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5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刀子刚刚出鞘,便从里间传出了一个沉厚而威严的声音,“太平,无礼!”

    太平公主恍然一愣,怔住了。

    “丹墀之内,岂容你冲撞禁卫舞刀弄剑?——还不退下!”

    没有错,那就是母亲的声音。太平公主绝对不可能听错。

    “咣当”一声,太平公主将刀子扔在了地上,人也跪倒在地。

    “罢了,赦你无罪。”武则天的声音依旧传来,只听她道,“你此番前来的心意,朕已知晓。只是朕风寒在身,不便见你。今日之事,到此为止。你先回去吧!”

    “是……儿臣告退!”

    太平公主站了起来,转过身,冷冷的瞟过了在场的张易之和武三思等人,一步一步的走下了龙尾道。

    她抬着头挺着胸,走得不急不徐。

    她感觉,身后所有人的眼神都像是冷冰冰的刀剑一样,紧紧的抵在自己的脊背上。

    她更加感觉,今日之神皇,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会抱着她哄她睡觉的母亲。

    泪花渐渐模糊了眼眶。

    她的步姿依旧雍容款款,但她的神情已是失魂落魄。

    她在浅浅的低吟……

    “神皇是神皇,母亲是母亲。”

    “她们,已经不再是同一个人。”

    ……

    回到家中,太平公主神态如常,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虞红叶即将生产,薛顗和薛绪两家人上以及官婉儿与郑夫人都在。太平公主已经学会了薛绍的某项技能,绝对不将外面的不良情绪带回家中,尤其是在过年这样特殊的日子里。

    但是细心的上官婉儿已经从太平公主不经意表露的细节当中,看出了蛛丝马迹。她瞅了个空将太平公主请到一旁,问她今日入宫面圣,是否遇挫了?

    太平公主点了点头。

    “有个人,我们之前大概都忽略了。”上官婉儿说道,“但他,却是至关重要。”

    太平公主略一醒神,“谁?”

    “论弓仁。”上官婉儿说道,“至从归降大周之后,论弓仁官居要害与李多祚等同,但他身份特殊从来不与任何人结交。”

    太平公主眼睛一亮,“但他却是汾阴薛氏的女婿。”

    上官婉儿神秘一笑,“还是月奴同父异母的,哥哥!”

    “你怎么知道的?”太平公主惊奇问道。

    “没有不漏风的墙,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只是没有公然传开。”上官婉儿说道,“据闻,论弓仁正在私下找人打听此事。他不敢跑到太平公主府来询问,却曾经几次上过嵩山。”

    “嵩山少林寺?他是去找吴铭?”太平公主很惊讶。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但吴铭一定不会告诉他实情。”

    “看来,论弓仁挺在意这件事情。”太平公主说道。

    上官婉儿道:“他已经背景离乡没有了家国,更加没有了亲人。他的孤独旁人难于体会,他对亲人的渴望也一定会超乎我们的想像。”

    太平公主深吸了一口气长长的吐出,“我们,这是要利用他吗?”

    “这不是利用。从根本上讲,他就是和我们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上官婉儿说道,“千骑是难于指望了,羽林卫将是我们重点争取的对象。但是羽林卫已经一分为二,分别由李多祚和论弓仁统率。李多祚和夫君的关系十分密切眼下被盯得太紧,指不定什么时候还要被贬废。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前争取到论弓仁的支持。”

    太平公主沉吟了片刻,说道:“如果薛郎在就好了。眼下所有的问题,全都不是问题。”

    上官婉儿轻轻叹息了一声,“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压力,都让他一个人来承担。”

    “言之有理。”太平公主提起了精神,“我们必须,争取到论弓仁!”

    ……

    河陇牧马监。

    刚过完春节,薛绍就来到在这里。成千上万的骏马在眼前奔腾而过,他的脸上有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唐休璟指着前方的一个马群说道:“薛帅,那一片就是你上前从吐蕃剿获而来的战马,成色极佳啊!”

