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驸马-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将军,你一定要小心此人。”狄仁杰说道,“此人虽是出身突厥阿史德贵族,但从小在中原长大,对中原的一切都是了如指掌。再加上他曾经在单于都护府和一些边境州县为官,对大唐的边防和国政也都相当的熟悉,他甚至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京城官话,令两京人士也难于分辨他的口音。在被阿史那骨笃禄拜为谋主之后他出具的第一条计谋,就是前往关中监视大将军你。大将军若不掌兵,则一直监视;大将军若有掌兵之迹象,则动手行刺大将军!——总之,元珍将大将军视作突厥的头号劲敌!”
“他倒是看得起我。”薛绍笑了一笑,说道,“然后呢?”
狄仁杰说道:“那时候突厥叛军的实力还不强,只是窝藏在大漠深处躲躲藏藏,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这时朝廷派出使团前往幽州,抚慰招降草原各部族。元珍献谋让骨笃禄诈降幽州保存实力。趁幽州不备,骨笃禄杀将斩关逃往漠北,同时还将数万草原降卒裹挟而去。与此同时他们还劫走了……”
说到这里,狄仁杰面露难色的嘎然而止。
“狄公但说无妨。这里都是我的肝胆兄弟,没什么可隐瞒的。”薛绍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大致知道——他们杀死了朝廷使团的首领左奉宸卫郎将刘冕,同时还劫走了阿史那艾颜。”
“没错!”狄仁杰长叹了一声,说道,“幽州都督李文谏一向精明谨慎,没想到这次却被元珍算计了。骨笃禄斩关北逃之后聚集部众在于都今山,用艾颜为旗号开始招降纳叛,短短不到一月就聚集了十余万众。突厥叛军,至此成了气候。这时元珍再度献谋,让骨笃禄不必急于与大唐开战,而是将主力部队深藏漠北让大唐鞭长莫及。然后,他们对漠北九姓铁勒展开了攻势。在元珍的谋划之下,骨笃禄很快就击破了九姓铁勒,非但是了却了后顾之忧,还斩获了无数的牛羊军资并招纳了更多的降卒入伙,突厥叛军空前壮大。而这时,恰逢大唐先帝驾崩的非常时期,完全无暇他顾。骨笃禄与元珍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吞并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大肆扩张,很快麾下就聚集了将近二十万叛军。然后他们在于都今山建立了突厥伪汗国,骨笃禄诈称可汗,元珍被拜为谋主,并封为‘阿波达干’统率兵马。”
“随后,他们就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战争,对吗?”薛绍说道。
“是的。”狄仁杰说道,“元珍对大唐的边境太熟悉了,他针对我们的兵力布防和朝廷现状,制定了很多刁钻古怪的战术,把我们的边关守将完全迷惑,诱使我们的军队往来救应疲于奔命或是落入埋伏包围,完全只剩挨打的份。三个月之内他们连战十二捷,还洗劫了我们的陇右牧马监,劫走战马十八万匹!——这个元珍,俨然就是我大唐最危险的心腹之患!”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缓缓的点头,“也将是我薛某人即将遭遇的,生死劲敌!”
………………………………
第581章 施恩立威
薛绍率军抵达泾州治下的潘原县郊野时,大军停住休息做饭。听闻突厥人除了洗劫马场,还袭击了潘原这个祥和宁定、守备薄弱的关陇小县后,薛绍决定和狄仁杰一同率卫队入城看一看情况。
城中一片狼籍,随处可见烈火焚烧留下的残垣断壁,诸多民宅化成了灰烬与废墟。有些地方还能看到无人收敛的烧焦的尸首,街上有好些老人和孩子跪地乞讨沿街哭泣。
薛绍与狄仁杰等人,个个心如刀绞,怒火中烧!
看到薛绍这样一群人进城,好多乞儿一拥而上,哀哀哭诉想要讨要一些食物。突厥人就像强盗与蝗虫一样,非但是杀了城中多数的青壮、掳走了这里多数的妇女,还将城中所有能吃的东西几乎全部抢走。
“传我令,下发军粮救济百姓!”薛绍下令道。
主管后勤粮草的副将李多祚当场吃了一惊,连忙将薛绍请到一边,小心劝道:“大将军,我们的粮草可不多啊!这沿途过去全是受灾的城镇和难民,难不成我们都要去救济吗?照这样下去,我们不等走到丰州,将士们就要饿肚子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薛绍眉头紧皱,说道,“既然亲眼看到了,让我弃灾民于不顾,我做不到!”
