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吴掌柜-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做这一切灵儿你也多半也猜到了,诸葛卧龙这人认死理,容易钻牛角尖,你不这样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以他的酸腐劲,我们这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得安生,我可不想整天对着一个一脸阎王相的诸葛卧龙,这事今天必须让它有个了断。以诸葛卧龙的聪明才智,他绝对会比唐屾先察觉这一切的真相,事先返回到这里找到星月姑娘,只是他能先发现又能怎么样?男女之间的机缘,从彼此相遇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注定了,无论后面你作多大的努力,想改变真的有难度,更何况这次还是星月姑娘自己提出来弄这么一出的,我们这些局外人就别掺和进去了,走,灵儿,我们吃饭去,再不去我怕那些兔崽子一根青菜都不会给我们留下,我这忙活了一下午,可别都便宜了外人。”吴永麟牵着月灵儿的手,快步朝打谷场上的战场走了过去。

    果不其然,没隔多久,当诸葛卧龙率先领着完好无损的杜星月出现在狼吞虎咽的众人面前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的高兴之色,一脸落寞的他只是意味隽永的盯了一眼吴永麟,便坐在角落埋头端着一碗白饭吧嗒吧嗒的将两边的腮帮子都塞满了,口中吚吚呜呜着某种听不懂的呓语,当一行泪水从他的脸颊上落入碗中后,诸葛卧龙的才感受到被人拒绝的滋味真的很难受,很苦涩,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吴永麟走过去在他的肩膀上拍了几下,诸葛卧龙胡乱抹了一把脸,脸上挤出一个比苦都难看的笑容。

    “会笑就代表你没事了,接下来我可还有很多事需要仰仗你,没你还真不行,既然先有家再有国这条路你走不通,那就先有国再成家立业,反正你都被自己耽误这么多年了,也不差这么一年半载。这事最好从今日起就从这里翻篇了,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很多过客,没能抓住的也别勉强,一旦有机会抓住也别放手,能住进我们心里的那个人不一定最终都留在了我们的身边,我言至于此,我把你当朋友,才会和你罗唣这么多。”

    “你原乡纸作坊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吃完饭回去好好睡一觉,接下来的日子,你我有得忙了。”
………………………………

第560章 以竹为生

    纸:书写纸和印刷纸在销售时以刀为单位,一刀为100张,祭奠用的冥纸伦挑或者万习惯上依据不同类型为9000或者9500张来卖。

    城乡差异得以生产并延续,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原乡这种农村人形成的刻板印象:他们简单并不太复杂的一生可能几乎认识不了几个大字,偌大的一间屋子里几乎找不到一件好衣服,毛二郎和媳妇全身上下唯一的一件好衣服始终被锁在一个漆黑的柜子里面,那是他们成亲时候的衣服,除了新年那天会出来见一见光晒一晒太阳,一年中其它的时间它们几乎都待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今天这个并不太特殊的日子毛二郎和媳妇却破天荒的穿上了这一身新衣,只因为村子里来了一个先生,其实他们已经和这个做诸葛卧龙的男人已经很熟了,只是再在村子里临时搭建起来的私塾中再见到此人,他们作为第一次能踏入那间简单的学堂当上那里的学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敬。木板上那些叉叉圈圈前前后后反反复复他和媳妇和大多数人一样一个没记住,诸葛卧龙手中的那根戒尺没在他们长满老茧的手上少招呼,只不过他们挨了打却满脸乐呵呵的。或许是他们太老了,老的脑袋似乎都不太好使了,只不过他们却记住了刀挑这两个早就进入他们生活中的汉字,至于它们之间建立起来的复杂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太难了些,诸葛卧龙本身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哪怕他真的弄懂了那些换算关系,他却不一定能讲得清楚明白。

    毛二郎这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原乡,走的最远的一次便是去邻村的媳妇家,来去不下五里路,翻过一座山头就到了,所以他和大多数原乡人一样,他只是一群见识如井底之蛙的农民中的一员,他的活动囿于当地的生活范围,与他有所关联的主要纽带是原乡这片他再熟悉不过的区域和耕种的土地,前不久大儿子大丈竹回来告诉他,他们一家分到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的时候,他和媳妇跪在那片土地上嚎啕大哭了好一阵,他相信,有了那片土地,他们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老一辈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住在楼上不习惯,沾不到地气,毛二郎和大多数原乡的农民一样,十分依恋他们脚底下的那片土地,因为土地就是家乡,他们自己就像稻谷,土地是他们生长的基础和死后的归宿,他生存技能的磨砺和土地的缔结关系更是浑然天成的。