    “可惜多半都是阉马。”薛绍说道,“不然的话,我中原的骑兵从此都不用为战马发愁了。”

    “虽是阉马,但它们至少还可以服役十年以上。”唐休璟的话,颇怀深意。

    薛绍会意的微微一笑,“十年的时间,的确是可以干成很多的事情了。”

    “十万铁骑,十年的时间。”唐休璟补充了一下,再道,“薛帅,河陇的百姓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

    薛绍顿时笑了,“唐休璟,你这话要是让朝廷的御史听到,定要告你一个十恶不赦之罪。”

    “对我等军将而言,追随薛帅便是忠君爱国。”唐休璟不以为然的哈哈一笑,“唐某问心无愧,随他去吧!”

    虽是一句玩笑话,却让薛绍的心里一紧:唐休璟的无心之言,该是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我若行正道,麾下的将士都会誓死追随。我若谋反篡逆,他们肯定也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十万铁骑,我现在就要。”薛绍突然道,“有吗?”

    “有。”唐休璟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再又一问,“薛帅,打哪里?”

    “麾旌北指,收复草原!”


………………………………

第1066章 魂还在

    振臂一挥,应者云集。

    这种惯见于史书与中的字句,切实的体现在了薛绍的身上。他以河陇钦差大使的名义下达了一份命令,征集十万铁骑,北伐收复草原。

    这不是朝廷的命令,更不是武则天的命令。而是薛绍,个人下达的命令。

    当然,对唐休璟等人来说,薛绍的命令和朝廷的命令、女皇的命令,并无差别。

    至少就目前而言,即是如此。

    这种事情,换作是几年前的薛绍,绝对干不出来。虽然他的血管里和骨子里一直保留着血狼的强势基因,但这些年来他一直坚持一条宗旨,在大事大非面前一定要与武则天保持一致。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薛绍,走出了一步连他自己半夜睡着了,都会被冷汗惊醒的险棋。

    说不害怕,那是骗人的鬼话。就算薛绍自己不怕死,他还有京城的妻儿老小。

    但近年来薛绍见过的、经历的生死都已经太多、太多,他已经十分了解“死亡”这个东西。

    说穿了,它就是一个贱|货。

    有时候你越害怕它,它肯定会不可一世的对你张牙舞爪,最终还会夺去你的性命。反过来,若是怒吼一声拿出光棍胆气与它舍命一搏,它可能就会认怂。

    薛绍现在只希望,如果自己最终要死,那也要带着浑身的伤,流尽所有的血,再去死。

    那样,至少不用带着遗憾走进地狱。

    北风仍在怒吼,将河陇一带西北方向的凛冽寒意,带到了关内京城。

    薛绍的动作很大,这不可能瞒过京城。实际上,他压根也就没打算瞒。

    还没到上元节,“闭关”多时的武则天就坐不住了。她紧急下令召集宰相重臣召开御前会议,结果,仅有武三思一人来了。

    武则天十分惊愕,问这是何故?

    前去发令叫人的宦官苦着脸小声答话,说岑长倩近来病情愈重,话都已经说不出来了;狄仁杰已经回了故乡省亲,怕是得要上元节才能回京;娄师德已经动身去了河源,现在应该都已经走出了函谷关……

    “李昭德呢?”武则天气急之下喊道。

    宦官的声音更细了,“陛下,李昭德已经……犯法被诛了。”

    武则天的表情顿时凝滞。

    武三思小心的打量了一阵武则天的脸色,小声道:“陛下,不如就让侄臣去请武攸宁和武攸归前来议事。”

    武则天无动于衷,只用眼神在冷笑。

    武三思触了个霉头自觉无趣,怏怏闭嘴。

    “去,叫姚元崇和郭元振来。”武则天下令。

    “诺——”

    足足过了半日到了夜间,姚元崇和郭元振总算是来了。武则天倒也没怪他们姗姗来迟,毕竟是大过年的日子大家都在忙着走亲戚,他们已经算是动作很快的了。

    薛绍走后郭元振主理兵部事宜,河陇的军事动静他已经有所耳闻,因此他心里相当清楚,女皇为何叫来前来。

    姚元崇的心里,和郭元振一样的也是倍儿亮。

    “姚元崇。”武则天发话了,“朕欠你一个宰相之位,已经欠了许久。今日,朕就将它正式还你。希望你,不要推辞。”

    姚元崇倍感惊讶,因为近日多有传言二张和武三思,正要拿他姚元崇开刀。现在女皇却突然扔来一顶宰相的帽子,这……

    “陛下,臣万万不敢!”姚元崇连忙拜道:“臣轻狂无知才拙德薄,再加入仕尚浅寸功未立,如何就能拜相?——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此事万万不可。”

    “朕从来就不怀疑自己的眼光。”武则天完全不为所动,“朕意已决,你只能接受。”

    “这……”姚元崇暗叹了一声,跪倒下来拜道:“臣姚元崇,叩谢吾皇圣恩!”

