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绍在宾客当中敬了一圈酒,带着几许醉意回到了座位上。琳琅见薛绍有了醉意,连忙上前来伺候,扶着他到偏厅休息片刻。

    其实薛绍半点醉意也没有,只是装出来的。坐下不过片刻,武则天果然也来了。

    旁人退散,武则天直接问道:“如何?”

    薛绍当然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于是答道:“我感觉,刘袆之和裴炎之间似乎是貌合神离。我过去找他搭话,他表现得比较热情,甚至有一些主动。因此我猜测,刘袆之似乎是想脱离裴炎,向我们靠拢。”

    “很好。”武则天满意的点了点头,“刘袆之曾经是北门学士之一,是我一手将他提拔起来,并向先帝推荐他做了相王的老师。现在相王做了皇帝,他的身份也是水涨船高。可是做人岂能忘本?刘袆之如果力助裴炎对付于我,我头一个不放过他。但若他肯主动投诚,则对我们有大益!”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这一点道理对于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武则天来说,实在是浅显得紧。

    “务必要把刘袆之拉过来,这件事情我们一起努力。”武则天说道,“我相信,裴炎绝不会真正的信任刘袆之。这一点,对我们非常有用。”

    “好,我知道了。”薛绍点头。

    武则天未再多说,回到宴厅继续主持宴会。

    薛绍休息了片刻,也回到了宴厅招待宾客。

    就在宴会将要进行到尾声之时,因为要留守政事堂而没有前来参加宴会的兵部侍郎兼宰相岑长倩突然出现,并且直接跑到裴炎面前说了一句话。

    薛绍亲眼看到,裴炎顿时站了起来,脸色大变。他身边的刘齐贤则是惊叫了一声“啊”,显得异常惊惶。马上,岑长倩又跑到武则天的面前对他说了一句话,武则天顿时脸色一沉,目露精光。

    薛绍眉头一皱心头一紧,发生了什么事情?!
………………………………

第681章 兵贵神速

    宴会马上宣布结束,武则天和众宰相即刻赶回政事堂商议要事。

    临行时武则天特意并且当众对薛绍说了一句,“你也来。”

    “是。”薛绍应诺。

    裴炎侧目看了看武则天和薛绍,仿佛是想说什么,但终究是没有开口,走了。

    薛绍看着裴炎的背影,不由得心中想道:事情会和裴炎有关么?

    一行人回到政事堂,已是傍晚时分。众人刚刚坐下,没有任何的开场白,武则天单刀直入的道:“扬州发生了叛乱。”

    薛绍心头顿时一震:扬州叛乱?我曾记得历史上是有这么一回事,闹出的动静特别大。为首者是李勣的孙子、继承了李勣爵位的英国公李敬业——莫非,就是此事?

    这时,最先接到消息的兵部侍郎岑长倩说道:“我刚刚接到的急报,英国公李敬业在别州就任刺史,数月前因为渎职贪贿而被贬官。同时他的弟弟李敬猷也因为犯法而被贬官。兄弟二人胸怀私恨到了扬州,纠集起魏思温、唐之奇、骆宾王和杜求仁等多名被贬废的官员,设计捕杀了扬州长史陈敬之占领了扬州都督府,然后矫借匡扶庐陵王为名,起兵叛乱!——他们开监牢放囚犯,花重金招募市井流民,又裹挟扬州都督府治下的各个州县及百姓,短短数日就已经纠结起十万人马并攻破了六个县城,势力仍在不断壮大之中,眼看将要袭卷整个江南!”

    “啊?!——”

    政事堂里,爆发出一片惊愕的大叫声。

    从大唐开国以来,朝堂上的阴谋政变、个别人密谋的谋反或是小型的农民起义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十万人马以上的叛乱并要袭卷半壁江山的,还真是少见。尤其是高宗一朝以来,大唐天下呈平四海宁定,这样的事情更是闻所未闻!

    在座的宰相们,全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太平官儿,在他们看来上百人的持械斗殴就已经可以算是重大事件了,如今突然听说兵力十万以上的扬州叛乱,全都傻了眼!

