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驸马-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苍蝇也难得轻易飞入一只。但既然是薛绍和太平公主来了,他们只能破例将二人迎请入宫并安排在偏殿下榻。
太平公主有孕在身,薛绍将她哄得睡下。自己却是一夜无眠,站在窗边看着天空,等着晨曦一丝一丝的从天边显露出来。
黎明时分,天还没有大亮。贞观殿侧旁的钟鼓楼已经敲响了大鼓,将整座皇宫和洛阳古城都给唤醒。
今日有早朝。
鼓声刚刚响过,迎仙殿里就亮起了灯烛并有很多宫女侍人开始进出忙碌。薛绍也洗了一把脸匆匆收拾了一下衣装,准备在迎仙殿门口去等武则天。
正在这时,一匹快马宛如疾电的冲向了迎仙宫,马上之人高声叫喊,“六百里加急,军情急报!”
——除了急报快马没人敢在皇宫里策马狂奔,否则死路一条!
薛绍大吃一惊,夺门而出冲向宫门。
几乎是在同时迎仙殿的大门也打开了,武则天与库狄氏带着几名宫婢宦官走了出来,刚好看到薛绍飞也似的奔向宫门。
“薛驸马?”
“他怎会在此?!”
薛绍截住了那匹快马,从他手中拿来了那份军情急报,然后快步跑上龙尾道,气喘吁吁的站在了武则天面前。
“太后和御正一定想问,薛绍怎会黎明在此出现?”薛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将六百里加急军情快报递了上去,“解释和答案,全都在这里了!”
………………………………
第820章 御前会议
武则天拿过军报来看,一边看一边咬牙切齿浑身发抖,眼睛都已充血,薛绍真怕她有高血压一怒之下嘎崩完蛋。
“取消朝会,马上召开御前会议!”武则天深呼吸,竭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对薛绍道,“你也来!”
“是。”
这时太平公主匆匆走了过来,看到武则天和薛绍等人全都神情大变,不由得惊道:“母后,薛郎,发生什么事情了?”
武则天一扭头看向太平公主,面露狐疑之色的问道:“太平,你怎么也来了?”
太平公主不明所以,只好照实回答说是受了薛绍所邀一同连夜进宫,想问母亲突厥入关之事。
武则天顿时无语,表情也渐渐变得越来越难看。
薛绍上前一步拱手道:“太后,我们还是赶紧去政事堂吧?”
“嗯。”得到解围的武则天点了下头,略怀感激的看了薛绍一眼,提步先走了。
太平公主满头雾水还有些担忧,待武则天走后方才凑到薛绍身边小声问道:“薛郎,母后这是怎么了?”
薛绍苦笑,“你还是别问了。先在迎仙宫歇息一会儿,稍后就回家去吧。接下来我可能会很忙,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太平公主一惊,“要打仗了吗?”
薛绍重叹一声,“就算是吧!——我先走了!”
太平公主满副愁云的看着薛绍大步走去,喃喃自语道:“战争啊,你能晚些来吗?……又是在我身怀六甲之时!”
政事堂里,岑长倩和武承嗣这些大小宰相们陆续全都到了。他们看到武则天脸色几乎是青绿色的,没有拜相入阁的薛绍今天也出现了。于是不用问,他们多少都已经猜到了一些。
待大家都坐定之后,武则天按例准备开腔,张了几下嘴却说不出话来,于是扔了一句,“薛绍,你说。”
薛绍苦笑,我连宰相都不是,还能主持政事堂会议不成?
于是薛绍把那份军报递给了岑长倩。岑长倩拿起一看,当场脸色大变双眼圆瞪,手掌连连掸着那一纸军报,也说不出话来。然后他学着武则天的样,“薛驸马,还是你说!”
