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年漫-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事上的麒麟之才,将来你父亲大约也想让你接管承坚军,围猎对于你而言,也是锻炼的好机会。”杨泽兴听到这话,不禁苦笑了一下:“昀辰如今一提到此事便喋喋不休,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先生您居然还顺着他。”萧阳难得地笑了一笑:“我了解他的心性,若是强行打断他怕也是不妥,还不如就听他说完。”苏昀辰朝着杨泽兴得意的忘了一眼,“听到没?连先生都如此说。”

    萧阳却又清了清喉咙,恢复了一贯严肃的神情,冲着苏昀辰说:“你也不要太得意。凡事还是应该多学多练,才能有所悟有所得。若只是一味地得意忘形或是妄自菲薄,只会辜负了自己身上的才学和将骨。不过你能有如今之才,与你的父帅也脱不了干系,还望你日后万万不要辜负他对你的一番苦心才是啊。”

    “先生又开始说教了”苏昀辰侧过头来,小声地对杨泽兴嘀咕着。萧阳离得远了些,虽未能听清楚他所言,但看到他此番样子,眉头顺势一紧,抬手拍了拍桌子。“你们两个,说什么呢?”

    “我们是在说先生所言甚合道理。多谢先生指点。昀辰记住了。”苏昀辰反应极快,忙回过头来,站起身来行礼。萧阳不屑地扭过头朝另一旁看去,似乎并不满意他的答复。

    一个时辰过去,已近傍晚时分。杨泽兴与苏昀辰便自觉地起身准备告辞。正当他们快要跨出门外之时,萧阳却突然喊住了他们,声音中是不可抗拒的威严。

    他们二人赶忙回过头来,生怕萧老先生还有什么吩咐。谁知萧老先生却清了清嗓子:“苏昀辰,若我有一事请教你,你可愿意帮忙?”

    苏昀辰愣了愣--先生何时说话变得这么客气了?但却来不及多想,恭敬地行了个礼:“先生言重了。自是需要昀辰之处,但凡是力所能及之事,先生尽管提便是了。”

    “好。”萧老先生听到他的回应,似乎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我望你时时来此研读策论,抄记论理,演练兵法。我日日都待在书院之中,也能指点你一二。年关将至,京城中想必也一片繁忙,唯有在此地,你才可静心。”

    苏昀辰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脑中一时空白,大约是不知为何先生会提出这等要求--萧老先生的确学识渊博,但若要日日与萧老先生作伴,他可受不了。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走向前一步,又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既如此,那么昀辰想斗胆问先生一句,此言是意见,还是命令?”

    萧阳没看他的神情,只是云淡风轻地回了一句:“就算是我对你的建议吧。不过你没有拒绝的权利。”他说罢便潇洒地转头走了回去,留下苏昀辰的心中五味杂陈--

    这是不是意味着从今往后,到郊外赛马射箭,到杨府走街串门,到军中探兵号令,到宫中看望昭儿,都成了遥不可及之事?他在心中默默地盘算着。

    是的。他随即又回答了自己,未带一点迟疑与犹豫。

    苏昀辰感觉到自己的心似乎痛了一下,而面前扎刀子的人却似乎并没有发现,甚至悠然自得地坐了下来,翻开了书。

    “先生,我能和昀辰一同来吗?”杨泽兴跳了过来,站在苏昀辰的身边。萧老先生抬眼看了他们一眼:“自然。若你得空,你们二人一同前来自是更好的。如此一来若有意见不和,我还能听听你们各执一词,孰是孰非。”

    “”杨泽兴与苏昀辰面面相觑。几年过去了,萧老先生这爱看热闹的习惯还真是一点未改。

    走出书院之外,苏昀辰骑在马上,郁郁寡欢地一言不发。杨泽兴侧身过来,仰头看他,“昀辰,你怎么啦?”

    苏昀辰叹了口气,“真不知先生何故提此要求。你我已阔别师门四年,今日前来纯属为先生问安,倒意外招来了先生的注意。恐怕我今后的闲暇会越来越少了。”

    “先生视你为得意门生,想要着重培养也不是稀奇之事,况且是两日一来而并非日日前来,你又何必如此忧心?再说了,即便你不愿时常与先生为伴,不是还有我吗?”杨泽兴勒住缰绳,转头冲苏昀辰笑着。“有我陪着你一同前去,我们既能相互照应,你又不必独独煎熬,不是很好吗?”

