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吴掌柜-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士、殿前都虞候、州刺史、下至监察御史、县令等,皆有被杀者,你们最骄傲的孩儿皇帝是卫朝所有皇帝中杀臣子杀得最多的。如果我是他,我也会这么做。”吴永麟想想后世被莫须有罪名杀死的岳飞,心里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帝王提不起一丝的好感,现在的卫朝的皇帝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艺术家,指望他这样的人,还不如自己找条河把自己淹死了一了百了。

    “师兄,你不会对兄弟们下手的吧?”

    “你这样想,就代表你根本不了解帝王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与阴翳。如果我当上了皇帝,我每天琢磨的一件事便是谁会威胁到我的生命和位置,而张虎你绝对会是我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张虎近乎哀怨的问道:“为什么?”

    “一个百步之内百发百中的家伙,我不杀他杀谁?然后就是茅大哥,因为你有案底,在被那些士大夫抓住把柄之前,你自然也躲不过杀身之祸,至于措姆兄,番邦兄弟就更不可靠了,这里唯一能活下来的也许只剩下罗平阳了,因为他始终只是一只翻不起大浪的小虾米,这些年和汉人的交往中,当政者只需要在赋税上开一个口子,我敢打包票,他们这样的少数名族反不起来。”

    吴永麟说完这些之后,感觉背后开始发凉,张虎那小子投过来不怀好意的目光,时不时还去摸一摸背囊里装的箭支,看来吴永麟刚刚的冷酷无情让他很受伤。

    “你们难道没看出来,我这个人更愿意当一个无拘无束的侠客,对于什么狗屁皇帝,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说,你们都不会死,而且我们会过的很开心、很富足,那些来打我们主意的混账东西,要让他们后悔踏入我们的家园。

    这次之所以带大家走大理国一趟,是想去摸摸段和誉的底细,对于逻些城的一切,估计早就传到他耳朵里去了,我现在好奇的是他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未出手,如此千载难逢的开疆扩土的良机,他这样贤明的皇帝居然还能坐得住,难道你们就不觉得奇怪吗?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你不是说那个家伙会六脉神剑吗?会不会”

    “张虎啊,就这点我最瞧不上你,很多事情要自己过一过脑子,要向措姆离大哥这样的人多讨教讨教。”

    人吃饱了,穿暖了,就会有更多的**,吐蕃全境发生的一切改变了许多人的心境,就连张虎这样的莽夫也在跃跃欲试,更别说措姆离、茅子兴等原来就带着某种目的跟着他的这些人。就像眼前烹煮的两锅汤,有些人一开始就打算着从肉多的骨头汤里捞一点好处,至于相对清淡的鱼汤,围在旁边的仅仅就吴永麟一人而已,从这里面其实就可以看出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了。

    众人胡吃海喝的把吴永麟刚刚讲的一切都当成了耳旁风,吴永麟却深深的陷入了沉思,哪天真的到黄袍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就真的走到尽头了。
………………………………

第265章 让人恐慌的天意

    天下都有皇帝的耳目,段和誉这样即使被高家人夺去政权的皇帝得知这一天象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

    大理国羊苴咩城的皇宫中立着一块在普通不过的石头,面刻着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国相高泰远很早就到了皇宫,大理人更喜欢叫他国主,毕竟现在朝堂都是他说了算,坐在皇位的段和誉更像个傀儡皇帝。

    高家这些年可以用权势倾天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自己的爷爷高智升晋爵为鄯阐昆明侯,自己的父亲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大中国正德皇帝”,自己的哥哥高泰明还位给段正淳,而自己顺理成章的成为段和誉的相国,父亲高升泰一系分治滇西,父兄高升祥一系分治滇东,高氏子孙更是把守着各大关键的城关,高明量守威楚,高明清守姚州,高护隆守姚安,高泰贤守永昌,高泰慧守善巨郡,自己过了年关也将辞去国相之职,前往腾冲去任职,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大放厥词,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他其实最不愿意怀疑的对象便是父兄辈分治滇东的升祥一系,他们这些年来着力营建东都善阐,在威楚以东形成了州国,设官自治,以此与滇西高氏抗衡,并称“君臣一德,州国一心”,“尊卑相乘,下相继”,“文列武列,万国口实而宣威神风神气,千将若榷而留世”,“本州为兄弟之土,将相怯下之搉”,而且极为不稳定的三十七部就在他们的辖区之内,一旦他们勾结起来,再弄一个老祖宗的“某某得天下”,这个时局他难以想象。

