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东霸主-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龚都是也,你是何人?为何要突袭我大营?”龚都咆哮着反问一句。
听到龚都的名字,孙策仔细回想了一下,立刻意识到,这就是后来围攻北海国的人,如今竟然游荡到沛国一线了,不过,这种不出名的小角色,孙策从来不屑一顾,也不放在眼里。
“你听好了,在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孙策是也。”孙策冷冷回一句,嘴角泛起冰冷冷的笑意。
龚都看到孙策如此不屑的架势,更加恼怒,咆哮一声呼喊道:“气煞我也!”
龚都双腿一较劲,立刻勒马而出,直取孙策,孙策这头,也毫不示弱,立刻勒马驰出,直奔龚都,两个人奔行了数百步之后,终于迎头相遇,孙策手里的青铜剑猛然一劈,龚都手里的大刀,也顺势上扬,隔开了孙策的攻势。
两马相交,很快错开,龚都和孙策各自勒停战马,再次向对方杀去。
孙策这一次改劈为刺,毕竟刺,挑等招数,才是用剑之道,也可以让大刀难以防御,但是龚都似乎已经愤怒到极点,手里大刀画了一个圈,在空中翻滚一下,立刻带着强劲的风声,向孙策猛劈而来。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龚都的大刀远比孙策的剑长出好几寸,这会猛劈而下,孙策根本没有刺杀龚都的机会,立刻收回青铜剑,向上一横,挡住了龚都奋力的一击。
可是这一击,力道强劲霸道,火花四溅,随着一声脆响,孙策的青铜剑断成两截,孙策这时候,也觉得虎口发麻,与龚都错开马之后,孙策低头一瞧,原来自己握剑的那只手,已经震出了好几个口子,鲜血顺着口子向外流。
孙策根本不理会这些,把断了的青铜剑往地上一扔,勒转马头,这时,只听本阵内响起一人的声音:“孙兄,接着。”
孙策感觉一道黑影向自己飞来,他扭头看去,是周瑜把自己的血煞剑扔了过来,孙策伸手一接,拔剑出鞘,这时的龚都,已经勒马疾驰而来,孙策这时候,也有些恼怒了,催动坐下雪杰,迎着龚都奋力杀去。
还是之前的套路,孙策把血煞剑横在身前,准备刺杀龚都,龚都冷笑一声,暗骂孙策狂妄自大,同样的招数,还想用第二次吗?笑话。
他依然挥舞大刀向下猛劈,两匹马交错之时,孙策却忽然一个侧翻身,并且紧勒缰绳,雪杰扑腾腾站住,扬起前蹄,嘶鸣一声,战马躲过了龚都奋力的一劈,而龚都之前用力过猛,一时间,很难收回大刀。
孙策抓住机会,待雪杰落下前蹄之时,手里的血煞剑寒光一闪,猛劈龚都。
龚都眼疾手快,借着大刀下坠之势,用刀尖拄着地,身体借助刀身的力道,腾空而起,画了一圈,待坐回到马鞍上时,右臂还是被划伤了一个口子,龚都捂着伤口,勒马向本阵驰去。
与此同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从东面响起,一彪万余人的方阵向着龚都的军队会合,与此同时,几名黄巾将领策马奔腾,来到两军阵前,为首一人,正是韩愈,目光深冷的望着龚都退回来,之后才扬起右手,冷然大喝道:“列阵,迎敌。”
……
龚都还不能死,日后龚都围困北海,还会牵出一些剧情,另有用处,这里饶他一命吧。
太困了,今天实在是补不上昨天亏欠的那一更了,请容我缓两天,灵感爆发的时候,我再把那章补上。
另外,这几天该开始存稿了,还是那句话,1201号开始加更,五更保底,求订阅,求首订,求自动订阅,求月票,求保底月票。
………………………………
第0088章 三战留情(一)
徐州一线的终极boss,韩愈,终于出现了。
一万黄巾军卷夹着尘土,浩浩荡荡,来到龚都之前所帅的部队两侧,把这支军队吞没到军阵里,但是脚步却依然没有停息,继续向前,直到隆隆的战鼓声戛然而止,这一万多黄巾军,才停止前进,原地踏步了一会,兵器扬起的声音整齐如一。
随后,韩愈扬起右手,低沉的号角声接二连三的响起,这是要进攻的节奏。
孙策这时候,已经退回本阵,目光深冷的望着对面,当他的目光与千余步外的韩愈相碰时,那双如野狼般的眼神,深深触及了韩愈,也让韩愈心中不禁一凛,这孙策,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
在人数几乎相差十倍有余的情况下,孙策依然不慌不忙,列阵以待,这让韩愈打心眼里佩服。
只是,眼下两军相持,谁先退去,谁的士气就会受到重创,在这样的境地下,必须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韩愈随手指了一名部将,喝令道:“去会会他们。”
那人点点头,紧握手里的长矛,勒马来到战场中央,战马噗哧嗤打着响鼻,而那人已经扬起长矛,冷然大喝:“对面的汉军听着,谁敢与我决斗?”
