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霸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屁!我们斥候……斥候都在外面巡逻,怎么会想到,你们竟然没有加强防卫?”鲍泓被气的脸更红了。
“我们防御疏忽,是我们的错,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鲍县尉驰援不利,也没有布置充足的斥候和眼线在乌头山,所以,咱们两家都有错,你又何必咄咄逼人,把责任都归给我们一家呢?”孙策说到这,略带友善的笑了笑:“如今之势,我们应该同心抗敌,剿灭山匪,而不是在这里追究谁对谁错。”
“这……唔……唉……”鲍泓脸上一连变了好几个表情,他想辩解,却感觉,自己说什么,都显得那么无力,毕竟孙策还是个小孩,自己和他一个小孩喋喋不休的争论,传出去,丢人。
还有一点,孙家只是被人家偷袭了营寨,损失不大,其实根本没有伤到根本,是自己小题大作了,现在被孙策点破,鲍泓若是再喋喋不休的纠缠下去,反倒显得自己肚量太小。
孙策见鲍泓最终叹了口气,不由笑着拱手道:“鲍县尉能屈能伸,这点小事,想来也不会喋喋不休,和我们争吵的,我孙策在这里,谢过了。”
这是明晃晃打脸啊,怎么感觉脸那么燥热了?鲍泓心里不是滋味,想了想,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想要客套两句,可孙策毕竟只有十多岁的样子,和一个小孩寒暄,传出去,多丢人啊。
犹豫了一会,鲍泓实在有些坐不住了,起身道:“今天的事,还请孙县丞不要计较,我营里还有些事,不叨扰了,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谈吧。”
鲍泓这是坐不住了,想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尽早回去,免得丢人现眼,但是孙策却丝毫不给他机会,上前拦住一步道:“鲍县尉,别急着走啊,我有重要的事想和您说。”
‘嘿?你小子没完了是吧?’鲍泓心里冷哼一声,嘴上却没敢表露,样子比之前和缓了许多,笑问道:“孙策?还有什么事吗?”
“鲍县尉不觉得,今晚是个立功的好机会,也可以大戳山匪吗?如果你就这样回去了,错失良机,岂不可惜?”孙策狡黠的笑了笑。
鲍泓心里暗骂这小子没羞没臊,自己都已经和孙家闹得这么掰了,干嘛还拉着我?可脸上却不得不应承性的点点头道:“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有战机的话,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哎呀,鲍县尉误会了,是我们有战机,不愿意单独行动,想和鲍县尉分一杯羹。”孙策咯咯的笑了两声。
一旁,陈登也走出人群,拱手笑道:“鲍县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您可要想好了。”
“你又是谁?”鲍泓现在感觉,看到孙家的小崽子们,头都疼。
“呵呵,在下陈登,陈珪的长子。”陈登笑了笑。
“哎呀,陈相家的公子,失敬失敬。”鲍泓心情缓和了许多,上前抱拳还一礼。
孙策忽然被凉在一边,心里暗骂这个鲍泓势利眼。
陈登相比孙策而言,要温和的多,而且,陈登是局外人,所以,他的态度不会倾向于任何一家,这也是鲍泓对他另眼相看的原因,这会和鲍泓彼此见礼之后,陈登也不绕弯子,索性直言道:“我们猜测,山匪白天袭击了我们大营,虽然未获全胜,必然骄傲自满,争相庆贺,今夜防备肯定不足,我们何不借机杀他们个回马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这……”鲍泓有些犹豫了。
孙坚也从来没有听两个小孩提起过,心里不满的呵斥道:“轻兵入山,艰险重重,没有山中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是不要贸然的好。”
孙坚虽然表面拒绝了陈登和孙策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也动心了,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帐内气氛有些僵,鲍泓一本正经的回到之前的位置上坐下,右手托着腮帮子,眯着眼思考着。
孙策与陈登彼此对望一眼,皆是会心一笑,好一会,孙策走过去,向着孙坚拱手道:“父亲,其实进山用不了太多的人,有二三百人就够了,可以布置一些人在山脚下接应,只需要夜袭敌营,造成恐慌就可以,这样可以反戳敌军锐气,对剿匪有益无弊啊。”
“是啊,孙叔父,若是长期在这里僵持,不但剿匪难度很大,迁延日久,寒冬一旦到来,这一场剿匪战可就更难有胜算了,您还是考虑考虑吧。”陈登也走上前,帮助孙策一起劝说孙坚。
………………………………
第0022章 追踪术
孙坚自然清楚,如果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杀上山去,会有怎样的震慑力,而且,下邳军白天刚刚被马匪偷袭了大营,虽然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可终究人心惶惶,很多人误以为马匪势大,产生了厌战情绪。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么茫然的杀上山去,胜算又有几成呢?
