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顗小声说道:“政事堂三大宰辅当中,与天后关系最近、受天后恩惠最多的就是裴炎。他刚刚被提拔门下省的最高官长侍中——我问你,大唐最高行政中枢、宰相理事的衙门‘政事堂’在哪里?”

    “就在门下省。”

    薛顗点了点头微笑道:“既然政事堂就在门下省,那么每逢宰相有重大国事要商议,自然就将由裴炎来发起联络并主持。这一来二去,裴炎就容易成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刘仁轨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不是太好,最近正在极力请辞尚书左仆射一职很少在中枢出现了,薛元超一人势单力孤无法与裴炎及天后二人合力抗衡。皇帝陛下当然不会让政事堂变成裴炎的一言堂,于是就任命崔知温同守中书令,协助薛元超一同制衡裴炎。”

    同时,也就是为了制衡武则天!

    薛绍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小弟仍有一事不明。既然右仆射空缺,为何不任命崔知温为右仆射,却要让他与薛元超同瓮争食呢?”

    薛顗呵呵的笑,说道:“二郎啊,朝堂大半的制令与军政事务皆由尚书六部来实施执行,原本尚书省的最高官长是尚书令,这个职位非但是位高权重而且尊贵无比,以往只有太宗皇帝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担任过。后来朝廷不再任命尚书令,而用尚书省左右仆射共同分担尚书令繦令的职能。左仆射刘仁轨为官五十年还曾经平定过百济,你再到哪里去找一个与之对等的人来与他并列为右仆射?如果让崔知温去做右仆射,就算刘仁轨不去排挤他,崔知温自己也会主动矮下一头畏手畏脚办不成事。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在中书省做一点实事。位高权重树大招风无人可并肩,这或许也正是刘仁轨一直都要请辞官职的原因——倒是有不少人觉得裴行俭或许可以做右仆射,但是这几乎不可能成为现实。个中原因,想必你应该清楚!”

    薛绍点了点头没有答话,只在心里琢磨道:目前武则天虽然公然执政,但是她身边的宰相都是陛下的人,唯一一个跟她特别亲近一点的裴炎,李治都加派了人手来与之制衡。二圣之间既相互信任与合作又相互竞争与猜忌。在权力的搏弈与较量之中,夫妻感情还能剩下多少呢?

    想到这里,薛绍面露一丝苦笑的暗自摇了摇头,我与太平公主,会不会有一天也变成这样?

    “二郎你看,上官婉儿!”薛顗朝前一指突然说道。

    薛绍抬头一看,果然见到上官婉儿立于龙尾道旁拱手相迎,“婉儿奉天后娘娘之命,在此恭侯延请薛君侯与薛公子入丹墀觐见!”

    “有劳上官姑娘远来延请。”兄弟俩都拱手回了礼。

    薛顗说道:“上官姑娘,方才郝处俊之子郝北叟疾奔入宫前来报丧,这时候我等再去商议婚事,会否有所不妥?”

    上官婉儿拱手拜了一礼,说道:“君侯不必多虑,自古君不祭臣。臣殁,二圣不过是停朝示哀、命百官前往吊唁而已。公主大婚乃是首要,没有给臣丧之事让路的道理。”

    薛顗呵呵直笑的点头称赞,“上官姑娘果然是博学知礼、颇有主见。好,好,好啊!”

    薛顗连赞了三个好,长辈的欣赏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薛绍在一旁没有插言,却感觉大哥有那么一层意思,更希望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子能成为他的弟媳。

    “薛君侯,请!”上官婉儿微笑的拱手,延请。

    薛顗点了点头,当仁不让的走在了前面登上了龙尾道。薛绍身为弟幼落后一步,恰与上官婉儿并肩前行。

    二人对视一眼,薛绍从上官婉儿的眼神之中获悉,武三思的麻烦已经顺利解决!

