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李勣逝世、薛仁贵隐退的这十多年里,大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频频吃亏。唯有六年前李谨行在青海湖一战中大破数万吐蕃军,为大唐帝国讨回了颜面。其实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吐蕃名将论钦陵率十万大军来攻,李谨行给他来了一出现实版的“空城计”。论钦陵疑有伏兵不敢突进,这更是成全了李谨行的盖世英名。

    在如今这个将才匮乏的时代里,虎将李谨行的逝世对薛绍等人而言,无疑是痛失一袍泽和良师。对大唐帝国来说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就如同一个人遭受了骨折之痛。

    当晚,李谨行的家里就操办起了丧事。由于他的子女都不在长安,李谨行的生前好友程务挺留了下来主持丧事,并让他的儿子程齐之为李谨行披麻戴孝,行灵前孝子之礼。薛绍和薛楚玉等人也自发的留下了,一同搭把手。

    牛奔哭得很伤心,像是一个孩子一样。这个从小就没了爹娘的野汉子,好不容易认了个义父感受一回亲情的味道,这么快就失去了。

    薛绍的人脉在这时候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他把最近名声雀起的天台白云子司马承祯先生请了来,主持李谨行的葬礼道场。红叶商肆的那些伙计个个都能打得一把好帮手,薛绍一口气调了二三十个能干的家伙来,把李家的整个丧事打杂都给包办了,就连棺材也是他们帮忙定做的。

    对于李谨行的死,薛绍心里不太好过。老将军人很厚道也很豪放,薛绍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好。但是死者已矣,活着的人只能尽上一点微薄的心意了。

    这一忙碌就忘了时辰,很快居然就天亮了。薛绍一拍脑门,惨了,忘了太平公主还在家里等我!

    可是没办法,薛绍现在还是不能回家。李谨行过世了一定得有人进宫向二圣报丧,但今天是大年三十皇城紧闭,一般人也不敢在这时候去触二圣的霉头。没办法,这个任务还得着落在薛绍的身上。

    于是天亮没多久,薛绍就带着披麻戴孝的牛奔去叫开了皇城的大门,长驱直入进到了大明宫里来到蓬莱殿前,求见二圣。

    皇宫里也要过年,天后正在向宫人派发利是,蓬莱殿前一片热闹喜气洋洋。薛绍和牛奔这两位不速之客刚一现身,现场的气氛顿时就冷却了下来。

    武则天一看到牛奔这副样子仿佛就是心中明白了,当下她就变了表情,显得颇为惊愕,甚至还有一丝罕见的惶恐。

    薛绍知道,程务挺和李谨行是武则力大力提拔起来的人,将他二位安排在羽林卫带兵,就好比是武则天放了两把防身的利刃在身边一样。可是现在李谨行突然去世,武则天不可能不震惊,不可能不担忧。

    “都退下!”武则天果断停止了利是派发,将薛绍与牛奔叫到了近前。

    牛奔上前之后,扑倒在地就一阵痛哭,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泪涕横流。

    薛绍抱拳道:“天后恕罪!臣也不愿在这等时候搅扰了宫中的喜气。但是老将军李谨行突然辞世,乃是国之大事。臣,不得不报。”

    “你……你做得对。恕你二人无罪。”武则天转过脸去连连眨动着眼睛,略微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但是不过片刻之后,武则天就恢复了镇定与泰然,说道:“即刻击鼓召集百官宣布此事,命,三品以下官员一同去往李老将军府上吊唁。至于李老将军的追谥之事,待新年过后再当朝众议。”

    “是。臣马上前去操办!”薛绍拱手应诺。大过年的时候朝廷里留守的官员不多,正当用人之际。薛绍既然来了就没打算躲懒,能帮手就帮个手。

    “薛郎,辛苦你了。”武则天说道,“抽个时间,还是回家陪一陪太平。今天,可是过年。”

    “臣知道了。”薛绍应了诺,看到一旁牛奔仍是趴在地上哭得伤心欲绝,于是拖着他的领口奋力的拉提,想要将他拉起来一起走。可是牛奔偏就哭上了瘾居然趴在地上不肯动身了。

    薛绍沉喝一声奋力拽住他的衣领,把这个身体庞大的汉子给拖得了离了地,想要将他生生的拖走。

    武则天顿时面露惊愕之色,“薛郎,你好大的力气!”