“那军粮的问题,如何解决?”李多祚问道。
“……”薛绍沉吟了片刻,说道,“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夏州我再想办法。赶紧,叫弟兄们去放粮济民,顺便安排一些人把城里的尸首收敛下葬。”
“大将军,这会不会耽误我们的行程?”李多祚说道,“丰州危急,正待救援。我们这样走走停停,总不是办法。”
薛绍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你去办事,我来想办法。”
“是!”
李多祚马上带人出城,搬运军粮去了。薛绍准备去找狄仁杰商议,发现他和一些灾民聚在一起,正将自己包袱中为数不多的几块蒸饼拿了出来,分给了几个饿到哭泣的小孩子吃。
“狄公真是一位仁人君子。”薛绍走了上前,摸了摸其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的头发,“小囡囡,好吃吗?”
“好、好吃……还要!饿!”小女孩儿被干干的麦饼给噎住了,说得含糊不清了。
薛绍连忙叫侍从打开羊皮水壶,灌了几口水给小女孩儿喝。小女孩儿眼泪都呛出来了,但是一个劲的在笑,笑着露出两口可爱的小虎牙。
看到小女孩儿如此天真灿烂的笑容,薛绍和狄仁杰都笑了。
“狄公,我已下令用军粮赈灾救民。”薛绍说道,“但是我急于行军,恐怕没有太多的时间留在这里打理上下。因此我想拜请狄公主持分粮一事。不如狄公意下如何?”
狄仁杰闻言大喜,连忙整肃了衣冠与仪容,非常正式的对薛绍拱手拜下,“大将军高义仁德,请受狄某一拜!”
“军队本该保境安民,如今薛某不过举手之劳,狄公何必如此?快请起!”薛绍连忙上前扶住他,说道,“如不出所料,同遭突厥兵洗劫的泾、原、庆三州治下,情况大多和这里相同。实话实说,薛某手中军粮不多时间更是紧迫,肯定无法一一前往诸多州县赈灾安民。但是,要薛某对这些灾民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薛某的良知又不容许。不知狄公,可有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
狄仁杰拧眉沉思了片刻,说道:“大将军,狄某很想知道我们的刺史和县令这些人等,现在正在做什么?这些事情,本该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大将军想要赈灾安民,也必须要有地方衙门的助力方能办得妥善。”
“言之有理。”薛绍想了一想,说道,“但是这三州的民生政务,都不在我的辖区治下,我若越权行事将犯僭越之禁。不如这样,我马上写一份上表请示朝廷,让朝廷火线封敕狄公为陇右道三州安抚大使,专管救灾抚民一事。不知狄公意下如何?”
狄仁杰眼睛一亮,但又面露疑惑,“倘若真能如此,狄某义不容辞,定当竭尽全力安抚受灾百姓。只是……大将军,任免钦差大使这种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吧?何况,狄某还并非是御史台的官员。”
“我可以,试一试。”薛绍微笑道,“在朝廷派专员前来赈灾抚民之前,狄公不妨先从我这里调用一批粮食先去赈灾抚民,一解百姓燃眉之急。如若不然,薛某真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饿死。人命大如天,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大将军恭亲爱民,所虑甚是。”看到薛绍笑得那么自信满满,狄仁杰点了点头,“狄某,就按大将军吩咐的去办!”
