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绍连忙起身将她抱住,再将她扶到床上躺下,说道:“憨姑娘,就算担心惊醒我,你也可以在隔壁房间睡啊!”

    “但我又不想离了公子,万一公子醒了要人伺候呢?”月奴笑嘻嘻的说道,伸手摸了摸薛绍的脸,“睡好了,气色就好多了。昨日那般模样就像是一个重病之人,月奴见了好生心疼。”

    薛绍伸出手臂从她颈下绕过抱着她的肩,将她抱在了怀里,拍她的背,“现在你睡吧。你若累坏,我也会心疼的。”

    “嗯。”月奴美滋滋的应了一声,伸手过来又勾住了薛绍的脖子,勾得挺紧。

    蓦然她又惊了起来,说道:“有件大事我差点忘记,吐蕃撤军了!”

    薛绍微微怔了一怔,淡然笑道:“撤了就撤了吧,这样我们都能睡个安稳觉。你也赶紧睡吧!”

    “嗯!”

    还不到一分钟的功夫,月奴就睡熟了。可见她一直守在这床前早也是累坏了。

    薛绍抱着她很久没动,怕自己一动就将她惊醒。至从那日和吴铭谈过之后,薛绍的心里就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虽然噶尔钦陵从未养育过月奴一天,月奴也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存在,但他确确实实就是月奴的亲生父亲。这样的血亲事实,不是任何的伦理道德和政治立场就能扭曲和改变的。

    现在我正在和噶尔钦陵生死决战,我们两个最终肯定只会有一个人活下来。任何的结果,对月奴来说都将是一场悲剧。

    这样的想法,让薛绍前所未有的更加疼惜月奴。每逢看到她像个忠实的奴仆那样伺候自己、守护自己,薛绍的心里就会没来由的有一些不安。

    是怜悯,是爱情,还是愧疚?又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薛绍想不清楚,也不愿细细去想。他只觉得,以后必须更加的疼爱和珍惜月奴。

    必须。


………………………………

第999章 枭雄末路

    天亮时,军中响起练兵的军鼓。月奴的眼睛条件反射似的睁开了,却见薛绍仍是将她抱在怀里,她马上坐了起来惊道:“胳膊都麻了吧?”

    “还好。”薛绍抬起手臂来伸展自如的动了几下,笑道:“你睡得可真香,居然还打呼噜了。”

    “啊?”月奴一惊,然后就笑道:“不会吧?!”

    “真的。”薛绍也笑道,“像一只猫儿,哈呼哈呼的打着呼噜。”

    “太丢人了!我一个女人居然也打呼噜!”月奴的脸都红了,“那以后我都不敢陪公了睡了,万一我的呼噜声把你吵醒怎么办?”

    “没事的。”薛绍微笑道,“我若是累了睡下,呼噜声都能震破门板。也不曾见你报怨过一回?”

    “我都习惯了呢!”月奴笑道,“若是公子不打呼噜,我还睡得没那么香。”

    “我也可以习惯的。再说了你也不是每天都有呼噜,昨天你累坏了。”薛绍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继续睡吧,我得去帅营了。”

    “不睡了,我给公子弄早膳去!”月奴从床上一跃而起,十分麻利的穿好衣服就去忙活了。

    薛绍淡然的笑了一笑,这么多年,她都已经习惯了这样。好吧,这样的习惯对她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另类的享受,那就由得她吧!

    稍后薛绍到了帅营,娄师德早在就召集好了众将一同在起等候主帅。

    大家都已知情,吐蕃已然撤军。有几名将军想要率军追击,都被娄师德拒绝并说服了。但最终的一锤定音,肯定还需要薛绍这位主帅来表个态。

    “不予追击,显然是对的。”薛绍的态度十分鲜明并与娄师德保持了一致,他说道:“我们只派出沿途斥侯严密监视与侦察,摸清吐蕃大军的具体动向即可!”

