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驸马-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好。”薛绍也不客气,笑呵呵的就去了。
上官婉儿换了一身衣装后回到武则天的身边,女皇对她道:“今日朕与薛公的对谈,将会十分重要。你从旁记室,切勿遗漏要点。”
“婉儿遵旨。”
武则天微笑点头,“你也去膳食堂,先用些早点吧!”
“是。”上官婉儿乖乖应了诺来到膳食堂,看到薛绍正坐在一张大食几前,对着十几样精美的宫廷美食狼吞虎咽。从旁伺候的两名宦人在暗暗发笑。
“你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上官婉儿连忙走了过去,对两名宦人轻斥了一声,“出去!”
宦人慌忙退下。
薛绍吞下了满嘴的食物,呵呵的笑道:“行军打仗吃饭如救火,坏习惯了,一时改不掉。”
“我是怕你噎着,伤了肠胃。”上官婉儿自己取了碗碟来在薛绍对面坐下,盛了一碗粥。
“这些我都吃脏了的,你叫人再给你备一份吧?”薛绍说道。
“能有多脏?”上官婉儿微微一笑,脸上泛起了红晕。
薛绍嘿嘿的笑,也对,跟接吻比起来根本不算事。
“别傻笑了。吃完了赶紧去御书房吧,陛下等着呢!”上官婉儿夹了一块鲜嫩的鹿肉放到了薛绍的碗碟里,说道,“这个补脾温肾的,多吃些。”
薛绍不由得轮了轮眼睛,连婉儿都看出来我最近需要大补,难道我有黑眼圈了吗?
饭罢之后薛绍和上官婉儿回了御书房,武则天已经叫精通茶艺的宫女煮好了茶水一一呈上。武则天记性倒好,特意吩咐说薛公的茶不用添加任何佐料,原味即可。
看到这宫女薛绍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了虞红叶,心说等二月过了天气转暖道路易行,便是时候召她回京了。
“承誉,我们开门见山。”武则天摊开了突厥的国书,说道:“突厥请和之事,你有何见解?”
“陛下,臣必须事先申明。”薛绍拱了一下手,说道,“事关两国邦交与国防安宁,此等大事宜当集思广益三思而后行。臣的意见只代表一己之见片面之辞,不可全信。”
武则天微笑点头,“这种话你已经说过很多次,朕都能背了。”
薛绍呵呵的笑了一笑,这就像“吸烟有害健康”一样,虽是废话那也不能省略啊!
“说吧!”
薛绍点了点头,说道:“总体来说,臣是赞诚这次和盟的。两国连年交战,百姓遭殃将士疲苦,军费居高不下国库日渐空虚,这绝非好事。突厥汗国的情况,也不比我们好多少。此时罢兵休战,乃是两国共同的心愿,也是形势之必然。”
“嗯。”武则天点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战争,永远是最后那个没有选择的选择。如今突厥能够主动前来请和,将以外交的形势解决两国争端,朕认为这是顺天应人之举,好事。但在外交谈判正式展开之前,朕很想听一听你想要如何,上兵伐谋?”
“料敌先机。敌不动,我先动。”薛绍答道。
武则天正了正脸色,“请详解。”
薛绍说道:“一但突厥与大唐和盟成功,对他们来说,来自南方最大的军事威胁将会暂时消除。以他们热衷于侵略的狼子本性,必然会把军事扩张的方向,转往东、西、北这三个方向。臣一一看来,突厥北方最大的敌手无外乎薛延陀与回纥部。其中回纥早已内附突厥,虽怀异心但大体无恙。薛延陀与突厥结怨甚深,但屡次被败短时间内很难再对突厥构成大的威胁。也就是说,突厥北方已然大定。他们扩张的路线,只剩东与西。”
武则天道:“在他们的东方,是契丹与奚族的居地。朕记得你此前曾经说过,突厥很有可能会与契丹开战?”
