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康熙嫔妃传-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荣嫔没有直接回答,僖妃身边的敬嫔回答说道:“娘娘,好像是件貂皮做的大衣。”

    僖妃又接着说道:“各位姐妹带上此物。不知准备是要去往何处。”

    荣嫔开口回答:“懊!天气逐渐变凉了,端顺太妃的寿辰,嫔妾等要赶去给太妃赠送一件貂皮大衣,作为贺礼。”

    僖妃回答说道:“又是端太妃的寿辰?那今日可见又要热闹一番了,会不会又要搭戏台子了,请的又是那路的戏子。”

    安嫔笑着插上一句:“这一次的戏子不知长得英不英俊。”

    就在佟贵妃党羽正用眼光扫射安嫔的时刻,僖妃又继续说道:“对端太妃倒是别有用心,可对太皇太后,好像都没这般用心过。”

    荣嫔回答说道:“僖妃娘娘放心,嫔妾等人一共做了两件,太皇太后一件,端太妃一件,太皇太后的哪一件,嫔妾等早已经送过去了。”

    僖妃望着面前的貂皮大衣,又继续说道:“那眼前的这件,究竟是貂皮,还是人皮,就准备是送往端太妃的宫里了?”

    惠嫔回答说道:“僖妃娘娘,请您说话注意一点,嫔妾再重复一遍,这是貂皮,不是人皮,说话可是要负责任的,太皇太后哪里也有一件。”

    僖妃往下说道:“本宫所说的人皮,是指你们手上的这一件,并不是指太皇太后的哪一件,听明白了吗?”

    佟贵妃终于开口了:“端太妃可是长辈,不管你是说哪一件,你都不该口无遮拦,你知不知道这样做,你会遭天谴。”

    僖妃回答说道:“你骂臣妾遭天谴,你又好到哪里去,当年你的姑母死因不明,你却因仁宪太后管理后宫不妥,没少在背后对仁宪太后大不敬,这不是天谴,又是什么。”

    惠嫔回了僖妃一句:“僖妃娘娘,没有真凭实据,话不可以乱说,您是什么时候看到贵妃娘娘对太后大不敬了。”

    僖妃旁边的敬嫔说道:“这还用说吗?嫔妾们多次路过承乾宫门口的时候,都曾听到。”

    贵妃党的荣嫔说道:“敬嫔,说话可是要负责任的,你以为就凭你三言两语,就能污蔑贵妃娘娘。”

    僖妃党的端嫔说道:“敬嫔并没有污蔑贵妃娘娘,她说的是事实,不光是她听到,连嫔妾也听到过。”

    惠嫔又对僖妃党的敬嫔和端嫔说道:“你们两个简直是胡言乱语,栽赃陷害。”

    僖妃党的端嫔说道:“你们两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佟贵妃气得无话可说,走上前去,正想分别给敬嫔和端嫔每人一个耳光,手还没有伸出去,后面就传来太监的声音:“皇后娘娘驾到。”

    听闻皇后驾到,佟贵妃连忙将手收了回来,失声说道:“这么每次本宫要清理门户,她都驾到。”

    皇后等人走了过来,停立在佟贵妃的面前,含笑着对佟贵妃说道:“贵妃有没有怪罪本宫匆匆而来,闪到了你的手呀!”

    佟贵妃将一双冷眼扫向皇后,接着,皇后继续往下说道:“本宫再不过来,这里怕是快要闹翻天了,有些人,可是无法无天。”

    贵妃党的僖嫔开口说道:“既然皇后娘娘来了,就不妨将此事说过清楚。”

    皇后问道:“僖嫔,你有何不满的,可以对本宫直说。”

    赫舍里氏僖嫔回答说道:“回皇后娘娘,此事并不是贵妃娘娘的过错,嫔妾等人正赶去为端太妃赠送貂皮大衣,僖妃娘娘却说,究竟是貂皮呢!还是人皮,这分明就是侮辱了端太妃。而且,这貂皮大衣,太皇太后的宫里,嫔妾们也赠了一件。”

    赫舍里氏僖嫔刚说完,僖妃党的安嫔冲着僖嫔说道:“你少添油加醋,僖妃娘娘可不是这么说的。”

    听了安嫔的话,佟贵妃眼睛一瞪,对安嫔说道:“当着众姐妹的面,那你倒是说说,僖妃究竟说的是什么。”

    安嫔看了看佟贵妃,吞吞吐吐地回答:“这,这。”

    佟贵妃立刻说道:“怎么,这下你说不出来了。”

    皇后大声说道:“好了,好了。贵妃你也真是的,看你把安嫔都吓成什么样。”