    “我明白。”短暂的沉默后,苏昀辰点了点头,也转头过来。“只是因我之过,要连累你同我一起,我心中这道沟壑,终究是难以逾越。”

    “跟我你还计较这些做什么?”杨泽兴毫不在乎地一笑,“能有幸与长安城最为天赋异禀的军事之才一同商讨兵法,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他说着便吆喝着胯下的马,加速往前方驶去。

    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平川,远方漫及着壮阔的宫城。苏昀辰抿嘴一笑,手抓紧了缰绳,跟紧了前面那人的步伐。
………………………………

第二十一章 命数

    “儿臣拜见母后。”启王梁庆走进宣景宫,对皇后郑重其事地行了跪礼,随即便站起身来。

    “母后,今日将儿臣叫进宫中,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听承明说,你整日将自己关在府中研判谏论,连吃饭作息的时间都不定。怎么?母后就不能叫你进宫来说说话,透透气”梁庆听闻此话,忙弯腰行礼,“母后言重了。既是母后之邀,儿臣又怎敢推辞?”说罢,他便跨步走上台阶,坐上了皇后提早为他备好的上席。

    当今后宫之主皇后曾氏,便是国相曾世安的幼妹。虽说皇后娘娘今年已经四十三岁,岁月却偏心地并未在她的脸上刻下什么痕迹。因而二十多年来她在后宫始终地位稳固,极得圣心。她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六皇子梁庆年岁二十五,已被封亲王;七公主梁依年岁二十,是这宫中唯一成年的公主。不过大约是后宫之主的位置坐的久了,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时时掌控,甚至在启王府和公主府都安排了人。不过事情尚不越界,梁庆和梁依碍于情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玉安,给启王殿下上茶。”她头也没抬地对身后的宫女说。宣景宫自是皇后的住处,吃穿用自然也要格外考究一些。茶壶中翻腾的便是南方名茶玉绣溪,内务府一月才往宫中送一次,连各皇子处都十分罕见。梁庆端起茶杯笑了笑:“母后还总怨儿臣不愿进宫。若儿臣不来宫中,怎有口福品到如此好茶?”皇后眉毛轻蹙,神思间似有倦虑,“你的确懂事。只是依儿那孩子,大半个月也不来宫里一趟。本宫数次派人去公主府请她,回话说不是外出了就是生病了。总之就是不愿来看看本宫。本宫近日便想,是否是平日里对依儿太过严苛了,才让她与本宫生分了。”

    梁庆嘴角轻扬,冲着皇后说:“母后不必如此忧心。您知道依儿的性子,她从小便是在男人堆里长大的,武功身手皆不输于我,性格有些男子气概也属正常。依儿性情纯良,天资聪慧,若您想让她学习什么,慢慢来就是了,不必急在这一时。”“其实她从前习武练剑,甚至要同你们一起上猎场比武,我又何时阻拦过?只是她是公主之尊,况且身为女儿身自该有些女儿家的样子,日日在外逍遥成何体统?”她说着又叹了口气。

    梁庆正想再说点什么,却从外面匆匆走进一人,他一看,正是方才守门的宫女。她跪下身来,沉声说:“禀皇后娘娘,安侯爷府的安夫人到了。”

    “你瞧我这脑子,今日本是约了安夫人叙话的,竟给忘了。快将安夫人请进门来!”“是。”那宫女应声着便退了下去。梁庆见状,也站起身来行了个礼:“既然母后还有客,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你急什么?今日本就无事,况且你安伯母也不是外人,我与她聊的也无非是家常,你坐在一旁听着便是了。”梁庆的睫毛微颤了颤,才行礼说道:“那儿臣便遵母后之意。”

    “参见皇后娘娘。”安夫人身后跟着侍女,从容不迫地走了进来。安夫人眉眼生得极佳,只是举手投足间颇有一种凌厉之感,气场之足,连面对皇后娘娘也丝毫不逊,令人感到难以亲近。“安夫人快请起。”皇后娘娘忙走上前去,将她扶起。“劳娘娘大驾。”她平稳自如地站起身来。

    正站在一旁的梁庆也走上前去,手拱在前方,微微鞠了一躬。“梁庆见过安伯母。”安夫人转过头来,看到梁庆后便笑了起来:“原来是庆儿。在我面前不必如此多礼,快请起吧。”