“对。现在臣照样也如此认为。”薛绍道,“诺真水一战后突厥仓皇北撤,一时混乱。但经过这大半年的休养生息,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动手了。按他们的习惯,春生而夏养,秋征而冬归。今年秋天,就是他们动手的时机。”
“如此说来,大约还有半年的光景。”武则天说道,“这段时间,刚好能让骨咄禄拿来与大周议和。时间,套得很是紧密。”
薛绍点了点头,说道:“这半年,对我们来说也将至关重要。除了与突厥议和,我们必须提前做出别的军事筹备。”
“请详解。”
薛绍道:“有我大周在,突厥是灭不了契丹的,或者说骨咄禄压根也就不会打算真要灭了契丹。他们针对契丹的战争,只是为了报负。臣认为,突厥汗国扩张掠夺的重点,将是西方!”
“他们的西方,是突骑施等十姓西突厥。”武则天道,“至从安西虎师撤兵弓月城之后,吐蕃就大兵压镇攻占了弓月城,并陆续夺走了安西四镇。如今,吐蕃在西域的势力可谓最大。一但突厥全力前去攻打突骑施,他们将很难抵挡。如果再有吐蕃趁火打劫,十姓西突厥部族将有灭族之危。到那时,吐蕃将会称霸西域,突厥则会吞并诸多部族。这两国本来就是大周的劲敌,再让他们如此滋长,大周危矣!”
“所以,我们必须防范于未燃。”薛绍道,“虽然现在发动战争对我朝极不利,但为长远考虑,也是不得不战了。臣建议,藏一师于西京练兵,暗中筹备远征西域。我们务必要赶在突厥人征讨突骑施之前,收复弓月城与安西四镇,将吐蕃的势力从西域彻底清除。尔后联合十姓西突厥并暗中助力突骑施,强力抵御突厥入侵。”
武则天点头,“虽然十姓西突厥部族也是时叛时降难于驾驭,但他们毕竟是世居西域的本土住民,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离不开他们的巨大贡献。此外,他们还是大周与突厥、吐蕃之间的战争缓冲。如果他们被灭了,我们将会损失巨大的稳定的赋税财富。如果他们被吐蕃或者突厥彻底征服了,大周就将被两个军事强国团团包围,再难有出头之日。因此,朕赞成你的战略,大周必须提前出兵收复弓月城,收复安西四镇!”
“陛下英明!”薛绍拱手一拜,心中甚感欣慰。
他心中清楚,要在如今这个国情之下主动出兵远征西域,其实是很需要远见和魄力的。因为武则天还只是一个新登基不久的皇帝,朝堂内外都还有很多的人顾念李唐人心浮动。再者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从大唐开国以来,中原对吐蕃的战事就一直是败多胜少,连薛仁贵都曾经在大非川败了个一塌糊涂。现在雄踞西域的正是吐蕃这个强劲的敌手,武则天敢于这时候劳师千里去跟吐蕃打这一仗,绝非是鲁莽。她是真的拿出了在一位男性皇帝身上都极为罕见的,勇气。
“谁堪挂帅?”武则天问这话的时候,看着薛绍。
薛绍明白她的意思,在她心目当中,要去打这样艰难又重要的一仗,第一人选必然是我薛绍本人无疑。但是自己现在,绝对不能离朝。否则等到这场仗打完回来,很有可能武承嗣就已经入主东宫,神都将是换了人间。再者单从军事角度考虑,自己也并非是远征西域的最佳人选,有人比自己更为合适。
于是薛绍说道:“陛下,挂帅远征的人选,臣心中已有计较,但还不能完全确定。请给臣三天的时间让臣思虑清楚,到时再来回报陛下。”
“好。那么三天之后,我们再谈远征之事。”武则天倒也答应得干脆,说道:“现在需要确定的是,可以放突厥使团入关了吗?”
“可以。”薛绍点点头,说道:“臣确信,他们已经无法故伎重施,像侵占灵州那样的夺下单于大都护府。待突厥使团入关之后,可命薛讷派一队精悍人马沿途护送直抵京城。既要确保他们的安全,也要防止他们窃取我们的军机虚实。”
“好。”武则天点头应允,“婉儿,你即刻拟旨。六百里加急,下发单于大都护府。”
“婉儿遵旨!”
薛绍再与武则天谈了许多关于和盟与远征的细则,告辞离宫。这时已是午时过了,薛绍回到了夏官官署。
姚元崇已经休完了年假回来,正和苏味道一同忙于处理武举的事宜。这两位主管日常工作的侍郎都很能干,专门负责武举这一块的萧至忠也是尽职尽责。这给薛绍省了很多心力,让他可以专心谋划重要的军国大事。
回到官署坐下后,薛绍叫来姚元崇,对他道:“我想让你亲自去左卫走一趟,叫大将军王孝杰与长史阿史那忠节来见我。”
姚元崇愣了一愣,“尚书怎会突然想起,要见那头犟驴?”
