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驸马-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则天一笑置之,走了几步来到李多祚等人的面前,说道:“诸位将军,本宫知道你们都是同甘共苦、肝胆相照的生死袍泽。如果遭遇了战争而让你们临时分开,你们感情上肯定会有一些难以接受。但是为了大唐的国家与朝廷的安危之大局,你们必须割舍这些个人的情感,全情投入到杀敌报国之中去。本宫相信,你们能够做到的!”
李多祚等人也不是不识好歹,他们的怒火一多半是来自于裴炎的倨傲与冷漠。听到武则天这样良言相劝,他们全都站了起来一同抱拳,“臣谨受命!”
“本宫就知道,我大唐的将军尤其是薛大将军的麾下,全都是通情达理、重义重情的好男儿!”武则天笑呵呵的道,“本宫可以提前告诉你们,虽然你们此次出征只会带走一半的袍泽,但是你们另一半的袍泽弟兄朝廷会将他们划归于左卫的麾下仍旧留守洛阳。他们会在洛水大营里面,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听了这话,李多祚等人心里舒坦多了,一同抱拳,“谢太后!”
“诸位将军,还有疑问吗?”武则天笑眯眯的问道。
“回太后,没有了!”
“那就都请坐下,我们继续议事吧?”武则天微笑道。
李多祚等人全都坐下了,薛绍也走回去准备入座。正与武则天擦身而过时,武则天递给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示意他再也不要造次了。
薛绍轻轻的点了点头以示会意,悄无声息的坐了回去。
裴炎冷冷的扫了薛绍等人一眼,再度翻开他的公|文卷宗,继续念叨此次出征的人事安排与物资调拨。
人事上的安排除了临时把程齐之给择了出来调到左卫担任将军,其他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右卫的原班人马基本上都和薛绍一同出征了,并担任了前方行军道和各都督府的各项职务。从这一手安排不难看出,太后和裴炎等人还是有些担心洛水大军会出乱子,因此把程齐之留了下来用做安抚。
虽然程齐之在洛水大军呆的日子还不长,但他既是薛绍的故友同僚也是程务挺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留守的一半洛水大军应该不会让程齐之特别难堪就是了。
但是军队物资的调拨,可就再又让薛绍等人心里窝上了一把火。
粮草,朝廷只给了薛绍二十万石。按军中标准的口粮计算,这个数量顶多只够十万大军吃个半年,这还没算各项损耗与民夫的吃喝,也没有算马料。诚然这个季节可以弄到一些牧草充当马料,但战马除了吃野草一定还要有黄豆、苜蓿之类的专用马料供给,否则就会跑肚拉稀腿脚无力,那还怎么打仗?
而一匹战马的食量,是一名军士的六倍!
折算下来,朝廷给出的粮草顶多只够薛绍用上三四个月的!
这还不是最让薛绍等人窝火的。
洛水大军是募兵,募兵就得吃军饷。与粮草相似,朝廷拨给薛绍的军饷也顶多只够他花上五六个月,还还没算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些杂项开销,比如到了前线必须花钱添置的各项军用物资,和伤病员的医疗与阵亡将士的抚恤费用等等。
此外,洛水大军组建之初是为了征讨西域反叛的十姓突厥,以骑兵为主就算是步兵也全都配置了驮马,因此军中马匹极多几乎做到了人手两匹以上。在被朝廷撤往洛阳驻扎时,军队把大多数的战马都交回给了长安内苑监六闲厩,只留下了一些日常训练巡逻与应急必须的少量马匹。
现在又要出征了,朝廷给了薛绍两万战马和五万驮马,这还不到以往马匹配备数量的五分之一!
“这仗还怎么打?!”实在有人忍不住咆哮了起来,独孤祎之。
“滚出去!”不等裴炎和武则天发飙,薛绍先大喝了一声。
独孤祎之在桌几上愤愤的砸了一拳,一头就冲出了政事堂。他的好兄弟沙咤忠义也忿忿的跟着一起冲了出去。
“薛大将军,你应该好好的管教一下你的麾下了。”裴炎冷冷的道,“似这般冲撞政事堂,本阁以往从未见过!——念及他们是初次来到政事堂,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多谢。”薛绍也冷冷的回了他一句,懒得跟他废话。
会议继续,但这完全成了裴炎一个人的独角戏,再也没有人多说一句。直到会议结束时裴炎把朝廷开发的文书交给薛绍,让他带人去长安领取军需物资,薛绍才对裴炎说了一句——
“裴相公,你我就此别过了。”
裴炎微微一怔,一时没想明白薛绍这话里是否别有深意?