薛绍只好站了起来,说道:“诸公,灵州大都督府六百加急快报,突厥已经攻破灵州。大都督府治下六胡州过半的胡民临阵倒戈投降突厥,导致六州尽数沦陷。如今,灵州大都督府与六州县府尽被捣毁,几乎所有官员都被杀害悬首城门,都督府驻军全军尽没。突厥人收集我军阵亡将士之残骸,填塞河谷焚尸于路。他们还扬言,要直捣关中夺取二京。”
“灵州大都督府依凭贺兰天险,兵精粮足城池坚固,他们是怎么在一夜之间打破城关血洗六州的?”武承嗣高声问道。
薛绍瞟了他一眼,说道:“突厥使臣途经贺兰山厥由灵州入关,在使团的掩护之下,很多的刺客潜伏进入各个哨卡待机而动。突厥使团进入灵州之后,灵州大都督府一面通报朝廷一面予以接待。就在他们的信报刚刚抵达洛阳时,突厥使团当中发生了行刺案,有一名使臣深夜在驿馆意外身亡。突厥人以此为由聚众闹事,并煽动当地的胡民一同参与。灵州大都督府安抚无用,酿出军民冲突。事先潜伏的刺客趁其混乱,杀人夺关赚开城门。伺机而动的突厥兵马趁夜连破数关杀入城池血洗都督府。与此同时,早已暗投突厥的六州胡民倒戈从叛,灵州大都督府及其治下六县,几乎在一夜之间尽落敌手。”
薛绍说完了。全场寂静无声,大小宰相无不愕然瞪目。
“对策。”武则天发话了,高声一喝让好些人浑身惊弹,“谁有对策?!”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薛绍。
薛绍有点恼火,看我干什么?——你们全都是上辅天子下安黎庶的宰相,平常个个满腹经纶耀武扬威,到了关键的时候都奶奶个腿的没辄了吗?
“诸公为何都把眼光投向薛绍?”武则天仿佛是读懂了薛绍的心思,没好气的沉声道,“莫非诸公全都百无一策,只等着薛绍一人出面力挽狂澜?”
“太后,臣以为……”武承嗣急忙道,“应当马上组织兵马前去应战!”
武则天毫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直接忽略了他的话——说了等于没说!
“太后,臣以为……”武攸宁拱手道:“的确是应该,马上组织兵马前去应战!”
武则天这下真是被气乐了,“你二人倒是默契。”
“呃……”武攸宁和武承嗣不敢再多言。
“太后,事关重大。”岑长倩总算发话了,说道,“臣以为,朝廷发兵前去御敌,是远水难解近渴。灵州大都督府沦陷军资尽落敌手,诸多胡民临阵倒戈,进一步壮大了突厥人的声势。既然他们扬言要直捣关中夺取二京,那么臣估计,他们很有可能会依凭贺兰山与灵州军镇为据点,整顿兵马收集粮草以备后战。因此,我们不如就近调动兵马前去征讨,不能给他们太多的喘息扩张之机。”
“地图。”武则天大喝了一声,马上有侍从搬来了一副木质的军事地图横在了政事堂中。
众人走到了地图面前,不约而同的看到了距离灵州都督府不远的,夏州的朔方军与鄯州的河源军。
“岑相,调取哪一部兵马前去应战?”武则天指着地图问岑长倩。
“这……”岑长倩双眉紧皱陷入了沉思,一时没有回答。
所有人都知道,眼下的军事部署绝对是一个烫手的大山竽。岑长倩只要出声表下了态,他就得为接下来的战事担负全责。
“诸公,你们认为呢?”武则天问在场的其他人。
薛绍看到,武承嗣等人全都做出一副冥思苦想状,不吭声。眼下,不管调动哪一部兵马前去应战,打赢了是大功一件;如果打输了,宰相肯定也就做到头了,说不定还得面临其他的悲惨结局。
所以,谁也不愿意在这种生死关头出面替别人顶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武承嗣之流一向信奉的座佑铭,朝野上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武则天环视众人,气得骨骨咬牙拳头都拽起来了,但是满肚子火没地方发——这就是本宫提拔重用的宰相!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只知暗相推诿、个个束手无策!
“太后,臣觉得这样的御前会议,还是得要多请几位将军前来一起参议才好。”岑长倩提出了建议。
“请谁?”武则天没好气的说了一句,颇有一点置气的味道。
“这里不是有将军了吗?”武承嗣阴阳怪气的小声嘟哝。
“大点声!”武则天大喝。
武承嗣浑身颤了一颤,只好站起来说道:“臣是说,这里已经有一位将军了,他同时还是执掌军务的夏官尚书。他最该率先拿出对策才是。”
“照你这么说,还要宰相何用?”武则天劈头盖脸的喝道。
在家面壁数日刚刚重回政事堂的武承嗣,马上就缩起脖子不再多言了——面壁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太后息怒。”
等武则天发够了火之后,薛绍总算是站了起来,说道,“臣以为岑相所言极有道理,这样的御前会议是应该多请几位大将前来参会。臣建议,至少要把御林大将李多祚、张虔勖、范云仙、周季童和程伯献这几位请来,一同商议军事细节。”
“还不快去?”武则天沉喝了一声,抚袖便走,“暂歇,稍后再议!”
