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连,有如阴冥炼狱!

    仓皇与惊怒的突厥人,倒是没有忘了射箭反击,或是玩命的冲击朔方军的军阵,想要夺路而逃。

    有备而来的薛绍,哪会在关门打狗的情况之下,再给他们逃命的机会?

    无数的骑兵盾牌早已布成了钢铁城墙,城墙之后遍布丈长的马槊,一槊击出人马俱穿!

    不久,朔方军又将就地取材的石头和树木飞快堆放了起来,构建出临时栅完全堵住了狭窄的山隘过道,变成了突厥骑兵再也无法逾越的天堑屏障。

    关门打狗的局势,彻底形成。现在,哪怕突厥的骑兵全都插上翅膀变作鸟人,薛绍也会让弓箭手将他们全都射下来!

    “放箭!给我拼命的放箭!!!”薛绍连连下令,“多砍树木树枝抛进谷中,烧死他们!”

    ……

    这已经不是一场战争。

    而是名符其实的——屠杀!

    早已经做好血战一场之准备的薛绍,绝没料到仗会打成这样。他骑着威龙宝马立于高处,纵观整个大战场,心中不由得一个激灵——我是不是应该感谢那些从朔州逃回来的突厥败兵?……看来我的谋略还是不够刁钻,我应该主动放几个俘虏来代州报信才对呀!

    ——果然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你看,又长智慧了!

    守备雁门的唐军将士刚刚发觉突厥人要撤退的时候,还以为突厥人突然脑洞大开,学会耍诈诱敌了。直到城下喊杀声起,突厥人陷入火海溃不成军,他们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友军来援了!

    兴奋而狂喜的代州守军,擂响战鼓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

    薛绍隔得稍远听得不是太真切,只是隐约听到他们在喊——“战神万岁、战神万岁!”

    无论是唐军还是与大唐为敌的胡人全都一致认定,薛仁贵乃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薛绍不由得笑了,看来代州的将士们都以为,是薛仁贵率军前来救援代州了!

    ——倒也可以理解,谁能料到薛绍会从千里之外的丰州,跑到河北来助战呢?

    河北的夕阳,总是那么的腥红如血。

    日落时分,雁门关前除了熊熊燃烧的大火,再也没有多少活动的东西。侥幸在火海与箭雨当中逃得性命的突厥人,无一例外的扔掉了兵器跪在地上,请降!

    焦臭味极浓黑烟飞灰也实在太多,薛绍只好切碎了一片战袍蒙住了鼻口。其他的唐军将士们如法炮制,个个变成了“蒙面人”,开始清理战场。

    烧焦的尸体完全阻塞了所有的山道,朔方军一时之间几乎无法进入战场。花费大力气进行灭火理疏通之后,朔方军的将士才步行开挺进来,开始收押俘虏、清理战场。

    把守雁门关的守将倒也谨慎,为防止残余的突厥人趁着天黑混乱杀进城中,他们不肯开城迎请薛绍入城。只用弓箭射来了一封信,说天明之后验明身份,再请友军进城。

    薛绍笑了一笑倒是无所谓,叫人把一封回信射进了城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这箭一射进城中,当即引发了一片惊叹,有如轩然大波。城头之上整夜灯火通明,并且敲了一夜的战鼓。

    这个鼓点之声,薛绍和众多唐军将士再也熟悉不过,那是宫庭之中用来庆祝战争凯旋的——《秦王破阵乐》!

    薛绍听了不禁婉尔,对左右将士说,看来这个接替周道务守城的将军,还是个出身仕族喜好音律的雅人!

    朔方军将士在雁门关外,一边分批休息,一边清理战场。到了天明之时,战场勉强清理完毕。

    这一战,朔方军虽然打得非常的轻松写意,但是杀敌的数量却是远高于朔州一战。据不完全统计,被诛杀的突厥骑兵数量绝对不少于三万五千人,俘虏只有一万人左右。唯一可惜的是,战马的损失比较严重。

    这一万人既然跪地请降,就再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就如同朔州被收编的那些突厥降兵们一样,他们也成为了大唐的“官户”兵奴。终其一生,只能在大唐的军队里面服役!

    雁门关的城门,终于放了下来。

    城头之上,鼓角齐鸣战旗飞扬,守城的将士和百姓们高声欢呼,声震百里。

    一名穿着绿袍的官员头一个走了出来,几乎是打着小跑朝薛绍奔来。

    “薛驸马!!”

