命,有些人甚至要把它看得比生命还要更加重要。
薛绍把一部份军功原封不动的算给安西军,这让他赢得了王方翼及其部下的又一次认可与尊敬。薛绍顺势就把赵义节推荐给了王方翼,王方翼早就听说过龙泉之战的经过与赵义节的大名,当下就非常热情的接受了。并且,他当场就决定明天亲自前去探望赵义节。他还表示,以后自己一定会重用栽培赵义节。
薛绍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羡慕王方翼。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那样手握一支精锐虎师、镇守一方咽喉军镇、再撑起一片半壁江山,那才算是真的“混出头”了。
与此同时,王方翼和手下的将军们也非常的羡慕薛绍。继承卫公兵法成为裴公高徒,才二十出头就做到了四品中郎将,并且一战成名在军队里稳稳扎根。这怎么看,薛绍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大唐军队里挑大梁的人物。
意气风发少年得志,这是无数男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方翼手下派出去征剿残匪的将军们,陆续回来交令。他们的确是非常的能干,比军令状规定的时间早了好几天,他们就完全肃清了白匪余孽。
白铁余苦心经营了十几年才划拉起来的伪“光明皇朝”,在薛绍与王方翼的合力摧残下彻底土崩瓦解,并很快就烟销云散了。
两天后,玄云子与月奴也拉着白铁余回来了。经过这一轮“巡回演出”,白铁余明显是被玄云子给整蔫了,没了被俘之日的气焰与疯劲。
是到了班师回朝的时候了。
薛绍带着自己手下的兄弟们和安西军的将士们,来了个庆功大联欢。几乎每一名安西军的将军都来给薛绍敬了酒,把他灌到大醉。
用刀子放倒敌人,用好酒放倒兄弟。安西军,已经不把薛绍当外人了。
现在看来,恰如郭元振所言,一名将军的名气和声望只能通过战绩来获得,别无他法。北伐一役,初出茅庐的薛绍虽有建树,但毕竟笼罩在裴行俭的光环之下。平定白铁余,才是薛绍军旅生涯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出山之战”。
他用这一场胜利给自己正名,并赢得了安西虎师的认可与尊敬。
这是薛绍来了大唐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获。
………………………………
第502章 医心
次日,安西军拔寨起营,。
大军开拔之时,薛绍亲自前去相送。
王方翼拿出一把包鞘粗糙、刀身黝黑的尺长匕首,对薛绍说道,这把匕首是他亲手打造,带在身边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别看它丑陋,但用起来非常的顺手。
说罢,王方翼随手在地上捡起一块拳头大的鹅卵石,轻轻抛到空中随手凌空一划,鹅卵石应声裂为两半!
“真是好刀!”薛绍惊叹不已。真想不到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大唐时代,还能有人铸出这样锋利的刀具!
“可惜当年,老夫只得到了一小块这样的镔铁。否则,我定要打造上万把杀敌的好刀,装配给安西军的每一名将士!”王方翼把刀子双手奉到薛绍面前,“请少帅莫要嫌弃权且笑纳,留作此战之纪念!”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匕首是老将军的随身心爱之物,薛绍岂能占有?”薛绍婉拒。
“其实这么多年来,老夫一直想要将它送给一个,与老夫志趣相投又配得上这把匕首的人。”王方翼的语气非常诚恳,再把匕首往前一送,“如今老夫已经快有六十岁了,不知还能在疆场上扑腾几年。若有一天老夫马革裹尸了或是解甲归田了,少帅若能带着它驰骋疆场,就如同是带上了老夫一样。夫生平志愿,足矣!”
听了这话,薛绍是既感动又震撼。老骥伏励志在千里,莫过于此!
“老将军拳拳之心,薛绍已经领会。既如此,薛绍就斗胆收下了!”薛绍双手接过了匕首将它放进了胸甲之内,马上从腰上解下了千牛御刀双手奉上,“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将军,这是薛绍的佩刀,也请收下留下纪念!”
“这不行!”王方翼连连摆手,“这是御赐的千牛刀,天下罕有!老夫岂敢收受?”