孙坚作为下邳军五百人的主将,自然不会因为两个孩子的一句话,就下定决心,冒险一试,他起身在帐内踱步,显得忧心忡忡。
大概一盏茶的时间,孙坚扭头看向黄盖,一脸严肃的问道:“公覆,你白天去过乌头山一带探查,可有什么发现?”
公覆是黄盖的表字,此时听孙坚传唤自己,立刻走出,一脸羞赧的叹道:“据我所知,乌头山有好几条山路,都可以进山,但是哪条路能够抵达敌寨,我们还不清楚,而且,匪寇的具体位置,目前都没有搞清楚,我觉得,贸然进山,并不明智。”
黄盖因为白天大寨被袭,始终觉得羞愧难当,这会说出看法,,又担心人微言轻,不足以劝说孙坚,便继续道:“另外,我中午的时候,就在乌头山附近,敌人若是潜下山,我应该可以发掘到蛛丝马迹,既然他们没有暴露任何行踪,只能证明,他们还有一条更近的路通往山寨。”
这才是重点,听到这句话,不仅仅是孙坚眼前一亮,就连鲍泓,也睁大了眼睛道:“公覆所言甚是,我也觉得,他们应该还有一条更隐蔽的小路。”
“如果能找到这条小路,上山有望。”众人一脸兴奋的笑道。
可话又说回来,等找到这条小路,恐怕天都亮了,更重要一点,夜袭敌营只能在今夜,过了今夜,敌人知道下邳军主力已到,山下囤聚着一千五百余人,他们必然会加强防备。
想到眼下还没有更好的突破口,孙坚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夜袭敌营的打算。
他苦笑着摇摇头道:“鲍县尉,这件事,我看还是从长计议吧。”
鲍泓这会,也冷静下来了,孙策和陈登的建议固然好,可鲍泓手底下,毕竟不是精兵猛将,本身就没有十足的胜算,若贸然发兵,真的败在乌头山里,进退维谷,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鲍泓也笑着点点头:“虽然孙郎和陈公子的计策不能用,但是二人提出的意见,是值得称赞的。”
鲍泓其实比陈登大不了几岁,与孙策,也就相差七岁左右,但是他有官职在身,所以说话就会老练一些,他在发表意见的同时,眼睛不住的打量着孙策和陈登,这两个孩子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厌恶了。
可今天在下邳军军营,孙策可是把鲍泓挤兑的够呛,而且,孙策今天表现出的机警,远远超过了他这个年龄,使得鲍泓再某种程度上,对孙策感到了一丝忌惮,又或者说是无奈。
鲍泓站在杌凳旁,整理整理军铠,笑着拱拱手:“孙县丞,时间不早了,我也早点回去了,免得乌头山的土匪趁夜偷袭我大营,哈哈哈。”
这句话带着一丝挑衅,但是双方已经把这层隔阂揭开了,也就没有人在意了,一个武夫的粗鲁与狂妄,孙坚更不会放在心上,只是笑着点点头道:“好,明日你我再聚,共商破敌之计。”
这件事,到这时候,也就该结束了,鲍泓告辞,下邳军赶了一天的路,都已疲惫不堪,夜晚,由韩当负责值夜,警戒大营,基本上也没什么异议了,可就在鲍泓准备离去的时候,孙策却走前几步,毅然道:“若是我能找到那条小路呢?”
孙策会说出这句话,连陈登都不曾想到,他一脸惊愕的看着孙策,如此漆黑的夜晚,怎么可能说找到就找到?