稍后,李多祚就带着一些军士与民夫,押了一批粮草入城。薛绍下令即刻散粮济民。城中百姓欢呼雀跃喜极而泣,对薛绍这些军人跪地磕头长拜不起。领取军粮的时候,百姓们全都下跪磕谢之后方才离去,劝都劝不住。
薛绍马上写下了一封亲笔信,以前方军情驰报的名义六百里加急递送洛阳,请求朝廷敕封狄仁杰为三州安抚使。如不出所料,这样的“军情驰报”会由临时监国的武太后与顾命大臣裴炎一同拆视。薛绍相信,武则天应该会同意自己的这个请求,哪怕裴炎也没什么理由去拒绝。毕竟,这其中没有半点谋私的意图。
写完奏表送出之后,薛绍把行军记室钟绍京留下,让他担任狄仁杰的副手协助他赈灾抚民。又让自己的亲随唐真和潘奕率领五百甲兵一同留下,暂时听命于狄仁杰麾下用事,待赈灾一事了结再回军队报道。
然后,薛绍并未多作停留马上带人离去。军队稍作休整吃了一顿饱饭,薛绍要继续率军前行了。
狄仁杰非常的感动,他带领很多的灾民一路相送薛绍出城,立于旁道泣别朔方军。直到夜幕快要降临薛绍的军队全都离开了他们的视线,他们仍旧不愿回去。
三日后,有潘原县的百姓在狄仁杰等人站立送别朔方军的地方,立起了一块碑石,记述了薛绍开散军粮赈济潘原百姓的事迹,碑名——“义赈碑”。
薛绍对此全然不知,此刻,他已经率军走到了自己新官上任之后最重要的军镇,朔方县。
薛绍手下的马匹不多,三天之内全军将士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赶了六百多里路,非常的疲惫。到了朔方,所有人心中除了睡上一个饱觉,再也没了别的想法。
王方翼西征之后,让副将阿史那忠节率三千兵卒留守朔方。此前,阿史那忠节早已收到朝廷号令知道薛绍会是新任的夏州都督,于是他早早的打理好了营房,现在正率领麾下将士列阵来迎。
薛绍很累,几乎都不想多说一句话。但见阿史那忠节等人非常的热情,薛绍只好强打精神与之寒暄了一阵,然后率军入营,下令全军整休一日一夜。
稍作休息并进了饮食之后,薛绍总算恢复了一点精神,马上就将阿史那忠节唤来,问他一些军机之事。
早在征讨白铁余之时,薛绍就与阿史那忠节有过一面之缘。他与王孝杰同为王方翼的左右臂膀,倚为重用。从姓氏上不难判断,阿史那忠节是突厥汗室贵族的后裔。在现在突厥复叛的大前提下,他的身份多少有一点敏感。
或许也正因如此,阿史那忠节在薛绍这位新上司的面前,表现得始终有些忐忑不安。
薛绍先和阿史那忠节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闲话,阿史那忠节斟字酌句的答得小心翼翼,虽然有问必答但也不敢多说一句废话,唯恐言多必失。
“突厥人孤军深入劫掠陇右牧马监时,兵马正打从将军的眼皮底下溜走。”薛绍问到了正题,“将军为何没有出兵阻拦?”
阿史那忠节浑身一颤,这个问题太要命了,薛绍是在兴师问罪吗?
“怎么,将军无话可说?”薛绍语气虽淡,但杀伤力十足。
阿史那忠节当场站了起来,郑重的抱拳而拜,说道:“大将军明鉴,非是我等不作阻拦,而是上峰下达了严令不得出战,有违者斩首!”
“为什么?”薛绍眉头一拧。
“这个……这个恐怕只有上峰才知道原因了!”阿史那忠节不敢多说一句。
“王都督率军前去平定西域了,现在你的上峰是谁?”薛绍问道。
“是去年才新上任不久的夏州都督府长史,唐怀壁。”阿史那忠节答道。
唐怀壁?
薛绍一听这个名字就是心头火起。记得上次裴公率军北伐时,此人就是行军副大总管,实际上却是朝廷派出的监军御史。后来他把李崇义和李仙童一同带走,路上整出了许多妖蛾子。当时看来,此人可能是先帝李治的心腹,但更像是武则天的心腹,而且他和李仙童之间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李仙童能够脱罪,唐怀壁有很大的嫌疑暗中提供了助力。
话说回来,无论唐怀壁有什么样的后|台,薛绍都觉得此人的人品与德性非常值得自己厌恶!
思及此处薛绍眉头一拧,“那唐怀壁的官架子倒是不小——去,把他给我叫来问话!”
“是!”阿史那忠节连忙大声应诺。
听薛绍这口气似乎已经把怒火和治罪的意向转向了唐怀壁,阿史那忠节如蒙大赦,办起差事来也是劲头十足。马上,他就翻身上马带着一整队全副武将的骑兵奔向了夏州都督府。
郭元振见状有些好笑,对薛绍道:“看这架式,今日唐怀壁应该会是被绑来的!”
“那是他的顶头上司,他敢绑吗?”薛绍冷笑。
郭元振嘿嘿直笑,“但你不是他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么?为了向新都督表忠心,他今天肯定会让唐怀壁有得好受!”
“我心情不好,少跟我嬉皮笑脸。”薛绍脸一板,“去做一下准备,我要军法开审唐怀壁!”