    这件事让人费解的是,巨石并不是在滇东被发现的,反而是在距离桃花镇不远的茶马古道的一处山坡发现的,那一片正好是吐蕃和大理的交界处,听当地的山民说,此前巨石平整光洁,并无一点瑕疵,山里人最喜欢的是坐在那块石头歇脚,岂料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之后,那块石头便出现了这一段离奇的大字,而且当地人敢断言,这绝非人力所为。

    自从这异象被一位山民发现之后,去往观瞻的人趋之若鹜,也不知道从哪些乱嚼舌根的人的口中传出天要变了的劾人话语之后,善巨郡的高泰慧便很快控制住了这一切,连夜让工匠将这块巨石切了下来,并运回了大理皇宫。

    段和誉还是那一副冷漠的表情,既然自己最终的话语起不了什么决定性的权利,那自己就没必要多费口舌了,他只是作为一位旁观者,冷冷的看着国相高泰远旁若无人的在那里高声呵斥:“这都来来回回议了快半天了,难道还没想到一个办法?”

    僧官杨才照自从杨氏一族被高氏排挤出去之后,便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的崇圣寺求了一个粉团侍郎的虚位官职,段氏是宽容的,段思平称帝之后都没为难杨干贞,所以这些年对于段氏的不杀之恩是铭记于心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恰恰是站在段氏这边替他们在说话,况且宗教在大理极为兴盛,杨才照这位高僧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皇,您怎么看?”杨才照问完这句话之后,所有人的目光同时望向了皇位的段和誉,就连飞扬跋扈的国相高泰远也同时安静了下来。

    “既然祸事是在桃花镇而起的,那就从桃花镇开始查,总会留下点蛛丝马迹的,只是可能高相要多派点人手过去,寡人好像听说那里最近不太平。”段和誉说完这句话之后,便再也没多说一个字。

    彦贲官李紫琮虽然也是一个虚职,他作为使节团重要的一员多次出使卫朝和吐蕃,他知道此次事件的重要性,一旦处理不好,大理国可能因为这子乌虚有的天意大动干戈,高家东西两部现在都已经风声鹤唳了,如果再跳出一个三十七部,这乱局谁都无法收拾。

    “臣愿前往查探一番。”李紫琮其实不愿意让高家的人借题发挥,高家这些年的飞扬跋扈他早就看不下去了,作为一个看着段和誉长大的老臣,他更多的时候是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的,一个半截已经入土的老人,就因为在朝堂替段和誉多辩解了几句,自己的几个儿子被高氏派去管理三十七部,最终一个都没有回来。

    心如死灰的李紫琮更是在自己的偏厅摆了一具好的红木棺材,以死明志的决心,却被国相高泰远一句晦气,让朝堂的其他人对他惧而远之,深怕自己被这人的晦气沾染了。

    国相高泰远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既然李大人喜欢凑这个热闹,我们没有不满足他的道理,就怕这一路险山恶水的,李大人此去千里,那副棺材说不定要派用场了,不如我派几个人帮你抬着棺材路?”

    相比较王位怒气冲天的段和誉,李紫琮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那就有劳国相大人了。”

    朝会就这样在迷惑不解中开始,在各怀鬼胎中结束,段和誉本来想留李紫琮说几句知心话,但李大人最终被国相大人热情的拉走了,他对帮李大人运棺材的人手问题及其心,他说他今晚就准备过去看看那具红木棺材的大小与重量,好安排相应的人手。

    杨才照跟在同样走向内廷的段和誉的后面,他是被段和誉留下来商量王皇后到崇圣寺祈福的相关事宜。

    段和誉早就禀退了那些宦官和宫女,现在四下里静悄悄的,仿佛这内廷就剩下了他们两人,段和誉轻声问道:“一切都准备好了?”