孙策的命令还没有下,黄炳已经从左部的军前策马而出,手中血煞剑一扬,大喝道:“黄炳在此。”
很快,两匹马相遇,黄炳挥剑猛刺,那人挥舞长矛轻轻一拨,挑开血煞剑,长矛在手里打个转,直刺黄炳,黄炳也很快挑剑而起,拨开了对方的长矛。
两马相交,很快分开了。
黄炳奔出百十步,立刻勒转马头,再次向那人扑去。
那人也毫不示弱,直扑黄炳,黄炳虚晃一剑,做个假动作,那人果然中计,挥矛猛刺,黄炳闪身躲避,右手却已经狠狠的攥住矛杆,使劲向后一拉,借着那人前刺的力道,把他拽下战马。
一阵尘土卷起,那人打着滚落在地上,可是他却兀自不肯松开长矛,黄炳冷笑一声,打马奔驰,带着那人奔出好远,卷起更多的尘土,如一条烟尘铸成的苍龙,游荡在战场中央一般。
很快,那人脱力,松开了长矛,黄炳回身把长矛扬起,向前一抛,长矛画着弧度,刺进了那人的腰间,把他死死的钉在地上。
惨叫,挣扎,鲜血铺满了那人的周围,直到渐渐的失去意识,才奄奄一息,向黄炳求饶。
黄炳却根本不理会那人,打着马,回到血煞军阵前,向孙策抱拳复命。
孙策满意的点点头,却在这时,一支羽箭呼啸而至,直刺黄炳的后背,孙策眼疾手快,右手轻轻一拉绷带,斗篷被解开,随即被孙策抛出去,正好盖住了那支羽箭,减轻了羽箭向前的力道,再加上黄炳穿着轻铠,羽箭只是没入了小小一点箭镞,便停止了前进,并没有伤到黄炳。
黄炳伸手拔下羽箭,扭头看去,对面,一名黑袍战将,蒙着面,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两军阵前,手里提着弯弓,这支箭,就是他射来的。
黄炳愤怒的咆哮一句,“卑鄙!竟敢暗箭伤人。”
黄炳想要出手,孙策却在他之前,打马而出,,直取那人,但是此时,孙策已经把血煞剑还给了周瑜,他手里什么也没有,只是赤手空拳扑向那人,所有血煞军的将士都为孙策捏了一把冷汗,静静的观望着战场的形势。
对面,那人慢慢拉开弓箭,一点点瞄向孙策,但是,却始终没有射箭。
忽然,孙策路过那名被钉死在地的黄巾军渠帅身边,探手抽出了那根长矛,倒提在身后,加快雪杰的奔跑速度,口中大喝:“受死吧!”
一声咆哮过后,对面那人,已经射出了羽箭,羽箭呼啸而至,孙策却不慌不忙,挥舞长矛,拨开了羽箭,下一秒,孙策已经驰近那人身前,长矛一挑,想要直接把那人打下马。
但是那人却用马弓奋力向下一敲,与长矛碰撞,弓箭被打折,但是孙策长矛,也被打偏了方向,并没有伤到那人。
那人这时候,已经从马钩上摘下长矛,与孙策挥矛一战,两人的战马都停在原地,长矛你来我往,但是黑衣人却明显没有孙策的力气大,几次受制,只因为身手矫健,灵活,才躲过了孙策好几次猛击。
但是这一次,孙策改扫为刺,长矛抛向空中的同时,孙策忽然伸手抓住了对方的长矛,用力一拉,长矛被孙策夺在手中,并且向上一打,把之前自己使用的长矛打飞出去。
这样,那名黑衣人便没有武器了。
孙策下一秒,把长矛在手里转了一圈,加大力度,向对面那人猛然刺去,那人慌忙躲闪,一个空翻跳下马,落地的时候不由自主的退后了十几步距离。
孙策扑个空,准备挥矛再战,争取一矛刺死那人,但是下落之时,那人蒙面的面纱却不幸脱落,一张熟悉的脸孔映入孙策眼帘,眼看着雪杰下前猛冲,孙策的长矛马上就要没入那人的心窝。
孙策却忽然扬起长矛,把矛尖向上偏了几公分,自己右脚使劲蹬着马镫,一个侧翻身,已三百六十度翻滚下马。
大量灰尘飘起,孙策滚出好远才立住身形,这时,对面已经勒马驰来三名敌将,手里都握着长矛,想要直取孙策,一个少女焦躁的声音忽然响起:“不要!”