    佟贵妃斜着眼睛瞪了皇后一眼,回答说道:“皇后娘娘还真是很会挑日子,偏偏挑在臣妾训示贱婢的时候来。”

    皇后问道:“她们究竟犯了什么错,怎么轮到贵妃你来训示她们了,要训示她们,那也是本宫份内之事,你算那根葱、那根蒜。”

    佟贵妃回答说道:“大清的后宫,从先祖开始就立下了规矩,贵妃是可以协理六宫的,难道皇后娘娘忘了。”

    “贵妃协理六宫,乃是皇后忙不过来之时,可现在,本宫忙得过来的。所以,暂时协理六宫之事,就不需要劳烦贵妃。”

    离开此地,佟贵妃等人来到端顺太妃的宫里,她们将一路上发生的事对端顺太妃说了一遍,佟贵妃问起端顺太妃,说道:“臣妾想请教太妃,不知太妃能否告诉臣妾,皇后和僖妃,为何会与仁宪皇太后走得那么近。”

    端顺太妃回答说道:“这个,贵妃你就有所不知了,听说她们还有另外一层关系,仁宪的母亲,与皇后的外祖母,乃是姨表。”

    佟贵妃听了之后,回答说道:“原来如此,为何臣妾却不知道这些。”

    “在后宫里,贵妃你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佟贵妃等人来到端顺太妃的宫里,也有一些时候了,几位嫔妃向端顺太妃行了跪安礼仪,就离开了端顺太妃的宫殿。
………………………………

第二十四章 嫡妇

    从端顺太妃的宫里回来,几人又聚在承乾宫里将剩余的貂皮继续制作成其他的衣物,和用品。

    此时的承乾宫里,又多了定常在、成常在和良常在几位小主。

    佟贵妃对几人说道:“今日本宫算是大开眼界,终于看到你们几个敢顶撞僖妃。”

    惠嫔回答说道:“上次被她状告皇后,害得嫔妾们每人分别被皇后杖责十棍。有句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别说是今日顶撞她,来日她再继续这样嚣张跋扈,奏她都有可能。”

    几人说着,一阵哈哈大笑。

    过了一阵之后,僖嫔说道:“对,嫔妾赞同惠嫔姐姐的说法。”

    定常在也跟着说道:“嫔妾也赞同惠嫔姐姐的说法,僖妃如此跋扈,早就该谴。”

    僖嫔看了看定常在,说道:“看了你们常在三人,平日里,一定没少受僖妃欺负吧!似乎也恨急了僖妃。”

    成常在回答说道:“可不是嘛!记得刚入宫的时候,定常在、嫔妾和良常在都是被僖妃拉到她那边去的。自从那次前皇后和荣姐姐同时遇害之后,嫔妾们再也不敢和僖妃相处了。前些日子,嫔妾三人刚被皇后训示过一顿。”

    第二日的一大早,康宪太嫔就来到恭靖太妃的宫里。二人叙了一阵,康宪太嫔就开始问起恭靖太妃:“恭姐姐,妹妹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恭靖太妃回答说道:“妹妹请讲。”

    “孝康章太后过世已有多年,每隔五年都要让皇媳去做一次扫陵,以前的每一次都是让赫舍里氏皇后去,这一次眼看就快到了,如今赫舍里氏皇后已经不在人世,不知道这一次,仁宪是安排钮钴禄氏前去,还是安排谁。”

    “这个嘛!哀家也吃不准,不如你陪哀家去趟太后的宫里,看看她是怎么安排的。”

    恭靖太妃说完,就和康宪太嫔来到仁宪太后的宫里。

    此时,太后、太妃们正在为此事说过不停。

    听见仁宪太后正在对其他太妃说道:“哀家认为,这次为孝康章扫陵的事,就由钮钴禄氏皇后去办,不知各位妹妹意下如何。”

    端顺太妃开口说道:“虽说去扫陵的皇媳只选一个,可妹妹认为,选佟佳氏贵妃前去,要比钮钴禄氏皇后更适合。”

    仁宪太后问道:“端妹妹此话从何说起。”

    端顺太妃接着说道:“太后请听妹妹讲。”

    “端妹妹请讲,哀家洗耳恭听。”

    “虽然钮钴禄氏是皇后,理当选她前去,可妹妹认为,佟佳氏贵妃是孝康章太后的亲侄女,她更比皇后有资格适合前去。”

    “哀家看你是别有用心吧!莫非你又要找机会让佟佳氏贵妃篡夺钮祜禄氏的后位?不是哀家现在要说你,你的心思在几年前,可是曾经暴露过的。”

