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般来说,小孩子和带小孩子的人,不大可能是刺客。老人和女子的可能性也不大,薛绍重点盘查的就是第四股的男丁。当然这也不是意味着他就完全的忽视了前面的三股人。其实,所有的成年人在接受盘查的时候都要脱去鞋子和帽子,高高的挽起头发,并且出示双手的虎口。当然,搜身也是必须的。

    库狄氏挺好奇,于是问身边的一名军校,“薛驸马为何要他们脱鞋去冠并检查双手呢?”

    那名军校答道:“薛驸马最初发现五名水枭刺客,就是查他们的脚底板。驸马说常年在船上生活的人,脚板会比一般人的宽大和扁平,颜色也不大一样。至于脱去帽子盘起头发,是为了防止有人用假发假须来易容。检查双手的虎口用意就更加明显了,常年练武摆弄兵器的人,手上会有特殊的茧子。内行的练家子一眼就能看出来——夫人请看!”

    说罢那军校就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库狄氏一看,还真是有一层厚厚的茧子。而且这茧子和干农活和粗活磨出的茧子大不相同。

    “他就这样,捉出了几十个刺客?”

    “可不,特别灵!”军校脸上的神情,充满自豪与崇拜。

    库狄氏连连眨着眼睛,心说这些小技巧说穿了都不值钱,但为何没有别的人想到呢?

    “这万人的大混乱,又是如何止住的呢?”库狄氏又问道。

    “这就更神了!”军校笑了起来,说道,“杀死了那五个刺客之后,薛驸马就叫我们这些守备城门的右卫将士每人拿起一面铜锣对百姓敲打,并高声宣布说刺客已经捉住并已就地正当,在场的全是洛州的良民百姓,现在都可以安全回家。为了补偿百姓受到的这一场惊吓,百姓们按照规定接受盘查出城之后,可以在有司那里领一百文钱。有在今夜的混乱中受伤或是遇害的百姓,也会得到相应的怃恤和赔偿——就这样,大混乱居然一下就平息了!”

    “每人一百文?还有怃恤赔偿?”库狄氏直愣神,“他一时之间,哪里筹来的这些钱?”

    “当然没钱。”军校笑呵呵的小声道,“他叫他的随身书吏王昱带着一些书令使,在那里白纸黑字的写条|子,说到时候让他们凭这些条|子就可以到洛阳县衙领到钱。倒也奇怪,这些百姓都信得过薛驸马。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呀,这几年薛驸马在百姓心目中的印象可算是好了。换作是别人,怕是没人敢信!”

    “那这笔钱谁出呀?”库狄氏下意识的问道,“难道洛阳令魏元忠做出了承诺?还是有哪位宰相亲口答应首肯了会有朝廷拨放款项?”

    “夫人见谅,这个小人可就真的不知道了。”

    库狄氏先是狠狠的愣了一愣,随即就恍然大悟的明白了——得了,武攸归这下真是要倾家荡产了!

    想着想着,库狄氏就笑了,心说薛绍也蛮贼的嘛,他怎么就知道太后一定会重罚武攸归,让他负责今夜事故的一切善后呢?

    如此看来,他二人之间当真是别有一番外人无法理解的——默契!
………………………………

第764章 倾国倾城

    天亮了,昨夜则天门的刺客事件很快在洛阳城里疯传开来,人们议论纷纷。看到有很多的士兵开进洛阳城内,大街小巷全是士兵在巡逻和搜查,北市的很多店铺今天都没有开门,码头也被封锁了,这让百姓们多少有点恐慌。

    薛绍一面继续清查水枭,一面派出官员到天津桥和北市这样的人流集中地带,张贴朝廷的安民布告,稳定民心维护秩序。

    日上三竿临近午时,困在皇城里的百姓已经疏散过半。剩下还有几千人,又困又饿又累,大人吵吵小孩子儿哭闹,一时间闹得有点不可开交。宰相岑长倩一直都在积极安抚百姓,但到了这份上他有点犯难了——都熬到现在这个时辰了,几千百姓都该要吃饭哪!