众臣目送武太后带怒而去,个个噤声无言的走向了偏厅暂作休息。
薛绍毕竟还不是宰相,因此到了政事堂只是个“客人”。岑长倩是薛绍的老上司彼此关系良好,因此挺客气的请了薛绍入座并叫侍从给他上了茶。
武承嗣和武攸宁两人坐在一处,看着薛绍这边就不停冷笑。薛绍不知道他们傻笑个什么劲,懒得予以理会。他倒是发现政事堂里少了刘齐贤与郭正一,于是他悄悄的问岑长倩这两位宰相去哪里了?
岑长倩也悄悄的告诉薛绍,郭正一已经被罢为国子祭酒,许久不来政事堂了。而刘齐贤则是刚刚被牧院的人给拿了去,如今正在受审。
薛绍不禁愕然,最近我很少上朝,朝中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我居然不知道——刘齐贤与郭正一,都曾是裴炎的死党。裴炎倒台之后他们还能在朝堂之上挺立这么久,其实已经可算是奇迹了!
正当二人谈话时刘袆之走了过来,笑眯眯的先施了礼,再道:“薛驸马罕少参加御前会议吧?”
“我都不记得上次来政事堂是什么时候了。”薛绍淡然道。
刘袆之笑呵呵的点头,“照我说,薛驸马早该拜相入阁。”
“刘相所言差矣。”薛绍有一搭没一搭的回他的话,“我入仕尚浅经验缺乏,何足拜相?”
岑长倩知道刘袆之是想和薛绍单独聊上几句,于是借故走开了。
刘袆之果然低声问道:“薛驸马,灵州军事究竟该要如何铺排呢?”
薛绍笑了,看来刘袆之是想从我这里掏一点私货,稍后也好在政事堂里多说几句有用的话。现在这政事堂里的气氛可真是古怪,谁也不敢随便发言,生怕摊上什么责任——倒也不能全怪这些宰相们,他们未必真是百无一策无能到家。现在武则天走马灯似的更换宰相,朝堂之上被酷吏整倒了一批又一批的重臣,谁不是人人自危呢?
“我要是说了,刘相会支持我吗?”薛绍把准了刘袆之的心思,反将一军。
刘袆之眨着眼睛迟疑了片刻,“定然!”
“河源军出征。”薛绍小声的说了一句,马上走开了。
刘袆之顿时一愣,为什么?
但是薛绍已经走开了,四周众目睽睽,他自然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几名将军都来了,御前会议再次开始。岑长倩先把情况对新来的几位将军说了一说,问他们有何对策?
李多祚等人比薛绍更少参加御前会议,因此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武则天便说道:“诸位将军,如果就近征调兵马前去御敌,你们认为,夏州的朔方军和鄯州的河源军,派谁去比较好?”
武则天这一问,李多祚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薛绍——谁不知道朔方军是薛绍的直嫡部队?谁不知道薛绍是军方的一位领袖呢?
“看我作甚?”薛绍没好气的道,“太后在问你们话!”
李多祚等人无不心中暗暗叫苦,几人自作寻思之后,分别回答——
“河源军出战为宜。”
“朔方军更近,兵贵神速!”
“二者同时出动,前后夹击胜算更大!”
武则天顿时头都大了,叽叽喳喳吵得热闹,全是说了等于没说!
她很想大喝一声“薛绍你拿主意”,但薛绍毕竟还不是宰相,如果自己强令薛绍越俎代庖拍板决断,这既违反制度也会让全体宰相颜面无存。最终,自己和薛绍都会站到宰相们的对立面去——这样的结果,远比现在的情况还要更加糟糕!
——如何是好?