    薛绍一听,军队里面叫我“驸马”的可谓少见了,而且这声音颇为耳熟……谁呢,一时想不起来!

    待那人跑近了,薛绍方才恍然——居然是柳盛!

    薛绍心中一亮,想起来了。当初柳仙儿被太平公主“捉”到长安,却吓破了柳盛的胆,他马上辞官而去。后来自己娶了柳仙儿为媵人,柳盛又后悔了,于是跑到长安来“求官”。记得当初还是太平公主大包大揽的应承了此事,去帮柳盛“跑门路”,结果却因为裴炎从中作梗,柳盛只混到了一个“五台县令”。

    ——五台,不就是代州治下的小县么!

    “下官柳盛,拜见薛驸马!!”柳盛已经跑到了薛绍的马前,双膝跪地就拜,泣不成声!

    “柳明府,快请起!”碍于众目睽睽,薛绍骑在马上并没有下来,说道:“你还是称我将军吧!”

    “多谢薛将军!”柳盛起了身,死里逃生又见故人,他忍不住老泪纵横的唏嘘感叹。

    “你怎会在雁门?”薛绍问道。

    “回将军的话,突厥犯边,代州长史周道务征发代州治下的青壮,来雁门关守城。”柳盛答道,“下官亲自带着一批青壮来到雁门,正巧碰到突厥的骑兵杀到了城关之下。因为急缺人手,下官就留着没走。岂料后来周长史临阵阵亡……众将官抬爱,推举我暂时代行长史一职,充任守城将。这才得已见到了将军!”

    “原来如此!”薛绍点了点头,心想柳盛现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台县令,但他曾经是并州大都督府的司马,在河北这块地界还是有些威望和影响力的。

    “薛将军——快、快请入城!!”柳盛惊喜而殷情的上前,亲自牵住了薛绍的马缰朝前引路。

    薛绍本不想如此高调和倨傲,怎么说柳盛也算是自己的半个老丈人。但见他热情如此高亢,也就由得他了。

    在雁门将士和百姓们磅礴的欢呼声中,薛绍进了城来,十足的享受了一回英雄和救世主的待遇。可是刚刚吃完了一碗热饭,薛绍马上就要动身离开。柳盛和众将官全都挽留不住,只好任由薛绍走了。

    薛绍让唐休璟率领军队留在代州,处理一切善后。自己只带了数十部曲,星夜奔往并州太原城。

    ——薛楚玉的性命,还着落在那里!武承嗣那个祸国殃民的废物篓子不解决,河北还要遭受更大的祸害,说不定自己这么多的努力和付出,全都是白忙!

    在薛绍看来,并州之行,比什么都重要!

    。

    【来两张票,如何?】


………………………………

第630章 约架单挑

    并州就快到了。

    薛绍一行人的疲惫,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如果不是有着过人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精神意志,恐怕都已经累垮。

    从走进并州地界开始,薛绍就明显感觉到一种异常的“萧条”。所过之境的村庄镇甸全都了无人烟,甚至连鸡犬牛羊都很难见到,官道之上更是一片冷清,与以往车马如龙的繁华景象,大相径庭。

    大好的一个并州,大唐的经济繁华之地,怎会变成这样?

    薛绍初时很是迷惑,后来渐渐想明白——这是在坚壁清野!

    并州太原城以外的小县、村庄和镇甸全都清空了,准备以太原为依托抵御突厥。

    就连埋葬着三刀旅烈士的英烈村,也人去楼空变成了一片无人绝域。

    薛绍恨得咬牙切齿,这就叫为官一点错,百姓万般苦。武承嗣那个鸟人,非但是舍弃了云、朔、代三州的将士和城池,还让这么多河北的平民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该死!!

    太原到了。

    这里的城池显然是被加高加固了,护城河也挖宽了许多。悬门两侧增加了好些个箭厢和望哨,城头上更是旌旗飞滚军士如林,个个全副武装严阵以待,一副应对大战的剑拔弩张之势。

    薛绍看到这副阵势,却是忍不住冷笑连连——突厥人还远在八百里外的云州,你们防谁打谁?

