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驸马-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

    薛绍说道:“军人,训练的时候越是残忍与苛责,上了战场就容易活下来。这是军人的慈悲。”

    太平公主大吃了一惊,“你还真准备上阵杀敌啊?!”

    薛绍眨了眨眼睛,笑道:“当然不会了。”

    “这还差不多……下次练武需得小心啊,我刚才一下感觉心都要碎了!”太平公主捂着胸口,心有余悸的嗔怪道。

    薛绍微笑的点了点头。

    太平公主在一旁等着赵秉诚治伤,无聊之下走到了薛绍方才作画的画架边,一看那纸上画的东西,忍不住又一阵好气又好笑。她将那张画作扯了过来,往薛绍面前一摆,“你好哇,把我画成了这个傻不兮兮的蠢样子!”

    画纸上的太平公主以一个“蜡笔小新”似的风格形象,骑在一头大肥猪的身上威风凛凛高举大刀,身后还有一群流着口水的猪崽跟着跑,屁股后面烟尘滚滚。

    薛绍还在旁边配上了漫画式的旁白——

    “我乃威震天下的神猪将军!众将士随我一同冲锋陷阵,今日便要——征服饭堂!!”

    薛绍看了一眼,自己也笑了。

    两人笑作了一团,笑声不绝,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

第196章 战争号角

    原来太平公主今天穿上她心爱的明光甲胄,还有另一层用意。

    为薛绍,跳一支舞。

    太平公主说,除了我的父皇和母后,你是第一个让我献舞的人。

    曲名《七德》,又称《秦王破阵乐》。原本这是太宗皇帝所编的一首武曲与武舞,是朝廷的正乐与宫庭的正舞。一般是由一百二十余名军士来表演。

    但是太平公主带着她亲自挑选的十八名绝色舞伎,将这一曲壮气磅礴的武曲之舞演绎得别有韵味。

    舞池之中,太平公主着明光战甲,其余十八舞伎各扮士卒身着皮甲手持刀盾,众星拱月以太平公主为“主将”,场景如同得胜凯旋归来之时主将春风得意、士卒兴奋自豪。

    太平公主本就身形窈窕体态柔美,穿上铠甲、戴上兜鍪、挂上披风,更添一股英武之姿。舞池中的她飘逸灵动魅力四射,激昂磅礴的音乐之中,她就是万千膜拜的天之骄女和踏霞落尘的灵气仙子。

    女性之柔美与剑器之刚烈在她倾城的容貌与迷人的身姿中完美的融合为一。

    美,不胜收。

    一曲罢了,薛绍站了起来大声鼓掌。

    太平公主仿佛已是陶醉在了动人心魄的音乐与令人神往的舞蹈之中,听到掌声她冲向薛绍一把扑进他的怀里,激烈的吻上薛绍的唇。

    “薛郎,我爱你!”

    “今生今生,我只愿为你一人而舞!”

    这是薛绍第一次听到太平公主,对他说出这三个字。

    很多年了,薛绍再没有听到过这三个字。

    薛绍紧紧的抱着她,亲吻,缠绵。

    十八舞伎与乐工、宦官、宫女等人悄然退下,大门也掩上了。

    “薛郎,你要了我吧……”太平公主双手捧着薛绍的脸,一双美眸之中烟雨迷濛,红唇如烈焰。

    “你已经是我的了,没有人可以抢走!”薛绍亲吻她的额头。

    “我要你!”

    太平公主突然像是一只受了刺激的小母兽,紧紧的抱着薛绍剧烈的吻他,双手在他背后扯他的衣服。

    薛绍突然将太平公主抱得双脚离地,太平公主下意识的惊叫了一声,整个人落在了薛绍薛绍的怀里。

    “坏人,吓我一跳……”太平公主娇嗔嗔的皱了一下鼻子,小拳头在薛绍胸中轻轻的打了一下。

    “啊!……”薛绍顿时发出一声惊叫,又碰着伤口了。

    “薛郎!——快放我下来!”太平公主吓坏了,自责不已,“我该死、当真该死!怎能又忘了你的伤!”

    薛绍将太平公主放了下来,笑了一笑摆摆手示意没事。

    “看来真是伤得不轻,今日……就罢了!”太平公主偎依着薛绍,轻轻的抚着他的胸口,“还疼吗?还疼吗?”