薛绍呵呵一笑,“连你都知道,他是一头犟驴?”
姚元崇点点头,“那还是一头,恨死了夏官与右卫的犟驴。”
“你干脆直说,他恨死我薛某人不就完了?”薛绍笑呵呵的道,“去叫人吧。再如何憎恨,夏官尚书有召,他们不敢不来。”
姚元崇站起身来,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一定要派我这个侍郎去跑腿吗?书令使莫非就不行?”
“那书令使去了万一变成了残废回来,你负责吗?”薛绍冷笑了一声,“侍郎现在很了不起?连我这个尚书叫你跑个腿,都叫不动了?”
“别,我去就是了。”姚元崇苦笑不已,连忙开溜了。
薛绍坐在大椅上长吁了一口气,心说,是时候收服王孝杰这头犟驴了!
………………………………
第941章 吃一堑长一智
姚元崇去而复返,王孝杰没来,。
姚元崇进门的时候暗暗对薛绍做了个嘴角一撇的古怪表情,薛绍心里大抵就明白了:王孝杰那老小子不肯来!
阿史那忠节倒是一上来就请罪,说王大将军恰巧去了军营检视军务,已经派人去请了。但估计得到明日才能前来拜见薛尚书。
“罢了。你坐下。我有事情同你讲。”薛绍压根就没打算跟他计较。
阿史那忠节坐了下来,低头看着桌几,目不斜视的坐得很端正,像上课时坐在第一排的小学生。
薛绍看到他这副样子,突然感觉跟他没什么好谈,于是道:“算了,你明天和王孝杰一同前来,我们再谈。”
“薛尚书……”阿史那忠节轻叹了一声,说道:“我知道你瞧不起我,我是朔方军的叛徒,我不指望你和朔方军的兄弟能够原谅我。但是……”
薛绍淡淡道:“有话你就说。”
阿史那忠节道:“王孝杰,他本性不坏。”
“这不用你说。”薛绍道,“当初在诺真水,如果不是他回师助战,我早就全军覆没。后来我们用计夺他兵权,其实他心里是清楚的,但他没有点破直接交了兵权就走人。这些,薛某都不会忘记。”
“回朝之后,他也没有去告刁钻,说我们假传圣旨夺他兵权。”阿史那忠节说道,“他只是说安西虎师走到了河陇地界时,正逢国难当头敌兵压境,于是他自作主张把兵权交给了你,只身回朝前来请罪。还好陛下当时没有处罚他,只是让他戴罪立功。后来遇到越王李贞谋反,我们又一起招募新军前去平叛。多少立了点功劳,于是才有了今日。”
薛绍沉默了片刻,“难为你了,阿史那忠节。”
“……”阿史那忠节张了张嘴没说话,眼睛眨了一阵,表情有些难看。像是要哭,又极力忍着。
“回去告诉王孝杰,我不是要寻他的晦气。”薛绍道,“那一点私人恩怨,在薛某看来早已是过眼云烟。现在,我有一件大事要让你们去干。就看你们,有没有胆量和本事了。”
阿史那忠节站起了身来,重重一抱拳:“是!”
然后走了。
姚元崇多少有点惊愕,上前来道:“尚书,何样大事?”
“远征西域。”
姚元崇微微吃了一惊,“现在出兵,合适吗?”
“不合适。但是不得不出。”薛绍道,“你即刻选派一批精干吏员去西京办一趟差事,把渭水大营收拾一下以备军马入驻。稍晚一些,我再会给你调拨军器和粮草的圣令,一切物资都在西京库藏就地取用。”
“属下领命。”姚元崇拱了一手,再道,“那兵员与战马,从何而来?”
薛绍轻吁了一口气,“安西虎师,全体旧部!”
姚元崇的眉梢惊讶一弹,“虎师旧部,如今多半是在洛水大营,隶属右卫麾下啊?”