    牛奔也被吓到了,慌忙爬起身来向武则天道了罪,瑟缩的看了看薛绍,一脸眼泪鼻涕的又傻笑起来。

    “天后恕罪,此人就是个呆汉。”薛绍暗暗的拽了牛奔一把,“还不快走?”

    “噢……走,走!”

    “等等。”武则天叫住了薛绍,说道,“薛郎,正月初二也就是后天,记得要和太平一起进宫来。皇族聚宴,一同给陛下拜年。”

    “臣记住了。”薛绍拱手而拜,这才与牛奔一同离去。

    武则天慢慢的站起了身来,看到整个长安的天空都是一片阴云密布,仿似又有一场风雪欲来。

    有些事情,武则天无法对任何人说及。皇帝李治的身体每况愈下,一但他驾崩,对大唐帝国和她武则天本人来说,都将是一场重大的危机。

    现如今北方草原不太平,吐蕃人虎视眈眈,就连白铁余这样的肖小也敢起兵造反。一但君权的移交出了问题或是新上位的帝王是个不肖的脓包,整个大唐帝国必将危矣。再者对武则天本人来说,这些年来他一直与李治并称“二圣”,揽下了很大一部分朝政大权。可是她再如何能干和强势,说一千道一万,她的所有权力都是直接来自于李治的赋予。一但李治没了,她又将何去何从?

    权力这东西就像是毒品,沾上了就很难戒掉;权力又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可以无往而不利,当你失去它的时候它就有可能会要反噬,它会刺向你的头顶给你致命一击。

    这些年来武则天执政,得罪的仇家不可谓不多。有些是自己的敌人,有些是李治假她之手去对付的敌人。

    无论是哪样,大唐朝野上下肯定有不少人想要除天后而后快;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至少会让她永居冷宫再也不要走到政治前台来。

    可是这两种结局,都是武则天所不能接受的。

    没人能接受。

    现在李谨行突然逝世,武则天感觉自己的护身底气突然就少了一大截。当务之急,一定要有一个得力又值得信任的人,顶上这个右羽林卫大将军的空缺。

    谁,能?

    看着前方已经只剩两个黑点的薛绍与牛奔,武则天微眯眼睛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他,行吗?”

    片刻后,武则天唤来一名心腹侍人,“去,速请裴炎进宫!”

    “是!”

    ……

    远征归来的薛绍一夜未眠也没有回家,又在南衙的官署里奔波忙碌了起来。虽然只是替天后传一下令,但皇宫实在太大了,东奔西走传完命令下来都已经过了午饭时分。

    薛绍感觉有些累了。在送牛奔回了李府又招呼了一声之后,他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

    郭元振、薛楚玉二人与薛绍一同离开,三人并马而行。

    “老将军居然就这样走了,真是让人唏嘘。”郭元振叹息道,“还正赶上大年三十的,子女未在膝前百官归乡省亲,要不是我们昨夜前去探望,老将军的葬事都难于料理了。”

    薛绍和薛楚玉都沉默。

    过了一会儿,郭元振又道:“老将军这一去,北衙禁军可就少了一根顶梁大柱了。”

    薛绍转头看向他,“你想说什么?”

    郭元振笑了一笑,“我想说的,就是你们都在想的。还用说吗?”

    “你不厚道。”薛楚玉突然道,“老将军尸骨未寒,你就在琢磨那种事情。”

    “咦,瞧你这话说得!”郭元振惊叫道,“你不想,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听你这话,明明就是你也在想!”

    “别争了。”薛绍说道,“右羽林卫将军一职,轮不到我们头上。我也不许你们瞎想、瞎议论。”

    郭元振和薛楚玉相对一眼同时眨起了眼睛,“为什么?”

    “不为什么。”

    郭元振急道:“老将军临终不是还嘱咐于你,让你努力去争这个右羽林卫大将军之职么?”

    “老将军把牛奔托付给我,我一定尽全力照顾好。但是这个大将军之职是朝廷的险要职务,不是我说争就可以去争的。我当时虽然答应了,只是为了安慰将死之人。”薛绍说道,“老将军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说心底话,如此非常时期,我非但不想争这个大将军之职,还想离它越远越好,甚至连千骑我也不想待下去了。我想去南衙十二卫带兵。你二人以为,如何?”