其中一根长矛已经刺入了孙策的右臂,但是孙策一咬牙,左手用力按着地面,腾空而起,右手单握长矛,向前一刺,矛尖刺入对方的战马脖颈,战马吃疼,前蹄一软,把那人甩出战马。
孙策随即抽出长矛,用力挑开另一支刺过来的长矛,转身用力一抛,手里长矛呼啸而出,刺进了那人的胸膛。
孙策在原地打个响哨,雪杰扑腾腾奔回来了,孙策这时候,已经抽出长矛,左手顺势抓住雪杰的马鞍,翻身而上,向之前被甩出战马的那名黄巾将领杀去,那人才刚刚爬起身,摇晃着身子,有些摸不清方向。
“噗嗤”孙策的长矛刺入那人的腹部,那人还茫然的摇晃着身子,直到慢慢意识到自己已经中招,低头下望的时候,孙策的长矛已经拔出,那人顺着长矛拔出的力度,翻滚着身子,倒在血泊中。
另一名黄巾将领速度稍慢,但这时候,已经奔到孙策近前,正好在孙策身后,孙策还没等勒转马头,那人的长矛已经刺向孙策的后背心,千钧一发之际,远处忽然飞来一支羽箭,打开了即将刺入孙策体内的长矛。
一人策马而来,一边收起弯弓,一遍抽出佩剑,直扑那名敌将,只一合,青铜剑在那人脖子处闪过一道影,那人捂着脖子,吱唔着栽下马,抽搐不止。
这人是周瑜的堂弟,周威,刚刚斩杀那名黄巾将领,他立刻拨转马头,直取刚刚落马的黑衣人,那人,正是韩梓彤。
韩梓彤这会,已经骑上了追风马,看着周威扑向自己,立刻拨转马头,向本阵逃去。
周威追逐了一段距离,仍然无法撵上,眼看着距离黄巾军军阵越来越近,周威无奈之下,只能放弃追逐,退回到孙策身边,拉着孙策,奔回本阵。
孙策这时候,右臂已经被鲜血浸透,周瑜一脸担忧的问道:“若不行,我们暂时退回去吧。”
“已然渡河,若此时放弃,我们必将前功尽弃,传我命令,全线突击。”孙策咬着牙,脸上冷汗直流,却依然不肯放弃,挥舞长矛,指向对面的黄巾军道:“立功的机会到了,弟兄们,杀!”
“杀啊!”血煞军迸发出巨大的呐喊声,孙暠等人掏出号角,仰天吹响:“呜……”
最先奔出去的,是左右两部,所有人都奋力向前,随后,是中军所有兵马,在孙策,周瑜的带领下,人人奋战,勇猛无前。
几轮号角声吹起,血煞军左右两部的士兵,已经距离黄巾军军阵不足三百步的距离了,这时候,在黄炳,程咨的喝令下,所有人端起了霹雳弩,脚下的步伐,也渐渐变缓了。
对面,眼看着血煞军即将进入攻击范围,韩愈立刻吩咐,所有弓弩兵移到前方,准备战斗。
他们想要用弓弩兵遏制敌军进攻的势头,可他们的射程范围,却必须在一百步以内,而血煞军的射程却在两百步远。
在黄巾军还高举着弓弩,等待敌人彻底奔到近前的时候,血煞军的霹雳弩已经发作了,一轮,两轮,三轮……不知道射击了多少轮,黄巾军前阵惨叫连连,倒地伤亡的人数不胜数,就连韩愈等黄巾军将领,也在盾兵的掩护下,撤离了前线。
与此同时,孙策,周瑜等人率领的中军已经杀到近前,左右两部士兵挎好霹雳弩,抽出长剑,紧随中军从两翼猛冲而来,黄巾军本身士气低迷,血煞军几轮弩箭下来,前阵溃不成军,这会,血煞军凶不可挡的势头,更让黄巾军手足无措,万余人的战阵,一刹那,被冲破了。
………………………………
第0089章 三战留情(二)