    上官婉儿感激的点了点头,一双美眸之中烟波流转似有万般言语在静静的叙说。

    薛绍微然一笑,心有灵犀,根本无需多余的语言来做赘述。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

    因为有郝北叟在丹墀里面报丧,三人在外稍等了片刻。郝处俊曾是侍中宰相,从宰相之位退下来之后也仍是太子少保。这个官职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却是一个相当显赫、极富名望的高位,他的死对朝廷来说可算是一件大事。长子入宫向皇帝报丧,也是成例。

    但是正如上官婉儿所说,这点事儿丝毫阻止不了太平公主的婚事进程。

    片刻后郝北叟就从丹墀里面出来回家去了,陛下再宣薛氏兄弟觐见。

    兄弟俩人进了丹墀礼拜,二圣一同坐在御陛之上,殿中当值戍卫的是右奉宸卫的人,屏风后面依旧是左史记言右史记行。

    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会晤。

    李治说道:“薛顗,朕已派人去接你的夫人了。我等不妨稍等片刻,等你夫人来了再一同商议太平与薛绍的婚事。”

    薛顗受宠若惊,连忙拜道:“陛下错爱,令臣惶恐。拙荆低贱女流不可入丹墀面君,还望陛下三思!”

    李治呵呵的笑,武则天接过话来说道:“薛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历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酌之言,令尊与令堂早逝,对薛绍而言你夫妇二人就是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如今商谈婚事,怎能撇开了尊夫人呢?再者,尊夫人出身兰陵萧氏名门望姓,更无低贱一说。此外我已禀明陛下,敕封尊夫人为从二品河东郡夫人。”

    “天后明鉴!”薛顗忙道,“历来大臣的母妻敕封外命妇,品衔都同等于大臣。如今臣只是从三品侯爵,怎能封了夫人做从二品郡夫人?”

    李治呵呵直笑,“天后就是这样,喜欢话说一半卖关子。薛顗,朕要给你加爵一等,封从二品河东县公!”

    “这!……”虽然早就听薛绍说过了“太平三请”的事情,可是亲耳听到,薛顗还是不大不小的吃了一惊。尤其是天后方才亲口所说的那些话,明显就是在宽慰于他以示和解、抛却往日恩怨。

    薛绍见大哥都愣住了,在他身后小声道:“兄长,还不谢恩?”

    “臣,谢陛下圣恩!谢天后圣恩!”薛顗连忙拜伏下来。

    “免礼。”李治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兄弟二人同是朕的亲外甥,我们是一家人,今日会晤虽是朝廷的礼仪但也是家人的团聚,不必多礼见外。少时等你的夫人到了,朕还得让太平出来拜会你们夫妇二人。”

    薛绍下意识的就想到了“光腚公主”,差点一下没忍住笑出了声来。

    “臣万不敢当!”薛顗连忙推辞。

    “你非但可当,还非当不可。”李治笑道,“这是户婚礼制!”

    “陛下所言甚是……臣,只好斗胆为之了!”薛顗诚惶诚恐的应道。

    萧氏还没有来,李治与薛顗这对君臣舅甥一来一回的聊了起来。武则天在一旁没怎么插言,听了一会儿她对李治耳语了两句,起了身来往外走,同时把薛绍叫了出来。

    薛绍心里略微一凛,武则天的眼神……仿佛有些不对劲啊!
………………………………

第162章 狗头军师

    二人走到了丹墀外,武则天避开闲杂耳目,对薛绍说道:“薛绍,讲武院明天就要开始授讲了吧?”

    薛绍回答称是。

    武则天说道:“本宫再给你加两个人,一个宋之问,一个萧至忠。”

    薛绍略微怔了一怔,萧至忠可以理解,这是太平公主“三请”时提到过的人,他是大嫂萧氏的堂弟、帝师萧德言的曾孙。天后要将他从咸阳尉调到长安来做个京官,以示对萧姓的释怀与恩遇。但一时没有合适的官职,将萧至忠放到讲武院来暂时安顿一下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宋之问……裴行俭第一时间就已经当众否决过这个人了,武则天也是知道的,她怎么又再度提起了?

    “怎么,有问题吗?”武则天见薛绍没有回应,问道。

    “没问题。”薛绍答道。就算是有问题,也只能是去内部消化了。谁知道宋之问又托了什么门路来说情,反正不会是元万顷了。

    “还有一件事情,本宫提醒你,今后务必谨慎!”武则天说道,“太平今日给我看了一份请谏和两首诗。想必不用我多说,你心中自然清楚它们的来历。”

    “是,臣知道。”薛绍只好实话实说。

    “这就是你不谨慎的地方。”武则天说道,“本宫已经说过了,不希望你与太平二人,再和武承嗣、武三思之间闹出什么矛盾。这才过了几天,你们就因为上官婉儿的事情闹到了本宫的面前来。打打闹闹有如孩童,成何体统?”