薛绍冷冷一笑几乎是从裴炎手中抢过了文书,带着他麾下的骄兵悍将们,扬长而去。
………………………………
第 577章 不要走
政事堂里的众官员都纷纷退去。今日这里的气氛实在太过紧张,他们早就不想再多呆一刻了。
武则天走到了裴炎的身边,苦笑的道:“子隆,你何苦和这些鲁莽火烈的将军们,逞一时意气之急呢?”
“太后,臣身为大唐朝廷的中书令,有必要捍卫政事堂的威严。”裴炎答道,“臣并不针对任何一人。臣,只是就事论事!”
“好吧!”武则天点了点头,“难为你,要多多担待了!”
裴炎苦笑的点了点头,“太后言重了,这是臣份内之事!”
武则天走了。
裴炎有点疲惫的坐了下来,慢慢的翻着手中的卷宗,喃喃道:“身为顾命大臣中书令,我不担待,谁担待?”
……
薛绍一行人走出了中书省,见到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就站在外面等着。
“你们好威风啊,在政事堂里耍横!”薛绍劈头就骂。
刚刚还在雄纠纠气昂昂的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当场蔫了,连忙涎着脸赔笑认罪,“大将军,我们错了!该怎么罚的就怎么罚,只要不打死不打残,让我们留着有用之身去杀敌,都行!”
“回去再收拾你们!”薛绍狠狠的瞪了他二人一眼,再道,“兄弟们切记,不可四处散播闲话不许动摇军心。”
“是!”众将一同应诺。
薛绍点了点头,说道:“朝廷这次给出的兵马和物资是比较少。但物资是死的人是活的,朝廷不给咱们可以自己想办法——既然朝廷如此苛刻待我,到时候他们也没什么可指责的!”
众将一听这话全都心照不宣的笑了,个个眼睛发亮,贼亮贼亮!
薛绍笑了,“多的话现在就不必说了。全都回去各就各位干好自己份内之事!”
“是!”
众将都散去了,薛绍没有急着走。他在等一个人,他也知道那个人一定会在找他。
果然没过多久,一名内侍找到了中书省的大门口来,把薛绍请到了离此不远的命妇院。
武则天在这里等着薛绍。
“承誉,你今天是否有些冲动了?”见了面武则天也没有废话,直言道:“朝廷做出的安排,自有朝廷的道理。你怎能在政事堂里那样的顶撞裴炎呢?”
“太后明鉴,我并非有意针对裴相公。”薛绍说道,“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心思都不相同。我手下有二十万大军,二十万条性情刚烈的厮杀汉子。稳定军心,是我的首重之要务。朝廷突然作出这样的安排很容易引发将士们的不满。因此,我不得不当面讨问清楚。”
“我也知道你是出于一颗公心,但是言辞和态度方面理当多加注意。毕竟裴炎现在是顾命大臣与首席宰相。宰相者,群臣避道礼绝百僚,你不妨多顾及一点他的面子。”武则天倒是劝得挺耐心,不再是薛绍入仕之初的那种“教训”的口气了。
“太后所言极是,臣记住了。”薛绍拱了拱手。
“这些小事就此打住了。”武则天话锋一转,说道,“太平即将临盆,你却又要出征了。你一定要好生安抚于她。”
“我会的。”薛绍点头。
“你此去丰州关山万里,军旅劳累尚且算小,战争凶险不容轻视。”武则天用轻柔的语气说道,“讨伐突厥,可就不比平定白铁余了。你一定小心谨慎切勿涉险弄惊,非但是太平经受不了那样的刺激,目前大唐也承受不起太大的损失了。”
“太后放心,我自知重任在肩,定会加倍小心。”薛绍答道。
“我知道,你和你麾下的将军们,对于这一次出征的兵马与钱粮之分派,心情不满。”武则天说道,“但我要跟你说一句实话,这也是朝廷的无奈之举。”
是么?