………………………………
第821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政事堂里,一片混乱的胶着。
薛绍很淡定的坐着,如同一个局外人。观察,他在观察政事堂里的每一个人。
直到此刻薛绍才深切的认识到,政事堂的重要意义之所在。这个不到十人的小班子,就像是一个人的大脑指挥着一切行动——如果在政事堂里有一两个靠谱的代言人,再加上自己在军方的影响力,或能彼此互利!
不动声色的薛绍,眼神却在一一扫过在场的诸位宰相,并在心中加以评判。
内史令岑长倩,号称首席宰相但实权远不如名号来得大。自己和他共事多年有些私交,但彼此缺乏深切的了解和直接的利益勾联。另外,岑长倩为人太有原则。记得当初太后授予自己紫金鱼符时岑长倩就一直拼命反对。做为宰相,却从未听说过岑长倩提拔过某位亲族或是门生,也没有结联任何一位政治盟友。正因于此,岑长倩一直深信武则天的信任与重用,。当政事堂里频频换人连武承嗣这样的货色也一同加入群魔乱舞,岑长倩却是一直雷打不动的稳居内史令。
薛绍最后的结论——岑长倩或许就是本朝现如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了。他不适合与我结盟,他不适合与任何人结盟!
魏玄同?做为裴炎的挚交好友他在朝堂之上鼎立了这么久,堪称奇迹。但是刘齐贤已经倒了大霉,他还远吗?而且正因为裴炎一事,自己和他之间已有芥蒂隔阂,再要合作实在是难上加难。
武承嗣和武攸归?根本不必考虑。
其他诸如王本立之流?人微言轻仅靠投机取巧而发家的小宰相们,他们爬得够快但摔得也会很快很惨,说不定哪天就远远的流放到岭南去喂蚊子了,不足与谋。
最后,薛绍把眼光锁定到了凤阁侍郎兼同凤阁鸾台三品,刘袆之的身上……
而就在此时,刘袆之已经站了起来,拱手道:“太后,臣以为,河源军出征为上!”
众人一同扭头看向刘袆之这只出头鸟,神色各异。
薛绍则是微自一笑,刘袆之,你还真敢赌!
“理由。”武则天问。
刘袆之说道:“黑齿常之百战不殆沙场宿将,副手娄师德忠义仁勇足智多谋,河源军驻边多年令吐蕃强敌不敢来犯,出征作战无不得胜。灵州危困,非大将不足以力挽狂澜。臣强力举荐,黑齿常之担纲此任!”
刘袆之话刚落音,有一人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声音如同鼓点——“刘相奈何厚此薄彼?朔方军,莫非就很差吗?!”
众人一看,是原朔方军大将、现任御林军统帅,李多祚!
薛绍顿时感觉脑仁都疼了,真把揪住李多祚的衣领将他大骂一顿。但是这确实又不能怪他。事出突然事先没有沟通自然也就没有默契,李多祚只是觉得朔方军受到了轻慢和污辱,他的行为可以理解。
刘袆之明显是被李多祚势如奔雷的气场给骇了一骇,但他马上镇定了下来,“李将军息怒,本阁就事论事,绝无轻慢朔方军之意。”
薛绍也顺势说了一句,“李将军这里是御前会议,没叫你说话就别乱插嘴。”
李多祚恍然一怔回过神来,连忙抱拳一拜,“末将鲁莽,太后恕罪,诸公见谅!”
“坐下吧。”武则天倒是淡定,说道:“刘相公,李将军虽是一时激愤,但他说的话不无道理。难道朔方军就不能堪此大任吗?如你所知,朔方军比河源军距离灵州更近,兵贵神速。”
刘袆之既然敢站起来接下这个烫手的山竽,自然也是早有一番筹谋,这时他不急不忙的答道:“太后,光从地利上分析,朔方军的确是更宜出战。但是臣以为,朔方军万万不可轻动。”
“理由?”
刘袆之答道:“突厥自从有了元珍,诈谋频出用兵如鬼。诸如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这样的计策,屡见不鲜。丰州前线,朔方军镇,这都是突厥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因此,相比于已经失陷的灵州,重兵屯守的夏州都督府更应该成为他们此次行动的重点目标。如果现在派谴夏州的朔方军前往灵州御敌,很有可能会中了敌人圈套。因此臣建议,朔方军应该固守本阵不得擅动,改由河源军前去御敌!”
薛绍一字一句的认真倾听,听完之后心中一亮脑洞大开——看不出来啊,刘袆之在军事方面还蛮有头脑的,他的大部分想法居然与我不谋而合!