    “不疼。”薛绍微笑,轻吻她的额头,“太平,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

    太平公主很享受薛绍亲吻她额头时的感觉,脸上泛着迷醉的微笑,闭上了眼睛。

    “我们已经定婚了。”太平公主说道。

    “嗯。”薛绍道,“婚期九月二十。”

    “还有七个月的时间噢,这么久!”太平公主轻轻的抚摩着薛绍胸口的顺滑丝质锦衣,轻声道,“薛郎,你说,我们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儿,该取什么样的名字?如果是女孩儿,该取什么样的小字?”

    薛绍顿时笑了,“都还没成亲呢,就想这些了。”

    “我就要嘛!”太平公主拉着薛绍坐了下来,抱着他的手肘轻轻偎在他的肩膀上,柔声蜜意的说道:“我娘说,当一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生下了孩子,他们才真正的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薛郎,我想早点给你生一个孩子……越早,越好!”

    虽是情人间的甜言蜜语,可是薛绍听出了太平公主心中的一丝“不安”。

    薛绍握住她的手,“相信我,没有人可以分开我们!”

    太平公主紧紧的回握他,“那如果是有一天,你不想要我了呢?”

    “不会有那一天!”

    太平公主突然怪笑一声,“对噢,我可是公主,你才不敢休我呢!”

    薛绍呵呵的笑了一声,太平公主这是言者无心,但间接的吐露了一些心声。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太平公主也急需安全感。或许,出身皇家的太平公主从小看多了骨肉相残与妻离子散,比一般的人更缺乏安全感,更需要安全感!

    “对了、对了!”太平公主突然兴致勃勃的道,“我们都定婚了,你也该给我取字了吧?”

    “好像是哦!”薛绍笑了一笑作思考状。

    “不许说李大牛、李呆呆这种傻名字!”太平公主先给打上了预防针。

    “好。”薛绍轻抚她额头沾了一些汗水的发丝,轻声道,“你封号太平,我给你取字——安然,如何?”

    “安然?安然……”太平公主反复的吟哦,“李安然,好听!”

    “从今天起,我就叫——李安然!”

    薛绍将兴奋的太平公主抱进了怀里,久久的吻她。

    安小柔,太平,安然……前世也好今生也罢哪怕还有来世,我都不会再失去你!

    ……

    半个时辰后,薛绍离开了怡心殿,得去裴行俭家里了。

    太平公主没有表示什么不快或是强作挽留,亲自送到了殿门外,面带微笑的目送薛绍骑上马,走远。

    琳琅上前来道:“殿下方才跳舞出了汗,不如尽早沐浴更衣以免着凉。”

    “琳。”

    “在!”

    太平公主微然一笑,笑得既温情又大度,和平常在奴婢面前的骄横飞扬判若两人。

    琳琅姐妹看到她这样的笑容都不由得心里一咯噔,殿下想干什么?

    “即日起一月之内,不许你与薛郎亲近。”太平公主如此说道,却不像是发号施令,像是闲话家常。

    “奴婢遵命……”琳儿满心忐忑的应诺。

    太平公主转了个身面对着琳儿,说道:“他负伤了,需得休养。”

    琳儿顿时表情一变瞪大了眼睛,“何人敢能伤了公子?!”

    “看来,你还真把薛郎视作你的爱郎了。”太平公主平声静气道。

    这可把琳儿吓坏了,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奴婢不敢!!”

    琅儿自然也是跟着跪了,心头狂跳非常害怕。

    “错了。”太平公主平静的道,“本宫择你姐妹二人为媵御,你们就是薛郎的女人。因此,你们理当要爱薛郎。非但是爱,还要全无保留的深爱,为他不惜付出一切,把你们能给的一切都给予他一个人!”

    “是……”琳琅跪在地上惶恐不安的应了一声,不知道公主殿下今天突然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沐浴,更衣。”

    太平公主抬脚往里面走去。

    琳琅姐妹俩面面相觑,公主殿下,今天是怎么了?

    ……

    薛绍到了裴行俭家中,这一次挺顺利的叫开了门。裴行俭仿佛也是刚刚回到家,一身朝服都还没有换下来,正坐在正堂里看几份卷宗。

    “承誉来了?正好!”裴行俭看到薛绍眼睛一亮,神色也挺肃重,“我正想去找你!”

    “裴公寻我何事?”

    裴行俭老眉紧拧眼神炯炯的看着薛绍,“如你所料,北疆不宁,又生战端了!”

    薛绍听到这话就心头一跳,“突厥复叛?”