    郭元振和薛楚玉同时领会了薛绍的意思,如今大唐朝廷风云变幻,但逢这种时刻,“军事政变”就会屡见不鲜。那样,禁军将领就会被顶到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甚至诛连满门、遗臭万年。

    因此,与其窝在长安卷入这样的内战政变,还不如带上南衙十二卫的野战军,去边关征讨异族立功!

    “我们听你的!”郭元振与薛楚玉,答得异口同声。


………………………………

第506章 不平等条约

    薛绍终于回到家里了。

    新婚后的第一个新年,太平公主府里装点得异常喜庆和漂亮。隔着几条街,都能看到公主府里高高飞扬的彩绦和灯笼,那是太平公主不惜血本用丝绸做成的。府里的主要过道上都铺上了新的地毯,但逢下雪或是脏了就会更换一次。每个仆人奴婢都穿上了新衣,就连马儿都披上了喜庆又漂亮的鞍具和头囊。

    可是薛绍这位男主人没有回家,家里再如何装点如何粉饰,终究是显得有些冷清和寡味。太平公主从昨夜一直在等,熬到中午薛绍仍然没有回来,大过年的团圆饭都没有吃,郁郁不乐的一个人睡了。

    公主都不露面,下人们只好都跟着挨饿一起熬。

    总算是盼到了薛绍回家,满府的人都欢呼雀跃的跳了起来。琳琅最是高兴,如同绑架一样左右挽着薛绍往里屋走,告诉他说,公主可是等得有够苦了,肯定还有一点生气,夫君可得好好哄一哄她。

    薛绍到了卧室前,刚好遇到陈仙儿从里面走出来,手上担着一盆快要结冰了的饭菜。陈仙儿看到薛绍喜出望外,却将手中的饭菜示意薛绍,说公主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没有进食,赌着气等你回来呢!

    薛绍苦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她们不必说了。三女都很识趣的乖乖退下。

    轻轻的推开卧室的门,薛绍走了进去。看到硕大的圆床上换了一顶厚实的避风床帘,图案是百鸟朝凤,漂亮炫烂极是奢华。他轻手轻脚的走到床边,轻轻将床帘拉开了一条缝儿,看到太平公主正背朝里的躺着。婀娜的身躯在被褥下面微微蜷起,如同一条美人鱼。

    看到太平公主睡得如此安稳,薛绍都有点不忍心打扰了,而且自己也有一股强烈睡意来袭。他昨夜本来就忙了一宿到现在没有休息片刻,再加上远征一月从来几乎从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疲惫几乎已经深入了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现在看到自己的床和自己的妻,薛绍除了睡个天昏地暗,其他的想法全没有了!

    于是他手脚麻利的脱去了衣服,爬进了温暖的被窝里。

    太平公主心中有所牵挂睡得不沉,薛绍上床时的响动将她惊醒。可是她就是不动弹,赌着气不理薛绍。

    薛绍也就以为她真的睡沉了不知道,于是隔着稍远没有去碰她。睡床极大,两人之间隔了较宽的一距离其中至少还可以躺下两个人来。

    太平公主越发恼火,居然还不搭理我!……哼,我也不搭理你!

    于是她躺着没动,仍作沉睡之相。

    薛绍的头刚刚挨着枕头,就再也抵抗不了这股强烈的睡意,瞬间就睡着了。

    太平公主赌着气、等着薛绍来哄她,不料过了片刻,就听到了惊天响的大呼噜!

    太平公主惊呆了,这个家伙,居然倒头就睡,心里还有我吗?!

    她翻过身来气乎乎的瞪着薛绍,可是刚刚一看到薛绍的那张脸,太平公主顿时就心软了。

    她还从来没有看到,薛绍的气色如此之差,神情如此之疲惫。再一想想,除非是累极了,薛绍一般都是不打呼噜的。

    太平公主的脑海里开始天马行空的想像薛绍远征时的情景。这些日子以来她自己都很少离开房间,因为实在是太冷了。虽然自己从未经历过战争,但是太平公主只需想到薛绍还要在这严寒的天气里要行军,就已经是一场非人的折磨。就别说还要在战场上和别人拼命厮杀了。

    想着想着,太平公主的心里忍不住一阵心酸。她轻轻的爬到薛绍身边,用一枚食指轻轻勾起薛绍身上的被子看了一眼,脸上脖子上耳朵上全是冻疮,人也瘦削了许多。

    太平公主的眼泪叭嗒嗒的就流了下来,再也不忍心去生薛绍的气,也不想打扰他了。她乖乖的在离薛绍一人宽的地方躺了下来,侧着脸儿静静的凝视着薛绍,红着眼圈捂着嘴儿,一声不吭。