薛绍淡淡的笑了一笑,不置可否。
武则天叹息了一声,说道:“至先帝登基以来大唐四海宁定呈平日久,但近几年来却是战事频仍,让大唐疲于应对。远的不说,裴公生前先后主持了两次北伐突厥之战,每次出动的兵力都在三十万左右,消耗的钱粮不计其数。战争虽是打胜了,但是大唐的国力也遭受了极大的削弱,而且战果并没有保存下来。照此下去,再强大的国力也经不起这样的战争消耗。承誉,你有没有想过用一个稳妥的法子,彻底的解决突厥边患问题?”
薛绍皱了皱眉,说道:“太后,现在谈论这些还有些为时过早。至少也要等臣和突厥人交过了手,对他们的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出谋划策。否则,那都是不着边际的纸上谈兵。”
“有理。”武则天认可的点头,说道,“我曾听过一个传言,说裴公在审问战俘阿史那伏念的时候曾对他说,你将是今生几十年里所有突厥人的噩梦。可有此事?”
薛绍笑了一笑,“是有。”
“或许那是裴公的一句戏言,又或许他是当真来说的。无论如何现在我也认为,我大唐最应该派去对付突厥人的,就是你薛绍。”武则天说道,“这一次朝廷选帅讨伐突厥,政事堂的宰相绝大多数都是主张让程务挺挂帅的。因为程务挺常年在北方与突厥、奚、契丹等异族打交道。在宰相们看来,他的战绩和能力都冠于当今所有的大唐将军。但是本宫力排众议,主张启用你这位年轻的将军去征讨突厥。”
“臣,多谢太后!”薛绍拱手而拜。
“宰相建议用程务挺,确有道理。因为眼下大唐太需要一场胜利了。”武则天说道,“但是我看中的并非是一战之成败,而是大唐今后数十年里的军国气象。如果能用这一场艰苦的恶战与硬战,把你这样的一批年轻人磨炼成真正的栋梁大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太后高瞻远瞩,臣万分敬佩!”薛绍再拜。
武则天点头微笑,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朝廷目前确是缺兵少将,国库空虚。否则以大唐之国威,出兵前去征讨突厥之事也犯不着拖延至今。换句话说,如果大唐兵强马壮钱粮丰足,区区突厥叛逆何在话下?——眼下给你的条件确实比较的苛刻,但危难方显英雄,就看你能不能展示出你的过人之处了!”
“臣会尽力!”薛绍只是如此说道。
“临行之时,本宫还是那一句话。”武则天正了正脸色,“本宫保你后顾无忧,你在前方只管尽情厮杀,建功立业!”
“臣,谢太后!”
说了半天,只有这一句话是薛绍乐意听到的。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另有一件小事,你还记得殿中侍御史张仁愿吗?”
“臣记得。怎么了?”薛绍问道。
“上次裴公即将出征时,曾许诺带他一同出征。可是不料过几日裴公就过世了,大军的西征也就作罢。张仁愿因此没有达成他的从军宿愿,仍是殿中侍御史。”武则天说道,“本宫认为,既然是裴公生前有诺,你何妨成全了张仁愿,带他一同出征呢?”
“太后金口已开,又是裴公留下的遗愿,我义不容辞!”薛绍说道,“此外臣也认为,张仁愿虽是文官出身但在军武方面确有天赋。臣愿意带他一同出征,或许,他就将成为大唐明日的一员名将呢?”
“如此甚好。”武则天点头微笑,“那本宫就去做下安排,让他以御史监军的身份与你同行。待他在前线熟悉了战阵、立下了军功,朝廷再酌情给他更换武官职务。”
“好。”
“大军出征在即军务异常繁多,本宫就不多留你了。”武则天说道,“切记,你自身的安危定要时刻保障,不容半点有失!”
“多谢太后挂念!……臣去了!”