    “郭元振。”

    “臣在!”郭元振应了一声,急道,“陛下,臣宁愿抗旨,也不做宰相!”

    武则天顿时笑了,“你就是想做,那也没份。”

    “噢!”郭元振暗吁了一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你竟如此表情?”武则天面露一丝愠色,“难道我大周的宰相之位,还配不上你?”

    “不不不!”郭元振忙道:“臣这样的德性那是万万做不得宰相的,否则的话,非是臣自己丢人丢到了姥姥家,陛下和大周也会跟着一起……咳!”

    “行了,你闭嘴。”武则天有点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小声道:“难怪薛绍时常说你,从来就不会有个正形。”

    “呵呵呵!”郭元振傻笑一气,“陛下,偶尔也会,偶尔也会。”

    “闲话休絮。”武则天道,“郭元振,朕问你。夏官近日可曾收到河陇来的消息?”

    “收到了。臣刚刚进宫的时候进了一趟夏官官署,这便得知夏官昨日刚刚收到了河陇来的消息。”郭元振说道,“是说薛太尉在河陇征用兵员十万、战马二十万匹以及粮草军械等物,以备征战之用。”

    武则天的眉头皱起,“此等事情,夏官居然会后知后觉?”

    这语气当中,明显是有了诘难的味道。

    郭元振马上收敛神色,正肃拜言道:“陛下明鉴!薛太尉尊奉皇命出使河陇,挂衔‘持节陇右道诸军各州黜置大使’,所到之处有如陛下亲临。他有权在河陇发布任何军政命令,完全不受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卿之节制,只对陛下一人负责。因此……臣后知后觉,是在情理之中啊!”

    “……”武则天完全无语以对。直到这时她才想起,当初薛绍是为何去的河陇。

    他的目的,就是征兵北伐,平定突厥。

    抱着这样的目的前去,当然得要用到“黜置大权”。而这个权力,恰是武则天当时,自己亲手交给薛绍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滋味,武则天现在相当的清楚了。

    “难道我老糊涂了?”她甚至在心里,这样的责问自己。

    姚郭二人见到女皇陷入了沉默,都不吭声。

    武三思小声了唤了一声,“陛下?”

    武则天这才回神。她眨了眨眼睛,看向姚元崇,说道:“元之,朕问你。朕都已经派了田归道出使突厥,调查突厥军队屠杀汉民之事。薛绍为何还要在河陇擅自征兵,妄动干戈呢?”

    姚元崇双眉一拧急速寻思,片刻后果断拱手一拜,正色答道:“陛下,依臣愚见,薛太尉这样做,非但无错,还很有必要。”

    武则天似乎早已料到姚元崇会有这样的回答,因此淡然的问道:“这何以见得?”

    “陛下刚刚说过了,田归道出使北方是去调查屠杀一事。所谓调查,就是事实的真相尚不明朗。这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突厥人的确屠杀了汉民,二是他们没有。这样的结果则会带来另外两种后果,一是爆发战争,二是不会爆发战争。”姚元崇说道,“薛太尉是我朝最高军事统帅,在军言军职责所在,他必须提前为战争做好准备。一但战争爆发,我朝有备无患;哪怕没有战争爆发,我们也能让胡人异族看到我朝的敢战之心,从而对他们形成巨大的心理震摄。这便是上上的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真刀真|枪的战争永远都是最后的选择。其实,臣也十分渴望能够通过外交的途径,来解决这次的争端。但是,如果没有强硬的军事做为外交的后盾,外交将会变得举步维艰。综上所述,臣认为,薛太尉此举恰合时宜,是一步军国妙棋。”

    “好一步军国妙棋……”武则天喃喃一句,竟无言以驳。

    郭元振在一旁斜瞟姚元崇,暗暗偷笑。心说这老小子在京城混这么多年,真没白混。别的不说,光是这嘴皮子就能说死好几个郭元振了!——是当宰相的料,真是!