薛绍微然一笑,说道:“这的确是御赐千牛刀,只有奉宸卫的千牛备身,在千牛讲武会上得胜之后才能拥有。老将军,薛绍一介纨绔入仕尚浅,没有取得什么成功也没有什么光辉的事迹。就目前而言我所拥有的一切,大多都来自我的家世和我的出身。唯有这一把刀与我的父辈、我的家世和我的身份都没有太多的关系,那是我凭本事挣来的,也是我为数不多能够拿得出手,敢和老将军一起分享的东西。老将军若不嫌弃,还请收下!”
“少帅诚意,老夫尽知!”王方翼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接过刀来,咣当一声拔刀出鞘眯着眼睛细看刀锋,大声赞道:“好刀,好刀,真是一把杀敌的好刀啊!”
“老将军所言即是。既是好刀,就该用来杀敌报国!”薛绍微笑道。
“少帅保重,老夫去也!”
王方翼不复多言,提刀上马,率领他的安西虎师昂扬而去。
这一刻,薛绍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骑上马追上王方翼,和他一起去到长河落日、烈马飞啸的黄沙边关。
边关的生活肯定很艰苦,但是有自由,有热血,有义气,还有飞扬驰骋的男儿豪情。
回了长安,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锦衣玉食美娇娘,功名利禄蒙圣恩。但只有真正拥有过了才知道,时间一长这些东西就会编织成了一个漂亮的牢笼,任谁一头扎进去也别想再出来。
“或许,我生来就该是属于军队的……”薛绍轻轻的吁叹,没人能听到。
这时,薛绍身后的郭元振唉声叹气的叫嚷起来,“哎呀,我不想回长安啊!”
“你不想你父母妻子吗?”薛绍回头笑道。
“想啊!但是我更想把她们都接过来,和我一起感受这样的生活!”郭元振笑道,“我这人的心性比较野,在长安总觉得拘束。还是在军队里过得更好,更自在。苦是苦了一点,但是可以苦中作乐啊!——这苦中作乐的滋味,可比每天泡在蜜罐子里舒坦多了!”
“贱人。”薛绍骂咧了一声,骑马从他身边走过。
“确实很贱。”薛楚玉念叨了一声,也从郭元振身边走过。
萧至忠走了过来,郭元振指着他喝道:“萧长史,你不会也像他们一样骂人吧?小心有辱斯文!”
萧至忠呵呵一笑,“在下只是想说,少帅所言即是!”
“你!……”
郭元振吹胡子瞪眼的气煞了,其他人笑作一团骑行而去。郭元振连忙拍马追上,和薛绍等人并行一处。
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薛绍等人的笑声,随风飘散,直入云霄。
……
王方翼走了,薛绍身为平叛主帅的任务基本完成,但是做为三州黜置使钦差,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善后。
白铁余的一场叛乱,对大唐帝国来说并未构成大的威胁。但是对绥、延二州的地方民生,却是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官员被杀,很多男丁在战争中死亡,更多的百姓逃离了家园沦为流民。大多数的田土庄稼已经无人栽种,工商尽绝府库耗尽,没个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两个州怕是很难恢复元气了。
每每想到这些,薛绍就有一千个冲动想把白铁余那厮割成碎片,一片一片的吞下去,让他在自己的肚子里变成屎。
不经历战争,不知道和平的可贵。
现在,幡然醒悟的绥延二州的百姓和薛绍的想法别无二致,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薛绍的官署前来跪地请命,想要薛绍当众处死白铁余,还他们一个公道和交待。
但是白铁余这样的“重犯”,薛绍必须将他带回长安明正典刑以匡国法。
面对百姓的请命,薛绍只能良言相劝,一再婉拒。可是薛绍越劝,来请命的人就越多。渐渐已成泛滥之势。
来请命的人当中,大多数以前还是白铁余的信徒。
比活在水深火热中更加可悲的,是活在欺骗和愚弄当中。这些百姓们以前对白铁余有多么的信任和爱戴,现在就对白铁余有多么的唾弃和憎恨。哪怕是“食其肉寝其皮”,恐怕也无法完全的消除他们现在的愤怒。
眼看民情汹涌,薛绍决定把白铁余转移离开城平县。钦差行辕也顺道迁移,搬到延安去。
为了安全起见,薛绍特意选在黎明时分出发。出行之时,白铁余被装在囚车里。四百名千骑骑兵,沿途看押运送。饶是如此,也仍是引起了百姓的注意。
几声大喊,很快千家万户都亮了灯,百姓们从热乎乎的被窝里跳出来,一起涌到了街上要找白铁余算帐。要不是有千骑卫队强力镇劾,都要引发骚乱了。
白铁余站在囚车里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大声的叫道:“朕的信徒子民们,朕不日就将去往兜率华城了!朕会在那里等着你们,早登极乐!”