    “是!”众将一同应诺,不再他议。

    数日后斥侯接连回报,说吐蕃大军沿着进军的路线一直后退,退到了洮州才稍稍停歇整顿了一两日。然后他们继续后撤,一直撤向了青海大本营。

    经过反复侦察的一再确认,这一消息准确无误。

    薛绍果断下令,全军向洮州进发。斥侯继续严密监视与侦察。一但敌军有异动,迅速回报。

    敌攻我守敌进我退,现在是敌退我追,薛绍的战术思路相当的明确。

    此后斥侯回报,噶尔钦陵的大军在离退洮州之后加快了行军速度,直奔青海大本营。同时灵州方面也来了消息,说黑齿常之连战连捷,吐蕃人的大非川就快守不住了。吐蕃的赞普已经派了使臣来到黑齿常之的军营求和,黑齿常之严格执行了薛绍的命令,暂时停止了攻击,并要求吐蕃人派使臣前往神都洛阳洽谈和盟之事。

    接到这两个消息薛绍一分析,噶尔钦陵急于回师,很有可能是担心大非川失守。其实大非川和青海这两个重要的吐蕃军事基地,二者是结连一体互为犄角的。大非川如果失守,青海也就难以独自存活。这样一来就等于是端了噶尔钦陵的老巢,并砸碎了吐蕃面对大周的两扇门户。

    对于器弩悉弄这位刚刚成年不久并急于亲政掌权的吐蕃赞普来说,他肯定不愿意丢失这两块重要的国门。另外,如果器弩悉弄能够独自操作与大周的和谈并得到成功,这对他竖立君王威信并集权揽权是十分有益的。这至少意味着,赞普已经能够撇开噶尔钦陵独裁国家大事了。更何况,“两扇国门即将失守”还是噶尔钦陵闯下的祸;他非但闯下了这样的祸,还在征讨临洮和凉州的战事当中损兵折将处处碰避,最终寸功未建狼狈而回。

    两相对比此消彼涨,器弩悉弄的赞普权威无疑会空前大涨,噶尔钦陵则是完全落到下风。

    所以,黑齿常之这边虽然是分战场,但其胜利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薛绍当初针对突厥的银川大捷与诺真水大捷。

    而吐蕃这边,年轻的赞普器弩悉弄也抓住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想要借机消弱噶尔钦陵,甚至……解决噶尔钦陵!

    军事上的失败和政治上的失意,已经将噶尔钦陵这一只高原猛虎,逼到了绝境。

    等他回到青海驻地时,满营只剩自己带回的这支疲惫不堪的人马,却没有了几颗存粮。大非川那边的战事一再吃紧,青海这边收到了赞普的命令,不得不暂缓对噶尔钦陵大军的后勤补给,而改由支援大非川的战事。

    现在大非川那边的战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噶尔钦陵听到风传,说赞普要与大周议和,而大周开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交出战犯噶尔钦陵”。

    这当然是大周这边故意泄露的风声。

    听到这个消息,噶尔钦陵的从心底一直凉到腰竿——大周开出这样的条件,赞普居然也会愿意派出使臣当真去谈?!

    此时,薛绍亲率十万大军已经重回洮州,并在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反攻青海,讨伐噶尔钦陵!

    前方有赞普居心不善欲除己而后快,身后有薛绍亲率虎狼之师咄咄逼人,手边没有半分存粮军心已然跌到谷地,近旁还有黑齿常之在耀武扬威。

    噶尔钦陵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一个进退维谷,四面楚歌的境地。他还能清楚的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师出青海之时是何等的英雄豪迈,当时他甚至都已经设计好了,如何在切割临洮与凉州之后,继续瓜分整个西域的千里疆土。可是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境遇居然会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薛绍的大军在洮州停下了,整兵备战,但没有急于向青海进军。

    薛绍仍旧坚持这样的理念,不能把噶尔钦陵逼得太急,不然噶尔钦陵的第一优先攻击对象,永远只会是大周的兵马。必须让他和吐蕃的赞普交上手,自己再去坐收渔利。像现在这样驻兵洮州对噶尔钦陵形成压力构成威胁,堵其出路却又不真的去打他,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时,洛阳的武则天才刚刚收到薛绍亲自派谴自己的心腹斥侯,悄悄传来的军事密报。她还并不知道,吐蕃即将派出使臣前来求和。

    既然是军事密报,就只会有武则天一个人看到,并且不会在朝堂之上公开。

    看到这份密报,武则天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事实证明,库狄氏和太平公主的预料都是正确的,薛绍虽然一直在败,但实际上他却占据了真正的上风。理由是,噶尔钦陵正在一步一步被他逼入死亡的绝境。

