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边好像并不乐意薛绍这么做,女皇想要薛绍早些挥师回朝,众将速速前来得勋受赏。

    薛绍心里倒也清楚,自己这样带兵在外四处游荡,也的确不是一件让人省心的事情。从朝廷制度上讲,也是不合适的。于是他打消了去往黑沙的计划,决定换防结束之后,就班师回京。

    眼下最高兴的,莫过于郭元振。

    至从第一次跟随薛绍出征朔方,他就再也没有回过京城。朔方军所有大将当中,只有他还一直没有挪过窝。也亏得是郭元振沉得住气,否则谁能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就在苦不堪言的边关,熬守这么久?

    换防进行得有条不紊,两座受降城加上丰州和琴州的边防军镇守军,各自换出三千人,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另外还有七八千兵马,将会沿诺真水阴山之路,分别去往云州、黑沙、朔州和代州进行戍边换防。

    诸镇换防,换进去的兵员都以吐蕃降兵为主,总共大约换去了将近一万人。在整个北疆的边防兵力当中,他们还占不到十分之一的总数。当然他们也不会永远的镇守在云州和黑沙等地,以后他们还会参与各个军镇之间的不停换防,并隶属于各个不同的地方军府。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分散到九州大地的不同地域,从此各自生根,拥有各自的生活。

    办成这件事情,论弓仁出力不少。虽然他不愿意和麾下的同胞分开,但他心里也清楚,谁也不可能让他和三万吐蕃降兵一直聚集在一起。逐渐分离,各自融合,这才是必然的趋势。

    既然当初已经走出了那一步,现在就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

    北疆换防,前前后后办了两三个月。

    一转眼,又是夏天。去年此时,薛绍正和虞红叶在淮扬潇洒。

    终于是要班师回朝了。薛绍有种感觉,日月如梭,时光催人老。

    一晃,一整年就这样过去了。

    大军南下刚过了朔方军镇,正遇到女皇再派使臣来催薛绍班师。这次的使臣还带来了女皇的“密旨”,其实就是一份武则天以“岳母”的身份,写给女婿薛绍的手书家信,叫他赶紧回家陪老婆孩子。

    薛绍只是笑而不语,心知女皇的心里真正着急的,大概是自己和玄云子和婚事。

    他细下一寻思,时至今日,自己和玄云子的这一棕“政治婚姻”好像已经有点失去了意义。当初提出这门婚事的时候,是武则天希望自己和武家的子侄能够和睦相处,共同辅佐于她。但是现在,薛氏军武一系与武氏皇族一脉已成鼎立之势,彼此相互制衡,这恰好方便女皇从中驾驭。万一两家真的从对立走向了联合,女皇还能淡定吗?

    因此薛绍觉得,此一时彼一时,女皇现在应该是不愿意自己再和玄云子成婚了。虽说食言而肥不是君王该干的事情,但比起现实的政治需要来说,这又只是小事一棕了。

    “那我回去之后,该要怎么面对玄云子呢?”在一步一步走向关中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了薛绍的心头。

    。

    【近几日身体有恙,无力码字。本想请假休息,想想还是码字更新吧……近日如有更新不及时,诸位见谅!】


………………………………

第1014章 归宿

    进入关内,薛绍入眼所见的一切画风,就斗然变了。

    从河西的苍凉到京都的繁华,中间只隔了两个字,战争。

    曾经被丝绸之路的财富之水所灌溉的河陇之地,因为近年来战争频仍屡遭入侵,而变得满目疮痍贫苦交加。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突厥已经被封阻在大漠以北,短期内再难越过阴山作恶。吐蕃经历了一场内战现已失去了噶尔钦陵,尤其是青海湖惨败过后,就算不会从此一蹶不振,至少也再难像以前那样对中原构成巨大的威胁。

    看到繁华似锦的京城和安居乐业的百姓,薛绍这些将军们的心情都因此渐渐灿烂起来。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和平。

    眼前的繁华和安乐,证明了将士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洛水大军,五万离去,七万归来。薛绍将这支功勋王师仍旧放回了原地,然后和众将一同进宫面圣。