    毛二郎第一次听见纸这个字的时候脑子里几乎没什么概念,就像他对于吴檗这个知府的官到底有多大也是不甚清楚,只觉得应该比当初的傅庄的傅仲景傅春年父子要威风吧,要不然傅庄名下的土地怎么会最终分到了他们手中?当听说这种将来从池子中捞出来晒干的纸将来会是整个川西地区那些读书人的最爱,他内心还是高兴了好一阵,在那一刻,他多么希望家里某个孩子也能用上作坊里造出来的这种纸。其实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毛二郎乃至整个原乡人的想象,数天后,靠近原乡那片竹林的土坡上,用木头建起了一个个木质的大锅,听那些搭建的工人说这种叫篁锅,等建好了,将用来煮山上的竹子。这种蒸锅其实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下面是一个高约一丈,直径约二丈的灶,底下是添燃料的火堂一口放在灶上的大铁锅还有一个高约两丈、底径约二丈的锥形木锅,也就是那种篁锅,听说这些篁锅里面能装下不少份量的鲜竹。

    生产这种竹纸是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活,是一项复杂、有精细劳动分工的高技能技术,听那些懂这些活计的工人说要经过72道手脚,这里面最关键的其实是蒸活儿和抄纸活儿二步,前面的篁锅便是蒸活儿。蒸活儿根据季节变化将竹子和其他麻料等做成贡纸料子的季节性技术抄纸活儿则全年皆可进行的将料子做成纸浆,再将纸浆变成纸的工序。制料段工作在五六月开始,主要是砍伐嫩竹,这时的竹麻纤维长而且韧性好。

    在篁锅,抄纸池建起来的这些日子,毛二郎和全村的人便到重新回到他们手中的那片竹林里去砍竹子了,呼吸着那片竹林中散发出来的熟悉味道,每个人情绪都很高涨,其实原乡的人对脚下这片用之不竭的竹林很清楚,头年、二年、三年的竹子每年都要有固定一部分被砍掉,才能确保他们持续再生。对于这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竹子能变成那些读书人功成名就的试金石,每个人内心由衷的有一种自豪感。收获之后,这些竹子被吴檗大人事先要求的那样被劈开、切断、浸泡在竹林旁边的小溪中,上面还用大木头,石块压在了上面。当篁锅正式准备开火的前两周,这些已经烂掉竹子外皮,只剩下竹子茎中肉的竹片,再次被漂洗,并与一些石灰混在一起再次被浸泡起来,直到被送进篁锅。蒸这些竹子也不简单,火堂整整烧了七天,在白气散尽凉下来的这一天,这才到了毛二郎这些身强力壮的汉子真正出力的时候了,所有的青壮劳力几乎都到了篁锅顶部,用长长的杵杆捣料子,听吴大人说这些竹料必须趁热分离出来,要不然时间久了这些料子会变硬,也会黏在一起。接下来,料子被一层一层地从篁锅里用抓料耙搂出来,摊在铺着石板的地面上,被人用长木棍或者锤子继续捶打。经过千锤百炼的料子在池塘或者山涧的小溪里被清洗掉上面的石灰和木质素,洗过的料子会再被放回到篁锅里蒸第二次,这次要放些草碱或者碱灰配置的碱液,连蒸五个昼夜,然后再次入水清洗,等到碱液被洗净,料子变成白色,蓬松得如羽毛棉絮一般,此后将料子打堆成饼来发酵一段时间。

    抄纸活儿包括打浆、抄纸、刷纸、整纸在料子制成后的任何一段时间都能进行,这让毛二郎这些种地的汉子更是乐得不行,在农闲的时间还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这是他们完全没料到的,在制料子卖力气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全家不但吃上了吴大人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一顿顿肉食和白米饭,还领到了一份不错的铜子,最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桶免费的汤中还漂浮着蛋花,毛二郎这些天吃的蛋花都赶上这辈子吃过的鸡蛋了,毛二郎人生中第一次总算为某些人生中被遗忘的美好有了一些盼头,几个越来越大的儿子说不定隔不了多久就能娶上一房媳妇了。