    梁庆此时心中却已堆积了满腔的疑虑。他与安夫人一共也只有几面之缘,平日里也是与安侯爷相处多些,安夫人怎会对他如此亲近?不过来不及等他考虑,安夫人便随着皇后娘娘走了进去,他便也只好快步跟上。

    “皇后娘娘后宫诸事繁忙,我还前来打扰,实在是过意不去。”安夫人坐在殿中的另一边,冲着皇后说着。“本宫在这宫中也无非是清闲度日,何谈繁忙二字?安夫人此言,倒叫本宫心虚了。”皇后笑着回话。“今日本想携小女一同前来拜见皇后娘娘与启王殿下,也算是提前给这两个孩子做个媒。谁想到今晨侍女回话,说小女有些发热,我便让她卧床休息了。”“如今天气渐渐冷下来了,一早一晚的最易受凉,还是要记得多添衣才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与宫中平日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倒真像是民间的寻常百姓般无事闲聊。

    “安伯母此话何意?”坐在一旁的梁庆听到“做媒”二字,心中却惊了一惊。皇后娘娘转头看了他一眼,想到此事他先前并不知情,才开口解释道:“是这样的。母后与安夫人有心将安侯爷之女安时选为你将来的正妃,今日约见安夫人,也是所为此事。”

    “儿臣的确有所耳闻可父皇不是说要等过完年才商议此事吗?”梁庆迟疑地问道。“即便是过完年赐婚,如今也得开始准备着了。你是你父皇最重视的嫡子,都过完二十五岁生辰了,身边却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遇到点事情也无人商议,母后当然该为你筹划筹划了。倒是你,整日还一副不急不慢的样子。”皇后娘娘不满地向他看去,竟几句话便驳回了他心中所想,将他噎得哑口无言。“启王殿下还年轻,遇事考虑得少是常事,自该是我们多为他们长点心了。皇后娘娘也不必着急。”安夫人在一旁不紧不慢地对皇后说道。

    “母后恕罪,儿臣并非此意。”梁庆见状,赶忙起身行礼。“只是儿臣早已将此事忘却脑后,今日安伯母骤然一提,心中感到有些惊讶罢了。”皇后这才算作罢,继续对梁庆说道:“庆儿,你若得空,别总是将自己闷在房中读谏论,还是应当多去安府走动走动。安侯爷从小看着你长大,往后我们与安家又是亲上加亲。朝政和军务有那些文武大臣费力操扯着,你身为嫡皇子,不该事事亲力亲为。往后事情渐多,你要学会分清何为轻,何为重才是。”

    “是,多谢母后指点,儿臣明白了。”梁庆微抬起头来,见皇后神情无异,才长舒了一口气。

    “还是启王殿下贴心,往后小女也要靠殿下多关照了。她生性不喜束缚,做事不计后果,还望殿下多多包涵。”安夫人客客气气地说。“安夫人这是哪里的话?从前皇家宫宴时,本宫与安姑娘也曾有几面之缘。安姑娘知书达理,孝顺懂事,本宫也很是喜欢。”皇后不等梁庆回应,便先行说道。梁庆忙又行一礼:“母后说的是,安伯母的确言重了。庆儿绝不敢对安姑娘有任何怠慢。”

    安夫人笑着点了点头。“有殿下和娘娘所言,我自然放心。”

    “寒晨,母亲今日入宫是去做什么了?”安时费力地从床上坐起,靠在一边的靠枕上。“夫人今日是去见皇后娘娘,商议您与启王殿下的婚事。”安时的贴身侍女寒晨略微思虑了一下,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安时。“什么?”安时的神智顿时清楚了许多,她不顾寒晨的阻拦,挣扎地站起身来。“小姐这是要去哪?”寒晨慌忙拦住她,“夫人临走前嘱咐过了,小姐今日不能离开府中半步。”

    “寒晨,你若懂我心意,就放我出去。等我回来,自会向母亲解释。”安时虽在病中,力气却丝毫未减。她毫不犹豫地蹲下身来,将跪在她身前的寒晨一把拉起。“帮我备好马车,我要去苏府。”