如果浪费几个时辰出去找路径,即便天亮之前找到,抵达匪寇的山寨时,估计也该亮天了。
可谁也不知道,孙策可是部队出身,未来的军旅中,有一项技能,叫做追踪术,一般多用于警队或者侦察营的,虽然孙策并不熟练这项技术,可找寻敌人逃走的路线,并不难。
而孙坚等人脸上,则写着大大的蒙逼,一个个全傻眼了,不知道这小子说的是实话,还是大话。
鲍泓惊愕了片刻,一脸诧异的问道:“你小子来过乌头山?”
“嘻,没来过。”孙策笑了笑。
“没来过怎么能找到?好像轻车熟路似的。”鲍泓略显鄙夷的哼了一声。
不过他这种表情,孙策已经看惯了,并不在意,更重要一点,孙策在情报上了解到,乌头山的匪首是刘辟,刘辟是谁?三国演义中有提到,他曾经出身黄巾叛军,后来转走豫州汝南一带,曾经追随过刘备,想要在官渡之战中,袭扰曹操后队,可惜啊可惜,刘辟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春秋美梦,就被曹仁率军击破了。
这么一个无能之人,只统帅千余人,就能称霸一方吗?答案肯定是no。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孙策并没有把刘辟看在眼里,白天刘永敢来袭取大营,又带伤而回,今晚,他们绝对想不到,官军会从天而降,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如果失掉了这次机会,再想打他们,就得等他们下山了。
虽然孙坚说的信誓旦旦,要把他们歼灭在乌头山,可是山林作战,新募集的军队根本没有经验,再加上他们盘踞乌头山也有些日子了,对山里非常熟悉,而下邳军根本不熟悉地形,一旦开战,很容易被人家击溃。
想要引诱他们下山一战,恐怕更难,所以,孙策才会这么看中夜袭敌营的机会。
此时所有人都一脸茫然的注视着孙策,孙策却如同一个成年人一样,走到文案前,一脸坚毅的说道:“相信我,我一定能找到他们逃跑的路。”
犹豫再三,孙坚才勉为其难的点点头,孩子大了,应该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
“公覆,你陪着大郎去找寻山路,如果有消息,立刻来报,我和鲍县尉,会第一时间驰援你们。”
“喏。”黄盖抱拳。
鲍泓不知道是信了,还是被勾起了夜袭敌营的激情,立刻抱抱拳告辞道:“哎呀呀,我这就去调派人马,先把各条山路封锁了,半个时辰后,来这里和你会合,若是能找到那条近路,我们天亮之前就行动。”
孙坚点点头,在鲍泓即将出去的刹那,又嘱咐道:“多备一些干草,也许有用。”
……
乌头山上,树林浓密,山路崎岖,七扭八弯,绕的到处都是,但是每条小路,却最终都会通往一条两米宽的大路,这条大路一直延伸到半山腰上,被一座大寨隔断。
大寨的基座用大石砌成,上面,密不透风的栅墙高矮不齐,延伸到大寨四周,与峭壁相连。
在栅墙后面,几个穿着麻布衣的中年人手里拿着粗糙的兵器,往来巡逻。
这里正如孙策和陈登说的一样,守军寥寥,最严密的地方,也不过十多人聚在一起,烤着篝火,有说有笑,毫不戒备。
山寨内有大小百余座房舍,中间一处宽阔的空地,上面插着一面大旗,上书“聚义”二字。
在空地上方,有一条蜿蜒的台阶,通往山寨里最大的房屋,这座房屋就是山寨几个首领聚集的地方,名唤‘聚众堂’,在聚众堂里,坐着三个人,最上首的,自然是山大王刘辟。
左手位置,一个左肩膀受伤的人,一脸的愤愤不平,他是刘辟的弟弟刘永。
右手位置,是黄巾教的青乌道人。
因为刘永擅自决定,偷袭敌营,暴露了目标,刘辟十分生气,按造山里的规矩,应该挖心,断足,扔在烈日底下烘晒,直到只剩骨头为止。
这也是山寨里最严酷的刑罚,但是刘永毕竟是刘辟的弟弟,又有青乌道人从旁说情,把责任包揽下来,刘辟自然不能得罪青乌道人韩愈,只能敷衍了之。
此时已经有确切的情报送来,下邳军的主力已经抵达山脚下,主将正是孙坚。
闷坐了很久,刘辟才略显不悦的呵斥道:“我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冷静,别动不动就去踏营,搞什么偷袭,妄想着斩杀敌将,到最后,再把自己的命丢进去!”