郭元振不由得一怔,“刚来就这样,不好吧?”
“少废话,不然连你一起审!”薛绍佯怒道。
郭元振脑袋一缩,连忙打着小跑开溜了。
………………………………
第 582章 百死莫赎
唐怀壁果然是被绑来的,一路上都在大骂阿史那忠节。诸如“背信弃义、犯上作乱、翻脸不认人、阿臾小人”之类的字眼全都用上了。阿史那忠节任凭他骂就是不理睬,除了一句“末将奉命行事”也再不还嘴。
都督与长史闹将了起来,就如同两只老虎打起了架,身为属下的阿史那忠节可不敢随便帮腔或是落井下石。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还是隐约偏向了薛绍,否则唐怀壁也不至于如此气急败坏了。
时值深夜,唐怀壁是从美妾的被窝里被拽出来绑到军营的。他一路破口大骂,骂到军营里却突然就噤声了。
因为薛绍摆出了一个用来进行军事廷审的刀兵大阵,火把林立刀戈雪亮,红衣刽子手环伺四周。这样的阵势显然不像是一般的审讯,唐怀壁隐约感觉到,情况好像有点不妙,新官上任的薛绍这头一把火,好像就烧到了他这个佐官长史的头上了!
唐怀壁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脑子里面滴溜一转,他大概有了主意。
听到唐怀壁已经带到,薛绍叫左右把人带上来。
初初的四眼一相对,薛绍表情淡漠目露寒光,唐怀壁心中猛然一寒——不好,这小子当真对我动了杀机!
“阿史那忠节,本帅叫你去把唐长史请来,却没叫你绑缚,这是为何?”薛绍说道。
“属下误解,属下知错了!”阿史那忠节连忙道,“属下亲为长史松绑!”
唐怀壁不动声色不置一辞,静静的站着让阿史那忠节给他松了绑。阿史那忠节频频道罪,然后退到一边站定。
“唐长史,你有话要对本帅说么?”薛绍平声静气的道。
“属下恭迎薛少帅!”唐怀壁一板一眼的拜了下来,“只因治下公务繁忙属下不及远迎,还请少帅恕罪!”
“无妨。”薛绍淡淡的道,“本帅请你来,不是为了听你这番恭维虚话。”
“那少帅想要听些什么?”唐怀壁以静制动,反问道。
薛绍淡然一笑,说道:“本帅调查得知,那日突厥犯边深入关陇腹地,大军正从朔方擦边而过。你为何下令不得出战?”
“回少帅,下官固然也想奋勇杀敌立功报国,但是谨守不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唐怀壁明显是有备而来,侃侃答道,“当时的情况,突厥兵来得突然而且阵势极大,朔方军镇不过三千守兵,如果贸然出击必然是寡不敌众,很有可能落入突厥叛军的围歼之中。倘若如此,则夏州就有可能失陷。王都督临行之时嘱托下官守城重任,下官职责所在为免重蹈丰州都督崔智辩的覆辄,出于谨慎,这才严令朔方兵马不得出战!”
众人一听,这个能说会道的唐怀壁真是答得滴水不漏,还把王方翼都搬了出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薛绍却是冷冷一笑,“那突厥叛军洗劫了陇右牧马监原路返回的时候,你仍旧没有出兵拦截,也是此理吗?”
“这个……”唐怀壁左思右想生怕薛绍这一问当中有陷阱,因此迟迟未答。
“回答我!”薛绍突然大喝一声!
唐怀壁猛然一怔,“是……正是此理!属下,必须谨慎对待!”
“荒谬!!”
薛绍猛然站起雷霆一喝,有如平地惊雷。
众人都吃了一惊,唐怀壁的脸色一下就白了,“这……这属下哪里做错?”
薛绍面带怒容义正辞严的大声喝道:“突厥兵洗劫了三州治下多个州县城镇,又掳掠了陇右牧马监。回程之时,突厥叛军押着他们俘获的成千上万的大唐子民,还有十八万战马。哪怕他们人数再多、战斗力再强,队伍也势必变得纷乱而冗长,正是夹击他们的好时候!”
“这个……这个属下毕竟只是一名文吏,哪能像薛少帅这样对战机的把握无比精准呢?”唐怀壁连忙辩解,而且做疾心疾首状,“哎,说来也是!属下愚昧!属下当真有失计较了!”