血煞军反而发动了反扑,万人战阵的黄巾军根本毫无还手之力,第一,在两军交战的初期,黄巾军几乎是连折几将,就连一向有点威名,又是韩愈亲女儿的韩梓彤,也败下阵来,其次,血煞军的霹雳弩看似平凡,爆发出来的效果,却远远超乎了黄巾军的想象,而且,弩箭来势凶猛,黄巾军前队都是弓弩兵,毫无招架之力,还击吧,还够不到人家,最后,被人家冲破了军阵。
主帅一动,全军崩溃,黄巾军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泻千里,纷纷后退,血煞军好似地狱里出来的恶鬼一般,沿途一路追杀,降者多达三千余人,被杀者,也有千余人之多。
孙策亲自率军,一直追杀到黄巾军中军大营前,被黄巾军营内的流失阻住,才不得不被迫撤军,这时候,黄巾军已经被夺了士气,而血煞军,正是士气高昂之时。
大概在下午,即将日落的时候,血煞军前部和后部,押解着两千降兵,带着辎重,赶来了睢水北岸。
营寨很快扎稳在相县西南方,这里既毗邻睢水,又距离通往相县的主干道仅五里之遥,虽然那里扼守着龚都的军营,有守军两千余人,不过对于孙策而言,算不得阻碍。
当太阳彻底落下的时候,血煞军,也彻底安稳的落下脚步,左部军侯黄炳从部下拨出百人,轮班巡防大营,不给黄巾军任何机会,周瑜和孙暠也各自调拨部下,轮番巡防营里营外,主要是大营以外十里范围内,不允许任何人接近。
孙策因为之前打了一场恶战,吩咐全营好好休息,看押俘虏的重任,交给了祖峰去做。
可是这一夜,孙策却很难入眠,铁牛帮助自己包扎伤口之后,就一脸关切的询问那名女将是不是韩梓彤,尽管孙策知道,但是孙暠,黄炳等人还不清楚,毕竟两军相隔甚远,他们很难看清韩梓彤的面貌。
可这也是最折磨孙策的地方,曾经一起相处了那么久的好伙伴,如今却要站在对立面,你死我活,孙策又怎么可能下得去手呢?
更何况,若非韩梓彤,孙策也不会遭到黄巾军那几个蠢将的偷袭,胳膊,也不会挂伤而归了。
在孙策眼前,平放着那把长矛,矛尖使用铁器打造,上面,镌刻着一个工整的‘彤’字,这么长时间征战沙场,彤字已经被鲜血浸泡的变了颜色,可即便如此,孙策还是用手摸了摸枪头。
回想今天战场上,孙策险些因为敌人偷袭而丧命,韩梓彤却大呼了一声‘不要’,孙策很清楚,韩梓彤最擅长的暗器是银针,当时那几个骁将完全有能力一起杀上来,合围自己,偏偏他们是一个一个冲来的,这其中,少不了韩梓彤的帮助。
而当初韩梓彤口口声声说要去找寻亲人,原来,这个亲人,真的是韩愈。
静坐了好长时间,账帘被从外掀开了,周瑜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把热粥放在桌案上,周瑜来到孙策身边坐下,笑问道:“这杆长矛,对孙兄而言,真的很重要吗?”
孙策把长矛立在一边,嵌进土里,这才苦笑着问道:“贤弟何处此言?”
“呵呵,我今天见战场上,孙兄对那女子手下留情,已经猜到,你们之前,一定认识。”周瑜呵呵笑了笑,把粥碗拿起来,递给孙策,又道:“你有伤在身,喝点稀粥吧。”
“谢谢。”孙策接过粥碗,周瑜摇摇手笑道:“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气?”
等孙策喝了几口粥,周瑜这才问道:“下一步,孙兄有何打算?”