他这一喊,就好比在一锅沸腾的滚油当中倒进了一瓢水,百姓们当场就爆发了!
无数人拼命的争涌上前,想要揍死白铁余。还有一些人把手边能够捡到的任何东西,拼命的砸向白铁余的囚车。护卫白铁余囚车的好多千骑卫士都被误伤了,甚至有人头破血流。
白铁余在囚车里哈哈的大笑,仰天大笑。
百姓更加激愤,眼看局面即将失控!
民心难违。
就在薛绍准备下令当街处斩了白铁余以安抚百姓的时候,玄云子和司马承祯策马赶到。他二人飞身一跃上了囚车,白铁余兴奋的大叫,“皇后,你是来救……”
一句话没喊完,玄云子轻飘飘的一指戳中他的后脑,白铁余当场白眼一翻脖子一软,耷下头去不吭声了。
百姓们顿时集体哑然,好多人揣在手里的东西也没有砸出去了。
经过之前的一系列“巡回”佛法演说,玄云子与司马承祯已经成了绥州百姓心中,新的神砥偶像。
玄云子和司马承祯一句话也没有说,各自盘腿在囚车边上坐了下来,闭目瞑神,开始吟颂著名的佛家真言,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非常暴躁的百姓与骚动的人群,奇迹般的安静了下来。很多百姓放下了手中用来攻击的杂物,和玄云子一样坐到了地上,闭目合十,开始吟诵六字大明咒。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坐了下来,一同念咒。
城平的大街上,很快就坐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百姓。“唵嘛呢叭咪吽”的佛颂之声响遍了整座城池。
薛绍惊呆了。
玄云子起了身来走到薛绍身边,“少帅,我们可以走了。”
薛绍深看了玄云子两眼,轻轻点头,“出发!”
队伍再度出发,没有百姓阻拦了。沿途走去,只听到一片“唵嘛呢叭咪吽”的佛颂之声。这个神奇的声音让人的心灵莫名的安宁,莫名的空灵。好像所有的悲伤、愤怒和疲惫都随着这样的佛颂之声,渐渐的烟消云散了。
“原来,这就是宗教的力量。”薛绍禁不住感叹。
玄云子微然一笑,说道:“武力,其实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武力,往往引发更多、更强的暴力抗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心事,都有亟需宣泄的痛苦与渴望实现的愿望。白铁余非常善于洞察人心,他利用了人性中的这些弱点来取得他的信任,他苦心孤诣的经营此道十几年,最终建立了一个他的宗教王朝。虽然这个伪王朝很快就在大唐帝国的武力镇压中覆灭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掌控心灵才是这世上最强大的驾驭之法。白铁余正是个中好手。”
“你说得没错。”薛绍点点头,轻叹道:“当我们身体生了命,有医药可治;当我们的心灵患了病,一样也需要医治。这或许就是宗教与信仰,存在的意义。只可惜白铁余走上了邪道,不然他还真是个人物。”
“医者医人,道者医心。贫道很早就说了,公子天生道心、与道有缘。”玄云子微然一笑,“贫道忍不住再对公子发出一次邀请,若得暇闲,便来终南山玄云观与贫道煮茶论道,如何?”
医心?
或许,我真的需要医心了……
薛绍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