薛绍走了。
武则天轻吁了一口气,但眉宇却有些舒展不开。
裴炎与薛绍,对武则天来说就像是左膀右臂。但这一将一相好像天生就是无法和睦的,这既让武则天头疼又令武则天心中暗喜。
如何居中驾驭如何调和矛盾,武则天不敢有半点的掉以轻心。
……
薛绍离开皇宫,直接回了家。
虽然有多如牛毛的军务在等着自己,但薛绍觉得,自己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去陪一陪太平公主。
快到午饭时分了,太平公主仍在睡觉。
薛绍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趴在床边静静的看着太平公主。
她侧身而睡,右手柔顺的搭在大腿一侧,另一手的手掌托抚着脸颊。
就连睡着了,她的雍容华贵也是那样的浑然天成,无可挑剔。
她的左侧嘴角还有一丝轻微的挑起,勾勒出一抹独属有太平公主的俏皮与机智的微笑。
静静的看着她,薛绍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温馨而满足的微笑,思绪也如流水一般悄然的流淌而出……这是我的妻,我人生的另一伴。她的肚子里,怀着我的生命的延续。若能无忧无虑的与之相伴到白头,我的人生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可惜,我们我的未来必将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厄运。它就是像上天判罚给我们的宿命,除了拼命抗争,我别无他法!
对不起了,安然……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又要离你而去!
“薛郎,我们的孩儿就要出生了。”太平公主突然说话了。
薛绍略微一怔,醒了吗?
细下一看,没醒。她在说梦话。
“不要走……”
太平公主这三个字的喃喃呓语,让薛绍浑身都打了一个颤。
像是有一根刺,深深的扎进了薛绍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处地方。
………………………………
第578章 福星贵人
因为分兵一事,洛水大军的内部出现了一些纷争,很多将士闹起了情绪,甚至有个别人差点做出过激之举。
薛绍无法再陪太平公主,不得不去往军营亲自安抚了。
临出门时,太平公主亲自相送。没有薛绍预料之中的哭哭啼啼,太平公主面带微笑神情自若,就让以往每次去送薛绍上朝一样,絮絮的叮嘱着一些生活中的细节琐事。
这些话语薛绍以往每天都听,有时还觉得有些琐碎和不耐烦。可是今日听来,那千叮万嘱的字字句句,全是太平公主对他的片片深情。
走到门口了,薛绍转过身来,执着太平公主的双手,“安然,我走了。”
“去吧,早些回来。”太平公主微然一笑,淡淡的说道。
“这一次我恐怕……”
“迟早也是要回来的,不是么?”太平公主打断了薛绍的话,仍是微笑。
薛绍微笑的点头,在太平公主的额上亲吻了一口。
太平公主闭上眼睛,如同享受一般受了薛绍这一吻。
“你听,孩儿在动!”太平公主突然说道,“他仿佛也知道阿爹即将出门,有些不舍呢!”
“真的吗?”薛绍连忙蹲下身,将耳朵贴在太平公主的大肚子上倾听。
还真的有细微的胎动之声。
“孩子你要听话,不要闹腾你母亲。”薛绍柔声的道,“待阿爹回来就让你骑大马,给你买好多的玩具,好多好吃的!”
“傻瓜!他都还没有出生,哪里就能听懂?”太平公主轻声的呢喃,双手轻轻的爱抚着薛绍的脸颊。
她的手,在轻微的颤抖。
薛绍闭上了眼睛,将太平公主的手握在掌心放到嘴边,深深的、依恋的亲吻。
太平公主紧咬双唇,不让眼泪滑落出来。
“去吧,我的男人!”太平公主突然拉了薛绍一把示意他站起,通红双眸凝视着薛绍,一字一顿的道,“去你该去的地方,做你该做的事情!”
薛绍深呼吸,凝视着太平公主的双眸郑重的点了一下头,然后捧起太平公主的美人双颊,低下头,对着她的红唇深深的吻了下去。
放手,薛绍猛然转身,头也不回的大步流去而去。
太平公主顿时泪如决堤,身形都有些摇晃起来。
琳琅连忙上前来左右将太平公主的搀扶住了。
“薛郎,你要记住——你不仅是我的依靠,我的未来,还是我的骄傲,我的自豪!”
薛绍大步不停。
他不敢停。
他怕自己这一停下来,就会不想走了!
太平公主的声音,如同呐喊一般从身后传来——
“薛郎,我爱你!”