    在场,只有三个人沉住了气。

    第一个是武则天,他是从太宗皇帝的贞观时代一路走来的人。她接触了太多的开国重臣和盖世虎将。她父亲本身就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因此她对大唐开国初期的那些动乱和战争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她经历的风浪实在是太多,别说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叛乱,就算现在已经有叛军将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也难以让她大惊失色。

    第二个沉住了气的,就是裴炎。此时此刻,裴炎表现得异常安静,几乎是一言不发。仿佛扬州叛乱一点也不值得他重视,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三个人最是淡定,薛绍。

    从岑长倩的口中听到了“李敬业”这三个字起,薛绍就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这段时间以来我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裴炎的身上,竟然忽略了扬州叛乱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只怪我这手上没有一本现成的历史书,历史上发生的那么多事情,我哪能一棕棕一件件的连发生的年月都记得毫厘不差?

    转而薛绍又想道,扬州叛乱,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至从高宗皇帝去世之日起,大唐的朝局就在不断的动荡,连皇帝都走马灯似的在更换。在这一系列的大事件,全都脱离不了武则天的身影。她现在以一介女流之身临朝称制,就像是她直接主宰了大唐的帝王废立和朝政大局,这难免引发一批人的强烈不满。

    但是,真正胸怀天下的仁人义士,是不会轻易发动兵变叛乱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内战无论谁胜谁败,遭受损耗的必然是大唐国家,必然是大唐的百姓子民。反倒是那些怀有私心的野心狂徒,会不顾一切的假借反对武太后临朝称制并打起匡扶李唐的旗号,来发动叛乱。

    李敬业等人,无疑是后者!

    因此,薛绍发自内心的鄙夷和轻视李敬业这一批野心狂徒。大唐的朝堂再如何动荡、边患再如何严重,中央集权和军事防备却是一点都没有松弛,反倒比和平时代更有加强。李敬业等人在这时候发动兵变叛乱,那绝对是志大才疏不识时务——摆明找死!

    所以薛绍表现得很淡定。在他看来,搞定扬州叛乱远比驰援河北之战要简单百倍;和阿史德元珍相比,李敬业就是一个小丑。

    “诸公,可有谋略?”武则天发问了。

    裴炎没有说话。薛绍也没有吭声。

    岑长倩身为兵部侍郎,在兵部尚书人远空缺的时候,这种事情他责无旁贷。于是他马上说道:“太后,朝廷应当马上组织人马,平定叛乱!”

    其他的宰相如刘齐贤等人都不说话,悄悄的把眼神投向裴炎,在等他先出面表态。

    不料,裴炎今天就是不说话,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扬州叛乱这样的军国大事,首席宰相不发言,其他人都会拿不定主意。于是武则天看向了裴炎并且主动问请,“裴中书,你可有高见?”

    “唔……太后,请容臣三思。”裴炎说道。

    众人一愣,三思?

    武则天明显也是有些不快,但没有发作,只道:“好,就请裴中书多作思量,我洗耳恭听裴中书的高见。”

    就这样,政事堂里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像是变成了泥胎菩萨,静静的等着裴炎“三思”。

    薛绍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暗暗直骂这老匹夫真能装逼!起兵谋反,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重罪死罪。只要是一个还能喘气的朝廷,首先都会想到该要如何平定叛乱!——裴炎你身为大唐的首席宰相,有人造大唐的反,你最应该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辞严的批驳这一批反贼,并积极的组织人手征调兵马开始平叛,这才是你该有的立场与做法

    ——三思、三思,三思个屁!

    ——老匹夫!

    ——装逼犯!

    政事堂里安静了多久,薛绍就在心里骂了裴炎多久。

    所有人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包括武则天。她正要开口发问,裴炎主动一拱手,说道:“太后,臣今日多饮了几杯,甚感头晕目眩。请容臣回去先作歇息,改日再作答复,如何?”

    众人再度一愣,改日?

    薛绍怒了,真想跳起来大骂一声:回家?改日?——你家时养的骡子急着要日你啊!

    “好吧!”武则天向来临大事而有静气,淡淡的道:“裴中书身体不适,就请回府歇息。明日我们再议不迟。”

    “多谢太后!”