狡猾!
薛绍心中立马想到这个字眼来形容来,他分明是在避重就轻。因为,怯敌不战肯定是死罪难逃,但不幸错过战机,则是普通的工作失误,怎么也不算大罪。“好,就算你没意识到,当时的情况是一个宝贵的战机。”薛绍说道,“但你眼睁睁的看着突厥人掳走我们的百姓子民和财货牛羊,你却无动于衷——你知罪吗?”
“少帅冤枉,下官何罪之有?!”唐怀壁面露惊讶之色,急忙辩道,“下官奉命留守夏州,本职即是如此。见到突厥叛军就在眼前,下官也想亲率兵马出城与之决一死战,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麾下一共只有区区的三千兵卒!——如若出战不力三千尽糜,谁来把守夏州?到时非但是救不得被俘的百姓,反而会连夏州也一并丢了——这个责任,谁来担负?”
“住口!”
薛绍大怒厉喝——
“你身为军帅未战先怯龟缩不出,还振振有辞的在军法面前辩说因果,廉耻何在?!”
“你身为封疆大吏,保境安民是为第一要务。但你却眼睁睁的看着成千上万的百姓被突厥人掳走沦为异国奴隶而无动于衷,廉耻何在?!”
“国难当头百姓倒悬,你只计一己之得失,为怕犯错而玩忽职守毫不作为,廉耻何在?!”
“唐怀壁,你心中还有没君恩国法,还有没有道义良心?!”
这一番怒骂,骂得唐怀壁面无人色,近旁的将士们个个义愤填膺怒火腾腾。执戟司戈这些帐前近卫把大战戟在地上整齐的重重一顿,齐声怒喝——
“说!!”
唐怀壁剧烈的发抖几乎站立不稳,哆嗦的道:“薛、薛少帅,你这话可就说得有些重了!属下承认,属下是在军事上有了一些小小的失误。但、但不管怎么说,属下总算是确保夏州无虞,这满城的百姓还不都是好好的吗?属下已经解释过了,为免夏州也步丰州后尘,出于谨慎才没有出击。属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难道真要属下亲率这三千死士出城与突厥死战之后全军履没,导致夏州也一样的陷落了,才算是尽职尽责吗?”
“你这俗吏,还敢狡辩!”薛绍大喝道,“你先是怯敌不战,放任突厥叛军从你的眼皮底下杀进关陇腹地大肆烧杀抢虐,就已是罪不容诛!——你真该亲自到夏州后方的径、原、庆三州去看一看,那里都被突厥兵摧残成什么样了!敢情那些百姓当中没有你的亲人,你就不着急了?情敢那些牛羊财货不是你的私财,你就不心痛了?”
“依朔方军镇易守难攻之险固,就算你兵力不济,只要你做出了抵抗与阻拦,突厥人也不会那么轻松的飞越而过。前方有战,后面的州县就能得到警示,怎么也不会毫无防备的被突厥人横加血洗!——可是你除了当缩头乌龟,还做了什么?!”
“这!……”唐怀壁目瞪口呆冷汗直流,结结巴巴无言以对。
“再到突厥叛军回程之时,你若有一丝良知与血性尚存,也不会目送突厥人裹挟成千上万的大唐百姓与牛羊财货,扬长而去!”薛绍如同连珠炮一般连声大喝,“当时的情况,哪怕你只是救回了一个百姓、哪怕你只是抢回了一匹战马,至少也能让百姓们知道,大唐没有放弃他们!”
“军队,生来就该是保境安民的!”
“可是你除了龟缩、龟缩、龟缩!——你还干了什么?”
薛绍越说越怒,几个大踏步欺到了唐怀壁的身前,一把拽住他的衣襟怒声咆哮道——
“说——你为何不抵抗?”
满营将士同仇敌忾的怒声咆哮——
“为何不抵抗?”
“为何不抵抗!”
“为何不抵抗!!!”
唐怀壁简直就快要被吓傻了,瞪圆了眼睛一脸煞白的盯着薛绍,小声的喃喃道:“薛少帅,你别这样!……咱、咱是自己人哪!”
“啪!”
薛绍一个大耳刮子就扇到了他的脸上,当场就把唐怀壁打得鼻血横流眼冒金星。
“混账东西,死到临头还不思悔悟!”薛绍才懒得跟他废话,扇完了耳刮子一把将他扔到地上,“刀斧手何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