    裴行俭表情严肃的点了点头,说道:“老夫上一次的北伐除恶未尽,班师回朝不过两月,北方果然复叛。而且这一次,来势更加汹涌。”

    战争的号角,终于吹响了!

    薛绍顿时精神抖擞,“详情如何,裴公可知?”

    “不知。天后与阁部宰相召开的御前军政会议,老夫没有资格旁听。”裴行俭眉头紧皱,说道,“老夫只知道,朝廷刚刚接到北方州县驰报,说突厥阿史那与阿史德两部聚众叛乱,数日间聚众十余万,已成袭卷草原之势。”

    薛绍听完沉默了半晌,除了一些在朝会上会议的事情,另有很多的重大军国要政,都是皇帝或者临朝称制的天后,在御前与政事堂的宰相商议。裴行俭既不是中书令、侍中与仆射,也没有授衔“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样的宰相衔职,因此他连参政议政的权力都没有。

    “那裴公以为,朝廷会发兵再次北伐吗?”薛绍问道。

    裴行俭眉头紧皱的摇了摇头,“老夫不知。”

    四个字,说尽了裴行俭心中的无奈和苍凉。做为大唐帝国最高军事统帅,居然连这样的军国大事也不能参议,薛绍都替裴行俭有点难堪。

    “老夫只能说,朝廷若发兵,老夫义不容辞,愿意领兵北伐。”裴行俭说道,“朝廷若不发兵,以外交或是别的途径来解决这一次的北方叛乱,老夫也都拥护。”

    “裴公若去,我必相随!”薛绍抱拳道。

    裴行俭老眉紧皱的凝视薛绍,沉默了半晌,说道:“公子如果真想学兵法,就得做好吃尽苦头的准备。行军从征之苦,非公子能够想像。”

    薛绍双眉一拧,正色道:“裴公不必多虑。薛某虽然养尊处优纨绔惯了,但既然铁了心走上戎武之途,就早有了吃尽苦中苦的觉悟!”

    “希望你,不会后悔今天做出的决定。”裴行俭很冷静,甚至有点淡漠。

    薛绍微然一笑,“决不后悔!”
………………………………

第197章大唐白起

    裴行俭把他刚才正在看的一批卷宗拿给薛绍,说道:“这是老夫上次北伐之后,自行总结的一些行军纪要,你可以看一看。”

    “多谢裴公!”

    薛绍接了过来细细的翻阅,卷宗里面记载了许多上一次战争的经过,包括点派了哪些将领调用了多少民夫,统领了多少士卒行军经过了哪些州县,还有前线扎营、屯粮、布兵、谴将、用计、对战的记录,包括战后的伤亡与辎重的损耗清点,一应记录在案。

    所谓兵法,无外乎就是这些东西。因此,这些卷宗就可算是裴行俭的兵法手札。

    其中记录得最详细的,就是突厥敌军的情况。那一战,裴行俭率军连番大胜杀敌无数,生擒了叛军大领“奉职”,自立为突厥可汗的魁“泥熟匍”被叛乱的部下所杀,级献予了裴行俭。

    正当裴行俭想要奋起王师尽扫余孽彻底平定草原之时,朝廷下令班师回营。

    薛绍花了近一个时辰才把卷宗看完,说道:“裴公,你估计这次的草原叛乱,和上次除恶未尽有多大联系?”

    裴行俭说道:“上次的北伐,贼泥熟匍与大领奉职一死一擒,从表面上看突厥部族的叛乱已经彻底的平定了。但实际上仍有大量的部族兵马四散逃落,余恶未尽。尤其是走脱了其中一个领阿史德温傅。此人出身草原贵族阿史德家族,在草原上很有影响力,本人也颇有谋略和野心。上一次的泥熟匍自立叛乱,就是他暗中怂恿的。几个草原部族酋长的聚兵,也是他暗中串联。虽然自立为汗的是泥熟匍,统领兵权的是奉职,但实际上草原叛乱的核心人物,是这个阿史德温傅。草原上一天有他,就一天不会安宁。所以老夫猜测,这一次的北方复叛,又是阿史德温傅在暗中操持怂恿!”

    薛绍思考了片刻,说道,“裴公,至从太宗皇帝谴卫公等将北伐平定草原、扑灭突厥汗国,至今已有五十年。尔后草原上虽有局部的争端,但至今已有三十年未生战事。如今北方平而复叛而且来势更加汹涌,显然不再是个别人的野心,而是草原上的突的突厥人已经不甘继续臣服于大唐,想要复辟汗国了。如此,草原势力迟早成为大唐心腹之患。这一次,朝廷理当会兵讨伐,趁突厥势力还没有形成巨大的规模,尽早将其扑灭!”