    “皇放心吧,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两人此后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杨才照是一个值得信任的高僧,他说没事,就代表一定没事,只是当旁边窜出一个小丫头的时候,段和誉一张严肃的脸变得立刻和蔼起来。
………………………………

第266章 崇圣寺里的亲人

    “爹,你什么时候教我醉仙剑。”刚刚跑出来的女子正是段和誉最疼爱的女儿段素贞,和王王后温柔贤淑的大家闺秀不同的是,这个女儿遗传了段和誉好武的个性,整天闹着在宫廷里找人比武,现在她眼中只剩下了爹爹这个喝醉酒就无敌的对手了。

    “一个女孩子家家学什么醉仙剑,还不如多和你娘亲多学学女红,当心你将来嫁不出去。”段和誉还没说完,段素贞一溜烟就跑了,自己本身就不是那块料,就像汗牛充栋是人该做的事情,自己将来可是要提着宝剑闯荡江湖的,浪费时间在绣花上,不如去找几个皇宫大内的高手切磋一番来得实在。

    “公主确实有段家的风采,可惜是个女儿身。”杨才照叹息了一声,相比较她几个孱弱的哥哥,他更喜欢这女子的胆大天真率性。

    段和誉反到看得很开:“我现在也很后悔教了她这些,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习武方面的慧根没有贞儿的千分之一,既然事已至此,就随她去吧,我这一身所学,总得有个衣钵传人,更何况祖宗告诫过段氏绝学只传段氏儿女,如今的局面,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只是醉仙剑,我心里一直觉得别扭,所以这才没有传给她。”

    “枉费你那么聪明的人,难道就不会弄个醉仙拳?”

    段和誉只是无奈的笑了笑,首创这套剑法的其实不是姓段的,而是段和誉从一代名医杜清源那里学来的,前段时间高泰远曾经让自己的八位部将与杜清源切磋剑法,杜清源只是随手抄起了一根蛮竹为剑,便和八位部将斗在了一起。

    一盏茶的功夫,一拥而上的八人被杜清源点中腕穴,弃剑于地。

    后来段和誉问起此事,杜清源云淡风轻的答道:“学医必通人体诸穴,通则必准。体穴道,生死一丝间,以针灸治人,生死深浅一分,误则庸医杀人不填命。然而神医不过心细而已。习武亦如是,精晓人体诸穴,点穴小计也。万事一理,久连则精。”

    正因为如此,段和誉更是行医的高手,只是这个秘密知道的人并不多。

    杜清源更是一个个性非常古怪的人,常常睡在大道口,有一次游顺宁,居然熟睡在路边,群狼拖之。杜清源发觉之后,尽点狼穴,得狼三十余只,送给了当地的土人,让他们饱饱的美餐了一顿。

    杜清源更是与董法真、杜文君、烟波道人同称为点苍四怪。

    段和誉小时候是跟着与中原周侗其名的六铉大师六铉长周侗二十四岁学习的文韬武略,后来又从与妙澄大师交好的杜清源那里学习了医理和醉仙剑,这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他现在不仅仅是一个黄袍加身的武林高手,更是有着满腹治国方略的文人,对于国相高泰远的咄咄逼人,也许这是一个改变的契机。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

    崇圣寺三塔:作为崇圣寺最典型的建筑,从远处看,三塔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二十多丈,呈三足鼎立。千寻塔高约二十多丈,底宽四丈,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之一。

    大鹏金翅鸟广场:在崇圣寺大门正前方的大鹏金翅鸟广场上,铸有高四丈的双面大鹏金翅鸟雕像。大鹏金翅鸟栖息在一朵盛开的莲花上,昂首引颈,头顶饰羽冠,头及尾羽屈起作火焰状,尾羽镶水晶珠五颗。广场上防件亦在双翅上嵌有水晶珠,整件雕像为纯金铸造,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更显佛光普照的恢弘气息。