    情急之下岑长倩想了个办法,把皇城各个官署里的伙夫杂役全部临时征用起来,用自己的粮食给这些百姓们煮一顿饭吃。但是大唐的朝廷中枢并不大,像薛绍所在的兵部一般只有十几二十个人在公廨里坐班,有时甚至只有几个人。如今的朝廷主张节俭不兴不兴奢侈之风,一个官署里最多三五个伙夫厨子就能解决他们的一顿午餐便饭的问题。那么大小的官署所有的伙夫厨子加起来,也一时之间整不出这几千人的饭菜。

    这也就意味着,今天中午各个官署的臣工吏员们都不吃饭了,省给百姓们吃。多少也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但是,岑长倩仍是有点失算了。

    因为临时征招入城警戒的这些右卫士兵也得吃饭,他们来得匆忙紧急根本没带火头军和粮食——又加了几千张嘴!

    “这可如何是好?”岑长倩有点没辄了,只好来找薛绍商量想办法。

    薛绍正在亲临现场聚精会神的清查水枭,一刻不敢放松两眼都熬到了通红,没成想还得为吃饭的事情操心。他不由得苦笑了两声,说道:“岑相,现在除了内廷,恐怕再也没人能在片刻之间解决上万人的吃饭问题了。”

    “内廷……”岑长倩不由得怔了一怔,“内廷时常养着两三万人,九成以上是做事的宫婢和内侍,他们的确是有这个能耐。但是谁又有这个能耐请动他们呀?莫非这么小的事情,也得去向太后求助?”

    薛绍略略沉思了片刻,心中突然闪过一道灵犀,说道:“我亲自去走一趟。”

    “这里不管了?”岑长倩有点担忧的看着密密麻麻的百姓队伍。

    薛绍朝党金毗等人努了努嘴,“一时半会儿的,他们没问题。”

    “那驸马速去速回。”岑长倩颇为担忧的道,“百姓们都饿了,再熬下去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好,我马上去!——吴铭,带几个人一起跟我来。”

    说罢薛绍等人就翻身上了马,疾驰而去进了则天门。

    太平公主府的大管家朱八戒兼任内侍省的内偈监一职,颇有实权人面也广。曾经的讲武院也与内廷关系颇深,因此薛绍在内侍省多少都有点人脉关系。

    很快,大批的宦官和宫女拿着现成的食物走出了则天门,开始对百姓们派发食物饮水等物。内廷每天有两三万张嘴吃饭,临时扣出一点来照顾这些百姓和士兵,根本不在话下。

    看到这样的情景,岑长倩如释重负的吁了一口气,直抹汗,“难怪太后要将此间的事务全权委托给薛绍来处理。确实,连我这个宰相也无法做到像他那样的,面面俱到啊!”

    送过了食物和饮水之后,宦官宫女们有秩序的排着队穿过则天门,重回内廷。薛绍与吴铭以及几名经验丰富的老斥侯,藏身于则天门楼附近的隐蔽处,紧盯着这一支宦官宫女组成的庞杂队伍,悄悄的尾随他们走进了皇宫。

    队伍绕过了含元殿,直接走向掖廷宫。在路过迎仙宫时,薛绍和吴铭等人同时注意到,队伍当中有一个人影飞快的闪进了宫殿旁边的花圃里,消失不见了。

    此时此刻,薛绍反倒是嘴角轻轻一扬,露出了轻松的笑容——钓鱼成功!

    半个时辰之后,武则天寝宫外的户廊之下。

    一个年轻的白面宦官,在一小队手托食盘的宫女走过之后,身影如同狸猫一般轻盈的悄然从房梁上滑落下来,然后悄无声息的尾随上前。看到这队宫女直接走进了武则天的寝宫并关上了门,白面宦官的身影又溜上了房梁,轻车熟路的在房梁之间穿梭,轻手轻脚的揭开了大片的琉璃宝瓦,最终悄无声息的滑落到了寝宫内藏身在粗大的房梁之间。

    听得里面有人说话——

    “太后,该用膳了。”

    “咣当当”一片摔到碎落的声响,然后马上响起了老宦官严厉的斥责声音,“贱婢还不收拾停当,赶紧退下!”