刘辟这番话,明显是说给刘永听的,此时吃了败仗,刘永如同斗败的公鸡一般,耸拉着脑袋,任由刘辟训斥,坚决不还口,也不辩解。
等刘辟怒气消了,刘永这才恨恨道:“那个孙贲,还有吴奋,当真难缠,哥哥,等我下次再去,一定把他们俩剁成肉酱。”
“滚。”刘辟愤怒的骂一句。
这时,刘辟的目光已经落在了韩愈的身上,略带忧虑的问道:“大贤圣师到底何时起事,如果再拖,我看这乌头山,可是呆不住了。”
“最迟明年春天吧。”韩愈叹口气,但是眼神却更加坚毅了,语气低沉的说道:“我黄巾教众已遍布天下,各州各郡莫不望风而靡,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我想,大贤圣师很快就会有消息送来的,只是眼下,我们还需要好好构思构思。”
………………………………
第0023章 潜入山寨
夜色正浓,下邳军营外,一支约三十余人的队伍,手举火把,悄悄离开大营,向东急行,不一会,便隐没在夜色中。
这支队伍,由黄盖带领,身边,跟着孙策,陈登,孙暠等几个小家伙,一行人有的兴奋,有的紧张,像孙暠这种没心没肺的,既兴奋又紧张。
孙策与黄盖约好,分头行动,三五个人为一组,在大寨附近找寻线索,如果有线索,会通过特殊的联系方式,已学鸟叫来呼唤对方。
孙策带着陈登,孙暠,程咨,黄炳四个人来到了白天刘永逃走的地方。
这里从栅墙跳出后,便是一片空地,空地并不平坦,有少许的坑包,不过从这里一直向东走,有一条宽约十米的小溪,小溪从北向南流淌。
孙策找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才找到刘永遗落下的血迹,血迹开始很明显,一直向东,可走了百余步之后,这血迹就稀疏了,也并不清晰,好在还能辨认,也正因如此,孙策一行人才追到了小溪旁。
孙暠颓然的叹口气:“估计下河跑了。”
“不可能。”陈登果断回绝道。
几个小伙伴都一脸诧异的看向陈登,陈登犹豫了一下,并不肯定的回道:“这条溪很宽,而且,从这里过河,只会离乌头山越来越远,所以,匪首估计不会过河,应该是向南走了。”
“如果他没有逃回乌头山,而是过河逃走了呢?”黄炳诧异问道。
“更不可能了。”陈登摇摇头,摸着河边的沙泥道:“第一,这里没有脚印,第二,如果放弃山寨,那个匪首就会落得无家可归,一个带伤之人,是不会跑城里求医的,至于这第三嘛……”陈登故意卖了个关子,瞧着众人,并不明言。
孙策始终举着火把,在四周找寻着什么,但是陈登几人的对话,孙策听得却是清清楚楚,他补充道:“第三,那个匪首不会独自下山,这附近必然有接应他的人,所以,他也只能回乌头山。”
陈登笑着点点头,算是承认孙策的看法,孙策这时候,已经发现了一些凌乱的脚步,而且,脚步很多很杂。
孙策用手摸了摸,土很软,应该是留下不久的,孙策立刻起身笑道:“元龙兄推说的果然不错,他们向南去了。”
“你怎么知道?”孙暠凑过来,刚要再问点什么,似乎也看到了这些杂乱的脚步,纳闷道:“咦,这个匪首,有这么多脚印呢?”