    “来者何人?!”悬门后方出现了一阵兵卒,领头的小校骑着马隔着河,气势汹汹的喝问。

    “夏州都督薛绍,入太原有要事待办。速开城门!”部曲代为薛绍回话。

    “夏州?”小校仿佛一时神经短路了没回过神来,琢磨了半晌,又和身边的人嘀咕道,“夏州在哪儿啊?”

    “好似在河陇!”

    “薛绍是谁啊?”

    “……耳熟!耳熟!”

    薛绍摇头直笑,他的部曲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怒喝道:“尔等井底之蛙,竟然不识薛少帅!速开城门请少帅入城,或可饶恕尔等轻慢之罪!”

    “哟,竟还自称为帅?口气也不小!”小校大不以为然的蔑笑了两声,说道:“河北战况紧急,太原正值戒严。除非接到上峰的命令,否则城门不得擅开。你说你是夏州都督,怎生来了并州太原?若是奉了皇命前来公干,当有公|文出示。如此我们也会秉明上峰开城迎接。”

    “来得仓促,没有公|。”部曲答了一句,很是恼火,“少说废话,快开门!”

    “没有公|文?那可就对不住了!”小校说完拔马返身就走,“任你口说无凭,我哪能知道你们是不是敌国奸细?”

    “混账!!……”部曲气煞了,取下鞍上的雕弓就要射人。

    “住手。”薛绍轻喝了一声将他止住,说道:“我是没有公|文,但我这张脸,就是畅行天下的令牌!”

    小校闻言又止住了马,转身回来几步走到了河边,细细的打量薛绍,满副狐疑的道:“没办法,我当真是不认识你!”

    “以你的军衔和品级,情有可原。”薛绍微然一笑,“去把李孝逸叫来。”

    小校心里狠狠的堵了一记又不敢发作,心里直犯嘀咕:这人居然直呼长史的姓名?……好生狂妄!

    “还不快去?!”部曲大喝!

    小校吓得浑身一震,心说这人恐怕真是大有来头……好吧,还是不要轻易得罪,先去秉报上峰!

    “请稍候!”

    小校连忙带人走了。

    “这厮当真不知天高地厚!”部曲们很是忿忿,一个劲的骂咧。

    薛绍摆了摆手,说道:“井蛙不足语海。和这等人一般见识,只能贬低自己的身价。”

    部曲们同时怔了一怔,连忙拱手认错。

    片刻之后,太原的悬门吊桥被放下来了。

    李孝逸骑着一匹马亲自走出城门前来迎接,惊诧不已的远远就道:“薛驸马,何以驾临太原?事先也没通知一声,也好让本官安排迎接啊!”

    “这可就真的是,说来话长了!”薛绍看了一眼李孝逸身后,除了一队亲兵再无旁人,于是问道:“武承嗣呢?”

    “这……”李孝逸苦笑了一声,以表情示意薛绍人多耳杂,只道,“这也就,说来话长了!——薛驸马,快请入城!”

    “请!”

    适才出来应对的小校站在城门口,一脸煞白的站得笔直,额头之上冷汗直流。

    薛绍打从他身边经过时微然一笑,说道:“记住我的脸了么?”

    “记、记住了!”小校一个劲的发抖。

    “这是好事。”薛绍淡然笑道,“下次再来,我就不用再劳请李长史,亲自前来给我开门放行了。”

    李孝逸怒斥道:“狗眼看人低的混账东西,名震天下的薛驸马你都不认得,还守什么城门?”

    “属下知错,罪该万死!”小校吓傻了,慌忙跪地请罪。

    “李长史,不知者无罪,算了。”薛绍笑道,“我也就是心情烦闷,逗一逗他寻个开心罢了!”

    “哼!今日便看在薛驸马的情面之上,饶了你!”李孝逸发了一通官威又给薛绍赔了一阵不是,这才请了薛绍一同进了城,往都督府而去。

    那名小校跪在地上发呆发愣的杵了好大一阵,突然大叫一声,“画师,我要找画师!……我要赶紧把他的脸画下来,让弟兄们通通记住!”

    进了都督府,李孝逸连忙置宴相待。薛绍行军多日从未吃上一顿好饭,到了这里也就不客气了,敞开肚皮吃了个够本。

    一边吃,薛绍一边和李孝逸大致说了一下自己从丰州起兵,直至今日抵达太原的经历。

    李孝逸如听天书震惊不已,尤其是听到薛绍解围代州歼灭五万敌军时,他的筷子都掉了,根本就不敢相信!