    打浆:每天早晨,打浆工从打堆的纸料中割下一方,和点水,光脚踩踏大约半个时辰,然后加入一种叫漂白剂的粉末,静置半个时辰,让它再次脱色,这时纤维对于造纸来讲还是太长太厚,需要被打成浆。到这一步,一个被当地人称之为碓窝的脚踏纸臼,有点像捣米用的杵臼便派上了用场。打浆人踩下木槌的控制杆,纸臼的锤头就抬起,脚松开控制杆,锤头就落入盛满纸料的臼窝中,就这样反复舂捣,直到料子变成纸浆。

    抄纸:被反复舂捣出来的纸浆被运到抄纸棚里面,抄纸棚是露天的,中间有个巨大的长方形砂岩舀料池子纸槽俗称槽子,大丈竹这些紧张的抄纸匠便往纸槽里的水中加入满满一两勺纸浆,再加入一些滑水用特定植物炮制而成,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才出的六集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上面有,我实在懒得去一点一点找了,我记得有桑皮,防止纸浆结块,接下来将这些混合物快速搅拌,直到其颜色和浓度如牛奶一般。纸张是由纸帘来成型的,纸帘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由细竹条做成的弹性竹片,上面刷着漆,缠着丝线、马鬃和钓鱼线。另外一个是帘床由较硬的木质条框以承托竹片。抄纸匠伸直手臂握住帘床,俯身将纸帘侵入槽内,他在水中拖拽纸帘,将他从槽中水平提起来,同时左手抬起帘床,让余水滤出,珠帘上便形成了一层纸膜。接着,抄纸浆再舀一点浆液在纸帘的右下角,抬起右手微微左斜,让第一层纤维和第二层纤维错综交织,然后,把纸帘放在纸槽便,去掉将纸帘固定在框子上的长木条,把纸帘放到一张桌子上。这样第一张纸就横躺下来了,粘有湿纸的纸帘反扣在纸板桌子上提起纸帘,此时纸板桌子上就留下了一张柔软且潮湿的纸。这个过程几乎是吴永麟在旁边手把手教的每一位抄纸匠,对于在后世曾经多次体验过中国四大发明作坊的他来说,一切显得驾轻就熟,只不过到这一步,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才智,幸运的是原乡并不缺少能工巧匠,那些做工精细惟妙惟肖的狮头证明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那些纸帘,帘床很快便被当地人按照他的图纸打造了出来,速度简直让吴永麟叹为观止,可能明明中自有天数,竹纸作坊落户原乡也并非偶然。当第一张湿的竹纸在吴永麟手中被捞上来之后,后一张便如前面那种方法抄捞放在前一张上面,由于有滑水,这些湿纸这么叠放在一起也不好黏在一起。说句题外话,造纸传到西方去之后,那些外国人从来不知道如何避免使潮湿的纸张不黏在一起,只能在纸张间垫上毡子。对于吴永麟这种熟悉的抄纸匠,一天可以抄出数百张纸,接下来这沓湿纸会被放在纸榨上,纸榨由两块重木板、一根横木、一条绳子组成。压制纸张时,纸榨的力道要逐渐增加,如果纸被压得太快,水存留在纸堆中形成水泡,这会引起纸张裂开。

    刷纸:刷纸的准备工作在晚上开始,这得等到抄纸人把纸从扎榨上取出来之后,这时男人们已经入睡,女人们用吴永麟早就准备好的称之为镊子的小工具将软软的纸揭开,铺在桌子上,每十张一叠,第二天早晨,这些纸叠被搬到屋外的特殊晾纸墙上也可以用为此专门建造的烘干棚中,只是精品纸的做法一般都采用自然晒干,单张纸被从纸叠中揭下来,在墙上用硬刷排笔刷平。为了节省空间,纸一张张覆盖在一起,十张一吊,几天之后,纸张完全干透,纸吊如同厚纸板一样,这样就可以拿下了。

    整纸:主要为分张、捋平、分类、清点、切割、折叠和包装,切纸刀也有颇有讲究,切纸要求一刀切断,要不然反复切出来的纸会有毛边、须刺,当吴永麟拿出自己随身的那把破浪刀切纸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苦笑一阵,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尴尬,还好最终切出来的纸满足了要求,没隔多久,远方送来的一批特制的背厚刃薄且快有点像月钩形的切纸刀最终满足了这种要求,毫无疑问,这些自然出自刘蠡老爷子之手。