    这时武则天说话了:“姚元崇,那依你之见,朝廷应该如何应对薛太尉的动作?”

    “刚柔相济,遥相配合。”姚元崇说道:“薛太尉是攻无不克的国之利器,足以震摄任何敌人。在此基础之上,朝廷若能挟威而交,或可事半功倍。”

    “挟威而交?”武则天的眼睛微微一亮,“说得好。”

    姚元崇的眼睛也是暗暗闪过一道星芒,他太清楚女皇的心思了,她根本就是在担心——万一薛绍的这个“威”,是冲朝廷发过来的呢?

    但这样的事情,谁都不会说破。

    女皇说了,那就证明她是心中有鬼分明就在忌惮薛绍;姚元崇说了,那他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往重了说还会形成诬陷之罪;再不然,也会让人捉住话柄说他“与薛绍串谋”——不然你怎么那么清楚?

    这是一个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灰色事实。但,谁说谁倒霉,倒大霉。

    所以,大家一起装起傻来。

    武则天倍感郁闷,看来这件事情很难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建议了。武三思倒是不怕满口胡说,但他出的点子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下三滥”的范畴。找他问策,还不如回去同二张商议,至少他们年轻脑瓜子比较活!

    寻思到此处武则天愕然一愣,心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边连个商量事情的人,都没有了?

    岑长倩,娄师德,狄仁杰,李昭德……就在朕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居然全都不在朕的身边!

    ……

    贺兰山下。

    牛奔骑着马在飞奔,单臂挥着他的大铁棒大声呦喝。

    薛绍双手叉在胸前远远的看着,脸上尽是笑容。

    “蠢男人,就知道逞能。”媚罗刹走到了薛绍身边,小声道:“最近这些日子,他日思夜想的就是能够随你一同北伐。我对他说,你难道忘了你上次在诺真水丢的那半条胳膊?你猜,他如何回答?”

    薛绍回头看了媚罗刹一眼,只是微然一笑。

    媚罗刹轻叹了一声,自问自答,“他说,胳膊丢了,魂还在。所以,我要去!”

    【近日断更许久,给大家鞠躬道歉。不想多作解释了,现在起,全力完本。】


………………………………

第1067章 兽性难驯

    。十万大军过半骑兵,浩浩荡荡卷起烟尘无数。

    目的地,天可汗之路的枢纽之地——中受降城,拂云祠。

    临走时薛绍“礼节性”的给武则天去了一份上表,大意即说突厥永为中原心腹大患,如今他们屠杀汉民藐视宗主国,反意渐露爪牙已现,必须对其强力震摄。若有必要,不排除荡平草原永绝后患之可能。

    这是一份公开的上表。那也就意味着,满朝文武和天下子民都将知道这件事情。其中的几个关键字“屠杀汉民藐视宗主国”,就是薛绍师出有名的重镑理由。虽然这件事情还在“调查”之中,但寻找真相是田归道的事情。薛绍只需要“理由”,这便足够了。

    牛奔如愿以偿的率领着他召募而来的五千拓羯骑兵,跟随薛绍一同北上了。而且这一回他取代了薛楚玉担纲前部先锋,这让他兴奋无比。到了丰州,薛绍将回纥降部编组出来的三千骑兵,也一同交到了牛奔麾下统领。如今一来,牛奔麾下便有了八千骑兵,其中多半都是薛绍从草原招降而来的同罗、仆固和回鹘部的草原骑兵。相比于吐蕃降卒和西域佣兵,他们更加了解草原内情也更加适应在北方的战斗。薛绍对这一支新的拓羯骑兵寄予了厚望,他们明显比牛奔和媚罗刹以前率领的那支原班人马,还要更加强大。

    薛绍这一动身,神都洛阳的皇宫里,顿时就像是发生了一场地震。

    “薛绍失控了!”这是武则天的第一反应。

    如果说之前的招兵买马还可以解释为“佯作威摄”,为外交解决这次争端提供强有力的军事保障。那么现在,薛绍在没有得到朝廷明确允许的情况之下,就“擅自”挥兵十万北上去了中受降城边境,这样的行为已经不是“胆大包天”就能形容,简直就是——罪同谋逆!