    “是……”一群宫女胆战心惊的收拾满地的碎落碗盏,惶惶而退。

    “太后息怒。老奴回头就教训这些不懂事的宫婢们。”老宦官小心翼翼的道,“太后切勿动怒,休要伤了身子。不如先行歇息片刻,估计一觉醒来就会听到薛驸马回禀的好消息了。”

    “唔……”

    武则天怨气难消的应了一声,然后就在老宦官的伺候之下躺在塌上盖好了被子。老宦官也带着几个侍人悄然退下,只在门外候着。

    寂静。

    良久。

    埋伏了许久的白面宦官从屋顶上抱着房梁,毫无声息的滑落下来。落地之后他趴在地上鸷伏了许久,确定榻上的人已经睡熟并且门外也没有任何的动静,他才像猫捉老鼠的那样半趴在地上,四脚并用的,慢慢的,一寸一寸的朝床塌靠近。

    随着距离的不断缩短,黑影手上的青筋慢慢的鼓涨暴起,显然已是运足了暗力。对于某些刺客来说,手刃往往比动刀还要更加干净利落,只需快如闪电的往喉间猛然一掐,瞬间毙命连挣扎和叫喊都没有,甚至不用沾上一滴血。

    白面宦官显然对自己的功夫,满怀信心!

    近了,更近了!

    “你爬快一点行不行?我都等得不耐烦了!”

    房间里突然响起一个男声,吓得白面宦官像弹簧一样的飞快后蹿,像一只刚刚刚被跺了尾巴的猫疯狂的飞快的抱住房梁往上溜!

    突然头顶袭来一阵劲烈霸道的罡风,白面宦官大叫不好急急扭身又落了下来。那道罡风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崩塌而落,白面宦官急急闪躲。几个腾挪好不容易躲掉这一击,他眼角余光一瞟看到头顶上袭击他的人,好像是个光头。

    “死秃驴!”

    这落地之后的电闪之间白面宦官都没闲着怒骂了一声。但不及站稳,他的胸腹突然就像是被一个重达千斤的铁棒槌给横扫打中,惨叫一声直接飞起,重重的撞在了房中的顶梁大柱上。

    “轰——”

    高高的房梁之上,从前隋时代就开始积压了百年的灰尘,都被震落了下来。

    白面宦官并没有被一击而毙,相反他马上弹身而起,但已是眼冒金身气海翻腾浑身失力,张口一“噗”吐出一口老血。

    连退数步守定门户,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白面宦官好不容易看清眼前这个袭击他的人,正背对他双手叉腰、斜身站着。

    一袭华丽耀眼的紫青花宫装,定然是皇后的朝服没错,另外还佩了玉臂环戴了头钗金饰肩上披了蜀锦织作的岥帛。看这背影,身段倒是挺婀娜,姿态也很端庄高贵……白面宦官心想就是不大像武太后,也不知是哪个女人假冒的,一把年纪的武太后也定然没有这等强悍的身手啊!

    突然,那个女人右腿夸张的侧扬一抬,把白面宦官吓得不轻匆忙连退就怕再吃她一脚。不料,她只是将大半条裸腿伸出了裙外。

    毛茸茸的!

    白面宦官连退几步差点再吐了一口老血,“你、你倒底是谁?!”

    那个死秃驴已经忍不住在嗬嗬嗬的笑了。

    “李仙童你这个负心汉,这才几天没见,你就不认得姑奶奶了?”明明是男人的嗓音,却偏偏挤着喉咙尖声尖气。

    待他扭过头来,倾国倾城的嘿嘿一笑……

    “薛绍!你……噗……噗噗!!”李仙童这下真的吐血了,并且是连吐三口!

    薛绍的脸上胡乱的涂了很多的胭脂和水粉还点了一脸的麻子,活像一个吃人的女鬼!

    还是个丑到了极致的、刚吃过人的女鬼!

    “我……去……你……娘的……噗噗!!”

    李仙童也不知是被薛绍这一腿踢到了内脏严重破裂,还是真的被严重的恶心到了,居然站立不稳双手撑地的趴跪了下来,顾不得嘴里不停喷血,也在连连叫骂。

    门被推开了,几名老斥侯走了进来把李仙童围在核心。看到薛绍这副尊容,他们他都低下头使劲的憋笑不敢发出声音。

    “笑吧都笑吧,可别憋出毛病来。”薛绍很是大度扬了扬脸,潇洒的弹了几下额前飘逸的秀发。

    “哈哈哈!”

    “我……去……你……娘的……噗噗!!”

    离李仙童最近的斥侯猛然抬脚踢中的他的嘴,李仙童仰天翻滚重重摔下后脑着地,牙齿和鲜血碎落了满地。

    “嘴巴不干净。”斥侯冷冷的骂。

    薛绍呵呵的笑,“这年头,都有人用嘴巴行刺了。”

    众斥侯一起大笑。

    吴铭看了薛绍一眼,薛绍轻轻点了下头以示首肯。

    “架出去,别弄脏了这里。”吴铭下令。

    “是!”