    “李长史如若不信,可以派心腹前往朔代二州查探,一问便知。”薛绍笑道,“我倒是好奇,武承嗣身为河北道黜置大使,并假节钺兼领一切军政大权有如陛下亲临。眼下到了战事紧要的关键时刻,他人去了哪里?”

    李孝逸连忙摒退了左右的所有闲杂之人,苦笑连连的低声道:“武承嗣至从来了并州,发了几道号令之后就去了文水县,至今未归啊!”

    文水县?

    薛绍心中一动,那不是武则天的祖籍之所在么?

    “武承嗣去那里干什么?”薛绍问道。

    李孝逸仍是苦笑不迭,低声道:“衣锦还乡,还能做什么?”

    薛绍恨得咬牙切齿,“杂碎!”

    “慎言、慎言!”李孝逸惊怕的道,“他现在可是炽手可热,听说可能还要入阁拜相。薛驸马,无事还是不要与他争执为好。”

    “无事?”薛绍双眼一瞪,“云州陷落,朔代危急,无数将士和百姓惨遭突厥人荼毒,大好江山惨遭沦陷——岂说无事?!”

    “呃,这……”李孝逸的脸都快要变成一条苦瓜了。

    “老帅薛仁贵,何在?”薛绍再又问道。

    李孝逸叹息了一声,说道:“武承嗣来了河北之后发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老帅薛仁贵唤到太原,并勒令老帅带回了他麾下的精锐部曲,也就是当初程务挺北伐之后留下的那一军骑兵。老帅来了以后,武承嗣就让他率军随行护卫,一路去了文水县。随后他又发了第二道命令,说就让云、朔、代三州的将士死守城池争取时间,同时在并州招兵马买坚壁清野,凭借太原的坚固城池抵御突厥来犯。”

    “难怪朔代二州的兵力如此匮乏,守城捉荆见肘。二州的主力精锐居然是被武承嗣带去文水县招摇显摆了,真是岂有此理!”薛绍怒从心中起,喝道,“云朔代三州,先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的兵家必争之地,武承嗣却要主动放弃!还有并州以北的数百里国土和百姓,他全都不要了!——李长史,武承嗣分明就是在丧权辱国祸国殃民,你居然也不加以阻止?”

    “我阻止不了啊!”李孝逸双手一拍无奈的摊开,“他随身带了一支奉宸卫的卫队,那个卫队长手持陛下亲赐的千牛御刀,说是违抗钦差之命者有如上抗圣旨,千牛御刀可以先斩后奏!……针对他做出的军事部署,我与老帅都曾据理力争,结果都被他用千牛御刀来威胁了!此情此景,如之奈何?”

    “你们都拿他没治是吧?”薛绍一口气闷干了一整杯酒,愤然一拍桌子,“好,我来!”

    “呃!……”李孝逸狠狠的吃了一惊,身为圈内人士,他对“薛人屠”的名号是知之甚详的,这时不禁担忧道,“薛驸马,你千万不要冲动乱来。再怎么说,他现在也是代表陛下,巡牧河北的钦差大臣啊!”

    “你说得对。”薛绍冷冷一笑,“但我不是河北的官,不归他管!!”

    “呃……”李孝逸无言对对,只能苦笑,“要说,还是不要针锋相对的好。有什么事,都好商量啊!”

    薛绍知道李孝逸是武则天的心腹,夹在中间难以为人,因此也就不跟他多说了,只道:“武承嗣何时回太原?”

    “不清楚。兴许等他过足了衣锦还乡的瘾,自然就回来了。”李孝逸的神情很无奈。

    “派人去叫。”薛绍说道,“就说薛绍到了太原,要找他单挑打架!”

    “啊?”李孝逸当场傻了眼!

    “玩笑而已,不必紧张。”薛绍笑道,“就说朔代军情紧急,要他务必赶紧回城,商讨军国大事!”

    “好吧……我这就派人去!”李孝逸抹了一把冷汗。

    薛绍暗暗冷笑,心说后面那句才是真正的玩笑,我和那个废柴篓子能商量什么军国大事?

    要找他单挑,倒是真心的!