    南诏建极大钟: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

    雨铜观音殿:崇圣寺的雨铜观音像铸成于唐昭宗光化二年,铜铸而成,高三丈。是一尊鎏金观音像,头著宝冠,细腰跣足,左臂下垂执甘露瓶,右臂上举,袒胸下裹薄裙。雨铜观音殿前廊有大钟,天井南北各有一尊小塔,大殿的漏阁地母神,大殿对面还塑韦陀菩萨。

    崇圣寺有数位大理皇帝在这里出家,段和誉只要每次走到广场上,都会忍不住心潮起伏一阵,也许这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吧。

    阿嵯耶观音阁前的九龙浴太子几乎集合了当世所有能工巧匠的智慧,细白麻石、莆田青草石雕刻的九个惟妙惟肖的巨型龙头呈现出众星拱月之势,九龙中心的莲花台上站立着一位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人形太子,巨型龙头时不时会喷出一线水柱,展示了九龙浴太子的美好传说。

    崇圣寺的中心是一间巍峨的大雄宝殿,张胜温画卷被雕刻成高18米,长117米的木雕长卷,安装于大雄宝殿内墙四壁的高203米,长119米的巨型佛龛内。并将“佛本身故事”如来佛祖从诞生、出家、成佛、创立佛教、广传弟子、普及佛教、敬为佛祖、圆寂的故事绘成18幅图案,雕刻成大雄宝殿的十八扇格子门。

    周围依次有药师殿、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罗汉堂、转经筒、金刚杵俗名降魔杵,原系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来成为密宗的种法器,常为金刚力士护法所持。而三塔所出土金刚杵,均为阿吒力僧诵经时手持之物。崇圣寺5件金刚杵,最大的1件,高6米,直径1米。、财神殿、高僧殿、祖师殿殿中有达摩、慧可、僧灿、道信、弘忍、慧能禅宗六祖,禅宗六祖都为坐像,通高6米。

    段正淳从踏进崇圣寺的那一刻起,便再无段正淳这个人了,而是多了一位叫修空大师的僧人。

    段和誉在早课的时候总能在高僧殿上见到自己多日不见的父亲段正淳,不,应该叫修空大师,他似乎又清瘦了几分。

    一阵梵音飘过整个宫殿的时候,段和誉心头忍不住泛起一阵悲伤,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段家人必须到这里常伴青灯古佛旁,而高家人就能享受策马扬鞭东京行?这个破规矩到底是谁定出了的?难道这里将来注定是自己的归宿?
………………………………

第267章 醉里挑灯看剑

    段和誉就那么一直默默的跪在一旁,这个时候的僧人是绝对不能打扰的,他们很有可能在这一刻突然顿悟。

    成佛的状态有很多种说法:金刚经上说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华严经“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赶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无量义经“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杂阿含经“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法住智,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智慧,属世间法、世俗谛。”

    段和誉自认为自己达不到这样的状态,他很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看着在外面那朵静若止水、婀娜娉婷的牡丹花,在生了素贞之后,她的容颜依旧娇美,身段更是越加的丰腴,在自己的心目中永远处在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她永远只属于自己的王皇后。

    他曾经和她有过这样的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如果在江山与美人之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而家族的所谓的,已经在把自己和王氏在往绝路上引,如果不是王氏多次劝谏自己抛开儿女私情,以大局为重,他绝对会带着她私奔而逃。

    看着恍若入尘回脱,你还是你,但你不是你的父亲段正淳,此时他的心里无端的发出一阵唾弃之感。

    崇宁四年冬末,彗星初现西方。至次年春发,慧长六丈,帚扫东南,三月流星如雨。疫起永昌,东延鄯阐,至冬初,死三成。财狼四窜,食人无计。是年洪水四溢,田事歉收,开仓取食。正淳惧,许愿出家于大观二年,禅位长子和誉。

    段和誉只要想起自己这个极不负责的父亲,心头总会荡起一丝不恙,作为临阵脱逃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亲情还联系着,他真不愿意来这里打扰他。