    裴炎起身施了一礼,就这样走出了政事堂。

    众人愕然。

    薛绍一脸的鄙夷与怒气,恨不能将自己的两道眼神化作两柄刀锋,就从裴炎的后背戳进去,一刀一个透明窟窿。

    “诸公今日已经累了,都请回府歇息吧!”武则天说道。

    “谢太后——”众宰相们满头雾水而且彷徨不定,悄无声息的陆续走出了政事堂。

    薛绍没有走。

    武则天也没有走,满副严肃的端坐,沉思。

    “太后。”薛绍走身上前,抱了一拳,说道:“请给我两万兵马,三个月之内,我将李敬业的项上狗头,提来见你!”

    “呼——”

    武则天重重的吁了一口气,脸色总算是和缓了一些,并且露出了一丝由衷的笑容。

    “薛郎在朝,天下无忧!”

    薛绍苦笑了一声,都这时候了还拍什么马屁?

    “太后,你倒是给不给?”薛绍表现出少有的恼火和急躁

    武则天笑了,“你别心急。”

    “臣不能不急。”薛绍说道:“内战带来的国力损耗,远比外战要厉害百倍。现在每拖一天,扬州叛乱的危害就要加剧一分。当此之时,朝廷的动作必须要快,片刻也不能拖延。我不要太多的兵马钱粮,城外渭水大营里让我点起两万轻骑只带三月口粮,我连夜发兵奔往扬州,趁李敬业这批反贼的春秋大梦做得正美,我顷刻之间摘光他们的人头!”

    “兵贵神速,朝廷平叛确实应该这么做。”武则天轻叹了一声,左右看看,“走吧,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今日麒儿诞辰,就去你的府上。我要好好的抱一抱我的宝贝外孙儿。到时,我们私下再议。”

    “好。”薛绍道,“太后请!”

    武太后的车驾离宫之时,天色已晚宫门都已经关闭了。为免多事,薛绍骑着马打头叫开了大明宫的玄武门,把武则天的车驾请出了皇宫,直接到了太平公主府。

    落下车马时武则天的第一句话就是,“本宫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在宫外留宿了。”

    薛绍微然一笑,“太平和麒儿见到你老人家,肯定会很高兴。”

    武则天甚感欣慰的哈哈一笑,“听你这么说,我才想起原来我也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岳母,还是一个做了外婆的老妪!”

    “太后说哪里话,你一点也不老。”薛绍这话倒是不违心。武则天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但她特别会保养并且特别擅长化妆。现在她这副样子看起来,最多也就是四十岁,连白头发都很少见。

    在人均寿命并不算长的大唐时代,武则天绝对称得上是一朵不老的奇葩。

    太平公主都已要沐浴躺下了,就等薛绍回来。不料她的母亲大人亲自驾到了,这让她既喜又惊,连忙更衣出迎。

    “娘,你怎么来啦?”太平公主上前接住武则天,极是欢喜。

    “怎么,为娘的还不能来自己的女儿女婿家?”武则天笑道,“你们成亲两三年了,我还是第一次来你们家里做客留宿。你不欢迎吗?”

    “娘,瞧你说的!”太平公主嘻嘻哈哈的蹭到了武则天的身上,好一阵撒娇耍宝,最后说道:“今晚,我陪娘睡!”

    “好好好。”武则天笑眯眯的道,“你先去歇着,为娘稍后便来。”

    “噢!”太平公主乖乖的应了诺,说道:“我先去安排香汤,稍后来请母亲沐浴。”

    “好,你先去吧!”

    太平公主乖乖走了。想到今日宴会之事,她不难猜到自己的母亲如此反常的深夜出宫,必然是来和薛绍商议大事的。好奇之下,太平公主离了正厅却绕躲在门后没有走,悄悄的偷听。
………………………………

第682章 引蛇出洞

    夜已渐深,太平公主府里相当的安静。宽敞的正厅里,薛绍与武则天分主次而坐,小声的交谈。

    “薛绍,知道我为什么没有马上就同意,让你带兵出征去平叛吗?”武则天问道。

    薛绍皱眉想了一想,“还请太后明示。”

    武则天说道:“你想一想,李敬业和他弟弟李敬猷,还有他们兄弟二人的帮凶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等辈,全都是被贬了官的落魄之人。他们或有名望和才智,但是手中无权麾下无兵。可是他们却凭借区区几人,在短短的数日之内占领了扬州大都督府并且攻陷了多个州县,麾下聚集了十万大军——这,难道不奇怪吗?”