    半夜里,满长安里响起的爆竹声惊醒了薛绍。他睁开眼睛眼前是一片黑的,恍惚之间他以为自己还是在军营里。因为感觉有点口干,准备唤人拿水来喝。

    “你怎么醒了,也不多睡一会儿?”身边传来太平公主的软糯糯的柔声。

    “安然?”薛绍这才从恍惚中回过了神来,原来不是在军营里,是回到了家里!

    “那你以为,还能是谁呢?”太平公主的声音很温柔,挪了挪身子挨过来。薛绍摊开手臂,太平公主就钻进了他的怀里。

    美人在怀,温香暖玉。

    薛绍闭着眼睛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就如同吐出了所有的疲惫和辛苦。

    “我陪着你,你继续睡。”太平公主的手轻轻搭在薛绍的胸膛上,动作和声音都显得分外的温柔。

    “对不起,安然,昨天……”

    薛绍说了一半,太平公主就用她的纤纤手指捂住了薛绍的嘴,柔声道:“不用说,我知道。现在你只管好生睡觉。回了家,就该好好的休息,什么也不必想。”

    “我身上很臭,行军在外至少有半个月没洗澡了。”

    “我不介意。”

    “我介意啊!”薛绍笑了,轻抚着太平公主的玉润脸庞,说道,“今晚是年三十,你看长安城里多热闹。这是我们成亲以后的第一个新年,我得陪你一起守岁。”

    “没有什么,比你的身体更加重要。”太平公主柔声道,“我们还有很多新年可以一起过,不是么?”

    “那……继续睡?”

    “睡!”

    最多不超过一分钟,薛绍再度睡熟了。太平公主蜷在他的臂弯里,耳边是震天响的呼噜声。

    这要是在以往太平公主肯定会难以忍受,说不定还会把薛绍叫醒。可是今天,她听着这股燥音却感觉分外的顺耳,心里的感觉就如同薛绍给她取的表字一样,安然。

    第二天午饭之前,薛绍总算是睡到了自然醒。睁眼就看到太平公主躺在自己的身前。

    她的长发披散开来散落在了薛绍的胸膛上,一只支颐一手玩着自己的发梢,俏皮又妩媚的看着薛绍,声音就如同刚睡醒的猫儿那样慵懒——

    “大懒虫,你终于睡醒了?”

    “哎呀——”薛绍伸起懒腰扯了个长长的哈欠,“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大年初一,正午将至。”太平公主有点兴灾乐祸的意味,“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拜会你的兄嫂呢?”

    “哎呀,我靠!”薛绍猛然一下弹坐起来,直拍脑门,“快快快,我要洗漱更衣,去青龙坊拜见兄嫂!……昨天年三十,我居然没有去陪他们祭祖守岁,这次真是铸下大错了!”

    “急什么,再睡一会儿吧?”太平公主不怀好意的笑道,“人们都说小别胜新婚,怎么你一回来就只知道倒头大睡,都不搭理我呢?”

    “这这……”薛绍苦笑不迭,“安然,我错了!我真不是故意的!”

    “堂堂的薛少帅,怎么可能犯错呢?”太平公主仍是那样笑着,瓮声瓮气的道,“薛少帅为国为民劳心劳力,功高盖世忠孝难两全嘛!身为薛少帅的妻子,我很自豪呢!”

    “安然,你就别挖苦我了!”薛绍苦笑不迭,直挠头,“就算是有天大的罪过,看在大年初一的份上,你先暂时饶了我吧?——先陪我去拜会兄嫂,如何?”

    “哼!——”太平公主小脸儿一扬,标准的公主脾气发作的式样,手指尖儿拨动着自己的发梢,讪讪的道,“那你说,你将要如何赎罪?这么大冷的天让我陪你顶风冒雪的去青龙坊,我又有什么好处?“

    “你说,今天你说了算!”薛绍非常大方的开起了空头支票,“只要你肯消气原谅我,只要你肯陪我去青龙坊,我都依了你!”