    寒晨虽不愿违背安夫人之命,却也抵不过面前小姐的目光如炬,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她相信小姐是极有分寸之人,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你随我一同去。”临走前,安时回过头来,冲着寒晨说。“如此一来,待我们回府后,你便可对母亲说我一意孤行,你曾想方设法地阻拦我,却均以失败告终。你自知挡不住我,却又不放心我的身体,便执意同行。我了解母亲,若是如此一说,母亲必定会念及你护主之忠在先,而将看护不当之责放置身后,定当不会罚你。”说罢,她便拉住身后还在发愣的寒晨,大步地迈出了门外。

    “走吧。”

    “安姑娘,您怎么来了?”常淇闻讯打开苏府大门,便看到一脸焦灼的安时站在门外。“常淇,苏公子可在府上?我找他有要紧之事。”

    “回姑娘的话,我们家公子今日一早便出了府,与杨公子一同往城郊萧老先生的书院去了,至今未归。恐怕要等到傍晚时分了。”常淇老老实实地回应道。

    “萧阳老先生?”她急切地追问道。
………………………………

第二十二章 论兵

    “以梁西为界,两侧关隘为阻隔,左边地形繁杂,以河道为主,若是强从商陵攻入宁宋腹地,距宁宋京城洛先距离尚远,且平地缓丘中无以躲避,极易腹背受敌。围谷军人如其名,素来擅长出其不意使围攻之计。虽前有前锋五千探测军情,后方压阵也需格外留心。放眼望去,从此地南下明显不是正途--前方阻碍重重暂且搁置一旁,单从地理位置来看,此地也并非通向洛先的最优之径。宁宋西临大晋,贸易当口横穿边界,来往游人络绎不绝。岩城的守卫将士乃是去年从各兵需处抽调而成,从前在军中只负责后备军需,不涉军政。岩城虽位临边界,但却是十分紧要的边塞要道。只因此地常年相安无事,所以守军涣散,军纪懈怠。若能趁机从此地突破,当能顺利攻得此地,以打岩城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过了岩城,再有几个关口,便能直逼洛先城。围谷军常年驻扎南境,即便第一时间赶到,也来不及与京城传递任何消息。洛先城与梁西相隔甚近,如此一来,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后军还应驻扎一万,以备宁宋边防突袭。”

    面前的墙边挂着一块已经有些泛黄的牛皮,上面却明明白白地画着南夏,宁宋与大晋三地的地形图。小到沿途的警戒与相交边境,大到京城及防守众军,无一不明晰地画在上面。苏昀辰身着一身白衣,一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持着萧老先生用来讲课的木棍。他说方才那番话时,却始终平视着面前的地图,还用木棍在梁西的位置停留许久。话音未落,他转过头来,对一旁也正细细研究着的杨泽兴说:“泽兴,你的想法并非不可取,只是尚有盲区。若是真的打起仗来,与纸上谈兵不同。无论出于何种形式,都必得要顾及双方的力量冲突以及后方的协调与支援。不管是其中哪一点出了差错,都有可能直接引向失利。”

    杨泽兴也思索许久,他站起身来,缓缓走进地图,不解地对苏昀辰说:“昀辰,你方才所言”各方协作”的道理我明白。只是有一事我始终不明--商陵是距洛先最近的大城,距离梁西的直线距离也可谓是最短。况且前有边界之卫,此地守卫也必定松懈不少。若要从商陵出击,一来周围有地形优势,易攻难守;二来此处百姓众多,也可对洛先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又何必非要舍近求远呢?”

    苏昀辰看向地图上大大的“商陵”二字,随即便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商陵对宁宋之重,你我二人想必都清楚。选择此地实非明智之举。正因商陵毗陵皇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如今可谓是宁宋仅次于洛先的第二大城,对外贸易广泛且活跃,平日里来来往往的客商更是不计其数。在如此人群糟乱,进出城之人络绎不绝的情况下,商陵城的守卫只会更严,不会更松。既是宫城周围,军事力量想必也不容小觑,至少说,商陵城的后备军防绝不能掉以轻心。若是从商陵城直接攻入,不等于是直接向城中宣告,我们要与宁宋硬碰硬?届时,在我们从商陵赶赴洛先的路途中,他们完全可以提前得知我们的沿后行踪,以在洛先做好充足的准备,等我们自投罗网。再者说,商陵人口密度太大,向来是许多百姓定居之所。若要从商陵提前闯入,城中必定一片大乱,打斗之余,或许还会伤了许多无辜百姓。如此一来,前期事情闹得越大,对我们之后的攻入京城就越没好处,甚至还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纷乱。得不偿失,失不复得,又何苦为之?”