………………………………

第631章 虎墨沉香

    难得故地重游,薛绍却没什么心情去走朋访友或是游山玩水。当天,他就亲自带着几个部曲上了街,去采购医治薛楚玉所需的药材。这东西还真是不太好找,有几味药相当的生僻和稀缺,几个药店都没有现|货,只能答应尽快帮薛绍寻来。

    薛绍再如何心急也是无法,只好在药店交下了一笔不菲的定金静等消息,同时派了几个得力的心腹之人,去了相邻的州县寻访药材。如此双管齐下,或能多一线机会。

    两日后,武承嗣仍然没有回来。薛绍早已是急不可耐,就差亲自杀到文水县,去将武承嗣揪回来了。

    武承嗣向来百无一用,但他现在却有了一样本事,凭借着钦差的名头死死控住了河北的官员和将军们。如果武承嗣没有把薛仁贵和他麾下的部队一并带走,薛绍倒不至于这么着急,也没什么心思跟他扯皮。

    归根到底,河北的军事局面必须得有薛仁贵出面主持才行。薛绍就算是有想法,也无法真的越俎代庖的去指挥河北的军队。可是现在,一代战神薛仁贵居然被武承嗣征去当了“保镖”,陪他衣锦还乡的臭显摆……薛绍痛恨武承嗣之余,也真有一点替薛仁贵心里憋屈!

    可是设身处地的为薛仁贵一想,薛绍觉得,薛仁贵肯定也是没办法了。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眼下薛仁贵却没有资本去这样做。他谪贬十年好不容易到了古稀之年才被重新启用,其中还多亏了武太后的周全。现在朝廷派了武承嗣来巡视河北,其用意当然是一目了然——他就是代表武太后来的。

    换句话说,薛仁贵会认为,武承嗣在河北所下达的命令全都是武太后的意志体现——他哪敢违抗?

    思及此处薛绍不禁轻叹了一声,薛仁贵何等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却也被政治小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将军看着威风,但真是不值钱啊!混得再好,小命儿也依旧被朝廷上的人牢牢握在手心里,爱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薛绍不得不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和未来了……眼看着武则天将要崛起,她的那群废物侄儿们也将得势。现在他们或许还奈何不了我,但以后一但他们逮着机会,那还不把我往死里整?

    薛仁贵这种泰山北斗级的军界老前辈都能被武承嗣戏耍,我又能强撑多久呢?

    如此看来,在外面带兵当将军顶多只能是过渡之举,不是个长久之法。凭借军功在朝廷博得一席之地,真正的掌握政治权力,这才是王道啊!

    第三天,武承嗣仍然没有回来,薛楚玉要的药材也还没有找到,但是薛仁贵回来了!

    薛绍等了三天也休息了三天,精气神正当饱满。听说薛仁贵已回并州,立马跑去见他。

    上前在长安,薛绍曾经主动要去拜访薛仁贵,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亲眼见识一下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享誉千年的盖世虎将,凛凛战神。可那一次恰巧撞见了薛仁贵痛打薛楚玉,为免撞破他人的尴尬薛绍只好离去。

    今天,总归是能够如愿了!

    薛仁贵回来之后,先去见了李孝逸。薛绍很容易就找到了他们,刚走到李孝逸的房间门口不远,就听到里面传出一个声音——

    “这一次,薛礼宁愿背负抗旨不遵之名,宁愿丢了这颗雪白的人头,也不愿再受那厮摆布了!”

    显然是薛仁贵的声音,虽显苍老,但仍是相当的浑厚有力!

    薛绍心中微微一惊,停住了脚步。房间外面倒是有几个李孝逸的心腹军士在远远的把守,见到薛绍来了准备入内通报。薛绍冲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动。这些军士都认识薛绍,虽然显露出了一些“难作”的表情,但也都站住了没动。

    “老将军,切勿动气。”李孝逸在劝,苦口婆心状,“仗该怎么打,终归还是要听朝廷的。我等在外为官为将,还不都是代天巡牧、为帝分忧吗?朝廷如何决定,自有朝廷的道理。我等怎该质疑呢?”

    “薛礼不敢质疑朝廷。但我认为,是武承嗣在曲解朝廷之意,假传君命!”薛仁贵的火气很足,声音也很大,一字一字如同打鼓那样铿锵有力,说道:“薛礼从军数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朝廷会要放弃云、朔、代这样的边镇要塞,退守太原之事。恰恰相反,至大唐开国之日起,我朝就一直在致力于加强这些边镇要塞的防务,意图就是要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免河北的州县和百姓遭受战争的荼毒!……那一日薛某受命率军前来并州之时,就曾心生疑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