    这样的造纸作坊至少需要一人打浆,一人抄纸,一人刷纸,如果这样的作坊只配三人,就不能将其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因为工人无法心无旁骛地投入自己的那份工作。想要这个作坊发挥最大的效用,还需要两名助手帮助搬扛、整纸,这样五个劳力就是必需的,还不算上一家需要的女性劳动力:负责准备一日三餐,洗涮和缝补家人以及雇工的衣物,照看小孩,看管菜地、养猪养鸡,有时还需要养蚕以及下地劳作,此外,整个作坊还要有人负责维修、运输,毛二郎这一大家子的优势就充分体现了出来,这些作坊的落成,正在慢慢影响整个原乡人和毛二郎一家的生活方式,未来的改变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料到。

    月上中天,亮如白昼,两个人影站在远处看着那热火朝天的造纸作坊,其中一人问道:“真不准备和我回去看看这些纸会被售卖到何种程度?”

    “这边的作坊不是需要人看着吗?反正这里离成都府也不远,我要回去看你不需一个时辰就到了。”

    “那件事在你心里还没过去?”

    “也许还需要点时间。”

    “那我也不勉强你了,家里随时为你留着一间住的房子,想回来就随时回来。”

    次日清晨,吴永麟便带着家人和新制成的这批竹纸往成都的方向行去,诸葛卧龙看着耳鬓般厮磨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唐屾和杜星月,那颗心似乎又被针刺了一下。
………………………………

第561章 诗酒趁年华

    梁红英转转碾碾到达成都这个曾经家的所在时,却没有了再次回家的勇气,梁家被灭门,直接是因为自己造成的,踩着脚下这片曾经的熟悉故土,梁红英在此刻迷茫得不知道何去何从,看着依旧繁华如昔,万花夹道,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成都,她最终忍不住泪水涟涟,怀中的平儿似乎也察觉出了对此地的某种熟悉亲切感,一双无邪的眼睛不住的往人群里瞅来瞅去,被街头上某些簪花的妙龄女子一逗,立马笑呵呵的,有个同样背后背着孩子,在街边卖着豆花的母亲甚至好心的给满脸红斑的梁红英递过一碗刚刚出炉的鲜嫩豆花,当梁红英给平儿喂完这半碗豆花,将剩余的半碗豆花也吸入到自己肚子里之后,她才发觉自己真的饿了,连日的东躲西藏,连一顿像样的饭食都没吃上,当那位好心的大嫂又给她舀了一碗后,她再次咕噜噜二话不说吃得嘴滑顺到了肚子里面。看着一旁忙碌不已的大嫂,梁红英把空空的碗放回她豆花挑担另一端盛满水和客人食用豆花后留下的层层叠叠脏碗的木桶中时候,顺便从怀中摸出一把铜子,放在挑担上一个斜支出来用来收铜钱的竹筒中,然后便带着平儿悄悄的不告而别了,作为母亲,似乎都不简单。那一碗豆花让她想起了成都府另外的几位恩人,其中一位便是和她意气相投,几乎无话不谈的杜文君,在为平儿治病的那段日子,宝芝林的饭桌上几乎每天都有一道杜文君亲手制作的豆花,那鲜嫩爽滑的豆花让一屋子的人几乎百吃不厌,梁红英曾经还戏称,杜文君当大夫简直屈才了,当彼此把话说透之后,所有的这一切又指向了那个叫做吴永麟的男人,梁红英有那么一刻,居然想着有机会能见见此人,看看这人到底是不是有如杜文君杜清源两人口中说的那样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许这样的男人不会像自己的男人般那么无趣。梁红英抱着怀中对一切都似乎怀着好奇的平儿,想想当下的处境,似乎投靠宝芝林成为了她当下唯一的选择,至于报仇的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徐徐图之了。

    杜甫草堂内面依然歌舞升平,丝竹之声充耳不绝,三三两两的豪绅进出其间,浓妆艳抹的丽人夹杂在那些肥胖的男人之间,任凭那些轻薄的男人在她们身上大庭广众之下上下其手,这一幕让梁红英心头忍不住一阵唾弃,她快步踅径绕过那道朱红色大门,朝宝芝林的正门行了过去,只是眼前的一幕,几乎让她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原本写着宝芝林三个龙飞凤舞大字的牌匾早已不知所踪,竹扉左右两边的竹篱笆早已变得千疮百孔,上面横横竖竖密密麻麻的蛛丝网布满了那些孔洞,原先干净清爽的小院早已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一张只剩下三条腿的方桌栽倒在草丛中,看着那张以前一屋子人有说有笑一齐吃饭的那张熟悉的桌子,梁红英忍不住潸然泪下,进出小屋的门上帖了两张上面字迹几乎已经褪色掉的灰黑封条,一把生了锈的铁链捆缚在门缝间,这些种种迹象表明,杜文君杜清源离开这里似乎已有不短的一段日子。想着两人因为自己的家事不得不再次流落江湖,梁红英满怀歉仄,好不容易升起的一点好心情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望着远处的余晖渐渐暗淡下去,梁红英绕到宝芝林的后门,从一扇紧闭的窗户中找到一个活门,看四下里并无他人,她猫着腰抱着平儿跃了进去。