    这是武则天的想法。

    从来没人敢于这样挑衅自己的权威,上次薛绍两百骑出走河陇,就已经“越界”。好在当时还有回旋之余地并且结果不坏,因此并未酿成不可收拾之局面。但这一次,武则天明显看出薛绍已经是“完全豁出去”了。无论他是真心想要解决突厥问题还是为了震摄朝廷之上的敌对势力,事实都是,他已经兵权在握!

    除了从河陇带走的十万大军,大周北方的三座受降城和单于都护府,还驻扎有三四万人马。薛绍早已经先下手为强,这些兵马都已经归属在他的节制之下。这些边疆的将士早已将薛绍奉若神灵,朝廷的旨令还未必会有薛绍的将令管用。

    武则天环视朝野——手握十几万大军的薛绍,谁能匹敌?

    没人。

    这样的薛绍,有如蛟龙入海,猛虎归山。

    武则天现在无比后悔。

    后悔前不久答应了薛绍的提请,准他去往河陇;后悔封他太尉并让他一直占据夏官尚书之职,而没有成功的用一个空壳宰相将他架空;她还后悔放任王孝杰去了西域,导致军中没有一人能够牵制薛绍……她甚至后悔,当初把太平公主嫁给了他!

    “我早知道他野性十足。但是仍是错了。”

    “这些年来,他已经让我相信他是一条悍然无惧但忠心不二的猎犬。”

    “直到今日我方才明白,他是一条狼。永远的兽性难驯!”

    “事到如今,后悔已是无用。”

    “这一次,他的野性前所未有的劲烈,就连兄弟、太平和婉儿这些人他全都不顾了。以往降伏于他的法子,怕是都将无法奏效。”

    “这一幕,该要如何收场?……”

    想了这些,武则天暗叹一声:这就是,报应吗?

    ……

    拂云祠曾是突厥人建造的一所神庙祭堂,每次出征,他们就要在祠中敬神企求胜利。薛绍选址在此修建中受降城之后,拂云祠一度被拆除,但它却成为了这一带的地名。

    先锋牛奔最先一步抵达中受降城,便将兵马驻扎在了拂云祠。琴州都督兼中受降城兵马使沙咤忠义早已接到薛绍的命令,提前安排好了大军的驻扎事宜。此外,他还给薛绍带来了大量的钱帛、粮食、布匹和医药这些至关重要的军用物资。

    这些东西并非是大周官方的战略储备,而是近年来红叶商会在边关受降城经营之下,赚取的利润和积累的物资。

    薛绍又一次的当了软饭男和败家子。不过这一次他败得比较的心安理得,因为这些钱财和物资,全是通过“不平等贸易”从突厥人那里赚来的。而这个赚钱的点子既是薛绍自己出的,也是他力主促成的。红叶商会做的事情很简单,守在边境榷场里等着突厥人把钱送来。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现在薛绍正骑着突厥人的马、耗着突厥人的钱粮、征用突厥人的兵员,要去打突厥。这感觉真是挺美,挺美。

    薛绍率领后部主力不久抵达,沙咤忠义连忙前来拜见。

    对于沙咤忠义,薛绍一向是既信任又敬重。他曾经在裴行俭麾下做大将的时候,薛绍都还没有入伍。论资格,沙咤忠义要比薛绍老得多。但是早些年他也曾经走过“弯路”改投于韦待价的麾下,还曾经一度与郭元振、薛楚玉这些薛绍的嫡系人马闹得势同水火。后来薛绍收复河陇重振朔方军,不计前嫌又重新重用了沙咤忠义并助他更上层楼做了琴州和中受降城的一方军帅,这令他感恩戴德从此再无二心。

    所以有什么话,薛绍都可以和沙咤忠义直说。

    见面后薛绍就问他,朝廷那边有何动向?

    沙咤忠义说道:“至从圣旨前来宣称薛帅即将代天巡牧行走河陇之后,朝廷方面再没有任何的钧令下达。不过,属下倒是听到了一些惊人的消息。”

    薛绍眉头微皱,“什么消息?”

    “千骑使周季童,死了。”

    薛绍的表情骤然一变,“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