    “是有点不可思议!”薛绍微微一怔,说道,“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两个大都督府的长史、司马这类封疆大吏,或是执掌兵权的果毅都尉,还好理解一点。但问题是,他们全都是被贬官了的落魄之人。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武则天微然一笑,笑容之中透出一丝冷冽杀机,低声道:“适才在政事堂里,岑长倩有些事情没有当众说出。并且,他暂时也还没有告诉裴炎。”

    薛绍表情一正,“什么事?”

    武则天说道:“薛仲璋,你认识吧?”

    “何止是认识?”薛绍深吸了一口气,“我在绥州杀了他的岳丈,回长安之后他曾经想要趁机谋害于我,但被我逃脱了。后来他在洛阳冲撞我的府第,被太平派人打将出去,吃了大亏。可以说,我们虽是同宗兄弟但却是仇敌。”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我曾听到密报,你被软禁在太平公主府里接受御史台审察的时候,薛仲璋曾经四处撺掇希望能够把你定为死罪。但甚至去收买和威胁当时的御史大夫韦思谦,但是韦思谦为人刚正不阿并没有答应他。后来你被无罪开释,薛仲璋担心事情败露被你报负,于是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长安。”

    “奸贼!”薛绍低骂了一声,心中斗然一亮,“难道薛仲璋去了扬州?”

    武则天深呼吸了一口,点点头,“他是监察御史,巡视地方州县是份内的职事。他主动向御史台的上官提出这个请求,他的上官没理由不答应。再者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怎么也得卖几分颜面给裴炎。于是,薛仲璋很顺利的就离开了长安,挂着公职去了扬州。”

    “咝——”

    薛绍吸了一口凉气,“太后的意思是说,是薛仲璋帮助李敬业等人拿下了扬州大都督府?”

    “没错。”武则天愤慨的重叹了一声,“这个奸贼,诈称有人到御史台告发扬州大都督府的最高官员陈敬之长史谋反,命他前来调查。于是薛仲璋将陈敬之捉拿下狱,马上李敬业又手持伪造的朝廷任状与官凭告身到了扬州大都督府,诈称陈敬之因为阴谋造反已被朝廷处斩,他是新上任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与他同去的还有魏思温和杜求仁这些帮凶,他们还私下招募了一些市井流民扮作亲随部曲,摆起官威做出了一番人多势众之相。再加上李敬业是大名鼎鼎的司空李勣的孙子并且继承英国公的爵位,多少还有些名望,众人不得不信。于是,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的霸占了扬州大都督府——接下来的事情,岑长倩在政事堂里已经全都说过了。”

    薛绍恨得真咬牙,“早知如此,我真该一刀劈了薛仲璋!”

    “薛绍,你有没有发觉,扬州叛乱之所以能够发动,薛仲璋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与重要的人物?”武则天说道,“如果没有朝廷方面派去的人,长史陈敬之是绝对不会被李敬业这区区几个废官给降伏的。恰好薛仲璋又是监察御史,恰好他又在这时候去了扬州——你认为,这会是巧合吗?”

    薛绍微微一怔,“太后的意思是说,他们很早就已经谋划好了?”

    “极有可能。”武则天说道:“你想一想,如果不是早有谋划,薛仲璋怎么就这么巧在扬州遇到了李敬业这一大批人?你把叛乱的发生经过仔细的推敲一番就不难发现,这分明就不是一个临时的想法,而是预谋已久的周密计划。首先他们举兵的地点就选得极是刁钻。天下皆知‘扬一益二’,扬州大都督府是大唐最繁华的地域。他们在那里举兵不会缺少钱粮,而且距离关中较远,朝廷很难在第一时间起兵平叛。这样他们就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壮大。其次,他们趁朝廷最为动荡的皇帝废立之时举兵,也正是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还会是巧合?”

    薛绍心头一震,“太后的意思是说,李敬业等人的背后有一只幕后黑手在暗中操纵?”