    武则天把薛绍写的密报详详细细、前前后后细读了十几遍,心中是越读越踏实,越读越欣慰。她私下评定,薛绍这一仗在军事上其实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地,那种“死守不战”的仗很多大唐的将军都能打得出来。薛绍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他过人的“政治觉悟”。他一开始就抓住了噶尔钦陵在政治上的致命弱点,那就是与赞普失和,他急于用军事上的胜利来扭转自己在政治上的失势。

    噶尔钦陵急于求功,薛绍就抱头死守绝不出兵决战。噶尔钦陵后勤补给不力,薛绍就坚壁清野拉长战线,把他后勤的压力无限放大。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过多的国力损耗势必会引起吐蕃赞普的强烈不满。何况这一战,根本还就不是赞普希望发起的,而是出于噶尔钦陵的一己之私。

    到最后噶尔钦陵快要支持不下去的时候,薛绍终于祭出了他的杀手锏,命令黑齿常之兵出河源猛攻大非川,逼迫吐蕃的赞普出面来收拾残局。

    武则天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其实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吐蕃的赞普已经不用任何人去“逼迫”,他也会主动站出来收拾残局的。薛绍和黑齿常之的主动,只是给了他一个更加充份的理由去说服麾下的大臣和将军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是“三方合作”想要弄死噶尔钦陵。吐蕃的赞普,薛绍,大周的女皇。

    想透了这些,武则天扬眉吐气的笑了,“噶尔钦陵,你曾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三十年纵横沙场无人能敌,你究竟杀了我中原多少男儿,又抢占了我们多少领土?这真是无法计算!”

    “现在,任你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只剩死路一条!”武则天忍不住大笑起来,“噶尔钦陵,你终于遇到了你命里的克星!”

    “明日,朕要亲题一块牌匾送往赵国公府——薛子当为天下雄!”

    这时,武则天的心腹宦官在门外说道:“陛下,魏王武承嗣求见。”

    又来了!

    武则天眉头一皱,将薛绍的密奏收起,“让他进来。”

    武承嗣走了进来,拱手拜下,“陛下,侄臣有要事启奏。”

    “说。”

    武承嗣说道:“侄臣以为,光凭黑齿常之猛攻大非川想要围魏救赵,是解不了凉州之围的。万一噶尔钦陵将凉州拿下,我军的粮草辎重将尽皆归他所有。到时噶尔钦陵就会从容派回一军驰援青海,再将黑齿常之击败。如此一来,非但是西域会被割裂失去,河陇也将万分危急。”

    武则天不动声色,“那你有何高见?”


………………………………

第1000章 武则天的反思

    看到武则天有耐心细下询问,武承嗣信心倍涨。马上说道:“侄臣认为,我朝应该再谴良将统率大军,驰援河拢。侄臣推举王孝杰率右卫大军火速出征。王孝杰熟悉吐蕃战法且屡战屡胜,派他前去主理河陇军事,或可一解燃眉之急。”

    “这一提议,你已经说过好几次了。”武则天耐着性子,平静的说道,“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你难道不知?”

    “确是大忌。”武承嗣小声的嘟嚷起来,“当初若不是临阵换了薛绍去挂帅,战事又岂会如此不堪?”

    “大胆!”武则天怒喝一声,“你是在指谪于朕吗?”

    “侄臣不敢!”武承嗣慌忙道:“臣只是就事论事,臣一心担忧国家安危,只为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眼下事实确凿,薛绍那边一败再败丧师辱国,凉州片仞孤城难以久守。因此,我朝不能再对薛绍指望太高。如今,死守灵州以保河陇不失,才是当务之急。眼下战事已是迫在眉睫,再不补救,怕会来不及了啊!”

    武则天再道:“你言下之意,是不救凉州却守灵州了?”

    “陛下,比起河陇的千里江山和万千子民来说,凉州那边苦寒之地……”武承嗣吞吐了一下,再道:“如果派兵去救,又将面对噶尔钦陵的击讨。这何异于抱薪救火?权衡利弊,侄臣认为还是改派王孝杰为帅,让他率军死守灵州为上!”

    “呵!”武则天轻笑了一声,“照你这意思,薛绍是该要被舍弃,还是该要被治罪呢?”

    “这个……”武承嗣低吟了一声,说道:“薛绍是否有罪可不是侄臣说了算的。如果他能从噶尔钦陵手下逃脱归来,到时自有律法公正去进行裁定和宣判。侄臣确实与之不和,但这是国家公事,侄臣并未夹杂任何私心啊!”