    杜清源杜文君两人当时确实是因为救梁家的那些镖师所累,梁家事发之后,成都府全城戒严,不得已之下,那些身上多多少少带着箭伤刀伤的镖师被杜清源杜文君带回了宝芝林,事有不巧,这一切偏偏又落入了杜甫草堂里面喜欢一直往隔壁的宝芝林偷看的画师南宫丹青的眼中,头几天这些镖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倒还相安无事,只是这些原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草莽汉子哪儿受得了待在几乎每顿与青菜萝卜豆花作伴的宝芝林中,等这些人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之后,有一天趁杜清源杜文君外出采药的间隙,这些人就瞒着二人在成都府一家酒楼胡吃海喝了一顿,当这些人再次回到宝芝林的时候,一个个酩酊大醉,东倒西歪的,偏偏这些人吃了酒之后,为了散去浑身的酒气,便在靠近杜甫草堂这一侧的墙边没把门胡吹乱侃起来,南宫丹青很早就发现了这些人的蹊跷,这日闲来无事,在园子中踅来踅去赏花,他才走到那面他多次架起梯子偷看宝芝林对面情况的那面高墙,便听见有几人在那里窃窃私语,这不听还好,一听吓了一跳。

    “五哥,想我兄弟几人往日是何等的快活,而今却落到如此落魄寄人篱下的境地,杜先生虽然说是一片好心,只是我们兄弟在这里待久了必定让官府的人生疑,而且这里的饭食我们实在吃不习惯,不如趁这几天成都府守卫渐渐松散起来,我们兄弟几个速速离去,也免了给杜先生添下更多的麻烦。”

    “我何尝不知道杜先生这里不是久居之地,只是这一时半会也没想到好的去处,二小姐现在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我们贸然出关去飞凤寨去找二小姐,没有二小姐的文书信签,更没有熟人的引荐,免不了被对方当成奸细吃一顿拳棒,到时候连累兄弟们,我万死莫辞,更何况此去山高路远,猛兽遍地,兄弟们身上新伤才刚刚痊愈,实在不利于远行。”

    “五哥,我这里倒有个办法”

    后面的一切南宫丹青听得不甚明了,只是总算确定这些人的身份之后,他内心早已狂喜不已,只是前面已经吃过一次大亏,这次他变得格外谨慎起来。原来南宫丹青自从梁红英在成都府不知所踪,梁府的余孽更是逃过官府天罗地网的搜捕逃之夭夭后,便被吴檗见到内堂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原本这事他就有些憋屈,按说官府的人没抓到人,这事本不该怪在他头上。这些年成都的官差原本就过得懒散舒适,早晨到官府去画完卯,其余一天大部分的时间便待在酒坊赌馆,秦楼楚馆,却说这些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银钱,俗语说小有小赌,大有大赌,成都府大大小小的堵档刚开始也颇具规模,这些官差一来二往熟知这赌馆里面的门门道道后,便撺掇在一起支起摊摊合伙开起了赌档,那些原本就有些堵技的混混吃他们不过,不得不委身屈居于这些官差的羽翼之下,常说十赌九输,更何况那些偶尔一些手气好的赌客,在归家的柳巷中被这些乔装过的官差截住后强行关入黑牢,从此再无出头之日,原本赌档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至此之后那些赌客可以说完全是十赌十输了,他们的财运更是滚滚而来。这数年下来,被这些官差暗中煽风点火,成都府豪赌成风,赌馆更是扩展到上千家,成了成都府最兴盛的行业,好些大户人家的纨绔公子不知其害也深陷其中,四川唐门原本就不是什么好鸟的唐覞也被套进去乐得个快活自在,就连武艺高强的川西第一指唐巉对此世风也毫无办法,后来心灰意冷的他这才破例收了阮铁花这个徒弟,就是希望能不能通过提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