“不过是物归原主。”薛绍淡淡一笑,“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我朝的兵马尽数属于天子,属于朝廷,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这一仗非比寻常,不容有失。如果连我这个夏官尚书都满怀私心不肯给出精兵良将,那这一仗还没有开打,我们就已经输了。”
姚元崇点了点头,“希望王孝杰能够体会你的一番苦心,从而不辱使命!”
“我不在乎他记我的仇,也不需要他领我的情。”薛绍淡淡道,“我只希望他能明白,这一仗,他只能赢不能输!”
稍后薛绍回了家,天色已晚府里都开始掌了灯。薛绍像往常一样到了膳厅来却不见太平公主,便问婢子公主何在?
婢子答话说,公主自从回了家就进了房里再没出来,下人去叫她用膳她也不理,好像很不高兴。
薛绍便去了卧室找人,只见房门紧闭,琳琅都站在外面。
“怎么了?”薛绍问她们。
琳琅没有说话但一同做着难看的鬼脸,显然,公主是在生闷气。
薛绍不由得摇头笑了笑,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性子却是一点没变还像当初一样。
于是他敲了敲门,“开门。”
“我不饿,你自己去用膳吧,不用叫了!”太平公主在里面说道。
“那我踹门进来。”
“别别,我来了……”
琳琅一同婉尔发笑,又不约而同的对薛绍竖了一下大姆指。
门开了一道缝,太平公主又急匆匆的躲了进去。薛绍推门而入,看到太平公主扑在床上用枕头压着头脸,把自己藏得像一只鸵鸟。
薛绍顿觉好笑,走过去在她身边躺了下来,轻声道:“谁招惹你了,告诉我。”
“没人招惹我——”太平公主瓮声瓮气,活像又回到了十六岁没出嫁之前。
薛绍笑了一笑,“那你在这里生什么闷气?”
“我生自己的气,还不行吗?”太平公主恨恨的叫嚷,两只粉拳在床板上嘭嘭的一顿乱敲起来。
薛绍捉住她的手腕,把枕头也掀了开来,侧着脸瞅着她。
太平公主的表情着实古怪,噘着嘴撇着眉又像哭又像笑,再加上脸压着床板,五官都扭作了一团。
“究竟怎么了,说话!”薛绍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使了一把力气将她翻过身来,“天大的事情,也不至于让堂堂的太平公主,纠结成这副鬼样子吧?”
太平公主仰天躺着,可怜巴巴又委屈的道:“我若说了,你可不许骂我?”
呵,原来是闯祸了?
薛绍笑了一声,“说吧!”
“你先保证,不许骂我?”
“行,我保证。”
太平公主这才说道:“不幸被你言中,韦方质被罢相贬官了。”
薛绍眨了眨眼睛,“然后呢?”
“他们已经举家离开了神都,去往益州了。”太平公主苦着脸说道,“我本该去送一送韦氏母女的。但我觉得,我没脸去,也不应该去……”
“还有吗?”
“这还不够严重嘛?”太平公主坐起身来,拍着床板叫道,“都是我害的!”
“算了,也不全是你的错。武承嗣和武三思把韦方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只是罢相外放,总好过杀头抄家。”薛绍轻叹了一声将她揽进怀里,说道,“记得你答应过我的,下不为例。”
太平公主点了点头偎在了薛绍的怀里,满副委屈的小声道:“我挺伤心的。”
“你伤什么心?”
太平公主幽幽道:“我是我娘亲生的、从小一手带大的、唯一的女儿,到头来却还不如侄儿亲。武承嗣和武三思算什么东西,獐头鼠目无才无德,以往他们不过是家奴而已。可现在他们又是封王又是拜相的,全都骑到了我的头上。这还不算,他们可以在朝堂之上肆无忌惮的蓄养党羽铲除异己,我还只是结交了几位大臣妻女,马上就遭到了我母亲的残酷打压……呜呜,我不干啦!”
太平公主还真哭了。
薛绍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当娘的人了,竟还像小孩子一样的哭闹!”
“当娘的人,就不许委屈、就不许难过了吗?!”太平公主自己抹着眼泪,“我娘以前那么疼我的,现在,全变心了!”
薛绍实在忍不住好笑,一边抚摩她的后背一边劝道:“常言道嫁出的女儿就是泼出的水,此前我出征在外的时候,你是怎么跟你母亲作对的,你自己忘了吗?”