    “呵呵!”武则天如此一笑,“你说完了?”

    武承嗣怔了一怔,“陛下,侄臣说完了。”

    武则天袍袖一挥,“退下,容朕三思!”

    武承嗣走后,武则天独自人一坐着,双眉微皱凝视着前方的一片虚无,沉默良久。

    没人知道她在心里想些什么。

    保持这个姿势,武则天坐了足有一两个时辰之久。不知不觉,天都快黑了。

    “来人!”

    武则天的这一声唤,让门外的心腹宦官们心里一颤。虽然女皇并未愤怒大喝,但这些熟悉女皇脾性的人,都已经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冷冽杀气。

    一名宦官小心翼翼进去应诺,“陛下有何吩咐?”

    “去传华阳夫人,即刻前来见朕。”

    “是!”

    宦官不敢怠慢连忙亲自去请华阳夫人。不久后库狄氏来见武则天,房中仅有君臣二人。

    “陛下急切唤臣前来,可有要事?”库狄氏主动问起。

    武则天面无表情的说道:“那一日薛绍送来七战七负的战报时,你曾说过薛绍或在诱敌深入,迟早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是,臣是说过类似的话。”库狄氏心里惊了一弹,莫非薛绍现在真的败了?陛下这是来找我追责了?

    “你还说过,可以趁机一试朝堂人心,辩别谁是奸臣谁是忠臣?”武则天再问道。

    库狄氏心里顿时更加惶惶,点了点头,“是,臣也说过这类似的话。”

    这时武则天站了起来,走到了库狄氏的身边,凝视着她小声的说道:“现在,朕知道谁是忠臣,谁又是奸臣了。”

    “陛下,臣……”库狄氏不知道说什么好,心中惊道莫非陛下以为我是奸臣?!

    “朕要你现在就草拟一道圣旨,明日清晨就即刻执行!”武则天语气一沉!

    “陛下,要拟什么样的旨?”库狄氏小心翼翼的问道。

    “朕要将武承嗣罢相去官,仅仅保留他的爵位和食禄。今后,不许他再参政议政!”武则天说道。

    “啊?”库狄氏大吃了一惊。

    “怎么,你认为不妥?”武则天反问。

    “陛下,这么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应该在朝堂公议之后,再作决断?”库狄氏小心翼翼的说道,“魏王现在官拜文相左相,是为政事堂之首脑,朝堂百僚之领袖。若要将其罢相去官,得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才行。否则魏王不服百官惊怨,这不利于朝堂之稳定啊!”

    武则天顿时又眼一瞪,“连你都觉得,朕不敢轻动他武承嗣了?!”

    库狄氏慌忙跪倒下来,“陛下恕罪,臣并非此意!臣、臣只是想要替陛下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以不惊动朝堂之安定为上啊!”

    “起来,朕没有怪罪于你的意思。”武则天亲自动了一下手去扶她,等她站起,再道:“很早就有人向朕进言过了,武承嗣既封王又拜相,权位太重不得不防。朕一直不以为然,因为朕知道就凭武承嗣那么一点能耐,他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朕今日观来,武承嗣仿佛快有权倾朝野不可一世之状,连朕用在内廷的心腹女官,都对其深为忌惮了。华阳,朕说得对吗?”

    “这……”库狄氏额角的冷汗都出来了,这种问题自己哪敢回答?

    “哼!”武则天轻哼一声,“看来朕说得没错,连你都不敢在背后说武承嗣半句不是了。这样吧,你派人连夜去将李昭德叫进宫来。朕要当面和他谈话!”

    “是!”

    库狄氏如蒙大赦的出去了,急忙安排了宦官出宫去请李昭德。晚风一吹,库狄氏觉得浑身发冷,原来自己的背襟全都湿透了!

    这时武则天又叫库狄氏进书房说话,库狄氏叫苦不迭,也只好硬起头皮回去了。

    “华阳,你跟朕说实话。”武则天道,“你觉得朕迟迟不招薛绍回朝,这一做法是不是太过愚蠢了?”