    大理的天空是那么的白,白得像一块白壁镶嵌在天幕上,崇圣寺三塔像三根擎天的立柱支撑着大理的这片天不至于塌下来。今天的游人很多,因为他们是乔装打扮过的,段和誉这一家三口更像一个商贾之家,线比较以前的清场,他们一家人更喜欢这样的氛围,人与人之间如果没什么交流,好像就显得十分无趣了。

    段和誉刚走进来的时候,便受到了众多女香客的青睐,任凭她们媚眼如丝,望眼欲穿,段和誉的眼中始终只有王氏一人。

    段和誉在蒲团上跪了快一炷香的时间了,而王氏也站在高僧殿的门口整整等了他一炷香,她的视线也从未离开过他,两人最终走在一起不容易,所以他们很珍惜彼此现在的这份情感。

    自己的母亲此刻在受罪,段素贞就必须代替平时围着她打转的那个痴情的男人替他完成本应该他完成的一切,此时的日头开始渐渐毒辣起来了,在太阳下站久了,很容易出一身大汗,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光线灼伤她娇嫩的皮肤。段和誉回头用眼神示意王氏找一个阴凉的地方等着她,因为他也不能肯定还需要多久才能和修空大师聊上。还是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心有灵犀,此时的她替自己的母亲举着一把扬州雕花伞,上面的一朵牡丹花更加衬托出美人出尘般的仙子风采,让段和誉都看痴了,自己的老婆好像总是看不腻。

    段素贞很狗腿般的给自己的母亲献上了一碗冰鱼酸梅汤,当看见王氏犀利的一撇之后,段素贞以风卷残云之势将冒着凉气的一碗酸梅汤一饮而尽,并对垂涎欲滴的父亲段和誉吐了一下小舌,做了一个鬼脸之后便消失了,等她再次回来的时候,手上捏着几串冰糖葫芦在那里大嚼,砸吧嘴的吃相总算惹怒了王氏,她一手夺过女儿手中的一串冰糖葫芦,开始现场传授女儿最正宗的冰糖葫芦的吃法

    “你来见我的目的,杨才照已经和我说了,能不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修空大师总算做完了早课,此时的他披着一件极为普通的袈裟,神态更像一位再普通不过的父亲,在这里,似乎已经把他的皇家贵胄之气消弭得荡然无存了。

    “这可能是一个机会,我们段氏翻身的机会。”

    “如果是高家故意拿这件事情来试探你呢?”

    “那我更得查清整件事情的真相,如果不是高家现在正在窝里斗,经略吐蕃,开疆扩土,现在是多好的机会啊。”

    “高氏本来都是一群目光短浅之辈,吾儿有如今的眼界,是为父的荣耀。只是在这之前,大理的局势不容乐观,听说东都的高氏为了与我们抗衡,居然现在秘密在和交趾国今越南北部的李朝在密谈借兵的条件。”

    “左传宣公四年:“初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费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他们不光把手伸向了交趾国,甚至准备把建昌府的峨边、美姑、金阳等边关大寨作为了与卫朝人的交换筹码,如果这些卫朝人愿意帮他们成事,高家人说不定连建昌府也愿意拱手相让。”

    “如今东面的三十七部也蠢蠢欲动,这才过了几年的安生日子,难道非得把大理弄成吐蕃那种四分五裂的局面他们才甘心?”

    “现在的吐蕃很让人费解,逻些城被吐蕃四面八方的领主攻了快几个月,布达拉宫居然一砖一瓦为损,听说现在里面有一批商人准备重建那里这期间,东线的吐蕃人居然一个部落都没有参与进来,而他们这段时间却变得富裕起来,刚察城周围更是繁华的让人咂舌,听说有人把那里叫做商人的天堂,就连青唐城现在也开始松口了。而且刚察城的主人已经到达桃花镇了,最好你派个心腹过去能够和他好好的谈一次,弄清楚他的目的,这样的人,最好能成为你的盟友。贞儿不是挺喜欢闯荡江湖的吗?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你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