“这么说,她是记我的仇,是在报复我喽?”太平公主越加忿然。
“不是。这纯粹是政治需要,跟母女感情扯不上太大的关系。”薛绍道,“你想一想,现在是武家皇朝,你娘当然要着重培养武家的势力。以她的识人之能,莫非还不清楚武承嗣与武三思是何样的才能品德?她也是没办法,没得选择了。换作是两头猪,你娘也只能封他们为王,并让他们不断的壮大武家的政治势力。更何况你的那些武家表哥,都还能直立行走呢?”
“噗哧!”
“亏你想得出来!”太平公主挂着泪花儿就笑了起来,“那以后,我们就真的只能当缩头乌龟了吗?”
“当然不是。”薛绍道,“用兵家的话来讲,兵不在多而在精。只要运用得法,我们完全可以立于不败,然后以小博大一击得胜。说个最简单的,我只需紧握兵权,武承嗣阵势再大闹得再欢,终究也是翻不了天。”
“你不是说还想往政事堂推荐宰相,现在还敢试吗?”太平公主再又问道。
“我不是还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薛绍道:“这个国家永远需要真正的人才,你母亲的心里也是有底线的,她总不会真的去依靠武承嗣等辈和一群酷吏来治国。现在风声太紧,我们只是暂时鸷伏。终有一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呼……”太平公主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躺在薛绍怀里歇了好一阵,方才喃喃的道:“这回我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原来我娘对我们夫妻俩人,防得那么厉害!”
“现在,你信我的话了?”薛绍笑道,“你还觉得,我是胆小怕事吗?”
“我信了。以后我都听你的,我再也不敢胡乱造次了。”太平公主噘起嘴巴来,像个淘气的小女孩子那样,弱弱的小声道,“我错了,薛郎。请你惩罚我吧!”
薛绍哭笑不得直咧牙,“泪都没干发什么浪,赶紧吃饭去了!”
“我不嘛!求求你惩罚我,你狠狠的惩罚我吧!”
………………………………
第942章 一丝杀气
次日,夏官官署。
薛绍去上完早朝回来,发现王孝杰已经在这里等他了。
穿戴工整一丝不苟,独自一人。
薛绍把他请进自己的官署里,“坐。”
“末将站着说话。”王孝杰说得一板一眼,“请问尚书,唤我前来有何吩咐?”
“你和吐蕃人打过仗?”薛绍问。
“是。”王孝杰答道,“打了败仗,还被捉到高原上做了几年的俘虏。”
“打过败仗的人,往往最能了解该要如何争取。”薛绍说道,“对于吐蕃,你有何心德?”
王孝杰想了一想,说道:“他们的战法和突厥人完全不同。他们的战士,比我们想像的要强壮。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个真正称得上是战神的军事统帅,噶尔钦陵。”
“噶尔钦陵,吐蕃的一代权臣。因为官拜大论,中原习惯称之为论钦陵。当年以太宗皇帝之神武,北定草原扫灭吐突厥,对吐蕃却只能和亲。促使文成公主下嫁吐蕃的,就是噶尔钦陵的父亲,噶尔东赞。他也是吐蕃的一代权臣。”薛绍说道,“至从噶尔钦陵执政以来,他率领吐蕃的军队狠狠揍了我们二十年。除了偶有小胜,我们一直在输。我们的史官会把很多的小胜浓墨重彩的记叙下来,却对惨痛的大败语蔫不祥,甚至是加以粉饰与搪塞。站在政治与历史的立场,他们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做为将军,我们自己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我知道。”王孝杰答得简单,但不敷衍。
“我朝所有的将军当中,你应该是最了解吐蕃人的。”薛绍说道,“安西虎师曾经远征西域平定西突厥之乱,并长时间镇守弓月城。现在,你敢带他们再打回去吗?”
王孝杰双眼微微一眯,眼中绽放出极度炽热的神彩,沉声道:“如果我说,我每天做梦都在想这件事情,你信不信?”
“我信。”薛绍淡淡道,“因为我也会做类似的梦,梦里全是于都今山的帐篷的牛羊。”
王孝杰深吸了一口气,“让我去!”
薛绍没有答复,而是将一纸厚厚的卷轴扔到了王孝杰的面前。
王孝杰犹豫了一下,伸手拿起展开一看,当场惊讶,“闻喜手札?”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