    “好,这可是你说的!”太平公主一拍巴掌,这可就来了精神,然后就开始掰着手指一条一条的给薛绍“列清单”了——

    “首先第一条,从现在起到正月十六过完上元节,你必须时刻陪着我与我寸步不离!”

    薛绍一愣,“那北衙官署里我也不去了?李老将军若是出殡我也不去了?”

    太平公主脸一板,“第一条就不答应,你还言而有信吗?”

    “行,我答应。”薛绍苦笑的点头,“就算是去官署或者去老将军府上,哪怕是有别的推卸不掉的应酬,我也全都带上你。行了吧?”

    “第二条,每天至少和我啪啪两次。时间由我来定!”

    薛绍嘿嘿直笑,“三次行吗?”

    “那……那得看我的心情!”太平公主也没忍住嘿嘿一笑,然后又故作严肃的板起了脸蛋儿,“第三条,除非事先征得我的允许,不许你再远征!”

    “呃……”薛绍直轮眼珠子。

    “答不答应?”

    “行,答应!”薛绍赔着笑,“安然一向通情达理,我知道的。”

    “少拍马屁,更不用套近乎!本公主才没有那么好说话!”太平公主板着脸非常凶恶的样子,“第四条,必须马上让我怀孕!”

    “尽量,我尽量!”薛绍一个劲的笑。

    “第五条……”

    “第六条……”

    ……

    “第十八条……”

    太平公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薛绍听得目瞪口呆满脑子金星乱冒。他怀疑自己出征的这些日子里,太平公主没干别的,一直都在恨得牙痒痒并且绞尽脑汁的琢磨这些,让她的驸马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第507章 高门大户

    薛绍和太平公主带着一车的礼物,去了青龙坊薛宅。到了一看,这里的门楣已经有所改变,明显比以前阔气了不少。围墙全都粉刷加高了,“薛府”的大门匾更是隔得老远就能看到,想来是经过了一番大的工程改造,已经变成了真正的“高门大户”。

    薛绍心想,应该是大哥薛顗正式从济州回到长安之后,叫人改造的。他是比较传统的儒家仕大夫,一板一眼讲究规矩。现如今他自己已经是国公,弟弟又做了驸马并且成了御前红人,那么薛家的宅子怎么也不能寒碜了去。

    小夫妻俩进了薛府,兄长薛顗和嫂嫂萧氏一同喜出望外,一时都忘却了长幼礼节亲自迎了出来。三弟薛绪与他夫人成氏也在,还有两户人家的孩子也都聚集在了一起。一大家子,非常的热闹。

    “二郎,总算是平安归来!”嫂嫂萧氏满副慈态的说道,“你出征的这些日子里,可把我们担心坏了。以后可不许你这样突然就走了,连个招呼也不打。最好是不要再出征了,你看公主殿下每日倚门而盼以泪洗面,你就忍心吗?”

    薛绍早就料到一但回家就会面对一堆善意的唠叨,于是笑呵呵的嘴上应付了过去,然后就开始派发礼物。

    太平公主可算是找到了好帮手,她挽着萧氏的手一同对薛绍发难,唠唠叨叨并且义正辞严的说个不停。只把薛绍说得满脑子冒金花还不能回嘴,心想我都和你签订了那么多的不平等条约了,还说啊?

    薛绍曾一度对“亲情”比较的陌生,但是回了这个家的感觉还是很不错。过年时的一家人团园,亲情的味道尤其浓郁。他能清楚的感觉到,大哥大嫂与三弟夫妇对自己的期盼与关爱,这让薛绍的心里分外的满足与温暖。就连太平公主到了这里也没了什么公主的架子,她非常享受薛府里的温馨与轻松。对她来说,“亲情”同样是非常难得的东西。

    家宴之上,薛绍难免和大哥薛顗聊到了朝廷与官场的事情。薛顗说,他卸任济州刺史回到长安,已经赋闲了一段时间了。不知朝廷,将会做何安排?

    薛绍知道,再度出仕的念头在大哥的心里已经憋了很久了,毕竟他还不到四十岁,正值一名仕人的积极打拼之年。只是他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所以一直隐忍不说。今天趁着家宴时分太平公主也在,他这样委婉的提了出来,显然是再也按捺不住了。

    薛绍想了一想,说道:“小弟至从调任北衙千骑后,很少上朝。最近又出征了一场刚刚回来,对朝中之事更是知之甚少。一时之间我也不知哪处官职有所空缺,待开春复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