    武则天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则天门前来迎候这些功勋战将。

    洛阳城万人空巷,则天门前欢声震天。

    这样的场景,薛绍已经不陌生了。当他骑着战马走在人群的中央,接受万民的欢呼与歌颂之时,心中想得更多的是,早点回家与亲人团聚。

    所谓英雄,其实也是一颗凡人之心。

    薛绍一行将军走到则天门前时,武则天的伞盖从皇城大门里移了出来。武则天步行而出,朝薛绍等人走来。

    这是君王对臣子所能给出的最大礼节,降阶相迎。

    薛绍等人连忙下马,抱拳而拜立于道旁,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的脸上,是欣慰而自豪的微笑。她走到薛绍的面前停住,轻声道:“承誉,辛苦你了。”

    “陛下,这都是臣份内之事。”薛绍抱着拳,说道,“陛下贤明国家昌盛,臣等甘愿为君为国,尽效死力。任何人,只要他胆践踏我朝疆土、虐害我朝子民,臣等请命击之,不死不休、不胜不还!”

    “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有臣如此,夫复何求!”武则天感慨不已,大声道,“壮哉,薛郎!”

    “良禽择木而栖。”薛绍道,“事明主如陛下者,臣亦无憾!”

    武则天连连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一伸手拉起薛绍的手腕,“随朕前来,麒德殿庆功!”

    就这样,她牵着薛绍的手,领着众将与百官大步走进了则天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与围观的洛阳百姓,山呼不停。

    则天门热闹非凡之时,太平公主府里更是一派喜气洋洋,人人欢呼雀跃。薛绍已经屡次出征,但太平公主却从未像这次一样的激动万分。她甚至有些坐立不安,想要冲进皇宫找自己的母亲要人。

    还庆什么功,吃什么宴,赶紧回家才是正事!

    至从听到西征大军回到洛阳,太平公主就换上了一套新做的华裳,坐到铜镜前认真的化妆打扮自己,连一根头发丝也不想它纷乱了。一年多三百多个日夜,太平公主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和担忧那个远征在外的男人。现在他终于回来了,太平公主的心情就像是当年还未出嫁的时候,将要去和薛绍约会了一样。

    激动,开心,紧张又有一点忐忑。

    都说是老夫老妻了,可太平公主仍旧无法舍弃这样的女儿情怀。她不知道自己是太过幼稚还是太过感性,总之现在,她比任何时候都想要快一点见到薛绍。

    家中其他人此刻的心情,也和太平公主差不太多。

    此前是望穿秋水,现在是倚门而盼。

    薛绍每出征一次,他们的心中就能加深一层体会,这个男人对于这个家有多么的重要。

    圆月当空之时,薛绍总算是回来了。除了年幼不懂事的几个孩儿被奶娘带去睡觉,其他人全都在等着他。

    人人都着盛装,人人焦灼而热切。

    薛绍的心里真是美醉了。亲情的味道永远是无可取代的,最香最浓。

    深夜。

    太平公主忘情的在薛绍身上驰骋,不许他动。美其名曰是他征战辛苦了,不让他再辛苦操劳。

    薛绍却觉得,自己这样被操……劳,和操劳本身的区别还真是不大。

    都说三十如狼,太平公主貌似有点早熟了。

    直到第二天中午,薛绍才睁开了眼睛。

    太平公主操劳得厉害,比薛绍还能睡。奇怪的是她居然是横着睡的,将两条白析修长的小腿压在薛绍的小腹上。

    薛绍不禁好笑,手指挠了挠她的脚板。

    太平公主一下就惊醒了,却只是翻了个身又压了过来,把脸枕在薛绍的胳膊上继续睡。

    “喂,我得进宫去了。”薛绍说道。

    “打了一年仗才回来,还不让休息吗?”太平公主的声音懒懒的,像猫儿。

    “有些事情,陛下要同我商量。”薛绍说道,“本来昨天就要议的,但我急着回家,陛下就没拦我。”

    太平公主睁开了眼睛,“什么事?”