    “是,臣知罪!”薛绍拱手拜道。

    “有罪姑且不论,但你绝对有错。”武则天说道,“本宫知你二人与上官婉儿交好,本宫也一向很器重上官婉儿。但是,本宫该要如何看待和处理上官婉儿的问题,这都是内廷事务,是我这个皇后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

    用任何人来掺合。任何人想要觊觎上官婉儿这样的内廷女子也不可能得逞,你明白吗?”

    “是,臣明白了。”薛绍拱手答道,心想武则天对于武三思想要潜规则上官婉儿,或许也是比较生气的。但她同时也比较生气我与太平公主,因为上官婉儿的事情又到天后面前告了武三思的状。

    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本宫要提醒你,人在朝堂需得谨慎从事。人人皆有自己的本份,不该你管的千万不要去随便插手。就拿这一次上官婉儿的事情来说,你一个千牛备身敢于干涉本宫职权范围之内的内廷事务,本宫如果非要计较,大可以让御史治察于你!——明白了吗?”

    “臣知错了!臣今后,一定谨慎从事!”薛绍拱手拜言,心想,武则天可能真有一点生气了。但绝对不会是因为上官婉儿的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与太平公主有意针对武三思!

    “你当真能明白吗?”武则天眉头微微皱起的看着薛绍。

    “臣会亲临周国公与梁国公的府上,送上拜贴请谏,请他二位光临臣的烧尾宴。”薛绍说道。

    武则天略微点了点头露出一个“这还差不多”的表情,说道:“薛绍,本宫对你如此器重对你寄以厚望,可是这一次的事情你却让本宫有些失望了。本宫知道武承嗣与武三思没有你这样的才华与能力,但他二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我绝无二心。本宫迫切希望你与太平,能和他兄弟二人达成默契精诚团结,一同成为本宫可供信赖与重用的臂膀——你们怎么能因为一个区区的上官婉儿,相互攻讦呢?”

    “天后责怪得甚是,臣有失计较了。”薛绍拱手拜道,心想,在你看来上官婉儿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区区”女官,随时可以被取代甚至是放弃与牺牲;但是上官婉儿对我和太平公主来说,可就不是“区区”能够形容的亹的了!……尤其是对我来说!

    “上官婉儿的事情,到此为止。但你和太平都得要记住,下不为例。”武则天说道,“当然,武三思的行为是有不对的地方,本宫自会教训于他。总之以后,你们不要再因为任何事情闹出任何的矛盾与冲突。否则,本宫两不相饶!”

    “是,臣记下了!”

    武则天从袖管里拿出那份请谏,“还给你。”

    薛绍苦笑一声接了过来,“天后,这东西不是臣的!”

    “交由你处理。”武则天没有再多说,转身就走了。

    薛绍拿着那请谏在手里拍了拍,哭笑不得满脑子直冒金星和问号……干什么事情都得要出付代价,用一顿臭骂换来彻底解决上官婉儿的历史遗留问题,倒也划算。

    但武则天把这请谏交给我,算是什么意思呢?

    我该如何来处理呢?

    这还真是个烫手的山竽,敢情武则天是在考验我啊!

    薛绍回了丹墀坐下,静听薛顗与李治叙话。过了一段时间,萧氏也来了宣政殿,穿一身命妇朝服入犀墀觐见。叙礼罢后,太平公主被叫了来履行礼节。

    太平公主走进丹墀拜见薛氏夫妇的时候表现得挺自然,虽然不像寻常人家的媳妇那样谨小慎为和拘谨谦卑,但至少是中规中矩成全了礼数,给予了薛氏夫妇足够的尊重。

    薛氏夫妇受了公主之拜很是惶恐。和皇家联姻结亲固然有着万般好处,也有着许多不利的地方。公主是主,驸马及家人都是臣,主臣之礼自然为大。但是出于传统的礼节,公主有时也要反拜于臣子,这关系很是矛盾。

    这对矛盾如何处理,关键就在公主能否放得下架子,遵循于中华传统的道德礼法了。现在看来,薛绍此前的一番“调教”颇见成效。从薛顗与萧氏的眼神与表情当中判断,他们夫妇二人同是“吁了一口气”。对于太平公主的表现他们应该是满意的,第一印象应该还算不错。

    接下来按照礼制,就是家长们在一起商谈婚礼的细则了,薛绍与太平公主不必参与其中。于是二人一同回避,太平公主马上叫人把薛绍叫了过去,二人在御花园相会。

    原本薛绍以为太平公主又要像早上那样的胡闹一场,没想到一见面,她就气乎乎的发飙了。

    “薛郎,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太平公主忿忿的道,“母后今日把我臭骂了一顿!”