“黄巾势众,虽然屡遭惨败,但是他们仍然有两万余人,分屯在相县附近,一旦集结兵马合围我军,后果不容乐观。”孙策摇摇头道。
周瑜之前也在忧虑这件事,可仔细想想,黄巾军未必会合围过来,所以,他也就不再担心了,这会听孙策提起,不由笑说道:“兄长不必忧虑,我觉得,黄巾军不会集结其余几营的,反而会分崩离析,破敌之计,应该就在韩愈军大营。”
“哦?说来听听。”
“道理很简单,韩愈所带部众,多是其余几路兵马融汇而成,其实没什么凝聚力,当初张宝在的时候,也许还可以,如今韩愈掌权,又连败两仗,很难再稳定人心,龚都,祁露这些人,又怎么会留下来和韩愈共患难,把自己的部下集结到中军呢?所以,我料想,他们这几日可能会分崩离析,不堪一战。”周瑜咯咯笑两声。
周瑜又把一张地图从怀里拿出来,在孙策的床榻上平铺开,提起一旁的油灯照亮地图,指着相县道:“从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相县,孙兄何不暗通相县守军,里应外合,直取韩愈中军,韩愈败,则相县之围,可解。”
孙策听到这,眼睛腾地睁大了,思索了好一会,才微微点头道:“就依贤弟所言。”
……
相县留在城外的斥候也在当天夜里,穿过丛林,赶回了相县。
城门悄悄开启一道缝,这队斥候急匆匆奔进城池,相县城门,又悄无声息的关闭了。
这几天,陈珪的身体照比之前,好了很多,可还是浑身乏力,打不起精神,勉强会见众人,与他们商讨对策,抵御黄巾军。
出奇的是,黄巾军这几天,并没有强攻相县,而且,从昨天开始,已经看不到黄巾军的斥候活动在城外了,这一异常的现象,立刻被陈登捕捉,料定,孙策军已经渡河一战了。
陈登与众人商讨,终于劝动都尉加派斥候出去探查情报,掌握城外动向,这才收到回信,原来,孙策果然带着血煞军,在西南面驻下大营,胜局已经锁定在汉军身上。
幕府里,所有人欢呼雀跃,一向被病痛折磨而萎靡不振的陈珪,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陈珪声音低沉的笑叹道:“孙家大郎,当初我果然没看错这个孩子,要是胡彦能在这里,他一定会感到自豪的。”
陈珪一边感叹的同时,一边询问长史道:“我让你代写的奏章,写好了吗?”
长史上前施一礼,恭敬的回道:“陈相,您还是再考虑考虑吧,眼看着沛国已经渐渐脱离苦海,援军就要占据主动权,您这时候请辞,岂不是……”
长史话没说完,陈登从旁打断道:“您就别劝我父亲了,他身体抱恙,这次又一病不起,沛国的政务,恐怕家父再难承受,我倒觉得,回下邳调养调养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陈珪满意的点点头,笑着拉过陈登的手,抚摸片刻道:“登儿长大了。”
这时,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后,一人仓惶奔入屋内,急道:“报,西城外,有一队骑兵,自称孙家军别部司马孙策,请求入城。”
听到孙策两个字,陈登眼前忽然一亮,急忙喝问:“可放他们进来了吗?”
“我们不识得孙策此人,不敢擅自放入,还请几位大人上城去看看吧。”那人回道。
听说孙策已经来到相县,陈登也感觉诧异,这黄巾军虽然白天遭到大败,可不足以退兵,这相县四周,到处都是黄巾军游哨,斥候,还有大营,他们怎么来的?
不过,这世界就没有孙策做不到的事情,陈登一直都是这么了解孙策,他慌忙向父亲陈珪告辞,与一脸茫然,外加一点喜悦的长史和都尉,急匆匆离开沛相幕府,赶往西城楼。
大概一炷香时间,几个人勒马直接奔上城头,刚刚下马,陈登已经迫不及待的来到垛墙边,双手扶着垛墙,向下张望,大呼道:“城下可是孙郎?”
“呵呵,陈登兄,才多久未见,您就忘记我孙郎了吗?”这声音如此的熟悉,陈登已经遏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疾呼:“快开门!”
一旁,都尉急忙喝止道:“您不再问问吗?这方圆数十里,可都是黄巾军的布控范围,他们怎么过来的?”
“呵呵,您就放心吧,我笃定,下面那个,一定是孙郎。”陈登一边解释,一边喝喊:“愣着干什么,开门呀!”
“只嘎嘎”城门渐渐开启一道缝,城楼下,三十多骑策马而入,很快消失在众人眼中,看他们进来了,陈登这才又吩咐:“关门。”
“轰隆隆……砰”城门关闭了。
陈登等人也在这时,牵着马,向城下赶去,刚刚下了马道,正好与孙策相遇,两个人许久未见,都是一脸的激动,孙策索性下马施一大礼道:“那日一别,没想到陈兄深陷重围,没能及时来援,还请陈兄责罚。”
“哎呀呀,好弟弟,你不惜千里奔袭,来相县救我们,应该是我们感谢你才对,快,我们已经吩咐庖人在幕府备下酒食为大家接风,这一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