    “大概,是玄云子的事情。”

    太平公主眨了眨眼睛,这下完全清醒了。

    “你有何看法?”薛绍问道。

    太平公主想了一想,说道:“玄云子回京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抛头露面。你和她的婚事,曾经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但眼下却是无人问津。如果当真是要履行婚约了,不会如此。”

    薛绍点了点头,“和我预料中的一样。”

    “你也觉得,我娘现在已经改了主意?”太平公主问道。

    “可能性很大。”薛绍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局势不同了。”

    “我觉得也是。”太平公主说道,“李武两家天然对立,此前我娘想要改唐为周,想把你归纳到武家一派或是希望你与武承嗣等人同心协力,所以才提出让你与武家的女儿联姻。但现在我娘已经是皇帝了,李武两家仍旧对立,还因储位之争闹得水火不容。你这位执掌兵权的军帅的立场,将很有可能直接决定谁是真正的储君。在这样的关口,你与玄云子成婚就显得非常的不合时宜了。除非……”

    “除非你娘真打算,立武承嗣为太子。”薛绍说道。

    “对。”太平公主说道,“但如今看来,这个可能性极小。武承嗣的种种蠢行已经充分证明,他根本不配成为太子。我娘削去他的宰相之职令他从此不得直接参政,似乎也意味着是放弃他了。”

    “不到最后一刻尘埃落定,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猜测和表相。”薛绍说道,“你娘削去武承嗣的宰相之职,并非是因为储位之争。至从我辞官离朝,武承嗣的权力飞速膨胀,这甚至让你娘感觉到了威胁。历来,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微妙的。你娘在宫里住了几十年,什么事情她没见过?她一定不会让自己,也经历一场玄武门之变。”

    “有道理……”太平公主深有所悟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一来,我娘更加不会愿意让你和玄云子成婚了?”

    “应该是。”薛绍说道,“我和你成亲已有多年,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如果再让我娶个武家的女儿,让我有机会将李氏、武氏和军方的三股力量组合起来。呵呵……”

    “行了,你就别呵呵了。”太平公主轻叹了一声,“折腾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却是镜花水月一场。玄云子的心里,一定不好受。”

    “你倒是挺悲天悯人的。”薛绍说道,“难道,你真希望我和她成婚吗?”

    太平公主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最希望的,当然是你身边永远只有我这一名女子。但是,这并不现实。”

    “那现实一点的说法呢?”薛绍笑问道。

    太平公主轻叹了一声,说道:“我们这一类人,都不是普通人。我们天生就无法去追逐,理想中的爱情与生活。在政治和权力面前,感情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卑微,太脆弱了。因此就算是我们已经拥有的爱情和婚姻,往往也会变得不那么纯粹。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开手脚,以感情和婚姻的名义去追逐它们背后的利益。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势利很冷酷,但这恰好又是我们珍惜感情和维护婚姻的,唯一办法。”

    大彻大悟。

    这是薛绍从太平公主的话里,听出的味道。

    政治婚姻,这往往意味着利益的交换和感情的冷漠。但是薛绍和太平公主的婚姻,不也是政治婚姻吗?

    所以现在太平公主才会提出,政治婚姻,其实也就是婚姻的一种。这样的婚姻是否幸福,当然很大程度取决于政治的发展和需要,但也处决于夫妻两人如何经营这段婚姻。如果不是薛绍一直都在拼命努力的抗争,当政治需要发生改变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死驸马”,太平公主也早该改嫁给武家人了。

    这些年来,薛绍和太平公主一直都在非常努力的经营他们的婚姻,维护他们的爱情与家庭,乃至于都已经改变了整个国家,也改变了这一个时代。

    因此太平公主才会说道:“如果玄云子最终没能得到她想要的幸福,一定是她不够努力,不够坚持。”

    “人与人,是不同的。”薛绍说道,“玄云子想要的,未必是一场婚姻。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她的幸福便另有归宿。”

    “矫情。”太平公主眨着眼睛,“我就不信,玄云子没想过要跟你睡觉!”