    “你要这么认为,哀家也无话可说,大家都不觉得,贵妃不仅有孝康章当年的风范,而且还和孝康章长得很相似,让她来做将来的太后,没什么不可以的。”

    端顺太妃刚说完,宁悫太妃就插上一句,说道:“端顺姐姐还真别说,你不说不觉得,你一说妹妹倒是发现,当年的孝康章和贵妃,简直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顿时,仁宪太后扭转正题说道:“二人虽说同为皇媳,也得分清嫡庶尊卑。哀家认为,贵妃没有这个资格,皇后此去最合适不过。”

    端顺太妃继续说道:“妹妹认为,从佟佳氏的家道上来讲,贵妃更适合,她只不过是位分上比皇后矮了那么一点点。”

    仁宪太后又继续说道:“矮那么一点点?端妹妹说得倒是轻巧,后就是后,妃就是妃,这是永远也无法比较的。”

    宁悫太妃又说道:“两位姐姐都有自己的道理,不如,听一听恭姐姐的意见。”

    恭靖太妃连忙说道:“哀家的意见就是你们的意见。”

    宁悫太妃又继续说道:“那不如,听听皇上的意见。”

    众位太妃一听,觉得宁悫太妃说的也有道理,还是按照她的想法去争取玄烨的意见。

    离开仁宪太后的宫里,在回来的路上,康宪太嫔又对恭靖太妃说道:“姐妹情深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记得孝康章还在的时候,就时常与端顺和宁悫走得很近。可如今孝康章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二人仍然心系佟佳氏一族。不过,从她们今日的行为来看,像是有意要想排挤皇后。”

    恭靖太妃回答说道:“可不是嘛!就跟太后一样,爱屋及乌,她的母亲和钮钴禄氏皇后的外祖是姨姐妹,与淑惠二人还不是时时刻刻的维护着皇后和僖妃。哎也,皇后的一党和贵妃的一党,在后宫中都有人开导,走得可是一帆风顺,真是可怜那几个无依无靠的孩子。”

    “恭姐姐说的几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是指……?”

    “宜嫔、敏嫔她们。”

    “姐姐说的及是。皇上的嫔妃甚多,在后宫里,尔虞我诈,各怀鬼胎,看来,那几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也只能是妹妹与姐姐同去引导她们了,就当是给母后分担一些任务。”

    “有妹妹你这句话,哀家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恭靖太妃和康宪太嫔一路走着回宫,大约在两个时辰之后,皇后与佟贵妃在敬事房里,为了给孝康章太后准备祭品和供品的事,开始争论起来。

    佟贵妃说道:“佛香太久,都换上新的。”

    皇后却说道:“佛香也是半个月之前才进宫的,都一样。”

    佟贵妃回答说道:“皇上说让臣妾与皇后娘娘同去为太后扫陵,为何皇后娘娘却不听听臣妾的意见,非要自己拿主意。”

    皇后回答说道:“在后宫里,妃子的意见,皇后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皇后的意见,妃子不但得听,而且必须听。”

    “为什么!”

    “因为皇后是皇后,妃子就是妃子,这是无法改变的,也是太后刚说过的。”

    “皇后还别说,你的话,臣妾还真不听。”

    这时,僖妃也在敬事房出现,正从旁边走了过来,冲着佟贵妃说道:“听闻佟佳氏一族很守宫中的礼节,可现在一看贵妃娘娘的言行之举,以前的那些听闻也许就只是谣传。”

    这时的敬事房,场面无不热闹,真是众妃云集。

    佟贵妃的妹妹佟嫔,也和惠嫔一同出现,佟嫔回答着僖妃,说道:“不要这样说我们佟佳氏,我们佟佳氏当然很守宫中礼节,可皇上让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同去为太后扫陵,二人应该听从彼此的意见才是,为何皇后娘娘却要自己拿主意呢!”

    僖妃回答说道:“小家伙,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皇后娘娘可是后宫之主,皇后娘娘岂能由得你想说边说。”

    佟贵妃突然说道:“佟嫔在平时里,连皇上那边,有时想说便说,皇上都随了她的愿,现在屈屈一个皇后,说说又能怎样。”

    僖妃反击着佟贵妃,说道:“屈屈一个皇后?几个月来,贵妃娘娘好像越来越不像话了,三番五次的,不是顶撞皇后娘娘,就是不将后宫之主放在眼里。”

    佟贵妃对僖妃说道:“你这是在教训本宫吗?如果是在教训本宫,那你的资格还不够。”

    皇后说道:“她是妃子,你是贵妃,她当然不敢教训你,可本宫是皇后,你以为连本宫也不敢吗?”