    “五十年的和平,非但没有真正驯化了突厥人,反倒滋长了他们的野心!”裴行俭叹息了一声,说道:“先帝太宗皇帝陛下与师祖李卫公在天之灵,不知作何感想啊!”

    薛绍双眉紧拧,说道:“草原幅原辽阔,突厥部族林立人口众多。当时大唐在平定了突厥汗国之后,突厥人分为三部,虽有一部份内迁到了河曲一带,但仍有许多的突厥部族据草原而居。朝廷为了安抚突厥人,以部落酋长为州刺史或者镇远都督,不派官不驻兵,允许突厥人部落自治。这就使得突厥人虽然败降却未曾消散。五十年,两辈人,突厥人始终未被汉化,因此始终与大唐不同心。我以为,正是因为大唐的这种宽松的‘羁縻’统治,导致了突厥人一再反复的叛乱独立!”

    “想不到你一个从未谋国谋军的贵族公子,竟有如此见识!”裴行俭听完薛绍这一番话,表情有些愕然!――虽然薛绍这样数落大唐几十年的边远国策,很有“大不敬”的嫌疑,但这个见识真的不是一般人有啊!

    “裴公谬赞了,我也只是纸上谈兵。”薛绍轻叹了一声,心说,如今这个时代能有我这种见识的人,估计是真不多。毕竟我是来自于一千多年后,站得高,才看得远哪!

    庙堂之上的宰相包括皇帝与天后,再贤能再睿智,都有他们时代的局限性,他们多半不会质疑先帝李世民时代就定下来的这些国策。但是身为统兵元帅的裴行俭屡次与戎狄打交道,他肯定能够认可我说的这一番话!

    “那依你之见,戎狄叛乱反复的问题最终该要如何处理?”裴行俭问道,“你可知,这对历朝历代来说,都是无法解决的重大边患。”

    薛绍眉头紧拧,说道:“大唐以羁縻国策对待战败的突厥人,而未施以霸权与强制汉化,就是他们平而复叛的根源。理想的来说,如果能够再次平定草原,当以霸道行王道,以杀伐佐汉化。如此国策,方能力保五十年之后,他们不再复叛!”

    “那你想过没有,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国力才能做到?”裴行俭说道,“当年太宗皇帝平灭了突厥汗国,只迁了小一部分突厥人到河曲定居,光是安置这些人的农具、房屋与草场、牛马,就让大唐的国库好几年的都是入不敷出。这还不说征战所需消耗的兵马钱粮。兵者,非但是国家安危之所在,更是民之司命。在你步入戎武之前,你必须要明白这样的道理!”

    “我明白。”薛绍点头,说道:“打仗,打的就是综合国力,打的是百姓子民的生命与财产。但我以为,兵者,不光是要考虑到当世的国之安危与子民之福祸,更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安危福祸。”

    “不要说得太轻巧。”裴行俭老眉深皱,说道:“兵者,往往毁誉参半。白起一战屠杀四十万赵卒,于秦国霸业大利。可他毕竟未得善终,青史丹书饶他不得啊!”

    薛绍深吸一口气,抱拳道:“若能一劳永逸解决边患、为子孙后代谋福――薛绍不计身前身后名,愿为大唐之白起!”

    裴行俭的手都颤了一下,拿在手上的一叠书卷都差点掉了下来,眼神之中……居然多了一丝震惊,甚至是惶恐!

    “裴公若惧,可不收薛绍这个学生。”薛绍仍是抱着拳,说道:“薛绍既然决心踏入了这条戎武之途,就不是冲着荣华富贵与虚名盛誉而来!否则,我好好的做我的驸马公子即可,又何苦来哉做一名将军?”

    “杀气……太盛!”裴行俭突然一把将书卷甩在了桌几上。

    薛绍深呼吸,再次抱拳,“裴公说了,兵者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所在。在我看来,兵者,就是为了杀敌而生!若不杀敌,何谓之兵?!”

    “没错,兵者注定要杀人。”裴行俭拧着眉头,说道,“但是杀,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候,还会将问题弄得无法解决!――暴秦二世而亡,你难道不知?”