“屁话,这是他和失散的山匪会面了,几个人狼狈的逃走了,我们沿着脚印走,南面一定有入山的路。”孙策自信满满的说道。
几个人沿着脚印向南走,孙策又吩咐黄炳去寻找黄盖,把这里的情况说明。
沿着小溪向南走,孙策等人发现,这条小溪并没有穿过乌头山,而是绕着乌头sd面,一直延伸着,具体延伸了多远,孙策没有时间去查证,只是在一条岔路口处,他选择偏西的一条路继续追踪。
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再凭借刘永的血迹追踪了,因为刘永已经用了什么手段,止住了鲜血,大概穿过一片芦苇荡,有一条蜿蜒的山路直通乌头山,山路约一米宽,正好够两个人并排行走。
因为天色很黑,这个时候,几个人手里举着火把,根本不能照清前面的路,孙策很想上去一探究竟,可终究黄盖等人未到,他不敢擅自做主,如果有什么意外,自己倒还好说,陈登和孙暠他们,可就危险了。
犹豫再三,孙策吩咐孙暠道:“你和我去,让程咨保护陈登,在这里等黄伯父。”
陈登知道,上了乌头山,随时随地都有危险,谁也无法预料,匪寇会藏身何处,在哪里埋伏暗哨,可让孙策一个人上山,陈登也不会放心,毕竟他和孙策,已经建立了一丝友情,刚刚结交的朋友,陈登可不希望他就这样死在乌头山上。
“我们一起去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陈登果决的说道。
“不了,我和孙暠去,这小子机灵,也许能帮上忙,你们等黄伯父的人到了,在一起上山,那样会更安全一些。”孙策摆摆手,拒绝陈登道。
陈登还想再劝,孙策忙补充道:“另外,我们不留人在这里接应,黄伯父不会知道我们走的哪条路,所以,你们留下再合适不过。”
说着,孙策在陈登手里画了个梅花的符号,笑着嘱咐道:“我沿途会留下这个记号,跟着记号走,就能找到我们俩。”
孙策考虑的非常周到,陈登也不得不佩服孙策,有勇有谋,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这个朋友,我陈登交定了。
但是话不能说的太露骨,那样就显得肉麻了,陈登把手紧紧攥拳,在孙策肩膀上轻轻敲了一下,这才笑说道:“知道我今天给你父亲的书信,是谁写的吗?”
孙策已经决定出发了,听陈登忽然抛出这么一句话,略显诧异的摇摇头,陈登笑说道:“我昨天已经去拜访过胡长史了,他愿意收我为徒,所以,他才会亲自写信举荐我一同随军,你我其实已经是师兄弟了,客套话不用多说,我可是等着和你一起回去,拜师学艺呢,所以,你上山之后,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没来由的一句话,让孙策怔了怔,他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但很显然,陈登是关心自己,才会说出后面那一席话,孙策既感动又无奈,也许陈登确实是想拜师学艺,可自己呢?只不过是找个老师撑撑门面罢了。
“保重,元龙兄。”孙策抱抱拳,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拉着孙暠,一起向小山路走去。
其实孙策已经预感到,一路上未必能够遇到山匪,可陈登与自己的告别,却搞的生离死别一样,让孙策有些无奈。
两个人沿着蜿蜒的小路向乌头山内走去,起初道路还算平坦,可走着走着,小路越来越崎岖难行,而且,要穿过一处浓密的树林,又要走倾斜四十五度左右的山路,所以两个人抵达半山腰的时候,都已经累得呼哧带喘了。
这时候,天色已经微微有一点亮了,为了不暴露目标,孙策和孙暠熄掉了火把,孙暠一路上,总是抱怨,好几次想要回去,若不是孙策连唬带骗的把他拉上来,这会,估计只剩下孙策一个人了。
两个人依着大树,歇息了一会,因为时间紧迫,孙策只是草草的在树上做了记号,又拉着孙暠,匆匆向山林深处走去。
其实这条小路并不是直接通向山寨的,孙策起初以为可以从这里直抵山寨,所以毫不顾虑的一直走,可走着走着,天色微亮,近两个时辰过去了,孙策这才意识到,山寨距离这条小路还很远。
孙策立刻改变方向,与孙暠向南走,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条相对更宽的大路,看到大路,孙策总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不忘记做记号,而后与孙暠静悄悄的沿着大路两侧树林向上赶路,又走了一炷香的时间,果然看到了高大的山寨。
山寨如同碉堡般,卡住了道路,阻隔了孙策与孙暠继续前进的脚步,而这座山寨,与断崖相连,如果不从寨门进入,根本无法继续向上走。
但是这里,已经是孙策他们想要攻打的山寨了。
因为是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四周光线很暗,可这样的光线,也足以让孙策看清远处的山寨,上面已经没有几个人巡逻了,而且,山寨中,似乎很安静,这个时间,估计都在睡觉。
孙策与孙暠隐藏在一处土坡后面,仰望着山寨,观察了近半个时辰,山寨里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也看不到巡逻的山匪,孙策渐渐意识到,这座山寨,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容易对付。
他看着孙暠,轻声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