    接着,佟嫔又回了皇后的话:“皇后教训嫔妃也是要有道理才对,不能无缘无故的就教训嫔妃。”

    听了佟嫔这话,皇后无不生气,立刻问道:“谁跟你说的。”

    佟嫔再次回答说道:“都是平日里,皇上表哥跟嫔妾说的。”

    顿时,皇后被佟嫔气得不知如何是好,然后说道:“左一个皇上表哥,右一个皇上表哥,本宫都听腻了。”

    看到皇后被佟佳氏姐妹气得的样子,僖妃那边的敬嫔说道:“从目前来看,贵妃娘娘和佟嫔娘娘的行为,似乎有些过分,遵从后宫之主,这可是几百年来,后宫里定下来的规矩,这不光是宫里的规矩,也是大清的规矩。”

    见到僖妃那边的敬嫔也站出来说话,佟贵妃这边的惠嫔也没闲着,就立刻回了敬嫔的话:“大清的规矩当然是要遵守,嫔妾认为,贵妃娘娘和佟嫔娘娘好像并没有犯什么规矩。”

    惠嫔说完,僖妃那边的端嫔也说道:“贵妃娘娘和佟嫔娘娘不守规矩,你不但不劝阻,还跟着起哄。”

    安嫔却说道: “你居心何在。”

    这时,贵妃这边的荣嫔和僖嫔也站了出来,荣嫔说道:“端嫔和安嫔可别这么说,你们两也不过如此。”

    僖嫔说道:“说别人的同时,先管好自己。”

    傍晚时分,皇后与佟贵妃从孝康章的陵墓回来,皇后先去了仁宪太后的寝宫。

    看起来,今日的仁宪太后似乎有些不太高兴。

    仁宪太后见到皇后,先招呼皇后坐下,之后,就开口说道:“你们两个,要去给孝康章扫陵,扫陵就扫陵,何必搞得兴师动众。左边一个皇媳,右边一个侄女,都挣着要去。还说是给先皇后,哀家也是先皇后,她孝康章去世了,可哀家还活着,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哀家的感受。”

    仁宪太后的话说得大声了点,皇后连忙说道:“太后,您小声点,别让旁人听见了。”

    仁宪太后更加放大声音,说道:“听见就听见,哀家怕谁。”
………………………………

第二十五章:晋位

    近些日子里,玄烨时常前去永和宫,经过太医多次诊断,偶然发现玥瑶已经怀有身孕。

    为了让玥瑶安心静养,玄烨对她说道:“朝鲜王朝进贡的胭脂到了,朕想让你先挑你最喜欢的,然后再送去各宫。”

    玥瑶问道:“后宫里的每一位姐妹都有吗?”

    “通通都有,不但你们嫔妃有,连太妃们也有。”

    “皇上还真是有心。”

    “如今虽然国库缺银,这些胭脂又不能当国银用,所以只能给你们女人用了。”

    “皇上也可以把这些胭脂拿去换成银子充当国银。”

    “哎也,胭脂能换几个钱,这要是让朝鲜王朝知道了,会说我们大清小气。”

    玄烨说着,就让宫人将胭脂端了上来。

    宫人将胭脂端了过来,玥瑶挑了一个最好的,玄烨看她挑的颜色,便说道:“你挑的似乎不适合你的年龄。”

    玥瑶双手握住胭脂合,笑了笑,说道:“嫔妾是给太皇太后挑的。”

    玄烨笑了笑,回答说道:“嗨!你还真有心,太皇太后是女性中的男人,她重来不用胭脂的。你送去了,太皇太后也不会接收的,重新挑一合你自己喜欢的。”

    “那嫔妾就随便挑一个好了。”

    送胭脂的宫人刚从永和宫出来,来到了僖妃等人的跟前,宫人举起手中的托盘,说道:“皇上请主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胭脂。”

    僖妃看了看眼前的托盘,就对其他嫔妃说道:“这进贡的胭脂一来,就先到了永和宫,最好的都被她先挑了,不好的再留给姐妹们。”

    安嫔叹了叹气,回道:“都说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好运都去永和宫了,谁叫人家现在最得圣宠。”

    僖妃继续说道:“真便宜了她。你们挑吧!本宫的哪份本宫不要了。”

    敬嫔说道:“皇上赏的东西,娘娘为何不要,这叫不要白不要,娘娘你不要,皇上又不知道。”

    僖妃回答说道:“这好的都被挑走了,剩下来的不要也罢。”