“爱你英俊潇洒!”
“爱你风流倜傥!”
“爱你卓尔不凡!”
“爱你英雄豪迈!”
最后一声,太平公主却只说得自己听到——
“不要走……”
……
薛绍牵着马,独自一人在临近天津桥头的洛水河畔发了好一阵呆,好不容易才镇定心神,把自己的心思从离别的伤感中择了出来。
如释重负的深呼吸了几口之后,薛绍拍着胸脯劝自己,“我们会很快再见面的!很快!!”
离开河畔,薛绍正准备骑上马去往军营,冷不丁的天津桥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呼声,“薛公子!”
薛绍仰头一看,桥上正探出半个美人身影来,居然好久未曾见过的虞红叶。
薛绍见到她当场心思一动,唤道:“虞姑娘来得正好,我有事找你!”
“那便巧了,我也有事想要请问公子!”
“我上来——我下来!”两人异口同声,然后都笑了。
虞红叶乘着马车绕过天津桥的桥头,来到了桥下河畔与薛绍相会。
薛绍看到虞红叶身着一席雍容华贵光彩夺目的贵族盛装,胸前一片丰耸诱人的皎皎雪白,头饰项链等物绝非寻常人家所能看到。若不知其来历,绝大多数人看到她肯定都会以为这是哪个王公贵族家的千金,绝不会猜想她是一名社会地位低下的商人。
“姑娘做这副打扮,是要去拜访哪位达官显贵么?”薛绍笑而问道。
“公子还真的猜中了。”虞红叶低眉顺目非常的谦恭,拜了一礼,说道,“那位达官显贵,就公子你呀!”
薛绍笑了,“说吧,找我何事?”
“我曾听闻,公子即将率领洛水大军前往夏丰二州征讨突厥叛逆,可有此事?”虞红叶也不再废话,直入正题。
“有。”薛绍微笑点头,“看来你现在真是手眼通天了,这等军国之秘你也能打探得到。”
“公子取笑了。”虞红叶说道,“我虽然结交了一些权贵大臣,但是事关军国大事我可不敢随便打听,他人也不敢随意泄露。其实,这是太后亲口告诉我的!”
“哦?”薛绍感觉有些意外,“她告诉你这件事情,有何用意?”
虞红叶微然一笑显得颇为神秘,凑近了一些小声道:“太后告诉我说,你此次出征所带钱粮并不丰裕。到了前方征战之时,难免手头吃紧甚至举步维艰。于是太后建议,让我携商队与你一同前往夏州,然后在夏州都督府治下经商牟利。所得赢利,全都用来支助你的军费!”
“有这等事?”薛绍感觉有些惊讶,“这既然会是太后的提议?”
“没错,是真的!”虞红叶拿出一份黄色绢帛所写的文书,摊开一看,居然是一份帝谕手敕,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授红叶商肆为“河陇盐铁军商”,所到之处各级地方衙门必须予以最大方便并且不得征缴商税,唯授夏州大都督府对红叶商肆有管辖之权。
“太好了!”薛绍大喜过望!
有了这一纸敕令,红叶商肆就可以在河陇各地(主要是夏州大都督府治下范围之内)的广大区域,经营朝廷专|卖的盐、粮、油、布这些重要的基本生活物资,还可以经营和贩|卖铁器和马匹这些重要的军用物资。
用“字字千金”来形容“河陇盐铁军商”这六个字,都以点贬低它了。更形象的说,这应该是给了薛绍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专属银行!
“红叶,你的时运到了!”薛绍紧紧拽着那一纸敕令,“三年之内,你若不能成为关陇最富有的商人,那就证明你无能、我废物!”
“红叶的运势,永远都跟随着公子而走!”虞红叶也挺激动,对着薛绍深深的一揖拜了下来,“公子何时出发,红叶也好去做准备?”
“越快越好。”薛绍说道,“但是你在两京也有不小的家业了,怕是需要一些时日打理,因此不必太过着急,待我走后你再跟来也并无不可。毕竟现在西边仍有战事,你可以在后方静待一段时间,等战事平息之后再带你的商队过去。”
“一切但凭公子吩咐!”虞红叶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