    “除非是有高人暗中操纵,除非是在朝中有内应而且这个内应的官职还不低,除非是早已经把一切安排得滴水不漏。否则,我绝不相信几个落魄官员就能够掀起一场震荡天下的大兵乱!”武则天说道,“所以我认为,扬州叛乱,其表相在扬州,其根源——在朝堂!”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薛绍哪里还不明白武则天的意思?

    难道会是裴炎,暗中操纵了这一场大叛乱?!

    武则天的话很有道理,但是薛绍还是很难相信,裴炎会干出这样的事情——虽然他是自己的死敌,但薛绍认为裴炎还不至于如此的丧心病狂。说一个最简单的漏洞,世人皆知薛仲璋是裴炎的亲外甥,裴炎还敢派他去帮助李敬业等人叛乱吗?

    ——那不是引火烧身,摆明了找死?

    思之再三,薛绍想不透。

    但是转念一想,薛绍认为裴炎是否参与了扬州叛乱,这或许不重要了。这位当朝首辅宰相的存在,已经让大唐的军事变得一团糟糕,边关的仗全都没法打,死了那么多的人。换句话说,裴炎的存在已经严重妨碍了国家利益,这样的宰相无论他的私德有多么高尚,迟早都是要下台要被清算的。皇帝和大臣或许会有所顾忌,但是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不会容许他永远站在朝堂之上。

    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么现在,或许是个契机?

    所以,薛绍决定默认武则天的推断。这或许冤枉了裴炎,又或许没有冤枉。但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裴炎迟早都会有这一天。

    “太后,如果扬州叛乱的祸根当真是在朝堂之上。那么,臣确实不能亲自带兵去平叛。”薛绍说道,“臣必须亲率兵马,坐镇长安!”

    “对!”

    武则天重重的说了一个对字,非常严肃的说道:“扬州叛乱,看似来势汹汹,其实不过疥癣之疾。李敬业等辈无才无德,终究难成大事。但若有心怀叵测之人趁机在朝中作乱,那才是最大的祸患!”

    “太后英明!”薛绍站了起来,双眉紧拧眼神精冽,“臣即刻前往渭水大营,提点右卫十万兵马,严密戒备长安全城!”

    “慢!”武则天也站了起来,小声道:“你可以先去通知党郭二将严加戒备随时待命,但现在不要提点兵马,更不能戒备全城。”

    薛绍眉头一皱,“有何深意,还请太后明示?”

    武则天压低了声音,说道:“渭水兵马一动,长安风声鹤唳。朝中的黑手看到了这般情景,还会轻举妄动吗?倘若他藏了起来,我们再要把他揪出来可就难了!”

    薛绍顿时就笑了,“还是太后,棋高一着!”

    “我们就来一个,按兵不动引蛇出洞。一但黑手露出狐狸尾巴,你就出手将其擒拿。”武则天微然一笑,说道:“此事,你知我知,不能再有第三人知。”

    薛绍微然一笑,“那门外的太平听到了,可怎么办?”

    武则天一愣,高声道:“太平,你给我进来!!”

    躲在门外听得正起劲的太平公主吓得一弹,吐了吐舌头,只好走进了房来。

    “嘿……嘿嘿!”太平公主一个劲的傻笑,“我、我不是故意偷听的。我就担心,母后又要派薛绍出去打仗了!”

    “胡说八道!”武则天板着脸非常的严厉,“此等重大军国机密你竟敢私自偷听,十恶不赦死罪一条!”

    “啊!!”太平公主吓得一弹,“母、母后,你不会吧?”

    薛绍站在一旁,既不插言也没表情,心里一阵暗笑——你也有怕怕的时候啊?

    “当然会!”武则天更加严厉了,沉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虽是公主,但更应该严守国法!”

    太平公主撇着嘴,“我知道,你是吓唬我的!”

    “好,你看我是否吓唬你。”武则天一拂袖,怒气冲冲的就要走。

    “哇!”太平公主大叫一声,扑上前去抱住武则天,“娘啊,娘啊!你可不能如此狠心呀!你看看你可怜的女儿,腹中还怀着你的第二个宝贝外孙儿呢!”

    这一提醒,武则天连忙亲自将太平公主扶住并且立马转怒为笑,说道:“好了,为娘逗你呢!你身怀六甲不可乱动,更不可慌张受惊。你看看你,都是当娘的人了,也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