    杨泽兴刚要伸出的手僵了一僵,接着转头看向苏昀辰,笑了一笑:“战事之余,我本以为你方才所言之策,只不过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谁知你竟还替他们考虑了如此多。”

    苏昀辰向后退了一步,也向杨泽兴的方向看去。他听闻此话,不禁叹了口气,嘴角挂着一丝浅浅的微笑。“其实说白了,这战事本就是让人变得贪得无厌的一方手段罢了。除了君王权贵常以战事扩张来为自己得权得势,又有谁会享受连年征战,烽火不休呢?那些挑起事端之人心系的从来都不是这天下,而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甚至更多。他们从未在乎过信任他们的黎明百姓如何生存,也从未在乎过在一场战乱背后,军资的损耗和将士的伤亡究竟会有多少。那些百姓即便不是我南夏的百姓,也都是一条条人命。若只因无稽之由便让我看着他们颠沛辗转,流离失所。我恐怕会日日自责,内心难安。”他缓缓地对杨泽兴说道,忧虑的目光散落着,落在前方。

    “这个我信,”杨泽兴点了点头,笑着对上他的目光。“无论此事你是否做了,但凡是与你相关的,你还真能将责任权权揽到自己身上。我啊,也真是服了你了。”

    “还是你了解我。”

    “方才那番话我甚是喜欢。”忽听门外传来了萧老先生的声音,杨泽兴与苏昀辰都连忙转过身来。只见萧老先生果真悠然地站在了身后。“拜见先生。”见萧老先生来了,两个少年都乖乖地行了礼。“起来吧。”老先生今日似乎是难得的和颜悦色。他并没在门口过多停留,而是径直走入了屋中,坐了下来。

    “你方才那番话实合我心意。”萧老先生向苏昀辰看去。苏昀辰谦逊地笑了笑,“谢先生夸奖。我左右不过是闲来无事,与泽兴议议心中所想罢了,不值一提。”萧老先生却摇了摇头,“话不能如此说。如今这世道,许多人为了眼前之利,不敢言,不敢语,违心之论脱口而出。像你这般有天资才干,将门风骨,又敢于打抱不平,直抒其见的少年,我已是许多年未曾见过了。”

    “先生过誉了,学生实不敢受。”苏昀辰诚惶诚恐地低下头来--萧老先生平日里极少夸人,也极少能有看对眼的学生。用京城其他公子的话来说,若能得到他的一句赞叹,便是旁人的千言万语还不及。

    “不过自是有胸襟,能看清事情的本质,那放在心中便是。等到有一日,尽你所能去改变现状,却不必事事都全盘托出。在外言语行事,还是应当多加谨慎些才好。”萧老先生随即又认认真真地补充道。

    “谢先生教诲,学生明白了。”苏昀辰感激地又行了个礼。

    “你们继续啊,”萧老先生未再多言,反倒是向他们身后的地图看去。“我还等着听你们俩论兵论法呢。”

    “回先生的话,我们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杨泽兴在一旁接过话来。萧阳面色一怔,随即又像往日那般皱起眉来。“我还未到,你们就已经结束了?为何不等我来了再开始?”他的语气中似有些许的愤怒与不甘。杨泽兴一愣,连忙低下头说:“先生恕罪。我们今日到的颇早,想着先生曾与我们说过,不能浪费时间闲聊,便提前开始了。不周到之处,还请先生谅解。”

    萧阳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没能听见两位最得意的学生各抒己见,他心中实有懊恼,本想借机苛责他们,让他们长长记性,谁知杨泽兴竟拿他平日里对他们的说教来压他。如此一来,即便他再有理,也不好平铺直叙了。

    这两个孩子,学得是越来越油嘴滑舌的了。萧阳在心中默默地生着闷气。也不知他们是跟谁学的这些。

    苏昀辰和杨泽兴见萧老先生久久不语,想着先生是不是又生气了,正想上前去看看。谁知他却突然站起身来,手中拿着书,缓缓向门外走去。

    他在门口顿住了脚步。“已近黄昏了,你们俩早些回去吧。”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后日,我会早些过来的。”

    “”杨泽兴和苏昀辰听闻此话,不禁面面相觑。直到萧阳的背影消失不见,他们才如梦初醒地回过神来。

    “恭送先生。”

    回到城中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