    “我知道。”薛绍说道,“所以我认为,当以霸道行王道,以杀伐佐汉化!如此,方能一劳永逸!”

    “……”裴行俭一口气堵在胸口,沉默了良久,缓缓的点了点头,“罢了,你我二人不过是纸上谈兵,不必争吵起来。既然你有宏图大志,老夫心中还是颇为欣慰的。但是老夫仍是要提醒于你,杀伐,不可过盛!”

    “是,学生谨记!”薛绍郑重抱拳。

    学生,薛绍第一次说出这两个字来。

    裴行俭的眉梢扬了一扬,也没有推脱或是否认,而是点了点头,“如果你真的把我视为老师,就请记住刚才我说的那一句话。这是老夫,给你的唯一规劝!”

    “杀伐,不可过盛!――学生谨记!”

    裴行俭点了点头,这才稍稍吁了一口气,说道:“老夫行将就木,今后的几十年将是属于你们这一辈人的时代。老夫活了一甲子,凡事问心无愧;如果死后被人斫棺鞭尸,那也是今天咎由自取。”

    薛绍无奈的苦笑了一声,你就这么不看好我?

    “随我来。”裴行俭突然起身,往书房走。

    薛绍跟上他,走进了书房。

    裴行俭搬出一口裹了铁皮的小箱子,说道:“这是老夫一生用兵治军、征战在外所写的全部手札总结编撰而成的兵书,名为《兵法四十六诀》。今天,都传予你了!”

    “学生,拜谢老师!”

    薛绍将要拜下,裴行俭连忙将他拉住,“公子不必如此。早就说过,你我二人不必拘泥于师生名份。兵法,切磋即可。老夫毕生所学都在这里了,公子能够学到多少,全在于你的悟性与历练。当然,一切兵法皆是出于实践。今后若能一同出征,老夫自会倾囊而授。至于身后之事……谁又能够完全顾及得来呢?”

    薛绍稍吁了一口气,“裴公大度开明,薛绍敬佩!”

    裴行俭抚髯笑了一笑,说道:“虽然朝廷是否出兵、如何用人都不在你我二人的掌握,但为将者时刻准备为国效忠死命,这是份内之事。战争在即你仍有诸多事务缠身,理应尽早料理清楚。身后无有牵挂,方能坦然从军――你,去吧!”

    薛绍道:“那好,薛某这就去料理那些俗事。明日午时,还请裴公与尊夫人及公子屈尊驾临敝府,吃一顿家宴便饭。家兄早就期待能与裴公把盏。”

    “好。”裴行俭答应得很干脆。

    “薛绍告辞。不劳裴公远送,就请留步!”薛绍抱上箱子,抬脚就走。

    裴行俭立在廊沿下目送薛绍远去,双眉紧拧抚髯沉思,自语道:“英雄?枭雄?奸雄乎?……罢了,天意玄远祸福冥冥,老夫,又何必庸人自扰!”

    求订阅,求票票!
………………………………

第198章 那些牵挂

    薛顗看到他二弟抱着一个铁皮箱子回到家里并且直奔书房,好奇的跟了进去问道:“二郎,这是何物?”

    薛绍拍了拍箱子,说道:“大哥,裴行俭算是正式收我为学生了。这是他毕生的心血《兵法四十六诀》。”

    “那真是弥足珍贵啊!”薛顗颇为惊喜的上前来抚摩那箱子,认真的说道:“二郎,每一本书都是前人的智慧与心血之结晶,切勿轻慢与辜负啊!”

    “小弟知道。”薛绍上前关上了书房的门,请他大哥坐下,挺认真的道:“大哥,我要跟你说一件重要的事情。”

    “何事如此郑重?”薛顗问道。

    薛绍轻皱眉头,“我,要去从军打仗了。”

    “啊?”薛顗惊呼了一声表情一下就变了,瞪大了眼睛,“二郎,你……你来真的?”

    薛绍点头,“真得不能再真了。”

    “二郎,行军打仗可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样热血豪迈一场风流。岂不说行军之苦,打仗那……那是要死人的啊!”薛顗急忙说道:“你要学兵法求个军方门第,要在左奉宸卫做什么千牛背身,这都无伤大雅听任由你。但你真要去行军打仗……我,不同意!”

    薛绍早就料到了会是这样一个局面,双眉微皱,“愿大哥能够体谅小弟。”

    薛顗突然变得很恼火,甚至是声色俱厉,“二郎,从小到大什么事情我都依了你。你鲜衣怒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