    薛绍苦笑的亮出那张请谏,“我又何尝不是?”

    “呀?”太平公主见到请谏吃了一惊,“怎会到了你的手上?”

    “天后让我处理这玩艺儿。”薛绍的表情很窘,“你说,这该如何处理才好?”

    太平公主眨了眨眼睛,小声说道:“母后主要是责怪我二人告了武三思的状,看到我们私下不和她比较生气。既然这请谏到了你的手上,你就顺坡下驴,拿着这请谏去武三思家里赴宴,以示修好吧!”

    薛绍顿时哭笑不得,“武三思请的是上官婉儿,我去干什么?”

    太平公主嘿嘿的怪笑了起来,“想必武三思正在满怀期待的等着上官婉儿去投怀送抱,却不料来了个薛绍,嘿嘿!那情景,肯定特别好玩!”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好玩?”薛绍瞪了她一眼,说道,“我不能去,不然武三思太尴尬了,甚至有可能会被吓疯掉。我觉得,你代上官婉儿去比较好。”

    “又是我?为什么?”太平公主问道。

    薛绍说道:“你想一想,武三思想要算计上官婉儿这个内廷女官,往大了说去这是个祸乱后宫的罪名,够得上砍头!我与武三思素未谋面根本就不认识,如果是我这个陌生人拿着请谏去登门拜访,武三思就会怀疑我是在手执把柄想要挟他。他还会怀疑,我这个男人与上官婉儿是什么关系?他更会怀疑,我是否已经将这件事情跟别的人说了?——总之,我的出现会让武三思深深的忌惮相当的不安,那也就不用提什么和解修好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太平公主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我手拿请谏去武三思家里,他最多只是吃惊。我与上官婉儿是同龄子而且曾有私交他是知道的,我要从上官婉儿那里拿到这份请谏,不足为奇。等我见了武三思,三言两语的把利害一说让他有个警醒,只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家务事让它不了了之。从此武三思就欠下了本宫一份人情,同时也会明白上官婉儿是本宫的人,他必然不敢再行觊觎之事!”

    薛绍呵呵直笑,“殿下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我没有白疼你啊!”

    “你又来了!”太平公主忿忿然的直翻白眼,“我就是一个跑腿公主而已,还时常被你欺负、因为你的馊主意而吃大亏!——这次保不齐又没好事!”

    薛绍哈哈的大笑,“殿下,传说中的狗头军师,就是我这一款了!”

    “不知羞臊!”太平公主碎碎念的骂咧了两声,诡谲的嘿嘿一笑,说道:“薛郎,我会亲亲了!”

    “吹牛!”薛绍不由得一笑,“光腚公主,就知道叶公好龙!”

    “呸,吹牛没人吹得过你这个狗头军师!”太平公主忿忿道,“不信?——来试!”

    “先说好,不许咬人!”

    “先说好,不许摸胸!”

    “……”薛绍顿时就风中凌乱了,这难道是打擂台吗,还有这么多的比赛规则?
………………………………

第163章 你的誓言

    太平公主凑得近了一些,四下看看,又退了回去,“还是罢了,好多人呢!”

    薛绍略微一笑,捧住她的脸在她额头上亲吻了一口,“乖。”

    太平公主的脸儿一红,轻声道:“这样,仿佛感觉更好一点……”

    薛绍微笑的牵住了太平公主的手,二人并肩漫步在初春的御花园中。

    迎面春风悠然,圃中百花斗艳。

    太平公主的心情,就如同今日的阳光一般晴好与灿烂。

    “薛郎,我们就要成为夫妻了。”太平公主小声的道。

    薛绍微然一笑,手上稍稍加力握了握太平公主的小手儿。

    “以后,你会好好待我吗?”太平公主小声问道。

    薛绍站住了脚,挪到太平公主对面看着她,说道:“夫与妻,就是彼此生命的另一半。我善待于你,就是善待我自己。”

    太平公主仰着头凝视薛绍,四目相对。太平公主微然一笑,美眸弯弯如同新月,诚然薛郎喜欢说笑和吹牛,但他这句话,却是真心的。

    薛绍也是微然一笑,在太平公主的额头上亲吻了一口。

    “薛郎,今生今世,我愿与你长相依,不弃离!”