“刘相所言,不无道理。”武则天听完之后,说道,“但夏州都督府麾下驻军分为两部,一部为丰州前沿驻军,一部为朔方县的军镇驻军。现在我们只是调取朔方军镇的兵马前去御敌,丰州前沿依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再有,河源军防御吐蕃责任同样重大,万一吐蕃趁虚而入挥军来犯,又将如何?”
“这……”刘袆之无言以对了。自己毕竟不是统兵打仗的将军,对于前线与边关的事情只能凭借耳闻来判断,“万一”这种事情又哪能说得准呢?
“太后,臣有话讲。”薛绍站了起来。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薛绍,仿佛都在说——你总算是亲自出面了!
“说吧!”
薛绍拱了一下手,说道:“吐蕃现在的主要注意力全在西域,全在我朝刚刚放弃的安西四镇一带。西突厥在安西虎师调离之后再度聚集,逐渐形成了一股足以和吐蕃人在西域争锋的强大势力,导致吐蕃现在很难分身从大非川出兵袭击鄯州。因此,河源军是完全可以腾出手来驰援灵州的。”
武则天微微一皱眉,“说下去。”
薛绍继续道,“反观朔方军,臣赞同刘相公的说法,为了防患突厥人别有异图,暂时不可轻动。并且,很有必要增兵丰州加强布防。另外,我们在河北的防线也有薄弱之处……”
“报——”
薛绍的话突然被一声大喊给打断了,一名快马斥侯踉跄奔入政事堂,跪地献上一份军情快报,当场吐血晕死在地。
“速唤御医施救!”武则天连声下令,“军报取来。”
薛绍亲自上前接过军报,展开一看顿时心凉无语,顺手就将军报递给了岑长倩。
岑长倩拿过来看了一眼,连忙道:“太后,诸公,夏州都督府急报,突厥人在占领灵州之后继续向东挺进侵略夏州,朔方军已经在和突厥人交战。战况胶着互有胜败。夏州都督韦待价上书请战,请求总督河陇兵马驱逐突厥夺回灵州。”
“太后,不可!”薛绍马上制止,高声道,“必须强令朔方军固守本土,令河源军迅速驰援乃为上策!”
“两军已在交战,还如何固守本土?”武则天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凤阁拟旨,命韦待价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总督河陇诸州各府全数兵马,务必驱逐突厥夺回灵州!”
“太后……!!”薛绍愕然瞪大眼睛。
“我令已出,不必再议。今日御前会议,到此为止。”武则天拂袖便走。
众人依次散去,薛绍宛如石化呆立许久。李多祚和周季童等人想要叫他一起走,都不敢开口只好各自先走了。
倒是武承嗣最后一个才走,还刻意绕到薛绍身边,小声道:“薛尚书,莫非朔方军真是你的亲儿子,因此你才执意不让他走上战场,生怕他受到什么伤害?”
薛绍转过头来,眼神如刀的冷冷看着他。
“别瞪我,不关我的事。我的手没那么长,伸不到夏州去。”武承嗣满不在乎的呵呵一笑,“我只劝你,凡事不要过头。让你镇国你就安下心来好好保卫神都即可,不要忧思过甚想得太多。”
“滚。”
武承嗣表情一滞,“这里是政事堂,该滚的是你!”
“滚。”
——杀气四射!
武承嗣脖子一缩,快步走了。
一个人在政事堂里呆坐了许久,薛绍强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慢慢走出了政事堂。
在一个拐角处,薛绍见到了刘袆之。
“薛尚书,来我的官署稍坐片刻如何?”刘袆之发出了邀请。
曾经裴炎担任宰相时把政事堂从门下省移到了中书省。现任凤阁侍郎(原称中书侍郎)的刘袆之,官署就在政事堂旁边不远处。
薛绍一言不发走进了刘袆之的官署,入座。刘袆之奉上了茶,坐在了他的对面。
“今日之事,薛尚书作何感想?”刘袆之开门见山的问。
薛绍瞟了他一眼,“刘相莫非以为,我是故意栽害于你?”
“非也。”刘袆之摇头,说道,“历历在目,本阁没有任何理由怨怼薛尚书。在军事铺排之上,太后不是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