    送胭脂的宫人送完嫔妃们的宫里,又继续送往各宫太妃的宫里。

    各宫的太妃太嫔都聚在仁宪太后的宫里,昭庆太嫔和嘉善太嫔一听说胭脂到了,立刻就扑了过来,分别说道:“给我们看看。”

    仁宪太后见二人对眼前的胭脂甚是喜欢,立刻说道:“看你们两个的德性,见到胭脂就像见到珠宝一样,是不是又想去招惹外面的野男人了。”

    昭庆太嫔和嘉善太嫔分别叫了一声:“太后……”

    就在这时,端顺太妃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着,开口说道:“仁宪姐姐,不是妹妹要说您,您身为太后,动不动就说她们二人出去找野男人,作为先帝的嫔妃,平时除了领取一些胭脂水粉和月奉,还能指望得了什么!这要是传了出去,外面的人会怎么想,会认为先帝驾崩以后,他的女人就耐不住寂寞,想到要出去找野男人。”

    仁宪太后回答端顺太妃,说道:“哀家可没这么说过,是你端顺要这样想的。”

    端顺太妃回答说道:“妹妹可没像您这么无趣,没事就往妹妹们的身上抠屎盆子。”

    “端顺,有你这样跟哀家说话的吗?你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在教训哀家一样。哀家可是太后,太后是后宫之主,你知道吗?”

    “如今的后宫之主是皇后。”

    “皇后?皇后她见了哀家,还得敬哀家三分。”

    “您是她的婆婆,她不敬您敬谁。”

    “你也是她的婆婆,不信你去试试。哎对了,哀家差点忘了,贵妃倒是很敬重你的。”

    “那当然了,贵妃对待妹妹,就跟对待孝康章太后是一样的尊敬,亏得佟佳氏家族教导有方。”

    “给你三分颜色,你就瞪鼻子上脸。”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孝康太后还在,贵妃就不会这般落魄。”

    “孝康要还在,难不成她的侄女就成了皇后?”

    “那可说不好,当年的孝康章为太后之时,整个大清的后宫,除了母后,什么事都是她说了算,妹妹还真替仁宪姐姐您打抱不平呢!担心怕姐姐您会成为一辈子的挂名太后。”

    仁宪太后听了端顺太妃的话,很是生气,回答说道:“那又怎么样,挂名太后也比妹妹你强,妹妹你这辈子,怕是连挂名太后的边沿都沾不上。”

    “哟!仁宪姐姐您说到哪里去了,做挂名太后,还不如不做,名义上多难听呀!”

    没过多久,恭靖太妃和康宪太嫔各自起身,从仁宪太后的宫里出来之后。

    路上,恭靖太妃说道:“哀家就不和你一道回去了,听说瑶常在已经怀了身孕,哀家要去永和宫看看。”

    康宪太嫔说道:“妹妹回去也是闲着,不如就与恭姐姐同去永和宫看望瑶常在。”

    恭靖太妃回答说道:“那就一道走吧!”

    恭靖太妃和康宪太嫔来到永和宫,永和宫的宫人们行了大礼,门外的太监大声喊到:“恭靖太妃驾到,康宪太嫔驾到。”

    恭太妃和康太嫔进了永和宫,玥瑶正要爬起来迎接,康宪太嫔连忙说道:“哎哟!你乖乖的躺着养好身子就行了,还拘什么礼,礼仪就免了。”

    康宪太嫔说着,走了过来扶玥瑶继续躺回床上。

    玥瑶对韵合说道:“快给太妃和太嫔上茶。”

    玥瑶刚说完,秋月就已经将两杯茶水端来,分别放到恭靖太妃和康宪太嫔的跟前。

    几日之后,各宫里的太妃和太嫔们又聚在了仁宪太后的宫里。

    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端顺太妃首先问道:“不知太后让臣妾们来,有何要事。”

    仁宪太后回答端顺太妃说道:“懊!这个时候要妹妹们来,是想和妹妹们议论给僖妃晋升位分的事。”

    端顺太妃抢先说道:“倘若是给僖妃晋位,臣妾第一个不同意,要晋也得先晋贵妃的。”

    仁宪太后说道:“贵妃的位分不是在大封后宫的时候刚晋过,再晋,她就是皇贵妃了,倘若现在晋她为皇贵妃,等到以后怎么晋?”

    康宪太嫔打断二人的话,说道:“以嫔妾看来,最应该晋一晋敏嫔的位分,说到敏嫔,她是所有嫔妃里面,晋位算是最慢的了。”

    仁宪太后的妹妹淑惠太妃抢着说道:“敏嫔什么身份,包衣出身,家道如此卑微,能让她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