    薛绍心里悸然一动,想起了李仙缘卜卦说的“宿世姻缘”那一通话,也想起了安小柔。

    “前世,我们就该要在一起的。”薛绍凝视着太平公主紧紧握着她的手,眉头轻拧的认真说道,“今生,我们绝对不会再分离。若有来世……我仍要娶你为妻!”

    “这是你的誓言?”

    “是。”薛绍仰头看着白云苍穹,“神人共鉴!”

    “薛郎……”太平公主的眼圈突然红了,“我愿生生世世做你的妻――此为誓!”

    ……

    午饭时分二圣在宫中设宴,宴请薛绍一家,太平公主也一并作陪,同时参与宴会的还有――李孝逸。

    李孝逸是皇室宗亲,辈份够高面子够大,李治请他做了大媒。

    今日之宴,就是薛绍与太平公主的“定婚家宴”了。当然,皇族的嫡公主要大婚不是几个家长口头上说一说就能算数了的,还得先有圣上郑重下诏宣告天下,具体的婚仪和章程章程还得由朝廷的宗正寺这些衙门来大力操持,得花上半年的时间来进行诸多的婚礼准备工作。

    按大唐定制,公主大婚之日就得搬出皇宫从此不再住在宫里,朝廷还得负责给她建一座宅第用来居住。于是早在多日以前,武则天亲自授意工部,让工部尚书苏良嗣主持修建太平公主的宅第,工期初定为八个月,宅址选在与皇城南衙仅一街之隔、地处西市与朱雀大街之间、极尽繁华之地的――太平坊。

    据说这座宅第被设计出来以后,由武则天亲自指点多次修改,每次都使它变得更加奢华与辉煌,最后使得太平公主的宅第甚至超过了大明宫里的宫殿。太平坊里的原居民还在进行大面积的迁移,一来是要给太平公主的宅第腾出足够大的宅基,二来,身份不够高贵的人是不能住在太平坊和太平公主做邻居的。

    二圣对太平公主的宠溺,由此可见一斑。

    要说这工部尚书苏良嗣,办事也算得力称心,太平公主府的工程进展还算不错。原定计划将于于今年十月完工的太平公主新婚宅第,估计能够提前一两个月完成。

    二圣对此比较满意。

    薛绍的心里再添一丝紧迫感……时间越来越少了!

    对于这个苏良嗣薛绍倒是不陌生,他原是李显在当太子之前还是周王时的,周王府司马。李显被立为太子之后他自然也就跟着升了官。苏良嗣的嫡长孙名叫苏务玄,他在李显被立为太子之后不久做到了左奉宸卫的六品备身左右,是薛绍的同僚品衔略低半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苏家的人沾的是太子李显的光。可是薛绍没有和苏务玄多作亲近,讲武院也没有叫上他。理由很简单――这个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李显,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绿帽皇帝唐中宗。他和刚刚被贬出京城的前太子李贤一样,也将是武则天的“大政敌”。接下来的很多年里李显都没什么好日子可过,现在跟他走得太近不是什么好事。

    就像今天武则天“提醒”的那样,人在朝堂关键的问题上一定要谨慎。八面玲珑谁都想讨好的话,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里外不是人,在谁那里都讨不到好。

    宴罢之后二圣与薛氏夫妇及李孝逸继续商讨婚事,薛绍与太平公主又得是双双回避。

    讲武院明日即将开讲,薛绍一直没有登门拜访过最重要的人物裴行俭。趁今天下午有时间,薛绍准备把这件事情给办了。太平公主也得去亲自张罗薛绍交待的虞红叶在宫里的生意了,还得准备明天去武三思的府上“赴宴”的事情,两人都忙了起来。

    薛绍骑了马离开皇宫直接奔着家里去了,心想礼多人不怪,得挑一两件合适的见面礼给裴行俭。

    和许多大唐的仕大夫一样,裴行俭喜爱书法而且本身是一名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