    几名斥侯上前,轻松几手将半死不活的李仙童弄到了不省人事,如同尸体一般的拖了出去。

    薛绍淡淡的看了李仙童两眼,回过头来轻笑一声,“打完收工,来人更衣!”

    老宦官带着几名侍人匆忙进来,欢天喜地的道:“薛驸马,这就完啦?”

    “不然呢?”薛绍淡淡的道,“别磨蹭了,赶紧帮我更衣。我得马上带着李仙童人的人头,去向太后覆命。”

    “是!”老宦官连忙招呼手下侍人上前来忙活,一边忍不住絮絮叨叨的小声道,“老奴只是觉得,这个李仙童多少也算得上是薛驸马的宿敌吧?如今他还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怎么薛驸马大功告成之后,就没有半点喜悦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反倒如此的漫不经心呢?”

    薛绍笑而不语。

    “宿敌?几年前,他或许算得上是驸马的一个仇家对头。”一旁的吴铭淡淡的答道:“现在,他都已经不配驸马亲自动手,取他的人头了。”
………………………………

第765章 薛子镇国

    日落时分,薛绍捧着一个红布包裹的木匣走上了含元殿的龙尾道。把守这里的仍是千骑,但与以往不同,他们对薛绍不再有任何的盘问,而是整齐划一的抱拳而拜。

    “将军!”

    薛绍微微一笑,“弟兄们辛苦了。太后在里面吗?”

    “在!”

    薛绍道:“这个木匣里装的是匪首李仙童的人头。你们要不要检查一下?”

    “属下不敢。”千骑将士忙道,“将军请进,太后正等着你的好消息。”

    “规矩就是规矩,你们还是要检查一下。”薛绍示意,“来!”

    千骑卫士只好上前仔细检查了一番,还按例收下了薛绍的佩刀、让他脱了靴子,并对他进行了简单的搜身检查,然后连连致歉并恭请薛绍入内。

    “记住了,以后无论是谁将要入内觐见,仔仔细细的卸剑搜身必不可少。”薛绍道,“包括我和太平公主在内。”

    “属下谨记!”在场的千骑卫士个个一脸通红,因为他们以前追随武攸归时,在搜身检查这方面做得很松散。

    能够前来面见太后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宰相尚书,武攸归执掌下的千骑,一般都不会去搜别人的身,顶多也就是随便扫两眼做一做样子。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能不冒犯就不冒犯,这是武攸归给他们传授的能在北衙混上一口好饭吃的“锦囊妙计”。

    薛绍正准备往里面走,身后来了一人,远远的就在瓮声瓮气的道——

    “这新官上任,就是不同啊!以身作责雷厉风行,第一天就把规矩给改了!”

    薛绍回头一看,是武承嗣。

    懒得理他,薛绍准备往里走。

    武承嗣自顾笑呵呵的道:“来,这是本阁的宝剑你们先收好了,再来仔细的搜一搜身。可千万别让本阁带了什么禁物或是利器入内觐见。”

    千骑卫士都挺为难的愣着。

    “愣着干什么,快来搜啊!”武承嗣故意大声道,“这可是你们将军刚刚立下的新规矩,你们胆敢抗命不遵吗?”

    薛绍回过身来,淡淡的道:“这不是我刚立的规矩,而是从李唐开国以来就有的御前禁令。当年长孙无忌因为紧急事务忘了卸剑入殿,险些被御林军当场斩首。太宗皇帝陛下亲自出面担保求情方才免罪,因此长孙无忌仍是受了重罚。”

    “薛驸马博古通今好记性,果然是非比一般哪!”武承嗣有点皮笑肉不笑,“当着这么军士的面教训本阁,很好玩吗?”

    薛绍淡淡的一笑,“甚是无趣。”

    “你!……”武承嗣顿时气结。

    “搜身。本将亲自在此监督。”薛绍仍是很淡定,“连贴身的内衣裤也不得放过,否则尔等都将犯下严重的渎职之罪,足以判处军法枭首!”

    “是!”

    得到了薛绍这么硬气的命令,众军士哪里还敢耽搁,上前对着武承嗣全身上下七手八脚的就是一顿乱摸,当真是连内衣裤的边边角角也没放过。

    武承嗣全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又气又急又被挠了痒痒,于是发出既像哭又像笑还带着愤怒的咆哮声,“够了!你们够了没?!……哈哈嘿嘿……混帐东西,简直岂有此理!我乃当朝……嘿嘿哈哈!”