………………………………

第1015章 封你为王

    薛绍换上了朝服,回到了久违的夏官官署。

    王孝杰这位夏官尚书没干几天,就因为河北征兵不利主动辞官了。但是这样的心腹干将,女皇当然没理由真的将他弃之不用。青海湖一战之后,女皇思之再三权衡利弊,一纸调令让王孝杰去了西域,担任安西大都护。

    王孝杰能带兵善征战,却不善治政更不通为官之道。他这样的才在朝堂中枢确实难以发挥大的作用。反倒是在异族林立战火纷飞的西域大地上,王孝杰能够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凭借他的军事才能稳定一方江山。

    这几年,夏官官署的人事变更可不小。最初跟随薛绍的两位侍郎现在都不在了,姚元崇荣升凤阁侍郎,张光辅做了宰相然后身败名裂。后来补缺上来的两位侍郎萧至忠和苏味道,现在也只剩下了萧至忠一人。苏味道因为一笔好文章被女皇看中,已被调任凤阁舍人专门秉笔制诰。流贬之后被召回朝堂短期出任夏官员外郎的魏元忠,已升任御史中丞。

    薛绍进到官署,大小官员都来拜见。他环视众人,夏官的主要官员当中只剩下了萧至忠这一个熟悉的面孔。

    薛绍心里好一阵犯愁,心想我得赶紧去找女皇要两个好帮手来。一个补上侍郎的缺,另一个担任员外郎专门负责尚武台和武举之事。

    他正要出门进宫,一个人冒冒失失的闯进了夏官官署来,差点和薛绍撞了个对面满怀。

    “你这厮!”薛绍见到他就没好气的骂,“跑来作甚?”

    郭元振笑到一脸稀乱的摇着手里一份东西,“我是新任夏官侍郎啊,这里以后就是我的窝了!”

    “你?!”薛绍大眼直瞪小眼,“别胡扯!”

    “不信你看,新崭崭的官凭告身,我花了大笔的朱棱胶漆钱,刚刚从吏部领来的!”郭元振将他手上那份东西一展开。

    薛绍一看,还真是。

    “完了,完了完了!”薛绍当下苦笑起来,“女皇怎么把你这个祸害,扔到我夏官来了?这不坑人吗!”

    “瞧你说的!”郭元振笑嘻嘻的道,“我在边关吃了十年的沙子,好不容易混到个四品侍郎,我容易嘛?以后我就跟着你吃香喝辣了,休想再甩掉我!”

    “得了,反正就是膳堂里添双筷子的事。”薛绍苦笑不已,“你先进去找到萧至忠了解一下官署内务,熟悉一下同僚。我得进宫办点事情。”

    “等下、等下!”郭元振急道,“你进宫作甚,带上我呗!”

    薛绍四下看了一眼没有闲杂,小声道:“我去和上官婉儿幽会,你要来吗?”

    “呃……”郭元振轮了轮眼珠子,“上官婉儿在内廷,应该有蛮多好姐妹吧?”

    “滚!”

    薛绍残忍的抛弃了郭元振这个异想天开跟屁虫,。今天是朝休之日百官不用上朝,所以宫里往来走动的人并不多。薛绍在万象神宫的门口却遇到了一人,论弓仁。

    他正站在万象神宫的门口,满副迷茫的左右彷徨,看似想进去,又有些不敢。看到薛绍到了这里,论弓仁就如同见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来。

    “见过薛公。”进到关内之后,论弓仁就入乡随俗的用上了中原仕大夫的礼节,对薛绍拱手而拜。

    “论将军。”薛绍看着他,“你在此作甚?”

    论弓仁苦笑,“女皇谴使宣我入觐,我……不敢进去。”

    薛绍笑了,“为何不敢?”

    “我也不知道。看到这巍峨华丽的万象神宫,我心里就一阵犯怵,不敢进。”论弓仁一脸通红的小声道,“不习惯,太不习惯了。”

    “来,跟我一起进去吧!”薛绍拍了拍他的背,“以后,慢慢会习惯的。”

    “好……”

    两人一同进了万象神宫,到御书房求见女皇。巧不巧,女皇正在接见张仁愿,于是叫他二人一同进去了。

    “三位都来了,正好。”武则天满面春风笑吟吟的说道:“朕已经派人去请郭元振和薛楚玉。你们五位,都是我朝新一代杰出的将帅才子。朕今日,要单独设宴款待你们这些青年才俊。”

    薛绍笑道:“陛下何不早说?臣刚刚把郭元振给轰走了,他非要赖着跟我一起进宫。”