    “陛下……”库狄氏苦笑。

    “朕,是该反思了。”武则天轻叹了一声,说道:“无论这朝堂之上存在何样的争斗,朕都应该尽量的亲贤臣、远小人。但事实却是,朕为了维护武氏家族的利益,经常干出亲小人、远贤臣的蠢事。如果有一天朕因为这样的私心而误国误民甚至丢了江山,皮之不存毛将蔫附,到时武家的存亡又靠什么来确保呢?”

    “陛下圣明!”库狄氏拜倒在地,不敢再说别的。

    “薛绍,朕的女婿,比起那些侄儿们来说,他是外人。”武则天说道,“就是这个外人,他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无名小卒去从军,花费十年的时间,从一名步卒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三军统帅。在此期间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甚至有多少次濒临死亡,没人知道。朕只知道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保境安民护国安邦。朕荣登九五,也离不开他的功劳。”

    “是的。陛下。”库狄氏小声的附合了一句。

    “但是朕却在立国之后不久,就找了一个愚蠢的借口,将让离开了朕的朝堂。”武则天说道,“从那一天起,武承嗣就开始了他肆无忌惮的极速膨胀。他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找朕索要储君之位。可到了吐蕃来犯的国家危难之际,武承嗣却又百无一策连个征兵的事情都无法办妥。关键时刻又是薛绍不计旧怨急奔千里而来,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率军疾驰河陇抵御噶尔钦陵。洮州一月苦战七场,凉州血战尸骨如山。最终他打跑了噶尔钦陵,并将这头高原猛虎逼入了绝境之中!”

    库狄氏惊喜的一抬头,“陛下,薛绍胜了吗?”

    “暂为机密,切勿泄露。”武则天总算露出了一丝微笑,“噶尔钦陵已经败走青海,我军即将大获全胜!”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库狄氏喜不自胜,浑身都发抖起来对武则天连连磕头,“陛下圣明所致,陛下天威所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周社稷江山永固万年万年万万年!”

    “华阳,这全是薛绍的功劳。”武则天平静的说道,“但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最令朕齿冷也最令朕愤怒的事情。就在薛绍与噶尔钦陵浴血相搏的时候,武承嗣却频频向朕进献谗言。他劝朕放弃凉州、放弃薛绍。他甚至想要把薛绍捉来问罪,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没有私心!”

    库狄氏愕然的瞪大了眼睛。

    “此等奸臣,朕要他何用!”武则天顿时勃然大怒,“此等卑劣下作之人,就算给他一座江山,他守得住吗?!”

    库狄氏愕然无语。

    这时门外宦官大声道:“陛下,御史中丞李昭德求见!”

    “叫他进来!”

    李昭德进来了,连忙参拜。

    武则天开门见山道:“李昭德,朕记得你曾经向朕进言,说魏王权位太重不得不防。”

    “对,臣是说过。”李昭德一板一眼道,“臣今日也依旧坚持此见。”

    “理由?”

    李昭德看了一眼库狄氏,不说话。

    “华阳夫人是朕心腹,你但说无妨。”武则天道。

    李昭德拱手一拜,说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若论亲情,是父子更亲还是姑侄更亲?”

    “当然是父子。”武则天答道。

    李昭德冷冷一笑:“从古至今,父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旧例,还少吗?”

    库狄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李昭德你这张大嘴巴,你还真敢说啊!!!

    “华阳,你听到了吗?”武则天突然发问。

    “是,臣听到了!”库狄氏惊急回答。

    “那你还不拟旨?!”


………………………………

第1001章 兔死狐悲

    薛绍驻兵洮州观望吐蕃动静。噶尔钦陵刚刚回到青海不久,除了整顿兵马暂无大的动作。双方兵马都暂时按撩了下来,像是两头刚刚生死相搏之后气力耗尽的猛兽,各自蹲在一角恢复体力舔舐伤口,同时又都冷冷的瞪着对方。

    娄师德说,无论是汉人还是吐蕃人,都不能暴尸荒野任其腐烂或是被野兽吞噬。抛开对亡人的敬重不说,这样会有可能引发瘟疫。

    于是离开凉州时,薛绍留下了娄师德与张虔勖镇守凉州善后,并派给他们上万人手,专司负责收敛周军阵亡将士的遗体,并予以安葬。吐蕃人的尸体则会统一执行火葬。如果将来大周与吐蕃真的修和盟好了,这些骨灰都是要送回高原的。

    到了洮州之后,薛绍也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