    薛绍扭身就走了,忍不住笑着低声嘀咕,“我乃当朝嘿嘿哈哈——这是个什么破官儿?”

    御书房里,武则天正余怒难消又满怀期待的等着薛绍。

    有人想要杀自己,武则天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她算是什么都经历过了。眼前这几个小小的刺客虽并不足以让她耿耿于怀,但这次事件让她觉得相当的没面子。

    因为,行刺发生在她积极迈向皇帝宝座的节骨眼上,在她经营多年自以为“仕人效忠百姓称颂”的神都洛阳大本营,还是在上元佳节万民瞩目的这个非常时刻。原本她想趁机好好的塑造一下自己与民同乐的亲民形象,并在自己重新上台称制之后,发布一些重要的惠民新政用以收买民心巩固自己的地位。

    一切都计划得很好,没想到全被刺客给搞砸了!

    更何况这个“搞砸”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好侄儿武攸归,推波助澜的帮着刺客制造混乱,害了得许多的仕民兵丁。如今这则天门外的遍地狼籍怨声载道和洛阳城里的风言风语草木皆兵,简直就是朝廷失策与军队无能的表现,简直就是在叭叭的打她武则天的耳光——岂不令人恼羞成怒?

    于是,寄望于薛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辑凶成功并且稳定洛阳民心,成了武则天想要补救这一重大损失的最迫切愿望。否则,她也不会冒着大不韪把满城兵权都交给了薛绍一个人。其实辑拿几个凶手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军队,她除了焦虑过甚,更希望能够借助此举表达自己强硬的态度和强大的信心。

    薛绍来了。

    武则天头一次在薛绍参拜之前,就先站起身来,“捉到了?”

    “李仙童首级在此,臣特来覆命!”薛绍双手奉上。

    武则天如释重负的长吁了一口气,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辛苦你了。”

    “臣份内之事,应该的。”

    “来人,把那贼人首级,拿去剁碎喂犬!”武则天指着那盒子下令,可见她有多憎恨这个闹事的李仙童。

    “太后且慢!”薛绍突然叫停。

    武则天微微好奇,“为何?”

    薛绍道:“这个首级,或许还能有些用处。”

    武则天摆了摆手示意侍人退下,问道:“有何有处?”

    薛绍先把首级放到了一边,说道:“李仙童早年就秘密加入了孟津水枭,在绿林当中颇有影响力。后来突厥叛乱,他为了谋求退路又暗中投靠了突厥谋主元珍。这些事情想必太后都已经知道吧?”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下去。”

    “这一次魏元忠奉命打击水枭,颇有成效。水枭实力大大折损,按理说他们应该躲起来或是逃亡去,借此才能保存实力。”薛绍说道,“但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刺杀中宫做鱼死网破之争。这太反常了!”

    武则天“咝”的吸了一口气,显然是被薛绍点醒了,“本宫只想着则天门前的乱局,却忽略了这一层——你继续说下去!”

    “以臣对元珍和李仙童二人的了解,再仔细的分析和推断,臣以为这一次的行刺,很有可能是突厥再一次南侵的前奏!”薛绍说道。

    武则天的眉头已经紧紧皱了起来。起身离座,她开始来回的踱步思考。

    片刻之后。

    “你的推断,不无道理。或者说,我们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武则天说道,“如今李仙童败亡,元珍计划败露大唐岂能不究?如此一来,两国岂不是又要战火连绵了?”

    “李仙童是元珍的鹰犬,此次行刺若能成功,对元珍来说就是以小博大一本万利。”薛绍说道,“就算现在李仙童失败了,元珍也大可以矢口否认说不认识什么李仙童。毕竟,李仙童是唐人而不是突厥人。”

    薛绍这话再度提醒到了武则天的,她的眼中都闪过了一道精光,看着那个木匣子说道:“本宫大概明白,你说的用处了。”

    薛绍微微一笑,“太后英明!”

    “再过两个月,就是突厥部族最重要的诺鲁孜节,相当于中原的春节。”武则天说道,“朝廷正准备派一批使臣携礼前往草原,做节日之慰问促双边之盟好。如今看来,还可以把这颗首级一并给元珍捎去。就说有心怀鬼胎之人诈称是突厥细作在洛阳行刺中宫,以图挑拨离间掀起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