    众人大笑,武则天道:“郭元振本是进士出身,后在边疆历练多年,如今已成大器。朕因此任命他为夏官侍郎,就是希望他能成为薛公的得力助手。”

    薛绍笑道:“带兵打仗戍边御敌,他肯定是没问题了。中枢文治,他还得从头再来。”

    “所以就要你这位夏官尚书,有空多教一教他。”武则天说道,“郭元振这个人,外表虽然粗犷但确实怀有内才。朕相信,他在中枢也能有所建树。”

    薛绍点点头,心想在我身边这么多的袍泽将佐当中,进士出身的郭元振的综合能力确实是最强的。武则天确实颇有识人之能,早在多年之前她就十分欣赏郭元振的才华。如今这么多年过去,郭元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眼光确实没有错。

    正在这时,娄师德也来了。

    武则天挺高兴,对众人道:“娄公不日即将荣升纳言,司掌鸾台。朕今日,就当是提前给娄公办一席烧尾宴了。”

    娄师德连忙谢恩。

    薛绍等人则是有些意外的惊喜,连忙恭贺娄师德。

    鸾台即是门下省,纳言就是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这是法定的宰相。虽然现在政事堂里有许多“同凤阁鸾台三品”或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分担宰相的职事,但是纳言的地位仍是高于这一类小宰相的。当初,裴炎就是以侍中的身份首辅君王。

    击讨噶尔钦陵与青海湖一战归来,担任副帅的娄师德可谓是修成了正果。

    于是众人就开始了猜想,副帅尚且如此待遇,那身为主帅的薛绍呢?

    武则天没有说。只在郭元振和薛楚玉都到了之后,叫薛绍等人随她一同起驾去往内廷,到九州池登舟游湖。

    龙舟上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武则天亲自把盏为众人劝酒,这样的殊荣待遇,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到的。

    席间,武则天还宣布了两项重要的封敕,论弓仁和薛楚玉都晋升为开国郡公,论弓仁更是取代了武攸归,官拜右羽林卫大将军,成为了护卫宫廷的一员御林重将,直接与李多祚平起平座了。

    论弓仁非常的惊讶,他没想到自己初来乍道就能得到如此的重用。他百般推辞,但在武则天和薛绍等人的劝说之下,只好接受了。

    薛绍心里很清楚,武则天对论弓仁的特殊重用,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首先论弓仁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论弓仁是番国降将,他在朝堂之上没有根基也什么复杂的关系网,这样一来他就很容易死心效力于女皇,并且不受其他政治派系的影响。

    御林军大将,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李多祚的情况,与论弓仁也是极其相似的。

    但是终究,论弓仁也不是石头缝里迸出来的。他的归降和来历,又和薛绍脱不了干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武则天又一次对薛绍表达了肯定和信任。

    在如今这个夺嫡之争的节骨眼上,武则天废武攸归而用论弓仁,其暗含的政治意义更是非凡。她仿佛是在表达一项意志:武家的侄儿们,从此不要再幻想凭借御林军发动兵变,来上演夺位的戏码了!

    但究竟该要如何奖赏和安置薛绍?

    武则天仍是没说。

    游船之后,武则天又带领众人登岛,来到了瑶光殿。这里凉风悠悠景色宜人,是一处上佳的“避暑山庄”。到了这里,武则天让众臣先行游玩一阵,自己要去更衣休憩片刻。

    郭元振早就忍不住了,这时总算捉到机会,私下问薛绍道:“你觉得,陛下会如何给你加官进爵呢?”

    “拜相我不愿意,一品赵国公已经没得再加。”薛绍笑道,“说不定赏我几个天姿国色的美女呢?”

    “得了吧!”郭元振直撇嘴,“你吃得消吗?”

    “还真有点吃不消了。”薛绍笑道,“要不分你几个?”

    “好啊好啊好啊!”

    “滚!”

    郭元振的脸皮直抽筋,“一天之内,叫我滚了两次!”

    “你再瞎逼逼,还有第三次。”

    正在这时,一名宦官来叫薛绍去女皇面前听唤。

    郭元振啧啧道:“这是要偷偷的打赏了。”

    “别胡说。”薛绍瞪了他一眼,“回朝做官第一课,管好你那张破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